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节 先秦文学总论
一、先秦文学的时间断限和主要样式
先秦文学是指从远古时代到秦代建立之前的文学。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三个发展阶段,文学的样式有神话、诗歌和散文。
二、先秦文学的发展过程
原始社会时期的文学有歌谣和神话,它们都是集体的口头创作。由于当时文字还没有正式出现,这些作品都是后人根据传说记录下来的。
夏朝的文学:
《尚书》中的《夏书》是后人根据传说整理而成的。夏朝的诗歌有早期的歌谣《候人歌》和夏桀时的民谣。
商朝的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是早期的文字记载
甲骨卜辞《卜辞通纂》第三七五片
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南来雨,其自北来雨?
商代的散文还有《尚书》中的《商书》以及《周易》中的《卦辞》和《爻辞》。
卦爻辞:
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大壮·上六》)
周朝的文学:
历史散文空前地发展起来。《尚书》中的《周书》在记言记事方面都有了突出的进展,显示了古代散文在日益成熟。《周书》之外,诸侯国也各有国史。保留至今的《诗经》是周代乐官搜集和编定的乐歌,《诗经》成为我国诗歌史上辉煌的第一页。
战国的文学:
在百家争鸣中出现了诸子散文。历史散文的成就也非常引人注目。
《左传》和《国语》的基本内容虽然是战国以前的史料,但它们的成书都在战国时期,而《战国策》的出现,更是把历史散文推向了新的高峰。
在南方的楚地,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楚辞。
战国文学是先秦文学的一个高潮。
三、先秦文学的基本特征
1、应用性与现实性
先秦文学尚处在文学的初起阶段,这一时期,文学还没有同学术及其它艺术形式完全分离,形成独立的艺术门类,而是带有很强的应用性。先秦文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作品的内容都与现实生活有关,其中总是大胆地表现对现实社会与人生的种种看法与感受,从来不回避现实问题。
2、独创性与典范性
先秦文学带有初创期的特点,这一时期,文学创作没有什么现成的模式可循,因此也就没有什么束缚创作的框框,不同的作者都力图在作品中自由地表现自己,作品带有鲜明的个性和独创性。不同的体式和风格互相争奇斗妍,各放异采。正是由于先秦文学的独创性,它成了后代文学的典范被人们所称道和取法。
3、鲜明的地域特征
《诗经》和儒家、墨家、法家的散文,产生于北方,表现了北方人民重实际而轻冥想的特点。
屈原和宋玉的作品,想象丰富,文辞华丽,则是南方楚文化的产物。
《庄子》的奇思遐想,除了受楚文化的影响,又与齐地有关海洋的传说有关。
同是北方的文学,也由于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差异而面貌不同,《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就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的差别。
第一章 上古神话
一、原始歌谣
人类最早的文学样式是诗歌。最初的诗歌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活实践。当人们在有声无义的呼声中加入简单的语言,就形成了最简单的诗歌。
《 吴越春秋》 中记载的《 弹歌》 :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
短短的四句八字,写出了人们砍削竹子,制造弹弓,射出弹丸,投击野兽的整个劳动过程,是一种质朴简略的原始猎歌。
《山海经·大荒北经》中有一篇命令旱魃北行的诗:
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尚书·汤逝》中有一首夏桀时的民谣: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二、上古神话
1.概念:神话是古代人民对自然及社会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的产生是用想象和幻想的方式征服自然,支配自然,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结果。神话是早期人类的宇宙观,其中打上了原始社会生活的印记,也反映了原始思维的特点。
2.中国古代神话显得零碎而无系统。现存中国古代神话,主要散见于《山海经》、《穆天子传》、《庄子》、《楚辞》、《淮南子》、《列子》等古籍中。
3.分类
1、自然神话
A、关于太阳的神话:B、雷神:C、风神飞廉:
2、创世神话
A、天地混沌、宇宙开辟的盘古神话:B、人类起源的神话:C、女娲补天
3、英雄神话
A、“鲧禹治水”:B、“后羿射日”C、“黄帝杀蚩尤”:
4、传奇神话
《淮南子·地形训》所记的海外三十六国:
4、 中国神话的民族特色:(与西方神话比较)
(一)深重的忧患意识(如:女娲补天、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神话)
古希腊神话的享乐精神更为明显。
(二)厚生爱民(如: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等神话)
古希腊神话不重视普通民众,体现鲜明的天神(或英雄)情结。
(三)为公为群(如:尧杀子让位等神话)
西方神话突出个人英雄行为,张扬自我。
