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l.颅骨平片 常用后前位和侧位。方法简单、经济、无创伤。
2.脑血管造影(cerebral angiography)是将有机碘对比剂引入脑血管显示脑血管的方法,包括颈动脉造影(carotid arteriography)和椎动脉造影(vertebral arterlography)。常用DSA技术,分别摄取脑动脉期、静脉期和静脉窦期图像。
3.脑CT包括平扫、增强扫描和特殊成像。
(1)平扫:横断面扫描为主,头部固定,以眦耳线(眼外眦与外耳孔中心)为基线依次向上扫描8~10层,层厚
(2)增强 CT:经静脉注入有机碘对比剂后再行扫描。按公斤体重 60%泛影葡胺 1.5ml~ 2ml计算,静脉内推注或滴注。增强后病灶常显示更清楚,可显示出平扫未显示的病灶。碘过敏者不宜行增强 CT检查。
(3)CTA:静脉团注有机碘对比剂后,当对比剂流经脑血管时进行螺旋CT扫描,并三维重建脑血管图像。
(4)CT灌注成像:快速静脉团注有机碘对比剂后,在对比剂首次通过受检脑组织时进行快速动态扫描,并重建脑实质血流灌注图像。它反映脑实质的微循环和血流灌注情况。
4.脑 MRI 包括平扫、增强扫描和特殊成像。
(1)平扫MRI:常规采用横断面扫描,依病变部位再选择冠状面或(和)矢状面扫描。一般层厚
(2)增强 MRI:对比剂用 Gd-DTPA,按公斤体重 0.lmmol~0.2mmol计算。增强扫描病灶显示更清楚,并可显示平扫未能显示的细小和多发病灶,明确病变的部位和范围,鉴别病变与水肿、肿瘤术后复发与术后改变等。
(3)MRA:无需注射对比剂即可显示颅内大血管,是唯一成熟的无创性脑血管成像技术。 常用 TOF法和 PC法。
(4)功能性MRI:利用MR成像技术反映脑的生理过程和物质代谢等功能变化。主要包括:MR扩散成像,反映水分子的扩散速度,主要用于急性脑缺血性疾病的早期诊断;MR灌注成像,反映脑组织微循环的分布和血流灌注,主要用于脑血管性疾病及肿瘤良恶性鉴别;MR波谱分析,主要有1H、31P等的波谱分析,用于脑组织代谢产物的定量分析;脑功能成像,用于研究脑皮层活动的功能定位,已初步应用于临床。
1.颅骨平片 正常颅骨平片表现,因个体、性别和年龄而异。颅板分内板、外板和板障。 内、外板呈高密度线形影,板障居中,密度较低。颅板厚度因年龄和部位而不同。颅缝包括冠状缝、矢状缝和人字缝,呈锯齿形透亮影。颅缝内可有缝间骨。侧位上可显示蝶鞍的形态、大小及结构。其正常前后径平均11.
2.脑DSA 颈内动脉经颅底人颅后,先后发出眼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和后交通动脉,终支为大脑前、中动脉。大脑前动脉主要分支依次是额极动脉、胼缘动脉、胼周动脉等;大脑中动脉主要分支依次是额顶升支、顶后支、角回支和颞后支等。这些分支血管多相互重叠,结合正侧位造影片容易辨认。正常脑动脉走行迂曲、自然,由近及远逐渐分支、变细,管壁光滑,分布均匀,各分支走行较为恒定。
3.脑CT
(1)颅骨及空腔:颅骨为高密度,颅底层面可见低密度的颈静脉孔、卵圆孔、破裂孔等。鼻窦及乳突内气体呈低密度。
(2)脑实质:分大脑额、颞、顶、枕叶及小脑、脑干。皮质密度略高于髓质,分界清楚。大脑深部的灰质核团密度与皮质相近,在髓质的对比下显示清楚。尾状核头部位于侧脑室前角外侧,体部沿丘脑和侧脑室体部之间向后下走行。丘脑位于第三脑室的两侧。豆状核位于尾状核与丘脑的外侧,呈楔形,自内而外分为苍白球和壳核。苍白球可钙化,呈高密度。豆状核外侧近岛叶皮层下的带状灰质为屏状核。尾状核、丘脑和豆状核之间的带状白质结构为内囊,分为前肢、膝部和后肢。豆状核与屏状核之间的带状白质结构为外囊。
(3)脑室系统:包括双侧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内含脑脊液,为均匀水样低密度。双侧侧脑室对称,分为体部、三角部和前角、后角、下角。
(4)蛛网膜下腔:包括脑沟、脑裂和脑池,充以脑脊液,呈均匀水样低密度。脑池主要有鞍上池、环池、桥小脑角池、枕大池、外侧裂池和大脑纵裂池等。其中鞍上池为蝶鞍上方的星状低密度区,多呈五角或六角形。
(5)增强扫描:正常脑实质仅轻度强化,血管结构直接强化,垂体、松果体及硬膜明显强化。
4.脑MRI
(1)脑实质:脑髓质比皮质氢质子数目少,其 T1和T2值较短,故了T1WI脑髓质信号稍高于皮质,T2WI则稍低于皮质。脑内灰质核团的信号与皮质相似。
(2)含脑脊液结构: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含脑脊液,信号均匀,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低号,水抑制像呈低信号。
(3)颅骨:颅骨内外板、钙化和脑膜组织的含水量和氢质子很少,T1WI和 T2WI均呈低信号。颅骨板障和脂肪组织,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
(4)血管: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因“流空效应”,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当血流缓慢时则呈高信号。
(5)增强扫描:组织的强化情况与CT相似。
责编:刘卓
下一篇: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颅骨平片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