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实践与认识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决定认识: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理论)反作用于实践
(1)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还表现在许多方面:指导主体自觉地按照规律去从事实践活动;对实践活动作出预测和规划;使主体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整实践活动并选择实现目的的最佳行为方式;使主体依据自我认识(对主体自身的认识)自觉进行实践活动以适应主体改造客体的需要。
(2)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首先,科学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实践活动的进程;其次,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再次,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
(3)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基本的有两种情况:一是先进的、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能使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落后的、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甚至破坏的作用。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本质是: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认识上的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旧唯物主义是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其缺陷是缺乏实践和辩证的观点。
3、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A、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形象性;B、理性认识的特点:间接性、抽象性;C、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辩证关系:
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
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论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
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二)从认识到实践——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经过实践和认识多次反复——认识的总过程和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毛泽东)
4、真理的客观性
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真理的本性是其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指: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
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
责编:刘卓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