(四)主张顽强抗争(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争神等神话)
西方神话宣扬命定。
总的来看:
1.中国神话重点突出人本身的力量和人的社会性;西方神话重点突出命运的主宰力量和人的自然本性。
2.中国神话的实质是将人神化,着眼于现实的人类生活,中心是“人”;西方神话将神人化,着重表现神的故事,中心是“神”。
3.是关于真的探索,善的礼赞,美的讴歌。
4.零碎散断,从灵性神话到神性神话的发展阶段不够明晰(1,神话产自北方,而北方人重实际,轻冥想。2,由于统治者的影响且神话产生是还没有文字,在流传过程中不断被改造,失去原始面貌3,作为原始思维的综合体,流传过程中不断发生演变)
5、神话的演变
A神话的历史化eg黄帝四面
(统治者妄加篡改的结果;史学发达较早的影响;儒家有意识的改造)
B神话的文学化
(神话是艺术的土壤,催生寓言;神话本身含有一定的哲理,可供后世思想家选取为说理的素材;后世思想家自觉加工,将神话改造为寄托作者思想的寓言)
C神话的宗教化
(神话借助想象以征服支配自然与原始宗教借助巫术以图控制自然同出一源,都是原始思维的产物;神话中含有宗教的因素,易为宗教利用)
6.神话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1、神话的主要创作方法是幻想、拟人和夸张。
在神话中,古代人民驰骋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许多奇异的形象和荒幻的故事,展现了超现实的神奇世界。
2、神话集中体现了古代人民的美好理想和英雄气概。(夸父逐日)
中国神话中的正面形象,大都具有不畏艰险,坚毅顽强,勇于斗争的特点,是牺牲自我,为民造福的英雄。这些形象,带有崇高的美学风格,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3、神话是最早的叙事文学
古代神话中的形象、故事情节及叙事技巧对后代文学尤其是寓言和小说有重要影响。
第二章 《诗经》
《诗经》概况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
一、名称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它被称作《诗》或《诗三百》。汉代以后,它作为儒家经典的权威地位被确定下来,于是又有《诗经》之称。
二、内容
《诗经》按《风》、《雅》、《颂》分类编排。
《风》即“十五国风”,共160篇。
《雅》分《小雅》、《大雅》,《小雅》74篇,《大雅》31篇,共105篇。
《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风、雅、颂的区分与音乐有关。
《诗经》中的作品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风、雅、颂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音乐。
三.《诗经》的年代
大致作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诗经》中最晚的作品,是讽刺陈灵公与夏姬淫乱的《陈风·株林》。
四.《诗经》的作者
在那些不知名的作者中,绝大多数都是各级贵族以及朝廷乐官。
五.《诗经》的流传
秦朝建立之后,实行文化专制政策,民间保存的《诗经》绝大部分被烧毁。
西汉传《诗》的共有四家,
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称为“今文《诗》”。
鲁人申培《鲁诗》、齐人辕固《齐诗》燕人韩婴《韩诗》,
《毛诗》,鲁人毛亨,先秦古文字写成,称作“古文《诗》”。
后来鲁、齐、韩三家诗逐渐亡佚(今仅存《韩诗外传》),只有《毛诗》流传至今。
六.《诗经》的编订
1.采诗说——派官员到民间收集民歌;
2.献诗说——很大部分由卿大夫所献;
3.删诗说——《诗经》经孔子删定。(但这种说法不能成立,周王朝的乐官是最有可能的。)
七.《诗经》的分类
1.风,国风,各地的民歌;
2.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符合礼仪规范的乐曲;
3.颂,祭祀所以的音乐,歌颂祖先的功德。
A“风”——乐调
“十五国风”,就是用十五个地区的地方乐调演奏的乐歌。这些乐歌既代表了各国的音乐面貌,在内容上又一定程度地反映了该国的风土和风俗。
B“雅”——正
同时又与“夏”古字相通。“小雅”、“大雅”就是“小夏”、“大夏”。作为夏、商二朝统治的中心地区“夏”,当然就是正统,所产生的音乐就是正声。
因此,“雅”就是代表王朝正统的西周京畿地区的乐歌。
《雅》出自各级贵族之手,内容主要是颂赞和怨刺。
《大雅》的作者地位较高,诗的内容多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有些作品属于周朝的史诗。
《小雅》的作者多为下层贵族,他们通过咏叹自己的生活,表达对王朝政治的看法。
C“颂”——“容”。“颂”就是用于宗庙祭祀的舞曲。音乐可能较为舒缓。
六.《诗经》的内容
1、颂赞诗
《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和《商颂》中的《玄鸟》、《长发》等,分别记载了商、周两个民族的发展史。
2、怨刺诗
《二雅》对现实的批评主要集中在朝政方面。诗人为国事而忧愤,对当权者提出激切的劝谏。如《大雅·瞻卬》、《大雅·荡》、《小雅·巧言》、《小雅·巷伯》。这些作品都敢于大胆地针砭时弊,带有浓厚的忧患意识和讽喻特色,它对后代文人诗歌影响很大。
