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面积的作物株数即密度,是作物生长发育、群体发展的基础。群体结构指群体的组成和方式,如作物种类、数量、排列方式等。群体结构代表群体的基本特性,是产生各种不同影响的主要根源,与产量、品质的关系十分密切。建立一个合理群体结构,协调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十分重要。这也是合理密植的关键问题。
(一)合理密植增产原因
1.合理密植能协调产量构成因素 密度的高低决定了单位面积上的株数,密度太小,收获的株数少,尽管个体产量高,群体产量不会高;密度过高,群体与个体的矛盾突出,个体产量低,也不能高产。
2.合理密植可建立适宜的群体结构 理想的群体结构是高产的基础,合理密度是群体调节的基础。密度的高低决定群体的规模是否适度、群体的分布是否合理、群体的长相是否正常等,最终影响着群体质量的好坏和产品数量及质量的高低。
3.合理密植能保证适宜叶面积 欲提高群体的物质生产量,就必须适当增加叶面积和提高光合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密度越大,总叶面积越大,光合产物越多。但当密度超过一定值时,群体过大,下部叶片光照不足,群体光合速率降低,影响群体物质产量。
(二)确定合理密度的原则
合理密度的确定,要根据作物种类和品种类型、环境因素及生产条件、栽培技术水平、目标产量和经济效益等综合决定。
1.作物种类和品种类型 不同作物对密度的反应差别很大,植株高大、分枝(分蘖)性强、单株生产潜力大的类型,种植密度要稀;反之,宜密。同一类型的作物,早熟品种的生育期短、个体牛长量小、单株产量潜力低,应发挥群体的优势增产,种植密度应火些;晚熟品种宜稀。不同株型,应采用不同密度,如玉米、棉花等作物,株型紧凑的品种,叶片上冲,分枝紧凑,群体消光系数小,适宜的叶面积系数大,宜密}而平展型品种,株型松散,密度宜稀。
2.气候条件 有些作物对温度和光周期反应非常敏感,当温度和光照条件变化时,牛育期变化很大。喜温短日照作物(如水稻、玉米等),随种植地区向南推移,生育期缩短,提早成熟,宜密;反之,密度宜稀。长日照作物(如麦类、亚麻、马铃薯等),随种植区向南推移,生育期变长,个体潜力变大,密度宜稀;反之,宦密。作物生长季节气候条件适宜,密度宜稀;气候条件差的地区,作物成熟的收获率低,密度宜大。
3.肥水条件及栽培水平 土壤肥沃、施肥水平高的地块,个体生长良好,密度宜稀;土壤贫瘠、肥源不足,施肥少的田块,个体发育差,生长不良,应适当增加密度。灌溉便利的地块,作物生长较好,密度宜稀;反之,无灌溉条件的地块,密度可适当增加,但是易旱地块密度不宜过大。
4.种植方式及收获目的 同一作物不同种植方式,密度应有差异。撒播密度可适当高些;条播由于植株相对集中,密度太大,个体之间矛盾突出。条播时采用宽窄行播种方式.密度可适当提高;点播密度应适当低犊。以茎、叶等营养体为收获目的的作物,种植密度宜大;以种子为收获目的,尤其是以加大种子繁殖为目的时,密度要稀。
5.地势 地势高,I上I坡地,狭长地块或梯田,通风透光条件好,密度宜密;反之,密度宜稀。
6.病虫草 病虫草等灾害危害严重的地块,为保证密度和群体,播种量应适当增加;反之,密度宜稀。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