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结构分析
第一节 现代汉语语法概说的简单历史
学习要点:了解语法及其基本特征:抽象性、生成性、递归性、系统性和民族性;掌握汉语语法的总特点和四个主要特点;熟悉语法学的种类;了解汉语语法学发展
一、什么是语法
关于语法有多种多样的说法,例如:
语法“是人们说话时所遵守的一种规则”。该说法不很严密,因为说话时要遵守的有语音、语汇、语用等规则,不仅仅是语法规则。
语法是“组词造句的规则”。该定义比较明确地指出了语法的范围,但还缺乏概括性,因为它没有很好地说明由什么来组词,由什么来造句,另外有些结构的组合不能概括进来,例如“林荫道”,“林荫”的组合即不是词,也不是句;再如“排在前面的”,也即不是词也不是句。
陆俭明(2003)有个定义比较合理:语法是一种语言中由小的音义结合体组合成大的音义结合体所依据的一套规则。
对语法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语言的规则性,例如:
1、(1)弟弟很聪明。 *(2)弟弟聪明很。 *(3)很弟弟聪明。*(4)很聪明弟弟。 *(5)聪明弟弟很。 *(6)聪明很弟弟。
2、究竟他出了多少钱? → 他究竟出了多少钱?
究竟谁出了五块钱? →* 谁究竟出了五块钱?
同时可以帮助我们对规则进行解释,例如:
1、A:他的书稿被整理出版了。 他的事情也被揭发了。 瓶子里的水被我喝光了。
B:国家统计局长:网友称工资被增长让我脸红。
七成民众赞成汉字调整,难道我们“被支持”了。
教育部称67%公众赞成汉字调整,网友调侃被67%。
那些原本在小康达标水平之下的群众,一夜之间就“被小康”了。
在一个不大的城市里,猛增1000多个慈善组织、5000多个慈善大使,想要不被慈善,恐怕也难以逃脱。
2、桌上摆着鲜花。 台上演着戏。 山上架着炮。
3、小张和小李是同学 小张和小李是老乡
4、小张和小李是学生 小张和小李是干部
二、语法的基本特征
(一)抽象性
(1)弟弟妹妹/老师学生/工人农民/北京上海……“N+N”
(2)吃饭/喝茶/打球/看戏…… “V+N”
(3)“来的来,去的去”→“X的X,Y的Y”
“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A是A,B是B”
(二)生成性
语法规则的生成性,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囡囡吃饭了。→ 妈妈吃饭了。→ 妈妈买饭了。→ 妈妈喝水了。
可以相互替换的词语语法功能如果相同,他们就形成了某种类聚,这就叫做“聚合关系”。
(三) 递归性
叔叔来了→叔叔的叔叔来了→叔叔的叔叔的叔叔来了→叔叔的叔叔的叔叔的叔叔来了
我知道老师来了→你知道我知道老师来了→他知道你知道我知道老师来了→我知道他知道你知道我知道老师来了
(四)系统性
语法是一个严密的立体的开放的系统网络。
(五)民族性
民族性是体现在不同语言的语法进行对比,而反映出不同的特征。
三、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有的语言偏重于形态变化,例如法语、俄语;也有的语言偏重于词序变化和虚词运用,例如汉语。前者一般称之为“综合性语言”,后者一般称之为“分析性语言”。
现在通行的看法是:“汉语语法的特点是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新的提法:“现代汉语最根本的总特点是:不依赖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而借助于语序、虚词等其他语法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
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
1、区分句子的语序和短语的语序:
(1)肉末夹烧饼~烧饼夹肉末;(2)你淋着雨没有~雨淋着你没有;(3)他住在城里~他在城里住;(4)借给他一笔钱~借一笔钱给他;(5)我没有看第一本/ 第一本我没看/ 我第一本没看
(1)花纸/ 纸花;(2)半斤/ 斤半;(3)后头的小孩/ 小孩的后头;(4)好商量/ 商量好
2、所谓的词序不同实际上有三类不同层面的情况:
语用的语序变化:
(1) 你快走吧!——快走吧,你!
(2) 这孩子真聪明!——真聪明,这孩子!
(3) 他也许已经去日本了。——他已经去日本了,也许。
(4) 看你气得话都说不出来了。——话都说不出来了,看你气得。
语义的语序变化:
(1) 猫捉老鼠——老鼠捉猫
(2)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3) 他们班不都是中国人——他们班都不是中国人
(4) 他很不客气——他不很客气
语法的语序变化:
(1) 我们理解(主谓结构)——理解我们(述宾关系)
(2) 衣服干净(主谓关系)——干净衣服(偏正关系)
(3) 紧握(偏正关系)——握紧(后补关系)
(4) 快走(偏正关系)——走快(后补关系)
(二)虚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
虚词的有无、虚词不同、甚至虚词出现的位置不同都有可能造成句法结构的不同。
1、某些语法结构,有或者没有这个虚词,结构关系以及语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
(1)爸爸妈妈——爸爸的妈妈 生物历史——生物的历史
(2)鲁迅先生——鲁迅的先生 他们部队——他们的部队
(3)修改书稿——修改的书稿 解决问题——解决的问题
2、某些语法结构,添加了某个虚词以后,虽然语法结构关系没有改变,但是,对语义的影响却十分大。例如:
(1)美国朋友——美国的朋友 诗人风度——诗人的风度
(2)北京大学——北京的大学 上海宾馆——上海的宾馆
(3)十斤鲤鱼——十斤的鲤鱼 二十支香烟——二十支的香烟
3、某些语法结构,加虚词或者不加虚词,结构关系以及语义关系似乎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但是,如果仔细体会,也会发现其在语用意义上的差异。例如:
(1)中国文化——中国的文化 木头椅子——木头的椅子
(2)漂亮衣服——漂亮的衣服 典型事例——典型的事例
(三)汉语的词类和句子成分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汉语的名词,主要充当主语和宾语,但是,它也可以充当其他成分:
(1)木头椅子、石油工人、美国地理、农民住宅(作定语)
(2)今天阴天、明天春节、你傻瓜、她四川人(作谓语)
(3)历史地看问题、现在就出发、本能地跳了起来(作状语)
同样,动词主要充当谓语,但是有相当数量的动词可以充当其他成分:
(1)游泳教练、毕业文凭、报名手续、化装舞会、节约标兵、申请报告(作定语)
(2)走是可以的、他喜欢走、修理给他带来很多乐趣、他同意修理(作主语或宾语)
(3)联合开发、公开宣布、同情地说、微笑地说(作状语)
在印欧语里,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有一种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大致说来,动词跟谓语对应,名词跟主宾语对应,形容词跟定语对应,副词跟状语对应;而汉语词类和句法成分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大致的情形可以从下边的图式里看出来:
主宾语 谓语 定语 状语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副词
(四)短语结构跟句子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
1、跟英语比较。英语的句子结构跟短语的结构有明显区别,英语句子的谓语部分都必须有一个限定动词,而短语里是不允许有限定动词的,如果要出现动词,就必须采用动词不定式或动名词的形式。例如:
(1)He flies a plane.(他开飞机)
(2)To fly a plane is easy.(开飞机容易)
(3)Flying a plane is easy.(开飞机容易)
但是,汉语的动词在任何场合,它的形式都不变。因此从理论上讲,汉语的一个自由短语,给予它一定的语调,在某个特定语境里出现,就可以成为一个句子。反过来,一个句子,如果去掉语调,脱离了语境,它就是一个短语。例如:
他走了。 (2)我知道他走了。
2、跟构词法比较。从历史角度来说,汉语的多音节词主要是从短语的临时性组合发展而来,所以词的结构跟短语的结构也大体上一致。例如:
短语 单词
联合 哥哥弟弟 兄弟
偏正 牛皮鞋子 皮鞋
述宾 管理家务 管家
述补 说得明白 说明
主谓 国家经营 国营
汉语语法除了以上四个主要特点之外,还有一些特点也是很重要的,例如“量词”的大量使用,形形色色重叠的语法手段等等。
四、现代汉语语法与语音、语义的关系
作为语言系统的几个组成要素,语法、语音和语义虽然各自遵循着自身的发展和应用规律,但它们之间并非是互不相干的,而是相互存在一定的制约关系。以语法为基点,我们看语音和语义是怎样对语法产生影响和制约的。
(一)语音对语法的影响
从词汇发展的角度看,语音因素在现代汉语词汇的构词方式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古代汉语中,单音词占优势,在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占优势。据吕叔湘研究,《普通话三千常用词表(初稿)》收名词1621个,其中多音词1379个,占85%。造成这种汉语词汇双音化的节奏倾向是汉语语音发展的结果。根据音韵学的研究,上古汉语语音系统很复杂,到了《切韵》时代语音系统已经大大简化,到了《中原音韵》时代,汉语的语音系统又进一步简化。语音简化的结果直接后果是同音词的大量增加,势必影响到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这就要求语言系统从一个新的角度增强区别手段,这就导致了汉语词汇的双音节化,促成了汉语词汇的构词法。如常见的几种方法:
1、将单音节语音延宕为双音节。如“孔”延宕为“窟窿”,“茨”延宕为“蒺藜”。
2、将单音节重叠为双音节,如“妈”为“妈妈”,“刚”为“刚刚”等。
3、将双音节替换单音节,如“眼睛”替换“目”,“军队”替换“师”等。
4、将两个单音节复合为双音节,如“人”和“民”复合为“人民”,其他如“联系、人物、忘记、利害”等等。
5、添加词缀,如“老师、帽子、房子、石头”等。
值得注意的是,汉语中还有一种通过改变语音形式产生新词的方法,如“钉”,读阴平为钉子,读去声为动词,“好”,读上声为形容词,好坏的好,读去声为动词,好学习的好。
除了影响构词外,语音还对句法结构有制约作用。如:
1、音节对句法结构的影响。
(1) 重叠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一种主要手段,但单双音节的词对重叠的适应情况不同。如:
名词重叠:
事事都要亲自过问。*事情事情都要亲自过问。
人人都要遵守法律。*人们人们都要遵守法律。
动词的重叠:
我去去就来。*我出去出去就来。
老师敲敲讲桌,叫大家注意听。老师敲击敲击讲桌。
形容词重叠。有人对《现代汉语词典》的1738个双音节形容词进行重叠统计,发现能按AABB式重叠的只有300个,占17.3%,不能重叠的1438个,占82.7%。如:
高高(的)、大大(的)、重重(的)
*伟大伟大、英明英明、重要重要
(2) 某些句法结构的成立也受音节的影响,如:
他来自于全州县。 他来自于全州。
他来自于藤县。 *他来自于藤。
她摘了一枝玫瑰花。 她摘了一枝玫瑰。
她摘了一枝荷花。 *她摘了一枝荷。
他累弯了腰。 *他累弯曲了腰。
他关严了门。 *他关严实了门。
他哭哑了嗓子。*他哭嘶哑了嗓子。
他打碎了杯子。*他打粉碎了杯子。
他走进了教室。*他走进去了教室。
加以改正 *加以改
勇于前进 *勇于进
给以奖励 *给以奖
敢于说话 *敢于说
清理仓库 清仓 *清理仓 清仓库
增加薪水 加薪 *增加薪 加薪水
收割小麦 收麦 *收割麦 收小麦
缝制衣服 缝衣 *缝制衣 缝衣服
2、停顿对语法也有影响,由相同的词语按照相同的次序组成的一句话,由于停顿的位置不同,会导致结构及结构关系不同,因而意义也就不一样。例如:
A: 我赞成你也赞成他怎么样 → a:我赞成,你也赞成,他怎么样?
b:我赞成你,也赞成他,怎么样?
B: 他和中学校长的哥哥 → a:他/和中学校长的哥哥
b:他和中学校长的/哥哥
A例中,由于停顿的不同,造成的结构和意义也不同;B例有歧义,但停顿可以对它进行分化,停顿在“他”与“和中学校长的哥哥”之间是并列关系,在“他和中学校长的”与“哥哥”之间停顿,是偏正关系。
3、轻重音的不同对语法结构及其所表达的意义也会产生分化作用。看下面的三个例子:
a:这下可把人都气死了
b:想起来
c:烤白薯
a 例中,补语“死”如果轻读,则“气死”表示非常气,如果重读,则这句话是指把人给气得死去了;b例中,“起来”可轻读,也可重读,轻读时,“想起来”构成中补关系,意思是“想到了”,重读时,“想起来”构成述宾关系,意思是“(不睡了),想要起来了”; c例中,“白薯”重读,整个结构是述宾关系,意为烤的是白薯;“烤”重读,整个结构是偏正关系,意为白薯是烤的。
(二)语义对语法的影响
“语义”这个词所包含的意义多方面的,它可以指词语本身的概念义和附加义,也可以指词语和客观事物相联系起来产生的指称义,还可以是词的特征义等。不同的语义对语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下面我们看几个例子。
一是动词有自主和非自主之分,具有自主和非自主之分,而非自主还有属性和变化之分,这样的动词对语法结构产生影响。如:
自主 非自主变化 非自主属性
不看 没看 *不病 没病 不是 *没是
不听 没听 *不完 没完 不如 *没如
不想 没想 *不看中 没看中 不等于 *没等于
不洗 没洗 *不听见 没听见 不认得 *没认得
二是祈使句和形容词的类的关系。以形容词为核心构成的祈使句有三种句式:
S1 S2 S3
谦虚一点儿! 别不谦虚! 别骄傲!
灵活一点儿! 别不灵活! 别死板!
稳重一点儿! 别不稳重! 别轻浮!
大方一点儿! 别不大方! 别小气!
但是,并非所有形容词都能进入这三种格式。只有描写人的品性态度、思想感情等的具有述人意义的形容词(如下面例中的“冷静、认真、细心、规矩、急噪、马虎、粗心、放肆”等)才能同时进入三种句式,而描写事物的性质状态的非述人形容词(如下例中的“大、宽、深、高、小、窄、浅、低”等)是不能同时进入这三种句式。这是因为祈使句的主语往往是第二人称代词或第一人称代词复数式,所以要求作谓语中心的形容词必须是表示描写人的,以保证主谓搭配得当。例如:
A(S1) A(S2) A(S3)
冷静一点儿! 别不冷静! 别急躁!
认真一点儿! 别不认真! 别马虎!
细心一点儿! 别不细心! 别粗心!
规矩一点儿! 别不规矩! 别放肆!
A(S1) A(S2) A(S3)
大一点儿! *别不大! *别小!
宽一点儿! *别不宽! *别窄!
深一点儿! *别不深! *别浅!
高一点儿! *别不高! *别低!
而述人形容词也并非都能进入三种格式,只有表示某种人自身能够控制的性状的自主形容词(如下例中的“谦虚、灵活、稳重、大方、勤快、文雅”等)才能适应这三种句式,而表示某种人自身不能控制的性状的非自主形容词(如下例中的“聪明、可爱、年轻、愚蠢、可笑、难看”等)就不能对三种句式都适应。这是因为这些句式的意义是:说话人要求听话人表现或不表现出某种性状,所以要求作谓语中心的形容词必须具有自主的语义特征来满足这种句式的语义要求。例如:
A(S1) A(S2) A(S3)
谦虚一点儿! 别不谦虚! 别骄傲!
灵活一点儿! 别不灵活! 别死板!
稳重一点儿! 别不稳重! 别轻浮!
大方一点儿! 别不大方! 别小气!
勤快一点儿! 别不勤快! 别懒惰!
文雅一点儿! 别不文雅! 别粗野!
B(S1) B(S2、S3)
*聪明一点儿! *别(不)聪明!
*可爱一点儿! *别(不)可爱!
*年轻一点儿! *别(不)年轻!
*愚蠢一点儿! *别(不)愚蠢!
*可笑一点儿! *别(不)可笑!
*难看一点儿! *别(不)难看!
不过,具有表人和自主特征的形容词对三种句式的适应也并非都一致。其中有褒义特征的形容词只能进入S1和S2,不能进入S3,而有贬义特征的形容词只能进入S3,而不能进入S1和S2。例如:
A(S1) A(S2) A(S3)
公平一点儿! 别不公平! *别公平!
热心一点儿! 别不热心! *别热心!
努力一点儿! 别不努力! *别努力!
自觉一点儿! 别不自觉! *别自觉!
争气一点儿! 别不争气! *别争气!
B(S1) B(S2) B(S3)
*自满一点儿! *别不自满! 别自满!
*急躁一点儿! *别不急躁! 别急躁!
*胆小一点儿! *别不胆小! 别胆小!
*小气一点儿! *别不小气! 别小气!
*难过一点儿! *别不难过! 别难过!
三是关于名词的有定和无定。名词有有定和无定之分,所谓有定是指说话人认为名词所指的人或事物对听话人来说是知道和了解的。所谓无定是指说话人认为名词所指的人或事物是听话人不知道、不了解的。有定和无定的语义区别对语法结构会产生影响。如汉语的把字句当中,“把”的宾语要求是有定的。下面例子中,a的例子不成立,而b的例子成立。
a:*你把一支笔给我。
*他把一篇文章改了。
*王大爷把一只锅砸了个大洞。
b:你把那支笔给我。
他把我写的文章改了。
王大爷把自家的锅砸了个大洞。
四是词的褒贬意义对句法结构的影响。如:
还(算)A:漂亮、大方、干净、舒服、谦虚、宽敞、安静、结实
*笨、脏、懒、固执、落后、娇气、罗嗦、刺耳
有点儿A:*漂亮、大方、干净、舒服、谦虚、宽敞、安静、结实
笨、脏、懒、固执、落后、娇气、罗嗦、刺耳
A了点儿(了):漂亮、大方、干净、舒服、谦虚、宽敞、安静、结实
笨、脏、懒、固执、落后、娇气、罗嗦、刺耳
四、几组语法概念
(一)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是相辅相成的,语法形式是表现语法意义的,语法意义要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才能表现出来。常见的语法形式如虚词、语序、重叠、层次等。例如:
虚词 我们老师 我们和(表示联合意义)老师 我们的(表示领属意义)老师
语序 我看(主谓关系) 看我(动宾关系)
重叠 高高(的)(程度加深) 走走(表示动作短暂)
(二)语法关系和语义关系
凡由实词与实词组成的句法结构里,总是同时并存着两种结构关系——语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语法结构关系是指诸如主语与谓语、述宾与宾语、定语与中心语的关系等。语义结构关系是指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联系,诸如施事与动作的关系、动作与受事、事物与性质的关系等。
相同的语法关系中可以隐含不同的语义关系,而相同的语义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的语法关系体现出来。如:
(1)
语法关系 语义关系
考学生 动宾 动作、受事
考北大 动宾 动作、目标
写作文 动宾 动作、结果
坐沙发 动宾 动作、处所
给妹妹 动宾 动作、与事
考物理 动宾 动作、范围
(2) 语法关系 语义关系
小张和小王是学生 联合 非加合关系
小张和小王是同学 联合 加合关系
(前者可以说成“小张是学生,小王是学生”,后者却不能说成“小张是同学,小王是同学”)
(3) 语法关系 语义关系
吃苹果 动宾 动作、受事
苹果吃了 主谓 动作、受事
把苹果吃了 偏正 动作、受事
(三)自由与粘着 语法中所谓的自由,是指一个音义结合体能处于单说的地位,即能单独成句。比如:
(1)“你看京戏吗?”“看。”
(2)“你吃什么?”“面包。”“面包?”“是啊,面包,怎么啦?”
“看”、“面包”能单说,是自由的语法单位。
所谓粘着,是指一个音义结合体绝对不能处于单说的地位,即绝对不能单独成句,如“妄图、着想、悄悄、吗”等。
词有自由词和粘着词,短语也有自由短语和粘着短语。例如:
自由词:吃、学习、研究、馒头、英语、好、干净
粘着词:企图、看头、已经、对于、似的、就、才、吗
自由短语:看电影、我去、拿起来、别去、回来了、我爸爸、从上海
粘着短语:把你的书、对于学校、一说、越玩儿、参加了会
(四)定位与不定位
语法学里,一个音义结合体跟别的音义结合体组合时,所处的位置总是固定的,那么这个音义结合体就是定位的。像“似的”,它跟别的音义结合体组合时总是在后面,如“飞似的”、“饿狼似的”。相反,如果一个音义结合体跟别的音义结合体组合时,所处位置是不固定的就是不定位。如“民”,可组成“人民、公民、难民”等,也可组成“民主、民生、民情”等。定位与不定位主要适用于语素、词和短语。如:
语素:阿(飞、婆) 老(弟、王) 也 岂 又 (前置定位)
们 吗 了 (后置定位)
民、吃(吃力、好吃) (不定位)
词: 妄图、加以 关于 对于 尤其 仅仅 以至 (只能在前)
而已 与否 罢了 似的 看头 嘛 的(红的、木头的)(只能在后)
狗(打狗 狗叫) 笔(买笔 笔丢了) (不定位)
短语:“把书” 被记录 (定位)
“看电影去”、“去看电影”(不定位)
(五)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词和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构成句法结构,这体现的就是词的组合关系,将同一种组合关系里处于相同语法地位的词归为一类,这体现的就是聚合关系。例如:
组合关系
聚 弟弟 把 杯子 打 破 了
姐姐 把 衣服 洗 干净 了
合 爸爸 把 车 修 好 了
妈妈 把 饭 煮 糊 了
关 春风 把 池水 吹 皱 了
系 雷声 把 耳朵 震 聋 了
名词 介词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助词
五、 语法学的种类
(一)根据不同的语法理论,形成不同的语法学流派。
1、传统语法。它又称为“规范语法”或“学校语法”,从语法学产生就形成了,在教育界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2、描写语法。又叫“结构主义语法”,它是在对传统语法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理论的创始人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Saussure),经典著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1916),提出了一整套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后来发展为三个分支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其中以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影响最大,它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布龙菲尔德(Bloomfield),经典著作是《语言论》(1933),制订了描写语言结构基本原则和一系列方法。
3、生成语法,又叫“转换语法”或“转换生成语法”。它是在对描写语法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创始人是美国的乔姆斯基(Chomsky),代表作是《句法结构》(1957)和《句法理论要略》(1965)。这一理论的提出被称之为“语言学史上的一场革命”,在几十年里进行过多次修正和补充。
世界上的各种各样的语法理论层出不穷,除了以上所述最主要的几种之外,近期还有系统功能语法、格语法、切夫语法、蒙太古语法、认知语法等等。
(二)根据不同的用途,分为不同的语法学类型。
教学语法。例如《中学教学语法暂拟系统》。
理论语法。例如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朱德熙的《语法讲义》。
习惯语法。例如《现代汉语八百词》、《现代汉语虚词例释》等。
六、 汉语语法学简史
汉语语法的发展角度看,对汉语的语法现象的认识我国古已有之。例如:
a:《春秋僖公十六年》中有“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句,《公羊传》解释说“曷为先言陨而后言石?陨石记闻,闻其磌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曷为先言六而后言鹢?六鹢退飞,记见也。视之则六,察之则鹢,徐而察之则退飞。”
b:(吾)立言状物,未尝求过人,亦不能明辨生之才致,但见生用助字不当律令,唯以此奉答。所谓“乎”“欤”“耶”“哉”“夫”者,疑辞也;“矣”“耳”“焉”“也”者,决辞也。今生则一之。(柳宗元《复杜温夫书》)
a例是从人们对事物的观察过程来解释词语的顺序安排,从一定意义上就是涉及到了语法结构中的语序问题。b例中,柳宗元首次将虚词作为“助字”提出,并把助字分为“疑辞”和“决辞”两类,这对后来的虚词划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实际上,在我国古代的语法研究中,虚词的研究很有特色,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1898年《马氏文通》问世,这是我国第一部成系统的语法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我国语法学的建立。此后,汉语研究者们开始了真正的科学、系统的语法学研究,他们逐渐地从汉语事实出发,不断地发掘和总结汉语的结构特点和规律,把汉语语法的研究引向全面和深入。根据汉语语法学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语法学者们把我国语法学的研究作了不同阶段的划分。下面是龚千炎(1997)的划分结果。
1、从1898年至1937年是引进、初创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其间架都是模仿西方语法教本的,尽管它们也有所创新,对我国传统语文学也有所继承。”这个时期的主要著作有:
马建忠的《马氏文通》,这是我国第一部语法著作,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898年9月出版。
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这是一部奠定我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基础的著作,1924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2、从1938年至1949年是探索、革新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反对模仿,主张革新。“学者们借鉴西方的语言学理论,就汉语语法革新问题开展了讨论,同时根据汉语的特点创建汉语语法新体系。”这个时期一是进行了中国文法革新大讨论(1938—1943),“革新中国文法学上机械模仿、机械照抄照搬的风气的讨论”;二是建立了汉语语法的新体系, 出版了系列语法著作。主要有:
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由商务印书馆1943年出版。这是一部关于现代汉语语法“比较精确的新鲜”(朱德熙序)的著作,“本书的目的在于表彰中国语法的特征”(王力)。
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由商务印书馆1942年发行。该书注重事实的描写,开创了描写语法的一代风气,也是最早对汉语句法进行语义分析的著作。
3、从1949年至1966年是发展、繁荣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语法知识在社会上广泛普及,各具特色的语法著作不断问世,统一的(中学)教学语法体系胜利诞生。同时,学者们在借鉴吸收西方的语言学教学研究方法、细致描写汉语语法现象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个时期的主要表现是:
一是描写语法的崛起,主要著作有:
赵元任的《北京口语语法》(1948年由哈佛大学出版,1952年由开明书店出版(李荣翻译)。该书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运用美国描写语法学派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汉语语法的专著,不仅构拟了一个崭新的汉语语法体系,而且在方法论上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丁声树、吕叔湘等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52、7——1953、11在《中国语文》上连载,1961年12月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该书尊重语言事实,吸收了结构主义的理论,但不完全拘泥于该理论,能适当地吸收传统语法的长处,努力摸索适合于分析汉语语法的新路子。
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该书原稿在《人民日报》上连载,1952年12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单行本。该书重视实用,联系实际以达到“匡谬正伪”的目的,所以当时影响很大,成为五十年代最畅销的热门语法书。
二是《人民日报》1951年6月6日发表了一篇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奋斗》,该文深刻地论述了使用规范化语言在政治上的重要意义,尖锐地批评了当时严重存在的“乱造生词”、“滥用省略”、“文理不通”等现象,号召大家“为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为此,在全国掀起了一个学语法修辞的群众性高潮,这对当时普及语文教育、提高全民科学文化水平作出了贡献。
三是五十年代进行了“汉语词类问题讨论”、“汉语的主宾语问题讨论”、“什么是词儿”、“汉语单复句划分问题讨论”。
4、从1978年以后,语法研究进入了深入、开拓时期。这个时期的标志是“理论、方法的多元化,语言学与多种学科的渗透交叉,新人新著的不断涌现,研究领域的较大开拓,语法现象及其规律的深入分析和挖掘。”此时,在研究上的显著特点是借鉴国外的先进语言学理论来分析汉语语法事实,充分发掘汉语的结构特点和规律。
练习题
如何理解语法的抽象性、生成性?
汉语语法的民族性表现在哪里?
什么叫语法上的“递归性”?请举例说明。
什么叫“组合关系”?什么叫“聚合关系”?试举例说明。
汉语语法的总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汉语语法四个主要特点。
请以“不怕辣”、“辣不怕”和“怕不辣”为例,说明汉语语法语序变化的特点。
思考题
有人说,汉语没有语法只有修辞,你同意这一说法吗?
有人认为:汉语语法是一种“意合语法”,谈谈你的看法。
关于汉语语法总特点的流行说法是:“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语法研究的最终目标到底是什么?是句型的确立?是搞清楚语法学说与语法意义的关系?