《国风》中的怨刺诗反映社会下层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诗人往往从自己的生活状况写起,抨击现实的不公,揭露当时严重的贫富对立。如《魏风·伐檀》、《魏风·硕鼠》。揭露和讽刺统治者的荒淫无耻是《国风》中怨刺诗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邶风·新台》、《鄘风·墙有茨》、《齐风·南山》、《鄘风·相鼠》。《秦风·黄鸟》批判了秦穆公用人殉葬的残忍行为。
3、征役诗
A、战争:如《小雅·采薇》、《小雅·出车》。
《秦风·无衣》表现秦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戎狄:
B、《诗经》中很多作品表现征役之苦。
《唐风·鸨羽》、《邶风·式微》、《小雅·北山》、《卫风·伯兮》。
《王风·君子于役》:
4、婚恋诗
①这些作品有的写恋人幽会的喜悦、男女不期而遇的欢乐。
如《邶风·静女》、《郑风·野有蔓草》;
②写相思的痛苦、失恋的愁怨,如《王风·采葛》、《郑风·狡童》;
③表现对爱情的坚贞,对家长的反抗。如《鄘风·柏舟》:
④弃妇诗如《邶风·谷风》、《卫风·氓》、《郑风·遵大路》等。它们描写主人公忠于爱情而被遗弃的命运,控诉了那个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和不合理的婚姻制度。
《卫风·氓》: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5、农事诗
《雅》、《颂》中的这类作品往往和祭祀有关。《周颂》中的《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小雅》中的《楚茨》、《大田》、《甫田》,是周代春夏祈谷、秋冬报成的乐歌,它们真实地再现了当时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情况,是了解周代社会的极其珍贵的史料。
农事诗中最生动的诗篇当属《豳风·七月》
《诗经》中还有一些表现其它劳动生活的作品。这些作品都赞美了劳动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周南·芣苢》是周代妇女采集芣苢时唱的歌,
《召南·驺虞》、和《郑风·太叔于田》等是描写狩猎的作品,
《小雅·无羊》再现了当时畜牧业的发达。
6、礼俗诗
《周南·桃夭》是婚礼上的贺诗;
《周南·葛覃》是女子归宁父母的诗;
《周南·螽斯》是祝人多子的诗;
《郑风·丰》和《齐风·著》是迎娶新娘的诗;
《召南·采苹》写女子出嫁前的祭祀活动;
《陈风·宛丘》写陈国的巫风歌舞。
《郑风·溱洧》写郑国三月上巳日在水滨“招魂续魄,祓除不祥”的春游社交场面:
《小雅》中的礼俗诗往往表现周代上层社会的面貌和各级贵族的思想情趣。
其中有的用于天子享诸侯之礼,如《蓼萧》、《湛露》、《彤弓》。
更多的还是用于一般贵族聚会的乡饮酒礼。如《鹿鸣》、《伐木》、《鱼丽》、《宾之初筵》等。
用诗——政治参考书,社交工具书,国学教科书
《诗经》的社会作用
《诗经》在周代作为礼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地应用于祭祀、朝聘、婚礼、宾宴等各种典礼仪式,又是贵族学校中的一项教学内容。春秋时盛行赋诗言志,诗是重要的交际工具。
孔子创立私人教育,仍然把《诗》作为主要传习对象。(《论语·阳货》)“兴”、“观”、“群”、“怨”,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诗》的社会作用,是儒家对《诗》的基本要求。
第五节《诗经》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一、《诗经》的艺术成就
1、鲜明的形象性
《诗经》中大部分作品是抒情诗。这些诗不以刻划人物为主,但其中有了较为鲜明的主人公形象。诗人往往通过感情的直接倾诉,使人感受到他们的不同个性。有的作品在抒情中带有一些细节和行动描写,使主人公的情态宛然可见。有的作品运用了景物和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感情。
2、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A、朱熹说:“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诗集传》)
赋就是直言其事,直抒其情。在《诗》中,它是一种积极修辞手段。诗人往往用这种手法对客观事物展开具体细致的描绘。《小雅·无羊》
用赋的手法来抒情如《齐风·鸡鸣》:
B、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就是比喻。有时,诗人运用博喻,把一连串比喻排列在一起,从不同角度突出事物的特征。如《卫风·硕人》中用“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来刻划庄姜的美貌;《大雅·常武》中用“王旅啴啴,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如川之流”来显示周朝军队的强大气势,非常精彩传神。
《诗》中还有通篇用比的作品。如《豳风·鸱鸮》假托一只小鸟诉说其不幸遭遇,以比喻下层人民的生活惨况,是一首新颖别致的禽言诗。
C、朱熹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兴用于一篇或一章的发端,用以引出后面的句子。有的兴句与后面的内容没有内在的联系,只是起个引子的作用。。有些起兴的意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可在诗中产生多重艺术效果。如《周南·桃夭》
★比和兴的区别是什么?
