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1.《中国日报》:1900年1 月5 日在香港创办,陈少白主编。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报纸。早期宣传爱国救亡,后期大力宣传三民主义。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在港重要的舆论阵地,而且是革命派活动的重要场所,它对革命派的舆论宣传做出了很大贡献。1913年被袁世凯查封。
《中国日报》早期宣传内容:①揭露和声讨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宣传反清反封建;②宣传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③报道革命党人和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宣传声援义和团反帝反侵略的行动;④宣传反帝救亡,号召人民起来救国;⑤批判资产阶级保皇派。
《中国日报》特点:①仿日本报纸采用短行排印,这对传统的竖行长行版式是一项业务革新;②《中国日报》在出版日报的同时还出旬刊《中国旬报》,主要发表译文和长篇论文;③它的“杂俎”栏移入日报后改名《鼓吹录》,是中国最早的文艺副刊之一;④不仅是革命党人的舆论宣传阵地,也是他们的重要活动据点,这种既是舆论机关又是联络机关的组织形式,后为多家革命派的报馆所继承。
2.《开智录》:1900年11月在横滨出版,郑贯公主编,是中国留日学生创办的第一个具有革命倾向的刊物。略迟于它出版的是《译书汇编》。其他留日学生所办报刊:《译书汇编》、《国民报》、《湖北学生界》、《浙江潮》、《 江苏》。 留日学生印发的革命宣传小册子:邹容《革命军》、陈天华《猛回头》。通俗易懂,发行面广,是革命的教科书。
3.《苏报》和“苏报案”:《苏报》1896年6月26日创刊于上海,创办人是胡璋。《苏报》本没有什么影响,后来由保皇转向革命,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胡璋阶段(1896—1900),销售困难。第二阶段即陈范阶段(1900—1902),宣传改良和保皇。第三阶段是陈范、章士钊阶段(1902—1903),此时革命声浪日高,为适应形势需要,《苏报》于1903年2月设立《学界风潮》栏,专门传播各地师生反封建斗争信息,很快“革命排满”也见诸报端,《苏报》转为支持革命。
1903年5月,爱国学生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苏报》增设“特别要闻” 和“舆论商榷”两个专栏,用来报道学生运动和大造革命舆论。从6月1日到7月7日连续发表具有强烈革命色彩的文章40篇,从而引发了“苏报案”。
“苏报案”与《苏报》宣传邹容的《革命军》密切相关,直接导火索是6月29日章太炎的《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一文的发表。此文直呼光绪皇帝其名,成为清政府对其采取镇压的口实,于是清政府勾结租界当局拘捕了章太炎,邹容自动投案,后《苏报》也遭查封。在租界法庭上,章太炎、邹容驳斥清廷的指空,慨然陈述革命观点,把法庭变为宣传革命的讲坛。1904 年法庭宣判章太炎监禁三年、邹容二年,《苏报》永远停刊。后邹容在狱中被迫害致死。这就是著名的 “苏报案”。
“苏报案”经广泛报道,极大的扩大了革命的影响,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4.《清议报》:1898年在横滨创刊,梁启超主编,是康梁等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份报刊,后来成为保皇会第一个机关报。该报是以时事评论为主的旬刊,栏目丰富,内容有评论、新闻、小说等。该报以“主持清议,开发民智”为宗旨,一方面要求“尊皇攘后”,归政光绪,另一方面继续宣传维新,倡导民权,更明确提出君主立宪主张。后因失火停刊。总体上,该报主张改良,反对革命,但在介绍西方政治思想学说和提高民族素质方面客观上起到一定作用。
5.《新民丛报》:1902年在横滨创刊,主编梁启超。宗旨是“开民智”、“造新民”,成为保皇会最主要的言论机关。《新民丛报》大量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军事、文教、宗教等各个方面的学说,其中还有马克思主义学说,内容之广,篇幅之多,超过以往任何中文报刊,也超过同时期的革命派报刊。总的倾向是鼓吹保皇立宪,但由于梁启超思想受革命派的影响,也曾一度倾向于民主共和,谈论“破坏”,“革命”。后来梁的思想回到了保皇派的老路子上去,报纸也逐渐为思想激进的青年所厌弃于1907年冬悄然停刊。
6.新民文体:由时务文体发展而来。时务文体是维新派在办报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新颖的报刊论说问题,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是《时务报》上梁启超等人的论说,最先引起文坛的注意,故称“时务文体”。时务文体是维新派在文风上维新的结果,是适应当时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要求而产生的。在戊戌变法时期初步形成,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在日本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时才日臻于成熟,发展成为新民文体。
补:时务文体是怎样发展的?有何特色?
