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
3、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商品价值量的确定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制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5、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
(1)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3)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对经济活动的自发调节必然会产生消极后果,导致垄断的发生和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等。
6、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与一般等价物的区别:一是产生的时间不同;一般等价物产生在前,货币产生在后;二是一般等价物在时间、地域、材料的质地上是不固定的,而货币是由金银固定地充当的。
7、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包括三个部分;
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劳动,而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价值。所以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而且是大于劳动力价值的源泉,从而能生产出剩余价值。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更大。(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成为资本的前提)
8、资本的本质——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9、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剩余价值的作用
不变资本(C)是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
可变资本(V)是指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要生产过程中由劳动力的使用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使预付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
区分的意义在于:1、进一步提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说明剩余价值不是全部资本产生的,而只是由可变资本产生。
2、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这种剥削程度用剩余价值率表示。
10、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1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发展趋势
1、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资本主义所持有的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3、随着资本主义和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越是不可避免
1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及其实质
经济危机的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实质:经济危机的实质或本质是旧的生产力产能过剩与供给过剩,有效需求饱和与不足(生产的相对过剩)。
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根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1、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2、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引发了经济危机。
责编:刘卓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