一般来说,比是用一种事物比喻另一种事物,两种事物之间一定要有某种较为直观的相似性。而兴则是通过具体物象来感发意志,引起联想,物象与诗义之间不一定要有什么逻辑上的联系。凡是触景生情、托物言志、启发感悟、引申发挥等,都属于兴。比兴手法常常在结合在一起,引譬连类,含蕴无穷。
3、富于表现力的诗歌形式
A、《诗经》语言的音乐性
《诗经》中主要是四言诗,每句二拍,每拍两字。但不少作品又突破了四言的格局采用从二言到八言不等的句式,形成了参差错落,灵活多变的诗体。
《诗》与音乐配合密切,普遍采用了回环复沓,重章叠唱的形式。
《周南·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夫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夫苢,薄言捋之。
采采夫苢,薄言袺之。采采夫苢,薄言襭之。
清代方玉润称赞此诗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泳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之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B、《诗经》的语言
特点是准确生动,丰富多彩,特别是动词和形容词运用得巧妙精当。《诗经》中还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词语,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感和音乐美。
《诗经》中有很多词汇,如“瞻望”、“伫立”、“翱翔”、“颠沛”、“一日三秋”、“忧心如焚”、“赳赳武夫”、“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等,至今还为人们习用。
二、《诗经》的影响
1、《诗经》的写实精神。其中很多作品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产物。诗人直抒胸臆,敢于大胆地反映现实,旗帜鲜明地颂美与怨刺。这种强烈的现实性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一个优良传统。
2、《诗经》的赋比兴手法以及纯熟的创作技巧,被后代诗人大量借鉴。特别是比兴,在古代诗歌中已不单纯是表现手法,而是生动的形象与深厚的内容、蕴蓄无穷的风格的统一。它是我国诗歌史上最重要的创作原则。
3、《诗经》灵活多样的诗歌形式和生动丰富的语言也对后代各体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章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记言文之祖:《尚书》 叙事文之祖:《春秋》
“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榖)梁传》、《左传》。
一.历史散文的形成与《尚书》
1、古代历史散文的形成
古代散文是伴随着史官记事而出现的。我国有着悠久的史官文化传统,早在殷商时代,朝廷就有了记载史事、掌管典籍的人员,甲骨文中称为“史”、“尹”、“作册”等。这些史官以其历史记载为统治者提供借鉴,在其中体现了一定的历史、政治和哲学观点,其记述由简到繁,由质朴无华到略具文采,推动了古代散文的发展。
2、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是《尚书》。
《尚书》即上古之书,是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相传战国时《尚书》有百篇,经过秦火焚毁,亡佚大半。汉初经师传授的《尚书》用汉代通行的隶书记录下来,称作今文《尚书》。
在28篇今文《尚书》中,包括虞、夏、商、周之书
3、《尚书》以记言为主,与甲古卜辞和铜器铭文相比,其中的文章篇幅更长,内容也更丰富了。这些文章分为典、谟、训、诰、誓、命等类别,可以看作古代最早的散文体式。它们总的特点是质木古朴,读起来佶屈聱牙,艰涩难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演进之迹甚为清晰,有些作品运用了较为成熟的写作技巧,已具有一定的文学因素。
A、这些作品由简到繁,说理日趋细密,逐步具备了完整的篇章。
《商书》中的《汤誓》是商汤伐桀时的一篇誓词。文中反复强调天命,说明伐桀的原因。道理讲得非常简单,只是在篇末申明赏罚,以作劝惩。
而发展到周初,收在《周书》中的那些训诰如《大诰》、《康诰》、《酒诰》、《召诰》、《多士》、《无逸》、《多方》等,说理就更加繁复周密,颇为讲究立意谋篇和论证手段。
如《无逸》是周公对成王的一篇训辞,文中首先提出中心观点:“君子所,其无逸”,然后便征引商周两代历史,说明“无逸”才能享国长久的道理,接着又具体提出对成王的要求:“继自今嗣王,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为正之供。”最后列举殷中宗、高宗、祖甲及周文王的榜样,要求“嗣王其监于兹。”
B、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段,使说理带有一定的形象性。
C、还有些作品运用了较多的语气词汇,表现了说话人的口气,带有了一定的感情色彩。
D、《尚书》中也不乏叙述和描写之笔,有些篇章写出了一定的情节和场面。
《周书》中的《金縢》,写周公摄政时的一段故事,不仅有具体的叙述和描写,而且颇具传奇色彩。总之,《尚书》中的作品已形成完整的篇章,无论是记事记言,都有了一定成就,它标志着古代散文正在走向成熟。
二.《春秋》《国语》
春秋时代,历史散文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春秋》本是当时各国史书的通称。
一、《春秋》的有关常识和写作特点
1、《春秋》的有关常识:
A、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春秋》是一部鲁国的编年史,相传孔子曾对它加以修订,后来被儒家当作经书。
B、书中按年代顺序记载了春秋时期的重大事件,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共242年的史事。
2、《春秋》记事的特点
《春秋》的记事极为简略。记事中体现出鲜明的思想倾向
二、《国语》的有关常识
