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低血糖症
一、概述
低血糖是由于某些病理和生理原因使血糖降低至生理低限以下(通常<2.78mmol/L(50mg/dl)的异常生化状态,引起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血糖恒定的主要生理意义是保证中枢神经的供能。
脑组织和其他组织不同,它本身没有糖原储备。脑细胞所需的能量几乎完全直接来自血糖。
胰岛素是主要的降糖因子,减少胰岛素分泌对预防和纠正低血糖最重要。此外,葡萄糖反调节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低血糖症状
低血糖症状是指脑缺糖和交感神经兴奋两组症状。
脑缺糖可引起大脑皮层功能抑制,皮质下功能异常,病人有头痛、焦虑、精神不安以致神经错乱的表现,全身或局部性癫痫甚至昏迷、休克或死亡;
血糖下降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大量儿茶酚胺释放,病人感到饥饿、心慌、出汗,面色苍白和颤抖。反复发作的慢性低血糖造成的脑组织损害可致病人痴呆。
分类:
1.空腹低血糖:
(1)内分泌性低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2)肝源性低血糖:严重肝功损害、肝酶系异常
(3)肾源性低血糖:肾性糖尿、肾功衰竭晚期
(4)过度消耗或摄入不足
(5)其他
空腹低血糖反复出现,最常见的原因是胰岛β细胞瘤(胰岛素瘤)。
2.反应性低血糖:
空腹时血糖并无明显降低,往往是遇到适当刺激后诱发(如进食)。
按病史和0GTT可分为三型。
(1)特发性餐后(功能性)低血糖:常见。多在进食后2~4h发作,尤其是进食含糖饮食后出现。
多见于30岁至40岁中年女性,病人多有神经质和精神紧张,实验室和体格检查多正常。
诊断依据:
①有餐后低血糖症状,自觉症状明显,但无昏迷和癫痫,一般半小时左右可自行恢复;②延长OGTT时,空腹和第一小时血糖正常,第2~3h降至过低值,以后可恢复正常;③饥饿试验能够耐受,无低血糖发作;④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血糖比值正常;⑤对低糖、高蛋白质饮食有效;⑥无糖尿病、胃肠手术等病史。
(2)营养性低血糖:
多发生在进食2~3h。有胃切除、胃肠切除、幽门成形术、胃造瘘术史。
诊断依据:
①胃、肠手术史。
②餐后低血糖症状。
③OGTT出现储存延迟型耐糖曲线。
④低糖、高蛋白,少量、多餐、慢食有效。
(3)2型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伴有的低血糖
是糖尿病早期表现之一。多见于50岁以下NIDDM病人发生的餐后晚期低血糖。
诊断依据是:
①空腹血糖正常;
②OGTT前2h似糖耐量受损或2型糖尿病的表现。
3.药物引起的低血糖:20多种药物可引起。
(1)胰岛素的使用不当。
(2)口服降糖药。
(3)水杨酸盐类(4~6g/24h)。本身有降糖作用,同时又加强磺脲类降糖的作用。主要引起儿童低血糖。
(4)大量饮酒,特别是空腹饮酒可引起酒精性低血糖。
(5)其他可引起低血糖的药物尚有心得安、磺胺类、对氨基苯磺酸、四环素等。
二、低血糖的实验室检查
血糖测定、OGTT试验、胰岛素及C肽测定是低血糖检查的常用项目。
三、低血糖的诊断
1.有低血糖的症状;
2.发作时血糖≤2.8mmol/L(60岁以上老人≤3.0mmol/L);
3.给予葡萄糖后低血糖症状可消除。
具备以上三条可诊断为低血糖症。
糖代谢先天性异常
一、糖原代谢异常:糖原贮积病(常见)
二、糖分解代谢异常:
1.丙酮酸激酶(PK)缺乏病
2.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缺乏症:慢性乳酸酸中毒
3.磷酸果糖代谢异常
三、G-6-PD缺陷:可引起严重的溶血性贫血。
下列不属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是
A.感染
B.酮症酸中毒
C.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D.乳酸酸中毒
E.晶体混浊变形
[答疑编号700812020608]
正确答案:E
以NAD+还原成NADH反应为基础的生化分析,采用的波长及吸光度的变化为
A.340nm,从小到大
B.340nm,从大到小
C.405nm,从小到大
D.405nm,从大到小
E.280nm,从小到大
[答疑编号700812020609]
正确答案:A
A.糖耐量试验
B.根据临床需要随时进行血浆葡萄糖浓度测定
C.GHb测定
D.尿糖测定
E.血浆C肽水平测定
反映测定日前2~3个月受试者血糖平均水平作为糖尿病长期监测指标,宜做:
[答疑编号700812020610]
正确答案:C
空腹血糖浓度在6~7mmol/L之间,又有糖尿病症状时宜做:
[答疑编号700812020611]
正确答案:A
已用外源性胰岛素进行治疗的病人,为了准确反映胰岛素功能,最好测
[答疑编号700812020612]
正确答案:E
糖尿病患者每天自我监测以了解自身糖代谢状况宜做
[答疑编号700812020613]
正确答案:D
责编:刘卓
下一篇: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载脂蛋白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