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第七章 神 经 组 织
一、 名词解释
1、 神经元树突分支上的棘状小突起称之。
2、 神经元胞体发出轴突的部位,内无尼氏体,呈圆锥形称之。
3、 指施万细胞 外面的一层胞膜与基膜共同组成的结构。
4、 指血液与脑组织之间存在的屏障结构,由毛细血管连续型内 皮与基膜、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突起的脚板共同构成。
5、 尼氏体。是神经元胞体及树突中嗜硷性颗粒或小块。
6、 突触。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的一 种特化的细胞连接。
7、 周围神经纤维在全身组织、器官内的终末部分称神经末梢。
8、 系指包裹在有髓神经纤维长轴突外,成自于胶质细胞同心圆紧密排列的多层鞘状结构。
9、 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构成神经。
二、 填空题
1、 神经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 接受刺激
传导冲动和整合信息 支持 保护 分隔 营养
2、 胞体 突起 胞体 树突 蓝 粗面内质网 游离核糖体
3、 胆硷能神经元 胺能神经元 肽能神经元 氨基酸能神经元
4、 星形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室管膜细胞 施万细胞 卫星细胞 核
5、 电位门控 受体 化学门控
6、 游离神经末梢 有被囊神经末梢 冷 热 轻触 痛 触觉小体 环层小体 肌梭 触觉 压觉 本体感觉
7、 神经元的长突起 神经胶质细胞 有髓神经纤维无髓神经纤维
8、 突触前成分 突触间隙 突触后成分
9、 轴丘 尼氏体
10、 少突胶质细胞
11、 尼氏体
12、 神经丝(或中间丝) 微管
三、 选择题
1, E 2,A 3,C 4,D 5,A 6,D 7,D
8,E 9,D 10,B 11,B 12,B 13,D
14, E 15,B 16,C
四、 判断题
对:2,4,5,7,10 错:1,3,6,8,9
五、 简答题
1、 突触可分为电性突触和化学性突触。电镜下可见,电性突触的结构即为缝隙(管)连接。化学性突触由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构成。突触前、后成分彼此相对的细胞膜分别称为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突触前成分有许多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突触前膜上富含电位门控通道。突触后膜上富含受体及化学门控通道,受体能与相应的神经递质结合而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
2、 神经末梢分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两大类。
★感觉神经末梢常见的有:
☆游离神经末梢,分布在表皮、角膜和毛囊的上皮细胞间, 或分布在各型结缔组织内。
☆ 触觉小体,分布在皮肤真皮乳头内,以手指掌侧的皮肤居多。
☆ 环层小体,分布在皮下组织、肠系膜、骨膜、韧带和关节囊等处。
☆ 肌梭,分布在骨骼肌内。
★ 运动神经末梢分为二类:
☆ 躯体运动神经末梢,又称运动终板或神经肌连接,分布于骨骼肌。
☆ 内脏运动神经末梢,分布于平滑肌,心肌和腺上皮。
3、 神经元的胞体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是细胞的营养中心。膜可接受刺激或信息;细胞质内除含一般的细胞器外,还富含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电镜下可见尼氏体由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聚集而成,神经原纤维由中间丝(神经丝)及微管交错排列而成。细胞核大、圆、亮、核仁清楚。神经元的结构表明其能接受刺激、传递神经冲动和进行信息处理,具有合成蛋白质的旺盛功能,参与物质运输。
六、 问答题
1、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是神经元传递信息的重要结构。化学性突触以化学物质(神经递质)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电镜下,化学性突触的结构可分为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三部分。突触前、后成分彼此相对的细胞膜分别称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二者之间的间隙称突触间隙,宽约 15~30 nm, 内含糖蛋白和一些细丝。在突触前成分内含许多突触小泡,少量线粒体、滑面内质网、微丝、微管和神经丝等。突触小泡呈扁平形,有的清亮,有的含致密核芯,小泡内含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突触前膜及突触后膜均比一般细胞膜厚,突触前膜上富含电位门控通道,后膜上则富含受体及化学门控通道。