时务文体首先是王韬在《循环日报》上运用,发展于梁启超的《时务报》,成于《新民丛报》。
“时务文体”是维新派创造的新型的报章文体,其特点是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加以口语和外来语。这种文体在梁启超的《时务报》用的最好,故被人们称为“时务文体”,后来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运用的更加熟练,又被称为“新民文体”。
7.《时报》: 康梁保皇会在戊戌政变后直接出资于国内创办的日报,成为其在国内的重要喉舌。1904年创刊于上海,梁启超参与筹办和撰稿,狄楚青主持。该报主张君主立宪,在报纸的评论、编辑、版面方面敢于革新,其特殊贡献有:(1)首创“时评”专栏,应时而发,短小精悍,冷隽明利;(2)首创报纸专题周刊,聘请各样专家负责编辑;(3)首先采用不同字号排版,版面“务求醒目”;(4)最先将一张报纸分为多版,两面印刷,摆脱了书册报纸的痕迹。
8.《大公报》:1902年6月17日创办于天津,由英敛之主持。早期的《大公报》的政治倾向是改良保皇、君主立宪。但为了“大公”,它创刊时曾明确宣称它所刊登的文字要“从大处落墨”,“宁愿赔钱受累,吃苦操心”,也要“说长道短”,对于那些“猥邪琐屑之事”则加以摒弃。该报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02-1916)由英敛之主持,是张宣传改良思想,主张君主立宪的报纸。以敢言、严肃、非牟利为标榜,揭露时弊,成为北方地区著名报纸。第二阶段(1916-1926)由王郅隆接办,变成一张接近皖系军阀并有亲日倾向的报纸。第三阶段(1926-1949)由新记公司接办,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报。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合作创办,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第四阶段(1949至今)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目前,《大公报》的香港版仍在出版,它已成为我国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
9.《民报》: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11月创刊于东京,是一个大型月刊,革命派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孙中山为其撰写发刊词,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此外,《民报》还大力介绍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介绍西方的新文化和新思潮,其中包括社会主义思潮和无政府主义思潮。该报的创办及其宣传壮大了革命派的声势,也壮大了同盟会的队伍,成为进步舆论的中心,但是其宣传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过分强调了排满而陷入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后期该报大谈佛法,进步性锐减。该报最高发行量达到1.7 万份,1910年2月终刊。
10.《民报》与《新民丛报》的大论战。
《民报》创刊后,为从思想上扩大革命派的影响,于1905年主动向改良派报刊《新民丛报》发起攻击,双方围绕着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了论战:第一,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这是整个论战的中心。第二,要不要进行民权革命;第三、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第四、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
论战中,《新民丛报》虽然具有一些合理的观点,但总体上违背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民报》从总体上把握了人民的心声,时代的潮流,即革命。在《民报》的带动下,革命派在海外和香港的各家报纸也纷纷与当地的改良报刊展开了论战,论战持续了两年多,最终以改良派的失败而告终。
《新民丛报》失败的原因:第一、《民报》坚持的革命道路比《新民丛报》坚持的改良道路更符合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第二、《民报》立论以事实为依据,令人信服,《新民丛报》只是推测,难以说服读者。第三、《民报》一方由孙中山坐镇,参与论战的有二十余人;而《新民丛报》只有梁启超一人招架。