1、«国语》是一部按国别记载的史书,它的成书大约在战国初年。
2、司马迁和班固都认为是春秋末年的左丘明所作,但现在看来,大概是战国早期人根据所掌握的各国史料所编订。
3、名称及内容
由于以记言为主,故称《国语》。
书中记载的史事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有些内容与《左传》相重合。实际上,《左传》与《国语》两书各成体系,作者也不是一人。
三、《国语》的思想特征和写作特点
1、《国语》的思想特征 其思想倾向近于儒家,书中既尊礼,又崇德;既敬神,又重民。
A、作者大力提倡代表周代社会等级制度和行为规范的礼。
书中记载了很多重礼的言论,如“夫礼,国之纪也”,“礼以纪政,国之常也”(《晋语四》),“夫礼,所以正民也”(《鲁语上》)等等。
B、与此同时,国君的品德修养也受到高度重视
C、在日益加剧的社会变革中,人们更加认识到民的重要作用,神虽然仍旧受到崇敬,但其地位已逐渐下降。
2、《国语》的写作特点
A、《国语》全书的风格也有较大差异,其中不乏精彩之笔,侧重记载那些与治乱兴衰有关的言论,寄寓历史教训。其语言朴素自然,接近于日常口语。论者往往广泛征引譬喻,侃侃而论,形成了婉而多讽,平实而剀切的文章风格。
B、《国语》中还有些人物对话写得风趣生动,情态宛然
C、《国语》不以记事见长,但作者在记言时往往用简略的语言交代事情的前因后果,形成首尾完整的故事,又善于通过简要的叙述,再现历史人物的形象。
D、《国语》中还有一些章节,在事实的基础上做了较多增饰
如《晋语》记骊姬谗害太子申生,以及晋诸公子争立,情节曲折动人,富于传奇色彩。其中骊姬深夜向晋献公进谗言和优施为骊姬说里克等处,描绘当时的情景细致入微,显然带有想象和虚构的成分。
三《左传》的编纂和思想倾向
一、《左传》的有关常识
1、《左传》的书名《左传》原名《左氏春秋》。
汉哀帝时,刘歆为《左传》争立学官,认为它和《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一样,都是解释《春秋》的作品。因而称之为《春秋左氏传》。后来,西晋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又把它和《春秋》合为一书。
2、《左传》的作者
司马迁认为《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班固则进一步指出,左丘明是“鲁太史”;但自唐代以来,不断有人提出异议;现在看来,大约是儒家一派学者杂采各国史料及传闻编纂而成。其成书约在战国初年。
3、《左传》的记事
《左传》的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此外,还附录了鲁悼公四年至十四年韩、魏、赵三家灭智氏的史实。
二、《左传》的思想倾向
1、《左传》的思想倾向基本上属于儒家,其中有保守的一面,也有进步的一面。
A、从保守的一面来看,作者面对剧烈的社会变革,态度相当矛盾。
作者极力维护代表血缘宗法和等级关系的旧礼制,维护周天子的权威;敢于揭露统治者的丑行,却又反对“犯上”与“弑君”;对当时出现的顺应历史潮流的革新措施,或直接斥为“非礼也”,或借孔丘等人物之口加以非议,暴露出维护旧事物的保守立场。
B、从进步的一面来看,《左传》集中反应了春秋以来日益兴起的民本思想。
a《左传》以肯定的态度记载了那些民重于天、民重于神的进步观点。
b、书中进一步宣扬了民为邦本,民重于君的思想
天之爱民甚矣,岂使一人肆于民之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
c、从民本思想出发,书中多方面揭露了“残民”、“困民”的统治者,赞扬了“恤民”、“用民”的政治家。他把国与民联系起来,大力提倡爱国保民的思想和行为,这是书中具有进步意义的重要内容。
d、《左传》的民本思想又很不彻底。
书中一面提倡人重于天与神,一面又有不少宣扬天命、占卜和鬼神迷信的言论,一方面表现了历史的局限,一方面也是由于此类记载出于史官的传诵。
三《左传》的写作特点
晋代范宁说它“艳而富”,唐代刘知几称“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清代刘大櫆则称赞它“情韵并美,文采照耀”,概而言之,《左传》的文章细密详赡,富于文采,给人以具体生动之感;同时又微婉蕴藉,意味深长,使人寻绎不倦。
A精彩细密的叙事
1.《左传》向以叙事精彩见称。书中出现了引人入胜的情节、生动逼真的细节和场面,大大增强了故事性。2、《左传》的叙事成就更突出体现在战争描写方面
书中很多著名战争都写得曲折完整,精彩动人。在描写战争时,作者不仅写出纷纭复杂的战争过程,而且注重交代与战争有关的政治、外交等活动,具体揭示战争的背景及胜负原因,同时书中也不乏生动逼真的战争场面
B个性鲜明的人物
《左传》在叙事中注重描写有关的各类人物的活动,在刻划这些人物时,又往往着眼于政治的兴衰,努力表现他们与之相关的思想、品质和性格。 作为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主要采取随事写人的方法。 作者在历史事件的发展中,通过主人公的所作所为,逐步展示其个性特征,使其形象渐渐鲜明和丰满起来。随着叙事的展开,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运用随事写人的方法,作者把主人公放到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场面和对话,展现不同人物的性情和心理。人物之间互相映衬烘托,在动态中凸现了各自的个性特征。
C 微婉巧妙的辞令
《左传》中便记载了很多文才斐然的辞令。这些辞令的共同特点是委婉巧妙,典雅从容,在彬彬有礼的外表下包藏着锋芒。 在论辩方式上,《左传》中的辞令又往往援引典章,依礼而论,用道义的力量使人折服。 《左传》中也有些辞令直率有力,以鞭辟入里的分析见长。 《左传》虽以细密婉曲著称,但又不尚铺陈,不事夸张,无论记事记言,都能言简意赅,韵味悠深,这也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原因。
PS《左传》作品选讲——《郑伯克段于鄢》
本文记载了鲁隐公元年郑庄公在鄢地打败共叔段这一历史事件。通过这一事件,表现了春秋时期统治者内部为争权夺利而骨肉相残的斗争。
本文内容分析
周代社会是建立在宗法等级制度之上的,这种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礼为基本的人伦规范。按照礼的要求,血缘亲属之间应当互相亲爱,子女对父母、弟弟对兄长更应该尊敬和服从,这就是所谓孝和悌。
