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十七年的小说(上)
一、十七年小说创作概况
十七年小说在题材上以革命历史斗争题材和农村变革题材为主。
1.革命历史战争题材。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治斗争史、革命战争史,充满激情的歌颂革命,缅怀战友。
长篇小说:梁斌《红旗谱》、曲波《林海雪原》、吴强《红日》、杨沫《青春之歌》、杜鹏程《保卫延安》、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短篇小说:茹志鹃《百合花》、峻青《黎明的河边》、孙犁《山地回忆》、路翎《洼地上的“战役”》、王愿坚《党费》。
2.农村题材
A.写土地改革后农民观念变化。马烽《一架弹花机》、赵树理《登记》、谷峪《新事新办》
B.写农业合作化运动。短篇小说:李准《不能走那条路》、秦兆阳《农村散记》、康濯《春种秋收》;长篇小说:柳青《创业史》、赵树理《三里湾》、周立波《山乡巨变》。
C.描写大跃进时期农村的现状。李准《李双双小传》、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茹志鹃《静静的产院》、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
此时期也出现工业题材小说。周立波《铁水奔流》、艾芜《百炼成钢》,周而复《上海的早晨》,草明《乘风破浪》,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
3.突破“禁区”的小说
1956年,由于“双百”方针的提出,文艺界出现了空前的活跃景象,许多作家敢于正视现实,独立思考,创作的题材领域也有所拓展,出现了一批干预生活和爱情题材的作品,主要是短篇小说,在读者中引起广泛反响。
A.干预现实的作品: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李国文《改选》、刘绍棠《田野落霞》、白危《被围困的农庄主席》、耿简《爬在旗杆上的人》。
B.表现人情人性的作品: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邓友梅《在悬崖上》,宗璞《红豆》,丰村《美丽》,陆文夫《小巷深处》。
《红岩》:罗广斌、杨益言合著的这部小说自1961年出版以来,印数已超过352万册。江姐、许云峰等英烈坚贞不屈的事迹代代流传。
《红日》: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消灭了蒋介石的74师及其师长张灵甫,吴强的小说《红日》写的就是这段“战史”,是一部纪实与虚构兼备的不可多得的战争小说。
《红旗谱》:梁斌以大革命失败的前后十年为历史背景,以雄健豪放的笔触勾画了这部北方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绘制了中国共产党旗帜下的农民英雄谱。贫农朱老忠和他的死对头地主冯老兰令人印象深刻。
《山乡巨变》:周立波描绘了湖南清溪乡农民们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巨变,时代特色鲜明,南国的风情民俗赋予了小说特殊的韵味。
《青春之歌》:林道静的成长代表着一 个“小资”的知识分子在向共产党靠近的过程中从软弱到坚定的必然经历,杨沫用革命、爱情、理想谱写了这首飞扬的青春赞歌,曾是一个时代年轻人的必读书。
《保卫延安》:杜鹏程多写重大题材,这部小说写的就是解放战争中的延安保卫战。以周大勇连长的英雄事迹为核心,描绘了人民战争的历史画卷。
二、十七年小说的总体特点
1宏伟的建构,史诗的追求
2纪实性品格
3鲜明的政治色彩和教化作用
(一)农村生活题材
土改
农业合作化
大跃进
人民公社
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
农业合作化
《不能走那条路》,李准
写翻身贫农宋老定想买地的作品,除了在《人民日报》等全国四、五十个报刊转载外,还被改编成话剧、梆子、坠子、连环画等,在群众中广泛流传,对推动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展,起了很大的宣传作用。
《三里湾》(1955),赵树理
第一部以农业合作化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山乡巨变》,周立波
出现了较明显的矛盾冲突。
《创业史》,柳青(下章讲述)
阶级阵线分明,两种思想、道路、阶级。
李准小说分析
创作历程
一、早期小说揭示问题
《不能走那条路》《白杨树》《冰化雪消》
二、1957年前后干预生活,讽刺鞭挞 《灰色的帆篷》、《芦花放白的时候》和《信》(原名《妻子》)。
三、1958年后写符合当时倾向的作品 《李双双小传》《耕云记》等
小说人物
一、老一辈落后的农民 宋老定、董守贵、孙喜旺等。
二、农村新人
赵树理小说分析
《锻炼锻炼》
民间立场的曲折表达
(思考:电视剧对赵树理形象的刻画)参看教材P107-110
(二)干预生活和爱情题材的小说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红豆》分析
王蒙,(1934~) 当代作家。河北南皮人,生于北平。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从事青年团的区委会工作。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 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
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了10多年。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工作。后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文化部长、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等职。
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暗杀—3322》、《季节三部曲》(《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 《青狐》。中篇小说《布礼》、《蝴蝶》、《杂色》、《相见时难》、《名医梁有志传奇》、《在伊犁》系列小说,小说集《冬雨》、《坚硬的稀粥》、《加拿大的月亮》,诗集《旋转的秋千》,2003年:出版《王蒙文存》(23卷,700万字)《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论文演讲集《接纳大千世界》。
王蒙的作品多是反映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由于其在多年的创作过程中进行不倦的探索和创新,现已成为新时期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也最有活力的作家之一。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分析
1.《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主题思想
小说发表于1956年,是较早反映社会主义体制下人民内部矛盾,揭露官僚主义的作品。
小说揭露和描写了多种类型的官僚主义主义。组织部长李宗秦是个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官僚主义者。组织部第一副部长刘世吾是一个革命热情衰退,似乎看透了一切,对错误采取冷漠麻木态度的官僚主义主义者。韩常新是个浅薄的官僚主义者。麻袋厂厂长兼党支部书记王清泉是个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作风简单粗暴的官僚主义者。
2.刘世吾形象及意义
刘世吾是一个颇有深度的官僚主义者形象。他有一定的革命经历,工作能力很强,“一下决心,就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出色。”但是,他对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错误缺点,却麻木不仁。他的口头禅“就那么回事”,表现了他看透一切、极端冷漠、不思进取的人生态度。作品的深刻之处在于,通过刘世吾形象引发思考: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涉世的深入,如何永远保持年轻时的单纯、热情、朝气?这是刘世吾形象的另一方面的典型意义。
3.林震的性格特征及其在作品中的作用:林震是一个有理想、有朝气、富于原则性和正义感的青年党员干部。他满怀热情地踏入社会,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复杂现象,他感到困惑,并引发了他的思考和斗争。
《红豆》分析
宗璞(1928-),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代表作: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中篇《三生石》,长篇《东藏记》(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江与齐因为生活态度和政治立场的分歧而导致的爱情悲剧,讲述了一个知识分子选择自己道路的痛苦与欢乐。
红豆的来源,象征意义
倒叙手法
爱情与阶级性的矛盾
矛盾的生成机制:
江玫(父亲是大学教授)
————萧素(人民、大众、学生运动、卖血)
齐虹(父亲是资本家)
(四)其他:茹志鹃
茹志鹃,曾用笔名阿如、初旭。祖籍浙江杭州。1925年9月生于上海。家庭贫困,幼年丧母失父,靠祖母做手工换钱过活。11岁以后才断断续续在一些教会学校、补习学校念书,初中毕业于浙江武康县武康中学。1943年随兄参加新四军,先在苏中公学读书,以后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任过演员、组长、分队长、创作组组长等职。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在《文艺月报》做编辑。1960年起从事专业文学创作,是中国作协会员,又被选为中国作协上海分会理事。 1958年《百合花》问世,开始显露了这位女作家独特的艺术风格,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此后两三年里,又接连发表了一些艺术质量较高的作品,如《如愿》、《春暖时节》、《静静的产院》等。茹志鹃是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侠,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
茹志鹃小说分析:战争小说与人性美
截取一片微澜,一朵浪花,加以精细挖掘和描绘,以反映时代风貌,是茹志鹃小说选材立意上的显著特点。如《百合花》,再如写社会主义新生活的作品。作者从来不去正面描写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激烈搏斗,往往是从生活中的矛盾斗争在夫妻之间(《春暖时节》)、母子之间(《如愿》《里程》)、婆媳之间(《在果树园里》)、妯娌之间(《妯娌》)、同志之间(《静静的产院》)所激起的波澜,来描写人们怎样与旧的东西告别,向新的目标前进,反映出时代面貌的变化。
写作的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参看教材P110
人物塑造上的特点
不展开对人物思想性格的广度的描写,而往往从人物性格某一突出之点深入下去,作纵深的挖掘,展开细腻的心理刻画,揭示人物的心灵奥秘。
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分析:透过女性视角完成了对两个自然优美的人物的塑造。
孙犁1913年出生于河北省安平县,中学毕业后曾任小学教员。1938年投身冀中人民的抗日斗争,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冀中抗战学院、华北联合大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教员和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晋察冀边区文联编辑。1949年后,在天津日报社工作,历任副刊科副科长、编委、顾问,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原顾问,中国文联名誉委员、原委员,天津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原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等职。 孙犁一生笔耕不辍,1927年开始文学创作,1945年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他著名的短篇小说《荷花淀》。他从事文学创作75年来,著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散文集多部。孙犁是中国解放区文艺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他以其众多经典性的作品,描绘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一幅幅壮丽、清新的文学画图。全国解放后,孙犁文学创作继续取得长足的进展,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极负盛名的小说,散文大家,被认为是著名文学流派“荷花淀派”的创立者。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孙犁文学创作迎来了第二个高峰,他的作品以思想的深邃,文体的创新,艺术风格的鲜明和炉火纯青,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孙犁
《山地回忆》对美好情感和逝去了的岁月珍贵,表达重点不是“军民鱼水”的宏大主题,而是对战争年代相互支持的简单淳朴人际关系的深情回忆。
《铁木前传》友谊和爱情的失落
“共患难易同安乐难”的古老人性母题下的新含义:怎样保持战争年代那种美好的人性与理想,警惕金钱对人的腐蚀,抵制人的异化。
孙犁小说的艺术风格:
带有浪漫主义气质,采用散文化的小说结构方法。
语言简洁明净,生活化与艺术化的统一
第三章 十七年小说(下) 之革命历史题材
革命历史小说的界定:1919——1949
在主流文学话语中,是专指以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历史生活为题材,并在主流意识形态关于这段历史“本质规律”的规范性指导下,按照主流文学话语的创作规范叙述这段历史生活的作品。在新中国文学史上,革命历史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
第一节 内容分类
一、民主革命(解放战争)
《保卫延安》(杜鹏程)
《红日》(吴强)--孟良崮战役等
《林海雪原》(曲波)--剿灭东北土匪
《红岩》(罗广斌、杨益言)--渣滓洞
《百合花》(茹志鹃,短篇)
《黎明的河边》(峻青,短篇)
二、抗日战争
《风云初记》(孙犁),滹陀河畔抗日风云
《铁道游击队》(知侠),鲁南
《敌后武工队》(冯志),冀中
《野火春风斗古城》(李英儒),保定
《苦菜花》(冯德英),胶东
三、二三十年代(抗战前)
《小城春秋》(高云览),厦门大劫狱
《青春之歌》(杨沫),20世纪30年代前期北平
《三家巷》(欧阳山),20世纪20年代南国风云
《一代风流》第一卷,酝酿达十五年之久,它叙述了一个名叫周炳的打铁工人出身的知识分子的半生经历,力图反映出从1919至1949这三十年来中国历史的革命进程。
《红旗谱》(梁斌),从上个世纪初叶开始
《党费》《七根火柴》(王愿坚,短篇)长征时期
四、建国之初(抗美援朝)
《三千里江山》(杨朔)
《上甘岭》(陆柱国)
《洼地上的“战役”》(路翎)
五、其他历史
《陶渊明写〈挽歌〉》(陈翔鹤)
《李自成(第一卷)》(姚雪垠)
第二节 主要作家与作品
一、《红旗谱》 1957.12.中国青年出版社
“红色文学”代表作之一(参见教材P119-121)(注:割头税指屠宰税)
人物关系列表
朱老巩、严老祥、冯兰池
朱老忠、严志和、冯贵堂
小说特色:
民族传统的继承
浓厚的地方色彩
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的特点
语言朴实通俗生动
民族特色:片段赏析
三、《青春之歌》
1950年,杨沫开始《青春之歌》的创作,初稿完成后。1952至56年间进行了几次重大的修改,至1957年七月脱稿、1958年1月问世。作家出版社出版,带有明显自传体性质。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知识分子斗争生活的优秀长篇小说。
1959年《青春之歌》在编、导、演、摄、美、音等各个方面均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新中国电影史上有其重要的地位。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汹涌的革命激情和对英雄人物的礼赞,不仅在于影片拍摄的总体水平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且还表现在“左”倾文艺思潮流行之时,它能给予有力的抵制。整个影片像一首优美而又激昂的长诗闪耀在“难忘的1959”的星空。
《青春之歌》的成功首先是改编的成功。把一部内容丰富的长篇小说改编为电影,难度很大。影片呈现出来的是以林道静为绝对主角,在某种意义上来看,《青春之歌》就是林道静。正如崔嵬导演该片的一个原则:“一切让林道静听见,一切让林道静看见。”一切要有利于刻画主人公的形象,在他的心中林道静是绝对的主角。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极大的勇气和成功。
《青春之歌》作为一部以女性为中心焦点、流贯作者个人生活经验和经历的“自传式小说”,必然是女性独特的精神表达,是女性追求自由解放、探求人生意义的心路历程。
阅读之后有几个问题大家讨论一下:
1.个人出路与社会出路是否会完全一致?
2.女性借助“革命”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是否就一劳永逸解决了女性问题?
3. 小说有几个主题呈现?具体是怎样的?