论战的性质:1 :这次论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度,向保皇派及其报刊发动的一次全面猛烈的政治进攻。2:是革命阵营与反革命阵营、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与半封建半殖民地道路的斗争,也是一场关系到中国前途命运的斗争,在“中国往何处去”这个重大问题上,革命派占了上风。3 :这次论战是一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三民主义”深入人心。
意义:1: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许多改良派的人也开始转向革命派。2:同时通过论战,革命派还培养起一批革命骨干。3:政论文特别是其中的驳论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11.郑贯公:我国近代著名报人。早年赴日留学,受知于梁启超。曾任《清议报》助理编辑。后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影响,1900年11月在日本创办《开智录》。因谈及革命,被《清议报》解职,后任《中国日报》记者。在香港先后创办《广东日报》、《有所谓》等革命报刊,其中,《有所谓》是当时港粤报纸中读者最广泛,发行量最高报纸。其文思想新颖,以报纸为“笔枪”,鞑伐列强和清廷,受到爱国人士的普遍尊敬。
12.章太炎:中国近代著名国学家和报刊政论家。戊戌变法时期,参加强学会,曾为《时务报》撰述。1900年在《中国日报》等报纸发表文章排满,反对保皇立宪。1902年后,为《苏报》撰稿,宣传革命,在“《苏报》案”中被捕入狱,成为举国闻名的革命志士。1906后赴日本任《民报》主编,继续宣传排满和保存国粹,成为《民报》最主要的政论作者和革命宣传家。他的政论逻辑严密,气势充足,陈古论今,在当时产生重大影响。在报学思想上,章太炎也有他独特的见解:(1)“报章者,诚史官之支与余裔也”;(2)“事不可谣,言不可宕”;(3)“不侮鳏寡,不畏强御”。
13.于右任: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报刊活动家。1907年在上海创办《神州日报》。1909年在上海创办《民呼日报》、《民吁日报》,1910年在上海创办《民立报》,因此三报都用“民”字打头,创办时间相衔接,风格和基调协同,故被人称为“竖三民”。他为报刊写了不少评论和诗词,感情炽烈,文辞丰腴,名噪一时。
14.《神州日报》:1907年4 月2 日创刊,是于右任办的第一家报纸,也是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该报不用光绪年号,而用干支和公元。办了80天,报馆被焚。
15.“竖三民”:同盟会成立后,为了宣传革命思想,革命派在国内创办了大批报刊,在上海影响较大的是于右任创办的几家报纸。1909年5月,于右任在上海租界创办《民呼日报》。该报以“为民请命”为宗旨,革命色彩鲜明,内容以报道灾荒为重点,特别重视“图画”的宣传作用,大量揭露清廷统治下民不聊生的事实,出版92天后被封。10月,于右任又创办了《民吁日报》。该报内容与风格和前者一脉相承,集中报道并声援正在开展的抵制日货的运动。后因盛赞刺杀伊藤博文的爱国志士安重根,出版一个月后被封。1910年10月,于右任创立《民立报》,得到孙中山大力支持,成为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机关报,是辛亥革命时期国内最有影响的革命报纸。该报重点宣传“三民主义”,公开预言革命胜利的到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都用“民”字打头,创办时间相衔接,风格和基调协同,被人称为“竖三民”。“竖三民”在上海地区为革命派的舆论宣传作出了很大贡献。
补:于右任的办报活动。
于右任是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报刊活动家。1907年4月2日在上海创办自己的第一份报纸——《神州日报》,也是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该报不用光绪年号,而用干支和公元。办了80天,报馆被焚。
同盟会成立后,为了宣传革命思想,革命派在国内创办了大批报刊,在上海影响较大的是于右任创办的几家报纸。1909年5月,于右任在上海租界创办《民呼日报》。该报以“为民请命”为宗旨,革命色彩鲜明,内容以报道灾荒为重点,特别重视“图画”的宣传作用,大量揭露清廷统治下民不聊生的事实,出版92天后被封。10月,于右任又创办了《民吁日报》。该报内容与风格和前者一脉相承,集中报道并声援正在开展的抵制日货的运动。后因盛赞刺杀伊藤博文的爱国志士安重根,出版一个月后被封。1910年10月,于右任创立《民立报》,得到孙中山大力支持,成为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机关报,是辛亥革命时期国内最有影响的革命报纸。该报重点宣传“三民主义”,公开预言革命胜利的到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都用“民”字打头,创办时间相衔接,风格和基调协同,被人称为“竖三民”。“竖三民”在上海地区为革命派的舆论宣传作出了很大贡献。于右任为报刊写了不少评论和诗词,感情炽烈,文辞丰腴,名噪一时。
