-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第一节 新闻媒介的性质
一、新闻媒介的共性
新闻媒介的共性是指包括各个时代、各个阶级、各种类型的所有新闻媒介的共同特点。
1、新闻媒介是上层建筑,在社会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2、作为以传播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机构,新闻媒介和其他传播意识形态的机构区别:
(1)反映的现实是变动的,区别于一切历史作品和教科书。
(2)用真实的事实反映现实变动,区别于文艺作品。
(3)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变动,区别于书籍、文学艺术。
(4)面向大众传播,区别于书信、内部简报、军事情报。
二、新闻媒介的特性
1、从所有制来看:私营、公营、国营
2、从与政府或执政党关系来看:独立的新闻媒介、官方、半官方的新闻媒介
3、从阶级性方面来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新闻媒介
4、从办报(台)方针上来看:商业型、政治型、政企合一型
5、从媒介内容上来看:严肃的高级报纸、大众化的通俗报纸
三、新闻媒介的个性
新闻媒介的个性是指在内容选择、编排方式、行文风格上的与众不同。
1、以新闻报道的迅速及时见长
2、以正式、客观、公正取胜
3、以发表具有独到见解的评论为世人瞩目
4、以编排的新颖活泼、具有独创性显得抢眼
5、以社区新闻、国际新闻、煽情新闻来显示个性
四、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
“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是当前我国新闻媒介双重属性的外在表现形式。对双重属性的认识,极大地解放了新闻媒介的生产力,给新闻媒介带来许多积极的变化。
1、形成积极的竞争态势
2、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和设备更新
3、更加注重受众的反馈
4、更加重视自身管理,重视投入产出的效益,开源节流,发展壮大
五、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性
新闻是商品。一是新闻以信息满足人们的需求,具有使用价值,是新闻工作者同受众交换而生产的,具有交换价值;二是新闻是一种特殊商品,是以意识形态为主的商品,是一种以信息服务为主要功能的商品。
这一认识有积极意义:
1、服务意识。经常考虑读者的需要
2、竞争意识。竞争使新闻工作不断改进
3、质量意识。要求加强对媒介生产的经营管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4、法制意识。党和国家对新闻传播事业的管理是行政管理,在市场经济下,这种管理将走向法制化轨道。
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
一、新闻事业掌握在一定阶级手中
在阶级社会里,一定的阶级、政党或社会集团掌握和控制新闻事业,并且运用它们在报道新闻、发表评论的同时,不间断地传播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
二、新闻报道的内容具有阶级性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是通过它大量报道的新闻反映出来的。新闻事业发布的新闻以及配合新闻发表的评论,都是记者和编辑对客观事物理性认识的结果。新闻工作者对事物的理性认识,不能不受立场、观点、方法的指配和影响。因此,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具有阶级性。
三、新闻事业阶级性的独特表现形式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主要是通过对新闻的取或舍、抢或压、祥或略,甚至报道的真或假表现出来。同时,也直接表现在对新闻、对事实所作的评论上。
四、新闻事业是阶级的舆论工具
新闻事业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应。在阶级社会里,它是掌握在一定阶级、政党或社会集团手中的舆论工具。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是指媒介在反映客观世界的变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立场、思想、观点在客观上带有某个阶级的利益。任何新闻事业都有阶级性,不同媒介阶级性有强弱之分,取决于媒介主持者的阶级觉悟高低。
阶级性如何利用新闻手段来反映?
1、 选择事实,趋利避害
2、 编写新闻
3、 安排版面
4、 写作言论
5、 受众的阶级性
正确认识新闻事业的阶级性
新闻事业有阶级性,不等于说任何新闻都有阶级性,在反映各阶级利益的重大事件时新闻才带上阶级性。如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新闻。原因:
1、 并不是所有社会中的新闻事业都有阶级性,阶级消亡后新闻就不再会有阶级性。
2、 新闻并非每时每刻都有阶级性,只有政党主持的新闻在阶级斗争激烈时才有阶级性。
3、 各种不同的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有强弱之分。党报表现出明显的阶级性,企业较少。
把新闻传播事业当作“阶级斗争工具”的观点是错误的。
责编:刘卓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