作品分析
革命话语
女性话语
知识分子情结
革命话语:林道静的成长道路(被拯救)
苦闷彷徨阶段(生命的拯救者) 个人解放失败
追求探索阶段(精神的拯救者)
锻炼成长阶段(革命道路的拯救者)
女性话语
林道静的女性观:独立、追求个性
《青春之歌》的潜文本——寻找主题
隐晦的性爱描写
寻找主题:男性魅力的寻找
余永泽 【朦胧的爱情】由骑士转化为阶级危机的象征
成长危机:阶级压迫
危机重现:阶级压迫——崇拜胡适,呵斥魏老三
政治隐喻:林道静抗婚离家出走,幻想到社会上寻找个人出路。然而“水远山长处处同”,残酷的现实使她的希望破灭,最后只能以死抗争。
卢嘉川 【理性的爱情】阶级意识的启蒙者
个人表现:配合卢嘉川革命行动——发传单
政治含义:在共产党员卢嘉川的启发教育下,通过对马列主义的学习
江华 【现实的爱情】
锻炼成长阶段
林红:革命的艰巨性的认识
江华:革命行动的引路人,帮助林道静组织学生运动,在近乎严酷的革命风暴中。林道静经历了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克服了小资产阶级的思想,铸造了崭新的灵魂,成为了一名自觉的无产阶级战士 。
知识分子情结
一,对北大的阐释(革命的北大与自由的北大)
二,知识分子地位的表达
三,知识分子群像的塑造
四、《林海雪原》
曲波(1923-),山东蓬莱人。15岁高小毕业后参加了八路军。1945年担任牡丹江军区二团副政委。1946年冬,带领一支小分队,深入林海雪原,与国民党在牡丹江一带的残匪周旋,经过半年的艰苦斗争,终于歼灭了顽匪。1950年曲波因重伤转业到地方工作,以顽强的毅力写作长篇小说《林海雪原》,《林海雪原》被称为新武侠小说。之后,曲波又创作了长篇小说《山呼海啸》、《桥隆飙》。
《林海雪原》的艺术特色
1.成功地塑造了英雄群像。
如足智多谋的指挥员少剑波、孤胆英雄杨子荣、卫生员小白鸽等形象。在整个英雄的群像中,杨子荣这个人物塑造得尤为成功。作者通过他智识小炉匠、只身入虎穴、活捉座山雕等一系列行动的描写,充分地表现了他刚毅的意志和惊人的胆魄,能说善辩的雄才大略和机智灵活的斗争艺术和崇高的精神世界。
2.利用传统民间文化因素表现战争。
故事情节具有传奇色彩。 “奇袭奶头山”、“智破威虎山”和“调虎离山捣匪巢”三次大战的描写。
3.人物性格配置受传统小说影响
4.结构布局是“两军对垒”的对比效果
五、《保卫延安》
杜鹏程(1921-1991)原名杜红喜,曾用笔名司马君。出生于陕西省韩城县,1938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5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始终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辛勤耕耘,顽强拼搏,创作出数百万字的优秀文学作品,其中长篇小说《保卫延安》是我国建国初期第一部讴歌人民解放战争的名著,被誉为我国描写现代战争的长篇小说的里程碑,而且在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成功地塑造了彭德怀元帅的艺术形象。他的一些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在和平的日子里》、《历史的脚步声》等多部作品获得文坛的高度评价。
创作特点
1宏大壮阔的史诗构思
2在艺术虚构和历史纪实中塑造人物,确定了当代战争小说人物塑造的基本方法和格局
3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激情。
4不足: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强烈认同,人物形象塑造概念化。
六、其他著名作品
吴强(1910),江苏涟水县人,1933年春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7年中断读书生活,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到皖南参加新四军,经受了抗日战争艰苦生活的考验。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等著名战役。吴强在部队长期从事宣传领导工作,也根据亲身与部队干部、战士共同生活和战斗的经历,进行戏剧创作。《红日》构思于解放初期,1956年动笔,1957年定稿出版。“
艺术成就:
1善于驾驭大规模战争
2成功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包括反面人物。
3存在大量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
作者罗广斌(1924)杨益言(1925)参加过党领导的解放前夕的反蒋斗争,并被蒋帮投入过白公馆、渣滓洞的牢狱,亲身经历了光明与黑暗的激烈搏斗,目睹了许多革命烈士坚韧不拔的斗争和为革命壮烈牺牲的伟大场面。50年代他们就写作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初步表现这场特殊斗争的动人情景,深受广大读者欢迎。接着他们就在这个基础上创作长篇小说《红岩》。“文化大革命”中被斥为“叛徒文学”
第四章 十七年时期的诗歌
当代诗歌的萌生
(一)战时文化的渗透和延续 战斗的政治性的现实主义
(二)诗人的群体 三类诗人作为主体
(三)体制的初创 颂歌和战歌
一、十七年诗歌队伍构成情况
十七年时期中国诗人的构成主要是三类:
一类是诗坛主力。
郭小川、贺敬之、闻捷、蔡其矫、严辰等。
他们来自解放区,五、六十年代进入创作旺盛状态。
二类是1949年以前已经成名的诗人。
郭沫若、臧克家、艾青、田间、李季等。
他们总体特点是调整诗风,以适应新的时期。
三类是一些青年诗人登上文坛。
李瑛、雁翼、顾工、公刘、白桦等。
二、十七年诗歌的总体特色
十七年的诗歌可以用“战歌”和“颂歌”来概括,诗歌通常被喻为号角、锣鼓、旗帜等。政治抒情诗十分繁荣,诗歌风格豪放、明朗、欢快、激越。
1.缺乏丰富多彩的诗歌流派,个性化严重衰退。
2.极端推崇民歌体,把民歌体作为新诗发展的方向。
3.竭力推崇所谓崇高美和诗歌的社会功能。
三、十七年诗歌创作的发展演变
A. 50年代初期,诗人处于思维调整期,有审美价值的诗歌作品不多,主要是颂歌。
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标志着一个颂歌时代的开始:你新的中国人民的中国啊,/你终于在旧中国的母体内/生长,壮大,成熟,/你这个东方巨人终于诞生了。
郭小川《致青年公民》、贺敬之《放声歌唱》、胡风《时间开始了》、郭沫若《新华颂》、臧克家《有的人》具有代表性
《时间开始了》胡风 五个乐章:《欢乐颂》《光荣赞》《青春曲》《英雄谱》《胜利颂》
胡风创作于1949年底到1951年初的大型交响乐式的长诗《时间开始了》这部作品有五个乐章组成:第一部《欢乐颂》,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为缘起,极力夸张和渲染会场的热烈气氛和毛泽东的伟大形象;第二部《光荣颂》具体描写了中国劳动妇女的苦难历史以及她们在时代感召下奋起反抗的几个光荣典型;第三部《青春曲》里,诗人将主观抒情转换成一组感性的形象,对小草、晨光、雪花、土地、阳光等新生事物的青春充满了真纯的感激。这是一组形象优美感人的抒情小诗,可惜诗人当时并未全部完成。第四部《安魂曲》 (《英雄谱》)由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礼写起,以浪漫主义的想象力,与诗人相知的几个先烈的英魂进行灵魂的对话,非常深情、真挚地写出了先烈们的生活剪影与灵魂真实;最后一章为《又一个欢乐颂》(《 胜利颂》),回到了开国大典的欢庆场面。全诗有三千多行,以欢乐起,以欢乐终,其中贯穿了政协会议、纪念碑奠基、开国大典三个历史时间,也贯穿了诗人个人寻求革命追求理想的生活道路;全诗在构思上精心设计了宏大的政治抒情体诗、凝重的叙事体诗和轻快的抒情体小诗相交替的诗体结构,使之波澜壮阔,大开大阖,充分传递出那个欢乐时代的精神之魂。
他热情歌颂毛泽东,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实践,是为了证明自己理论与时代的同一性。更成功的是诗人用相当个人化的语言叙述了诗人与几个先烈之间肝胆相照的动人故事,所谓“个人化的语言”指的是诗中抒情主体既是十分具体的诗人自传形象,又融合了某种庞大的共同性的时代声音,后者是通过前者的真实而不是概念化的感受来表达的。
何其芳《回答》vs 北岛《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B. 1957年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诗坛出现短暂的生气,出现一些触及时弊,干预现实的作品。 如流沙河《草木篇》、郭小川《望星空》、艾青《养花人的梦》等。
C. 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
“新民歌运动”:是由毛泽东提倡,各级党委组织、发动的一场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提倡“人人写诗歌,村村出诗人”,违背了诗歌创作的规律,作品数量多但成就低。1960年初结束。
歌颂党和领袖的诗如:“好不过毛泽东时代,高不过蓝天大不过海;好不过毛泽东时代,幸福的大路共产党开,青松翠柏我们栽。”
反映水利兴修与抗旱救灾的诗如:“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岭开道:我来了。”
反映全民除“四害”的诗如:“老鼠奸,麻雀坏,苍蝇蚊子像右派。吸人血,招病害,偷人幸福搞破坏。千家万户快动手,擂鼓鸣金除四害。”
反映农业放“卫星”的诗如:“一个谷穗不算长,黄河上面架桥梁。十辆汽车并排走,火车驰过不晃荡。”
大跃进民歌的负面影响:
1服从于政治号召的遵命诗歌,违反民间文学创作的原则
2违反了文学反映现实的良知,颠倒是非的夸大言语
3加深了诗人队伍的分化
4“集体写作”下的个人和艺术个性的缺失
D. 50年代末60年代初叙事诗创作繁荣。
叙事诗主要写历史。
一是写民间的历史和传说,如民间整理的《阿诗玛》、《嘎达梅林》、《格萨尔王传》长诗,李季《菊花石》。
一是写革命斗争风云,如郭小川《将军三部曲》、闻捷《复仇的火焰》、李冰《刘胡兰》、臧克家《李大钊》等。
E. 60年代阶级斗争扩大化后,政治抒情诗主导了诗坛潮流,诗歌变了“战歌”,标语化、口号化、政治化,政治抒情诗一统天下。
政治抒情诗:作为独立形态的诗歌体式,政治抒情诗在50年代初中期已出现,这—概念则大约在五、六十年代之交出现。1963年开始,政治抒情诗成为主导潮流,诗人直接对政治现实进行歌唱。政治抒情诗虽然有一些优秀作品,如郭小川的《甘蔗林——青纱帐》、《厦门风姿》。但大多数作品是激昂的情绪、大批判式的诵吟、口号式的语词。政治抒情诗的代表诗人是郭小川和贺敬之。
政治抒情诗的特点:
(1)诗人以‘阶级”或“人民”代言者的身份出现,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社会思潮的评说和情感反应。
(2)在诗体形态上,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相结合。即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抽象的思想、概念。
(3)一般都是长待,通常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渲染、铺陈所要表达的观念和情绪,节奏分明、声韵铿锵。
(4)经常使用“楼梯体”,并融入中国古典诗歌的对偶、排比方法,以加强形式感。
四、诗人诗作分析
(一)艾青、臧克家
艾青 (1910--1996),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
作品水平低于30年代的创作
1954年诗歌的回归。作品:《礁石》等。见作品选P9
臧克家(1905、10—2004、2、5)山东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孙荃、何嘉。民盟成员。
建国后,臧克家多作政治抒情诗,《有的人》是他这类诗中的代表作。作品选10页
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表现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人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着。事实上,这一主题已超出了歌颂鲁迅精神的范围,而将读者引入对人生的更深层的思考。
语言朴素、对比强烈、形象鲜明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二)郭小川
创作概况: 郭小川(1919—1976),河北丰宁县人,共和国第一代杰出诗人。从1955年发表政治抒情诗《致青年公民》开始,进入创作旺盛期。置身在开创新中国的社会主义伟业这火热的建设和斗争生活中,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和人民诗人热情洋溢地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斗争和许多普通的斗士” 唱出了最雄壮的颂歌和战歌。50年代写有《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一个和八个》《将军三部曲》等叙事诗和抒情诗《望星空》。60年代创作了《厦门风姿》《乡村大道》《青纱帐--甘蔗林》《祝酒歌》《西出阳关》,形成雄浑而深遂的艺术风格。“文革”期间,创作了《团泊洼的秋天》《秋歌》,心怀隐忧,深沉而悲慨。1976年10月18日凌晨,中国当代优秀的无产阶级诗人郭小川在安阳不幸逝世,终年仅57岁。
新诗创作的三个阶段:
一、1955-1956(宣传鼓动员立场) 《致青年公民》组诗
二、1956-1965(独特思考和发现) 《白雪的赞歌》《一个和八个》《深深的山谷》《将军三部曲》《致大海》《望星空》《昆仑行》《甘蔗林——青纱帐》等
三、1966——(对抗和思考) 《团泊洼的秋天》《秋歌》等
《望星空》分析: 政治抒情诗 《望星空》写于1959年。全诗分四章,前两章写“我”瞭望辉煌的天空,对人间的不够美好和自己的渺小,不免感到迷惘和惆怅,但又尽量勉励自己要“沉着镇定”,不许“这般激荡”。后两章写“我”迈进刚落成为人民大会堂,认识到原来的想法错了,怀着自豪的感情挺起了胸膛,决心和同志们一起,用自己的双手“把广漠的弯窿、变成繁华的天安门广场”。诗人面对广袤无垠的宇宙星空和“大跃进”中的现实社会,思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诚实地袒露自己复杂矛盾的心情,宣传人定胜天的革命信念,表现出积极进取的浪漫主义精神。
诗歌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前半部分。诗人以宇宙星空为参照物,对自我心灵世界进行了一番严厉的自制和审视:“说什么:/身宽气盛,/年富力强!/怎比得:/你那根深蒂固,/源远流长!/说什么:/情豪志大,人高胆壮!怎比得:你那阔大胸襟,/无限容量!”
