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由此可見,周、隋、唐之際社會變化諸方面的大致情況是:統治階級之由世族高門轉向庶族寒門,其種族由胡種轉向漢種,其中心地域之由關隴轉向山東,其文化由尚武轉向崇文,其完成確實在武後至玄宗即所謂盛唐時期。這一變化始自六鎮暴動之後周文帝宇文泰糾集胡漢文武合流之關隴集團,隋代則是一個社會矛盾取外部衝突形式而劇烈轉變時期,所以在隋末發生大亂,因爲這一社會變化過程決非一場統一戰爭所能了結。當然,大一統和漢化的實現並沒有結束社會的發展。如陳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上篇最後所指出的,文化衝突在安史亂後又取新的胡漢、中央·藩鎮對立等形式繼續進行,而安史所據之山東、河北一帶幾乎完全胡化,“天下指河朔若夷狄然”。這一過程降至元代(又一個實現政治統一的短命王朝!)再告一段落,而中國的統一和文化整合的廣度又擴大了。在這樣一個長時段的歷史過程中,制度、習俗、宗教、藝術乃至語言文字等內容的演變只是廣義文化發展的各種具體形式而已。
【我以爲,在全球化日益發展的今天,異質文化的交流對社會進步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文化史觀則能爲我們研究歷史文化提供更爲廣闊的視野。所謂文化史觀就是把文化的性質和狀態作爲歷史發展的特徵和階段性標誌。這裏的文化是就廣義文化而言,即指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從這樣一種視角著眼,有利於人們作跨地域、跨民族、跨社會發展階段等大跨度多學科的綜合研究、全面考察和總體把握。因此,對歷史發展而言,體制的形式並不具有絕對意義,君主立憲也可以實行民主,如英、日等國;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決定的因素在於人,在於人的文化素質(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所以我很贊成這樣一種觀點:僅僅是制度的邏輯演進並不構成歷史,它還必須包括構建制度的主體即人的活動,以及外來事物的參與即環境條件;而人的活動具有很大的隨機性,因此不能排除歷史的偶然性。建議有興趣的同學讀一讀茨威格的《人類的群星閃耀時》。】
责编:刘卓
上一篇: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隋末動亂的主力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