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的是教育与生活的结合,学校与杜会的联系,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的合一。
(l)生活教育理论的形成
陶行知早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承杜威、孟禄等。杜威的思想对陶行知影响很大,在强调沟通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这点上,杜威给陶行知以直接影响。可以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取和改造。
生活教育理论还立足于对中国传统教育和中国现实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不仅考虑了一般传统教育脱离社会生活的状况,而且考虑到了中国学校教育的尚未普及和民众极其缺乏教育的现实。
(2)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①生活即教育
首先,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的横向发展来看,过什么生活也便是在受什么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是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过秒会革命的生活便是受社会革命的教育。”从生活纵向的发展来看,生活伴随人生始终。
其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强烈批判以书本、以文字为中心的“老八股”和“洋八股”教育,主张始终把教育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进行考察。认为生活与教育是一回事,是同一个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
再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表现为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方法都为生活所决定,是为了“生活所必需”。同时,教育又能改造生活,推动生活进步。教育对社会政治改造具有作用。教育不仅改造着社会生
活,也改造着每个个人的生活。
“生活即教育”强调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反对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尽管将生活与教育的概念相等同,忽视了教育的特殊性和知识的系统传授,但在破除传统教育脱离民众、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方面,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社会即学校”
与杜威不同,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他认为,杜威的“学校即社会”其实是一种“半开门”的改良主义主张。是把社会里的东西“拣选凡样,缩小一下椒进学校里去”。学校里面的东西仍旧太少了,学校如同鸟笼,学
生如同笼中鸟。因此需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鸟几”从鸟笼中解放出来。
“社会即学校”是指‘以社会为学校”。主张必须改造传统学校,改造的依据是社会的需要。他提出的‘’社会即学校”就是指学校通过与社会生活结合,一方面“运用杜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童,帮助社会进步’,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社会即学校”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作用,改变了传统的学校观、教育观;使被传统学校拒之门外的劳苦大众能够受到起码的教育,贯穿了普及民众教育的良苦用心,同样也值得肯定。
③“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间题上的具体化。其一,‘’教学做合一”要求“在劳力上劳心”。 在传统教育下劳力者与劳心者是割裂的,造成“田呆子”和“书呆子”两个极端。“在劳力上劳心”是指“手脑双挥”,将传统教育下的劳力和劳心连接起来。其二,“教学做合一”是因为“行是知之始”。行(做)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创造的基础,身临其境。动手尝试,才有真知。才有创新。其三,“教学做合一”要求“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其四,“教学做合一”还是对注人式教学法的否定。
陶行知的“教学傲合一”反映在课程上,就是要求以培养学生“生活力”为目的的生活课程论取代旧的传统课程论。生活课程论的主要特点是:把书作为一种工具,一种生活的工具、做的工具,主张过什么生活用什么书;主张以生活为中心的生活指导书代替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主张把社会之需要与能力,个人之需要与能力及生活事业本体之需要作为课程设里、教学内容安排的主要依据。
责编:刘卓
下一篇: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史前教育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