他不仅看到了个体生命的不完满、不和谐,而且发现现实世界、社会和人生同样存在缺陷:“我爱人间,/我在人间生长,/但比起你来,/人间还远不辉煌。” 因此,“望星空,/我不禁感到惆怅。” 这是诗人突破了对现实的满足感之后,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情感体验,既有对大跃进的狂热反思的意味,也是在心灵层次上把握人生的一次尝试。
郭小川的诗歌
郭小川诗歌的总体特色:
具有鲜明的时代光彩。作为一名“战士诗人”,郭小川的诗歌始终响应时代脉搏,从中可以“看到时代前进的脚步,听到时代前进的声音”。
闪耀着哲理的火花。郭小川善于将对社会人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凝炼为哲理性主题,许多诗立意深刻、发人深省。
诗歌形式多样。继承感物言志的诗歌传统,对各种诗歌体式进行了尝试,灵活自如地运用了楼梯式、自由体、新辞赋体等形式。
(三)贺敬之
创作概括: 贺敬之(1924-),山东枣庄人。1939年在四川参加抗日活动,开始发表作品。1940年赴延安,与丁毅等合著歌剧《白毛女》。有诗集《放歌集》《贺敬之诗选》等。
贺敬之的诗歌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抒情短诗。表现对某些事物的感受,感情真挚,意境清新,民歌和古诗韵味浓厚,如《回延安》《桂林山水歌》《三门峡—梳妆台》。
二类是长篇政治抒情诗。表现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如《放声歌唱》《十年颂歌》《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
《桂林山水歌》:这首诗“是一篇独具风采的山水歌,也是别出心裁的祖国颂”,诗歌的核心句子就是“指点江山唱祖国”。
前四节,为全诗的第一部分,诗人以神奇的诗的语言,描绘了挂林山水优美的图景,展示了桂林山水特有的美。
接着转入了全诗的第二部分,诗人用“呵!此山此水入胸怀,/此时此刻何处来?”由写景转入抒情,由抒写客观景物为主,转入到以抒发主观心境为主。
诗人用极为精练、形象的笔墨,对比地描绘了桂林的过去与现在之后,用“桂林山水入胸襟,/此景此情战士的心”的诗句,把笔锋一下子转入了全诗的第三部分。
因为江山多娇,令人自豪,所以诗人“白发永不生”,“青春永不老”,甚至要到“七星岩去赴神仙会,/招呼刘三姐呵打从天上回……”。歌仙刘三姐的歌是美的,然而,她的歌毕竞属于旧的时代,是反剥削,反压迫,求解放,求幸福的歌。我们的诗人和战士呼唤刘三姐回到人间同唱歌,却有着崭新的时代内容:“指点江山唱祖国”,是歌唱祖国,歌唱人民,歌唱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桂林山水歌》艺术特点:
1、联想丰富,自然,奇巧。
2、融情入景,借景生情。
3、采用陕北信天游的形式。(信天游一般两行一节,每节一韵。因其节与节之间押韵自由,换韵频繁,就形成了跳荡多变的节奏和轻松活泼的韵律。)加之诗人运用对偶、重叠等艺术手法,使全诗节奏匀称而又变化有致,音凋舒缓而又铿锵悦耳,既具有对称美,又具有回环美。
贺敬之政治抒情诗的特点:
1.贺敬之的诗是时代的颂歌。
以敏锐的目光抓取时代的重大的事件、主要的生活内容。比如《回延安》表现延安的巨大变化,指明延安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意义;《十月颂歌》是对新中国十周岁的礼赞。
2.运用想象、夸张、幻想等手法,革命浪漫主义风格突出。
3.注意吸收民歌和古诗的营养,又不排斥外国诗歌的影响,如"信天游"体与"楼梯体"就被诗人以熟练的笔法熔铸为一体。
附、贺敬之与郭小川政治抒情诗的异同
同:在80年代,贺敬之和郭小川常被并举。这是由于他们都热衷于处理“重大题材”,表现一种宏伟的抒情姿态,和在政治抒情诗上表现方式的某些相似。
异:在处理个人--群体、个体--历史、感性个体--历史本质之间的关系上,贺敬之从不或极少表现其间的裂痕、冲突。在他的诗中,“抒情主体”已充分“本质化”,有限个体生命融入了整体,成为充分自信的无限存在。在他的诗中,难以发现不协调的因素,和情绪、心理上的困惑、痛苦。而郭小川那些值得重视的作品中,个体实现“本质化”过程充满矛盾,“克服”精神上的“危机”和实现转化,是这些作品的主题,如《望星空》。郭小川的诗歌在时代书写中富有哲理性。
(四)生活诗人:流沙河
当代诗人。原名余勋坦。1931年11月11日生于四川省金堂县城。1957年出版诗集《告别火星》(作家出版社),发表组诗《草木篇》(1957年《星星》第一期),作品以白杨、藤、仙人掌、梅、毒菌为赋,抒发爱憎之情,寓意颇深。但却被错划为右派。此后,在省文联工作。1966年5月,被迫回家乡做锯木工谋生,历十二年。1978年到金堂县文化馆工作。复出后发表了不少诗作,《故园六咏》荣获1979~1980年全国优秀新诗奖。任《星星》诗刊编辑。
(五)闻捷
闻捷(1923--1971)诗歌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天山牧歌》中的抒情组诗《吐鲁番情歌》;一是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
《吐鲁番情歌》是五十年代别具一格的一组抒情诗,这些诗歌不仅是爱情诗,而且注入了新的生活内容和时代气息,这就是把爱情和创作新生活的劳动联系起来。闻捷的抒情诗充满着青春的活力,也有着新疆民族的诙谐幽默、乐观明净的特点,民族色彩、地域色彩十分浓烈。
短诗 歌唱新疆少数民族的新生活以及爱情。
诗集《天山牧歌》《吐鲁番情歌》《爱情》《苹果树下》《夜莺飞去了》等
短诗特点:选择一些动人的生活片断,把叙事、抒情、绘景融为一体,创造一种诗情画意盎然、情景契合无间的艺术境界。同时具有民间牧歌的色调,诗中常出现生动的比喻和新颖的比兴。
第五章 十七年的散文
一、十七年散文概述
(一)1949-1956年为第一阶段:通讯、报告得到了空前发展。
其内容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巴金《生活在英雄们中间》、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刘白羽《朝鲜在战火中前进》;
二是迅速及时地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柳青《王家斌》、华山《童话的时代》、臧克家《毛主席向着黄河笑》,杨朔《石油城》。
缺陷:题材不够广泛,体裁过于单一,存在较多的概念化倾向。以歌颂为主,较少干预生活、沉潜生命人生的作品。
(二)1957-1966年,是十七年散文创作的第二阶段:当代散文的活跃时期。
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题材更为广泛,作品数量多,出现了风格日臻成熟的作家和艺术趋于圆熟的作品。 杨朔《海市》,秦牧《花城》,刘白羽《红玛瑙集》,巴金《倾吐不尽的感情》,冰心《樱花赞》,吴伯箫《北极星》,碧野《情满青山》,方纪《挥手之间》,峻青《秋色赋》。
(三)60年代初期,出现了杂文短暂的繁荣。
《北京晚报》开辟以“燕山夜话”为题的杂文专栏,由邓拓主持,其后,《前线》杂志和《人民日报》先后开设了“三家村札记” (邓拓、吴晗、廖沫沙主持)和“长短录”专栏(夏衍、吴晗、廖沫沙、孟超、唐弢撰稿)。这些杂文针砭时弊、尖锐活泼、坚持真理、旗帜鲜明,敢于触及社会中的一些矛盾,与歌颂性的散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例如 邓拓《一个鸡蛋的家当》
一、十七年散文概述
小结:十七年时期的散文由于受到“左”的文艺理论和“左”的僵化观念的影响,作家基于统一的思想表现模式,限制了散文创作题材和体裁的多样化,主要体现为豪言壮语式的歌颂,缺少真情的抒写,整体艺术成就不高。
二、杨朔的散文
杨朔(1913-1968) ,山东蓬莱人。1937年参加革命,从事革命文艺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担任新华社特派记者。抗美援朝期间,他曾赴朝鲜前线,著有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抗美援朝结束后,杨朔主要从事外事工作,同时致力于散文的创作。文革中杨朔遭到林彪、“四人帮”迫害,服安眠药自杀。代表作有《荔枝蜜》《雪浪花》《香山红叶》《茶花赋》《海市》等散文名篇。
杨朔散文的特征:
1)散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作品的基调是歌颂新时代、新生活和普通的劳动者。
2)注重诗境的创造。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长处,在托物寄情、物我交融之中达到诗的境界,营造意境时,常在谋取"情"的新意上做文章,如借蜜蜂的勤劳创造而无所求的特点,来寄情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高尚情操。
3)结构精巧。常常大处着眼,小处落笔,采取寓大于小、寓远于近的艺术表现方法。初看常有云遮雾罩的迷惑,但峰回路转之后,曲径通幽,豁然展现一片崭新天地,结尾多寓意,耐人寻味。
4)语言精美,音韵和谐,具有清新俊朗、婉转蕴藉的风格。
局限:散文思想内容过于时代化;刻意追求诗境,惯用象征、比附,艺术表现有雷同倾向(见景——入境——抒情——升华——点题);缺少对生活的真情实感。
三、刘白羽的散文
刘白羽(1916-2005、8):当代著名作家,北京通州人。在散文、报告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都有所成就。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出版的散文集有《红玛瑙集》《秋窗偶记》《冬日草》《平明小札》《刘白羽散文选》。他的散文基调是歌颂光明、歌颂英雄的人民,具有深刻的哲理性,风格激越、刚健,闪耀着时代的光彩。
刘白羽散文的特点:
1.歌颂时代英雄,反映时代风貌,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2.善于使用对照手法制造波澜,结构错落有致。
3.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是刘白羽散文的基本特色。
4.雄浑豪放,壮怀激烈是他的 的基本风格。
不足:太多的豪言壮语和政治议论
四、其他作家
•(一)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延安抗大。1920年3月6日生于河南省郑州的一个贫苦家庭。童年时在郑州城东门外一座破庙改成的免费贫民小学就读,在那里受到一位年青女教师的熏陶和影响,喜爱上了文学。他长期生活在部队中的颇负盛名的优秀作家。诗歌、报告文学、小说、散文、杂文都及时反映现实生活,洋溢着饱满的政治热情;并擅长把叙事、写景、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语言朴实优美,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二)吴伯箫(1906.3.13-1982.8.10)原名吴熙成,山东莱芜人。 192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同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了处女作《白天与黑夜》。 1931年大学毕业。 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著作 《烟尘集》、《北极星》等。他的散文不论是怀念延安生活,还是倾述对社会主义的热爱,都宣扬了继承革命传统,促人积极向上的主题。 吴伯箫散文的特色之一,是从“一枝一叶”的普通事物中深入挖掘,以小见大,从平凡中引伸出深刻的内涵。如《记一辆纺车》中,从“农村用的手摇纺车”引伸出“与困难斗争,其乐无穷”的延安精神。 吴伯箫一般不即兴成文,而是积累了一段时间的感情之后,再回过头来,追述从前的经历。因此,他的散文在平淡的叙述下蕴藏着深厚的情感,象他亲身经历的延安生活,是15年之后才写成散文的。这样写成的作品,经过一番回味、洗炼之后,浮光掠影变得清晰明确,片面感受便汇成了完整的印象。
•(三)“三家村”杂文
•邓拓、吴晗、廖沫沙
• 以吴南星为笔名发表大量鉴古知今、匡时救弊的杂文, 1966年4月16日,《北京日报》刊登关于《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的批判材料, 1966年5月被极左势力定为“三家村反党集团”,遭到残酷迫害。邓自杀,吴被迫害致死,廖被关押流放。1979年初平反。杂文题材广泛,文化哲学底蕴深厚,具有非凡的智慧和勇气。缺憾是艺术形式较为单一,审美特征不够鲜明,政论居多。
•邓拓(1912—1966),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福建闽侯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 “三家村”被打成“反党集团”,成为文化大革命的最早牺牲品。5月18日,邓拓含冤自尽,成了“四人帮”大兴文字狱的第一个牺牲者。他的杂文重史识、史论,抓住现实,旁征博引,含蓄委婉,可谓雅俗共赏。 表现了捍卫真理,刚正不阿的精神。如《一个鸡蛋的家当》、《生命的三分之一》
•吴晗(1909——1969),浙江义乌吴店苦竹塘人1909年8月21日出生,原名吴春晗,字辰伯。历史学家、革命者、民盟领导人。任北京市副市长(1949年11月至“文化大革命”前)期间,为首都文教事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吴晗被揪斗、毒打,并被“四人帮”投入监狱,1969年10月10日被迫害致死。他的文章史料详实,阐述严密,大多弘扬民族传统找到美德,以促进新时代的道德建设。如《论民族英雄》
•廖沫沙 (1907-1990)原名廖家权,笔名繁星。湖南长沙人。著名的杂文作家,老革命家。文革期间,连续遭受批斗,1968年开始在狱中整整被关了8年,后又被送到江西一个林场劳动3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得以平反。著有杂文集《分阴集》、《三家村札记》(合作)、《长短录》(合作)、《纸上谈兵录》、《廖沫沙杂文集》、《馀烬集》,故事新编《鹿马传》等。 他的文章灵活地穿梭于历史和现实之间,借助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分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辨证唯物论。如《开卷有益和坐井观天》
第七章 “文革”时期的文学
一、“文革”文学概述
总体特点: 在“四人帮”的文化统治下,“文革”文学表现出以政治为权威的主流意识形态对古代文化传统、民间文化传统和知识分子文化传统的三重否定。
对社会主义文学的摧残
(一)对《海瑞罢官》的批判(前面章节已介绍)
(二)对老作家、文艺作品的批判。 林彪、江青等人炮制《纪要》,推行“文艺黑线专政”论,肆意摧残社会主义文艺。(教材147页)
二. 文革”文学表现
(一).古代文化的遭摧毁
1)破四旧、抄家、打砸抢的结果,是庙宇、宫殿、园林、民居、文物、古书、古字画等毁于一旦。
2)传统文化话语改头换面出现。
例如:批林批孔是以肯定一种古代文化(法)来否定另一种古文化(儒),使韩非子的学说普及;对领袖语录的领悟与把握,意外地促进了古汉语的学习推广。
(二).民间文化的被扫荡
例如:“文革”期间民间美术工艺品、民间习俗、自发性的民间文艺活动等遭到毁灭性的扫荡。“游街”时,戴的高帽形状、簇拥形式、强迫被斗者敲击簸箕,与民间固有的展示阴曹地府、驱神求鬼的赛会类似; “表忠心”的静态造型有民间剪纸、织锦、泥塑、木雕的民间艺术鲜明痕迹等等。
(三).知识分子话语遭清算和向“地下”沉落。
•1、作家、诗人们的创作权力被剥夺。
•如:从1966年开始,邓拓、老舍、罗广斌、杨朔、傅雷、周瘦鹃、李广田、闻捷等相继不堪迫害自杀身亡,赵树理、邵荃麟、冯雪峰、田汉等被残害至死,巴金、柳青、艾青、周立波、王蒙等被关进“牛棚”、赶到干校、投入监狱、流放边疆。
•2、作家自己也主动放弃知识分子话语权力,努力清算、抛弃新文化的话语传统,竭力向到时大众话语、主流话语靠拢 。比如诗人郭沫若。
(四)、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审美性丧失
