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认识我国近代报业产生的历史背景,正确评介西方殖民主义者在华办报的目的与效果。
2.掌握中国近代报业的孕育发展的过程,了解报业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依存关系。
3.从早期新闻业务的发展进步,认识新闻业务发展的基本规律,进而了解这一规律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中国近代报刊的开端
一、近代报刊出现的时代背景
18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对中国市场的开拓和西方教会团体对中国的传教活动,促进了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
二、《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等中文报刊的创办
最早的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于华人聚居的马六甲出版。创刊1815年,创办人为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宣传倾向。《东西考每月统计传》于1833年在广州创刊,创办人为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
三、外文报刊开始在华出版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报业全部为外国人所垄断,外文报刊的发远远超过中文报刊。1822年创刊于澳门的葡文《蜜蜂华报》,是在我国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当时,影响最大提英文报刊,有英文《广州纪录报》等。
第二节 鸦片战争后香港报业的勃兴
一、英文商业报纸的大量涌现
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可以在中国境内随意办报。香港已处于英国的控制之下,各国移民纷至沓来,为英文商为业的报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德臣报》、《孖刺报》是这一时期香港有重要影响的英文报纸。
二、《遐迩贯珍》等中文报刊的问世
1853年英华书院和马礼逊教育会共同出版了香港第一份中文报刊《遐迩贯珍》月刊。《遐迩贯珍》是第一家铅印的中文报刊。《香港船头货价纸》、《香港华字日报》等的创办。
第三节 上海报业的崛起
一、外文报刊在上海的发展
1850年创刊的英文《北华捷报》周刊是上海的第一家报刊。1864年发刊英文日报以《字林西报》。19世纪60年代后,英文报刊在上海发展迅速,法文等报刊也开始在60年代与70年代出现。
二、上海早期的都会报刊
创刊于1857年的《六合丛谈》是上海第一家中文月刊。从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上海出版的教会报刊有近十种,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
三、《上海新报》与《申报》
上海最早的中文报纸《上海新报》由出版这《字林西报》的字林洋行创办,1861年创刊,初为周刊。
《申报》开创报业的新纪元。《申报》是以赢得为目的的商业报。虽为英国产人安纳斯脱·美查所创办,却一直由中国人主持笔政。申报錧还经营多种文化出版事业,出版文艺性月刊《瀛寰琐记》、通俗报纸《民报》等。上海逐渐取代香港、广州成为全国报业中心。
第四节 外报在华的扩展和影响
一、外报在华的扩展
五口通商开始不久,上海、宁波、福州也陆续出现外报,办报活动已扩展到了华东。1871年在京的英美传教士成立了“在华实用知识传播会”,翌年该会他办《中西闻见录》月刊,突破了外国人在华办报提取后一个禁区。
二、外报的影响
在华外报的出现与列强入侵同步。外报垄断是殖民主义者的文化侵略行为,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的了解。
外报办报实践有助于我国报业的发展。外国人在华办报将近代报刊的民主主义观念传入我国,也将西方报纸的形式传入中国。
三、考核知识点
(一)中国近代报刊的出现及其历史背景。
(二)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近代报业的大发展。
(三)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
四、考核要求
(一)中国近代报刊的出现及其历史背景
1.识记:(1)《察世俗每月统记》;(2)《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2.领会:(1)中国近代报业 是在何种历史背景下发展的?(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与《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异同。
(二)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报业的大发
1.识记:(1)香港的《孖刺报》、《德臣报》、《香港船头货价纸》和《遐迩贯珍》;(2)上海的《北华捷报》、《字林西报》、《六合丛读》、《万国公报》、《上海新报》和《申报》;(3)《中西闻见录》等其他报刊。
2.领会:(1)鸦片战争后外报如何在香港、上海等地发展?(2)商业性报纸是怎样成为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主流的?(3)上海是怎样成为中国近代报业中心的?
(三)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
1.领会:(1)外报垄断是殖民主义者的文化侵略行为。(2)外报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
2.应用:怎样正确地评价外国人在华的办报活动?
责编:刘卓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