这一切,在郑庄公家庭内部都被破坏了。姜氏只因偏爱小儿子,就要改变继承关系。她的企图失败之后,又支持共叔段用武力推翻郑庄公。而郑庄公对母亲不孝,对弟弟不慈,也完全违背了宗法伦理。作者对此深恶痛绝,给予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本文的写作特点
A、叙事详密,微婉含蓄,暗寓讽刺。
文章不仅写出了事件的全过程,而且前有追叙以交代缘由,后有补充以说明后事。全文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故事情节完整曲折,引人入胜。
B、善于在叙事中刻划人物。
郑庄公狡诈、残忍而又虚伪。文中通过他在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前后表现,特别是通过他和臣下的几次对话,表现了他的思想、性格和心理活动。使这个人物血肉丰满,跃然纸上。
C、语言精粹简练。
文中大量运用短句式,用语极为简洁省净,但又极为生动,对叙述事件、刻划人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战国策》的编纂和 思想特点
一、《战国策》的有关常识
1、《战国策》书名、体例、编者和基本内容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
曾用名《国策》、《国事》、《事语》、《长书》、《修书》、《短长》
2、体例
西汉后期,刘向整理得出三十三篇,按国别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定其名为《战国策》。
3、编者及内容
此书原来的作者亦非一人,大约是战国秦汉之际纵横家一流人物。书中主要记载了当时谋臣策士的言行。这些谋臣策士中,大部分是纵横家,他们游说于诸侯权贵之间,为之出谋划策,进行合纵连横的活动,有人因此而显赫一时。
二、《战国策》的思想倾向
《战国策》一书,生动反映了历史的巨变,表现了那些“游说权谋之徒”的思想特点。
1、重士的思想
2、崇实尚利的观念
3、重“权借”,尚“时势”的思想
4、为个人名势而奋斗,提倡不顾道德信义的短期行为,只讲权,不讲经,带有严重的局限性。
除了这些纵横家的思想主张,书中也反映了一些有时代特色的进步观点。
Eg.《齐策四》记赵威后问齐使,先问岁与民,而后问王,反映了鲜明的民本思想;
《赵策二》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对其勇于革新的精神大加肯定;
《赵策四》记触龙说赵太后,批评统治者的子孙“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这些思想在当时都有积极意义
三《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一、总论
《战国策》的散文艺术具有很高成就,作为谋臣策士游说活动的记录,其文章也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在记言和叙事方面都有新的突破。
二、辩丽横肆的辞令
A 游说辞令是《战国策》中最引人注目的内容,这些说辞纵横驰骋,辩丽恣肆而又浅显生动,富于形象性,与《左传》的行人辞令有了很大不同。
B、《战国策》的辞令词藻富丽,准确传神,句式错综变化。文中常常综合运用铺陈、排比及夸张、比喻等手法,造成淋漓酣畅的气势和铿锵有力的节奏。
C、《战国策》中还有很多寓言故事。如“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狐假虎威”、“骥服盐车”、“南辕北辙”等,为了使听者易于接受,《战国策》中的寓言大都浅显易懂。
三、富于传奇色彩的叙事
《战国策》的叙事也有很高成就。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再现了谋臣策士们在战国政治舞台上的卓越风采,往往在一篇作品中集中叙写一个人的事迹,又用不少夸张、渲染乃至虚构,表现人物性格,注意揭示其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形神兼备。
《战国策》叙事记言,都以人物为纲;书中所记,多为权谋之士出奇智谋异策,转危为安,运亡为存的事迹,因此,奇异曲折的情节与恢奇卓异的人物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作品带有传奇色彩。
另外,作者在写人叙事时,加以细致入微的描写,如《齐策一》“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几次览镜自照的心理活动,《赵策四》“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与赵太后对话的情景以及赵太后态度的转变,都写得细入毫发,惟妙惟肖。
四、先秦历史散文的影响
A、先秦历史散文奠定了古代史传散文的传统。史家用记载史实的方式总结历史经验,表达思想见解,他们或在叙事中寄寓褒贬爱憎,或敢于秉笔直书,把严谨的史笔与生动的文学表现手法结合起来,达到了真实性与形象性的统一。这种以史见志的精神被后代史传文学作家发扬光大。
B、我国古代的小说与史传文学有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先秦历史散文是我国古代小说的一个重要源头。
C、先秦历史散文的风格、语言和写作技巧,也成为后代散文家学习的典范。
五《战国策》作品选讲——《庄辛说楚襄王》
一、本文的内容
本文是庄辛对楚襄王的两次进谏之辞。楚襄王淫逸侈靡,不顾国政,庄辛及时对他进行劝谏。但他拒不接受,导致楚国被秦攻破,几乎灭亡。在这种情况下,庄辛又一次向楚襄王讲居安思危的道理,使他受到触动。
文章表现了庄辛忧国的热情、深湛的见识和高超的论辩才能。庄辛的进谏很像游士之辞,但他为国家深谋远虑,又与一般的纵横游说之士不同。
二、本文的写作特点
1、夸张渲染,危言耸听,以声势夺人。
2、善于引譬设喻,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庄辛以蜻蛉、黄雀、黄鹄为喻,由小到大,又由物到人,由远及近,一直说到楚襄王自身,使其认识到居安思危的重要性。文章逐段铺叙,层层深入,掀起五道波澜,构成逼人的气势。
3、语言精彩传神,描写生动。段与段之间构成排比,一段之内时有对偶,句式灵活,节奏感强。
4、本文虽属进谏辞令,但加式的成份很多,富于文采