1、人物的情感情绪联系以“革命化”处理,而不是以真切的、人情味的爱情、亲情、友情维系。这些普通的情感在“地上”的文学里基本上缺席。
例如:样板类的戏剧、电影、小说里,英雄人物都好像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亲情血缘背景。连结他们的纽带只有革命和阶级感情。
2、人物个性、丰富复杂性丧失,被抽空成一些符号、脸谱。英雄人物被神化、净化,也就被脸谱化、简单化。
3、表达的形象性丧失,充斥文本的是干巴巴的理念说教,标语口号泛滥成灾。
4、作家的独特风格丧失,作家们都要藏起自己的声音汇入到时代的大合唱中。
三、“文革”中的地下文学
•摆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制约而回到自己对现实生活体验、想象、思考之中,并由此显出人性与艺术的觉醒。
•(一)小说
•1、写科学家人生遭际与爱情生活的《第二次握手》作者张扬
•小说命运的曲折
•2、手抄本“文革探案故事”《梅花党》、《一双绣花鞋》等
•3、《波动》 作者赵振开
•“散文诗”式的小说,青年心灵深处的理性之光
•小说采用了复调叙述的方式,
主要的叙述者不但有主人公杨讯与萧凌,还有充满矛盾的地方领导林东平及其女儿,彻底的虚无主义者、充满了原始兽性的流浪汉白华等 等。这些叙述者的不同视角展现出那个特定年代的现实的方方面面,以及不同经历与地位的人们冲突而矛盾的内心世界,从而展示了一幅多角度、多侧面的时代图景。(例文见后)
(二)诗歌(另分章节论述)
四、“文革”中的诗歌
(一)“红卫兵诗歌”
•特点:理想浪漫中夹着狂热盲目,内容多是对伟大领袖的赞颂,抒发要为革命牺牲的精神等等。
(二)地下诗歌
•概念: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手抄的形式在少数人那里传阅,具有小范围、隐秘性特点。游离于当时的主流文化之外,而保持着清醒的艺术个性,自觉追求自己的历史使命。
1、“白洋淀诗歌群落”
“白洋淀诗群”是“文革”开始以后较早开始现代诗探索的诗歌群落,其时间定位应在1969至1976年,是一个以北京为“根”的知青诗歌群落。以“白洋淀诗群”为基础发散而成的“今天派”诗歌,他们的诗歌受到俄苏诗歌的影响较多。(教材155-156页)
代表诗人:芒克(姜世伟)根子(岳重) 多多(栗世征)
2、黄翔、食指的创作
•黄翔 1941年出生在贵州,17岁开始发表作品。18岁以“企图投敌叛国”罪和“现行反革命”罪,被判刑4年,收监改造。其后的10多年里,诗人被多次释放,又多次被投狱。诗人写下了《长城》、《野兽》、《白骨》、《给贝多芬和我自己》、《留在星球上的札记》、《火炬之歌》、《我看见一场战争》等出色的诗篇。到1970年再度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其时他的孩子生重病病危了,医生3次发出了病危通知书,但却被3次拒绝探视。直到孩子死在医院里。次日,悲愤交加的诗人先是拿刀冲到“黄翔专案组”组长家复仇,未果,随即被送往了精神病院。
•8年之后,从精神病院归来,诗人创作《火神交响诗》等大量诗作,引起极大反响。进入新时期继续创作诗歌,但是遭遇坎坷 。1997年,诗人,终于下定了决心,一步三回头地踏上了流浪他乡的旅途。
•《独唱》
•我是谁
我是瀑布的孤魂
一首永久离群索居的诗
我的漂泊的歌声是梦的游踪
我的唯一的听众
是沉寂 1962年
表现了青年诗人对自我生命的真切体验和对时代发展动向的敏锐观察。那时,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尚未正式开始,但从50年代中期起,一场接一场的政治批判运动已让人们无所适从,许多人的正常生活特别是知识分子的生活与工作均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外界的客观环境让他们只能在自己的心灵深处 “独唱”。这种“独唱”,表明那个轰轰烈烈的时代中人内心真正的寂寥。外表的热闹与内心的孤独形成一种鲜明的对照。此诗最大的特点就是独到地抒写了人们内心的孤寂与忧愤。诗中以“我”直抒胸臆,而这个“我”只是一种象征,象征了那一代人的灵魂。
食指,郭路生,笔名食指,1948年出生于北京一个干部家庭。为现代主义诗歌开拓了道路。他的诗作有《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酒》、《还是干脆忘掉她吧》、《相信未来》、《命运》等。(教材154页)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作品分析
•分析:这些意象蕴涵了那个时代青年人的失望与悲哀,凄凉与迷惘。相信年轻的生命经过无数次的迷途、探索、失败,一定会正视残酷的现实,克服困难,创造出新的生命以热情与执着去面对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突出强调:“相信未来”,相信未来客观公正的评定,相信未来的美好,相信理想一定能实现。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具有崇高的悲剧感。
3、“七月”派诗人 曾卓、牛汉、绿原
•曾卓,1922年生于武汉,祖籍黄陂。他是在抗日救亡浪潮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诗人之一。14岁开始写作,16岁入党。17岁正式发表作品。流亡重庆时,与邹荻帆、绿原等人组织了在诗坛产生较大影响的“诗垦地社”。解放后,诗人担任了《长江日报》副社长,不久即被卷入“胡风案件”的大风暴,一阵奇异的风将诗人推向了命运的悬崖。然而,当命运黑暗时,诗在亮着;当世界沉睡时,诗在醒着。他最好的作品是在这25年中写就的。伤痛、寂寞和爱,构成了曾卓的诗性世界,成为诗人灵魂中最明亮最撼人心魄的部分。平反后,担任了中国作协理事,湖北省作协副主席等,出版了诗集《门》、《悬崖边的树》、《老水手的歌》和散文集《听笛人手记》等十余种。
•曾卓的《有赠》仅仅是他写给恋人的组诗中最为广泛流传的一篇,这组诗中此前此后的诗歌都非常真挚感人。假使将这组诗看作一首乐曲,首先出现的乐章便是思念。这种思念非常强烈,成为一种呼唤的音调。在最初的思念中,爱人的形象已经类似于圣洁的女神,她仿佛可以包容一切世间的苦难,安抚与疗救诗人经受的所有痛苦与创伤,成为诗人在人世间的最后的精神支柱。
•诗中已经不再是一个普通的恋人形象,而是诗人人生的引路者与守护神——只要这引路者与守护神还在,诗人的人生就永远不会迷失方向。当诗歌的最后一段出现“炼狱”、“灵魂”、“烈焰”等形象时,这种守护神的原型意义就更加明显了。在某种程度上,这确实是写实:当人群中所有的人抛开诗人时,只要还有一个相知相爱的人能理解与容纳他,那他就能获得无上的精神力量。所以这里的升华不是没有基础的,这是一对普通恋人的感情,但这种感情也确实是人生的指路灯:当人被虚妄的理想抛弃时,只有这种普通人的爱与真情才是人生最真实也最可爱的一面。
(三)、天安门诗歌运动1976、4、5
天安门诗歌运动:1976年4月5日(清明前后),天安门广场掀起一场以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主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表达人民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怒与声讨,对光明和理性的呼唤,歌颂和怀念周总理,具有极强的现实功利性和战斗性。“四五”诗歌运动宣告了“假大空”的文革文学的末日,成为 “伤痕文学”的发端。
•1、“天安门运动”的成因
•2、过程及实质
•在“政治与文艺”模式中的文学运动。
•天安门诗歌 教材159
中国当代文学之新时期小说
第一讲“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
•对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文学创作,批评界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等概念来指称。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所指称的创作,主要是小说,。因此,在许多情况下,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也就大致是指伤痕小说、反思小说和改革小说。
•伤痕、反思、改革文学采用“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社会情境下的主导性政治话语,具有文学启蒙的性质,即文学立足于社会政治层面的观念启蒙。
第一节 伤痕文学
•在七八十年代,“文革”是中国人无法回避的事件,也是作家思考表达的焦点。由此产生了伤痕文学,无情地揭露了文革造成的社会问题,极力伸张人道精神,努力恢复人在文学创作中的主体地位。伤痕文学是新时期最先出现的文学创作潮流。“伤痕文学”较早在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的,是刘心武的《班主任》(《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接着,卢新华的《伤痕》(《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 发表,“伤痕文学”因此得名。
一、刘心武
•刘心武《班主任》揭露了文革对宋宝琦、谢惠敏等青少年灵魂的扭曲和精神的伤害,通过他们的畸形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畸形本质,发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教材P187-190
二、卢新华
卢新华《伤痕》写 “文革”时期的“革命小将”王晓华和“叛徒”母亲的故事。小说从母女感情,即中国人最为注重的伦理感情人手,揭露了“文化大革命”给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和心灵带来的无法弥合的创伤。
三、张贤亮
张贤亮,1936年生,江苏人。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被打成“右派分子”在农场劳动改造长达20余年,是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重要作家。1993年初 “下海” 创办华夏西部影视,下属的镇北堡西部影城成为有名的人文景观和旅游景点,被誉为“中国一绝”。张贤亮以“出卖荒凉”获得了文化商业的成功。
主要作品:
•短篇小说《灵与肉》《邢老汉和狗的故事》《肖尔布拉克》;中篇小说《河的子孙》《龙种》《土牢情话》《早安朋友》《绿化树》;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注意,张的一部分作品是属于反思文学。)教材P208-209
四、伤痕文学的意义
伤痕文学主要从三个方面表现文革十年动乱给人民带来的伤痕:一是精神意识的荒芜与畸形;二是心灵情感的压抑与残缺;三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严重破坏。
伤痕文学集中于对社会和人生伤痕的表层描写上,带有文革泄愤的倾向,缺少深刻的悲剧性思索。但在文学上具有开拓意义,是文学冲破极左思潮全面复苏的信号,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现实社会问题,具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的性质。
局限性
第二节 反思文学
•反思文学是略晚于伤痕文学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它是伤痕文学在社会内容上的扩展和深化。它把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道路的曲折过程联系起来,深刻揭示建国以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作品:古华《芙蓉镇》、高晓声《李顺大造屋》、 路遥《人生》、王蒙《布礼》《蝴蝶》、张贤亮《绿化树》《灵与肉》、茹志鹃《被剪辑错了的故事》、韩少功《西望茅草地》、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谌容《人到中年》、刘真《黑旗》、叶文玲《心香》、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鲁彦周《天云山传奇》。
一、反思文学的内容
1、反思建国以来各种运动和“左倾”思潮对人们的生活和命运的影响;古华《芙蓉镇》
2、 揭示封建残余势力和封建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在人们精神上的烙印;叶林蔚《五个女人和一根绳子》
3、对党和人民的关系的反思和对官僚主义的批判;王蒙《蝴蝶》
4、对扭曲的人格或不健全的文化心理以及国民性的剖析和针砭。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二、路遥(1949-1992),陕西人,生于一个贫困农民家庭,曾经务农,做过民办教师,在县里做过许多临时性工作。1973年作为“工农兵学员”进入了延安大学,毕业后,他先后任《陕西文艺》和《延河》的编辑。
作品
反思小说《人生》:发表于1982年,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构成了它的时空背景。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构架。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平凡的世界》(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孙少平、田晓霞
•《人生》就是通过城乡交叉地带的青年人的爱情故事的描写,开掘了现实生活中饱含的富于诗意的美好内容,也尖锐地揭露出生活中的丑恶与庸俗,强烈体现出变革时期的农村青年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中所面临的矛盾、痛苦心理 。小说的主人公高加林是一个颇具新意和深度的人物形象,他那由社会和性格的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命运际遇,折射了丰富斑驳的社会生活内容。借助这一人物形象,小说触及了城乡交叉地带的社会的、道德的、心理的各种矛盾,实现了作者“力求真实和本质地反映出作品所涉及的那部分生活内容的”的目的小说。
•教材P256
•片段欣赏
•通过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多层次地展现了高加林这种的悲剧性格的形成过程。高加林与传统道德观念有着千丝万搂的联系,他对爱情是相当严肃的,他对巧珍也有着真实的感情,但在变动着的现实中,在他对城乡生活的差异有了强烈的感受之后,他被实现个人愿望的可能而引起的骚动所折磨:一方面他留恋乡村的淳朴,更留恋与巧珍的感情,另一方面又厌倦农村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向往城市文明,希望能在那里实现自己新的更大的人生价值。对他来说,这一开始就是一个甜蜜而痛苦的矛盾。由于偶尔的机会,他的命运出现了转机,他对生活、对自己作了重新的估量。最后,他与刘巧珍的爱情终于被与黄雅萍的世俗爱情所替代。
三、
•1、古华,生于1942年,湖南嘉禾县人,现旅居加拿大。代表作品:《芙蓉镇》(1981年发表,获首届茅盾文学奖,被改编成电影)《美丽崖豆杉》《爬满青藤的木屋》《金叶木莲》《浮屠岭》。
•2、张贤亮反思小说《绿化树》、《灵与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知识分子章永璘在苦难的肉体磨难中所经受灵魂洗涤的心理历程。马樱花。
•《芙蓉镇》以60、70年代政治运动为背景,塑造了胡玉音、秦书田、谷燕山、李国香、王秋赦等人物形象。小说寓政治风云于民情风俗,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作品围绕芙蓉姐胡玉音勤劳致富却招来不幸的故事,揭露了极左路线对人性的摧残和给人民生活带来的深重灾难。
四、反思文学的特征:
三种反思方式: 历史反思、现实反思、生命反思。
