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有關隋末動亂的研究,過去多強調農民戰爭的作用。我們這裏想先據傳統說法敍述一下史實,再介紹一種討論的觀點。究竟怎麽看,同學們可以在進一步的學習中自己分析。
1、有關背景
(1)隋文帝時期的一些經濟措施固然比較有利於生産發展,但並沒有給農民帶來多大實際好處,社會矛盾仍逐漸激化。開皇九年,蘇威曾對隋文帝說:現在戶口多了,是否可以將公田假貸給農民?另一個官僚王誼就堅決反對,說:“正恐朝臣功德不建,何患人田有不足”。
據《通典》記載,開皇九年全國有耕地一千九百四十萬零四千頃,大業二年有戶口八百九十萬零七千戶。按照這個數位計算,每戶應有地兩頃,但實際占田成丁才止二十畝,即耕地的十分之一。
隋文帝和梁武帝一樣,號爲“節儉皇帝”。他對貪官污吏採取了一些措施,但並不能掩蓋其貪暴,例如開皇十三年(593)令楊素等人負責營建仁壽宮,工程浩大,由於役使嚴急,丁夫死者成萬。〖即唐代九成宮,爲皇家避暑地,在陝西鳳翔,已進行考古發掘,出土文物相當豐富〗
開皇十四年,關中大旱,可官倉卻不周濟百姓,將他們趕往東都“就食”。
不過,隋初的恢復,還是說明中國勞動人民的生産潛力是非常大的,任何一個政治家對比都應有充分的估計。例如,改革開放才幾年,中國的農副產品、輕工産品市場就極大地豐富起來,不僅令周邊國家向往,而且讓發達國家不得不刮目相看。
【北太平莊商場,烏魯木齊、喀什的吸引力;在英國、美國所見】
可同樣是這片土地這些人,改革開放以前就多次過“困難時期”,連溫飽都成了問題。所以要珍惜改革開放,發展大好形勢,國富民強才有希望。
(2)隋煬帝貪暴
隋煬帝的某些暴虐政策是人所共知的。大概在中國稍有點歷史知識的人,要讓他舉出中國歷史上的暴君,他都會提到殷紂王、秦始皇、隋煬帝這麽幾位。我們今天對歷史人物進行分析,並不是否認他當時的暴虐,而是要實事求是地、歷史地對這個人物加以研究,從而得出比較客觀的評價,供今人借鑒、參考。
隋煬帝激化社會矛盾的急政或暴政在傳世的祖君彥《爲李密檄洛州文》中作了詳細列舉——十大罪狀(收入《文苑英華》卷646,同書卷683存目《爲李密移郡縣書》;見《舊唐書》卷53,李密傳),就此猶恐不足,還說是“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於是,隋煬帝之貪暴淫昏在中國讀書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一般史書提到的大致主要有以下這些:
a、營建東都洛陽(605-6年),每月用工約二百萬勞動力,死亡達百分之五十;
b、洛陽周圍掘“長塹”,調發山西、河南幾十萬農民;
c、經營揚州,從長安到江都(揚州)運河沿途置離宮別院四十餘所;
d、大業三年、四年兩次在榆林(今內蒙古托克托西南)以東修長城,調發丁男一百二十萬,役死者過半;
e、大業三年,徵發河北十余郡丁男鑿太行山修一條通往並州的馳道。總計十余年間被徵發擾動的農民不下一千萬人次,平均每戶就役者一人以上。
f、進行擴張戰爭:
平吐谷渾,設西海(伏俟城)、河源(治赤水,今青海興海西南)、鄯善(今若羌)、且末四郡。
【這應該無可非議。任何戰爭總要有犧牲,要看到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長遠利益。如電視劇《倚天屠龍記》裏朱元璋所講劉邦、李世民的例子。韓國史上首次實現統一的新羅文武王金春秋(661-681)也曾說過:“往者新羅隔於兩國,北伐西侵,暫無甯歲,戰士曝骨積于原野,身首分於庭界。先王湣百姓之殘害,忘千乘之貴重,越海入朝,請兵絳闕,本欲平定兩國,永無戰鬥,雪累代之深仇,全百姓之殘命。百濟雖平,高句麗未滅,寡人承克定之遺業,終已成之先志。今兩敵既平,四隅靜泰。”政治家、英雄人物要從大處著眼,要看到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爲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三征高麗:隋朝時,韓半島仍處在三國時代(313—668),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高句麗最強。開皇十八年(698),高句麗王高元與靺鞨連兵進攻遼西,被隋朝地方官擊退。文帝發兵三十萬進擊,高元遣使謝罪,罷兵修好。
煬帝即位後要求高雲入朝未成,便決心大舉東征,共三次。大業七年(611)開始準備,在山東東萊(今萊州)海口造船,官吏督役嚴急,船工久站水中,死者什三四(過去教材盲從史料,說“腰以下都生了蛆”,顯然不實:海水含鹽,經實地考察,見胡戟《隋煬帝新傳》)。大業八年出兵一百一十三萬多人,後勤運輸人員兵員的兩倍,共動用民力五百萬。出遼東三十萬五千,回來僅兩萬七千。
大業九年、十年又連續兩次征高麗,“死者相枕,臭穢盈路”。
但隋唐兩代伐高麗的問題也是大有討論餘地的。
责编:刘卓
上一篇: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開鑿運河
下一篇: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隋末大亂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