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决策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多种,可根据决策对象的具体内容和性质的不同而作出选择。其中,短期经营决策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差量分析法、边际贡献分析法和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
1、差量分析法
差量分析法,又称为差量损益分析法、差别损益分析法,是通过两个方案之间预期成本与预期收入之差,衡量决策方案的优劣。两个方案的预期成本之差,即为差量成本;两个方案的预期收入之差,即为差量收入。而通过计算得出的两个方案的差量收入与差量成本之差称为差量损益。在比较方案时,如果差量损益大于零,表明前一备选方案优于后一备选方案;反之,则表明后一备选方案优于前一备选方案。
按差量分析法编制的差量损益分析表见表5-1。
表5-1 差量损益分析表
方案
项目 A方案 B方案 差异额(△)
相关收入 RA RB △R
相关成本 CA CB △C
差量损益 △P
差量损益分析法一般只适用于两个互斥方案的选择。对于两个以上互斥方案的选择,只能通过两个方案逐次予以多次的相互比较,故比较烦琐,不宜采用,这类决策问题一般采用相关损益分析法进行决策分析。
2、边际贡献分析法
由于在短期经营决策中,一般改变生产能力,固定资本总额通常稳定不变,故只需对产品所提供的边际贡献进行分析就可确定哪个方案最优,这种通过比较产品所提供的边际贡献的大小来确定最优方案的分析方法,就称为“边际贡献分析法”。
实际应用时,又可根据生产能力、耗用的不同,采用单位资源边际贡献法、边际贡献总额法和剩余边际贡献法,但不能以单位产品的边际贡献作为判断标准。
当企业生产只受到加工能力、原材料、能源等的限制时,在已知备选方案中各种产品 的单位边际贡献和单位产品资源消耗定额的条件下,即可把单位资源边际贡献指标作为 决策方案选优的标准。
单位资源边际贡献= 单位边际贡献/单位产品资源消耗定额
单位资源边际贡献指标是一个正指标,该项指标越大,方案越好。
当有关决策方案的相关收入均不为零,相关成本全部为变动成本时,可以将边际贡献总额作为决策评价指标。
边际贡献总额指标也是一个正指标,该项指标越大,方案越好。
边际贡献总额分析法常被用于生产经营决策中不涉及专属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单一方案决策或多方案决策中的互斥方案决策,如亏损产品的决策。
当备选方案可能引起一定的新增固定成本(专属固定成本)或机会成本时,则以剩余边际贡献总额作为决策评价指标,该指标越大,方案越好。
剩余边际贡献总额=边际贡献总额一专属成本一机会成本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