从社会、政治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从历史经验的高度揭示文革的荒谬性和对“人”的全面伤害;主题深刻,具有很强的理想色彩。
第三节 改革文学
•改革文学是以社会政治经济的改革为题材的作品。因为长期存在的弊端和不能忍受的落后状况,使人们在反思的同时迫切要求实行改革。所以改革文学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是与“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相继出现的文学现象。
•作品: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燕赵悲歌》,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小说,贾平凹《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浮躁》,何士光《乡场上》,张洁《沉重的翅膀》,柯云路《三千万》,李国文《花园街五号》,张贤亮《男人的风格》,张炜《秋天的愤怒》,王蒙《坚硬的稀粥》。
一、改革文学的主要特点
–1、热忱呼唤改革,对改革的进程作了及时快捷和持续的反映和描写;
–2、力图整体反映变革中的时代、社会与人,描绘出改革是一个夹杂着挫折、失败、困惑,但又高扬着理想希望的不可逆转的复杂过程;
–3、创造了一批改革家、开拓者形象为中心的“当代英雄”。
改革文学调整了文学反思历史,向后看的视点,使文学“回到当下”。
二、蒋子龙
蒋子龙,1941年生于沧州。1965年从部队复员后回天津重型机器厂,当过厂长秘书、生产工段长、车间主任。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天津作家协会主席。1976年以短篇小说《机电局长的一天》引起强烈社会反响。1979年以《乔厂长上任记》再次轰动社会。短篇《乔厂长上任记》 《一个工厂的秘书日记》《拜年》,中篇《开拓者》《赤橙黄绿青蓝紫》《燕赵悲歌》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乔厂长上任记》开了改革文学的先河。
小说关注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记录了改革的艰难以及带来的伦理、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变化,创作方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注重改革者的形象塑造。
三、高晓声
•高晓声(1928-1999),江苏武进人。50年代开始创作,已出版《李顺大造屋》《陈奂生》等小说集与长篇小说《青天在上》《陈奂生上城出国记》。
•高晓声以乡土题材“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而独树一帜,他的小说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精神历程,揭示了他们生活命运与政治、经济、历史和民族性格和心理的关系。高晓声的文学成就在于他塑造了一大批“中国农民的灵魂”的人物形象,表现他们在物资生活变化的同时,精神生活的变化和要求,形象地建立起他的国民性反思与批判的艺术世界。教材P208
•“陈奂生”系列小说(包括《“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战术》《种田大户》《陈奂生出国》等)反映农民陈奂生的人生历程。“上城”为其生活带来转机,“包产”使他找到归宿,“出国”则标志着他走向成熟。从这个人物的“人生三部曲”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农村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和广大农民艰难行进的身影以及心理的负重前行。
•片段欣赏
第二讲 寻根文学、知青文学
第一节 .“寻根文学”
•一.“寻根文学”概念
•1983年前后,当现代派文学的形式实验没有新的进展,小说创作处在徘徊状态中,一些作家把目光投向了民族文化。尝试以现代意识去关照民族文化传统以及民族心理深层的文化积淀,从文学与文化的关系中去寻求民族文化的根。
代表作家、作品
主要代表作家:莫言、韩少功、王安忆等。
主要作品:韩少功《爸爸爸》《女女女》《归去来》,阿城《棋王》《树王》《孩子王》,王安忆《小鲍庄》,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陆文夫《美食家》,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沙灶遗风》,冯骥才《神鞭》。
二、寻根文学产生的原因
1985年,韩少功、阿城、郑义、郑万隆、李杭育等相继打出了“寻根”的旗子,他们反对一味追求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创作倾向,提倡把文学的“根”扎在本民族的岩层中。同时受到学术界的“文化热”影响,旨在追溯民族文化渊源,对传统文化予以审视、剖析和继承,并希望以此走向世界。
三.文化寻根小说的发展
•1.寻根文学可追溯至80年代初期的民俗风情小说。
•从文化小说到寻根小说
•历史文化语境
•文化小说
•如:汪曾祺《受戒》(明海、小英子)、邓友梅《那五》。
•2.80年代中期寻根小说的主题从边缘化的追求到一种自觉,真正进入寻根小说的写作。
•3、1987年左右是文化寻根思潮转型和终结的时期。以莫言《红高粱》、张炜《古船》为标志。
四.寻根文学的显著特点
•(1)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点。
•(2)反思与寻找
•具有现代意识。以现代意识关注历史,反思传统文化, 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民族性与世界性
•(3)创作手法上传统和现代相融合。
五.文化寻根小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1)文化批判型。对传统文化持审视批判和否定的态度。
•韩少功《爸爸爸》、《女女女》。王安忆《小鲍庄》。
•(2)文化认同型。对传统文化持一种理解、认同、肯定的态度。
•如:阿城《棋王》,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沙灶遗风》,冯骥才《神鞭》。
•(3)原始生命型。莫言《红高粱》、郑万隆的“异乡异闻系列”
•如《老棒子酒馆》、扎西达娃《系在皮绳扣上的魂》。
六、代表作家及作品
1、韩少功(1953-)笔名少功、艄公等。湖南长沙人。1969年初中毕业后,下放汩罗县的农村插队。1974年调县文化馆工作,开始发表作品。执笔含有大量史料的传记《任弼时》(与甘征文合作)。1978年考入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1979年发表短篇小说《月兰》在文坛崭露头角。1982年毕业后在湖南省总工会的杂志《主人翁》任编辑。1984年调作协湖南分会从事专业创作。1996年与同仁策划文人杂志《天涯》,任杂志社社长,发行后广受好评。
•作品选讲:《爸爸爸》教材P261
•认为传统文化中更多需要肯定和弘扬的是“不规范”的、存在于野史、传说、边地风俗以及道家思想和禅宗哲学中的文化精华,而对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被体制化了的“规范”文化,则持拒斥、否定、批判的态度。作品则以强烈的“寻根”意识,探寻文化规范对自由生命的制约,拷问“规范”状态下人类生命和人类文明由起源向末日退化的形态,从中发掘出人性中的惰性和冥顽不化的国民劣根性,也完成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批判。
•《爸爸爸》以一种象征、寓言的方式,通过描写一个原始部落鸡头寨的历史变迁,展示了一种封闭、凝滞、愚昧落后的民族文化形态。作品以白痴丙崽为主人公,通过对他的刻画,勾勒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某种畸形病态的思维方式,表达了作家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与批判。丙崽是一个“未老先衰”却又总也“长不大”的小老头,,外形奇怪猥琐,只会反复说两个词:“爸爸爸”和“x妈妈”。但这样一个缺少理性、语言不清、思维混乱的人物却得到了鸡头寨全体村民的顶礼膜拜,被视为阴阳二卦,尊“丙相公”、“丙大爷”、“丙仙”。于是,缺少正常思维的丙崽正显示了村人们愚昧而缺少理性的病态精神症状。
2、汪曾祺
汪曾祺出生于1920年,江苏高邮人。汪家是一个士绅世家,祖父是清朝末期拔贡,开过药店,作过眼科大夫。父亲汪菊生是一位熟读经史子集的儒生,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花鸟鱼虫无所不爱。汪曾祺在气质、修养和情趣上较多地继承了他父亲的基因,从小受到正规的传统教育和父亲的宠爱,又聪颖过人。
1939年夏,汪曾祺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人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他所以不远千里奔赴昆明,就是冲着西南联大中文系有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等著名学者。其中沈从文对汪曾祺的影响极其深远。在沈先生的习作课上,汪曾祺写了他平生第一篇小说《灯下》,记一个店铺上灯后各式人物的活动。这篇习作在沈先生指导下几经修改,便成了后来的《异秉》。1947年(27岁)写于上海的短篇小说《鸡鸭名家》,在小说题材和创作风格等多方面都受到沈从文小说的极大影响,并显露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到长城外张家口地区的一个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改造。1962年,调回北京,在北京市京剧团任编剧。
1979年,重新开始创作。在80年代以后,进入创作的高潮期,创作出许多描写民国时期江南风俗人情的小说,出版有小说集《晚饭花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散文集《蒲桥集》、《孤蒲深处》、《旅食小品》、《矮纸集》、《汪曾祺小品》和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1987)、《汪曾祺文集》(四卷,1993)、《汪曾祺全集》(八卷,1998)等,受到很高的赞誉,曾掀起一个“汪曾祺热”。1997年在北京病逝。汪曾祺的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都曾获奖,一些作品还被翻译到国外。他还曾创作和改编了京剧《范进中举》、《王昭君》及现代京剧《沙家浜》等。
1980年,汪曾祺以他的《受戒》开始了自己的文学“新生”,也开创了新时期文学文体自觉的先声。
《受戒》发表于《北京文学》1980年第10期,获1980年度“《北京文学》奖”。《受戒》描写的主要环境是菩提庵,小说一开头,即交待了充满儿童情趣的“荸荠庵”名称的来历。“荸荠”这个世俗、卑微、充满泥土气息和温馨回忆情调的意象,将佛教圣地的神秘、禁忌、阴冷冲冼掉了大半。明海当和尚,没有一丝宗教原因,而纯粹是寻一条生路。因此,在作者笔下,荸荠庵是一个与世俗世界无本质差异的地方。这里的大师父不叫方丈或住持,而叫“当家的”。当家的大师父仁山的主要任务,即是料理三种账务:经账、租账、债账,类似账房先生。二师父仁海是有家眷的人。三师父仁渡聪明、漂亮、充满活力,他是打牌高手,“飞铙”行家,还会唱最俗最昵的情歌。平常日子,各路生意人甚或偷鸡摸狗之徒常来打牌聊天,佛寺净土几成娱乐场。逢年过节他们也杀猪吃肉,“杀猪就在大殿上。一切都和在家人一样。”庵里惟一显得干枯冷寂的人——老师叔普照,也以给即将升天之猪念“往生咒”的方式参与着这项杀生活动。作者还不失时机地插叙各路和尚带着大姑娘、小熄妇私奔的故事。总之,“这个庵里无所谓清规,连这两个字也没人提起。”由此可见,小说通过描写“受戒”,想要表现的却是“不受戒”的人生理想。
《受戒》是汪曾祺最主要的代表作品之一。它不仅承接、丰富了废名、沈从文这一支中断已久的中国抒情小说的传统,小说中明子向小英子求爱的情节,是汪曾祺所有小说中最直接、大胆的爱情描写,但仍然是“发乎情,止乎礼”,含蓄而典雅。汪曾祺说自己受儒家影响比较多,由此可见一斑。其中最精彩的地方,是对小英子的脚印的描写以及对明子求爱方式的表述,这是在其它小说中几乎不可见的。而小说对善因寺的描写,也是汪曾祺小说风俗风情描写的一个典型例子,从中可以了解汪曾祺小说“宋人笔记”的风格。当然,风俗风情描写与人物还是有关系的,就像作者自己说的“小说里写风俗,目的还是写人”。风俗与人的关系作者用“蜻蜓点水”的笔法一笔带过:善因寺显然不同于“荸荠庵”,它给人一种压抑,但小英子无疑具有大无畏的精神,在那么庄严肃穆的地方,她依然大喊大叫,象征着不受羁绊的人类自然天性,象征着在自然田园中生长生活的自然之子蓬勃的生命力。如果联系到作者自己的坎坷经历,小英子也可视作是作者的化身。汪曾祺多想在厄运、坎坷面前像小英子那么无惧无畏,保持旺盛的生命本色呵,可惜,汪曾祺只能在梦中、文本中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是对现实的逃避,同时,也是对现实委婉无奈的控诉。
•汪曾祺作品特点:
1、汪曾祺的小说充溢着“中国味儿”。他说:“中国人必然会接受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影响。”儒、道、佛三家,“比较起来,我还是接受儒家的思想多一些”;不过,“我不是从道理上,而是从感情上接受儒家思想的。”正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因而在创作上主张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在语言上则强调着力运用有中国味儿的语言。这是他艺术追求的方向,也是他小说的灵魂。
2、除净火气、感伤,达到恬静、淡泊,可说是汪曾祺小说的主要风格,也是他自己饶有特色的“抒情现实主义的心理基础。”
3、在结构艺术上, 汪曾祺的小说转折自然,不求严谨,接近散文,贴于生活状态。
3、阿城 ,原名钟阿城(1949- ),中国当代作家。北京人,出生于1949年清明节。十二三岁时就已遍览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陀斯妥耶夫斯基、雨果等中外文学名著。中学未读完,“文化大革命”开始,去山西农村插队,此时开始习画。为到草原写生,转往内蒙,而后去云南建设兵团农场落户。在云南时,与著名画家范曾结识,两人超过“代沟”而成莫逆之交。“文革”后,经范曾推荐,《世界图书》编辑部破格录用阿城,作者重返北京。回城后曾在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东方造型艺术中心、中华国际技术开发总公司工作。现旅居国外。
1984年因发表处女作《棋王》而知名于世,后相继发表《孩子王》、《树王》及系列短篇《遍地风流》等。虽然作品数量不多,但在当代文坛具有广泛影响。阿城小说多侵入作者所感知的中国文化,注重揭示民族文化心理和个性意识,营造文化氛围。与这一特点相适应,作者采用了我国传统文学的形式。阿城小说在整个当代文学中均不失其独特性。
1.追求人格精神
2.独特的叙述方式
3.语言特点,用纯然的白描刻写人物,叙事状物惜墨如金。
《棋王》教材P265-266
•处女作《棋王》中,阿城表现出自己的哲学:“普遍认为很苦的知青生活,在生活水准低下的贫民阶层看来,也许是物质上升了一级呢!另外就是普通人的‘英雄’行为常常是历史的缩影。那些普通人在一种被迫的情况下,焕发出一定的光彩。之后,普通人又复归为普通人,并且常常被自己有过的行为所惊吓,因此,从个人来说,常常是从零开始,复归为零,而历史由此便进一步。”主人公王一生。这是一个在历史旋涡中具有独立生活方式和生命力的人物形象,他的整个人格中投射着久远的、富有无限生机的文化精神,这使他虽以一己的单薄存在,却显现出了无可比拟的顽强精神和文化魅力。小说中写王一生天性柔弱,在“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浩劫中,像他这种小人物好比狂风中的沙粒,要在不能自主的命运中获得意义和价值,唯一的力量只能来自于内心,寻求自身精神的平衡和充实。