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一、诸子散文产生的背景
诸子散文是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文章。战国时期,社会动荡,诸侯争霸,历史变革,思想解放,士阶层的出现。
二、诸子散文的发展概况
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此外还有名家、阴阳家、兵家、杂家、纵横家、农家、小说家等。
儒家的散文有《论语》、《孟子》、《荀子》以及《礼记》、《易传》等等,
墨家的散文有《墨子》,道家有《老子》、《庄子》和《列子》等,
法家有《商君书》、《韩非子》等,
兵家有《孙子兵法》等,
杂家有《吕氏春秋》,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带有文学性。
战国初期由孔子的弟子共同编纂的《论语》是语录体,代表了诸子散文的开端。战国中期的《庄子》是诸子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品,
而战国后期的《荀子》、《韩非子》和《吕氏春秋》则在体式和技巧方面达到高度成熟。
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脉络
(1)《论语》和《墨子》。词约语丰。前者为纯语录体散文,后者则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
(2)《孟子》和《庄子》。前者基本上还是语录体,但已有显着发展,形成了对话式的论辩文,后者已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除少数几篇外,几乎完全突破了语录的形式而发展为专题议论文;
(3)《荀子》和《韩非子》。在先秦散文中都已经发展到议论文的最高阶段。
三、诸子散文的总体特征:
1、关注现实,崇尚理性。
2、鲜明地体现了士的独立人格,由此又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
3、注重形象,富于情感
注重形象:诸子散文虽然不出历史与学术著作的范围,但都有不同程度的文学性。作者无论是讲学论道,还是与人论争,都力求浅显生动。他们往往从具体的生活现象出发,取譬设喻,寓道理于形象之中。
富于情感:战国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不惟说理叙事,而且言志与抒情,表现在形式上,则是大量运用语气词、感叹句、反问句,造成很强的抒情性。道家和《荀子》的散文句式整齐而又富于变化,行文往往用韵,节奏鲜明,铿锵悦耳。
总之,诸子散文寓理于形、情理兼备、文辞富美,极大地增强了它们的艺术感染力。
四、诸子散文对后代的影响:
1、诸子散文的影响首先是在思想方面。
A、诸子散文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各种思想学说的源头
B、诸子散文对后代知识分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更是深远。
2、诸子散文中包含着重要的文艺思想
儒家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和作家的主观修养,强调文质统一,提倡兴寄讽谏。道家强调法天贵真,反对雕饰,追求得意忘言、物我合一的境界。儒道两家的文艺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文艺思想的骨干。
3、诸子散文对后代文学创作的影响更大
在体裁方面,语录体是后代笔记体散文的源头,
诸子文中的寓言是古代寓言文学的开端。
《庄子》等书的人物对话和铺陈描写,又为后代赋体文学所借鉴模仿。
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作家都注意学习诸子散文的创作经验和文章风格。
一. 《论语》
一、《论语》的编纂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散文集。孔门弟子和后学编纂而成,大约成于战国初年。传到汉代,出现了鲁《论语》、齐《论语》和古《论语》三种不同的传本。今天我们见到的《论语》是在鲁《论语》的基础上,参考齐《论语》而编定的,共二十篇。
二、孔子的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代的鲁国人。祖先是宋国贵族,由于宋国发生内乱而迁到鲁国,早年丧父,曾为人管理仓库和牛羊,自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勤学好问,掌握了丰富文化知识,从三十四岁起,开始收徒讲学。
次年,鲁国内乱,孔子到了齐国,齐景公曾向他问政,深表赏识,但未予重用。后来他又回到鲁国,先后担任过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职。由于对政治现状极为不满,愤然离开鲁国。
从55岁时起,带领弟子到处奔波寻找机会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但一直未能奏效。六十八岁时,回到鲁国,从事教育和整理文化典籍。终年七十三岁。
三、孔子的思想
1、在政治上,孔子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宗法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他对当时的礼坏乐崩的局面感到痛心疾首,反对各种越礼行为。
2、孔子最有进步意义的思想主张是关于仁的学说
A、仁的含义是“爱人”孔子主张在不破坏等级名分的前提下对包括一般劳动者在内的众人给予尊重、同情和爱护。
他极为推崇“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要求弟子“泛爱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从仁的原则出发,他要求统治者“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反对过度剥削。弟子冉有为季氏聚敛,他气愤地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击之可也。”
