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
一、发展中国家农业进步的缓慢
农业在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表现 P118
二、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P119-120
1.产品贡献(粮食的重要性) ;2.市场贡献 ;3.要素贡献 (农业剩余的转移);4.外汇贡献
农业剩余的转移
农业的以上贡献可以归结为一个贡献,即农业剩余的贡献。所谓的农业剩余是指农产品的剩余,即农业总产量与农民总消费量之间的差额。
农业剩余是如何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城市非农业部门中的呢?
通过价格调整转移农业剩余,这又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市场交换,农民乐意储蓄,使农业剩余自动转到工业部门。另一种是采用限价等政权强迫农业剩余转移。
通过价格机制调动的农业剩余被称为市场剩余。当贸易条件向有利于农业方向变动时,市场剩余就会增加。价格政策不是调动农业剩余的唯一方法,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也常常成为调动农业剩余的方法。
第三节 农业的进步
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面临的三大主题:
第一是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生存下去的粮食。第二是处理好工业化与农业发展的关系。第三大主题是如何改造传统的农业,让它能生产更多的粮食来养活新增人口,也让它成为工业化的推动力量和经济发展的新源泉。
由此得出:农业的进步和发展,不仅具有为工业化发展提供剩余的工具价值;而且具有为低收入阶层创造就业和增长收入的内在价值!
一、传统农业的特征及其落后的原因
农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然而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所说的,传统农业是不能为经济增长做出什么贡献的,它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新源泉。因此,只有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更确切地说,只有农民生产的产品除自身消费之外还有剩余,农业才有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1、传统农业最基本特征是技术停滞!
2.传统农业技术停滞的原因: P122
技术停滞是传统农业的最基本特征,也是传统农业贫困、落后的根本原因。不在农业中引入现代技术就不可能把传统农业改变成为现代农业。
(1)缺乏适宜的替代技术;(2)农民对技术缺乏了解;(3)传统农业下的农民承担风险的能力很低;(4)投资资金缺乏;(5)现代投入品供给不足;(6)传统制度的障碍
二、农业技术进步 P123
所谓农业技术进步, 反映农业投入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
一般而言,农业技术进步的两条道路:一是劳动节约型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土地节约型技术,提高土地生产率。
诱致性技术与制度变革
该理论的中心论点是:要素供给的相对稀缺导致要素价格的变化,要素价格的变化导致技术进步的变化,实现廉价的(丰富的)要素对相对昂贵的(稀缺的)要素的必要替代。但是诱导的技术变革要受制度的阻碍(P124)。
三、绿色革命 P125
1、含义:以种子改良为中心,大规模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农业技术进步。
2、特点:规模中性、化肥效应高
3、经济利益:P125 4、消极作用:P126
四、农场规模与效率 P127
在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中,小农场比大农场更有效率.其原因:
一是大农场无法实现资源充分有效的利用;二是绿色革命对农场规模没有偏好,生产规模报酬不变;三是经营目的不同;四是生产积极性不同。
五、积极发挥政府在农业进步中的作用 P128
土地改革的意义:P129
2、价格政策 3、投资 4、信贷 5、研究、推广和教育
中国农业的出路与未来
1.出路在农外,城市化与工业化需求驱动:实现农业的产业化与现代化。
2.规模性的种植业或是养殖业,将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庄园式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 、休闲农业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