第二节 汉语语法结构分析方法
语法分析就是以语素、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为对象,找出它们内部的结构规律并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语法分析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好的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对语法现象作出更好的描写和更充分的解释。当然,对于不同语言的研究来说,在方法的运用上,表现出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各自的语法特点不同,所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二是对不同语言研究时,在方法上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共同运用。在汉语语法研究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揭示汉语的结构规则,并对此作出解释,研究者们一直在探索和尝试着使用不同的语法分析方法,并且运用这些方法已经解决了不少问题,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本节主要对汉语研究中所采用的语法分析作简要介绍,其目的是既能对方法有所了解,又能在此基础上,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而后者显得更为重要。
(一)句子成分分析法
句子成分分析法,也称中心词分析法,它是用符号标示出句子结构成分的方法。这是我国传统的语法分析中对句法结构所采用的方法,也是中小学语法教学中所教授的分析法。对句子成分分析法使用得较早并最有影响的是黎锦熙,他在《新著国语文法》(1924)中把句法成分分为下面六种:
(一)主语 (二)述语…………………主要的成分
(三)宾语 (四)补足语………………连带的成分
(五)形容词性附加语 (六)副词性附加语……附加的成分
该书采用了图解法来分析句子。以“工人辛辛苦苦修造一座铁桥。”为例,其分析结果为:
(主语) (述语) (宾语)
工人 修造 铁桥
辛辛苦苦 一座
(副附语) (形附语)
50年代制定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充分肯定了这一分析方法并作了一些改进。使之得到广泛的推广和运用。直至现在中学语法教学中还在使用这一传统的方法。
在此以后的改进主要地体现在这些方面:一是认定一个单句有主、谓、宾、定、状、补六种成分,主语和谓语是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和谓语部分的中心词。“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出谓语说的是谁或是什么;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说明主语怎么样。”
其余的是主语和谓语的附加成分。
例如:
(我)父亲||[已经]去过<十几次>医院了。
~~~~~
二改变分析符号,用符号标记法来标志句子成分,如用“=”标记主语,“—”标记谓语,“~~”标记宾语,“( )”标记定语,“[ ]”标记状语,“〈 〉”标记补语。这样的符号标记使成分的身份更加鲜明,标识更简练;
三是尽量体现层次性,受层次分析法的影响,将句子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结合起来。尽量体现句子的层次特征。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指出:“句子成分分析有必要吸收层次分析法的长处,借以丰富自己。”在较通行的一些现代汉语教材中,都力求做到成分分析中体现出句子结构的层次特征。下面我们看邢福义主编的《现代汉语》(1991)对“村里刚才发生了一起斗殴。”的分析方法。
村 里 刚 才 发 生 了 一 起 斗 殴。 一层
[ ] • • • ~~~~~~~~~~~~~~ 二层
( ) • • 三层
上面的分析中,从各标识的符号看,比较明确地显示了各成分在句中的功能地位,“村里”是主语,“刚才”是状语,“发生”是谓语中心语,“一起斗殴”是宾语,“斗殴”是宾语中心语。同时,分析方法中也体现了层次性,“村里”和“刚才发生了一起斗殴”是第一层的主谓关系,“刚才”与“发生了一起斗殴”是第二层的状中关系(或“刚才发生了”与“一起斗殴”是第二层述宾关系,这一层是多切分结构。),“一起”与“斗殴”是第三层的定中关系。
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分析程序
1、首先把句子分为主语和谓语。
(谁、什么、哪儿 怎么样)
2、找出谓语中心
3、谓语中心前找状语
4、谓语中心后有没有用谁或什么提问的成分
5、在主语或宾语前找定语
例如:
(1)她的关于禁止滥用农药,拯救鸟类的呼吁,引起了西方一些国家的政府官员和社会人士的重视。
(2)以前的那几条小路都已经变成了三米多宽的水泥路了。
(3)他也把眼睛哭肿了好几次了。
在句子成分分析法的优缺点。
成分分析法体现出了它的优点,表现在:
一是能比较清楚地体现各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对于我们理解句子有好处。
二是由于成分分析法能分清句子的主干成分和附加成分,因此,有利于对于我们抓住句子主干,把握句子脉络。特别是对长句来说,更能体现它的优势。如:
(1)鲁迅是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2)我国首次升空的“神州—3号”模拟载人飞船经过264个小时在太空运行之后按照原先预定的时间,安全、准确地返回原先计算好的我国西北某地区的地面。
(1)的主干是“鲁迅—是—英雄”,(2)的主干是“‘神州—3号’飞船—返回—地面”,主干出来了,句子的核心意思也就出来了,理解时就能掌握关键。
三是有利于发现病句,找出病因。有些病句是由于成分残缺或搭配不当而造成的,通过成分分析法,找出它们的主干成分,病因就出来了。例如:
a:教育事业是培养和造就实现四个现代化人才的重要阵地。
b:傍晚的时候,张大爷在去林场的路上,突然有个人迎面走来。
例a里,提取主干成分就是“教育事业是阵地”,显然这是不能搭配的,应该把“事业”改为“战线”才正确;b例中,找出主语“张大爷”后,却没有了谓语,这是缺乏了谓语成分。
四是对句子成分分析法能适用于所有句型,特别是像双宾语句、兼语句等,用句子成分分析法比较得心应手。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成分分析法也体现出一些局限性。表现在:
一是不注重结构的层次性。
层次性是语言结构的主要特征,对句子的分析结果没有反映结构的层次性,就不能对句子的构成作充分的描写和解释,甚至有时还会引起错误的分析结果。如:
(1)他刚刚跑去上课。
(2)他刚刚出差回来两天。
(3)他刚刚摘了帽子递给春牛。
这几例都是连动句,第一个动词前都有一个状语“刚刚”,但这几个状语所修饰限制的成分不同,(1)是修饰“跑去”,(2)是修饰“回来”,(3)是修饰“摘”和“递”;但是这种层次性在句子成分分析法中反映不出来。
虽然在成分分析法的改进中不断地引入层次分析,但从根本上来说,它不是以层次观念为出发点,只是在分析中不自觉的反映了句子的层次特征,是在找句子中心词作句子成分的结果,因为这种分析方法不允许短语充当句子成分,只允许一般实词作句子中心成分,并确立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因而不是自觉地按层次分析句子的。
以下面三个子来说,按照句子成分分析法它们都是省略了主语的句子,是谓语加补语的结构,后面的“了”是助词,不作分析。但按层次分析则是不同的结构:
洗干净 了 挖 浅 了 挖深 了
——— — — —— —— —
— — — — — ——
“洗干净了”表示动作完成了,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挖浅了”表示动作完成了,但未达到预期的目的。
“挖深了”则兼有两种意义。
二是找主干的方法有时会产生句子意思的改变或者错误,同时对某些歧义句的意义分化也无能为力。例如:
A组 a:大家都不愿意走路。
b:成绩不及格的同学需要补考。
c:这些房子挡住了我的去路。
B组 a:他的姐姐是我的妈妈。
b:于福的老婆是小芹的娘。
c:我们要勇于投入到改革的大潮中去。
C组 a:这车开得快。
b:照片放大了一点儿。
c:鸡不吃了。
A组中,找出主干后句子的意思就和原句不同了。a 例的主干是“大家走路”,意思刚好和原句相反,b例的主干是“同学补考”,和原句的意思有差别,c例的主干是“房子挡住了”,这就很可能理解为“房子被挡住了”。B组中,把主干找出来以后,意思就不成立了。a 例的“姐姐是妈妈”、b例的“老婆是娘”、c例的“我们勇于”都不成话。C组是几个歧义句,如果对它们作成分分析,并不能将歧义分化出来。a 例的“开得快”中的“快”既可以是状态补语,意为车正在开得快,也可以是可能补语,意为车能够开得快。但从成分分析上,“开”和“快”都是动作和补语关系,只能作一种分析,因此分化不出歧义来。b例也有两个意思,一是照片放大了一点儿,但不是放得很大,一是照片放得太大了。而从成分分析上看,这个句子也只有一种分析结果,同样分化不出这两个意义。c例的成分分析比较简单,“鸡”是主语,“不”是状语,“吃”是谓语,而且只能作这种分析,但由于“鸡”的语义角色不同,这句话也有两个意思:当“鸡”是施事时,意为“鸡不吃食了”,当“鸡”是受事时,意为“(我)不吃鸡了”。
(二)层次分析法
(1)层次分析法简介
层次分析法也称直接成分分析法,由于这种方法分析时主要是二分,所以也叫二分法。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结构主义代表人物布龙菲尔德在分析句法结构时系统地运用的分析方法,在其代表作《语言论》(1933)(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0,P196)中有这样一段解释:
任何一个说英语的人,如果他有意来分析语言形式,他会肯定地告诉我们:Poor John ran away.的直接成分immediate constituents是poor John和ran away这两个形式;而这两个形式又各自是一个复合形式;ran away的直接成分是语素ran和复合形式away,后者的成分是语素a-和way;poor John的直接成分是语素poor和John。只有用这种方法分析,才能得出最终的语素成分的正确分析(就是把意义也考虑在内)。
层次分析的前提是语言结构内部存在着层次性,正如朱德熙先生在《语法答问》(1999,P58)中所说的:“所有的人类语言的语法构造都是有层次的,层次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而从上面布龙菲尔德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理解到层次分析的目的就是:找出语言结构内部的层次关系,发现它们之间的直接成分。语言符号的一个主要特点是线形性,每一个成分都是按先后顺序排列的,这样的线形序列掩盖了语言结构内部的层次特征。以“我们打败了敌人”来说,其词语的序列是这样一个相加关系:我们+打+败+了+敌人。从这个表层关系看,“我们”和“打”的关系最直接,“了”和“敌人”的关系也是最直接的。但实际上,这个句子不是按这样的关系组合的,而是存在着内部的层次性。如果我们用符号的形式来标示的话,应该构成下面的图式:
我 们 打 败 了 敌 人
从这个图式可以看出这句话的层次性。“打”和“败”是直接成分关系,它们结合成“打败”后,再和“敌人”结合成“打败了敌人”,“打败”和“敌人”构成直接成分关系,然后“打败了敌人”再和“我们”构成直接成分关系,组合成“我们打败了敌人”。
对句法结构进行层次分析可采用一定的图解法。下面是对“他看见一只螃蟹”的几种图解方法。
1他 看 见 一 只 螃 蟹
2、他 看 见 一 只 螃 蟹
3、 他 看 见 一 只 螃 蟹
他
看见
一只 螃蟹
4、 [他 [ 看 见 [ 一 只 [ 螃 蟹 ] ] ] ]
(1)的图解法是从大到小、逐层切分的分析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2)是从小到大、逐层组合的分析法;(3)被称作树形法,把各成分像树干和树杈一样连接起来,显示层次关系。(4)是括号分析法。
层次分析的目的一方面是把语言结构的层次分析出来,同时还要求说明层次之间的结构关系,因此,我们在分析时,还应该注意把结构关系标示出来。例如:
办 公 室 的 老 张 有 新 办 法
主 谓
偏 正 动 宾
偏 正
(二)层次分析法的分析原则
为了使我们的切分能正确地进行,或者说能使我们的切分结果能正确地反映句法结构本身的层次性,在切分时,我们必须遵循一定的分析原则。
1、意义原则 切分时,必须保证两个直接成分都有意义,如果切分后得到的两个部分中,只要其中一个没有意义,切分就不能成立。例如:
热 心 的 朋 友 一 种 新 式 治 疗 法
a a
b b
“热心的朋友”有a、b两种切分可能,但b切分成“热心”和“的朋友”后,“的朋友”没有意义,这种切分就不成立。“一种新式治疗法”也有a、b两种可能的切分,同样,b的切分中,“一种新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b的切分是错误的。
2、结构原则 切分后得到的直接成分必须都能成结构。如果其中有一个不是合法的结构形式,切分就不成立。例如:
字 被 刻 在 石 头 上 有 这 么 高
a a
b b
这两个例子中,a 的切分是正确的。而b的切分都不正确,因为它们中的“字被”和“有这么”都不是合法的结构形式。
3、功能原则 切分后得到的两个部分如果重新组合,就必须符合语法的结构规律。例如:
二 十 一 本 书 刚 买 的 书 包
a a
b b
把“二十一本书”切分成b,虽然在意义和结构上“二十”和“一本书”都有意义,并且都是合法的结构的形式,但是,“二十”和“一本书”重新组合后,在结构上却不成立,所以b的切分是错误的。同样,把“刚买的书包”切分成b,“刚”和“买的书包”也都在意义和结构上成立,但它们重新组合后,却成了“副词+名词性短语”的结构形式,而副词是不能修饰限制名词或名词性结构的,所以这种切分是错误的。
有时,一个结构形式可能有不止一种切分,也就是说,对同一个结构,不同的切分都能符合上面三个切分原则。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歧异,这在前面已经介绍过。另一种情况是,不同的切分并不产生意义的差别,这样的结构我们可称之为多分结构。例如:
殷 勤 接 待 客 人 老 王 做 事 认 真
a a
b b
上例中的两种切分都能成立,并且两种切分并不引起意义的改变。
当然,在具体的切分中,有时我们不能仅局限在句子结构本身,而是还应该联系相关的结构去考虑,通过类比方式去推导所分析实例的正确切分。我们看陆俭明先生对“他所写的文章”(1990)和“父亲的父亲的父亲”(2003)的分析。
1、 “他所写的文章”有两种分析结果:
a: 他 所 写 的 文 章 b: 他 所 写 的文 章
按照a的切分,“他”和“文章”之间有领属关系,类似的结构如:
他所写的信
他所盖的房子
他所买的衣服
他所治疗的病人
……
这类结构可以有下面的转换关系:
他所写的信 → 他的信
他所盖的房子 → 他的房子
他所买的衣服 → 他的衣服
他所治疗的病人 → 他的病人
按照b的切分,“他”和“文章”之间没有领属关系,类似的结构如:
他所看见的外国人
他所听说的事情
他所批改的论文
他所报告的敌情
……
这类结构中,下面的转换关系不成立:
他所看见的外国人 → *他的外国人
他所听说的事情 → *他的事情
他所批改的论文 → *他的论文
他所报告的敌情 → *他的敌情
在所考察的2500个动词中,能进入像“他所写的文章”这样的“N1+所+V+的+N2”结构中的动词只有784个,在这784个动词里,属于类a的只有30%,属于b类的占了70%。而在a类的30%中,有一些还很难说一定有领属关系,如:
他所盖的房子 → ?他的房子
他所做的衣服 → ?他的衣服
……
因此,根据对这样的相关句子结构的考察,我们认为b的切分更符合语言事实,对语言结构更具概括力。
2、“父亲的父亲的父亲”有下面两种切分:
a:父 亲 的 父 亲 的 父 亲 b: 父 亲 的 父 亲 的 父 亲
按a的切分,意思是“祖父的父亲”,即曾祖父;按b的切分,意思是“父亲的祖父”,指的也是曾祖父,两者的意思是一致的。但是,如果考虑到下列句子,那么“父亲的父亲的父亲”就只能作a切分。
大哥的岳母的儿子
老师的孩子的同学
团长的妻子的哥哥
我们的排长的媳妇
……
这样的例子只能作a的切分,不能作b的切分。基于这样的类比考察,因此,我们认为“父亲的父亲的父亲”也只能作a的切分。为什么“父亲的父亲的父亲”的两种切分意义是一致的,大概是一种巧合。就像下面的数学运算:
(1)1×7+3=7+3=10 (正确的运算)
1×7+3=1×10=10 (错误的运算)
(2)7+3÷1=7+3=10 (正确的运算)
7+3÷1=10÷1=10 (错误的运算)
(三)层次分析法的作用和局限
语言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它的层次性,因此,在反映语言结构的层次特征,揭示语言的结构规律上,层次分析法有很大的优越性。这具体地体现在:
一是可以把隐藏在线性序列下的语言内部的结构层次性显示出来,这一点在上述的分析中都能清楚地了解到。
二是层次分析法可以适用于各级语言单位的结构分析,从词到短语、到单句、到复句直到句群,都可以用层次法进行分析,甚至语音结构都可通过层次法来分析,这是语言各层级单位都存在着层次性而决定的,同时也说明层次分析法较强的适应性。下面我们看一个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复句的例子。
①尽管我仰慕某些科学家的大名,②但我并不因此认为他们是万能的,③因为他们不可能掌握真理的全部,④他们的权威有时甚至阻碍了他们的进步。
我们可用层次分析图解法来标示这个复句的层次:
① ② ③ ④
三是层次分析法可以更好地分化因结构内部层次不同而造成的歧义句。例如:
A 知 道 这 个 没 用 B 看 打 球 的 中 学 生
a: a:
b: b:
A 例中,按照a的切分,是主谓关系,意为“了解这个(事情)是没有用处的”;按照b 的切分,是述宾关系,意为“知道这个(东西)是不能用的”。 B例中,按照a的切分,是述宾关系,意为“看中学生打球”;按照b的切分,是偏正关系,意为“中学生看打球”。
层次分析的局限性体现在:
一是层次分析只管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而对于隐藏在结构背后的语义结构关系并不涉及。因此,它不能揭示一个结构里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缺乏对语义的解释力。特别是当某个结构需要从语义上才能作出正确解释时,它就显得无能为力。比如对某些因语义关系造成的歧义句,它就无法解释。像下面的例子:
a:鸡不吃了。
b:连书记都不认识。
c:反对的是他上级。
这些例子若从层次上来分析,都分别只有一种切分结果,但是它们却都是歧义句,分别有两种意思。a例的两种意思是:“鸡不吃食了”和“不吃鸡了”;b例的两种意思是:“不认识书记”和“书记不认识(别人)”;c例的两个意思是:“反对他的上级”和“上级反对他”。造成这些例子的歧义原因是,“鸡”、“书记”、“上级”在上述结构中分别可以充当施事成分和受事成分。
二是层次分析完全是一种静态的分析,因此有些现象它解释不了。例如:
(1)A:木头桌子质量
B:羊皮领子大衣
(2)A:北大数学老师
B:土壤钾盐含量
单就构造层次和内部的句法关系看,例(1)的两例完全一样,例(2)的两例也完全一样。分别为:
(1)A:木头//桌子/质量
B:羊皮//领子/大衣
(2)A:北大/数学//老师
B:土壤/钾盐//含量
其实例(1)的A和B、例(2)的A和B并不一样。
例(1)的A去掉“木头”后,“桌子质量”仍然成立,而B去掉“羊皮”后,“领子大衣”却不成立;同样,例(2)的A去掉“数学”,“北大老师”仍然成立,而B去掉“钾盐”后,“土壤含量”就不成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实际上这是它们的扩展方式不同造成的。即:
例(1)(2)的A例“木头房子质量”和“北大数学老师”可以看作是由“桌子质量”、“北大老师”通过更迭扩展而来,也即:
桌子质量→“木头桌子”替换“桌子”→[木头桌子][质量]
北大老师→“数学老师”替换“老师”→[北大][数学老师]
例(1)(2)的B例“羊皮领子大衣”和“土壤钾盐含量”可以看作是由“大衣”和“钾盐”通过组合性扩展而来的,即:
羊皮领子大衣→“大衣”与“羊皮领子”组合→[羊皮领子][大衣]
土壤钾盐含量→“钾盐含量”与“土壤”组合→[土壤][钾盐含量]
三是对非连续性结构、变式句、兼语句、双宾语句、多项联合等难以切分。
非连续性结构就是按一般情况看应是连在一起的两个直接成分被其他词语隔开的结构。如“拿出一本书来”、“对你不起”、“你呀,天晓得,会是这个样子的!”等。
变式句就是某些成分提前或后置的句子。如“并不见佳,我以为。”“原本不是这样的,他想。”“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出色地。”等
兼语句如“上级派他出差。”“我通知他开会。”
双宾语句如“上级奖工程技术人员一面锦旗。”
思考题:
一、句子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二、下面的哪个切分才是正确的?请用层次分析法的三个原则作出解释:
割断中国的历史 割断皮带的刀子
———— —— ———— ——
—— ———— —— ————
去了一趟 美国 去了一层 外壳
———— —— ———— ——
—— ———— —— ————
小张看中的皮鞋 小张最好的皮鞋
———— —— ———— ——
—— ———— —— —————
很解决 问题 很喜欢 唱歌
——— —— ——— ——
— ———— — ————
三、分别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句子结构
1、我希望参加去欧洲的旅行团。
2、你派人通知老李来开会。
3、她能不能马上报到还是一个问题。
三、变换分析
(一)变换分析及其发展运用
20世纪80年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的一个最重要的突破便是变换分析的广泛运用。变换分析最初是为克服层次分析的局限而引进汉语语法研究的。层次分析着眼于句法结构的内部构造,强调句式的静态分析,它虽然能揭示句法的层次关系,分化因层次或关系的交叉造成的多义句式,但它对层次关系相同的句子,如“我喝干了”和“酒喝干了”之间的差别无能为力,因此无法分化“鸡吃完了”这类多义句式。变换分析着眼于句法结构的外部联系,强调句式的动态分析,它可以通过相关句式之间的可能的变换关系,揭示句式之间的内部差异。如“我喝干了”和“酒喝干了”都是“N+V+A+了”,其句法结构的内部层次关系相同,但变换关系不同,如:
我喝干了 → *喝干了我 (因为“我”是施事者)
酒喝干了 → 喝干了酒 (因为“酒”是受事者)
变换说明“N+V+A+了”属于两种句式,一类是“施事+动作+结果+了”,一类是“受事+动作+结果+了”。而“鸡吃完了”既可理解为“我吃完了鸡”和“鸡吃完了(东西)”,说明它是一个包含“施事+动作+结果+了”和“受事+动作+结果+了” 的歧义句。
再如:
他喝了酒 → 他把酒喝了
他用了钱 → 他把钱用了
右侧的句子明显带有一种“完全”义(酒全喝了,钱全用了),而左侧的例子则倾向于理解为“非完全”义。进一步地,我们还可通过变换来说明这个差别:
他喝了酒 →*他全/都喝了酒
他喝了一些酒
他用了钱 →*他全/都用了钱
他用了一些钱
他把酒喝了 →他把酒全/都喝了
*他把一些酒喝了
他把钱用了 →他把钱全/都用了
*他把一些钱用了。
“变换”一词译自于英语transformation。在西方的语言研究中,不同的语言学派对transformation的运用有不同的含义。最早运用transformation的是英国语言学家纳斯菲尔德,他在《English Grammar Series》(1896年)(《纳氏英文法讲义》)中(该书第四册《句子的改换和综合》将之定义为“把一个语法形式改为另一个语法形式而不改变它的意义”。例如“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的改换”、“简单句和复合句的改换”、“感叹句和陈述句的改换”等等。美国结构主义的后期代表人物哈里斯在进行话语分析时,提出并形成了他的变换分析的思想,在《Discourse Analysis》(1952年)(《话语分析》)一书中,他把transformation定义为“结构不同而等价的序列之间的替换”。转换生成语法的创立人乔姆斯基沿用他的老师哈里斯的这一术语,但含义不同,在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中,transformation主要指句子生成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特定的操作手段或规则。在汉语学界,哈里斯的变换分析理论对汉语语法学的影响是最大的。
不过,在汉语语法的研究中,我国学者也较早地运用变换分析的方法,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是吕叔湘先生所提出的句子和词组的转换。他在《中国文法要略》中讨论了句子和词组的变换关系。他认为“一句现成的句子大概可以改换成一个词组;大多数的词组也可以改换成句子。”像下面这些句子和词组之间就可相互变换。
句子 词组
水流。 → 流着的水;流水
事情已成。 → 已成之事;成事
人看人。 → 看人的人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大浪
而有些存在句、领属句和判断句则不能或不必要变换成词组,例如:
句子 词组
有两个和尚。 → *有的两个和尚
人有两条腿。 → ?(有)两条腿的人
马,动物也。 → *动物马;动物之马
吕叔湘先生的变换分析不仅谈的是到句法单位之间的变换关系,实际上涉及到的也是变换类型即“指称”和“陈述”之间的变换。不过,吕叔湘等人所进行的变换研究并没有被后人所重视,“可惜这种变换思想没有被宣传,没有人引发,鲜为人知,更没有上升为理论。”(陆俭明,1992)因此对后来的汉语语法研究没有产生多大影响。
真正对变换分析加以运用并从理论上进行解释的是朱德熙先生。他在60年代初期发表的《说“的”》(1961年)最早运用了变换分析方法,而在《句法结构》(1962年)中,把变换分析作为证明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并非一一对应的手段。在《句法结构》一文中成功地分化了“Mf(处所名词)+D(动词)+着+Mo(指人或指物名词)”这类狭义同构在语法性质上的不一致现象。例如:
S S1 S2
Sa: 台上坐着主席团 → 主席团坐在台上 → *台上正在坐着主席团
床上躺着病人 → 病人躺在床上 → *床上正在躺着病人
Sb: 台上唱着戏 → *戏唱在台上 → 台上正在唱着戏
屋里开着会 → *会开在屋里 → 屋里正在开着会
Sc: 屋里摆着酒席 → 酒席摆在屋里 → 屋里正在摆着酒席
山上架着炮 → 炮架在山上 → 山上正在架着炮
S是狭义同构,但是Sa可以变换成S1,却不能变换成S2,Sb能变换成S2,却不能变换成S1,Sc既可以变换成S1,有可以变换成S2。变换的情况不同,反映了它们的语法意义不一样,“Sa 表示‘存在’,说明事物的位置,着眼点是空间;Sb表示动作或行为的‘持续’,着眼点是时间。”Sc兼有Sa 和Sb两种不同形式的语法意义。
此后,变换分析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得到了利用,特别是在七、八十年代后,变换分析被广泛地运用于汉语语法现象的分析,成为语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并且变换分析的理论也在不断地得到提升。下面我们略举几个变换分析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例子。
1、范继淹(1986)对多项NP句(例如:冠军四川队稳拿)进行了变换(他称之为派生)分析,目的是“说明汉语句式的多样性的部分由来,而且能够进一步认识汉语句法手段的作用。”他把易于分析的句式作为基本式,经过某些句法手段而产生出来的句式称为派生式。由基本式到派生式的演变称为派生过程。实际上这个过程也就是一个变换过程。例如:
处所句派生过程举例:
基本式:我们去过故宫了
派生式1:→故宫我们去过了(处所NP左移句首)
2:→我们到故宫去过了(处所NP构成“到”字短语左移VP前)
→我们故宫去过了(介词省略)
工具句派生过程举例:
基本式:我用这把刀可剁不动排骨
派生式:→用这把刀我可剁不动排骨(介词短语左移句首)
→这把刀我可剁不动排骨(介词省略)
→排骨这把刀我可剁不动(受事NP左移句首)
系事句派生过程举例:
基本式:关于这件事情我对老张的处理办法有意见
派生式:→这件事情我对老张的处理办法有意见(句首介词删略)
→这件事情老张的处理办法我有意见(句中介词短语左移施事NP
前,介词删略)
2、朱德熙在(1981)讨论了下面几类句式的变换关系:
A1:在黑板上写字
A2:在汽车上看书
B1:字写在黑板上
B2:箭射在靶子上
C1:黑板上写着字(呢)
C2:屋里开着会呢
这里我们仅简要介绍A1 和A2两种句式之间的变换关系。A1 和A2的构造相同,都是“在+ NP +V+N”,但它们有不同的变换关系。A1可作下边的变换:
在+NP+V+N → 把+N+V+在+NP
例如:
在黑板上写字 → 把字写在黑板上
在池子里养鱼 → 把鱼养在池子里
在墙上贴标语 → 把标语贴在墙上
在太阳底下晾衣服 → 把衣服晾在太阳底下
在农村里办学校 → 把学校办在农村里
在山顶上盖房子 → 把房子盖在山顶上
而A2不能适应上面的变换式:
在食堂里吃饭 → *把饭吃在食堂里
在汽车上看书 → *把书看在汽车上
在屋里开会 → *把会开在屋里
在北京上大学 → *把大学上在北京
在脸盆里洗手 → *把手洗在脸盆里
在邮局里寄信 → *把信寄在邮局里
同样,当V是不及物动词时,A1和A2的变换结果和上面是相同的。例如A1可变换为:
在床上躺着 → 躺在床上
在讲台上站着 → 站在讲台上
在沙发上坐着 → 坐在沙发上
在学校里住着 → 住在学校里
而A2不能作这样的变换:
在旁边笑 → *笑在旁边
在床上咳嗽 → *咳嗽在床上
在屋里嚷嚷 → *嚷嚷在屋里
在大街上逛 → *逛在大街上
A1和A2的变换反应不同,语法意义也不一样。在A1里,“在+ NP”表示的是人或事物所在的位置。如“黑板上写字”表示“黑板”是“字”所在的位置;在A2里,“在+ NP”表示的是事件发生的处所。如“在汽车上看书”表示“看书”这个事件发生在“汽车”上。
3、陆俭明(2003)对“名词[施事]+在+名词[处所]+发现+名词”结构进行了分析,从而分解了“我在屋顶上发现了他”这样的歧义句式。他对这个结构形式构成的句式及其变换结果分析为:
Sa:我在飞机上发现了敌人的坦克。
→S1:我发现了敌人的坦克时我是在飞机上。
→S2:*我发现的敌人的坦克是在飞机上。
我在屋顶上发现了藏在草丛里的小偷。
→S1:我发现藏在草丛里的小偷时我是在屋顶上。
→S2:*我发现的藏在草丛里的小偷是在屋顶上。
他在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了这颗小行星。
→S1:他发现这颗小行星时他是在紫金山天文台。
→S2:*他发现的这颗小行星是在紫金山天文台里。
Sb:他在抽屉里发现了蟑螂。
→S1:*他发现了蟑螂时他是在抽屉里。
→S2:他发现的蟑螂是在抽屉里。
他在马桶里发现了小张的钥匙。
→S1:*他发现了小张的钥匙时他是在马桶里。
→S2:他发现的小张的钥匙是在马桶里。
他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发现了那张纪念邮票。→
S1:*他发现了那张纪念邮票时他是在《现代汉语词典》里。
→S2:他发现的那张纪念邮票是在《现代汉语词典》里。
Sc:我在屋顶上发现了他。
→S1:我发现他时我是在屋顶上。
→S2:我发现的他是在屋顶上。
