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第六章 散文
曾朴:“新文学成绩第一是小品文字,含讽刺的,分析心理的,写自然的,往往着墨不多,而余韵曲包。”(转引自阿英《现代十六家小品》)
鲁迅:“到‘五四’运动的时候,……小品散文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小品文的危机》)
朱自清:“五四”阶段散文创作派别林立,“有种种的样式,种种的流派,表现着,批评者,解释着人生的各面。迁流漫延,日新月异:有中国名士风,有外国绅士风,有隐士,有叛徒,在思想上是如此。或描写,或讽刺,或委屈,或缜密,或劲健,或绮丽,或冼练,或流动,或含
蓄,在表现上是如此。”(《论现代中国的小品散文》)
总之,“五四”时期散文格外发达,文体风格各异,成绩甚至超出其他文体,原因在于散文这一文体形式自由,易于掌握,作者数众。同时散文比起其他文体,在“化传统”方面做得较好,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20年代散文的几种典型文体
1、鲁迅的“论战体”散文(杂文); 2、周作人的“闲谈体”散文;
3、朱自清、冰心的“抒情美文”; 4、冰心的“小诗体”散文;
5、梁遇春的“随笔体”散文; 6、徐志摩的“自由体”散文;
一、鲁迅和“随感录”作家群
现代文学中率先兴起的散文,是议论时政的杂感短论,即杂文。这是一种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诞生并成熟起来的“论战体”散文文体,即杂文。
1918年4月《新青年》第4卷第4号开始设立“随感录”专栏,随后《新生活》《新社会》等一些进步刊物也随之开设“随感录”专栏,从而形成了一个“随感录”散文的作家群,他们大多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如李大钊、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鲁迅、周作人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鲁迅。
“随感录”散文(杂文)大都以随感形式对现实做出敏锐反映,不见得如何缜密漂亮,却充分体现了“五四”精神,且个性纷呈。
鲁迅的杂文是一种具有战斗性的文艺随笔,后来被称为“文艺的轻骑兵”。其特点是“一味急进,宁为玉碎”,因鲁迅“性喜疑人”,故而“语多刻薄……尽是诛心之论”。杂文表现事物,只求抓住要害,三言两语便道破主题,文字辛辣干脆,冷嘲热讽,如“匕首和投枪”,“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郁达夫语)。
杂文这一文体在鲁迅手里创造、发展、成熟起来,并影响了后世许多作者。
散文诗鲁迅又是现代散文诗的鼻祖,1919年8-9月间就写下散文诗《自言自语》和《古城》等,尝试以散文体式表现诗意题材。《自言自语》与“随感录”式杂文的异同:
相同点:有感而发,言之有物;都是鲁迅这个时期的文艺散文尝试。
不同点:“随感录”是杂文,重时事、重评论,在内容上对种种社会问题进行艺术批评不允许虚构;而《自言自语》是文学创作,重诗意、重抒情,尊崇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
《自言自语》和“随感录”式杂文都是鲁迅在散文艺术的两个分支上进行的、具有开拓意义的尝试。
二、周作人等人的“言志派”散文
“闲谈体”散文即所谓“言志派”散文,风格“亲切机智,平和冲淡”,融知识、哲理、趣味于一体。其写法趣味均与传统散文不同,它以个性为根本,融合中西散文美质加以创造,比之明人小品它多了现代人意识;比之理性的西方随笔它调和了东方式的抒情气氛,又在日本散文的“苦味”里它注入了中国风味的“闲适”调和剂。
“言志派”散文强调以自我为中心,集合叙事说理的成分于性情之中,追求情趣,传达人生情味,故令人回味。
周作人
周作人是“言志派”散文的代表,他将这种文体称为“抒情的论文”,因其亲切自然,又意味隽永,故可谓“富于艺术意味的闲谈”。这种闲谈的妙处在于从“自我”出发,在平凡事物上谈出动人的天理意趣。平凡事物经其点染,便发生了魔术般的变化。因此有人说,在周作人的散文园地,常会使人觉得“蔬菜比玫瑰花还要红艳可爱”,有时“苍蝇比天地命运那类大题目更为有趣”,周文最可人之处就在于它那一缕幽隽的趣味,其中既有人生的况味,亦有内心的情趣。
周作人(1885-1967),原名魁寿,曾用笔名周遐寿,字启明,号知堂,人称中国小品文之王。
周作人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之一,是在于抗争的小品文之外,又分出闲适、清涩、充满趣味性、知识性的一脉散文来。俞平伯、钟敬文、废名等,都是这一流派的散文作家。
周作人从翻译、评介外国文学作品走上文艺道路,留日时期曾与鲁迅合作翻译《域外小说集》,1918年12月在《新青年》发表了第一篇白话论文《人的文学》,系统表述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及文学主张,强调人性和个人价值。1921年参加文研会,起草文研会宣言,明确提出“文学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的现实主义主张。1921年6月发表《美文》,积极倡导艺术性散文。这些理论文章在文坛产生很大影响,周作人也因此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五四运动落潮后,新文化统一战线发生分化,周作人思想陷入混乱,对“一切提倡不免有些冷淡”(《与友人论国民文学》)但仍“不息地负起他的使命”(郁达夫),写了一些反映重大题材的作品,并与鲁迅一道创办《语丝》,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
1927年“四、一二”后,周作人终于对革命失去热情,成为“闭户读书”的隐士,开始鼓吹“超脱隐逸”生活态度,认为“苟且性命于乱世是第一要紧”(《闭户读书论》)对马克思主义由不相信、反对发展到谩骂、攻击。 1937年抗战爆发后周作人沦为汉奸,担任伪北大文学院院长,华北教育总署署长,伪东北综合调查研究所副理事长。日寇投降后被逮捕,判刑十年,1949年1月提前释放。
周作人的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各时期的主要著述有:
(1)1928年以前,创作早期;著有《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永日集》等散文集。
(2)1928年底-1937年,创作中期。著有《苦雨》《看云集》《夜读抄》《苦竹杂记》《苦茶随笔》《风雨谈》《艺术与生活》《知堂小品》《文载道文抄》《草木虫鱼》《瓜豆集》《知堂回想录》等散文集。
(3)1937-1945,创作后期。著有《秉烛谈》《药堂语录》《药味集》《药堂杂文》《秉烛后谈》《书房一角》《立春以前》《苦口甘口》《如梦记》《过去的工作》《知堂乙酉文编》等散文集。
责编:刘卓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