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简述明清制瓷业的主要成就。
明清时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又一个黄金时代,传统的制瓷工艺发展到了历史最高峰。景德镇成为制瓷业的中心,它的产品主要是三大类:青花、彩瓷和颜色釉瓷。青花瓷器已成为陶瓷产品的主流,各类彩瓷和多种颜色釉瓷器的烧成是此期景德镇制瓷工艺最为突出的成就。此外,故宫珐琅彩、龙泉青瓷、德化白瓷、宜兴紫砂、山西珐华也是这时著名的陶瓷品种。
一、青花
明官窑青花分六期,即洪武期、永乐宣德期、正统景泰天顺期、成化弘治正德期、嘉靖隆庆万历前期、万历后期天启崇祯期。
洪武青花瓷胎粗细不一,胎骨厚重,瓷化程度不强。青花色泽灰暗。
永宣时期青花较有特色。此时以麻仓土为胎,胎体细腻洁白,釉质肥厚,多呈青白色,器物造型较多,有不少伊斯兰风格的造型,主要器形有压手杯、高足杯、梅瓶、玉壶春瓶、大盘、梨形壶等。除用国产青料外,大量使用进口苏麻离青,氧化铁含量高,烧成后呈色浓艳,蓝中透红紫,料厚处有铁黑斑点。图案内容以花卉为主,如缠枝莲、牡丹、石榴等,也有一些动物和山水人物,图案布局较密。明清官式的“某某年制”四字或“大明(大清)某某年制”六字年号款在宣德朝正式形成。
正统景泰天顺期为空白期,青花瓷器传世较少。
成化弘治正德青花是明清青花瓷第二个较有特色时期。成化青花胎质细腻,釉质莹润玉质感强釉色纯白。使用国产平等青,烧成后青色淡雅,蓝中微泛青灰,造型多小件,常见各种小杯、小碗,天字罐和鸡缸杯最有特色。布局疏朗,笔画线条纤细。正德后期大件器物明显增多,青料使用复杂,典型青料为石子青,蓝中泛灰,有晕散。末期改用回青,青中发紫。纹饰繁密,阿拉伯文字是特色纹饰。
嘉靖隆庆万历前期胎釉比前期略粗,大件器物较多,使用回青,青中泛红紫,嘉靖是特别流行道教题材的纹样。晚明青花改用高岭土,瓷胎硬度更大。改用国产浙料,及石子青,发色浅淡呈纯蓝或蓝中透灰。(此时期将青料热炒,所以即使同样青料也比前期更浓艳)
清代青花按其发展规律也可分五期,康熙青花代表了清代青花瓷器的最高水平。康熙青花釉色纯白,做工精细,造型总特点是古朴、敦厚,线条流畅。使用浙料和珠明料,呈色青翠明快、色泽鲜丽浓艳。彩色浓淡不一,层次鲜明,用来画山水图案,远山近水形象逼真(此技法称为“分水”或“混水”)。耕织图、戏曲人物、历史典故、佛道故事题材为此时特色。雍正时期胎呈白色,釉色纯净滋润。图案不如康熙丰富。主要以仿明为主,但不论仿何种,图案绘画风格皆为本朝。雍正时对铜红呈色能很好控制,发色好的作品多见。
乾隆期青花造型有的仿明朝有的仿康熙,也有不少新器形。向复杂精巧发展。青花瓷器开始走下坡路,但数量质量仍很可观。胎质细腻洁白,但硬度不及康熙瓷器。釉质莹润光洁,少量有橘皮纹。
嘉庆以后官、民窑青花烧造呈衰落趋势。青花瓷器的主导地位被粉彩等彩瓷代替。嘉庆早期青花瓷器胎釉、造型、纹样特征,基本与乾隆时期相同,但胎质开始疏松,釉质稀薄,造型趋于厚笨。纹饰与乾隆基本相同,多见吉祥图案,画工开始粗糙。青花开始有漂浮感。
道光胎色洁白,但胎质疏松,釉质肥厚稀松,胎釉结合不紧密。器型厚笨。青花发色漂浮,纹饰呆板图案化,主要为吉祥图案。