Sa可以作S1式的变换,却不能作S2式的变换;Sb 可以作S2式的变换,却不能作S1式的变换;Sc 既可以S1式的变换,也可以作S2式的变换。产生这样变换不同的原因是:Sa 中的“飞机”、“屋顶”、“紫金山天文台”只能是“我”或“他”所在的场所,而不能是“坦克”、“藏在草丛里的小偷”、“这颗小行星”的场所。Sb 中,“抽屉”、“马桶”、“《现代汉语词典》”只能是“蟑螂”、“小张的钥匙”、“那张纪念邮票”的场所,而不能是“他”的场所。但在Sc 中,“屋顶上”既可以是“我”的场所,也可以是“他”的场所,因此Sc 是个歧义句。
(二)变换分析的平行性原则
变换分析“可以理解为存在于两种结构不同的句式之间的依存关系”。(朱德熙,1986)因此,变换不能理解为两个具体句子之间的变换。作为句式之间的变换,变换的组成就应该包括三个部分:由具体实例组成的原句式、由原句式变换后形成的变换式以及表示变换关系的变换符号,这三个部分形成一个变换矩阵。例如:
A B
Np+V+着+N2 → N2+V+在+Np
A1:银行里存着钱 → B1:钱存在银行里
A2:铝锅里留着饭 → B2:饭留在铝锅里
A3:桌子上放着书 → B3:书放在桌子上
A4:墙壁上挂着画 → B4:画挂在墙壁上
“Np+V+着+N2 ”是原句式,原句式下是一系列具体实例。“N2+V+在+Np”是变换式,变换式下是一系列变换后的具体实例,中间的“→”是变换符号。在上面的变换矩阵中,横行的句子之间是变换关系,竖行的句子之间是同构关系(A1、A2、A3、A4同构,B1、B2、B3、B4同构);横行的句子是由相同的实词组成的不同的结构,竖行的句子是由不同的词组成的相同的结构。横行的句子结构不同,语法意义有差别,但是语义关系没有改变;(如N2是V的受事,Np是N2的处所。这种语义关系也称为低层次语义关系。)竖行的句子结构相同,但由于组成的词不同,具体的意义不一样。
为保证变换的合格性,防止变换中出现鱼目混珠现象,变换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变换原则。朱德熙先生(1986)提出了变换分析的平行性原则。这主要指:
1、变换以前,竖行的句子在形式上和高层次语义关系上一致。
2、变换以后,竖行的句子在形式上和高层次语义关系上一致。
3、所有的横行左右两侧的句子在高层次语义关系上的差别一致。
4、每一横行左右两侧的句子在低层次的语义关系上一致。
以下面的变换关系为例:
N+在+ Np +V着 → N+ V+在+ Np
病人在床上躺着 → 病人躺在床上
船在水上漂着 → 船漂在水里
主席团在台上坐着 → 主席团坐在台上
画儿在墙上挂着 → 画儿挂在墙上
所谓低层次语义关系是指与整个句子的语法意义不直接关联因此比较次要的语义关系,所谓高层次语义关系是指与整个句子的语法意义直接相关联因此比较重要的语义关系。上面变换矩阵中,低层次的语义关系是指V与 N之间动作和施事关系,高层次语义关系是指,左侧的“N+在+ Np +V着”表示N处于一种静止的状态(病人躺着、船漂着),右侧的“N+ V+在+ Np”表示N所在的位置。上面的变换符合变换分析的平行性原则,变换成立。相反,下列变换则不能成立:
*水在沟里流着 → 水流在沟里
*小猴子在马背上跳着 → 小猴子跳在马背上
变换前,“沟里”、“马背”是事件发生的处所,变换后,“沟里”、“马背上”表示“水”和“小猴子”动作达到的终点。这与“病人在床上躺着”等句子在变换前后的语义关系显然是不平行的,所以它们不属于同一个变换矩阵。
(三)变换分析的类型
根据分析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变换分析法可以分为下面三种类型:
1、变换操作分析法:以原式所属的句子集合或句式为分析对象,目的是利用它们对特定变换关系的不同反应,将它们分化成两类,并说明其结构特点。比如:
a:气得老头直跺脚 → a’老头气得直跺脚
b:忙得姑娘直打转 → b’姑娘忙得直打转
c:气得两手直发颤 → c’*两手气得直发颤
d:忙得浑身直冒汗 → d’*浑身忙得直冒汗
箭头左边的a—d是“A+得+N+V”,箭头右边是a—’b’是“N+A+得+V”。a、b适应变换,对应于“N既是A的施事,又是V的施事”这一语义关系;c—d不适应变换,对应于“N不是A的施事,只是V的施事”这一语义关系。根据这一变换,我们就把上面的句式分为两类(a、b一类,c、d一类)了。
2、变换分解分析法:是以变换式所属的句子集合或句式为分析对象,目的是通过追溯、比较原式结构或变换过程,将该句子集合或句式进一步分类,并说明其结构特点。例如:
a:我被他逼着穿上了皮鞋 ← a’他逼着我穿上皮鞋
b:我被他哭着拖进了教室 ← b’他哭着把我拖进了教室
箭头左边的a、b都是“N+被+N+V+着+V+N”,但它们的原式a’、b’结构不同,a’是兼语式,b’是连动式,因而可以分为两类。
3、变换关系分析法:以变换关系为分析对象,目的是通过确定关键词的次类,分离出可逆变换关系,从而建立相同词类构成的相关句式之间的同义关系。例如:
A B C
银行里存着钱 钱在银行里存着 钱存在银行里
铝锅里留着饭 饭在铝锅里留着 饭留在铝锅里
黑板上写着字 *字在黑板上写着 字写在黑板上
袖口上绣着花 *花在袖口上绣着 花绣在袖口上
*兰花上浇着水 *水在兰花上浇着 水浇在兰花上
*菜篮里拣着鱼 *鱼在菜篮里拣着 鱼拣在菜篮里
房间里开着灯 *灯在房间里开着 *灯开在房间里
阁楼上关着窗 *窗在阁楼上关着 *窗关在阁楼上
通过变换比较,A组的动词具有共同的[+状态]语义特征,B组动词具有[+存放]语义特征,C组具有[+附着]语义特征。
(四)变换分析的作用
首先,变换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化歧义句式。上面已经举过这样的例子,这里不再赘述。
其次,对一些不同构句式可以建立同义句关系。如对“病人在床上躺着”和“病人躺在床上”来说,虽然它们变换以后结构不同,但在语义上基本保持不变,因此属于同义句式,
而相反,对一些同构句式可以进行次类划分,例如,通过对上面“N+在+ Np +V着”变换比较,可以知道“病人在床上躺着”这类句子和“水在沟里流着”等句子虽然同构,但可再把它们划分为不同的次类。再如:
(1)他哥哥很健康 (2)他身体很健康
他哥哥很健康
→他的哥哥很健康
→*他从前哥哥很健康
→*他是不是哥哥很健康?。
他身体很健康
→他的身体很健康
→他从前身体很健康
→他是不是身体很健康?
通过变换可以反映两者是不同的句型,前者是一般的形容词谓语句,后者是主谓谓语句。
三是变换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新的语法现象。例如(方经民,2000):
a:气得老头直跺脚 → a1:老头气得直跺脚
→ a2:把老头气得直跺脚
b:气得两手直发颤 → b1:*两手气得直发颤
→ b2:*把两手气得直发颤
通过变换可以发现,a例中,“得”字后面的成分可以移位,可作a1和a2的变换,b例中“得”字后面的成分不能移位,不能作b1和b2的变换。可见两者性质不同,a例中“气得”后面的成分(“老头”)是宾语,b例中“气得”后面的成分(“两手直发颤”)是补语。
四、语义特征分析
(一)语义特征
语义学中对词义内部的构成进行分解而得到的最小语义单位就是语义特征,平时也称为义素。例如对动词“挑、扛”及名词“自行车、助力车、摩托车”的词义进行分解可得到如下的语义特征(曹炜,2001):
a: 挑:+肩膀,+支起重量,+搬运,+用扁担
扛:+肩膀,+支起重量,±搬运,-用扁担
b: 自行车:+交通工具,+陆路,-机动,+载人
助力车:+交通工具,+陆路,+机动,-载人
摩托车:+交通工具,+陆路,+机动,+载人
词义上的语义特征只是指对词本身意义进行分析得出来的结果,其作用是能使词义的分析更加精密化,能进一步发现词与词之间的意义差异以及对词与词之间的组合关系作更加合理充分的解释。
语法研究中借用语义特征这个术语,其含义与词义中的语义特征有区别。陆俭明(2003)对语法中的语义特征所下的定义是:“某一小类实词的语义特征是指该小类实词所特有的、能对它所在的句法格式起制约作用的、并足以区别于其他小类实词的语义内涵或者说语义要素。”因此,语法中的语义特征体现出来的特点是:它是从句法格式中对某一类实词所具有的意义特征进行的概括,这种语义特征只有在句法格式中才能体现出来,离开了具体的句法格式就无所谓语义特征,所以,语法的语义特征的价值也就体现在句法上,也就是说不同的语义特征能对句法格式起制约作用。以“大姑娘、废物、老夫老妻、暑假、十点钟、春天、三年”等这些名词性成分为例,如果仅从它们的词义本身来看,都各自不同,但当把它们放入到“NP了”这样的格式以后,就能产生一些共同的语义特征(邢福义,1984)。例如:
a:大姑娘了,一件象样的衣服也没有!
我老了,废物了,忘性比记性好。
老夫老妻了,还分那么清干什么?
b:暑假了,有的是时间,……
都十点钟了,他为什么还没到?
春天了,可是这儿仍然满地积雪。
c:整整三年的时间了,他没来过一封信!
这么长时间了,难道半路出了故障?
这么多年了,谁知道他还在不在?
a组例子中的“大姑娘、废物、老夫老妻”这些名词性成分放入到“NP了”格式后,都意味着它们所表示的概念是经历了由小到大、由新到老、由低级到高级等过程而变移过来的,如“大姑娘”是由“小姑娘→大姑娘”、“废物”是由“年轻力壮→……→废物”、“老夫老妻”是由“年轻夫妻→老夫老妻”等变移过来的 ,因此,它们都带有[+变移性]特征。b组中“暑假、十点、春天”都是表示时点的名词性成分,它们放入到“NP了”格式后,意味着是由甲时点推移到乙时点,如“暑假”是由“寒假后→学期→暑假”、“十点钟”是由“九点→十点”、“春天”是有“冬天→春天”,因此,它们都有[+时间推移性]特征。c组中的的“三年时间、长时间、这么多年”是表示时段的名词性成分,当它们放入到“NP了”之后,意味着时段由短到长,如“整整三年了”意味着“三年”是经历了一个时间较短到较长的过程,而“这么长时间”、“这么多年”更是说明时间经历得比较长,因此,它们也都有[+时间推移性]特征。综观三种例子,实际上反映了一旦当名词性成分放入到“NP了”格式以后,就具有[+推移]的语义特征。
(二)语义特征的运用
在语法研究中引入语义特征分析,既可以为句法研究的深入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也可以为句法形式提供更好的语义解释。具体的说,语义特征分析可以进一步帮助我们分化一些结构形式相同的句式,说明为什么相同的句式却能作不同的变换,并从语义上对此作出说明;另外,语义特征分析也能帮助我们解释为什么相同的句式表达的意义却有差别;再就是使我们了解为什么有些实词它们各自的具体词义不同,当它们处于相同句法结构中时,能够体现出一些相同语义关系来,并且我们还能因此来对它们进行句法上意义上的分类。我们再看马庆株(1988)的一个例子。先看实例:
A:死了三天了
B:等了三天了
C:看了三天了
D:挂了三天了
上面所举的例子词类序列都相同,都是“动词+了+时量+了”,而构造层次也相同。但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不尽相同,实际代表了四种不同的情况:
A句的“三天”只指明“死”这一行为动作完成、实现后所经历的时间,类似的如:
伤了三天了、断了三天了、熄了三天了、出嫁了三天了、到任了三天了、出现了三天了等。
B句的“三天”只指明“等”这一行为动作持续的时间,类似的例子如:
盼了三天了、哭了三天了、追了三天了、养了三天了、病了三天了、考虑了三天了、琢磨了三天了等
C句的“三天”则既可以指明“看”这一行为动作完成、实现后所经历的时间,如“那小说我早看完了,看了三天了”,也可指明“看”这一行为动作持续的时间,如“那小说我都看了三天了,还没有看完”,类似的例子:
听了三天了、讲了三天了、浇了三天了、剪了三天了、研究了三天了、广播了三天了等。
D句的“三天”则既可以指明“挂”这一行为动作完成、实现后所经历的时间,如“灯笼早挂上了,都挂了三天了”,也可以指明“挂”这一行为动作持续的时间,如“那灯笼太大,不好挂,我们挂了三天了,还没挂上去”,还可以指明由行为动作造成的“事物存在状态”所持续的时间,如“彩灯一直在大门上挂着,都挂了三天了”,类似的如:
插了三天了、贴了三天了、穿了三天了、摆了三天了、戴了三天了、钉了三天了等。
为什么会造成上述的不同呢?实际上是每一组动词所具有的语义特征不同:
A组动词表示的行为动作能在瞬间完成或者说实现,但不能持续,也不能使事物造成一种存在的状态而可以持续;B组的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不能在瞬间完成或者说实现,这种动作可以持续,但不能使事物造成一种存在的状态而可以持续;C组表示的行为动作既能在瞬间完成或者说实现,也能持续,但不能使事物造成一种存在的状态而可以持续;D组表示的行为动作能瞬间完成或者说实现,能持续,还能使事物造成一种存在的状态而可以持续。这些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A:[+完成,-持续,-状态]
B:[-完成,+持续,-状态]
C:[+完成,+持续,-状态]
D:[+完成,+持续,+状态]
(三)语义特征的类型
词所体现出来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如理性义、附加义、语用义等等,但只要当这些意义能在句法中对句法格式产生一定的影响,它们就成为语法分析中的语义特征。王红旗(2002,P8—11)从多个层面概括了语法分析中各语义特征的不同,下面我们对他的分析内容作一介绍。
1、语义特征是词义的义素。词义的义素并不等同于词在句法中的语义特征,但有时词的义素却能对句法格式产生影响,因而成为语法分析中的语义特征。如下面两组“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性成分”的变换不同,就是动词的义素差别引起的。
A:桌子上放着书 → 书放在桌子上 → *桌子上正在放书(使处于一定的位置)
台上坐着主席团 → 主席团坐在台上 → *台上正在坐主席团。(把臀部放在椅子、凳子或其他物体上,支持身体重量)
B:门外下着雨 → *雨下在门外 → 门外正在下雨。(降落)
实验室做着实验 → *实验做在实验室 → 实验室正在做实验。(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
上面变换式的不同是由于由动词的义素不同。A组的动词具有[+使附着]的义素,而B组的动词具有[-使附着]的义素。
2、语义特征是词的感情色彩。感情色彩是词的附加意义,有褒义、贬义和中性之分。有时感情色彩中的褒贬或中性差异也会对词在句法格式中的分布产生影响。如褒义和中性的形容词可以在“还(算)A”、“还比较A”、“蛮(满)A”、“不够A”、“非常/十分/特别不A”格式中出现,而贬义形容词不行;贬义和中性的形容词可以出现在“有点儿A”、“有点儿A了”格式中,而褒义形容词不行;在“A了点儿(了)中,褒义、贬义和中性形容词都可以出现。例如:
a:还(算)A:漂亮、干净、舒服、谦虚、结实、不错
*笨、*臭、*丑、*刁、*罗嗦、*落后、*固执
b:有点儿A:*漂亮、*干净、*舒服、*谦虚、*结实、*不错
笨、臭、丑、刁、罗嗦、落后、固执
c:A了点儿(了):漂亮、干净、舒服;笨、臭、丑、罗嗦、落后
因此,适应a格式的形容词应具有[+褒义/中性]、[-贬义]的语义特征,适应b格式的形容词应具有[+贬义/中性]、[-褒义]的语义特征,适应c格式则可具有[+褒义]、[+贬义]、[+中性]的语义特征。
3、语义特征是词的预设义。词的预设义是词本身包含的背景意义。如从“又来了”的“又”可以推知“以前也来过”。以动词来说,从“说、写、读、买”等能预设这些动作的主体是人,即是人发生的动作,有人的存在。而“飞、飘、流、化”等则不能预设人的存在。马庆株把动词分为[+自主]和[-自主],这组语义特征实际就是动词的预设义。
4、语义特征是词的语用义。语用义是语言符号和语言使用者之间产生的关系意义,这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赋予给词语的特定的意义。某些词语的语义特征表现为词的语用义。如“把+NP+V+了”格式有表失义的倾向,表去除义的动词都可出现在这种格式中。但像“破、裂、断、烂、疯、瘸、瞎”等不含去除义的动词也可在这种格式中出现。原来,这些动词都有违愿义,动词表示的变化或状态都是违背说话人的意愿的,在说话者看来,这些变化或状态的出现就意味着原来存在的客体的消失,如“把腿瘸了”意味着“原来腿不瘸的状态不存在了”。因此,这些动词具有[+违愿义]特征,能放在“把+NP+V+了”格式中。这种违愿义就是语用义。
5、语义特征是词的推断义。推断义是指词本身没有某个意义,但人们能根据某些线索推断出来的意义。如“把鸡蛋踩了,把盒子压了、把书淋了、把瓶子摔了”等,这些句子都表损失义,但句中的动词不含去除义,然而我们却可以根据动作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推断这些动作是去除性的,因而客体发生了受损的变化。所以这里的动词具有的[+去除义]是语言使用者推断出来的。
五、语义指向分析
(一)语义指向
语义指向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汉语语法研究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据周刚(1998)的看法,语义指向的源头应追溯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炼(1960)就句子形式和意义的不一致性,分析了“他洗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和“他看小说看得着了迷”中的补语情况,认为前者的补语“干干净净”是说明宾语“衣服”的,后者的补语“着了迷”是说明主语“他”的。虽然没有提出“语义指向”的概念,但实际上相当于语义指向。七十年代末吕叔湘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第一次提出了“在语义上A指向C”的说法:“也有这种情形:论结构关系,A应该属于B,但是在语义上A指向C”。八十年代,沈开木在《表示“异中有同”的“也”字独用的探索》(载《中国语文》1983年第1期)中分析了“也”字在语义上的“多项指向”,开始使用“指向”一词。刘宁生在《句首介词“在……”的语义指向》(载《汉语学习》1984年第2期)中首次使用了“语义指向”。此后,这一术语就被不断使用,并且,作为一种分析方法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所谓语义指向是指句子中某一个成分与句中或句外的一个或几个成分在语义上有直接的联系。通过语义指向来分析、解释语法现象的方法就是语义指向分析法。例如:
A组 a:我们打完了球。
b:我们打破了球。
c:我们打赢了球。
B组 a:他甜甜地熬了一碗汤。
b:他重重地打了一巴掌。
c:他乐乐地倒了一杯酒。
A组中的补语在语义上所联系的成分不同,A(a)的“完”是和谓语中心“打”相联系,或说语义是指向“打”,A(b)的“破”是指“球”破,语义指向宾语,A(c)中的“赢”是指“我们”赢,语义指向主语。B组中的状语在语义上所联系的成分也不一样,B(a)的“甜甜”是指宾语“汤”甜,B(b)的“重重”是指谓语中心“打”重,B(c)的“乐乐”是指主语“我”乐。
在句子成分分析或直接成分分析中,人们重视的是按顺序排列的相邻成分之间的句法关系,认为在语义上相关的成分,在句法上位置也是安排在一起。因此,在研究中往往把非邻接性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置之度外,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的语法研究受到限制,不利于我们更好地发现句子的结构规律。随着语法研究中对形式和意义相结合原则的认识和贯彻,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语法研究中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区别和联系,认为两者并非是完全对应关系,存在直接语法结构关系的成分在语义结构上不一定有联系,而不存在直接语法结构关系的成分在语义上也许存在直接的语义关系。所以,语义指向分析能更好地反映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的关系,能使我们在研究中真正地做到形式和意义的结合,这样的结合就能更好地揭示句子内部的结构规律。
(二)语义指向分析的分类
1、周刚(1998)从是否考虑语境因素的影响而使语义指向发生变化为依据,将语义指向分析方法分为静态和动态两大类。
所谓静态的语义指向分析是指在说明某个成分的语义指向时,可以不考虑句外的语境影响,而仅从句子本身就能分析出它的指向成分。如下面加点成分的语义指向:
A组 a:我听懂了这段话。
b:她哭肿了眼睛。
B组 a:两所医院的医生。
b:两位医院的医生。
c:两个医院的医生。
C组 a:我找个老师问。
b:我找个老师教。
c:我找个人一起去。
A组加点的成分是补语,它们的指向成分都在句内成分A(a)指向主语“我”, A(b)指向宾语“眼睛”;B组的加点成分是定语,它们的语义也都指向句内成分,B(a)指向“医院”,B(b)指向“医生”,B(c)既可指向“医院”,也可指向“医生”,所以它有歧义;C组的加点成分都是谓语中心,它们的语义都指向句内成分,C(a)指向主语“我”,C(b)指向宾语“教”,C(c)既指向主语“我”,也指向宾语“人”。
所谓动态语义指向分析是指在考察某个成分的语义指向时,需要考虑上下文语境因素,语境不同,其语义指向也不同。例如:
我只吃了一个面包。
例中的副词“只”会受语境的不同产生语义指向上的不同。看下面的例子:
a:我没做什么,只吃了一个面包。
b:我没吃什么,只吃了一个面包。
c:我没吃多少,只吃了一个面包。
a例前面是问“做什么”,后面回答“吃了一个面包”,所以“只”是指向整个“吃了一个面包”;b例前面是问“吃什么”,所以回答的是“一个面包”,“只”的语义指向就是“一个面包”;c例前面问“吃多少”,后面回答中的“一个”就成为焦点成分,也就是“只”的语义指向成分了。
2、陆俭明(2003)谈到语义指向时,要求对句法的语义指向分析应该考虑前指还是后指、指向句内还是句外等问题。我们认为,如果从类别角度看,也可以看做是对语义指向分析的一些分类。下面对此稍作介绍。
前指式。如果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是和它前面的某个成分产生直接联系,那么它的语义指向就是前指。例如:
a:他笑嘻嘻地看着我们。
b:老张和小王昨天一起出差了。
c:大家在厦门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
a中“笑嘻嘻”指向“他”,b中“一起”指向“老张和小王”,c中“愉快”指向“大家”,它们都是前指。
后指式。如果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是和它后面的某个成分发生直接联系,那么它的语义指向就是后指。例如:
a:一个班就二十来个人。
b:整个晚上总共说了三句话。
c:他们今天喝多了酒。
a中的“就”指向“二十来个”,b中的“总共”指向“三句”,c中的“多”指向“酒”,它们都是后指。
前后兼指式。如果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既和它前面的某个成分发生直接联系,同时又和它后面的某个成分发生直接联系,那么它就是前后兼指。例如:
a:今年我和他先后去过广州和福州。
b:期中考试李明和王霞分别考了85分和87分。
a中的“先后”既指向前面的“我和他”,也指向后面的“广州和福州”,b中的“分别”既指向前面的“李明和王霞”,也指向后面的“85分和87分”。
从指向成分在句内还是句外看,还可以把语义指向分为指内式和指外式。如果所指向的成分就在本句内,这就是指内式,前面讨论的都是这一类型。如果所指成分不在本句,而是句外的某个成分,这就是指外式。例如:
a:这是一个难忘的春天。
b:你还真砍光了。
c:当时,那孩子就稀里糊涂地判给了男方。
a中的“难忘”指向的是句外的施事(“人”),b中的“光”指向句外的受事(比如“树”),c中的“稀里糊涂”指向句外“判”的施事。
3、税昌锡(2006)分出了专指和兼指。专指就是在一定的言语环境中某个指向成分只跟一个被指成分发生语义关系,如:
老张快乐地哼着小调。
办公桌上七零八落地摆了几本书。
例中“快乐”专指“老张”,“七零八落”专指“几本书”。
有的指向成分可以同时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被指成分发生语义关系,即一个指向成分同时可以指向多个被指成分,从而同时构成语义兼指。如:
圆圆吃蛋糕。
三个人坐一条板凳。
小李送我一份礼物。
例中“吃”兼指“圆圆”和“板凳”,“坐”兼指“三个人”和“一条板凳”。“送”兼指“小李”、“我”、“一份礼物”。
4、税昌锡也分出了显指和潜指。先看例子:
这件大衣很便宜。(这件大衣价格很便宜)
他在写黑板。(他在黑板上写字)
例中的“便宜”是指向“大衣”,“写”指向了“黑板”,但实际上,“便宜”真正指向的应该是“价格”,而“写”的真正指向应该是“字”。像这样,我们把本与指向成分没有直接语义关系,但通过句法调整使其直接充当被指成分构成的语义指向称为语义显指,而由于这种变化带来的真正的被指成分处于潜隐状态,因而造成语义潜指。再如:
枫树的叶子都红了。(“红”显指“叶子”,潜指“颜色)
这菜你做得太咸。(“咸”显指“菜”,潜指“味道”)
为了健康,你不能吃得太饱。(“饱”显指“你”,潜指“肚子”)
(三)语义指向的作用
首先,利用语义指向可以帮助我们分化歧义句式。有些歧义结构如果运用层次分析、变换分析等无法进行歧义分解,而语义指向却是我们分解这种歧义的新方法。例如:
你别砍坏了。
这个句子既可表示“你别把东西(如桌子、门等)砍坏了”,也可表示“你别把用来砍东西的工具(如刀、斧头等)砍坏了”。这样的歧义我们也可用其他方法进行分解,而用语义指向就比较容易。当“坏”指向“砍”的受事时,就是前者的意思,当“坏”指向“砍”的工具时,就是后者的意思。
有些歧义句虽然可用其他方法进行分解,但利用语义指向会更简单方便。例如:
准备了三个月的衣服。
这个结构通过层次分析进行歧义分解,但用语义指向说明更方便简单,当“三个月”指向动作“准备”时,意为“准备衣服的时间是三个月”,当“三个月”指向“衣服”时,意为“准备的衣服够穿三个月”。
其次,语义指向为我们解释一些语法现象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例如对于某些动词带结果补语的变换形式的不同就可以用补语的语义指向的不同作出解释(陆俭明,2003)。看例子:
洗净了 洗累了
我把衣服洗净了。 *我把衣服洗累了。
脏衣服被我洗净了。 *脏衣服被我洗累了。
*我洗衣服洗净了。 我洗衣服洗累了。
*这盆衣服把我洗净了。 这盆衣服把我洗累了。
衣服洗净了。 ?衣服洗累了。
?我洗净了。 我洗累了。
“洗净了”和“洗累了”的结构相同,却可作出不同的变换结果。这是因为两个补语的语义指向不同而造成的。补语“净”是指向“洗”的受事,“累”是指向“洗”的施事。
再次,语义指向还可开阔语法研究视野,把语法和语用结合起来,把语法研究引向更深入。(周刚,1998)例如:
A组 a:只有经理外出洽谈生意,他才能借此轻松一下。
b:只要小张说清楚,他是不会有意见的。
B组 a:经理只有外出洽谈生意,他才能借此轻松一下。
b:小张只要说清楚,他是不会有意见的。
A组中的连词“只有”、“只要”都用在主语之前,其语义指向都是后边的整个主谓结构,后一分句的主语“他”也都是在一定语境中另有所指,句子没有歧义。而B组中,连词放在主语之后,其语义指向就是后面的谓语部分,谓语动词的施事可能是前边的主语,也可能是一定语境中另有所指的对象,这样的话,就有可能使后一分句的主语“他”既可以回指前一分句的主语,也可以另有所指,所以句子就有歧义。
六、配价分析法
“配价”一词借自化学。化学中提出“价”的概念为的是说明在分子结构中各元素原子数目的比例关系。取氢原子为一价,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能和多少个氢原子相化合,或者能置换多少个氢原子,那么该元素就是多少价。比如说水是由氢和氧化合而成的,分子式是H2O,即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化合而成的,因此氧是二价。
最早把价引入语法研究的是法国语言学家特思尼耶尔。引进这个概念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一个动词能支配多少个属于不同语义角色的名词词组。其基本精神是:
1、句法研究旨在研究句子,对于句子不仅要注意它所包含的词,更要注意它所隐含的词与词之间的句法关联。这种句法关联在句子表面上是看不见的,但实际是存在的。
2、动词是句子的核心,我们所要注意的句法关联就是动词与由名词性词语形成的行动元之间的关联。
动词按配价分类,具体如下:
一个动词如果只能支配一个行动元,也就是说这个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那它就是一价动词。如:
他游泳。我休息。灯熄灭了
一个动词如果能支配两个行动元,而且只能支配两个行动元,也就是说它能带一个宾语,而且也只能带两个宾语,那它就是二价动词。如:
他看书。 小王打人。 学生搬桌子。
一个动词如果能支配三个行动元,也就是说它能带两个宾语,那它就是三价动词。如:
老师送他一幅画。你借我十块钱。我们喊他叔公。
利用动词与不同性质名词之间的配价关系来研究、解释某些语法现象,这种研究、分析手段,我们就称之为“配价分析法”,或简称为“配价分析”。由此而形成的语法理论就称为“配价理论”。
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运用配价分析来解决的实际语法问题。
(一)“喝啤酒的学生”与“喝啤酒的方式”
这两者似乎没有任何区别,因为无论从词类序列、内容构造层次、层次关系还是语法功能来说,都是一样的。可是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就是“喝啤酒的学生”的中心语“学生”有时可以省略,如“喝啤酒的学生请举手”在一定语言环境下可说成:
喝啤酒的请举手
而“喝啤酒的方式”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省略“方式”,如“喝啤酒的方式多种多样”不能省略成:
*喝啤酒的多种多样
这是为什么?层次分析法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从变换分析方法看,两者确实可以分解成不同格式,如:
(1) 喝啤酒的学生→那学生喝啤酒
看电影的那个人→那个人看电影
唱京戏的那个同学→那个同学唱京戏
(2)喝啤酒的方式→*那方式喝啤酒
看电影的情景→*那情景看电影
唱京戏的样子→*那样子唱京戏
(1)的变换成立,(2)的变换不成立。但是变换分析不能告诉我们为什么的问题。这就必须采取配价分析法。
从配价角度看,“喝啤酒的学生”和“喝啤酒的方式”有重要的区别。我们知道,“喝”是二价动词,它的两个配价成分分别是施事和受事。“学生”可以成为“喝”的施事,“啤酒”可以成为“喝”的受事,但是,“方式”不能成为“喝”的施事或受事。换句话说,“学生”“啤酒”可以成为“喝”的配价成分,但是“方式”不能。因此,
“喝啤酒的学生”与“喝啤酒的方式”的区别在于,前者的中心语“学生”可以成为“喝”的配价成为,后者的“方式”不能成为“喝”的配价成分。由是,我们悟出一个结论:当由动词性词语加上“的”所形成的“的”字结构作名词的定语,那个作中心语名词如果能成为那动词的配价成分,那么中心语就有可能在一定上下文中省略,否则就不能。这样的例子再如:
卖菜的农民富裕了→卖菜的富裕了
张大爷卖的芦笋新鲜→张大爷卖的新鲜
张大爷卖芦笋的地方给占了→*张大爷卖芦笋的给占了
参观钟表馆的游人很多→参观钟表馆的很多
小张参观的展览馆是钟表展览馆→小张参观的是钟表展览馆
小张参观的时候人很多→*小张参观的人很多。
(二)“放了一只鸽子”与“飞了一只鸽子”
两者在语法上没有什么别,而且都可以变换成把字句,如:
把只鸽子放了;把只鸽子飞了。
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如在变换成被字句时:
放了一只鸽子→鸽子被我放了
飞了一只鸽子→*鸽子被我飞了
用其他分析法我们都不好解释这个现象,而用配价法就可以加以说明。原来,“放”是二价动词,而“飞”是一价动词。“放了一只鸽子”是省略施事主语所造成的格式,而“飞了一只鸽子”是施事主语移位到动词后所造成的格式。它们虽然都能变换成把字句,但这两个把字句的语法意义不同,“把只鸽子放了”是表示处置意义,“把只鸽子飞了”是表示使动意义。
(三)为什么可以说“他是王刚的老师”,而不能说“他是王刚的教师”?