16.“大江报案”:《大江报》创办于1911年1月3日,由詹大悲创办并自任总经理兼总编辑,是武汉地区颇有影响的革命派报刊,以新军士兵和下级军官为主要读者对象。1911 年7 月17日,该报发表了何海鸣写的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7月26日又发表了黄侃撰写的言词更为激烈的评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鄂督瑞徵极为震恐,8月1日查封《大江报》馆,逮捕詹大悲,何海鸣自动投案。瑞徵原拟对二人判重刑,但慑于民愤,不得不从轻判处。这就是新闻史上著名的“大江报案”。“大江报案”是清政府迫害报人,压制舆论的专制统治的又一典型事例。
17.《大清报律》:清廷为了限制报刊出版、发行,于1908年1月正式颁布《大清报律》。其中规定:报纸在创刊前除了向警察机关注册外,还必须交纳保证金;每期报纸发行前必须将样品送行政或警察机关审查;禁止报刊刊登诋毁宫廷,淆乱政体,扰乱治安的言论,违者永远停刊;禁止发行未经官报、阁抄发布的谕旨和奏章;在国外出版的报刊违反以上规定者,由海关没收销毁。此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新闻法。
18.清末新闻法律制度的内容与特点:
内容包括:言论出版及从业人员的自由权利;报刊创办的管理制度;报刊出版的管理制度;报刊禁载事项。
特点是:资本主义的形式,封建主义的内容;无法取信于民,在实践上缺乏全面实施的社会基础;无权制裁在华外报,有染半殖民地的色彩。
19.试述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各派的新闻思想并简评。
(一)历史背景:戊戌变法失败后,历史进入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的政治斗争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之一是民族资产阶级越来越迅速地发生分化,逐步形成了两股主要的政治力量:一股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他们主张实行“开明专制”、“君主立宪”制度。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兴起后,他们极力反对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逐渐由维新派、改良派堕落成保皇派。另一股政治力量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主张用暴力推翻封建制度、推翻满清政府。在整个辛亥革命期间,两股力量创办了大量报刊,宣扬自己的观点,并展开了激烈的论战。
(二)各派代表刊物列举:
改良派:国外:《清议报》、《新民丛报》
国内:《时报》、《大公报》、《京话日报》、《东方杂志》
革命派:国外:《民报》
国内:《神州日报》、“竖三民”、《大江报》
(三)改良派:(梁启超)由于改良派有较多的办报实践,一直把办报作为政治斗争的主要方式,在办报主张上,他们比革命派进行了更多理论探讨和思辨,发表论述较多,影响较大。
(1)在报刊任务方面,提出“两大天职”说,即“监督政府”和“向导国民”。
(2)在报纸的功能方面,指出报纸的功能是“去塞求通”。
(3)在办报原则上,提出办好报纸的四个条件,即:“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速而确”。
(4)在舆论方面,提出健全舆论的主张。认为报馆是最能体现舆论的机关,健全舆论必须有五个条件:常识、真诚、直道、公心和节制。
(5)在宣传方面,指出报刊宣传的两种方法:浸润的方法和煽动的方法。
评价:a、积极性:改良派的办报主张,如“监督政府”、“向导国民”、“代表舆论”、“制造舆论”等,提法新颖洗练,引起报界和进步人士的广泛注意。这些主张具有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对推动当时报界反封建斗争和提高自身素质有一定积极意义。b、局限性:上述主张总体来说,是属于观念论和形而上学的,带有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其最大缺陷,就是片面夸大舆论的作用和报纸的力量,吹嘘单凭报纸舆论就能改变社会制度。这对革命是消极的,而且把群众视为愚氓,主张在“向导国民”中使用“骇”、“过两级”的方法,更不足取。