•小说从饮食、下棋两个方面展开对王一生的描写,揭示这一人物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神韵。王一生独自一人跟九个棋手下盲棋并战而胜之等情节描写,又使人物充满了神奇色彩。无分别心,不作你我想,顺应自然的变化,从凡俗的胜负之中超越出来的棋之至道。所以“无”是庄禅的一字真经。但是,在小说中,我们又分明能够感受到那种沉郁悲壮的东西有一种怀才不遇的郁愤之情。
•阿城在塑造王一生这个人物形象、写出他的无为的人生态度与有为的创造力时,力图表现古代道家文化思想。贯穿在小说里的是有为与无为、阴柔和阳刚的相互转化,生命归于自然、得宇宙之大而获得无限自由的所谓“道理”,并进而把这种传统文化精神与当代人生联系起来,赋予其进取的现代意义。但作家没有直接讲述这些“道理”,而是将其隐没于饶有风趣的故事和生动的艺术描写里而不彰。这正是《棋王》作为“寻根文学”作品的独特的价值取向。
4、莫言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6年3月5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东北乡一个农民家庭。极左路线从50年代末期造成了农村社会的普遍贫困,他家是上中农成分,连领救济粮的资格都没有。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歧视给他的少年生活留下了惨痛记忆,父亲过于严厉的约束也使他备受压抑。这种心理特征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小说创作。12岁时读小学五年级,因“文革”爆发辍学回家,以放牛割草为业,闲暇时读《三国演义》、《水浒传》,无书可读时甚至读《新华字典》。18岁时走后门到县棉油厂干临时工。1976年8月参加解放军来到渤海边上,站岗之余依旧喂猪、种菜。1979年秋调至解放军总参谋部,历任保密员、政治教员、宣传干事。1981年开始小说创作 1985年发表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引起文坛注意。此后的创作明显受到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影响。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反响强烈,被读者推选为《人民文学》1986年 “我最喜爱的作品”第一名。同年从军艺毕业,到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开始有报告文学作品问世。1989年秋入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习。
莫言小说特点:
1、迷恋于感官世界:A、B、C、
2、赋予万物以灵性。
3、想象,则是莫言艺术的最大特色。
作品:《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P267-268
莫言在《红高梁》中时时在向我们展示高密东北乡人骁勇血性的精神状态和狂野不羁的原始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民族“种”的退化的担忧,莫言要寻的“根”恐怕就是指民族的“种”吧,而在作家心中,只有高密东北乡的先人们,才具备“种”的强健,由此也体现了莫言的“原乡”情结。每个作家都有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环境特色,“小说的描写氛围大都具有传统文化的地域生活特点”,“寻根小说家们面对的是粗朴荒蛮的民族文化积淀、是绚丽的民风民俗、是神秘深邃的宗教、是充满文化悖论的浩瀚历史”,这些都为作家提供了最直接的生存体验,是作家创作的源泉。由此可见高密东北乡对莫言的重要意义,现在来看莫言写了大量的乡村题材的小说也就不足为怪了。高密东北乡先人的生存状态和民族精神在莫言的多部小说中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这与莫言独特而深刻的乡村生活体验是分不开的,莫言将文学与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二者得到和谐的统一。
七.寻根小说的历史变革作用
(1)它导致了小说由以往所关注的社会领域向文化领域的变革,使小说由当代社会生活的仆从成为广阔的文化与人性领域的探索者。
(2)在小说的艺术层面上,寻根运动使小说摆脱了一个遵照生活逻辑与客观时空逻辑进行写作的时代,也摆脱了一个社会政治的话语时代,而开启了超验的和“虚构”的时代。
局限是对于“根”的理解的静止性和非历史性,导致了一些作家一味的沉迷于古、俗、粗、野之中,表现出贵远贱近、向虚背实的倾向。
第二节 “知青文学”
1.上山下乡经历的知识青年创作的反映当年知识青年生活及诉说知青生活哀怨、反思造成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的作品,具有悲壮的英雄主义与顽强的理想主义色彩。
2.张承志、梁晓声、史铁生、王安忆、张欣欣、韩少功、郑义、李锐、叶辛、老鬼、陆天明、朱晓平、张抗抗等创作过知青小说。
一、“知青文学”概念
指在“文革”时期有过上山下乡经历的知识青年创作的反映当年知识青年生活及诉说知青生活哀怨、反思造成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的作品,具有悲壮的英雄主义与顽强的理想主义色彩。
60、70年代的知青下乡运动,是一场知识文化的乡村化运动,给大批的青年人生命带来了痛苦的记忆和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体验。潮流性的知青文学并不准确,更多表现为“知青作家群”和“知青文学体”,依附于反思、伤痕、寻根等文学思潮。
二、知青小说发展的三个阶段及特点
1、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带“伤痕”性质的知青小说,写苦难历程,以血泪的控诉为特征。
• 叶辛《蹉跎岁月》、竹林《生活的路》、孔平《晚霞消失的时候》。
2、80年代前期具有“回归”倾向的知青小说,写青春的激情和理想主义,以对知青生活正面价值的肯定为特征。
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张承志《黑骏马》,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
3、80年代中期以后是具有“反思”性质的知青小说,以对人性扭曲的思考为特征。
•朱晓平《桑树坪纪事》张抗抗《隐形伴侣》 陆天明《桑那高地的太阳》
•老鬼《血色黄昏》李锐《合坟》
三、知青小说的特点
1.以现实主义的文学精神为导向,执著于对知青心灵真实的寻踪,严肃探讨一代人青春的价值,辩证地审视那一段历史。
2.执著于对人生及社会理想的探求与追求。
3.知青小说奔突着青春的热情,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四、代表作家及作品
1、张承志回族,原籍山东省济南市,1948年在北京出生。1967年于清华附中毕业到内蒙古乌珠穆沁旗插队4年。1975年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历史语言系,1981年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主要进行北方民族史研究工作。张承志是青年作家、学者。《黑骏马》获1981~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春天》获1983年北京文学奖。《北方的河》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年又出版了长篇小说《金牧场》。1983-1984年曾以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特定地区研究计划"合作人及东洋文库外国人研究员的身份在日本搞中北亚历史研究,其后几度应邀赴日本搞学术研究和讲学,并出访美国、加拿大、德国、蒙古等国家。长期从事中亚、新疆、甘宁青伊斯兰黄土高原的历史宗教考古调查。信仰伊斯兰教。使用数种外语。1985年当先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小说选刊》编委。1987年被英国剑桥大学国际传记中心收入《世界名人录/世界作家名人录》中。
主题及作品特点
1)1、“为人民”的创作主题
2)2、寻求道德英雄和自由人格
3)3、崇高和壮美的风格
作品:《黑骏马》、《心灵史》
4)4、语言变幻无穷的表现力和包容力
2、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1年到1981年在 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96年11月,史铁生的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浙江《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五万元)。小说记述他在初残后工作于街道小厂时的经历。有人称誉它:“怀旧但不感伤,冲淡悠远,充满寓意。” 《老屋小记》和《务虚笔记》获得《作家报》1996年十佳小说奖。1997年当选北京作协副主席。
作品:1983年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是史铁生,也是当时小说创作的重要作品。它在多个层面上被阐释:或说它拓展了“知青文学”的视野,或称它在文学“寻根”上的意义。
第三讲 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
使新时期小说创作格局在短时间内变得复杂起来的是各种具有实验性作品的出现,具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先锋小说出现了。它标志着一种充满创造欲望的前卫艺术姿态,既具有艺术创作的自觉意识,又具有对既成社会规范和艺术传统的叛逆或超越企图。
第一节 先锋小说
一、“先锋小说”概念 教材P270-271
• 1985年开始,文坛上出现了一批先锋小说,这些小说有的具有现代派小说的特点,有的具有后现代主义特点。共同特征是提倡回到文学本身,注重语言实验,注重作品的形式感,强调“怎么写”比“写什么”更重要。先锋小说对后来的小说创作有着一定的影响。
代表作品
代表作家有刘索拉、残雪、马原、苏童、余华、洪峰、格非、孙甘露等。作品《你别无选择》、《苍老的浮云》、《黄泥街》、《冈底斯的诱惑》、《褐色鸟群》、《在细雨中呼喊》等等。
二、先锋小说的主要特点
•1.在文化上表现为对旧有意义模式的反叛与消解,放弃了对生活的象征、转喻,以及本质的抽象和形而上的把握,作品不再具有明确的主题指向和社会责任感,消解深度。
•2.在文学观念上对旧有真实观念的颠覆,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寻,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功能。
•3.在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结构散乱破碎,人物趋向符号化,性格缺乏深度,使读者由对人物和意义的关注,转向对叙述过程的关注。
•4.在创作姿态上追求自娱写作,追求“语词的快乐”,存在“文本自恋”倾向,具有反主流反启蒙倾向。
三、马原(1953-),辽宁锦州人。
•1982年从辽宁大学毕业后便前往西藏工作近七年,这段生活给他带来了《拉萨河女神》《冈底斯的诱惑》《虚构》等中国先锋小说的开山之作。马原著名的“叙事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80年代末,他的创作量急剧减少,进入同济大学中文系任教。90年代后,马原热衷于影视,创作了《谁能够喜怒哀乐自由》《都有一颗红色的心》:《死亡的诗意》等剧本。
马原小说特点
•1.马原的“元小说”和“叙述圈套”。“元小说”就是有意暴露叙事行为或者虚构性的小说。
•马原的元小说惯用的就是作者直接在作品中露面,使作者、叙述者和叙述对象三位一体。马原混居在小说内部参与故事、接触人物。与“人物”交朋友。“马原”分身:大元经常是个孩子,是“马原”的过去;陆高是强壮智慧的化身,是“马原”的理智状态;姚亮是人欲化的“马原”,是“马原”的潜意识的存在。使故事显得仿佛真实,同时又拆穿其真实性。
•马原小说中常出现的一句话: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
•2.马原的作品是通过小说的构成方式表达对世界存在方式的理解的。
•在故事和叙述的关系上,马原看重的是叙述,在他看来故事不过是叙述的产物。不仅叙述故事情节,还叙述叙述过程(叙述此刻正在进行叙述)。边叙述边发生故事。叙述召唤故事。所谓“叙述崇拜”。唤起整个小说界文本意识的觉醒。
•返身叙述:由经他虚构出来的小说人物之口,反过来叙述马原本人。 〈西海无帆船〉:插入人物姚亮的自我辨解和对马原的指控——抗议他的主人马原对他的任意描写,并将马原写小说的某些惯用手法抖露出来。马原的小说还试图表明,所谓真实的世界只有通过叙述或虚构的方式去把握,真实的世界存在于虚构之中。《冈底斯的诱惑》《虚构》
•3.马原的小说尝试把现代写法与传统写法结合起来的叙述方式。
•方法一,提供可信的故事细节,制造真实感,然后又将它们打碎。
•方法二,偶然逻辑,局部逻辑,大势不逻辑。
•方法三,沿用谋杀破案、寻觅珍宝、性爱奇遇等通俗小说的故事框架。
四、格非
•(1964-),原名刘勇,江苏丹徒人。1981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86年发表处女作《追忆鸟攸先生》。1987年发表成名作《迷舟》,从此以“叙述空缺”而闻名于“先锋作家”之中。而1988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褐色鸟群》更是曾被视为当代中国最玄奥的一篇小说,格非善于制造“叙事迷宫”。
•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迷舟》《唿哨》,长篇小说《敌人》《人面桃花、《边缘》、《欲望的旗帜》。
•格非的先锋小说特点
•1、在先锋小说中,马原注重的是叙述,而格非注重的是故事,与许多先锋作家不同,格非的小说大多有一个故事的外观,善于把故事讲得扑朔迷离、引人入胜。但格非的小说显然不同于传统小说中的故事。
•2、首先,格非的小说要表现的是感觉的真实,而非故事本身的真实。
•3、其次,格非的小说与其说要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不如说是有意拆解故事性。
五、余华
浙江海盐人,1960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后来随父母迁居海盐县。中学毕业后,因父母为医生关系,余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进入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从此与创作结下不解之缘。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与北师大中文系合办的研究生班深造。在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并与叶兆言和苏童等人齐名。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及《战栗》。余华迷恋于对暴力、苦难、阴谋、恐惧尤其是死亡的叙述,并且以一种冷漠的态度来叙述 。
•余华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发表后,又发表了许多实验性极强的作品,在文坛和读者之间引起颇多的震撼和关注,成为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他以精致见长,作品大多写得真实和艰苦,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着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密和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界及文本真实。P315
