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一)教学组织技能概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期课堂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称为教师的课堂组织技能。这个技能的实施,是使课堂教学得以动态调控,以便使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它不仅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与学生思想、情感、智力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一个组织方法得当,秩序井然的课堂,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教师谆谆善诱,必然会使课堂教学得到好的效果。
(二)组织教学的作用
(1)组织和维持学生的注意
中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仍起主要作用,情绪易兴奋,注意力不稳定。为了有效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教师必须重视随时唤起学生的注意。正确地组织教学,严格地要求学生,对唤起有意注意起重要的作用。它既有利于学生随意注意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借助外界的影响集中有意注意。因此,教师向学生提出正当合理的要求,建立正常的课堂常规,都有唤起和维持学生注意的作用。
(2)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是激发学生兴趣,形成学习动机的必要条件。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科特点,知识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情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离开了一定的情境,他们的兴趣和愿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在课堂秩序管理方面,采用不同的组织方法对学生的思维、情感等方面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当学生出现课堂纪律问题时,是呵斥、罚站、加大作业量等给予惩罚,还是分析原因,启发诱导,实事求是,合情合理地进行解决,对学生的近期和长远发展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任何学生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对于个别学生既要严格要求,认真管理,又要看到他们的长处,肯定他们的长处,因势利导地进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克服缺点错误,向好的方面转化。
(4)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
良好的课堂秩序,要靠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建立。有时中小学生的行为并不一定符合学校或社会对他们的要求。这时,就需要教师在讲情道理的同时,用规章制度所确立的标准来指导他们,约束他们。帮助学生履行规则,实现自我管理,树立良好的行为标准,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课堂组织的任务之一。
(5)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是整个班级在课堂上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表现,只有积极的课堂气氛才符合学生求知欲的心理特点。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融洽和谐,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维的发展。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一种具有感染力的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教学的角度来看,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易于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更好地接受知识。并且能够使所学知识掌握牢固,记忆长久。
(三)教学组织技能的类型
课堂组织从其基本特征出发,可归纳为十个行为方面。即行为的作用、方法、活动、题目、认知过程、参加人、时间、陈述、教学辅助和规则确定。在实际课堂运用中,每个行为方面又有各自的构成要素。根据我国的课堂组织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方面,作为教师课堂组织的基本行为。
(1)管理性组织
管理性组织的目的是进行课堂纪律的管理。其作用是使教学能在一种有秩序的环境中进行。对于课堂纪律的衡量标准,过去和现在有着不同的看法。以前认为一个班级纪律好坏的基本尺度,是看它上课时是否安静。而现在,人们主张课堂不能象过去那样令人感到压抑,教师不是独裁者,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是学习的场所,既要使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又要有纪律作为保障。
1、课堂秩序管理
2、个别同学的管理
(2)指导性组织
这种行为特指教师对某些具体教学活动所进行的组织,以指导学生的学习和课程的方向为目的。包括对阅读、观察、实验等的指导组织,对课堂讨论的指导组织等。
1、对阅读、观察、美术技能操作等的指导组织
2、课堂讨论的指导组织
(3)诱导性组织
诱导性组织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充满感情、亲切、热情的语言引导、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用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而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在这样的教学组织中,教师不是生硬地灌输知识,也没有代替学生思考,把结论灌注给学生。而是积极启发诱导,使学生沿着一定的思考路线,科学正确地得出结论。
(四)教学组织原则
教师要搞好课堂组织,充分发挥组织技能下引起学生注意,建立和谐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等方面的作用,应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目的明确 教师育人
教书育人是课堂组织的重要任务。通过课堂组织的作用,使学生明确学生目的,热爱科学知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各科教学中,都渗透着大量的德育因素,在传授科学知识时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等思想教育,最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精湛的教学艺术,高度的责任感,对学生都有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些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而且会影响到他们的纪律行为。
(2)了解学生 尊重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和管理。
(3)重视集体 形成风气
集体的舆论是公正的,有威力的。良好的课堂风气一旦形成,可使学生在集体中得到熏染和教育。集体的精神世界和个性的精神世界是互相影响的。每个人从集体中汲取有益的东西,从集体中得到关心和帮助,在集体的推动下不断进步。每个人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又使得集体生动活泼,显出无限的生机。
(4)灵活应变 因势利导
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对学生所发生的以外情况快速地作出反应,及时采取恰当措施。其主要体现在机敏的应变能力,能因势利导,把不利于课堂的学生行为引导到有益于学习或集体活动方面来,恰到好处地处理个别学生问题。或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5)不骄不躁 沉着冷静
遇事不骄不躁是教师的一种心理品质。它是以对学生的热爱、尊重与理解及高度的责任感为基础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和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耐心地引导他们进行学习。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处理以外情况时,沉着冷静,不为一时的感情所冲动。
责编:刘卓
上一篇: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教学评价的原则
下一篇: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说课与评课技能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