(四)革命派:他们对报刊的一些基本认识,与改良派基本一致。他们的办报主张不仅在实质上是相同的,而且在具体表述方面亦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革命派报人更注意汲取西方新闻学说中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内涵,因而更具有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革命性和战斗性。其主要有:
(1)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革命派从一开始就明确提出办报的目的是为了革命。
(2)公开承认报纸的党派性,明确宣布自己的报纸是“党报”和“机关报”,必须大力宣传党的纲领和主张。
(3)把报纸视为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将西方新闻学中“一家报馆犹如一支军队”等观点加以引进宣扬。
(4)认为报纸应该反映民意、影响舆论和指导舆论。
(5)发表了一些鼓吹言论自由、重视开发民智等方面的主张。
评价:a、积极性:总体上,他们重视报纸的舆论工具作用,在坚持把武装斗争放在首位的同时,作了大量的报刊宣传工作,对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学的一些观点和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出的办报口号,作了富有斗争精神的解释和补充。b、局限性:他们的办报思想始终打上了资产阶级唯心主义个人英雄史观的烙印,一定程度上低估了人民大众的力量。对西方新闻学的吸收和理解较为肤浅,其办报思想内容较单薄。
20.试述辛亥革命时期(1900-1911)资产阶级革命派报纸活动的特点及业务改进。
(一)历史背景:1901年“报禁”、“言禁”开放后,中国民族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时期。1906年以后,清王朝为了维护其摇摇欲坠的政治统治,不得不宣布“预备立宪”,并开始颁布新闻法规,通过新闻法规来钳制新闻事业。然而,这些措施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给了已经壮大起来的中国资产阶级以进一步发展的契机,新闻事业进一步蓬勃发展。
(二)代表性刊物列举:《民报》、《神州日报》、“竖三民”、《大江报》
(三)报刊活动特点
(1)政党报刊在报业中占突出地位。辛亥革命中的两大党派改良派与革命派为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纷纷在海内外创办自己的党报,两党之间也展开了长期论战。
(2)资产阶级革命派成了办报的主角。同盟会成立后,革命报刊在海外大批涌现,不仅数量超过改良报刊,而且舆论上也占到了主导地位。
(3)政论的战斗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辛亥革命前后,国内外各种矛盾激化,各种政治力量都用报刊政论来宣传自己的主张并同时与敌对思想作斗争。
(4)办报地区,读者对象逐渐扩大。辛亥革命时期的办报活动由海外转向国内,再由腹地向东北、西北、西南、边远地区延伸。读者已扩大到新军、会党、手工业者和市民阶层。
(5)以革命文艺作品为主的副刊增多。这些副刊内容多是直砭时弊、揭露清廷、批判康梁、宣传革命的,使报纸的内容、形式活泼引人。
评价:但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对于新闻的真实性不很重视,其报刊上有时出现假报道,有时还出现暴露内部分歧的言论。
(四)业务改进
(1)在内容上,报纸一般已具备新闻、评论、副刊和广告四大要素。新闻报道成为主角,报道体裁也日益增多。
(2)评论工作进一步改进。报纸评论形式多样化,有“社论”、“时论”、“时评”等。
(3)编辑工作进步,有的报纸庄、谐并重,版式有了很大改进,促进了文艺副刊的发展。
(4)大多数报纸结束“报”、“刊”不分时代,由近代形态转变为现代形态。
(五)总评:虽然辛亥革命后曾出现过政党报纸相互攻击的时期,但以革命派为主导的报刊活动推动了革命的发展,丰富了新闻理论,促进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其业务大体奠定了现代报纸的雏形。
补:辛亥革命时期新闻事业的特点。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新闻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国人办报的又一次高潮,此时的新闻事业有了新的特点:
第一,政党报刊在报业中占突出地位。辛亥革命时期,在我国资产阶级内部出现了两大派别,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了以同盟会为核心的革命党和以保皇会为核心的保皇党。革命党人办了许多报刊,其中《民报》最为有名,它宣传三民主义;保皇党也办了许多报刊,其中《新民丛报》影响最大,它宣传立宪保皇。为了捍卫各自的政治主张,革命报刊和保皇报刊之间曾展开过长期的论战。这些资产阶级的政党报刊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读者面宽,特别是革命报刊所宣传的革命精神更是影响深远。辛亥革命时期的政党报刊在中国的新闻事业中占据突出的地位,革命政党的报刊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向前发展。