•余华主要的作品:
•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死亡叙述》《爱情故事》《鲜血梅花》
•中篇小说《四月三日事件》《现实一种》《世事如烟》等
•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
•余华的先锋小说
•1、余华热衷于叙述:
•暴力《现实一种》
•苦难《许三观卖血记》《活着》
•恐惧《在细雨中呼喊》
•尤其是死亡《一九八六年》《往事与惩罚》《活着》《现实一种》
2、叙述态度冷漠,不动声色,被称为“零度感情叙述”。语言简略。
3、散发着某种发人深省的历史宿命的意味。
叙述上的冷漠与简略有着深刻的观念上的 策略。余华声称自己追求的是真实,但是这种真实并不是被日常生活围困的经验,而是一种作家眼中的真实。
•余华:我寻找的是无我的叙述方式。 余华:在暴力和混乱面前,文明只是一个口号,秩序成了装饰。
六、苏童
(1963-),江苏苏州人。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据说在那里度过了最令他难忘的四个年头。苏童喜欢“新潮”,曾在其中尽情畅游。他也喜欢“传统”,喜欢琢磨中国的历史风云。他的中篇小说《妻妾成群》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奥斯卡金像奖提名,由此而蜚声海内外。主要作品:中篇小说《妻妾成群》《红粉》《1934年的逃亡》《罂栗之家》 《离婚指南》《平静如水》,长篇小说《我的帝王生涯》《米》《后宫》。P272-273
•在先锋小说中,苏童也以死亡、暴力和性来表现神秘和虚无,但其中不无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他也采用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叙述技巧和语言技法,但却不排斥传统的叙事模式和审美意境,有时甚至还刻意追求一种古典韵致。集中体现苏童的才气和智慧的小说是“枫杨树系列”和“妇女生活系列”。
•《1934年的逃亡》:祖母蒋氏、祖父陈宝年、地主陈文治
•满怀深情地想从故乡从祖先身上追寻出荣光,但更多感到的是野蛮与愚昧。
•叙事特点:套层结构,回忆套回忆,故事里有故事,层层递近。
•《妻妾成群》:女性悲剧命运的“另类”书写:1、生存的选择:嫁人不要名分要生存。2、女性欲望的压抑:3、女人之间的争斗与暗害。4、疯癫与死亡。女性悲剧命运。5、新一轮历史循环。6、男性:权力、金钱、女人的拥有者与女性悲剧命运的制造者。
•《红粉》:妓女命运书写及对权威叙事的反叛:反叛权威叙事之一:妓女改造给妓女带来了幸福吗? 反叛权威叙事之二:妓女是妓女自己的选择,而不是阶级压迫所致。
第二节 新写实小说
一、概念:
•在寻根文学、先锋文学处于低落状况之时,刘恒《狗日的粮食》(1986)、池莉《烦恼人生》(1987)、方方《风景》(1987)等小说,以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不同的题材取向、叙事方式、情感表达等,呈现出一种新的气息和风格。这几篇作品后来被人称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
•新写实小说创作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的一种文学创作现象。新写实小说注重冷静地展示下层社会人们的庸常生态,注重在对世俗人生的叙写中含蓄地表达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意味的思考,在对生活琐事的极端关注与对故事情节的相对淡然中,突出了对生活真实性的热情和强调。
•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其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的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总体上仍划归现实主义大范畴,有一种新的开放性,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减退了过去伪现实主义直露,急功近利的政治色彩。”既真切地展现一个个生活画面,又立足于呈示一种文化心态的积淀;既展示生活的原状态和生命的体验冲动,又不会深刻的哲学思考和文化探寻。
作家作品
•刘恒:《狗日的粮食》《力气》《四条汉子》《陡坡》
•池莉:《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
•方方:《风景》《纸婚年》《黑洞》
•刘震云:《一地鸡毛》《塔铺》《单位》《官人》《新兵连》
二、新写实小说的主要内容
1.新写实小说大多描绘卑微小人物的卑琐人生,突出他们窘困的生存状态。人物塑造上,反英雄化,反典型化。
2.新写实小说在对芸芸众生庸常生活的描写中常常突出其中执著的生命状态,或在平凡的婚恋生活中感受与体验生命的存在,或在变通的人生历程中突出生命的顽强与挣扎。
3. 展示人们灰色的精神状态。
三、新写实小说的艺术特色
•1、庸常人生的平实叙写。
•2、生活流式的叙事结构。
•3、世俗化的平易语言。
•4、自然悲婉的审美风格。
•新写实主义强调表现生活的原始形态,绝少作家的情感投入和主观想象、反对人为地粉饰和拔高现实。
四、刘恒
(1954—)原名刘冠军。北京人。曾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小学及中学。1969年人伍,在海军部队服役6年。退伍后在北京汽车制造厂当装配钳工4年,1979年调北京市文联,任《北京文学》编辑。1977年发表处女作《小石磨》。1986年发表小说《狗日的粮食》开始引人注目,获1985—1986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著有长篇小说《黑的雪》、《逍遥颂》、《苍河白日梦》等,中短篇小说《伏羲伏羲》、《白涡》、《虚证》、《教育诗》等,已出版小说集《虚证》、《连环套》、《白涡》等。《狗日的粮食》这类作品关注最低的生活欲求,成为80年代未:“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之一。现为著名编剧,有《本命年》、《菊豆》、《秋菊打官司》《漂亮妈妈》、《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导演《少年天子》
创作特点
•代表作品《伏羲伏羲》、《狗日的粮食》
•作品偏重写实,对中国农村情况与农民生活有深刻的了解,但描写中时带现代主义的色彩,擅长心理分析。以各种人物灵魂的骚动展示人性的本相,从原始欲望出发探求人的命运。
•1、注重表现人的原始欲望。
•2、冷峻奇崛的文风。
•3、对生存欲望的追求导致生存欲望的丧失
五、池莉
1957年生,湖北沔阳人。曾做过知青、乡村小学教师,并从事医务工作多年。毕业于冶金医学院和武汉大学中文系。1981年开始发表小说,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你是一条河》等,已出版小说集《烦恼人生》。其作中篇小说《烦恼人生》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和《小说月报》第三届百花奖。中篇小说《太阳出世》获本刊第四届百花奖。中篇小说《你是一条河》、短篇小说《冷也好 热也好 活着就好》获《小说月报》第五届百花奖,《你以为你是谁》获《小说月报》第七届百花奖。《来来往往》、《小姐你早》、《口红》,长篇小说《来来往往》以及散文随笔集多部。其作品有多种文字的译本,获多种文学奖,有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现为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2000 年,任武汉市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篇小说《烦恼人生》
•此作被誉为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她也被公认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
•高级技工印家厚一个工作日的种种烦恼。
•池莉的小说大多表现女性视野中的武汉都市生活,人物往往是带有世俗气的芸芸众生,远离英雄主义的凡夫俗子;同时,在现实主义的描写中不闪避自然主义,人物事件均被一层生活原色所笼罩,给人以更为自然、逼真的艺术感受。创作即重视发挥故事的功能,又不排斥各种现代新手法。小说语言善于吸收武汉地域的方言俚语,或幽默俏皮,或质朴凝重,有着独特的风格中西哲学和宗教共同关心的人生“烦恼”问题。
•现代西方哲学把“烦恼”看作人生乃至人类无法摆脱的一种生存的困境,认为造成人生“烦恼”的根源是人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和需求。
•池莉的小说突出人生的过程,它强调过程本身的含义和意境,强调还原生活,回避理性概括的阴影,避免各种习惯的“深度模式”。让我们自己“观看”,“告诉”的东西总是有限的,而在如实地追踪生活的过程中,却能激起我们复杂的、难以言叙的人生感受,统一起历史与人生的秘密。池莉更擅长于表现市民家庭生活,反映世态人情,下层人民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心理;沿流溯源,又映射起和包含了社会的、政治的、历史的意味。
•作品没有“英雄”和“普通人”的对立,没有超凡脱俗的“神圣”原则和精神意志。在池莉的小说中,离开了世俗生活就再没有真正的“现实感”,脱离开普通人的命运,他们的人生历程、基本需求、欲望与困惑、便也丧失了现实的普遍意义。池莉对于市民生活、市民文化心理并非是取一种冷峻的、批判的态度,而是先予以充分的理解,理解中的同情及同情中的表现,从下层市民的生存实际出发,尊重他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乐趣,其中也包含着人性健康的活力和质朴的情感。
六、
90年代文学面临的新局势
•1、文学失去社会轰动效应,进入平静而寂寞的发展时期。
•2、文学由社会话语中心走向边缘。
•3、商业主义大潮突起,精英文化受挫。
90年代文学的格局和走向
•1、商业化思潮的胜利进军和人文主义思潮的悲壮抵抗。
•2、雅俗文学的对立共存与互补。
•3、市民话语和知识分子个人话语的互渗和互拒。
•4、现实主义的开放性发展和后现代主义的东方化蜕变。
第四讲 晚生代小说
•新生代作家,当代评论界也被称作晚生代作家,是指在90年代开始在文学领域崛起的一批年轻作家,他们大多数是60-70年代出生,在"文革"结束后开始接受教育,他们不像50年代的作家那样亲历了政治运动的迫害;也不像知青一代作家在上山下乡中经受生活的考验,对他们来说,"文革"的灾难像一场童年时代看过的恐怖电影,只是流露出不自觉的童年记忆。他们接受教育的时代,正是社会发生大变异的时期,一切固若金汤的传统价值观念都将重新接受实践的检验,教育与怀疑几乎并存;他们走上社会的时候,社会已经像神话里的魔杖一样变出了无数欲望,足以让他们感到无奈和沮丧。所以他们本能地将主流文化视为陌路,即不认同也不关心,他们自觉把自己定位在远离政治生活中心的文化边缘,表现他们自私自恋的生活方式和心理欲望。
一、邱华栋
•新生代作家活跃在中国的许多城市里,有现代化的大都市,也有边远地区的中小城市,环境不一样,创作倾向性也不相同。比较典型的是表现一群聚集在大都市的流浪文人,他们的身份有些暧昧,是一些未成名的诗人、画家、音乐家和其他艺术家,他们来自外省或者农村,对现代化都市中一部分奢侈腐烂的生活方式充满向往,但他们游离于权力中心和主流文化,被排斥在正常的社会关系网络之外,所以,在到处弥散着暴发户疯狂气息的欲望城市里他们是局外人,是一群自由而贫穷的流浪者。这类新型流浪文人的艺术形象是90年代市场经济活跃的产物,真实地反映了部分新生代作家自身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他们具有迥然不同的精神面貌,如韩东、朱文的笔下是以反世俗道德的精神面貌出现,对于贫穷的物质生活只是自我解嘲地一笑了之;而在另外一些作家笔底,却喷发出对社会权势和财富的强烈仇恨。生活在北京的青年作家邱华栋的小说可以说是后者的代表。
作品特点
•1、主人公多是闯入城市者和最终征服者。
•2、常常交织着欲望受挫时的焦虑和欲望实现后的迷惘两种情绪。
•3、充满对现代城市的旺盛的青春热情。
二、毕飞宇
•著名作家, 1964年生于江苏,1987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从教五年。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中短篇小说近百篇。主要著作有小说集《慌乱的指头》、《祖宗》等,被誉为:“写女性心理最好的男作家”。首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哺乳期的女人》)。 冯牧文学奖(奖励作家)三届小说月报奖(《哺乳期的女人》《青衣》《玉米》两届小说选刊奖(《青衣》《玉米》)首届中国小说学会奖(奖励作家《青衣》《玉米》)。
•作品特点:
•关注人物心灵.对人物心理描写细腻而从容, 对社会的透视鞭辟入里. 朴素的生活原生态的描写, 真诚而又耐人回味。
毕飞宇的小说描写出平常人生的惊涛骇浪,那么,掀起波澜的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即隐秘在封闭的个体内部百般折磨人,却又令人欲罢不能、无法自已的“身上的鬼”和“日常的梦”。
新生代小说特点:
•1.主题上呈现金钱叙事或欲望叙事。(1)金钱或欲望的合目的性;(2)金钱至上、欲望至上——为了金钱可以不择手段、可以出卖肉体与尊严。欲望化写作。 朱文《我爱美元》
•2. 题材上迫近当下商业社会的生活。取消深度模式,对终极价值的怀疑,对存在意义的逃避,对现实和此在生存场景的专注。
•3、独语式书写。个体化、个人性的视角,对个人日常经验的热衷书写。朱文小说中人物冰冷的体验,对生活的不能接纳。
•4.叙述上讲究完整的故事形态,努力使生活回复到本真状态。
第五讲 女性写作
•是新时期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独特的社会、情感经历、带有鲜明女性性别特征的小说。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与男权话语的抗拒是其中心价值取向。代表作家有林白、陈染、海男、徐坤、徐小斌、池莉、毕淑敏、铁凝、卫慧、棉棉、王安忆等女性作家群体。其中林白和陈染又以“当代中国大陆最激进的女性主义文本”成为90年代女性文学的代表。
•如陈染的中篇小说《无处告别》、《与往事干杯》和长篇小说《私人生活》,林白的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说吧,房间》和中篇小说《回廊之椅》等。这两位女作家都着力于探询女性生存的私人空间。陈染的《私人生活》把全部笔墨都用于描写女性的个体生存世界,强烈地表现出个体与环境的对峙
陈染 1962年4月出生于北京。幼年学习音乐。18岁兴趣转向文学。23岁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曾在北京做过四年半的大学中文系教师,后调入中国作协作家出版社做编辑。现居北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发表诗、散文,以小说《世纪病》在文坛脱颖而出,被视为“纯文学”、“先锋小说”严肃文学女作家中的最新代表。重要作品集中在90年代以后,代表作《与往事干杯》、《无处告别》、《私人生活》等。她以强烈的女性意识,不懈的探索精神,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位独特而重要的女性作家代表。曾获首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奖等。
•陈染的作品有一种强烈的自我倾诉的特色。她总是不惮于将内心最复杂和最微妙的感情加以表达,曾经突破禁忌,深入女性的被压抑和被不见的一面。P309-310
•1、女性成长与性萌动。
•2、回归女性之爱的“精神家园”。
•3、对异性爱与同性爱的双重失望
中国当代文学之新时期诗歌
第一讲 归来的诗、朦胧诗、新生代诗歌