2、 神经元虽然形态多种多样,但都可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胞体小的仅 5 um,大的可达 100 um 以上。细胞核位于胞体中央。核大、圆、染色浅、核仁明显。胞体部的细胞质称核周质,含有较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及游离核糖体(两者聚集形成光镜下所见的尼氏体)、微丝、高尔基复合体、微管和神经丝(两者交叉排列成网状,构成神经原纤维),此外还含有较多的脂褐素,并随年龄而增多。突起分树突和轴突。树突可以是多条亦可是单条,其上有许多树突状分支,分支上可见许多棘状突起称树突棘,树突的结构与核周质基本相同。轴突单条,长短不一,一般细而直,有时有侧支,轴突起于轴丘,此区无尼氏体,染色淡,轴突内的胞质称轴质,内含大量与轴突长轴平行排列的微管和神经丝,此外,还有微丝、线粒体、滑面内质网和一些小泡。
第八章 循 环 系 统
一、 名词解释
1、 内皮细胞胞质中的吞饮小泡,由胞膜向内凹陷形成,内含向血管内、外输送的物质。
2、 血管中膜平滑肌与内皮细胞形成的连接。
3、 血管内皮细胞胞质内,成束的微丝和外包单位膜的杆状细胞器,是内皮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4、 物质透过毛细血管壁的能力。
5、 紧接毛细血管的微静脉。
6、 由微动脉到微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的循环。
7、 心房肌和心室肌之间,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的支持性结构,是心肌和心瓣膜附着处。
8、 心脏壁内,由特殊心肌纤维组成的传导系统。
二、 填空题
1、 心血管系统 淋巴管系统
2、 内膜 内皮下层 平滑肌 弹性膜
3、 弹性动脉 弹性膜 弹性纤维
4、 肌性动脉 平滑肌
5、 1mm 以下 0.3 mm 以上 0.3mm 以下
6、 内皮细胞 基膜 内皮细胞 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 血窦
7、 心内膜 心肌膜 心外膜 心骨骼 螺旋状 内纵中环 外斜
8、 窦房结 房室结 房室束 左、右房室束分支细支 起搏细胞 移行细胞 蒲肯野纤维 起搏细胞
9、 毛细淋巴管 淋巴管 淋巴导管 淋巴 组织液
10、 致密结缔组织 室间隔膜部 纤维三角 纤维环 心肌 心瓣膜
11、 弹性蛋白 内膜 中膜 弹性纤维 中膜 外膜
12、 6~8 um 周细胞
13、 紧密连接 吞饮小泡 基膜
14、 解剖学上除大动脉外有名称的动脉 内弹性膜明显 中膜平滑肌丰富 外弹性膜明显
15、 微动脉的侧支直接与微静脉相通的血管 血管运动局部组织血流量
16、 内皮细胞 平滑肌 接受化学信息
三、 选择题
1, D 2,A 3,D 4,D 5,B 6,D 7,A
8,C 9,C 10,A 11,E
四、 判断题
对:1、2、4、7 错:3、5、6、8、9、10 五、 简答题
1、 在电镜下,根据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等的结构特点分为三型:
★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有吞饮小泡,细胞间有紧密连 接,基膜完整。
★ 有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有孔,可有隔膜封闭,有连续的基板。
★ 血窦:内皮细胞有孔,细胞间有较宽的间隙,基板不连续或不存在。
2、 中动脉的内皮下层薄,但内弹性膜及外弹性膜均很明显,分层清楚,中膜含丰富的平滑肌,一般而言,中动脉分布在各器官的门部。
3、 动、静脉的管壁结构相似,都分为三层且组织构成相同,但静脉管壁结构的变化较动脉较大,平滑肌和弹性组织不如动脉的丰富,结缔组织成分较多,故管壁薄而弹性差,管径 2mm 以上的静脉多形成静脉瓣。
六、 问答题
1、 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基础是:总面积大,管壁薄,内皮细胞间可有较宽大的间隙(如血窦),或内皮细胞上有小孔,或内皮细胞内形成吞饮小泡,或基板不完整或缺如,基板对物质的通过还有一定的选择性,气体分子和脂溶性物质可直接通过。
2、 血管的管壁结构与其功能是密切相关的,如大动脉管壁富含弹性组织,弹性好,通过管壁的扩张和回缩。顺应心脏规律地收缩和舒张,将断续进入动脉的血液,转变为连续流动、循环的血液。
3、 心肌细胞属横纹肌,都为有分支的短柱状,但心房肌纤维较细短,横小管较少,胞质内有膜包颗粒,内含肽类物质,即心纳素,故心房肌纤维还具有分泌生物活性物质的功能;心室肌纤维较粗长,无分泌功能;心传导系统的心肌纤维是特殊分化的心肌纤维,形态已改变,为梭形或多边形,或细长形,胞质内肌原纤维少,周围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受交
感、副交感神经和肽能神经纤维支配,能产生并传导冲动。
责编:刘卓
上一篇: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参考答案1
下一篇: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参考答案3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