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都有作用,这是二者的相同处,但二者也有不同处, 这就是二者在事物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二者的地位有不平衡性,其中同一性 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不注意这个问题就不能解释运动的绝对性和发展。
1.同一性的相对性
同一性的相对性,是指(1)同一性的有条件性。要理解这一问题必须把同一性和由同一性所构成的统一性即事物看成是具体的事物,有限的事物。具体有限的事物总是有生有灭的, 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在一定条件下消灭。既然具体有限的事物即统一体是有条件的,那么统一体内部矛盾双方的相互同一自然就是有条件的了。例如有了大机器才有了工厂、有了工厂,才有了工人和资本家矛盾双方的同一性。这就是说同一性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的。学生和教师有同一性是因为你在上学、进入了学校,你们毕业了,这种同一性就没有了。
(2)同一性是暂时的、易逝的,不是永恒的。由于同一性是有条件的,而条件是可变的,因而同一性也是暂时的,易逝的,不可能永远存在。
2.斗争性的绝对性
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斗争性的无条件性。斗争性不是也依赖于同一性么,怎么又说它是无条件的呢?斗争性的无条件性不是指斗争性的存在不需要具体条件,而是说斗争性能够打破 具体条件的限制,并创造新条件,斗争性打破具体条件限制的能力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打破”具体条件,就是“超越”具体条件,超越了具体那就成了普遍的了。超越具体,那就是说斗争在具体之上了,而不在具体之中了。看来唯物辩证法在关键处也得承认普遍、一般可以在具体、个别之上,否则就不会有绝对性的东西。过去老是说只有唯心主义才讲普遍共相在特殊之上,看来是不全面的。不承认超越,即一般在个别之上,就不能解释发展,不能解释上升的运动,不能解释价值问题。“超越”具体是“飞跃”,没有“超越”具体这一下,旧事物飞不到新事物那里去,因而发展就不可能。因而理解斗争的绝对性就需要从超越具体和有限的东西处理解了。在此存在着绝对和相对、普遍和具体、无限和有限的矛盾,这些矛盾是涉及“世界总体”的矛盾,同具体事物中的矛盾有所不同。“总体”、“发展”都是典型的哲学问题,同它们相关的矛盾是哲学矛盾。在此“发展”的确同“矛盾”相关,同具体和普遍、相对和绝对、经验和超验的矛盾相关。而这些矛盾和康德讲的二律背反就处在同一层面了。
强调“斗争性的绝对性”是要解释和倡言“发展”。冯友兰先生说这是中西哲学的一个很大的不同。他说西方哲学的特点是“仇必仇到底”,中国哲学的特点是“仇必和而解”。就是说西方哲学重视斗争性,中国哲学重视“同一性”。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