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一、西汉农业的繁荣(代田与区种)
斯大林曾经指出:只有统一的大国才有可能真正发展文化和经济并确保自己的独立。昙花一现的秦王朝没有来得及体现出这种优越性,西汉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武功的显赫则正是集中统一带来的好处。它首先表现在以人口增殖和农田垦辟为标志的农业发展上司秦王朝的人口估计约二千万,经过秦末战乱,损失很大,一“大城名都,民人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裁十二三”(《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由于文景时期的休养生息,到武帝即位时又曾达到相当富庶的局面。在这个生产发展社会繁荣的基础上,才能有汉武帝辉煌的文治武功。但由于武帝时长期战争的消耗加上他的奢侈浪费,又使得“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汉书·夏侯胜传》)。不过,武帝晚年改变了政策,恢复休养生息方针,发展农业生产。经过昭宣二代贯彻执行,“流民稍还,田野益辟”。到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汉王朝共有郡、国一百零三,县级单位一千五百八十七,人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人,农田八百二十七万零五百三十六顷(约合今二亿八千三百六十三万亩)。 这是西汉一代的最高数字。在人口方面,一直要到明代我国总人口超过六干万时,才突破了这个记录。从人口分布情况看,当时全国经济童心在黄河中下游,这里面积约占全国百分之十二,却集中了全国百分之六十八左右的人口。
汉代农业己普遍使用铁农具,当时铁器被称为农民的得力干将,使用它可使田野垦辟,五谷丰收;缺少它农民吃尽苦头还不能开垦荒地,庄稼不茂盛,费力多得益少,也就无法摆脱贫困。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有不少汉代铁器出土,包括边疆兄弟民族地区都有发现。一九七五年在河南郑州古蒙镇发掘一处汉代治铁遗址,出土铁器中农具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所以当时王莽就曾指出:“铁,田农之本”。而由于铁器的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便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普遍发展,构成当时农业经营的主要形态。正如晁错所记述的,他们一般是五口之家,两个劳动力,耕种一百亩(约合今二十九亩多)土地。一年四季辛勤劳作,还要为官府服劳没、交租赋,碰上灾荒或苛捐杂税,就穷于应付而落入高利贷罗网,以致实因卖房卖儿女而破产。这里没有提到地租负担,而且在困难时还可以出卖田地,说明他们是自己占有土地、农具并独立经营的小农。他们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是帝国力量的源泉。在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政策下,社会比较安定,剥削压迫相对稍轻,自耕小农曾是政府鼓励扶植的对象,也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力。尤其是其中的富裕户即汉代所谓“力团”,更受到政府免除徭役的优待,担负着指导农业生产的重任,发挥过重要作用。
全面反映西汉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水平的是“代田法”和“区种法”,它们体现了我国农业的优良传统。代田法是汉武帝末年赵过推广的。所谓“代田”,就是把田地翻耕整平后,开挖出沟和垄。播种于沟中,幼苗长在沟里,既减少叶面风吹蒸发,又减少沟中水分损失,能促进健壮生长。以后则结合中耕除草,逐步将垄土锄下培壅根,等到作物长成,垄土全部培于根脚。庄稼根深秆壮,就能经受风旱,获得丰收,它比不开沟垄的“漫田”每亩可增产一石到二石。次年便在垄处开沟,沟处留垄,轮番使用地力,不必休闲而可起到休耕的作用。所谓“代”,就是指空和沟的交错代换,这样既能保证地力的恢复,又充分利用了土地,的确是千种连年稳产高产的耕作方法。为了配合这套新的耕作法,赵过还改进了很多农具,都很方便灵巧,由政府拨派能工巧匠专门制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赵过推广代田法还运用了比较科学的方式。他首先在皇帝离宫旁的空地上进行代田的实验,证明确实能够增产。然后集中有关地区的行政官员和“三老、力田及里父老善田者”,先学习新农具和新的耕作方法,通过他们再向广大农民普及。在推广中他还注意吸收改进建议,如当时农民少牛,不能赶上雨后有利时机整地。有位退职县令就建议赵过组织人力拉犁,赵过便请皇帝任命他为自己的副手,组织农民相互换工以人力拉犁。大致人多的天可耕三十亩,人少的也能耕十三亩,这就使更多的土地都及时开垦出来了。代田法一直推广到了边区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在各地都取得了节省劳力增产粮食的显著效果。
“区种法”是汉成帝时(公元前32——前7年)汜胜之总结关中农民丰产经验而提出的精耕细作方法。汜胜之首先提出了农作物栽培的整体观念,注意到庄稼生长各种条件和经营管理各个环节的适当配合。他指出要想丰产,必须正确地结合气候时令,耕种土壤,施用肥料,灌溉保墒,中耕锄草,及时收割。区种法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在小面积土地上集中使用人力物力,以充分保证农作物生长的必需条件,发挥农作物的最大生长能力而取得高额丰产。具体作法大致分三步,第一步深翅土地,施足底肥,调和土壤,增强其蓄水保肥能力,使作物根系得以充分发育,并按不同作物划成不同长宽的小块,称为“区”。第二步选择良种实行浸种点播密植,区别不同作物安排不同的密植程度和下种深钱、盖土厚薄,以保证顺利出芽和通风透光也第三步是加强中耕灌溉,随时松土锄草,贯彻锄早、锄小、锄了的方针,注意保墒,针对不同作物进行合理浇灌。这样精耕细作当然需要花费极大劳力,所以无法多种地。但据说一户小农男女两个劳动力,只需种十亩地,便足够全家好多年的消费了。这种精耕细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争取少种多收的耕作法,代表了农业技术的发展方向。尤其在遇到灾荒或畜力不足时,农民无力照顾大面积农田,区种就更是一个应付困难局面的好办法。所以在东汉明帝时,就曾因牛瘟水旱垦田减少,由皇帝下沼推行区种法以解决农民的问题。
代田法是在大田面积上改进农具和耕作技术以求得增产,区种法则更进一步要求在小面积上精耕细作少种多收,走上了园艺化的道路。这种发展方向关键在于生产者必需具备充分的劳动积极性,所以它不能适应奴隶制或农奴制的经营方式,而是同自己占有土地和农具的个体小农经济密切相关,也同当时关中地区人口稠密、耕地相对较少的条件分不开。这样集中经营谷物、桑麻、六畜、园艺四大项,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尤其注重改良土壤和施肥,务使她力长期保持而不必休耕,为我国农业走上,精耕细作提高单产道路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责编:刘卓
上一篇: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昭宣中兴
下一篇: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手工业的发展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