咸丰时景德镇为清军与太平军交战战场,制瓷业迅速衰落,青花生产较少,特点同道光。
同治时期青花胎釉皆松散,纯白色,青花发色蓝中泛灰。纹饰图案呆板,多见吉祥图案。另外有一批为同治大喜特烧瓷器较为精美。
光绪时为青花一度复兴,主要仿康熙青花,精品假可乱真。胎体较轻,釉色过白且釉质稀疏,青花漂浮感强。开始使用化学青料。光绪初曾大量烧制带“长春宫制”“储秀宫制”等款识的御用青花瓷器。
二、彩瓷
多种釉上彩瓷和釉上、釉下彩瓷混合彩瓷的烧制成功,是明清瓷业一项突出成就。
明初发现有彩绘瓷器烧造,到宣德时彩瓷生产技术更加精湛。成化彩瓷更加精美,尤以斗彩鸡缸杯为最。成化斗彩大多造型小巧别致,胎薄洁白如雪,画工精细,风格细腻。主要器型是各式酒杯,根据图案可分为高士杯、鸡缸杯、婴戏杯、葡萄杯、花草杯。
嘉万时期彩瓷以五彩为主,而且出现了较大的造型。成功烧成了大型落地式彩瓶。
康熙五彩极为精致,烧出浓艳的釉上蓝彩,还烧成了黑彩和金彩。除了传统的青花五彩外,还大量烧造纯粹的五彩。烧造技术成熟,对发色控制较为准确。在成化以来的素三彩上烧出康熙素三彩,其中墨地素三彩和“虎皮斑”较为名贵。康熙末年成功烧制出珐琅彩和粉彩两个品种。康熙时著名的“十二花神杯”纤小精致。
雍正时期是清代彩瓷工艺大发展时期,更为熟练地烧制珐琅彩和粉彩瓷器,并成功炼制出了国产珐琅料。仿成化斗彩更为逼真。创烧出更为精致华贵的“粉彩斗彩”。
乾隆时期是古代彩瓷发展的集大成时代。斗彩、五彩、珐琅彩、粉彩继续烧造,珐琅彩和粉彩比雍正时期又有所创新,大型粉彩瓷器渐多,而且器型也更加多样化,转心瓶、转颈瓶、双联瓶、四联瓶等高难度造型大量出现。还有精工刻镂的“玲珑瓷”。出现西洋人物为主题的图案,西洋油画技法被引入瓷器彩绘中,明暗和透视技法的运用使得比较精致的珐琅彩和粉彩有了更好的表现手法。另外仿生和仿古器瓷器也是乾隆时期较为著名的彩瓷。
三、颜色釉
多种高温或低温单色釉瓷器的创烧或重新烧成,是明清陶瓷史上的一项突出成就。
明烧成白度较高的白瓷,以永乐甜白釉为最。永宣时期一度烧出高难度的以铜为着色剂的鲜红釉瓷器祭红釉瓷器。宣德祭蓝釉也比较著名,色调浓淡一致,呈色稳定,有些有暗花或描金装饰。
弘治被称为“浇黄”或“娇黄”的低温铅釉,透明性较强,稳定性好,成色较淡而显娇艳。
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的孔雀绿釉宣德时已有烧造,传世多为正德产品。
宣德以后的鲜红釉器因烧造难度大而改为以铁为着色剂的矾红釉瓷,康熙时成功重新烧制出各种鲜红釉瓷器,如祭红、郎窑红、豇豆红等种类。祭红釉颜色深沉,乳浊不透明,呈色均匀,釉面如橘皮,雍正乾隆时祭红瓷器产量较大。郎窑红釉比祭红更加鲜艳,釉面垂流,口沿因釉薄显出白釉称“脱口垂足郎不流”豇豆红烧造难度更大,传世多为小件器,偶尔有绿色苔点。康熙时还有洒蓝釉和天蓝釉烧成。洒蓝釉在浅蓝地上有水滴般的深蓝釉,天蓝釉较祭蓝釉更为淡雅柔和。
雍正时期青釉瓷器重新大放异彩,大量仿烧宋代汝、官、钧、哥等。新烧成了豆青釉,又叫冬青釉。
另外,康雍乾时期颜色釉还有紫釉、紫金釉、金红釉、乌金釉、松石绿釉、茶色釉、蛇皮绿釉、鳝鱼黄釉、珊瑚红釉等。
责编:刘卓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