其实,除了动词以外,名词也有配价问题。这个问题就可以通过配价来分析解决。
“教师”只是一种职称,也泛指“担任教学工作的人员”,如同“职员、工程师”等一样,它不反映社会上有依存关系的人际关系,是属于零价名词;而“老师”是相对于“学生”而言的,是学习者对给自己传授文化、技术的人的尊称,如同“师傅”一样,它反映了社会上一种有依存关系的人际关系,是属于一价名词。由于“老师”是一价名词,所以可以接受带姓的指人名词或单数人称代词的修饰形成一个领属性偏正结构,如“张三的老师、我的老师”。而“教师”因为是零价名词,所以它不能接受带姓的指人名词或单数人称代词的修饰而形成一个领属性偏正结构,如不能说“小王的教师、你的教师”等。
第三节 现代汉语的词法结构
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是指词的结构规则,它包括词的构造、形态变化、词的功能等内容。句法是指短语、句子的结构构造和结构类型等。我们首先在本节讨论词法,下节再讨论句法。
词法在语法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中指出:“一般来讲,词法结构比句法结构更为繁琐。”“各种语言的区别,在词法上比在句法上更大。”(1980,P256)布氏是针对印欧语词的形态丰富性来说的。汉语缺乏形态变化,但并不意味着词法在汉语中的地位就可忽略。陈望道先生在谈到词法和句法问题也说过:“词的现象它那组织是比较有特殊性的,句的现象它那组织是比较有普遍性的,……句论的内容在不同的语文当中也没有极大的差异,大概可以挪借;词论的内容则彼此可以有极大的差异,非自己设法解决不可。”(转引自陈光磊《汉语词法论》,P5)这实际上指出了词法的研究应该具有自己的特点,并且须加以重视。汉语的词法虽然和形态比较丰富的印欧语不同,但“汉语的词有自己的结构方式和某些形态特点,也有自己的功能类别;所以,汉语是有自己的词法的,它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光磊,2001,P6)
词法研究的目的是揭示词的构造特点和形式、形态变化的特征、词的功能性质等,本节主要讨论词的结构及词类。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语素是词的基本构造单位。而语素和语素结合成词时,它们又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因此,我们首先讨论语素,然后讨论词的构造,再讨论词的功能(即词类)。
一、语素
(一)语素及其确定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说它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意味着在满足既有音又有义的前提下,不能再进行分割。或者说,如果分割之后不能满足既有音又有义的条件,则不能成为语素。这里的“义”既包括词汇意义,也包括语法意义。下面的例子中,a组可以分割成两个有音有义的单位,它们不是语素;b组不能再分割成两个以上的有音又有义的单位,它们是语素。
a: 短跑 → 短、跑, 开花 → 开、花,
革命 → 革、命, 环境 → 环、境
b: 岸、晨、恼、雅、记、感
了、而、但、很、和、哪
玛瑙、尴尬、参差、蝈蝈
要注意的是,所谓分割不是指字形、字音和意义上的分割。下面的例子虽然都能进行分割,但都不能以此来判定包含了多个语素。
村:→木 mu、 寸cun (这是对字的分割)
xian:→ x + ian (这是对音的分割)
举:→ [+手,+向上,+移动] (这是对意义的分割)
判定一个语言单位是不是语素,我们常采用的是替代法。所谓替代法就是将一个或几个已知为语素的成分去替代某个语言片段中有待确定的成分。以“喜欢”和“葡萄”为例,它们的替代结果如下:
喜欢 喜爱 喜庆 喜好
联欢 欢乐 欢快
葡萄 (?)萄
葡(?)
“喜”、“欢”能分别被“爱”、“庆”、“好”和“联”、“乐”、“快”等替代,因此,它们各是一个语素。“葡萄”分别都不能被其他成分所替代,因此,它只是一个语素。
在使用替代法确定语素的时候,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替代时必须要注意保持意义的基本一致。例如下面对“吉普”的替代是不成立的。
吉普 吉祥 吉利 吉凶
普遍 普通 普及
在这个替代中,“吉普”的“吉”和“普”分别和“吉祥、吉利、吉凶”中的“吉”、“普遍、普通、普及”中的“普”毫无意义联系,因此,“吉普”不能被替代,它是一个语素。
二是对一个多音节的语言片段进行替代时,必须是多个成分都能被替代,否则这种替代不能成立。如:
蝴蝶 粉蝶 凤蝶 彩蝶
蝴(?)
骆驼 驼铃 驼绒 驼峰
骆(?)
由于存在蝴(?)、骆(?)这样的不可替代现象,“蝴”和“骆”就不是一个语素,只有组合成“蝴蝶”、“骆驼”才能成为一个语素。但在“粉蝶”、“凤蝶”、“彩蝶”和“驼铃”、“驼绒”、“驼峰”中,“蝶”和“驼”具有指代“蝴蝶”、“骆驼”整体的意义,因此“蝶”和“驼”这时分别是一个语素。这类现象如:
的士 面的 摩的 货的
(?)士
巴士 大巴 中巴 小巴
巴(?)
奥林匹克 奥运会 奥运村
(?)林匹克
蜘蛛 蛛网 蛛丝 喜蛛
蜘(?)
螳螂 螳臂 螳斧
刀螂 蚂螂 蟑螂
蘑菇 香菇 草菇 春菇
白蘑 鲜蘑 松蘑
“的”、“巴”、“奥”、“蛛”分别代指了“的士”、“巴士”、“奥林匹克”、“蜘蛛”,因此它们分别是一个语素。“螳螂”是一个语素,但在“螳臂、螳斧”和“刀螂、蚂螂、蟑螂”中,“螳”和“螂”分别代指“蟑螂”,因此,这时“螳”和“螂”分别是一个语素;同样,“蘑菇”是一个语素,但在“香菇、草菇、春菇”和“白蘑、鲜蘑、松蘑”中,“菇”和“蘑”分别是一个语素。
用替代法确定语素,有时会碰到像下面这样的问题:
苹果 芒果 水果
苹(?)
菠菜 青菜 蔬菜
菠(?)
牦牛 水牛 斗牛
牦(?)
鲢鱼 草鱼 水鱼
鲢(?)
上面例子中,“果”、“菜”、“牛”、“鱼”是语素,而“苹”、“菠”、“牦”、“鲢”找不到替代成分,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指代整个“苹果”、“菠菜”、“牦牛”、“鲢鱼”的意义,那么“苹果”、“菠菜”、“牦牛”、“鲢鱼”是一个语素还是两个语素?对这类词的语素确定,人们使用了剩余法,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语言片段中,只有一个成分能被替代,并且其中任何一个成分都不能用来指代整个语言片段的意义,那么这个语言片段就不只是一个语素。因此,“苹果”、“菠菜”、“牦牛”、“鲢鱼”包含的是两个语素。如果从意义上来解释,“果”、“菜”等是具有概念意义的语素,而“苹”、“菠”等虽然没有概念义,但它们具有一种区别性的特征义,也即是说,“苹”具有将“苹果”与“水果、红果、干果”等区别开来、“菠”具有将“菠菜”与“青菜、蔬菜、卷心菜”区别开来的区别义,能体现出“苹果”和“菠菜”的特征,这样,我们说“苹”、“菠”等是一个语素是比较合理的。
(二)语素的分类
汉语语素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而分为不同的类。
1、从音节角度分,可以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单音节语素如:路、想、红、吗、了;多音节语素主要包括:联绵语素(秋千、枇杷、伶俐)、音译语素(马达、克隆、厄尔尼诺)、象声语素(哗啦、轰隆、噼里啪啦)和叠音语素(猩猩、姥姥、蛐蛐、潺潺)。另有一类非音节语素,像“花儿、棍儿、俩、仨”等,它们是单音节,但代表的是两个语素。
2、从意义角度看,可从两个方面来分,一是从包含的意义的多少来分,这可分为单义语素和多义语素。单义语素只包含一个意义,如:辑、裤、觅;多义语素包含了多个意义,如:出、毒、健。据有人统计(孙银新,2003),在《汉字信息字典》(李公宣、刘如水,科学出版社,1988)所收的7192个有意义的汉字中,其中单义语素4139个,多义语素3053个,两者的比例是1:0.738。二是从意义的虚实来分,可分为实语素和虚语素。有实在意义的语素是实语素,如:用、巧、蚯蚓;意义比较虚泛的是虚语素,如:啦、的、而等,这些语素主要表示语法意义。
3、从构词能力分,语素可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成词语素是指不同别的语素组合就能成词的语素,如:笔、看、旧;不成词语素指不同别的语素组合就不能成词的语素,如:典、律、捍、历。
4、从位置角度分,语素可分为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和其他语素组合时位置固定的语素是定位语素,如:词缀“老、小、阿”只能在前面,而“儿、子、头”只能放在后面;和其他语素组合时位置可前可后的语素是不定位语素,如:境(环境、境况)、作(作业、工作)。
(三)语素的特点
现代汉语语素有自身的一些明显特点,据尹斌庸先生(1984)、张志公先生(1981)等的研究,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单音节性。汉语中,单音节语素占绝对优势,据统计,双音节语素只占整个语素的3%左右,其中大部分是一些动植物名称(如蝙蝠、葡萄)、双声叠韵式动词(如吩咐、怂恿)、形容词(如肮脏、朦胧),而且出现频率都很小,总频率约为0.0028。构词能力也非常弱,构词能力最强的“葡萄”一词,所构成的词也不超过10个(如葡萄糖、葡萄酒、葡萄干等)。二是语音形式上的不变性。汉语的语素不论是单独构词或是作为构词成分,也不论是放在哪个位置,其语音形式都是保持不变的(除有规律的变调以外)。少数“语境音变”(如“指”,在“手指”中读zhǐ,在“指甲”中读zhī,在“指头”中读zhí)不起主导作用。三是结合上的自由性。汉语语素几乎都具有程度不同的独立性,语素和语素的结合十分自由。如“树”,有大树、小树、老树、铁树、桃树、李树等,还有水树、酒树、蛋树、糖树、歌树等。
二、词
(一)词及其确定
在现代汉语中词是什么样的语言单位?如何确定词?这些问题学术界有过长期的讨论。
一般我们对词主要是从语法功能角度进行划分,即: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关于词的“独立运用”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单说,能单独回答问题;二是虽然不能单说却可以独用,即充当词组或句子的成分。根据这些特点可以进一步说明确定词的方法如下:
1、能单说,能单独回答问题的是词,对一个语素组成的单纯词,这个方法最有效。如:
那是什么?——水 热不热?——热 你喝不喝?——喝
2、不能单说,能充当词组、句子成分的是词。这个方法一般用来确定下面这些类别的词。
(1)在现代汉语口语中不单说,但在一般的书面语中用作句子成分的语言单位。如:
春:问:“现在是什么季节?”不能单回答“春”,要说“春天”。但在“春来了”“春是一年中第一个季节”中,“春”充当主语,“春”是词。
楼:问“那边盖的是什么?”不能单回答“楼。”要说“楼房”。但在“那边在建一座十层楼”“我们学校有很多教室楼”中,“楼”充当宾语部分的中心语。
其他的如:
院:院一级、院领导、留院检查、
虎:前怕狼,后怕虎、虎狼成群、老潘打虎
云:晴转多云、云消雾散
氧:缺氧、输氧
叶:叶落归根、叶多花少
(2)现代汉语中单音节的非谓形容词(区别词),如:
棉:问“你的大衣是棉的还是呢的?”不能单独回答“棉”,要说“棉的”。但在“棉大衣”、“棉手套”、“棉背心”这些词组中“棉”充当定语,是词。
金:问“她戴的戒指是金的还是银的?”不能单回答“金”,要说“金的”。但在“金戒指”、“金耳环”、“金手镯”这些词组中,“金”充当定语,“金”是词。
(3)现代汉语中的量词(斤、斗、尺等)、方位词(里、内、外等)一般不能单独使用,只能和数量词、名词和方位词的组合。
3、扩展法 对于由多个成分组成的语言单位,有相当多的可以用扩展法来确定它们是不是词。扩展法的要点是:在两个以上语言成分组成的语言单位中插入别的语言成分,如果得到的新的语言单位可以接受,则原来的语言单位是词组;如果不能接受,或者意义有很大改变,则原来的语言单位是词。如:
山峰→*山的峰 山高→山很高
海带→*海的带 海浪→海的浪
指明→*指得明 吃饱→吃得饱
好手→*好的手 好书→好的书
大家→*大的家 小河→小的河
运用扩展法应注意这样的限制,一是插入的成分必须是一个语言单位,否则就不能算是扩展,如下面扩展就不行:
写作→*写了一篇大作
词汇→*词的总汇
二是扩展后与扩展前的格式必须一致,否则也不算扩展,
如:
山高(主谓)→山很高(主谓)
小河(偏正)→小的河(偏正)
吃饱(补充)→吃得饱(补充)
如“雪白”不能扩展为“雪很白”,前者是偏正结构,后者扩展为主谓结构了
三是插入的成分不能和原成分直接构成一个词,如“老师→老(教)师”不算扩展,这算是同形替代了。
4、剩余法 这个方法主要用于虚词。它的做法是:把句子中所有可以单说、可以做句子成分的主要成分的单位提开,剩下来不能单说、也不是词的一部分的,也是词。虚词主要用这个方法来确定。如:
她和她的朋友都去颐和园吗?