以1976年天安门诗歌运动为起点,诗歌重新获得了独立的品格。80年代是诗歌的繁荣期。诗歌从大悲大喜的歌颂和控诉,转向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并最终走向对个体生命的感悟和体察。80年代值得重视的主要诗歌潮流先后有:归来的诗、朦胧诗、新生代诗歌。
第一节“归来的诗人”
一、“归来的诗人”
1980年,艾青出版诗集《归来的歌》,流沙河、梁南也分别写了题为《归来》和《归来的时刻》的诗。“归来”,在这个期间,是一种诗人现象,也是一个普遍性的诗歌主题。
归来诗人的代表诗歌:
艾青《鱼化石》《在浪尖上》《光的赞歌》
曾卓《悬崖边的树》公刘《沉思》雷抒雁《小草在歌唱》白桦《阳光,谁也不能垄断》
(一)、“归来”的诗人(也称为“复出”诗人)的组成部分:
1、 50年代反右派运动中的被划为右派的诗人。艾青、公木、公刘、白桦、邵燕祥、流沙河、昌耀、梁南等。
2、1955年因“胡风集团”事件遭难的七月派诗人。牛汉、绿原、曾卓、冀汸、鲁藜、彭燕郊等。
3、五、六十年代因与政治有关的种种原因,从诗坛消失的诗人。蔡其矫、“九叶诗人”辛笛、陈敬容、郑敏、唐湜、唐祈、杜运燮等。
(二)归来诗人的诗歌所呈现的共同特征:
1、个人心理情绪的“自白”性质。
例如:艾青笔下的那条鱼,由于突然的灾难,也许是地震,也许是火山爆发,变成了化石。(艾青《鱼化石》)
曾卓笔下的那棵树被“奇异的风”刮到生存的绝境的“悬崖边的树”,留下了风的性状。(曾卓《悬崖边的树》)
2、以历史反思为核心的理性思辨倾向。
• 既然历史在这里沉思,/我怎能不沉思历史?(公刘《沉思》)
沉思中有批判
•艾青《失去的岁月》:不像丢失的包袱/可以到失物招领处找得回来,/失去的岁月/甚至不知丢失在什么地方——
沉思中也有执著
•粱南《我不怨恨》:马蹄踏倒鲜花,/鲜花,/依然抱着马蹄狂吻;/就像我被抛弃,/却始终爱着抛弃我的人。
第二节 朦胧诗
•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因其在艺术形式上采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以舒婷、北岛、顾城、梁小斌、杨炼、江河、食指、芒克、多多等为代表。朦胧诗孕育于文革中的地下文学,1980年前后,朦胧诗迅速成为一股诗歌潮流,产生巨大影响。
•朦胧诗讨论中有关“崛起”的三篇文论: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徐敬亚《崛起的诗群》、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一、朦胧诗的特点:
•1、思想内容上:从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价值角度对动乱年代的苦难历史、人性毁灭、理性沦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重新确定人的自我价值,追求自由人格,呼唤人道主义和人性的复归。北岛《回答》、舒婷《致橡树》、顾城《一代人》。
•2、诗歌艺术上:意象化、象征化、哲理性。朦胧诗大都采取心灵独白和倾诉的视角,采用象征、暗示和隐喻的表现方法,注重形象、意象的刻画与表现,形式和语言具有 “陌生化”效果。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粱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顾城《远和近》。
二、代表诗人
1、北岛(1949-),原名赵振开,祖籍浙江湖州,生于北京。1969年当建筑工人,后在某公司工作。80年代末移居国外。
•著有诗集《北岛诗选》《太阳城札记》《北岛顾城诗选》等。
•名诗有《回答》《一切》《宣告》《走吧》等。
A诗歌的总体特点
(1)、北岛的诗歌创作始于文革后期,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十年动乱的荒诞现实,造成了诗人独特的冷抒情方式:
出奇的冷静和深刻的思辨性。他在冷静的观察中,发现了时代如何造成人的价值的全面崩溃、人性的扭曲和异化。
(2).清醒的思辨与直觉思维产生的隐喻、象征意象相结合,是北岛诗显著的艺术特征,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悖论式警句,造成了北岛诗独有的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
B北岛诗歌风格
(1)、 精神特质:北岛诗歌的质地是坚硬的,是黑色的。
•北岛诗的关键词是“不”。 具有强烈的否定意识,怀疑、批判精神,坚定不妥协的意志。
•与此相应的是他的诗常用断言式的句式,形成一种宣言式的诗风
(2)、充满悖论的意象群。
•两种意象群:
一是作为理想世界和人道世界的象征物。如天空、鲜花、红玫瑰、土地、野百合等。
二是带有否定色彩和批判意味的意象群。如网、生锈的铁栅栏、颓败的墙等。
•夜/湛蓝的网/星星的网结(《冷酷的希望》)
•让墙壁堵住我的嘴唇吧/让铁条分割我的天空吧(《雨夜》
•到处都是残垣断壁/路,怎么从脚下延伸(《红帆船》)
(3)、分裂对立的情境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回答》
•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一切》)
2、舒婷(1952-),福建人。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诗集有《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等。其中的名诗有《致橡树》《双桅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一)舒婷诗歌的主要特征:
1、对人的自我价值与尊严的肯定确认,对人格独立和人生理想的追求张扬,构成了舒婷全部诗歌的核心思想。
2、 以“自我”为核心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抒情形象。感情细腻、饱满。
3、浪漫主义气质与现代主义手法。传达忧伤而美丽的诗情,选择矛盾的对立的意象,借助转折、假设、让步式的语序来构筑多元立体情绪结构。
•《致橡树》表达一个现代女性的爱情观,否定了封建式依附、资产阶级式的炫耀等旧观念,提出了男女之间地位平等、相知相爱而又相对独立、共同患难共同享受等新观念 。
3、顾城
•我已在生命中行走千次,那时,山上有蕨草、铁犁,书还没有诞生,字还在土里细微地趴着,死亡还没有诞生,中世纪的尖塔远没生长起来。 ——顾城
•顾城(1956—1993),北京人。70年代开始写诗,著有诗集《无名小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岛、顾城诗选》、《黑眼睛》、《顾城诗集》等,另与谢烨合著长篇小说《英儿》。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与舒婷的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相比,顾城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但是,在顾城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充溢着一股成年人的忧伤。这忧伤虽淡淡的,但又象铅一样沉重。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1980年初所在单位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在德国写作。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辞世。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
顾城诗歌特点
•1诗歌色彩瑰丽神奇。
•2追求纯美,充满童真。
•3诗句富于象征隐喻意味。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1981年3月所作) 《墓 床》 《我的幻想》
•我是一个孩子
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这首诗集中体现了顾城的审美理想——追求一个纯净、和谐,没有矛盾,使人心情愉快的另一世界,现实的遭遇,使顾城理想的梦破灭了,但他仍然执着地追求幻想,希望在他的另一世界中重新实现。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一个孩子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和感受世界,希望用彩色蜡笔在幻想的世界里勾画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人生蓝图,然而,这幻想的美好蓝图在现实世界中不能实现,但是“我”是“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将仍然执着地追求幻想。
•诗歌具有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
第三节 新生代诗人
•新生代诗人也叫第三代诗人,新生代诗也可叫后新诗潮。1986年,《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的“现代主义诗歌大展”标志着新生代诗人的集体亮相。
•可分为三块:
•1.后朦胧诗群 海子、骆一禾、王家新、欧阳江河
•2.后现代诗群 韩东、于坚、周伦佑、李亚伟等。
•3.女性诗人群 翟永明、伊蕾、唐亚平等。
二、代表诗人
•第一类特指抵抗世俗,超越现实,坚守知识分子精神立场,执着探索人生意义及终极价值的诗人群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县人。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毕业后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山海关卧轨自杀。从1984年到1989年自杀前,海子创造了数量惊人的诗歌作品,包括短诗、长诗、诗剧和一些札记。其中影响最大是他的短诗,著名的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麦地》《以梦为马》《亚洲铜》等。出版作品有长诗《土地》,短诗选集《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等。
•海子诗歌的特点
•1、海子的抒情诗大多以乡村经验为背景。主要吟咏的母题是大地、天空、神启与死亡。
•2、语言充满张力。将非诗化的、日常的语言和经验引入诗中,制造出强度的诗意效果。
• 月亮,她是你篮子里纯洁的露水
• 太阳,我是你场院上发疯的钢铁(《太阳与野花》)
• 海子正是巧妙地利用了一种诗化的抒情体式与非诗化的日常词汇、经验间的张力,在不同语言类型风格的落差中,实现了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转换,制造“陌生化”的效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典型的例子。
•3、打破诗歌语言的装饰性。一方面打破优雅之美的营造,恢复诗歌的一种自发性、直接性,让语言接近生命的原初激情;另一方面将词语上升到“元素”的高度,使之具有原型的意味。
•主要的元素意象为天空、河流、麦地、黑夜、村庄等具有原型意味的
•海子幻想构筑以太阳意象为核心的现代史诗,以对人类苦难和生存根本的承担为破碎的世界进行“文化补天”;但由于史诗宏大构思和浪漫主义激情间的冲突,诗人的经验、认识和耐心不足以驾驭深广而庞杂的题材,结果传达出的却是浪漫诗学中的绝望神学。海子诗歌对神性的坚守,麦地诗思的原创性,水与麦地语象的私有化,个人密码化的言说方式,都属迥异于朦胧诗“一代人的诗歌表达”框架的“个体生命的诗歌表达”,它开启了个人化写作的先河。海子之死已和他的文本一起构成了逝去历史的象征符号,构成了中国先锋诗歌死亡或再生命运临界点的隐喻。
•第二类 企图反叛和超越朦胧诗,重建一种诗歌精神,这种精神建立在普通人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和世俗人生的感性体验上。
•反英雄、反崇高、平民化成为后现代诗群的总体特征。反意象、反修辞和口语化是在语言实验方面的重要特征。
•它更关心自我,竭力从日常立场出发,展示生存本质的孤独、荒诞、丑陋、死亡与性意识等悲剧性的宿命体验,在本质形态上接近西方现代主义本体,把诗引向真正人的道路同时也消解了崇高。针对朦胧诗的意象化、象征化,它反对象征主义,在抒情策略上由意象向事态转移,既凸现生理与心理动作感,又通过语言还原、“反诗”的冷抒情、口语化的语感手段,自动呈现生命状态,开发叙述性语言的再生能力。
1、于坚
•1954年出生于昆明。14岁辍学,当过铆工、电焊工、搬运工等。20岁开始写诗,25岁发表作品。1984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1985年与韩东等人合办诗刊《他们》。1986年发表成名作《尚义街六号》,1994年长诗《O档案》被誉为当代汉语诗歌的一座“里程碑”。著有诗集《诗六十首》、《对一只乌鸦的命名》、《一枚穿过天空的钉子》(台北)、《作为事件的诗歌》(荷兰语版)、《飞行》(西班牙语版),文集《棕皮手记》、《云南这边》等十余种。2004年1月,五卷本的《于坚集》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于坚开拓了中国诗坛口语写作的风气,曾提出“拒绝隐喻”、“诗言体”等诗歌主张,影响深远。
•传统诗歌的辉煌成就既饱含丰富的乳汁,也会形成巨大的压力。春花秋月,小桥流水,风霜雨雪……凡是传统诗歌中写过的,在今天的读者与诗人的心中已成为一种心理的定式,一种情绪的导引,一个语言的陷阱。诗人任洪渊说:“在屈原抱起昆仑落日以后,你已经很难有自己的日出。在庄子飞起他的鲲鹏之后,你已经很难有自己的天空和飞升。在孔子的泰山下,你已经很难成为山。在李白的黄河苏轼的长江旁,你已经很难成为水。晋代的那些菊花一开,你生命的花朵都将凋谢。”
•当一只乌鸦 栖留在我内心的旷野
我要说的 不是它的象征 它的隐喻或神话
我要说的 只是一只乌鸦 正像当年
2、韩东
1961年生,南京人。第三代代表诗人,六十年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 8岁随父母下放苏北农村,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在校期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期,他与李亚伟等人推出一股“先锋派”诗歌新潮。在小说创作方面有所发展,被称为“新生代作家”。
•发表了《有关大雁塔》、《你见过大海》、《明月降临》、《山民》、《初升的太阳》等诗作,其中一部分已被收入多种探索、实验诗歌选本。
•特点:以直白的对话和简单的词汇,使诗进入平民的世俗境界;诗从实体生命出发,保持反文化的本质。颠覆了大雁塔、大海、山峰或其他事物在传统文化中的崇高、辽阔、雄伟、深沉等美学意味,还原为生活的平常事物。
女性主义诗人群
•1984年翟永明的组诗《女人》及序言《黑夜的意识》乃女性主义诗歌诞生的标志,而后唐亚平、伊蕾、陆忆敏、海男与之呼应,以反叛舒婷一代的角色确证,支撑起女性主义诗歌空间。
•特点:“诗到女性为止”倾向的躯体诗学,将目光收束到性别意识自身,袒露女性隐秘的生理心理经验、性行为性欲望和死亡意识,通过倾诉和独白建构诗人和世界的基本关系,叙述气势与穿透力强,结构意绪化弥散化;它以从感觉、思维到话语完全女性化的经营改变了女性被书写的命运。但它过度突显性别意识也暴露出性问题上的缠绕和疯狂情感弊端。
•代表诗人翟永明、伊蕾、唐亚平。
•整体写作特征。
•(1)、传达女性独特的个人生命体验
•(2)、“组诗”
•(3)“黑夜”意象
•(4)“自白”言说方式
•在思想上,诗人既承接了前代诗人关注个体生命尊严、积极于预现实的人文精神,同时又充分显示出新一代女性要求释放自我、建构自我的女性意识。现代女性对理想与爱的失落而产生的切肤之痛与悲凉之感,对社会不合理道德规范的反叛与沉思,对女性生命与人生的思索与探讨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