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难度提升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20世纪末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是( )。
A.新课标改革 B.素质教育运动
C.教育的国际化走势 D.教育改革的实践
2.体育是以( )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A.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 B.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C.提升教育对象智慧 D.发展体能,锻炼体魄
3.以下不属于普通中学在美育方面的要求的是( )。
A.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B.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C.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D.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
4.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
A.控制作用 B.制约作用 C.指导意义 D.促进作用
5.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 )决定的。
A.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 B.社会生产力
C.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D.政治经济制度
6.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
A.高水平的智力 B.创新能力 C.实践能力 D.健康体魄
7.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
A.接受工人、农民再教育
B.从事脑力劳动或从事体力劳动
C.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既从事体力劳动,也从事脑力劳动
8.美国和苏联两个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对教育目的有不同的表述,说明( )
A.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发展目的
B.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C.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D.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9.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是( )
A.1957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教育方针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教育方针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教育方针
D.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的教育方针
10.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C.面向全体学生 D.培养创新精神
11.美育即( )。
A.审美教育 B.美术教育 C.艺术教育 D.美学教育
1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是指( )。
A.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B.个人在体力上的充分发展
C.个人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D.个人的智力充分、自由地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1.素质教育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素质教育应包括( )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E.劳动技术教育
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有别于其他社会制度,概括起来有以下哪几个方面? ( )
A.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B.优越的社会制度保证教育的极高的社会效益
C.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D.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E.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学生都可以获得全面发展
3.普通中学在德育方面的要求是( )。
A.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B.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
C.建立民主和法制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
D.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
E.养成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
三、填空题
1. 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 报告中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第一次在党的报告中全面、完整、系统地表述教育方针。
2.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 、 、 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
4.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 与 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相互不能取代。目的与目标不同 可以测量,但 不能测量。
5.教育目的具有 、时代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 。教育目的随时代的变迁,随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万古不变的教育目的是没有的。
6.我国近代 主张培养的人应具有的特征是:公德、国家思想、进取冒险、权利思想、自由、自治、进步、自尊、合群、生利分利、毅力、义务思想、尚武。
7._ 的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规律,并为我们制定教育的目的提供了理论依据。
8.作为国力竞争的基础工程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 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9.在现代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 ”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 的精神。
四、简答题
1.简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本思想。
2.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3.普通中学在德育方面有哪些要求?
五、论述题
1.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2.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哪些作用实现的?
责编:刘卓
上一篇: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出版的目的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