这个句子中能单说的有
谁去颐和园?——她
她去不去?——去
有困难谁帮助你?——朋友(不能扩展)
你们去哪儿?——颐和园(不能扩展)
这样剩下的“和”、“都”、“的”、“吗”既不能单说,也不是任何一个词的一部分,它们也是词,是虚词,有自己的功能:“和”联系“她”和“她的朋友”,组成并列结构;“的”联系“她”和“朋友”,表示限制关系;“吗”加在整个句子后面,使句子成为疑问句。
关于词的确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人们采用不同的补充方法来对语言单位到底是不是进行鉴别和确定。如:
郭锐(2002年)从词的备用性和独立运用性来区分词和短语。从备用性看,词是作为备用件放在词库中,它们在数量和长度上都是有限的,这体现出来的就是人们可以编写词典;而短语或句子是临时性组合,在数量和长度上是无限的,因此人们无法编些句典来收录无限多的短语和句子。所以,可以根据词的有限性来区分词和短语。比如:
十一、一百三十六、三点一四、二分之一、第一
上述单位一般认为是词,因为这是表示一个数,但是其同类的成分在数量和长度上是无限的,所以应看作是一个短语。也就是说,一个数可以用一个词(一、十)也可以用一个短语表示。而且其构造方式与“一斤二两”相同,基本上可以看作并列结构:
一 斤 二 两 一 百 三 十 六
联 合 联 合
另外像“北京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零一中学、一百周年纪念会堂”等所谓的固定短语,其数量和长度在理论上也是无限的,因而也是短语。
从独立性原则看,作为独立运用的单位,词与短语的组合规则与语素和语素组合规则有不同。可以根据两者的差异来区分词和短语(参见王洪君,1994)。
一是搭配规则。蛋白、口红:名+形→定中结构,与短语规则不符,作为短语只能是主谓或状中偏正结构,因此“蛋白”是词。船只、人口:名+量,短语没有这种类型,因此“船只”是词。
二是扩展。身上、眼前:与短语的“名+方位”扩展性不同。如“身上”,分析如下:
我 的 身 上
比较短语的分析:
我 的 手 上
因此,“身上、眼前”应看作词。
三是整体功能。如“胆小”是主谓构造,主谓构造的短语不能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但“胆小”可以受“很”修饰(很胆小),因此“胆小”是词。“出口”是述宾构造,一般动词构成的述宾式短语不能再带宾语,而“出口”可以(出口粮食),因此“出口”是词。
注意在词的确定中,离合词的问题。如:洗澡、理发、睡觉、站岗等。
(二)词的构造
1、汉语词的构造研究是19世纪末以后我国学者借鉴外国语言词语结构的分析发展起来的,它的基础是分析构词成分的意义、作用及其间的关系。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根据构成词的语素的多少,词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从音节多少看,单纯词又可分为单音节单纯词和多音节单纯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根据构成成分的不同,合成词又可分为复合词和派生词。对复合词和派生词还可从不同角度进一步细分。现将词的构造列表如下:
单音节单纯词:书、做、白、的、而
词 单纯词
多音节单纯词:玫瑰、区区、哎哟、吉普
构
造 复合词:途径、电灯、灯盏、空调
合成词
派生词:第二、老鼠、刀子、看头
2、下面我们对合成词之间的关系做些具体的分析。
喜悦 动静
“喜”为高兴,“悦”也为高兴,它们表示相同的意义,它们互相之间地位平等,不互相发生意义关系,所以称为并列式;“动”义为运动,“静”义为静止,它们表示相反的意义,它们之间地位平等,不互相发生意义关系,所以也称为并列式。
其他例如:
美好 海洋 声音 根本 道路 周全
帮助 选择 温柔 休息 广阔 解放 (同义式)
风浪 骨肉 门户 岁月 领袖 心肠
山水 尺寸 口舌 皮毛 手脚 跋涉 (类义式)
来往 买卖 开关 教学 迟早 横竖
是非 得失 始终 东西 赏罚 矛盾 (反义式)
窗户 动静 女儿 事情 睡觉 人物
国家 干净 质量 忘记 好歹 兄弟 (偏义式)
铁路 轻视
“铁”指钢铁,“路”指道路。“路”表示一种事物,“铁”表示制成这种道路的材料。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解释为前一个成分的意义限制修饰后一个成分的意义,所以叫做限定式。“轻”这里义为不着重,“视”这里义为对待,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解释为“视”表示一种行为,“轻”表示一种态度,其间是修饰关系,所以也属于限定式。
其他例如:
小说 电脑 草稿 地毯 台灯 钢笔
重视 速记 胡闹 笔谈 热爱 暂停
火红 葱绿 云集 鼎立 虎视 蜂拥
说明 枪支
“说”义为说话,“明”指明白,“说”表示一种行为,“明”表示这种行为的结果。它们的关系可以解释为行为和结果的关系,行为是主,结果是补充说明,所以叫做补充式,“枪”指一种武器,“支”原是可用于计量“枪”的量词,在这里它失去了量词的意义和作用。但“枪支”一词是枪的总称,不能用于单支的枪。这个词的意义主要由“枪”表示,“支”在构词中起辅助作用,所以也可归入补充式。
其他例如:
a:扩大 压缩 提高 说服 推翻 延长
b:车辆 花朵 灯盏 人口 稿件
司机 刺眼
“司”义为操纵,“机”指一种机械装置。“司”表示一种行为,“机”表示行为涉及的对象。其关系可以解释为前一成分支配后一成分,所以叫做支配式。“刺”义为刺激,“眼”指眼睛,其间的关系也可以解释为行为和行为涉及对象的关系,也属支配式。
其他例如:
司令 关心 留意 注意 示威 知己
出席 取笑 讲和 吃香 破产 报名
行政 霜降 得意 举重 用功 伤心
性急 目击
“性”指性情、性格,“急”指急噪,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解释为“性”是被陈述的对象,“急”是对这个对象的陈述,故称为陈述式。“目”指眼睛,“击”义为碰到、见到。其间关系是行为主体和行为关系,相当于主谓关系,所以也属陈述式。
其他例如:
耳鸣 国有 霜降 雪崩 兵变 空调
心虚 眼红 手软 性急 肉麻 月亮
老师 石头
“老”在这里无义,“师”指教师,“老师”的意义主要由“师”表示,“老”加上去构成了“老师”这个双音词。可以解释为“老”附加在“师”上,故称附加式。“老”在前,故称前附式。“石头”的意义主要由“石”表示,“头”加上去构成了一个双音词,可以解释为“头”附加在“石”上,所以也是附加式,“头”在后,故称后附式。
其他例如:
老:老刘 老大 老虎 小:小李 小姐 小菜
第:第一 第四 第十 初:初三 初五 初十
阿:阿大 阿姨 阿姐
除了上面六种常见的基本复合式合成词以外,还有几种数量较少的形式。一是连动式,就是两个语素之间构成动作的先后关系,如“贩卖、退休、考取、扮演”等;另一类是兼语式,就是两个语素分别和一个隐含的成分有关,这个隐含的成分既是前一个语素的支配对象,又是后一个语素的被陈述对象。如“逼供、请教、逗笑、迫降、劝退”等。以“逼供”为例,实际包含了“逼(某人)、(某人)供”的意思,“某人”是隐含的成分。再一个就是重叠式,如爸爸、姐姐、刚刚、仅仅、单单等。
由此可见,构词法分析的基础是分析合成词构词成分的意义、作用及其间的关系。所以在分析时主要要抓住构词成分的意义关系等。比较
苦头、石头——插头、工头
信儿、画儿——孤儿、健儿
3、新词语的构造
(1)一般新词语 绝大多数新词语都是利用原有的语言材料,按照原有的构词方法构成的。它们的创造是以原有的语言传统为根据的,下面是改革开放以来产生的新词语举例:
并列式:打拼 点击 封杀 查控 拥堵
限定式:股民 歌厅 黑客 罚单 芯片
支配式:炒股 撤资 打黑 瘦身 上网
补充式:锁定 搞定 胜出 趣同 录入
陈述式:双赢 情变
附加式:老总 老外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词语中有些外来词中用汉字书写的音译音节,有了一定的构词能力,可能成为具有实义的语素。如“吧”在“酒吧”中只是译音音节(英语bar),现在出现在新词“网吧”“氧吧”,“吧”可指“(除经营……外),兼售酒水的商店。”“的”在“的士”中也是译音音节(英语taxi),但在新词“打的”、“面的”中,“的”可指出租小汽车。
(2)带字母的词语 在新词语中有一些是带字母的词语,如“B超”“维生素B”等,在专门用语中这种词语更多一些。这类词语从字母出现的位置上分,可以分为:
(a)位置在前:B超、T恤、HSK考试、T型人才
(b)位置在后:维生素A(B、C…)、卡拉OK
(c)位置在中间:三C革命
带字母词语的字母来源,表义作用不一样,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
(a)来自外语,以英语居多,如:
三C革命之“C”是英语computer(计算机)、control(控制)、communication(通讯)三个词的首字母。
(b)来自汉语的声母,如“HSK考试”
(c)以字母的形象表义:如“T恤”的“T”表示恤衫的形状,“T型人才”的“T”以竖线从横线生出,表示在坚实的基础上有专长的知识技能优势。
(d)字母是编序用法,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等中ABC等就是这种用法。
(e)字母是类别的标志,如AA制、AB角、B超等中的A、B就是代表某一人、某一方、某种类型。
有一种是完全用英文字母构成的字母词,如MTV、WTO、UFO、MBA等,它们是英文的缩写,是汉语中出现的英语词。
4、造词法
按照构词法的分析,“银币”“银耳”都是偏正式结构,但“银币”是银制成的币,“银耳”不是银制的耳。一般所说的构词法不分子这个问题,造词法则从造词的方法的不同来说明它们的差别。
造词法研究用什么语言材料、什么样的造词方法创造新词。下面对此作一个简单说明。
(1)造词原料 造词原料主要是语素,如“骄阳”、“阳光”中的“骄”“阳”“光”都是语素。也可以是音节,如“垃圾”中的“垃”“圾”。已造成的词也可以充当构词成分造成新词,如“太阳能”中的“太阳”,“太阳”单用是一个词。
(2)造词法的类型
(a)词法学造词 运用词法中的手段和变化形式创造新词。这些方法主要有附加、重叠、音变、转类等,如:
附加:胖——胖子 苦——苦头
重叠:爸——爸爸 偏——偏偏
音变:好(hǎo)——好(hào) 少(shǎo)——少(shào)
转类:锁(名词)——锁(动词) 丰富(丰富知识)——丰富(知识丰富)
(b)句法学造词 语素按照类似于句法关系的组合构成新词。其类型同构词法中的组合式的分析基本一致,主要有:
主谓式:地震 国营 耳鸣 心悸 年青 口吃
述宾式:主席 将军 管家 保镖 起草 观光
补充式:说明 证实 治安 推广 平定 介入
并列式:人民 朋友 攻击 答应 伟大 勇猛
偏正式:皮鞋 铁路 回顾 空袭 壮观 高级
连动式:查封 投靠 离休
兼语式:召集 请示
(c)修辞学造词 运用修辞手法来创造新词。
比喻式:银耳 油水 走狗 栋梁 搁浅 沸腾
借代式:须眉 巾帼 丹青 干戈 白宫 茅台
夸张式:千古 万一 绝顶 冲天
婉言式:后事 有喜
(d)语音学造词 利用语音模拟、变化等方式创造新词。
单纯拟声:吧嗒 咕咚 丁当 嗡嗡 咿咿呀呀
取声命名:布谷 蝈蝈 知了 乒乓
取声表情:哎哟 哎呀 哈哈 唉
合音式:不用——甭 两个——俩
(e)综合式:综合运用以上两种造词方式造成的词,如:
词法—句法综合式: 急性子:“急”组合“性子”是句法造词中的偏正式,“性子”是词法中的附加式。洋娃娃:“洋”组合“娃娃”是句法造词中的偏正式,“娃娃”是词法中的重叠式。
语音—句法综合式:哈哈镜:“哈哈”是语音学的取声表情式,“哈哈镜”是句法式的偏正式。“打哈哈”是句法的述宾式,“哈哈”是语音学的取声表情式。
修辞—句法综合式:板鸭:“板”和“鸭”组合是句法造词中的偏正式,“板”在这里不是指实际的“板”,而是修辞用法(像板状的)。木马:“木”和“马”组合是句法中偏正式,“马‘在这里不是指实际的动物马,而是修辞用法:像马一样的东西。
(三)词类
词类指词的语法类别。也就是通过词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征来进行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是为了“指明词的外部结构关系,说明语言的组织规律。”(胡裕树,1981)。或者说,词类的划分能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语言是怎样组织起来的,从而能更好地分析语言结构并更好地运用语言。
1、划分词类的标准
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因此,划分词类依据的应是词的语法特征。从词的语法特征的表现方式看,它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
一是词的形态标志。词的形态是词的语法功能的外在表现形式,不同的形态实际上体现了词的不同功能类别,因此从形态上来划分词类是最简便最直接的方法,正如朱德熙先生所说:“直接根据形态分类,实质上是间接根据功能分类。”(朱德熙,1991)。比如对学过英语的人来说,下列词的词类判别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名词:worker manager recognition satisfaction happiness greatness
形容词:attributive generous possible uncomfortable
副词:Presently gloriously softly surprisingly
汉语中,某些由词根加词缀构成的派生词,其词缀也可以标志词的类别。如词缀“子、儿、头、者、老、阿”等标志的是名词,“化”标志的是动词。例如:
名词: 胖子、棍子、扇子、桌子;
尖儿、滚儿、画儿、卷儿;
看头、想头、来头、苦头;
学者、强者、记者、说者;
老师、老大、老虎、老乡;
阿姨、阿姐、阿飞、阿大。
动词:美化、绿化、普遍化、现代化、年轻化、革命化。
但是,汉语中词的语法功能并不依靠形态来体现,因此划分词类时我们就不能依据形态来作为分类的标准。上面所举的例子毕竟在汉语中是极少数的,而且,依据这些词缀来判别词类,首先还必须分清词缀的“子、儿、头、者、老、阿、化”和非词缀的“子、儿、头、者、老、阿、化”。
二是词的造句功能。指词在句子中能不能做句子成分或者能作什么成分和不能作什么成分。比如:
a:宁可、要么、既然、呀、着。
b:曾经、总共、非常、一直。
c:人家、现象、试卷、风筝。
a组不能在句子中充当句子成分,而b组和c组可以,据此可将词分为实词和虚词,a组为虚词,b组和c组为实词;能作句子成分的b组和c组中,它们所作的句子成分又不一样,b组只能作状语,c组可作主语、宾语等。
造句功能是反映词的功能的一个方面,因此,它可以作为我们划分词类的一个标准。但是,在汉语中,词类和句子成分存在着一对多的对应关系,即一种词类的词可以放在多个句法位置,所以,如果仅仅依靠造句功能来划分词类也是很难得到贯彻。
三是词的组合功能。指一个词能和什么词语产生组合关系,不能和什么词语产生组合关系。例如下面几组词的组合功能就有差别。
a:书、电灯、打印机 —— 前能加数量短语、能和介词组合、不能和副词组合。
b:走、阅读、拉 —— 前不能加数量短语、能和副词(程度副词除外)组合、能带宾语。
c:舒服、小、整齐 —— 前不能加数量短语、能和副词组合、不能带宾语。
a组、b组和c组的组合功能不同,我们可依此来确定词类,如a组为名词,b组为动词,c组为形容词。
在一个由词和词组成的语言线性序列中,词与词的组合关系并非任意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这种制约和依存关系不是个别词与个别词的关系,而是体现了词的类与类之间的关系,即一个词与另一个词的组合与否往往代表的是一个词类与另一个词类的组合与否。因此,从组合功能角度可以让我们了解词与词之间功能差异,从而依此来划分词类。汉语中,划分词类的主要标准就是词的组合功能。
2、词类的划分
理想上的词类结果应该是,一种语言的词类系统的分类结果是一致的,并且每个词的归属是确定的。但是,由于词的本身特征的复杂性及不同的人划分时所依据的标准等不一,所得出的词类系统也就不同。下面我们对几家《现代汉语》教材中有关词类分类的情况作个比较,看它们的分类结果。我们比较的教材是: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下简称为胡)、邢福义主编的《现代汉语》(简称为邢1)、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二版,简称为黄)、北大中文系编的《现代汉语》(简称为北)、邢公畹主编的《现代汉语教程》(简称为邢2)。表中名、动、形、方、区、状、助动、数、量、代、副、介、连、助、语、拟、叹分别代表名词、动词、形容词、方位词、区别词、状态词、助动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拟音词、叹词。
名 动 形、助动、方、区、状、 数、量、代、副、介、连、助、语、拟、叹
胡 + + + + + + + + + + + + +
邢1 + + + + + + + + + + +
黄 + + + + + + + + + + + + + +
北 + + + + + + + + + + + + +
邢2 + + + + + + + + + + + + + + +
上面的分类中存在着几个层次的分歧。首先是实词、虚词与拟音词和叹词的二分还是三分上。二分的有胡、邢1、黄,他们不把拟音词和叹词另立一类,而是把它们归入到实词和虚词中;三分的有北和邢2,他们把拟音词和叹词另立一类,和实词、虚词并列。拟音词和叹词是比较特殊的一类词,表现在:一方面能独立运用、不同其他词发生关系,即使进入句子中,也不和其他产生语义联系;另一方面是在意义上,它们既不是表示概念的实词,也不是表示概念间的关系或附加意义的虚词(马庆株,1987)。其次,在实词和虚词包含的词类范围上也有差别。如在副词的归属上,胡、邢2、黄把副词归入实词,而邢1、北把副词归入虚词。副词在意义上比较虚泛,这和虚词有共同之处,但它们能单独运用,并且不少副词(约1/8,据邢2)还能单独成句,这又和实词相似。因此副词的归属不一是它本身特征差异的体现。另外,虽然胡、邢1、黄都不把拟音词和叹词作为和实词、虚词并立的一类,但胡(统称为叹词)和邢1(统称为拟音词)把它们归入虚词,而黄(分别称拟音词和叹词)却归入实词。再次,在各词类的小类上,也存在不少的分歧。在名词的分类里,邢2把方位词独立出来,与名词并列;动词分类中,胡把“能、应该、要”等助动词单列一类,不把它们作为动词的次类;形容词分类里,黄、北、邢2独立出来了区别词,并且,北还把“干干净净、通红、绿油油”等状态形容词单列一类,称为状态词,而胡、邢1不单列区别词,而是归入到形容词,邢1是作为形容词的下位分类,称为非谓形容词。在语气词的归属上,胡、黄、北、邢2都单立一类,而邢1却归入到助词中,作为助词的一个次类。另外,邢2中的代词与其他不同,他首先是根据代词所代替对象的不同,而把代词分别归属在所替代的对象类中,并分别称为代体词、代谓词和代副词,“代词”这个名称是这几类词的总称。
词的分类是个复杂的问题,如上所提到的,词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复杂多样的,一方面,它的多项特征使我们可以将一个词根据其某个特征把它归入甲类,而如果根据另一个特征我们又可以将它归入乙类。因此在归类时,不同的人如果侧重点不同,归类的结果就不一样。例如,如果根据能作谓语和补语、定语,不能带宾语等,可将“好、白、美丽、朴素、老实”和“冰凉、黑不溜秋、沉甸甸”等作为一类,构成形容词;而如果侧重于能不能受副词修饰、能不能带补语及作定语加不加“的”等,则可将两者分为不同的类,前者为形容词,后者为状态词。另一方面,词类与词类、或词类内部的次类之间还存在着特征的连续性问题,也就是说,“某种或某些语法的或/和语义的性质,为若干个词类所共有,但是,不同的词类和一个词类内部的不同小类,所具有的这种或这些语法的或/和语义的性质,在程度上有所不同,从而表现为以程度强弱为序的词类连续统。”(李宇明,1996)词类特征的连续性,使得某些词的类别归属存在两可现象。当然,对于大多数词来说,其词类的归属是确定的,从上面的表中各家分类的相同多于不同就可说明这一点。
在分类时,我们应该注意到词类之间的共性与个性问题。所谓共性是指词类之间的共同特征,而个性是指词类之间的区别特征。正因为词与词之间存在着共性,所以我们才能将词归类,而也因为有了个性,我们才能将词分成不同的类。但是,共性和个性也更进一步使我们考虑到词类的层级性问题。当我们把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词归为一类时,我们还应考虑到其内部的具体词的个性特征,并因此而进一步对其作下位的类别划分。同时,当我们把词因个性而分成不同的类时,我们还应从共性角度对这些类作上位层次的类别归纳,这样就可能建立一个词类划分的层级系统。
3、词的兼类
词的兼类是指一个词兼属不同的词类,在某个语法环境中属甲类,在另一个语法环境中属乙类。例如:
A组 a:吃饭之前先把菜热一下。
b:菜还很热,先别吃。
B组 a: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b:这项活动一直在秘密地进行。
C组 a:这座桥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b:这座桥修好后,两边农民的来往已经是很方便了。
c:修建这座桥的目的就是方便群众。
A组中,a中的“热”是动词,b中的“热”是形容词;B组中,a中的“秘密”是名词,b中的“秘密”是形容词;C组中,a中的“方便”是名词,b中的“方便”是形容词,c中的“方便”是动词。
判别一个词是不是兼类,要注意这几个问题,一是兼类词之间要有意义联系,如表动作的“热”(动词)和表性质的“热”(形容词)就有意义上的关联。没有任何意义联系而又同音同形的两个词不属于兼类词,如“白纸”中的“白”和“白跑”中的“白”,前者表示颜色,后者是徒劳的意思,意义没有联系,虽然分属不同的词类,但不是兼类词,而是同音词关系。二是意义完全相同,但作不同句子成分的词,不能算是兼类现象,而是属同一个词。如在“劳动光荣。”和“我们下午劳动。”中,两个“劳动”虽然所作句子成分不同,但意义相同,它们不是兼类词现象。三是一些词的临时活用现象不是兼类现象。如:
在他心的深处,他似乎很怕变成张大哥第三——“科员”了一辈子……
这个连长太“军阀”了。
孩子在战场上光荣了。
“科员”、“军阀”、“光荣”这里分别由名词作了动词、形容词和由形容词作了动词,但这只是为了特定的表达需要产生的词类临时变类现象,是偶尔这样用。
现代汉语中,词的兼类现象主要有:
名词兼动词:伤、病、教练、导演、翻译、编辑、代表、检查、组织、工作
形容词兼动词:热、破、繁荣、严肃、集中、负责、肯定、密切、丰富、明白
名词兼形容词:圆、美、困难、危险、错误、麻烦、内行、经济、科学、道德
4、几种主要词类的分类问题
(1)形容词的范围
过去,一般把下面三种词都归入形容词:
a:好、红、快、慢、漂亮、简单、危险、安静
b:雪白、冰凉、白花花、黑不溜秋、脏里吧唧
c:男(宿舍)、女(教师)、金(项链)、大型、急性
朱德熙先生在《语法讲义》里首次将(c)类单立一类,称为区别词,北京大学中文系新编的《现代汉语》(1993)首次将(b)独立一类,称为状态词。到现在为止,对上面所列出的三种词,在分类处理上存在三种不同的意见:
一是一个大类,再分三个小类,即: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非谓形容词
二是分为并列的两类:形容词(包括a和b类)、区别词(即c类)
三是分为并列的三类:形容词(a类)、状态词(b类)、区别词(c类)
三种划分的出发点不同:第一种意见,主要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来考虑,这些词都是表示性质状态。第二种意见考虑到了语法功能问题。第三种意见纯粹从它们各自的语法功能来考虑。语言事实告诉我们,这三类词的语法功能是截然不同的,而它们的惟一共同点是只有一条:作名词的定语。试以三种词里的“干净”、“通红”、“微型”进行比较:
(a)干净 (b)通红 (c)微型
主语 干净才好 — —
谓语 这件衣服干净 她的脸通红 —
补语 洗得干净 手冻得通红 —
带补语 干净得不得了 — —
定语 干净手绢儿 通红的炉火 微型电脑
很— 很干净 — —
不— 不干净 — —
—的 挑两件干净的 — (买)微型的
然而“作定语”这一功能并非形容词所特有的,名词和部分动词也都具有这一功能,如:
木头桌子 学校房子 钢材质量 语文水平
研究课题 调查提纲 侦察方式 考试办法
考虑到不同方面的用途,也可以采取不同的处理意见:如果从理论语法角度看,采用第三种意见比较合理,考虑到教学方面,采用第二种意见较合适。
(2)动词的不同分类
动词是一个句子的核心,动词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对动词加以进一步分类,最常见的有两种分类:
一是根据动词能不能带宾语、能带什么样的宾语,将动词分类。
根据能不能带宾语,可以分为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能带宾语,如:
吃馒头 喝啤酒 参观高科技展览会 访问非洲国家
打算去 企图逃跑 进行调查 给以严厉批评
根据能带宾语的多少,可分为单宾动词(只带一个宾语,如上所举例)和双宾动词(能带两个宾语),如:
送、卖、递、付、赏、交、让、教、赔
退、输、拨、发、传、找(—钱)
分配、转交、赠送、退还、转卖
有的单宾动词只能带名词性宾语,称为体宾动词(如上举“吃、喝、参观”),有的单宾动词只能带动词性宾语,称为谓宾动词(如“打算、企图”等),有的两者都能带,如:
看:看巴金的小说 看他们下棋
同意:同意这个方案 同意加大投入
知道:知道这个情况 知道不可能取胜
在谓宾动词中,有的所带的宾语是货真价实的谓词性宾语,如“打算、企图”等,有的所带的宾语,表面看是由动词充任的,但这些充任宾语的动词一旦作了宾语,就丧失了不少动词的语法功能,某些方面倒还获得了一些名词的性质,比较“打算”和“进行”(都以“调查”为宾语):
打算调查 进行调查
前加副词 打算马上调查 *进行马上调查
后带补语 打算调查得细一些 *进行调查得细一些
后带宾语 打算调查这事 *进行调查这事
变成连动结构 打算下去调查 *进行下去调查
变成兼语结构 打算让他调查 *进行让他调查
前加名词成偏正 *打算方言调查 进行方言调查
以上对动词的分类,可以列出下表:
不及物动词
动词 双宾动词
及物动词 体宾动词
真谓宾动词
单宾动词 谓宾动词
准谓宾动词
二是根据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的性质给动词分类。
有一部分动词,表示的是某种具体的行为动作,包括某些心理感觉活动,如“吃、喝、玩儿、参观、休息、爱、想、看见、听见”等,这种动词称为“动作动词”,而有些动词并不表示实在的、具体的性为动作,如“是、姓、具有、从事、称为”等,这类动词称为“非动作动词”。
动作动词,有的能受动作者自主控制,称为“自主动词”,如“看、吃、喝、学习、休息”,有的则不能受动作者自主控制,称为“非自主动词”,如“看见、醒、病、塌陷”。
以上对动词的分类,可以列表如下:
非动作动词
动词 自主动词
动作动词
非自主动词
(3)关于副词
在现代汉语中,副词可以定义为“只能作状语的词”,这里要特别注意“只能”两字。为什么要特别加上“只能”呢?因为现代汉语中,作状语的不限于副词。例如:
你呀,该重打50大板。
远看像山,近看像人。
这起交通事故必须严肃处理。 (形容词作状语)
咱们深圳见。
她要的书只好明天再借。
别动不动就武力解决。 (名词作状语)
她挖苦地说:“你有出息,奋斗了十年终于当上了大科长。”
阿英跪在地上哀求说:“他不懂事,你就放了他吧。”
(动词作状语)
从上可知,就汉语说,不能认为作状语的就是副词,一定得严格规定,只能作状语的才是副词。
关于副词,不少人在学习语法时对副词和某些词类存在着划界不清的问题,代表性的有几组词:
忽然—突然 公开—公然 时常—经常 索性—干脆
必须—必需 匆匆—匆忙 的确—确实 偶尔—偶然
尤其—特别 仓皇—仓促 肆意—放肆 刚刚—刚才
上面各组词中,左边是副词,右边不是(除第十二组外,都是形容词)。区分的方法就看是不是只能做状语。
第四讲 句 法
句法包括短语和句子两部分,因此,句法结构分析包括短语结构和句子结构的分析。
短语是词与词的组合,它是静态的单位;词或短语加上语调后实现为句子,句子是用来交际的单位,是动态的。
一、短语和句子的区别。
(一)语音上的区别
1、句子具备语调,短语不具备。例如:
小张去北京了。小张去北京了?小张去北京了!
“小张去北京”是短语,而当它具备了语调,才可能实现为句子。一个句子可以具有不同的语调,而语调是表达语气的一种手段。不同的语气分别可用不同的语调来表示。如:
你说吧。/你说吗?/你说吧!
用降调表示陈述、感叹的语气,如“你说吧。”和“你说吧!”用升调表示疑问的语气,如“你说吗?”。
2、短语只有句法重音,句子还有句子重音、焦点重音
(1)短语和句子都具备句法重音。句法重音的特点是一个结构中重音的位置相对固定,如:
修饰语+中心语,修饰语重读:
努力工作 好好学习 伟大的祖国
主语+谓语,谓语重读:
学习刻苦 工作努力 他累了
当短语实现为句子时,如果没有特殊的要求,句法重音成为句子重音,如:
好天气! 去年的春天 我去! 明天休息。
(2)句子可以有句子重音。句子重音是逻辑重音,是语用上的需要,它往往可以改变句法重音。如:
好天气! 明天休息。
(3)一个句子可以有不同的焦点重音。一个句子可以从不同的语用需要,选择表达的重点,这个表达重点可以称为焦点,一般需要重读。在书面上,焦点重音可以用副词“是”作标记以显化。如:
小李考上了大学?(不是别人吗?) → 是小李考上了大学?
小李考上了大学?(不是保送了吗?)→小李是考上了大学?
小李考上了大学?(不是中专吗?) →小李考上的是大学?
3、句子有较长的停顿,短语没有或只有较短的停顿。
停顿是语句或词语之间的声音间隙。间隙有长有短,书面上间隙的长短就用不同的标点符号表示。
短语结构一般比较短,说的时候中间没有停顿,如果有停顿的话,也只是表示较短的顿号,大多用在联合短语中。如:
上海、天津、广州和重庆 / 爱科学、爱和平、爱人民
句子中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可以有逗号,分句之间可以用分号,句子结束可以用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来表示不同的停顿。如:
他的神色,还是那么安详;他的举止,还是那么凝重。
(二)句法上的差异
1、短语中有较严格的语序,句子则相对灵活
从短语的结构看,语序相对固定,语序不同,意义就不一样。如:
花红/红花 计划经济/经济计划 豆腐一碗/一碗豆腐
从句子的语序看,为了交际的需要,常常会出现短语所不可能具备的改变语序的情况。如:
小鸟飞了。 飞了!小鸟。
那张彩色的照片,让我看看。 那张照片,彩色的,让我看看。
他飞快地跑过来了。 他跑过来了,飞快地。
2、句子中可以有特殊成分(主要是复说语和插说语),短语中没有。
复说语:
杭州,我知道那是个天堂一样的地方。
我认识她,那位女校长。
插说语:
依我看,你至多不过50岁。
好,就这么办吧。
据说,明天会下雨。
3、句子中可以有语气的成分,短语中没有。
短语是静态单位,所以没有语气;句子是动态的表达单位,具有一定的语气。表达语气的主要是语气词。例如:
他上大学了。 桃花是红的。
表达语气的词语还可以是语气副词,如“也许、幸亏、大概、恐怕、难道、究竟”等等。这些语气副词在句中位置也相对灵活。如:
幸亏他来了。/他幸亏来了。
难道你真的不去吗?/你难道真的不去吗?
也许他早回家了。/他也许早就回家了。
(三)语义上的差异
1、短语中有歧义短语,句子中基本没有。
短语中的歧义一到句子中,因为有上下文的限制,一般都会消除。如“学习文件”:
我们已经学习文件了。(述宾关系)
我已经把学习文件交给他了。(偏正关系)
2、句子中可以有深层的语义内容,短语中没有
短语和词一样,是静态单位,所以只有意义,没有指称,也没有内容。指称只有在具体的句子中才具有的。如:
他出去了。/开会啦!
