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性作品
第一节、叙事界定
一、叙事理论和叙事学
1、中外传统叙事理论
传统:亚里士多德《诗学》;贺拉斯《诗艺》;金圣叹的小说、剧本评点。形成了以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为中心的叙事理论。
当代叙事学: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内容要素,而把故事的叙述方式、叙述者的声音特点、叙述者与叙述的接受者之间的关系等等作为新的研究重点。
普洛普概括出俄国民间故事的31个恒定“功能”;列维-斯特劳斯开启法国叙事学研究 ;意识形态叙事研究:
二、叙事的涵义与特征
文学的叙事(narration)是用话语虚构社会事件的过程
文学叙事的基本特征:
第一,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与抒情性作品不同,叙事文学讲故事,描述人的行为及其造成的后果,其认识价值就在于显示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意义。
第二,叙事是话语的虚构。文学叙事不同于日常叙述语言,在于它具有内指性。叙事作为话语的虚构而同客观的现实之间产生距离。
三、叙事与审美意识形态本质
叙事的内容来看,任何叙事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某种解释,必然带有时代、民族等意识形态的印记。譬如《旧约》是希伯莱民族意识形态的体现。
从叙事方式来看,一定的叙事写作方式形成一定的写作风格,而种种风格背后的制约要素之一就是审美意识形态。 譬如自然主义是19世纪实证主义意识形态的体现。
四、叙事的构成
v叙述内容:被讲述的故事
v叙述话语:讲述故事的语句
v叙述动作:“叙述”活动本身
叙述内容是穷酸文人孔乙己一生的悲惨命运。叙述动作是作为咸亨酒店小伙计的“我”,讲述他所旁观到的孔乙己的故事。小伙计的身份和态度,使叙述话语相当简洁而冷漠,与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形成强烈对比。小说的艺术张力正在于此。
第二节、叙述内容
1、叙述的基本成分:故事
(1)事 件
v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作品中的事件可分为若干层次。
v任何事件在作品中都承担着一定的作用:推动情节的事件;塑造形象的事件
(2)情 节
v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而且要求在事件的发展中表现出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由此揭示人物命运的变化过程。
(3)人物
一、 性格与情节的主次地位之争
一、 人物的二重性特点:行动元与角色
行动元是情节的动因,决定人物“做什么”,如《西厢记》为代表的才子佳人小说中都是有追求者、被追求者、促进者、反对者、竞争与破坏者这几种类型的行动元。角色是形象的基础,表现出人物“怎样做”。人格特征构成的人物自身的同一性和独立性我们称之为“角色”。
(4)场景
叙述内容中具体描写的人物行为与环境组合成为场景。
2、结构
结构是叙述内容的存在形态。叙事作品的结构是指作品各个成分或单元之间关系的整体形态。
(1)表层结构
v历时性向度:根据叙述的前后顺序研究句子与句子、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
v以句法关系表示故事结构关系,将叙述内容简化为叙述句。
人物—主语 行为—谓语 状态—表语
(2)深层结构
共时性向度:研究内容各个要素与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深层结构存在的根据是相信具体的叙述话语同产生这些话语的整个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着超出话语字面的内在意义关系。
法国人类学家和结构主义理论家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神话学,把研究的神话打乱叙述顺序,而将各个神话要素按照某种相似特征重新组合的方式进行译解,从中找出支配具体话语的恒定关系。
3、行动
行动是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因而是叙述内容实现的根本途径。
行动的内在逻辑:支配故事中行动的内在规律。
一般行动逻辑:三段式序列:可能性—变为现实—取得结果
行动序列的典型复合形式:首尾接续式;中间包含式;左右并连式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