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认识论与思想路线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反映论,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根本特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党确立思想路线的哲学根据。党的思想路线则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一般原则的具体化,是它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应用和体现。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1.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包括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二者的辩证统一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和中介的。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归纳和演绎是人们认识过程中的两种推理形式)、分析和综合(分析与综合是在认识过程中比归纳与演绎更加深刻的认识方法)、抽象与具体(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逻辑与历史的统一(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原则是思维与存在这一哲学基本问题在认识论、方法论中的具体体现)等。辩证思维方法是科学方法、思想方法的一般指导方法,他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42.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1)自然环境是社会存在或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环境的作用要受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特别是受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自然环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不能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2)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人口因素要受社会生产状况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社会形态的更替。
(3)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004年单选题第1题) 。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A.吃喝穿住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结成社会关系 【B】
生产活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物质根源。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观念结构。
(4)为维护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就必须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自然环境 (2005年分析题第34题 )
在数月前由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三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各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
请回答:(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什么基本关系?
(2)如何理解“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3)用辩证法关于度的观点说明:“地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类的贪婪。”
【答案要点】 (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的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这3 个问题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都直指人类自身。
(2)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人类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否则,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
(3)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度的辩证原理要求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当掌握“适度”原则。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可以而且应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不能无节制地过度索取。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和人口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2004年单选题第2题)。
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D】
(5)实践活动是形成社会的基础。历史唯物论对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揭示,就是着眼于实践并以实践为基础来进行的。
责编:刘卓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