前一句的“他”有指称,后一句好象只出现陈述,没有指称,其实这个指称是隐含的,即“现在”。
3、句子中可以有超常搭配,短语中没有
词语的搭配要符合句法和语义的要求,我们可以说“吃饭、打字”,但不能说“吃床、击字”。短语是严格受到这种制约的,但在句子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往往可以突破这种限制。如:
这次中国选手进入决赛的十名选手,有三名参加过上届世锦赛,阵容比较“豪华”。
国际体坛畅销的乒乓球运动已经在中国推向市场。
阵容说“豪华”,不用常规的“强大”,“最受欢迎”的乒乓球,被说成是“畅销”的,都是偏离了词汇意义的超常搭配,这种搭配只有在句子中才可以出现。
二、短语的结构类别及相关问题
(一)主谓短语
1、主谓短语的结构类型。按照谓语的成分构造可以分为下面几类:
主语+动词性谓语:鸡叫 我们唱歌 爷爷睡得很晚
主语+形容词性谓语: 意志坚强 人累得要命 身材魁梧
主语+名词性谓语:明天晴天 这张桌子三条腿 他黄头发
主语+主谓谓语:我国资源丰富 水乡歌声阵阵
2、主谓短语的语义类型。作主语和作谓语的词语之间有一定的语义关系,常见的如:
施事+动作: 鸡叫 我给他 领导同意 大家注意
受事+动作: 电影放映 信已写完 字打出来
工具+动作: 刀砍 钥匙开门 锯子锯木头 毛笔写字
处所+动作: 图书馆藏着书 河面上飘着雪花 墙上刷了字
时间+动作: 今天下午开会 国庆节去看灯
3、主谓短语的功能限制条件
作主语:主谓短语作主语的句子,谓语大多为表示判断或说明的动词,或者为形容词。如:
洞庭湖产珍珠是最近几年的事。
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好了。
校长同意表明事情会进展顺利。
市长接见中学生成为当地最大的新闻。
作宾语: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谓语动词往往是所谓的心理感觉动词,如“知道、希望、记得、相信、认为、发现”等。
我知道这位学生是来自日本的。
大家都觉得老王有点孤僻。
我始终认为张先生能解决这个问题。
作定语:主谓短语作定语,如果谓语是动词性词语担任的话,大多起限制作用,如果谓语是形容词性词语担任的话,大多起描写作用。如:
我进门的那一瞬间,他的脸上闪过一丝惊奇。
颜色最单纯的光叫做激光。
作状语:主谓短语作状语,短语中的主语大多表示人的心理或身体的一部分,与句子中的主语有领属关系,主谓短语后面往往要加上状语的标志“地”。如:
小王头也不回地跑了出去。
他们俩背靠背地坐在山坡上。
张区长精神抖擞地作着报告。
妻子态度坚决地说出了这几句话。
作补语:主谓短语作补语,短语中的主语与句子中的主语有领属关系。一般都是情态补语。如:
他激动得心都跳出来了。
她洗衣服洗得满头大汗。
我紧张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孩子吓得脸像窗户纸似的煞白。
(二)述宾短语
1、宾语的意义分类
施事宾语:来人 坏了牙
关系宾语:是教授 成为朋友 像大爷
受事宾语:审稿子 带学徒 看朋友
结果宾语:写诗 打毛衣 照相 创记录
工具宾语:跳绳 照X光 写毛笔 洗冷水
方式宾语:存定期 邮快件 寄挂号 唱高调
原因宾语:躲雨 避乱 担心出事 抓痒痒
目的宾语:躲清净 救急 看病 学裁缝
处所宾语:吃食堂 写黑板 过大桥 逛公园
对象宾语:尊敬老师 教育孩子 关心集体 团结同学
角色宾语:踢前锋 唱老旦 打后卫 跑第三棒
宾语和动作的关系各种各样,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动作和对象的关系。
2、宾语的功能分类
根据宾语的功能不同,可将宾语分为体词性宾语和谓词性宾语。
只能带体词性宾语的叫体宾动词,如:
骑马 买票 捆绳子 驾驶汽车 修理电灯 姓王
只能带谓词性宾语的动词叫谓宾动词,如:
妄加(评论) 羞于(见人) 横加(干涉) 难以(安静)
有些动词既能到体词性宾语也能带谓词性宾语,如:
喜爱(这个人)/喜爱(吃炸鸡腿)
知道(张平医生)/知道(张平来上海)
3、宾语的形式分类
根据宾语与述语的连接紧密程度,可以将宾语分为自由宾语和粘着宾语。
能带自由宾语的一般是及物动词。但能带自由宾语的动词后面的宾语不一定出现,或者宾语可以移位。如:
我吃饭—我吃 他在照相—他在照
写毛笔—用毛笔写 过大桥—从大桥上过
能带粘着宾语的是粘宾动词,粘宾动词后面一定要带上宾语,一个动词不能单用,宾语也不能移到动词前面去。如:
显得年轻(*显得) 濒临倒闭(*濒临) 懒得说话(*懒得)
安于清贫(*安于) 寄予希望(*寄予) 成为老师(*成为)
粘着宾语的特点有:
一是大多数是谓词性的,体词性的较少。
二是宾语大多是双音节或多音节的。
三是宾语前的动词大多数是双音节,有一定的标记。如:
∽于(安于、长于、急于、忠于)
∽以(给以、加以、予以、难以)
∽得(觉得、亏得、乐得、赢得)
∽为(成为、变为、作为、转为)
∽予(给予、准予、寄予、赋予)
∽作(当作、叫作、看作、听作)
4、形容词带宾语
汉语中有一部分形容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带宾语。
(1)形容词带宾语的语义类型
使动宾语:坚定信心(使信心坚定) 突出重点(使重点突出) 光着脊梁(让脊梁光着)歪着脑袋(让脑袋歪着)
自动宾语:秃了头(头秃了) 红着脸(脸红着) 碎了几块玻璃(几块玻璃碎了) 瞎了一只眼(一只眼瞎了)
对动宾语:宽大俘虏(对俘虏宽大) 淡薄名利(对名利淡薄) 专心业务(对业务专心)
比较宾语:大我一岁(比我大一岁) 矮人一截(比人矮一截) 多了三个(比原先多了三个) 迟了半小时(比规定时间迟了半小时)
存现宾语:荒着一大片土地 横着一条凳子 少了几本书
(2)可带宾语的形容词的句法特点
一是大多数可带宾语的形容词要有“了、”“着”的帮助。
白了胡子≠白胡子 厚着脸皮≠厚脸皮 黑了心肠≠黑心肠
慌了手脚→*慌手脚 硬着头皮→*硬头皮 侧着身子→*侧身子
二是不少可带宾语的形容词需要数量词语的帮助。
瘦了十斤肉→*瘦了肉 麻了一只脚→*麻了脚
错了三个字→*错字 忙了我一周→*忙了我
快了我三秒→*快了我 高他一截→*高他
三是有些带宾语的形容词本身需要用重叠的方式帮助。
难难老李→*难老李 暖暖手脚→*暖手脚
清清嗓子→*清嗓子
狠一狠心≠狠心 亮一亮杯底≠亮杯底
5、关于双宾语
双宾语是一个述语后面接连出现两个宾语,两个宾语之间没有其他结构关系。能带双宾语的动词可称为双宾动词。双宾语的格式表示为:S—V—O1—O2。
(1)双宾动词的语义类别
一般来说,可以把双宾动词分为三类:
一是“交、给、送、教、问”类动词。这类动词中的S(主方)是O2(事物)的给予者,O1(客方)是O2(事物)的得到者。V使O2由S向O1转移,具有“给予”的意义。V后往往能带上“给”。如:
他交给我一封信
二是“接、收、讨、占、要”类动词。这类动词中的S是O2的“得到者”,O1是O2的“给予者”;V使O2由O1向S转移,具有“得到”的意义,V后往往不能带上“给”。如:
我接到他一封信。
三是“借、贷、租、取、分”类动词。这类动词有上述两类动词的特点。
他借我一百元钱。
(2)双宾语的语义类别
一是“给予”类双宾语
送你一支笔→把笔送给你 扔我一个球→把球扔给我
二是“取得”类双宾语
买小王一只鸡→买小王的鸡 吃我一只桃子→吃我的桃子
三是“表称”类双宾语
称他大老李→他被称为大老李
评小王先进工作者→小王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四是“双向”类双宾语
借他一本书→向他借一本书→借给他一本书
分他三斤梨→从他那儿分来三斤梨→分给他三斤梨
(三)述补短语
由述语和补语两个直接成分组成的谓词性短语叫述补短语。述语主要有动词或形容词充当。
1、补语的意义类别与结构类别
(1)补语的意义类别
结果补语:
睁大 晒干 洗干净 说清楚 看见 听懂 说完
趋向补语:
进来 出去 爬上 跳下 拿出去 扔过来 送回去
程度补语:
好极了 暖和多了 难看死了 冷死了 好得很
情态补语:
飞得很高 想得很透彻 走得累死了 吃得越来越胖
数量补语:
看一次 走一趟 打几棍 住了两年 等了一会儿
(2)补语的结构类别
根据述语后用不用“得”,可将补语分为三类:
一是不能用“得”的:如程度补语、数量补语。这类补语可以称为粘合式补语。
二是必须用“得”的:情态补语。这类可以称为组合式补语。
三是用“得”(不)与不用“得”(不)构成平行格式的:结果补语、趋向补语。
学懂—学得懂 看见—看得见(看不见)
上来—上得来 走回来—走不回来(走得回来)
2、宾语和补语的相关问题
(1)宾语和补语的辨别
宾语和补语都是位于述语之后,有相似之处。例如“读一篇课文”和“读一遍课文”。两者的辨别可以考虑三点:
一是充当宾语和补语的成分功能不同
充当宾语的大多数是体词和体词性短语,补语则主要是由谓词或谓词性短语担任。这样,遇上“动词+量词短语”这种组合时,就看量词是物量词还是动量词。如是物量词就是宾语,动量词就是补语。“说一句”是述宾,“说一下”是述补。
二是能否用介词“把”将述语后的词语提前。
“把”是介词,后面可以带体词性宾语组成介词短语,因此如果动词后面的词语可以用“把”提前,则是宾语,不能就是补语。用这种方法主要区别“数+时量词”是宾语还是补语的问题。如:
浪费了两个钟头→把两个钟头浪费了→两个钟头浪费了
休息了两个钟头→*把两个钟头休息了→*两个钟头休息了
三是能否加上结构助词“得”
“得”是补语的标志,除了一些用“得”作为构词成分构成的词语如“显得、取得、获得、觉得、懂得、值得、求得、赢得”等后面带的成分是宾语外,其他的如能加上“得”即是补语。如“看得清楚”、“肿得厉害”、“听得明白”。
(2)述语后既有宾语,又有补语的几种情况
一是动词+宾语+补语。如:
找了我三次 看了我两眼
二是动词+补语+宾语,如:
看清楚了这个问题 我笑痛了肚皮
三是动词+宾语+动词+补语,如:
他洗衣服洗得满头大汗 他写文章写得得心应手
四是动词+补语+宾语+补语,如:
走进屋里来 送回一包茶叶来 扔过墙头去
(四)联合短语
1、联合短语的分类
(1)联合短语的语义分类
A:联合短语中的连接词
根据联合短语内部的并列项之间有无连接词,是表示什么样关系的连接词,可以将联合短语分为三类:
一是没有连接词的,或者在并列项之间用顿号的。如:
一班二班/上海、北京、天津/一、三、五
二是用连接词“和、跟、与、同、及”等,表示并列关系。如:
一班和二班/上海、北京与天津/一个、三个及五个
三是用连接词“或者、或”等,表示选择关系。如:
一班或二班/北京或者上海或者天津
B:联合短语的兼有类和选择类
所谓兼有类是指联合短语中的每一项都具有某种特点。如:
北京、上海的地铁=北京的地铁+上海的地铁
研究鲁迅的杂文和小说=研究鲁迅的杂文+研究鲁迅的小说
所谓选择类是指联合短语的并列项只有一个被选中。如:
来本馆办理阅读卡的须持工作证或单位介绍信(只要有工作证和单位介绍信中的一种就可以了)
买住房的话,浦东或者浦西,都是可以的。(考虑“浦东”和“浦西”中的一个地方)
C:选择类中的相容类和互斥类
用连词“或”、“或者”连接短语时,主要表示选择关系,但有时也表示并列关系。当“或”、“或者”既表示选择关系,又表示并列关系时,体现出选择关系中的相容性特点。例如:
你上这家铺子,总能买到牛肉或羊肉。
→在这家铺子里,买到了牛肉,但羊肉没有卖。
→在这家铺子里,买到了羊肉,但牛肉没有卖。
→在这家铺子里,既能买到羊肉,也能买到牛肉。
当“或”、“或者”只表示选择关系时,体现出来的是互斥性特点。例如:
春天或者秋天的时候,我们再上这儿来。
→春天我们再上这儿来,秋天就不来了。
→秋天我们再上这儿来,春天就不来了。
(2)联合短语的功能分类
所谓功能是指联合短语中几个并列项与它们前后的成分之间是否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分成分接类和合接类。
A:分接类联合短语中的每一个并列项,都可以分别与它们前后的成分发生关系。例如:
这部影片获得了最佳摄影奖和最佳美术奖=这部电影获得了最佳摄影奖+这部电影获得了最佳美术奖
老李和老赵是工人=老李是工人+老赵是工人
B:合接类联合短语中的每一个并列项都不可以单独和它们前后的成分发生关系,只有作为一个整体时,才有可能与前后的成分发生关系。例如:
教室里混合着汗味与尘土味≠教室里混合着汗味+教室里混合着尘土味
老李和老赵是同学≠老李是同学+老赵是同学
2、联合短语并列项的排列顺序原则
联合短语的几个名词成分连用时,并列项的排列顺序并不是任意的,特别是当并列项不止两项时,排列顺序会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我们认为,排列顺序会受到以下一个原则的制约。
一是时空原则。从时间上说,一般按照先后顺序排列,从空间上说,一般按照“东/西、南/北、前/后、上/下”等方位关系排列。例如:
《史记》分“本记”、“年表”、“书”、“世家”、“列传”五个部分。(按照书的先后编排顺序排列)
沿长江而下,轮船分别穿过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按轮船的行驶先后路线排列)
鸦片战争、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
洛阳古墓博物馆分为地上和地下两个部分。(按照上下方位排列)
二是感知原则。感知原则是由于认知上的显著性产生的。所谓显著性原是指视觉上某一个刺激物的突出性和醒目性。人类的认知过程,与视觉上的显著性有共通之处,往往把认知范围内某个方面看作为基本的层次范围,这个基本层次范围具有典型性,在排列时具有优先地位。感知原则上的“典型”包括“正/反、大/小、高/低、近/远、中央/周围、明显/隐晦、多/少”等等。例如:
任何人都有长处和短处
在研究方法方面,要做到宏观和微观的结合。
这儿的中学和小学一共有50所。
三是文化原则。汉语是汉民族日常使用的语言,必定会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文化原则应能以被社会大多数人接受为前提。如:
父亲和儿子总是相似的。
四月一日开始分别举行男子和女子团体赛。
参加会议的有县、乡、村三级干部二百余人。
(五)同位短语
同位短语组成的各部分之间相互指称,同表一个事物。同位短语按各个组成部分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名词(名词短语)+名词(名词短语):
中国的首都北京 厂长王一林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
名词+代词:
老王他们 十月一日那天 四婶自己
代词+名词:
我们大家 他们自己
名词(代词)+数词:
夫妻俩 他们仨
1、同位短语的逻辑分类(以“名词+名词”类型为例)
从理论上说,同位短语的两个成分所指完全相同,但这是指在同一个组合中而言的,如“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作为同位短语,外延相同,这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但不在同一个组合中,外延不会相同,因为“国务院总理”还有其他人如“周恩来、李瑞环、朱容基”等。这样,我们可将同位短语的名词(N1、N2)之间的逻辑意义分为以下几类:
N1=N2: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
N1≥N2: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首都北京 厂长王一林
这种情况大多数情况下是N1是通名,N2是专名
N1≤N2:
温家宝总理 王一林厂长 深圳开发区
2、同位短语充当句子成分,或者与前后其他成分发生联系时,不同类型的短语会有不同的表达功能,可以分为几类:
(1)自称短语和非自称短语
同位短语中有的适合于自称,有的则不适合于自称,只适合于他称。例如:
我是这次航班的机长张华飞(自称)→我是这次航班的张华飞机长(较少使用)
他是这次航班的张华飞机长(尊称)→他是这次航班的机长张华飞(不够礼貌)
(2)尊称短语和非尊称短语
非自称短语又可以分为尊称短语和非尊称短语。尊称短语用在尊敬对方的场合,多用“专名+通名”的方式表示;非尊称短语用在一般场合,多用“通名+代词、职名+专名”或“表示特征的名词+专名”的方式表示:
尊称短语:张华飞机长 王一林厂长
非尊称短语:
孩子他 机长张华飞(通名+代词、职名+专名)
大脚阿婆 秃头老张 胖子周过光(表特征名词+专名)
(3)人称短语和非人称短语
非尊称短语又可分为人称短语和非人称短语,前者是指人的,后者是指物的。例如:
孩子他 老李他们 大脚阿婆 (人称短语)
故乡桂林 上海这地方 中国客机光远号 茅盾的小说《子夜》 (非人称短语)
3、同位短语与一些语法现象的区别
(1)与偏正短语的区别
在由“代词+名词”组成的这种短语中,有时可以有两种分析:
小王师傅(同位/偏正) 我们老师(同位/偏正)
区别两者主要是看中间可不可以插入“的”,插入了“的”就是偏正短语,如“小王的师傅”、“我们的老师”,不能插入“的”就是同位短语。
(2)同位短语与某些称谓词的区别
A:方天华先生 唐雷所长
B:方先生 唐所长
A组是同位短语,B组是称谓词。A组的内部成分是由词充当的,而B组的内部成分“方”“唐”等是表姓氏的语素,一般不能单用。
(3)同位短语与称代式提示成分的区别
称代式提示成分一般用在句首,句中有代词来指称它。如:
母亲,这是多么亲切的名字啊!
敬爱的老师,我们常常想念你。
句中带点的词是称代提示成分,称代提示成分一般后有停顿。而同位短语中间是没有停顿的,紧紧相连在一起做句子的某个成分。因此,有没有停顿常作为我们区别两者的标准。例如:
元旦那天我们休息。(同位短语)
元旦,那天我们休息。(提示成分)
(六)偏正短语
1、偏正短语的内部分类
偏正短语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修饰语,后一部分是中心语,两个部分有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如:
A:新书 、小王的书、三本书
B:努力学习、非常大
A组中的修饰语表示的是某种属性(新书),领属关系(小王的书)和中心语的数量(三本书);B组的修饰语表示的是动作的方式(努力学习),某种性质的程度(非常大)。
A组的回答时,是:
什么样的书?—新书 谁的书?—小王的书
几本书?—三本书
B组的回答是:
怎么学习?—努力学习 多大?—非常大
根据在句子中的作用看,一般把A组称为定中短语,把B组称为状中短语。
(1)定中短语
充当定中短语的定语成分:
区别词:大型游乐场 袖珍手机 所有的问题
量词短语:十个人 这间教室 那件事
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旧皮箱 多么聪明的孩子
名词、代词和名词性短语:小王的笔 他的笔 我和妈妈的房间 一班和二班的试卷
动词和动词性短语:吃的菜 送人的礼物 命令我回家去的电话
主谓短语:华灯初上的时候 信心十足的样子 他讲课的神态
介词短语:关于那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对这件事的理解
充当定中短语的中心语成分
定语所修饰的中心语,大多数是体词性的词语,上面所举的例子都是这样,谓词性词语有时也可以作中心语,如:
小王的聪明在整个年级是有名的。
张先生的光临为婚礼增添了欢乐。
定语和中心语的意义联系:
表示时间和空间:甲午战争 辛亥革命 中国地理
表示性质、状态:绝密文件 正宗商品 气体打火机
表示质地、用途:塑料拖鞋 玻璃茶杯 生日蛋糕
表示领属、指别:学生的家长 我的书 这里的气候
表示工具、结果:吃饭的碗 演戏的服装 挖的洞 盖的房子
表示受事、施事:穿的衣服 来的客人 教汉语的老师
其他还有如:气声唱法(方式)、五千年的历史(数量)、女性杂志(性别)等。
(2)状中短语
充当状中短语的状语成分:
副词、形容词、介词短语可以作状语,其中,副词只能作状语。状语中,这三类最多。如:
非常多 很好 常常去 悄悄来(副词做状语)
轻放 重扣 热呼呼地喝下去(形容词作状语)
把书还我 从北京来 向着大海默哀(介词短语作状语)
除形容词之外的谓词性短语有时也可以状语,大多数情况下要在状语后带上一些附着成分,如“着、地”等。如:
抢着参加 哭着说 满怀信心地往前走 叠得整整齐齐地放着 举止大方地说 面岁面地谈
一部分量词短语和一部分名词也可以作状语,量词短语中的“数词+动量词”,名词中的时间、处所词等。如:
两口喝完 一次吃掉 明天等你 后天见 屋里坐 沙发上坐
状语和中心语的意义联系
表示时间、处所:已经证明 从日本来 马路上开
表示情状:亲自去 慢慢走 抢着参加
表示程度、范围:非常聪明 更加努力 全都完成 统统去
表示对象:为大家服务 比小王高
表示肯定、否定:不说 没吃饭 一定来 大概有 也许去
其他的还有如:电话联系(方式)、三尺长(数量)、用筷子吃饭(工具)等。
2、定语和定语标记“的”
(1)必须用“的”的定中短语
必须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用上“的”的,如果不用“的”,则这个语言片段是不通的。如:
主谓短语作名词的定语:
桂花飘香的季节—*桂花飘香季节
连动短语、兼语短语作名词的定语:
出去打电话的人—*出去打电话人
请他来的目的—*请他来目的
紧缩复句作名词的定语:
越想越复杂的事情—*越想越复杂事情
介词短语作名词的定语:
关于天体物理的学术报告—*关于天体物理学术报告
(2)一定不能用“的”的定中短语
数量词、指量词作名词的定语
一本书—*一本的书
这个人—*这个的人
(3)用“的”和不用“的”都可以
这可以分成两类:
一是用“的”不用“的”有相对格式,这种相对的格式表示不同的语法关系,如:
名词+名词:学校出版社(联合)—学校的出版社(偏正)
父亲母亲(联合)—父亲的母亲(偏正)
动词+名词:分配工作(述宾)—分配的工作(偏正)
研究问题(述宾)—研究的问题(偏正)
代词+名词:我们学生(同位)—我们的学生(偏正)
代词+偏正短语:他黄头发(主谓)—他的黄头发(偏正)
他大眼睛(主谓)—他的大眼睛(偏正)
名词+动词:资料查找(主谓)—资料的查找(偏正)
合同签订(主谓)—合同的签订(偏正)
名词+形容词:情况特殊(主谓)—情况的特殊(偏正)
成绩优异(主谓)—成绩的优异(偏正)
二是用“的”和不用“的”有平行的格式,这种平行格式表示的语法关系是相同的,即都是偏正关系,但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A:用上“的”之后,增加了前面词语的修饰性。如:
名词+名词: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历史(不是外国的历史)
广播节目—广播的节目(不是“以其他形式表演的”节目)
形容词+名词:干净衣服—干净的衣服(不是“脏”衣服)
代词+名词:他哥哥—他的哥哥(不是“别人的”哥哥)
区别词+名词:优质皮鞋—优质的皮鞋(不是“其他等级”的皮鞋)
B:用上“的”之后增加了前面词语的领属性。如:
牛脾气—牛的脾气(具体的一种动物的脾气)
日本朋友—日本的朋友(强调朋友是来自日本的)
C:用上“的”之后增加了前面词语的描写性。如:
三斤鲤鱼—三斤的鲤鱼(一条重三斤的的鲤鱼)
十支香烟—十支的香烟(十支一盒的那种香烟)
上述对“的”的使用也只是一个大致的情况,因为“的”的使用是十分复杂的。
3、状语和状语标记“地”
(1)限制性状语和描写性状语
A:限制性状语:限制性状语主要由副词、时间名词、处所名词、介词短语担任,用来修饰限定中心语所代表的时间、处所、范围、工具等。如:
表示时间的:今天、上午、以后、三天;已经、从来、马上、终于;从……起、在……、当……、于……、打……等。
表示处所、路线、方向的:左边、地上、屋里、桌子上、在……、沿……等。
表示目的、依据、关涉、对象的:为了……、按……、根据……、关于……、对……、给……、和……等等。
表示关联语气的:就、也、却、都、明明、的确、难道、大概、大约、显然、何必、反正、索性等等。
表示否定、程度、范围、数量的:不、没有、很、真、再、还、正好、大约、起码等等。
B:描写性状语:用来描写中心语所代表的动作的情状。可分为描写动作的和描写动作者的两类。
描写动作的主要由形容词(快、高、彻底、仔细、热烈、积极等)、情态副词(一直、断然、特地、互相、再三、一再等)、一部分名词短语、动词短语、量词短语(快步、大声、不停、不住、一把、一趟一趟等)担任;描写动作者的主要由形容词(激动、兴奋、幸福、懒洋洋等)、动词或动词短语(怀疑、犹豫、摇摇晃晃、又蹦又跳等)、主谓短语(脸色阴沉、目光炯炯等)担任。两种描写性状语是有区别的:
热烈地欢迎我们→对我们热烈地欢迎
彻底地打扫一下房间→把房间打扫得很彻底
高兴地对我说→*对我说得很高兴
温和地看了女儿一眼→*看了女儿一眼很温和
描写动作者的状语可以变换成对动作者的表述,描写动作者的状语不能有这样的变换。
他高兴地对我说→他很高兴
妈妈温和地看了女儿一眼→妈妈很温和
心脏剧烈地跳动→*心脏很剧烈
我们彻底地打扫一下房间→*我们很彻底
(2)状语带“地”的情况
A:限制性状语大多数不能带“地”。
第二天他起得早。(时间)
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手帕。(处所)
为去美国而来回奔走。(目的)
我跟小王打网球去了。(协同)
对这个节目很赶兴趣。(对象)
他的确很健谈。(语气)
他五岁时就死了爹娘。(关联)
这一条鱼正好十块钱。(数量)
在特别强调时,双音节副词后才能带“地”:
非常地及时 格外地高兴 极端地负责任
B:描写动作者的状语,除了单音节的形容词以外(傻笑、呆坐),一般要带“地”:
得意地说 不高兴地走 静静地等待 吃惊地问 抱歉地笑 挨得紧紧地坐着 气喘吁吁地进来
C:描写动作的状语,有三种情况:
一是一般单音节形容词、双音节形容词、量词短语基本不带“地”:
快走 直视 仔细看 直接找 一把拉住 一下走了很多人
二是动词短语、名词短语一般带“地”:
不住地说 有计划地进行 很感兴趣地看 形式主义地问问 历史地落在我们头上
三是形容词重叠式、量词短语重叠式、双音节和多音节拟声词、少数双音节动词、少数副词,可带可不带“地”。
轻轻(地)把门关上 痛痛快快(地)玩一天
一趟一趟(地)给客人倒水 一遍一遍(地)教我们
格格(地)笑了 淅淅沥沥(地)下着 来回(地)奔走
暗暗(地)得意 渐渐(地)红了 再三(地)请求
三、短语的歧义现象
歧义现象是指一个语言片断可以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义理解。
(一)歧义类型
口头歧义主要是由同音词造成的。例如:
你qīzhōng考试考得怎么样?(期中/期终)
岸边停着一艘yóuchuán。(游船/油船/邮船)
她身上有ji1oji1o二气。(娇气/骄气)
书面歧义比较复杂。从歧义所由产生的根源来分析。
1、词汇歧义
主要是由词的多义而引起的。例如:
(1)他已经走了两个小时了。(行走/离开)
(2)午饭他没有吃菜。(蔬菜/菜肴)
(3)我去上课。(讲课/听课) (4)这些人多半儿是南京大学的学生。(超过半数/大概)
2、语法歧义。
A.词类不同。
(1)饭不热了。(形容词/动词)
(2)自行车没有锁。(副词/动词)
(3)这篇文章你给我看看。(动词/介词)
(4)他爬过那座山没有?(趋向动词/动态助词)
B.词和短语同形。例如:
(1)刘英要煎饼。(名词,一种食品/述宾短语,指“把饼煎一煎”)
(2)存粮多一点好。(名词,指“储存的粮食”/述宾短语,指“储存粮食”)
C.结构关系不同。
进口彩电 学习文件 表演节目 复印材料
出租汽车 预约日期 出土文物 研究方法
学校医院 祖国人民 奶油面包 文学语言 生物化学
他们部队 你们学校 我们工厂
想起来 说下去
生活困难 文字规范 语音标准 食堂卫生
D.结构层次不同。例如:
现代战争小说 一个学生的建议
结构层次不同往往也伴随着结构关系不同:
发现敌人的哨兵 他们三个一组
安徽和江苏的部分地区 布置好房间
结构层次不同、结构关系不同有时也涉及到词性的不同:
没有买票的
3、语义结构歧义
(1)语义关系不同。例如:
这个人谁都不认识。(“这个人”既可能是施事,也可能是受事)
开刀的是他的父亲。(“他的父亲”既可能是施事,也可能是受事)
汽车运走了。(“汽车”既可能是受事,也可能是工具)
提拔团长(“团长”既可能是受事,也可能是结果)
(2)语义指向不同。如:
他在车厢上贴标语。
我们学校就去了二十几个人。
(二)歧义格式
1、动+名
学习文件 进口彩电 表演节目 代理厂长 修改方案(有歧义)
学习日语 生产彩电 表演杂技 收集材料 制造汽车(述宾关系)
学习园地 建设高潮 表演中心 工作环境 休息场所(偏正关系)
2、名1+名2
学校医院 生物历史 奶油面包(有歧义)
工人农民 语文数学 北京上海(联合关系)
教工宿舍 木头桌子 北京地图(偏正关系)
3、动+名1+的+名2
热爱人民的总理 撞倒弟弟的自行车 告别母校的学生 咬死猎人的狗(有歧义)
撞倒路边的自行车 检查大楼的电梯 解释旅行团的章程(述宾关系)
撞倒柱子的自行车 学习英语的条件 缝补衣服的妈妈(偏正关系)
4、数量+名1+名2
两个学校的领导 一个学生的建议(有歧义)
两所学校的领导 一位学生的建议(数量+名│名)
两位学校的领导 一项学生的建议(数量│名+名)
5、动+了+数量+的+名
运了一年的煤 砍了两个星期的柴(有歧义)
生活了二十年的夫妻 花费了五年的工夫(偏正关系)
跳了十年的舞 走了三个小时的路(述宾关系)
6、动+形+名
打死老虎 放大照片 写好文章(有歧义)
增大音量 查清问题(述[述补]宾关系)
穿大棉袄 买新教材(述宾[偏正]关系)
7、名1+和+名2+的+名3
哥哥和姐姐的朋友 自行车和汽车的零件 牛肉和鱼的丸子(有歧义)
哥哥和姐姐的房间 安徽和江苏的农产品(偏正关系)
哥哥和远房的姐姐 安徽和东边的江苏(联合关系)
8、形/名1+名2+名3
新教工食堂 非洲语言研究 朝鲜战争小说(有歧义)
小说故事情节 大敞篷汽车 (名/形│名+名)
地名语源词典 老教师福利(名/形+名│名)
9、关于/对+名1+的+名2
关于鲁迅的杂文 对小陈的意见(有歧义)
关于道德的杂文 对商品的意见(偏正关系)
关于鲁迅的原名 对小陈的父亲(介宾关系)
10、名1+在·名2·上+动+名3
我在黑板上写字 弟弟在火车上贴海报。(有歧义)
我在家里写字。 妈妈在飞机上看长江。(名2语义指向名1)
我在轮胎里打气。 赵军在鼻孔里滴药。(名2语义指向名3)
11、名+(不/没/没有)+动
鸡不吃了 小王没找到 (有歧义)
烤鸭不吃了 小王没有来(“名”是施事)
孩子不吃了 鞋子没找到(“名”是受事)
12、连+名+也/都+不/没有+动
连厂长也不认识。 连门卫都没看见。(有歧义)
连厂长都没出席。 连王老师都不会。(“名”是施事)
连荔枝都不认识。 连茶都没喝。(“名”是受事)
13、动+的+是+名
反对的是他。 开刀的是他父亲。(有歧义)
发明的是一位青年人 晕倒的是他父亲(“名”是施事)
关心的是房子 购买的是笔记本(“名”是受事)
(三)歧义的消除
1、利用语音
(1)轻声。轻声可以帮助区别词性和词义,有时还能区别不同的语法关系。例如:
他爬过山没有?
