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阿炳
阿炳,原名
2、阿炳的音乐
被记录下来的只有六首乐曲;二胡曲三首:《二泉映月》、《听松》、《含春风曲》;琵琶曲三首:《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1950年暑期,中央音乐学院为了发掘研究和保存民间音乐,委托
总之,阿炳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民间艺术家,他善于吸收和运用我国民间音乐养料;善于用民间音乐语言抒发他内心无限深邃的感情。
他的创作和演奏感人肺腑,动人心弦。其作品不但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一颗耀眼明珠,同时也为世界乐坛曾添了光彩。
三、钢琴和其他乐器独奏音乐
1、钢琴独奏音乐
“五•四”以前,钢琴音乐创作极少,只有赵元任的《和平进行曲》和李荣寿的《踞大缸》等几首小品,演奏水平也较低。
20年代后,以萧友梅创办的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音乐科学校开设了钢琴课,到1927年,萧友梅在上海创办的“国立音乐院”和上海艺术大学音乐科等学校均设了钢琴专业课,为我国钢琴艺术额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钢琴音乐创作也开始了初创阶段。
在歌曲音乐创作方面,虽然这一时期创作的数量不多,但质量却很高,出现了《牧童短笛》、《摇篮曲》、《晚会》(贺绿汀)、《序曲》、《新霓裳羽衣曲》、《哀悼引——为黄兴、蔡锷逝世作》(萧友梅)。
1934年由俄罗斯作曲家齐尔品(亚历山大•车列浦宁)个人出资倡办了我国音乐史上第一次“征求中国风格钢琴曲”创作评奖活动,其中有六首中国钢琴独奏作品脱颖而出,《牧童短笛》(贺绿汀)、《牧童之乐》(老志诚)、《c小调变奏曲》(俞便民)、《序曲》(陈田鹤)、《摇篮曲》(江定仙)、《摇篮曲》(贺绿汀)。
四、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
旋律原是我国著名琵琶曲《夕阳箫鼓》,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会的郑文、柳尧章为《琵琶行》改编。
进入到40年代后,我国的钢琴音乐创作又有了很大的发展,丁善德创作的《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可以说是这一时期代表性作品。
2、器乐重奏、合奏和大型器乐创作
在室内乐方面,作品有《小夜曲》、《弦乐四重奏》(萧友梅)、《钢琴弦乐五重奏》(马思聪)、《弦乐三重奏》、《小提琴、中提琴二重奏》等。第五节 歌剧、话剧、舞剧、秧歌剧与电影音乐
一、中国歌舞剧、秧歌剧音乐概述
歌剧是一种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并以歌唱为主的戏剧形式。我国的歌剧艺术在发展中借鉴了我国宋、元以来的戏曲形式和西洋歌剧之所长,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风韵、中国气派的“新歌剧”,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品。
1942年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在延安“秧歌剧”的基础上又出现像《白毛女》等一批歌剧作品,把中国歌剧音乐创作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十世纪中国歌剧的创作的拓荒者是黎锦晖,他创作了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等共12部作品,在当时的中国曾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为中国歌剧创作开了先河。
1934年聂耳和田汉推出《扬子江暴风雨》,这种“话剧加唱”的做法,后来也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歌剧结构形式。
从三十年代中期起,上海、重庆一些作曲家在创造民族歌剧方面做了不同方式的探索,出现了《西施》、《桃花源》、《上海之歌》、《大地之歌》、《沙漠之歌》等作品。
其中大多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经验,力图解决音乐戏剧化问题。在这些作品中,成就影响最大者,当推黄源洛的《秋子》。
在延安也出现了《农村曲》(向隅)和《军民进行曲》(冼星海)这两部作品。不久,在延安秧歌运动基础上产生的秧歌剧《兄妹开荒》(安波作曲)、《夫妻识字》(马可)这种载歌载舞、新颖活泼的广场歌舞剧形式,改变了中国歌剧艺术的发展方向,并且直接孕育着大型歌剧《白毛女》(马可等作曲)的诞生。
《白毛女》在我国歌剧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标志着中国歌剧终于寻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美学品格。继《白毛女》之后,又出现了《刘胡兰》(罗宗贤等作曲)、《赤叶河》(梁寒光作曲)等优秀剧目。后来歌剧史家把从《兄妹开荒》到《白毛女、《刘胡兰》、《赤叶河》等优秀剧作在短时期内连续出现称为“第一次歌剧高潮”。
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十七年中,我国歌剧创作在创作思维上形成几种不同的方式:
一种是继承戏曲传统,代表性剧目有《小二黑结婚》(马克等)、《红霞》(张锐);
一种是以民间歌舞剧,小调剧或黎氏儿童歌舞剧为参照系,创作新型歌舞剧,其代表作为《刘三姐》;
一种是以话剧加唱作为自己的结构模式,其代表作为《星光啊星光》(傅庚辰、鹿邑作曲);
一种以传统的借鉴西洋歌剧为参照系,代表作有:《王贵与李香香》(梁寒光)、《草原之歌》(罗宗贤)、《阿依古丽》(石夫、鸟斯满江作曲);
最后一种是《白毛女》创作经验为参照系,在观念和手法坚持以内容需要为一切艺术构思的出发点。既不受制于,也不拒绝任何一种手法,只要内容需要,可以兼取西洋歌剧手法、板腔手法或话剧加唱手法。这种创作模式有两部歌剧杰作——《洪湖赤卫队》(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江姐》(羊鸣、江春阳、金砂作曲),足可证明卓有建树。
到了新时期,由于歌剧生存环境的变化和艺术观念、歌剧趣味的发展,歌剧创作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
一种是雅化趋势,即沿着严肃大歌剧的方向继续深入开掘,把歌剧综合美感在更高审美层次达到整合均衡,作为主要的艺术探索目标,这种探索的早期成果是《伤势》(施光南曲),随后是《原野》(金湘曲)、《阿里郎》(催三明等曲),到了90年代之后,又有《楚霸王》(金湘曲)、《孙武》、《张骞》、《苍原》等作曲,就其思想性、艺术性和歌剧综合美的层次而言,《原野》、《苍原》、《张骞》可视为新时期严肃大歌剧创作的高峰。
另一种是低化趋势,即把美国百老汇音乐作为参照性,探索在中国发展我们自己的通俗音乐剧的途径,这方面最早的陈国是80年代初的《我们现代的年青人》(刘振球曲)、《风流年华》(商易曲)和《有益于爱情的传说》(徐克曲),此后这类探索贯穿于整个八、九十年代,公演过的新剧目不下百部,但鲜有成功者。
责编:刘卓
上一篇: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器乐创作
下一篇: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重要音乐史实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