第二,资产阶级革命派变成了办报的主角。在戊戌变法前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海内外的舆论阵地基本上被改良派所控制,1905年同盟会成立以后,革命派急起直追,革命报刊在海外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不但在数量上超过改良派报刊,而且在舆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第三,政论的战斗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辛亥革命前十年,由于国内外各种矛盾日趋激化,革命、保皇,中国究竟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成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和争论的焦点,各派政治力量都用报刊政论来宣传自己的主张并同敌对思想进行斗争,几乎所有的报刊都以首要的位置发表政论。
第四,办报地区、读者对象逐渐扩大。辛亥革命时期的办报活动先由海外转向国内,再由腹地向东北、西北、西南边疆地区延伸。一些从未办过报刊的省份,如辽宁、吉林、云南、贵州、新疆等省,也办起了革命报刊。另一方面,辛亥革命时期报刊的主要读者对象虽然仍以“中等社会” 和知识分子为主,但已有不少报刊把读者对象扩大到新军、会党、手工业者、小商贩和部分市民。为了适应这些文化程度不高的读者的需要,报刊文字更加通俗浅显,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完全用白话文编印的报纸。
第五,以革命文艺作品为主的副刊增多。自1897年11月24日上海《字林沪报》副刊《消闲录》产生后,副刊上的文章常是些难登大雅之堂的“游戏笔墨”,诗词、传奇、乐府、小品等都带有消闲性质。革命派的机关报《中国日报》的副刊《鼓吹录》则面目一新,它的小说、杂文、诗词多是针砭时弊、揭露清廷、批判康梁、宣传革命的。以后这种副刊逐渐增多,它们使报纸的内容、形式活泼引人,使国民思想寓教于乐,更易深人人心。
21.试述民国初年(武昌起义后的半年内)短暂的第二次办报高潮中新闻事业的变化及其业务的变化。
新闻事业变化:1,新建政权的各级机关报取代前清官报;2,鼓吹发展实业的经济报刊,发展教育的教育报刊,要求女子参政的妇女报刊大量出版;3,通讯社兴起;4,政党报纸峰起。
新闻业务变化:(1)政论衰退,新闻报道增强,出现众多名记者:①军政消息在报纸中的比重增大;②新闻通讯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欢迎;③报社加强了采写力量;④日益重视国际新闻报道,刊载的外电增多。(2)副刊进一步发展:①设固定栏目和版面,内容广泛;②革命色彩明显减弱,消闲性作品重新上升为主流,并迅速变成鸳鸯蝴蝶派文学的天下。
22.简述清末的重要新闻法规。
1906年9月清廷宣布实行预备立宪后,新闻立法工作也正式起步。自1906年至1911年五年间,清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大清印刷物件专律》、《报章应守规则》、《大清报律》等法律、法令。这些法律、法令的创制与颁行,标志着中国近代新闻法律制度的初步建成。
清末新闻制度的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言论出版及新闻从业人员的自由权利。
1908年颁发的《钦定宪法大纲》在其所附“臣民权利义务”一节中规定:“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它第一次在法律性文件中明确做出赋予国民以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的规定,具有资产阶级法制色彩。但是,清王朝由其封建专制本质所决定,不可能真正给予国民以言论出版的自由权利。
(2)报刊创办的管理制度。
1906年巡警部颁布的《报章应守规则》中规定:“凡新开报馆必须经过巡警部批准。”
(3)报刊出版的管理制度。
①报刊出版时须在报刊上标明发行出版人姓名、发行出版所地址的资料。
②报刊样品须送呈有关管理部门查核。
③实行更正制。
(4)报刊禁载事项。
1908年1月颁布的《大清报律》中规定:“禁止报刊刊登诋毁宫廷、淆乱政体、扰乱治安的言论,违者永远禁止发行;禁止刊登未经官报、阁抄发布的谕旨和奏章。”
责编:刘卓
下一篇: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民国初期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