我想起来了。
(2)重音。重音可以显示强调的重点,利用重音可以明确语法成分的语义指向。例如:
'他最喜欢游泳。(“最”语义指向“他”,句意为“那些人中,他最喜欢游泳”)
他最喜欢'游泳。(“最”语义指向“游泳”,句意为“那些运动中,他最喜欢游泳”)
(3)停顿。停顿可以起到显示结构层次的作用。例如:
没有穿破的衣服
2、改换词语或改变句式
(1)改换句法结构中的某个关键性词语。例如:
a.参加会议的有三个医院的领导。(有歧义)
b.参加会议的有三所医院的领导。(无歧义)
c.参加会议的有三位医院的领导。(无歧义)
(2)改变句法成分的次序。例如:
a.安徽和江苏的部分地区遭受了水灾。(有歧义)
b.江苏的部分地区和安徽遭受了水灾。(无歧义)
a.这个人谁都不认识。(有歧义)
b.谁都不认识这个人。(无歧义)
(3)变换句式。例如:
S1他在手心里写字→他把字写在手心里(字在手心里)
S2他在家里写字→*他把字写在家里(他在家里)
S1他在墙上挂画→ 他把画挂在墙上(画在墙上)
S2他在墙上挂画→*他把画挂在墙上(他在墙上)
S1台上坐着主席团→主席团坐在台上→*台上正在坐着主席团
S2台上唱着戏→*戏唱在台上→台上正在唱着戏
S1台上摆着酒席→酒席摆在台上
S2台上摆着酒席→台上正在摆着酒席
3、利用语境
(1)利用句子内部词语的语义制约:
a.发现敌人的哨兵(有歧义)
b.他就是那位发现敌人的哨兵。(无歧义)
c.我们在前方不远处发现敌人的哨兵。(无歧义)
(2)利用上下文的语义制约:
a.鸡不吃了。(有歧义)
b.鸡不吃了,钻到鸡窝里去了。(无歧义)
c.鸡不吃了,我已经吃饱了。(无歧义)
(3)利用交际时具体语境的制约,包括说话时具体的对象、场景、身份等等。
歧义问题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语句产生歧义的原因(即指出其歧义类型):
1、学生家长 2、保留意见
3、研究老舍的文章 4、部分被侵占的国家
5、厂里有三辆汽车。 6、陈玲是前年生的孩子。
7、我准备了一年的粮食。 8、他们就订了五份杂志。
9、我们小组讨论。 10、钱华到这里工作才一个月,好多人还不认识。
11、追得我满头是汗。 12、他让老婆狠骂了一顿。
二、“在+名1+的+名2”也是一个歧义格式,请分析产生歧义的原因和条件,并举两个有歧义的例子,两个没有歧义的例子。
三、下面语句有的有歧义,有的没有歧义。有歧义的,请利用变换手法改变语句的形式来分化歧义:
1、通知学生的条子 2、击溃了敌人的主力部队
3、他借了我十块钱 4、他哪儿都不去。
5、做这种工作,老陈要考虑考虑。 6、喜欢的是他的妹妹。
7、他说那个没用。 8、中东石油价格上涨了。
9、小张不要了。 10、我买了一本关于航海的书。
四、“不要打电话”可能有四种意思,分别由结构层次、结构关系的不同和词义的不同所引起,请予以分化:
五、下面的歧义是因为语义关系不同而引起的,请予以分化:相信的是傻瓜、扮演的是一位演员。
三、句子
确定一个语言片段是不是句子,不外是看句子的内部结构和形式标志,看句子的外部功能和表义特点,就目前关于句子的研究成果看,下面的认识反映了学术界对句子的认识水平。
Bolingger《语言要略》认为:“句子是句法的基本单位……是语言中表达完整思想的最小组成部分;可以肯定句子必须具备某那个完整性的含义……句与句之间是靠‘停顿点’来划分的。”
叶蜚声、徐通铿《语言学纲要》认为:“句子是语言中最大的语法单位,又是交际中的基本表述单位……句子的最大特点是有一个完整的语调,说话中任何带有一个完整语调的语言片段都是句子。”
王德春《语言学概要》认为:“句子是语法上定型的最小表述单位。句子的特征是述语性及其主要表达手段。……主谓词组加上语调后就成为句子,其他词组,甚至单词有了述语性都可成为句子。”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认为:“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邢福义的《现代汉语》认为:“句子是由词、短语组成,是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体现说话人的一个特定意图的语法单位。口语中的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调,句子前后都有隔离性的语音停顿;书面语中,句子的末尾用句号、问好或感叹号表示语调和停顿。”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认为:“一个词或词组(不论长短),只要单独站得住,同时能表达一定的意思,就是一个句子。说话的时候,每个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调,表示不同的语气;句子和句子之间有一个比较大的停顿。书面上每个句子的末尾用句号、问好或感叹号来表示停顿和不同的语气。”
句子的种类
1、从交际角度看句子
句子是语言交际的最基本的语言单位,交际中的句子是有表述性的,也就是说交际中的句子是跟现实相联系的。例如:
老张:“小王,你知道小李回来了没有?”
小王:“回来了,他是昨天下午从北京回来的。”
老张:“他哪天去的北京?”
小王:“15号,上个月的15号。”
这段话中涉及到的人物、时间、处所、行为以及交际目的(询问)、交际方式(谈话、问答)等许多因素,都是具体的、有所指的。
在语法课上,用于举例的句子,例如老师说“明天国庆节。”“那座山,太美了!”“他结婚了没有?”等等,这些句子中的词有词义,句子的结构有一定的层次、语义关系,同时,也有一定的语气。但,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并不关心“明天”是哪一天,“那座山”具体指哪座山,“他”是指谁等。也就是说,这些句子中的人物、地点、时间等并没有具体所指,但这并不影响语法教学和学生的理解。同样,定理、公式、公理、法令、制度中的句子也往往没有具体的所指对象。
可见,句子有两种存在形态,一种是存在于具体交际环境中担负一定交际任务的句子,一种是还没有实现其交际任务的句子,是潜在的句子。这两种句子是有差别的,前者一般称为具体的句子或言语的句子、语境句、动态句,或者称为抽象的句子或语言的句子、孤立句、静态句。
2、从话语角度看句子+
话是一句一句地说的,但说话总不能只说一句,往往要说几句或更多。就语言交际来说,完成一个交际任务往往是由一个或更多句子组成的言语片段,这个言语片段就是所谓的“话语”或“句群/句组”。话语是一个由句子组成的合乎逻辑、语法并借助语法、语义手段连接起来的语义—结构体。
在一个话语片段中,每个句子都要体现出一定的功能,所以要按照一个句子在一组句子一的地位和作用来分,句子可以分为始发句、后续句和终止句。
始发句、后续句和终止句是从一个句子在话语中的功能角度划分的,但也有一定的形式标准。指示代词引导的句子往往是始发句,疑问代词也经常出现在始发句里。例如:
这就是蝴蝶泉呀!据说当年泉边住着一户人家,有一个姑娘……
那是什么东西呢?好奇心促使我一步一步地走向它,去观察它、研究它。
人称代词尤其是第三人称代词很少出现在始发句里。在记叙文体中,时间词语、处所词语经常出现在始发句里。例如:
很久以前,一名叫阿巴里的高山族首领,打猎时追逐一只白鹿来到山里,白鹿突然不见了,却有一片……
夜里有些冷。早晨起来,拉开门一看,嗬,下雪了。
对面屋脊上一片白色,像下了一场小雪似的,院子里也白雪皑皑地铺上了一层寒霜。……
表示总量的数量词也经常出现在始发句里。例如:
汉语语法学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回答的人恐怕各执一词。由于自己的积累有限,观察问题的角度与别人不尽相同,我想从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
其他“关于、至于、对于”引导的句子、“有”字句、“是”字句、设问句以及带有“我以为、你看、你瞧、据说、据报道”和称呼语等也常作为始发句。始发句很少省略。
后续句是话语中传递信息的主体,数量大、类型多,很难概括出明显的特点来,据有人分析,和始发句相比,后续句可有如下特点:句首经常出现表示时间先后和次序的副词或体词性成分,经常出现第三人称代词、量词或数量词做主语的句子经常是后续句,经常省略主语,跟其他关系有回指关系的句子是后续句,无定NP主语句常为后续句,答句一定是后续句。
终止句是一个话语末尾起总结或结束某一话题作用的句子。如:
以上,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考察了人们犯主观错误的原因。
和后续句相比,终止句可有一些标志:
句首有“总之、总而言之、总起来说、一句话、这样、这样看来、在我看来、我们认为、归根结底、至此”等起总括、总结作用的词语。
反问句常可以用作终止句,如:
你们弄错了!我要是上班能和你们聊这么长时间?我是下班,昨晚加了个班,赶着结算来着。没瞧见我是从东动往西走,是回家吗?
表示判断或评议的“是”字句:“这是……”常作终止句。如: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发现把事物孤立起来研究的方法有许多缺陷。同时,有一种……。在语言学方面,首先接受这种思想的是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的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他强调语言的系统性,强调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都是这种思想的表现。他曾举例说……。这就是说,关系重于实体。
表示祈使、祝愿的“让”字句,往往用于终止句,如高尔基《海燕》的结尾“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3、从信息角度看句子
作为交际的基本单位的句子要起到交流思想、交流感情的作用,因而句子要传递信息。
句子传递的信息一般分为旧信息和新信息。旧信息(已知信息)是说话人认定或假定在他说话时已经存在于听话人大脑中的信息,包括由这种信息可以联想到的相关信息;而新信息(未知信息)则是指说话人在说话时要想输送到听话人大脑中去的信息。例如:
甲:小王去了北京。
乙:什么时候?
甲认定乙知道“小王”,但不知道小王“去了北京”,所以告诉乙“小王去了北京”,“小王”是旧信息,“去了北京”是新信息。再如:
甲:小王去了北京。
乙:什么?小王是谁?
尽管乙并不知道“小王”,但甲说“小王去了北京”时,是假定乙知道“小王”的。
就句子来说,新旧信息在句子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一般来说,旧信息作为说话的起点或话题,多数处于句子前面,新信息一般处于句子的后半部。如:
清晨,仓清的山谷里,‖静悄悄的。
破旧的大门洞,‖像一只张开的口。
对于这个问题,‖大伙儿有不同的看法。
他的妻子‖脸色苍白,眼神暗淡无光。
米饭,‖他一顿要吃两大碗。
台上讲话的‖是我们的校长。
这些钱,‖你就把它收下吧!
“‖”左边的是旧信息,右边的是新信息。
注意新旧信息的划分不等于句法结构的划分,旧信息不一定就是主语,如“昨天,校园里发生一起斗殴。”“昨天”和“校园里”是旧信息,但不是主语。
当然,交际中的句子并不总是“旧信息+新信息”一种结构模式,有时问句中就没有新信息,像“W呢?”问句,答句中又多没有旧信息。如:
甲:小王呢?
乙:去了北京。
或:
甲:你来了,小王呢?
乙:不知道。
多数非主谓句没有旧信息,只有新信息,旧信息在一定的语境中省略了,如:
下大雨了。
好大的军舰啊!
注意黑板!
外滩。一个夏天的傍晚。蒙蒙的细雨。
(二)句型
1、句型是句子的结构类型。既然是结构类型,那么在划分句型时就应该不予考虑与句子的结构无关的因素,如下面的几个方面:
一是句子的语气、语调、口气及表达语气、口气的语气词。如“小王走了。”“小王走了吗?”“小王走!”“小王走了啊!”等,尽管语气、口气等不同,但都是主谓句。
二是句子中的插说语、复说语、追加成分、连续反复的重复成分、冗余重复成分等。如:
小王来了。—听说小王来了。(插说语,属同一句型)
我认识小王。—我认识小王,你那个好朋友。(复说语,同一句型)
你说什么!—你说什么你!(追加成分,同一句型)
您经常几个小时地这样急促地走着。—您经常几个小时、几个小时地这样急促地走着、走着、走着。(连续反复,同一句型)
他已经来了。—他、他、他已经来了。(冗余成分,同一句型)
三是单句内部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停顿、述语和宾语之间的停顿以及强调重音交替等节律形式。如:
他这个人,是嘴辣豆腐心。—他这个人是嘴辣豆腐心。
我认为,这样做不合适。—我认为这样做不合适。
小王昨天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书。(可以与不同的强调重音,但句型相同)
四是句中同一功能词语的替换一般不影响句型划分。如“小王买了一本书。”“小张吃了一碗饭。”“老李写了几篇论文。”属同一句型。
五是归纳句型时不必考虑隐含的语义(不是省略)。如:
男:你家的保姆是男的还是女的?
女:是男的。
男:我是女的。(我是学生)
六是深层语义结构不影响句型划分。如“鸡不吃了。”
七是句首状语可以是不同的意义,不影响句型的划分。如:
昨天,他把玻璃打坏了。
在教室里,他把玻璃打坏了。
事实上,他把玻璃打坏了。
2、现代汉语句型系统
现代汉语的句型首先分为单句和复句两大部分,关于复句的句型系统将在后面另谈。单句句型形态可以划分情况为:
单句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主谓句是由主谓短语构成,能分出主语和谓语两大部分。根据谓语的不同,主谓句又可分为下面几类。
动词性谓语句,即由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作谓语的主谓句。例如:
客人走了。
我用这把刀切菜。
难道你就这样空着手回去?
形容词性谓语句,即由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作谓语构成的主谓句。例如:
你坏!
今天的太阳真厉害。
这里的环境糟糕透了。
名词性主谓句,即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构成的主谓句。例如:
明天五一节。
我江西人。
一斤梨子五个。
主谓谓语句,即由主谓短语作谓语构成的主谓句。例如:
小王体重七十一公斤。
这里的人大多数来自湖南。
这门亲事他比谁都着急。
非主谓句是由单个词或非主谓性短语构成的句子,因此句子分不出主语和谓语。根据构成材料的不同,非主谓句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动词性非主谓句。例如:
看!
禁止摘花。
请随手关门。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例如:
太漂亮了!
好!
妙。
名词性非主谓句。例如:
炸弹!
多美的风景!
你和我?
叹词性非主谓句。例如:
啊!
哎哟!
喂!
根据上面的分析,现代汉语的单句句型分类可归纳如下:
动词性主谓句
主谓句 形容词性主谓句
名词性主谓句
单句 主谓谓语句
动词性非主谓
非主谓句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名词性非主谓句
叹词性非主谓句
(1)主谓句
A:名词性谓语句
名词性谓语句是由名词或名词性偏正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现代汉语中名词性成分作谓语是有条件的,主要是:
单个的名词充当谓语主要是用来说明日子和天气的短句,如:
今天端午节。 昨天晴天。 明天元旦。
名词直接作谓语可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添加“是”,否定时一定要加“是”,如:
今天是端午节—今天不是端午节。
昨天是晴天。—昨天不是晴天。
明天是元旦。—明天不是元旦。
普通名词直接作谓语在语义和句法上有些特殊要求,有的只有在对举情况下才可以说,如:
小王经理,小李董事长,老赵会计。
王芳李玉和,小张李铁梅。
表示身份、职衔、学历、职称等名词作谓语时,谓语前要有副词“都、才、已经、刚”等,有的句末要有语气词“了”。如:
小王才讲师。小张教授了。老王已经局长了。小李刚助教。
表示容貌、性质、特征、环境等的名词性谓语句带有很强的描写性,一般是偏正短语,单单中心语不能直接做谓语。如:
这个姑娘长长的眉毛、大大的眼睛。—*这个姑娘长长的眉毛、大大的眼睛。
老人满头白发。—*老人白发。
这张桌子就三条腿。—*这张桌子就腿。
小王的右手六个手指头。—*小王的右手手指头。
房间里净水。—*房间里水。
作文里许多错别字。—*作文里错别字。
名词性成分作谓语还有表示数量、时量、时点、年龄、价格、重量、籍贯、处所、所属等。如:
一米100厘米。
这学期共十八周。
刚才最后一响北京时间六点整。
小王都十五岁了。
这件衣服才50块钱。
B:动词性谓语句
按照充当谓语的动词性短语的结构可以把动词性谓语句分为如下几类。
一是动词谓语句。这是指单个的动词作谓语。这种情况不多,而且是有条件的。主要是不及物动词。如:
小王牺牲了。孩子们睡了。犯人逃跑了。登山运动员失踪了。
如果是单个及物动词作谓语,主要是:
主语是受事,或者施事泛指,或者对举句。如:
饭好吃钱难挣。 饭做了开水烧了。
或者施事不明、施事无法说出。如:
门开着呢。录取名单落实了。
或者施事做了受事主语的定语。如:
小王的书出版了。 孩子的作业完成了。
以上所举例子动词后面往往有时体助词或语气词,如果仅是光杆动词作谓语,条件就更严格了。一般得是对举句,或者是标题句,或者是问答句、祈使句。如:
他们休息,我们工作。
《印度洪水泛滥》
谁去?—我去。
你滚!
二是述宾短语谓语句。
述宾短语谓语句按照宾语的数量可以分为单宾语句和双宾语句。例如:
他买了一本书。(单宾语句)
他送了我一本书。(双宾语句)
按照带不带宾语可以分为必须带和可带可不带的。如:
“进行、加以、懒得、免得、善于、乐于、从事、属于、姓、意味着”等必须带宾语。“吃、看、打、说”等大多数动词可带可不带。
按照宾语的性质,单宾语句可分为体词性宾语句、谓词性宾语句和兼宾语句。如:
小王买了一本书。
我们认为你们错了。
我们老是担心孩子的身体。我们老是担心晚上迟到。
三是述补短语谓语句。
述补短语谓语句从形式上看有带“得”和不带“得”的。如:
他急坏了。 他急得像热锅上蚂蚁。
按照语义可分为表示结果、程度、情状、趋向、数量、时间、处所等。如:
李华说明白了。(结果)
我朋友渴坏了。(程度)
学生们穿得整整齐齐。(情状)
这生意做不得。(可能)
他流下了眼泪。(趋向)
《红楼梦》我又读了一遍。(数量)
赵州桥修于宋代。(时间)
小高出生在北京。(处所)
其他动词性谓语句还有连动短语谓语句、兼语短语谓语句等。
C:形容词性谓语句。
一是单个形容词充当谓语的句子。这主要是性质形容词,这是有一定的限制的,一般是要求对举句或有前后句、问答句。如:
小王胖,小李瘦。
这间房子大,那间房子小。
天冷了,出门要多带些衣服。
哪间房子大?—这间大。
句末有“了”时,或形容词并列做谓语,均可自足成句,如:
小张胖了。天晴了。这孩子憨厚老实。他谦虚谨慎。
状态形容词单独作谓语相对自由些。如:
外面冷冷清清。
他的脸色铁青。
房间里干干净净。
二是述补短语谓语句。以形容词为述语的述补短语作谓语的句,其补语也较复杂,如:
小王冷得浑身发抖。(情状补语,带“得”)
这会儿小王心里塌实多了。(程度补语)
她渐渐消瘦下去了。(趋向补语)
我的声音高一些。(数量补语)
(2)非主谓句
A:名词性非主谓句
名词性非主谓句有的是由单个的名词、代词、数词或数量词构成,多数是由名词性偏正短语构成。它们都对语境依赖性比较强,主要出现的语境主要为:
一是用于剧本或小说、散文,以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景。如:
1937年。上海外滩。
北京的一家老式茶馆。一个深秋的下午。
二是用于写景、写人描写。如:
杏花,春雨,江南。
车流。人群。红绿灯。
高高的个子,四放脸,浓眉,大眼,这就是小王。
元人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前面几句加上标点为: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三是表示感叹,一般是偏正短语。如:
好香的干菜啊!
多好的小伙子啊!
我那命苦的孩子啊!
四是表示突然出现或发现的事物。如:
敌机! 血! 老虎!
五是用于标题。如:
《三千里江山》 《老人与海》 《现代汉语语法》
六是表示祈使、叫卖。如:
钱! 工作证! 大饼!油条!热腾腾的小米饭!
五块啦!五块啦!
七是表示招呼、应答、问答、斥责。如:
小李! 谁?—我。 几斤?—三斤。
这衣服谁的?—我的。 这位是谁?—王教授。
什么东西! 狗屁!混蛋!臭钱!
B:动词性非主谓句
动词性非主谓句由单个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构成。按依赖的语境,可以分为下面几类。
一是用于叙述自然界发生的现象,这就是一般的“气象句”。主要由述宾短语构成。如:
下大雨啦。 出太阳了。 起风了。
二是叙述突然发生或发现的事物。如:
着火啦! 漏水啦!跑掉了!
三是说明事实情况或叙述存在、出现、消失的事物。如:
又上课了! 已经下班了! 从教室里传来了琅琅的书声。
四是表示祈使、命令、要求,或用于标语、口号、熟语。如:
请! 禁止随地吐痰! 欢迎光临! 起立! 来人!
打倒反动派!解放全中国!
有钱难买不卖的。
五是用于叫卖、问答。如:
卖鱼啦!卖新鲜的活鱼啦!
修雨伞喽!
走吗?—走。
(你到底去不去?)—去。
C: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由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构成。一般出现的语境为:
一是用于应答、问答,用于应答的主要是“好、行、对”等。如:
你好这样好不好?—好。
这本身对你来说也是个锻炼嘛。—也对,也对。
孩子们,这个房子漂亮不漂亮?—漂亮。
二是表示感叹或论断,这是最主要的用法。如:
太美了! 多么寂寞啊! 真糟糕! 讨厌死了!比他好。
三是表示祈使。如:
安静点儿! 快点吧!
D:叹词、拟声词非主谓句
一是表示呼唤、应答、问答的。如:
喂! 听说你最近要结婚?—恩。
小张!—哎!
二是表示愤怒、鄙视、斥责等。如:
哼! 呸!
三是表示感叹、喜悦、高兴。如:
啊! 哈哈! 哇!
四是表示惊讶、领悟、哀叹。如:
啧啧!咦!喔!唉!
