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一、陆九渊的哲学思想
陆九渊(1139-1193),南宋著名的哲学家。到明代,王守仁发挥他的学说,他们的学派后来被称为“陆王学派”、“陆王心学”。
他一生留下的诗文、书札、讲学语录等由后人编为《象山先生全集》。
陆九渊认为朱熹的学说太复杂烦琐,提倡“简易直截”的学风,提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
陆九渊的思想基础是“心即理”。仅就理而言,陆学与朱学并没有多大区别,二者都把“理”视为世界万物的本体。但陆九渊认为理不在事外,道和器、理和事是不可须臾分离的。陆九渊认为“心即理”。他的“心”,是人所固有的“本心”,即良知良能,此概念直接来自孟子。这个本心就是道德原则,又即是宇宙之理。从根本上来说,理不在外,就是此“本心”。陆九渊指出:“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陆象山集?杂说》)
这种道德意识是生来固有的,是宇宙的最高原理,是世界的惟一基础。既然“心即理”,那么学习亦即穷理,就不是向外求索,而是反省内求,切己自反。陆九渊指出,良知良能是“我固有之”,“本无少欠”,但由于物欲的缘故,使“本心”染上了“尘埃”,必须“剥落”、洗涤,“人心有病,须是剥落。剥落得一番,即一番清明。后随起来,又剥落又清明,须是剥落得净尽方是。”(《陆象山集?语录》)
二、朱陆之辩
陆九渊的学说与朱熹有很大分歧,两人由于思想学说上的差异,曾经进行过多次辩论。比较集中的有两次:
其一是在“鹅湖之会”上,就治学方法问题而展开的面对面的辩论。朱熹教人先“泛观博览”,多读书,然后达到对于理的认识;陆九渊则主张“先发明人之本心”。陆九渊写了“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的诗句,认为自己是“易简工夫”,而讥讽朱熹是“支离事业”;朱熹则讥陆为“禅学”。
其二是通过书信往来就“无极”、“太极”问题而进行的辩论。陆九渊怀疑《太极图说》的作者是周敦颐,认为不应该“以无极字加于太极之上”,反对朱熹所说的形上形下的区别,认为阴阳就是形而上的,批评朱熹的“太极”是“无物之前,阴阳之外,不属有无,不落方体,迥出常情,超出方外”;朱熹强调“无极而太极”就是表示“无形而有理”,阴阳是形而下的,理才是形而上的,指责陆九渊不懂“道器”的区别,批评陆九渊的“太极”是“认得个昭昭灵灵,能作用的”。
朱陆之争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大事件。陆九渊所代表的心学和朱熹所代表的理学是南宋最主要的哲学流派,也是整个宋明理学中最重要的两个流派。但不管二人之间有多大的纷争,他们的争论都是儒学内部的争论。后来黄宗羲指出:“二先生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即使意见终不合,亦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原无有背于圣人。”(《宋元学案?象山学案》)
责编:刘卓
上一篇: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人性论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