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新闻学研究
新闻学研究在这一时期得到较全面的开展,有了研究力量,有了学术团体与研究机构,有了专业刊物,出版了一批专著。研究力量主要是高等学校新闻学科教师、学生和新闻从业人员中有志于研究者。这时的新闻研究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于报纸工作实践有所了解或相当熟悉。如黄天鹏、谢六逸、戈公振。
1、中国新闻学研究会:1931年10月在上海成立,是我国第一个研究无产阶级新闻学的学术团体。初期会员主要来自上海申报、时报 、新闻报等报社的进步记者和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师生,核心是《文艺新闻》的工作人员。
2、复旦大学新闻学会:1929年成立,除该系师生外,还吸收已毕业的新闻系学生和其他新闻爱好者参加,曾创办印刷厂,出版书刊。
这一时期的著作,涉及新闻学科的多个领域:新闻理论、中国新闻史、新闻业务、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等。对新闻学开始全方位的研究,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报学说在广泛传播并付诸实践。
二、戈公振和《中国报学史》
1、戈公振:我国现代著名的报刊主编和著名的报刊史学家,我国新闻事业史研究的开拓者。1912年参加《东台日报》的编辑工作。1914年调入《时报》馆,他前后在《时报》馆工作了15年之久,从校对、助理编辑,编辑一直升任为该报总编辑。曾主持创刊《时的了》的报红版面及内容的改革作出了贡献。曾先后在上海的国民、南方、大夏大学和复旦大学讲授新闻学,在杭州创办过暑期报学讲习所。1935年8月,戈公振应邹韬奋之邀回国创办《生活日报》。著有《新闻学撮要》、《新闻学》、《中国报学史》等。
2、戈公振著《中国报学史》的基本内容与学术价值
《中国报学史》是中国第一部全面论述中国报刊发展史的著作,全书系统地、清晰地勾勒出从汉唐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脉络,这部书写于1925—1926,全书共六章,全面、系统地评价报纸发展的历史,有明确的历史分期和报刊分类,为中国报刊史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该书史科翔实,多为第一手材料,为中国报刊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因此,本书被称为“中国新闻史研究开山之作”。
三、新闻学教育
1、这一时期新闻教育发展稳健,主要表现为高等新闻教育和新闻职业教育都有所发展。
2、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组从中文科中独立出来,1929年组建为新闻系,谢六逸为系主任。1931年成立新闻研究会,同时设立印刷所,出版新闻丛书。
3、燕京大学新闻系于1929年9月恢复。
4、这一时期的新闻职业教育发展较快,成为新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1928年,广州设立中国新闻学院,后改名为中国新闻学校,是我国最早的新闻专科学校,创办人是谢英伯。
6、同年12月,顾执中在创办上海民治新闻学院,后改名为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同时也是我国历史最长的新闻职业学校,1953年停办。
7、申报函授学校是申报馆主办的事业之一,马荫良、张蕴和主持校务,招收函授学生500多名。于1936年停办。
责编:刘卓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