(三)句式
根据句子的局部特征而划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就叫句式。不同的句式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和语义特征,了解句式能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现代汉语的句子结构特点。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句式有下面几类。
1、主谓谓语句。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一般地,我们把全句的主语、谓语分别叫做大主语和大谓语,把作谓语的主谓短语中的主语和谓语分别叫做小主语和小谓语。例如在“他态度和蔼。”中,“他”是大主语,“态度和蔼”是大谓语,“态度”是小主语,“和蔼”是小谓语。根据主谓谓语句中各成分之间的意义关系,主谓谓语句主要有下面几类(邵敬敏,2001)。
一是受事性主谓谓语句。大主语和小谓语中的某个动词有动作和受事关系,或者有时也有与事、工具等关系。例如:
这本书我没见过。
那条路我们大家都修过。
这把刀我用它切菜。
二是领属性主谓谓语句。大主语和小主语之间有领属或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例如:
我腿发麻了。
小王性格比较急躁。
这里的民工大多数来自外地。
老张的几个儿子,一个比一个有出息。
三是周遍性主谓谓语句。大主语是表示周遍性意义的主谓谓语句。其中大主语主要由表任指的疑问代词或相关的表周遍意义的词语充当。例如:
谁他都不认。
什么菜我没吃过。
所有的词典我都查遍了。
每条街道他都去过。
四是关涉性主谓谓语句。大主语和大谓语之间有某种意义上的相关关系。例如:
这场大火,幸亏消防队来得快。
这件事中国人的经验太多了。
一般人的看法,今年的雨水不会太多。
2、把字句。由介词“把”引出动作的支配关涉对象,构成“把”字结构作状语的句子。例如:
a:武松把老虎打死了。
b:这可把我乐坏了。
a例中通过“把”字引出动作“打”的受事“老虎”。b中“把”引出的是受“乐”影响的人。
在“把”字句当中,“把”字的宾语、“把”字句中的动词等都表现出一定的特点。
首先,“把”的宾语应该是被处置或受影响的有定的人或事物。所谓有定是指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都知道的。下面的例子中,如果“把”的宾语改用不定形式(前加数量短语)表示,则句子难以成立。
他把这把伞弄丢了。 → *他把一把伞弄丢了。
有人把这口锅砸了个大洞。→ *有人把一口锅砸了个大洞。
其次,“把”字句中谓语部分的动词应该是一个复杂形式,能表示“把”的宾语所产生的状态或结果。因此,一般来说,动词不能是简单形式,特别是单音形式动词。而且,动词还要应该有较强的动作性,能对“把”的宾语产生处置行为。例如:
小孩子把书撕破了。 → *小孩子把书撕。
你把这里的东西整理一下。→ *你把这里的东西整理。
这两例不能转换是因为转换后的动词是简单形式。下两例不能转换成“把”字句是因为动词没有处置义。
我认识了这个人。→* 我把这个人认识了。
他前不久去了北京。→* 他前不久把北京去了。
另外,“把”字句中如果有否定词或能愿动词等,则这些词应该放在“把”字结构之前。例如:
我没把衣服洗完。
你不应该把今天该做的事情留到明天。
3、被字句。由介词“被”引出施行动作的人或事物,构成被字结构作状语。例如:
a:倒塌的房屋被战士们重新建好了。
b:树叶被风吹走了。
a例是由“被”字引出发出动作的人“战士们”,b例是由“被”引出施行动作的事物“风”。
“被”字句的构成也有一定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被”字句的主语应该是有定的。尽管有时没有形式上的标志来显示主语是有定成分,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主要是上下文)可以看出它是有定的。例如:
a:这串钥匙被小王捡到了。→ *一串钥匙被小王捡到了。
b:(桌子上的书呢?)书被他拿走了。
a例是不能转换的,b例中,根据上文,可知“书”是有定的。
“被”字句中谓语部分的动词不能是一个简单形式,并且应该是动作性较强的及物动词。例如:
这三个学生被老师叫走了。→ *这三个学生被老师叫。
他被人从水里救上来。→ *他被人从水里救。
和“把”字句一样,“被”字句中的否定词或能愿动词也应该放在被字结构前面。
“被”字句中,有时“被”后面的施事成分可以不出现。例如:
这个闯红灯的人被罚款了。
昨天的比赛被推迟了两个小时。
另外,“被”字还可以和“所”构成“被……所”的固定格式。例如:
在场的人都被英雄的先进事迹所感动。
我的事被各级领导所关心。
4、连动句。由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例如:
赵阿姨进来倒了杯水喝。
我拿着喇叭大声喊。
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他板着脸不笑。
大爷看到这个消息很高兴。
连动句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尽管连动各项在意义上各有不同,但都遵循着按动作的先后关系排列的顺序;二是各连动项都是陈述同一个主语的,因此可以分化出几个主语同形的结构。以“赵阿姨进来倒了杯水喝。”为例,它可以分化出下面几个结构:
赵阿姨进来倒了杯水喝。→ 赵阿姨进来。
赵阿姨倒了杯水。
赵阿姨喝。
5、兼语句。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例如:
我们请江局长介绍税收的情况。
这场水灾使他失去了双亲。
村民们选王主任做他们的代表。
小王嫌这里的环境不好。
我感谢你告诉我一个好消息。
他有个亲戚在北京工作。
我们单位没有几个人参加运动会。
兼语句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结构上,谓语部分是由一个述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合在一起构成的。因此,它们可以分解成两个主宾同形的结构。例如“我们请江局长介绍税收的情况。”可作下面分解:
我们请江局长介绍税收的情况 → 我们请江局长。
江局长介绍税收情况。
在语义上,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主要体现为这几种语义特征:一是表示使令意义,如“请、使、叫、让、逼、催、派、命令、强迫、促使、动员”等;二是表示称赞责备意义,如“嫌、骂、夸、笑、喜欢、鼓励、羡慕、感谢、称赞、埋怨、担心”等;三是表示有无意义,如“有、无、没有”。
兼语句和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在形式上很相似,因此要注意区分开来。以下面的两个句子为例:
我们请你们来。(兼语句)
我们希望你们来。(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
两者的区分方法一是从停顿和加状语的位置来看,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后不能有停顿,也不能加入状语,而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则可以。如:
我们请你们来。 → *我们请/你们来。
*我们请明天你们来。
我们希望你们来。→ 我们希望/你们来。
→ 我们希望明天你们来。
二是看第一个动词的语义特征,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往往带有使令性意义,后面支配的对象主要是人;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的第一个动词不具使令义,主要是感知和认知义,支配的是后面整个事件。
连动句和兼语句可以同时用在一个句子中,产生叠用和套用两种形式。例如:
a:小妹妹扶着奶奶看戏。
老师带领学生拔草。
b:连长派通讯员回连队取文件。
村长请几个乡干部下到村里看看冬修水利情况。
a组是叠用式,这些句子既可以认为是连动句,也可以认为是兼语句;b组是套用式,句子中兼语和连动先后出现。
6、双宾语句。动词后连用两个宾语的句子。其中靠近动词的叫近宾语,不靠近动词的叫远宾语。两个宾语之间没有任何结构关系。例如:
我请教你一个问题。
小林借图书馆两本书。
老大爷送他一幅油画。
大家问他什么时候开车。
每个人都叫他神经病。
双宾语句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宾语成分中,近宾语一般指人,能回答“谁”的问题,远宾语一般指物,能回答“什么”的问题;有时尽管近宾语是表示物的,或远宾语是表示人的,但提问方式还是不变。例如:
他送黄鹤楼一幅对联。→ 他送谁一幅对联? → *他送什么一幅对联?
上级给我们单位十个人。→ 上级给我们单位什么?→ *上级给我们单位谁?
动词的语义特征上,主要有这几点,一是动词具有“给予”义,句子的意思表示远宾语代表的事物传递给近宾语所代表的人。这类动词如“给、送、赠、借(给)、交、奖、赔、还、卖”等,它们一般后面可以加“给”;二是动词具有“取得”义,句子意思表示远宾语代表的事物从近宾语代表的人之处转移到了其他人,如“买他一支笔”、“赚你十块钱”。这类动词如“买、取、偷、赚、要、收、扣、骗、赢”等;三是动词是表示询问称说意义,如“骂、叫、问、询问、告诉、夸、教”等。
7、存现句。表示人和事物存在、出现或消失的句子。它的基本意义是表示某处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事物。例如:
台上坐着主席团。
前面来了一支队伍。
山脚上走过一群野猪。
教室里有五十张桌子。
存现句的格式一般可以分为三部分:主语部分、谓语中心部分和宾语部分。这三个部分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主要是:
主语部分是表示处所的,因此它一般是由能表示空间意义的名词性成分充当。如上面例子中的“台上、前面、山脚下、教室里”等。
谓语中心动词部分的动词是能表示存在、出现或消失意义的。根据不同的动词表示的语义特点,存现句可分为存在句和隐现句。存在句是表示什么地方存在什么人或事物,动词一般加“着”、“满”或者用“有”、“是”等。例如:
大街上跑着一辆汽车。
柜子里堆满了书。
墙壁上挂了一幅画。
城市中间有一个大广场。
路边是一个菜园子。
隐现句是表示什么地方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事物。动词后常加“了”或趋向动词等。例如:
水里冒出来一串水泡。
枝头上露出了一点黄色的嫩芽。
会场上一下子少了许多人。
张家死了两口猪。
宾语部分,宾语往往是表示不定指的人或事物,因此名词前面经常有表不定指的数量短语。
8、可逆句。如:
手心贴着膏药—膏药贴着手心
仓库钻出了老鼠—老鼠钻出了仓库。
大地笼罩着薄雾—薄雾笼罩着大地
监狱逃出了一个犯人—一个犯人逃出了监狱
一锅饭吃五十个人—五十个人吃一锅饭
人们把这种主语和宾语可以互换位置而基本语义关系不变的句子叫可逆句或主宾可互易句。
可逆句的可互易成分一般围绕一个核心互易,按核心的情况可把可逆句分为如下几类。
(1)“供用”义可逆句。
表达某些物品、器具、食物、材料等可以供多少消费者、使用者、占有者消费、使用、占有的句子可叫供用句,供用句的主语、宾语可以互易。如:
一辆车坐30个人—30个人坐一辆车
一锅饭吃10个人—10个人吃一锅饭
一根桩拴5匹马—5匹马拴一根桩
两床被子盖四个人—四个人盖两床被子
两室一厅住两家—两家住两室一厅
1000元花一个学期—一个学期花1000元
两米布裁了一件西装—一件西装裁了两米布
供用义可逆句的主语可以只是数量词、没有名词,也可以只是名词、没有数量词。如:
左边挂挂历—挂历挂左边
绳子上晾衣服,架子上晒被子—衣服晾绳子上,被子晒架子上
人住里屋—里屋住人
供用句是说明某物、食品、材料可以供消费者、使用、占有的数量的句子,所以供用句实际上主要表示一种数量关系,动词只是供用的方式,因而有数量词的句子可以把动词去掉。如:
一辆车30个人—30个人一辆车
一锅饭10个人—10个人一锅饭
两床被子四个人—四个人两床被子
由于供用句表示的是一种供用能力,所以在动词前可以加助动词,如:一锅饭可以/能吃10个人;如果供用事实已经实现或成为过去,动词后还可以加“了、着、过”。如:
一辆车坐了/过/着10个人
两床被子盖了/过/着四个人
五块钱住了两个晚上
(2)“存现”义可逆句
当存现句的主语不是方位短语时,不少存现句的主语和宾语是可互易的,这类句子按动词后附成分的情况可以分为三类:“V着”类、“V满/遍”类和“进/来或进/入/来/出”类。
“V着”类举例:
客厅弥漫着浓浓的烟味—浓浓的烟味弥漫着客厅
碧绿的田野笼罩着一层薄雾—一层薄雾笼罩着碧绿的田野
受伤的手臂裹着厚厚的绷带—厚厚的绷带裹着受伤的手臂
大楼四周环绕着高高低低的绿树—高高低低的绿树环绕着大楼四周
“V着”类可逆句的“着”只能是表示状态的“着”,作为存在句只能是静态存在句,动态存在句不可逆: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几朵白云飘着天空。能进入“V着”可逆句的动词不多,主要是一些有“遮盖”义的动词;另外,静态存在句的主语多数是方位短语,但可逆句不能是方位短语,如:
田野里弥漫着阵阵清香—*阵阵清香弥漫着田野里
地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雪—*一层厚厚的雪覆盖着地上
“V满/遍”类例句如:
大海充满了一种神秘感—一种神秘感充满了大海
外滩挤满了游客—游客挤满了外滩
原野开遍了鲜花—鲜花开遍了原野
这类句子的处所词语也不能是方位短语,同时动词后要有“满/遍”做补语,否则不可逆。如:
眼睛里布满血丝—*血丝布满眼睛里
*血丝布眼睛
原野上开遍了鲜花—*鲜花开遍了原野上
*鲜花开原野
“进/来或V进/入/来/出”类例句。如:
家里进水了—水进家里了
学校来客人了—客人来学校了
瓶里钻进了一个虫子—一个虫子钻进了瓶里
我们班转来了一个同学—一个同学转来了我们班
公司调入了一批新货—一批新货调入了公司
监狱逃出了一个犯人—一个犯人逃出了监狱
(3)“并合”或“烹调”义可逆句。
具有使两种事物混合、合并义的动词和“烹调”类动词可以构成可逆句。如:
一斤漆配半斤汽油—一斤汽油配半斤漆
一份水泥拌两份沙子—两份沙子拌一份水泥
一份石灰和三份水—三份水和一份石灰
这类可逆句表示的是一种数量关系,即比例关系,动词也可以省去,如:
一斤漆半斤汽油—半斤汽油一斤漆
一份水泥两份沙子—两份沙子一份水泥
一份石灰三份水—三份水一份石灰
“烹调”类动词句,如:
青椒炒鸡蛋—鸡蛋炒青椒
香菇炖豆腐—豆腐炖香菇
虾仁拌黄瓜—黄瓜拌虾仁
“熬、煮、煎、焖”等动词都可以构成这类可逆句。一般来说,这类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一个是主料,一个是配料;若要体现主料和配料的比例关系,则主语或宾语可以受数量词限制,如:
一个青椒炒两个鸡蛋—两个鸡蛋炒一个青椒
(4)“是/等于/像”字句等可逆句
“是/等于/像/”字句可逆句都是表示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字句是表示判断的,若表示的等同判断,则可以构成可逆句。如: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中国的首都是北京
10月1号是国庆节—国庆节是10月1号
中国最著名的大学是北大和清华—北大和清华是中国最著名的大学
“等于、相同于、等同于”是表示等同关系,可以构成可逆句。如:
二加三等于五—五等于二加三
a+b-c等同于a-c+b— a-c+b等同于 a+b-c
“像”表示认同时,可以构成可逆句。如:
小王长得像小张—小张长得像小王
小芳像她妈妈—她妈妈像小芳
“换、兑换、兑”也表示一种等同关系,可以构成可逆句。如:
1美元换/兑换/兑8块多人民币—8块多人民币换/兑换/兑1美元
(5)“对、朝、挨、靠”等加“着”的可逆句。
“对、朝、挨、靠”等表示一种相向关系,可以构成可逆句。如:
校门对着车站—车站对着校门
邮局的正门朝着我们的宿舍—我们的宿舍朝着邮局的正门
小王挨着小李—小李挨着小王
(6)表纯粹计量关系的可逆句。
表纯粹计量关系的关系句往往是数量词直接做谓语的句子,多数表示数量关系的换算,可构成可逆句。如:
一斤500克—500克一斤
一个月30天—30天一个月
一打12个—12个一打
三个人一组—一组三个人
五毛一斤—一斤五毛
(7)“气象”类可逆句。
所谓“气象”句是指“下雨、刮风”一类表气象变化的句子。这类句子往往是动词性非主谓句,但也可以成分互易成为主谓句,因此也可以看作一种可逆句,只不过互易的不是主宾语(像上面(6)类同样)。如:
下了雨—雨下了
阴天了—天阴了
下雪了—雪下了
如果前面有时间、处所词的话,则不可逆。如:
昨天下雨了—*下雨昨天了
另外,“我想死你了”和“你想死我了”也是具有可逆关系的。
(四)病句修改
1、修改病句的原则和方法
(1)什么是病句
所谓病句,就是指不合规范的句子。
确定一个句子是否病句,要注意几点:
语言是复杂的。例如:“恢复疲劳”、“打扫卫生”、“救火”、“养病” 。
第二,语言是发展的。例如:“我军为寻找有利战机……”“释放的释放,劳改的劳改……”,“转变了过去站在生产之外,空喊保证生产的作风”。
第三,语言常常是超越逻辑的。例如:“老爷爷生了个孙子”、“他是语音,我是语法”、
“他是最受欢迎的运动员之一”;例如“他是块木头”、“绿色的生命”等。
2、修改病句的原则
(1)忠于原意的原则
a: * A 法国电影周的上映,加强了中法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
?B 法国电影的上映,加强了中法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
C 法国电影周的举办,加强了中法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
b:* A 只有弄清30年来教育战线的是非得失,认识教育规律,才能改革教育适应四个现代化的要求。
?B 只有弄清30年来教育战线的是非得失,认识教育规律,才能使教育改革适应四个现代化的要求。
C 只有弄清30年来教育战线的是非得失,认识教育规律,才能改革教育以适应四个现代化的要求。”
(2)从简不从繁的原则
a:* A 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
?B 中学时代学到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
C 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知识基础,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
b:* A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粮食产量超过去年的百分之十二点五。
?B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粮食产量比去年增长了百分之十二点五。
C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粮食产量超过去年百分之十二点五。
(3)尽量维持原句结构的原则
a:* A 大家先把这个问题考虑,以后再抽时间研究。
?B 大家先考虑这个问题,以后再抽时间研究。
C 大家先把这个问题考虑一下,以后再抽时间研究。
b:* A 在改善学生生活上,我们学校采取了一些措施。
?B 关于/对于改善学生的生活,我们学校采取了一些措施。
C 在改善学生生活的问题上/方面,我们学校采取了一些措施。
(4)修改跟造成病句的原因保持一致的原则
*a: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对我们的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b:这些角色不同类型,如果没有善于塑造人物性格的技巧是演不好的。
a: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人民对我们的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b:改革开放的形势,对我们的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c:这些角色属于不同类型,如果没有善于塑造人物性格的技巧是演不好的。
d:这些角色类型不同,如果没有善于塑造人物性格的技巧是演不好的。
3、修改病句的方法
a:* A我们之间只相处了几天,但他们对我的教育实在太大了。
B 我们只相处了几天,但他们对我的教育实在太大了。
(1)紧缩法
紧缩法是先检查句子的“主干”再检查句子“枝叶”的一种方法。其步骤是首先检查主语(中心)、谓语(中心)、宾语(中心)之间能否搭配、有无残缺或多余等。例如:
a:* A建桥工人充分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团结互助的友情。
B建桥工人充分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团结互助的风格。
b:* A 屋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鲁迅生前用过的东西和书籍。
B 屋里陈列着鲁迅生前用过的各式各样的东西和书籍。
(2)类比法
类比法是造出一些相类似的格式来同原句比较,以判断原句正误的一种方法。例如:
a:* 歌声突然变得格外亲切而且动人多了。
A *十分整齐、干净多了.
B *特别香甜可口多了.
C *格外美丽而且雄伟多了.
D 分外明亮,而且清洁多了.
b:歌声突然变得格外亲切,而且动人多了.
2、语法病句类型
(1)词性不对。
*a:湖面上倒影着点点白帆。
*b: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小张已非常熟练大客车的驾驶技术。
*c:但是,遗憾得很,我们至今还极其罕见这样的著作问世。
*d:除了银幕上活跃的人物之外,我仿佛还感到了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那就是作者自己。
*e:《丝路花雨》用生动的艺术形象阐明了“历史悬明镜,强盛不闭关”。
(2)虚词不妥
*a:最近,一百六十多名在职人员通过自修取得了博士和硕士学位。
*b:亚明曾被应邀到荷兰、丹麦、冰岛、挪威等五国访问和讲学。
*c:负责建造大厦的无锡建工二公司施工员杨炳兴介绍说……
*d:这座县城对他是陌生的,没别的熟人,没别的可落脚的地方。
(3)成分残缺
*a: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为高校文科开展多媒体教学研究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
*b:看到老师们忘我工作的情景,使我很受感动。
*c:朱老师在去教学大楼的路上,突然有一位老人面带笑容地迎面走来。
*d:为适应专业改造的要求,我校必须建立新的规章制度等一系列工作。
*e:鲁迅乐于为出版青年的作品写序作跋,有时还从版税中拿出钱来资助。
*f:在音乐学院的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站着一位身穿绿色绒线上衣,咖啡色西裤,宛如春天早晨亭亭玉立的小树。
*g: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付出劳动。
*h:在本届演讲比赛中,华东师范大学代表队和暨南大学代表队获得冠军和亚军。
*i:昨天我找了你。
*j:大家的不同意见,表现在如何计量。
(4)结构杂糅
*a:水的化学成分是一个原子的氧和两个原子的氢化合而成。
*b:自修大学是一所培养在岗职工学习专业知识的新型学校。
*c:今年国庆将放假一周,我们应该把这个好消息让大伙儿知道。
*d: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2、语义病句类型
(1)搭配不当
*a:风夹着豆大的雨点哗哗地下起来了。
*b:这个核电厂的发电量,除供应本地外,还向香港等地输送。
*c: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实在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d:我抬起头,伸了伸疲倦的肢体,红肿的双眼,陷入了深思。
*e:秋天的北京是一年中最长最美的季节。
*f:河南以北的收复,表示安史之乱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g:他丰富的发言,吸引着所有的听众。
*h:矿区的师生,都为矿区中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担心、焦急。
*i:对不起,这次我们对你们照顾得太不周全了。
*j:大家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2)表述歧义
*a:姐姐借他十块钱。
*b:同志之间,特别是领导干部之间有了意见,要开诚布公地摆到桌面上来,否则,这将不利于团结,不利于工作。
*c:国庆晚会上,十几个少数民族的同学跳起了欢快的民族舞蹈。
*d:南京长江大桥是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铁路桥和公路桥由正桥和引桥组成。
4、语用病句类型
(1)成分多余
*a: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b:往事的回忆又象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在我眼前映现。
*c:国庆之夜,到处张灯结彩,人来人往也特别多。
*d:清明节,我们全班同学前往烈士陵园进行了献花。
*e:气温骤然下降,我们合盖着一条被子还冻得发抖,只好相互用身子暖和着对方。
*f:全国人民决心以实际行动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的到来。
*g:历代古今中外的经验证明,温室里是培养不出有用的人才的。
*h:同学们都静静地全神贯注地听着王教授的讲演。
*i:从此,这栋楼房就经常发生出使人不安的怪事。
*j:为了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节一些。
(2)语序有误
*a: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宁静的夜晚。
*b:由于提高了产品质量,近年来我国电视机的出口深受东南亚国家的欢迎。
*c:李红等六名毕业生要求去山区当教师的申请公布后,在同学中强烈地引起反响。
*d:这次会议对引进外资问题交流了广泛的经验。
*e:几个小孩游玩在月光照耀的街道上。
*f:我们整整齐齐地穿衣服,准备去参加国庆游园活动。
*g:迎面吹来一股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寒噤。
*h:每天早晨,图书馆一开门,就有人陆续来借书了。
*i:几个值日生擦好了洁白通亮的玻璃窗。
*j:这位老教授被剥夺了整整十年教学、科研的机会。
*k:三岁的黑李长子小李已经病了三天了。
*l: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m:我把张老先生家里珍藏的古书几次借来看。
*n:妈妈亲切地走到我跟前,对我说:“学习是长期的,不能搞突击,要妥善安排好时间。”
5、复句常见病句及其修改
(1)分句间意义缺乏联系
*a:我沿着小路走着,两旁是一片绿油油的麦田,春风吹来,是一丛丛五颜六色的野花。
*b: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决心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c:乡镇企业办得好坏,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他接过同学们的捐款,连声道谢,感动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e:半夜里,我被一声巨雷惊醒了,接着,马上是一场暴雨。
*f:林师傅脸上挂满了笑容,身材高大,实有一座大山的气势,步履比往日更加矫健了。
(2)分句间次序层次混乱
*a:可怜的民工已经奄奄一息地躺在地上,满脸伤痕,无力呼救了。
*b:即使我们的工作取得很大的成绩,也不要自满自足,沾沾自喜,否则就会一落千丈,停滞不前。
*c:在革命的征程中,他,不怕困难,顽强战斗,英姿飒爽,茁壮成长。
*d:我虽然下决心要好好学习,可成绩老是上不去,老师也经常个别辅导。
(3)关联词语使用不当
*a:我在班级里参加劳动时拈轻怕重,常落后于别人,任务不能很好完成,况且自己自觉去做就更谈不上了。
*b:由于作者没有很好地深入调查,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小说的感染力。
*c:因为怕要下雨,所以我还是把伞带走。
*d:我国古代的这类神话反映了人和自然的斗争,但是也反映了古人朴素的自然观。
*e:冬天毕竟是冬天,晚上我穿着厚厚的衣服到操场上看电影。
*f:她回头看武妹,武妹已不似刚才那样悠闲地点竹篙,紧张地从排尾跑到排的前半部,又从前半部跑到排尾,不停地用竹篙撑在石头上使木排不与乱石相撞。
*g: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既取决于产量,而且取决于质量。
*h:只有从思想上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i:我国原来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工业不但不发达,而且农业也很落后。
*j:他是个急性子,不等大家到齐,就他一个人走了。
练习题
一、下列句子有无搭配不当的毛病?如果有,请予以改正并说明理由。
1、中学生是青年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
2、近几年来文坛非常活跃,小说、散文、诗歌的数量和质量都显著地增加了。
3、节日的公园,洋溢着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4、我们不但盖出了林立的工厂、学校、住宅,而且盖出了人民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这
样宏伟浩大的工程。
5、从事这种工作的人,他们的思想负担和精神状态往往是沉重的。
二、下列句子有无成分残缺的毛病?如果有,请予以改正并说明理由。
1、通过这些事实,使我们认识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
2、鲁迅先生在斗争中创造了杂文,成了文学艺术中的奇葩。
3、我们要为把我国建设成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4、他以最新的科研成果向科学大会的献礼。
5、叶老师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们谈心。
三、下列句子有无成分多余的毛病?如果有,请予以改正并说明理由。
1、我哥哥到深圳打工离现在已经整整十年了。
2、一立方米的空气中最多可以包含水汽是17.30克。
3、大家的关心使我感到一点儿也不想家。
4、母亲雪白的乳汁,哺育着婴儿的生机。
5、我们要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美丽前程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下列句子有无语序不当的毛病?如果有,请予以改正并说明理由。
1、这次会议对引进外资问题交流了广泛的经验。
2、这次运动会共进行了六十九个比赛项目。
3、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4、这个问题,去年热烈地在这里讨论过。
5、中国政府一贯认为和平谈判是最好的解决边界问题的办法。
五、下列句子有无句式杂糅的毛病?如果有,请予以改正并说明理由。
1、今天我们教《词的构成》这篇基础知识短文的主要内容是合成词的结构方式。
2、这张报纸比任何特效药都好,把夜班后的疲劳、瞌睡都赶到九霄云外去了。
3、这届学术研讨会是由中文系为主持单位召开的。
4、在有一次攻击敌人重兵把守的山头时,他只身冲入敌阵,孤军作战,炸毁两个敌堡。
5、小说《吕梁英雄传》的作者是马烽、西戎合写的。
六、下列句子中有无歧义的毛病?如果有,请予以改正并说明理由。
1、昨天,我们八个科技小组的成员都参加了市里组织的竞赛。
2、出席座谈会的有我校各系教师和学生代表一百多人。
3、大家不由得热烈鼓掌,望着慰问团微笑着走进会场。
4、每次她叫他吩咐什么,他总是站在门口,从不进她的屋门。
5、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改革的情况,我在那里调查研究了一个星期之后,又走访了附
近的几个村落,在那里所了解到的情况基本同我过去插队落户的大名村相同,变化
也很大。
七、下列复句有无毛病?如果有,请予以改正并说明理由。
1、在这次扑灭森林大火的战斗中,武警战士和烈火搏斗了几个昼夜,保住了森林,战胜了烈火。
2、他不仅迅速端正了学习态度,而且诚恳地接受了老师的批评。
3、这个工厂,由于生产搞上去了,因此各项政策也落实了。
4、这种工艺品畅销海内外,所以最近又改进了工艺流程。
5、如果我们前一时期已经克服了学习上的一些困难,那么今后的困难同样也能克服。
6、不论我们作了很多的思想工作,他就是不通。
7、只要增加投入,才能使粮食生产稳步增长。
8、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象一根树枝。
9、农民一方面向化肥厂提出合理的要求和建议,另一方面化肥厂积极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保证化肥的供应。
10、阿里发音不但准确清晰,而且笔译通顺流畅。
11、北京举行科学技术展览会,但总有一大部分科技人员想参观而得不到机会。
12、那时她心里只有仇恨的烈火在燃烧;可是现在,不但巨大的痛苦在撕裂她,而且感到莫大的伤心。
13、北风在呼啸,大雨在哗哗地下,98次列车也就在奔驰前进。
14、中国人民是勤劳的,中国人民决心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15、如果分析什么文章,只有掌握了这种分析方法,才能迎刃而解。
思考题
一、我们如何凭借“语感”来识别病句?在语文实践中应该怎样识别病句?
二、语言的规范与语言的发展是怎样的一种关系?代表语言发展方向而又突破语言现有规
范的句子,算不算病句?为什么?
三、语言不规范的病句跟言语不规范所造成的病句如何区别?
四、“贵宾们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这是病句吗?为什么?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