他提倡用文德安抚百姓,反对用暴力掠夺和征服,认为“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他主张对百姓进行教化,反对滥施刑罚,认为“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他主张举贤才。
孔子这些主张是对春秋以来民本思想的发展。
B、仁同时又是孔子提倡的道德修养。
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此,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他提倡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献身,指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3、孔子的教育和文艺思想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并且提出了不少关于教育问题的精辟见解,例如“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多闻阙疑难”(《论语·为政》),“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等等。
他重视诗、乐对人的教育薰陶作用,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孔子重视《诗经》的作用。
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来君,多识于鸟兽草林之名”(《论语·阳货》),阐述了诗歌的社会作用。
他提倡文与质的统一,中和之美。他称赞“《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 提出“放郑声”。
四、《论语》的写作特点
1、《论语》是语录体散文集。其特点是浅显生动,言简意赅。
《为政》篇载:“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学而》篇载:“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
孔子曾这样描述自己的人生追求:“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3、《论语》中运用了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段
A、比喻。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
B、《论语》中还大量运用排比、递进、并列、对偶等修辞手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子曰:“大哉!尧舜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其有成功也;焕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
4、在记言的同时,《论语》还记录了一些生活片段。
5、《论语》还善于在记言记事中表现人物个性,
例如“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侍坐”一章,记孔子听弟子各言其志,通过不同的谈话方式和内容,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思想性格。子路的直率自信、冉有的谦恭有礼、公西华的长于辞令、曾皙的潇洒风度,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书中孔子的形象尤为丰满、鲜明。
《论语》虽是语录体,但它在记言中兼顾叙事写人生动活泼,凝练隽永。这种形式对后代笔记、小品一类散文有很大的影响。
二《墨子》和《老子》
一、墨翟的生平和《墨子》一书
墨翟的生活时代大致与孔子相接,他是战国初期的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做过小手工业者,会制造各种机械。早年曾学习儒家学说,
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墨子》原有七十一篇,今存五十八篇。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这些主张都是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端而发的,它代表了下层人民减轻剥削、渴望安定生活的要求。
墨家提倡尊天事鬼,用天和鬼压制统治者,不要过于放纵。
二、《墨子》的写作特点
保留了语录体的形式,还有不少篇章则已初具议论文的规模。这些作品每篇都有一个反映中心思想的标题,篇中围绕中心思想,逐层展开论述,谋篇布局都有一定之法。
《尚贤》、《尚同》等主要篇目的观点互相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他们的文章重视实用,不求文采,风格平实质朴。
墨家还提出以“三表”作为立言的依据。《墨子·非命上》说: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另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墨家又很讲究形式逻辑,重视论辩技巧他们善于从具体的生活现象和历史事实出发,由小到大,层层类比,进行推理论证。
《墨子》中也有很多比喻。书中的比喻往往是以事喻事。可以清楚地看到由比喻向寓言过渡的这种痕迹。
三、老子的生平和《老子》一书
关于老子的生平,主要见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关于《老子》一书的作者和成书时代:《老子》后人记录的老子的语录,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增加内容。书中有些言论带有战国中后期的时代特色,如“大道废,有仁义”等,可能就是道家后学所附益的。在战国前期大致就编成了。
《老子》一书共八十一章,分上下二篇。上篇称《道经》,下篇称《德经》,合称为《道德经》。
四、老子的思想
1、《老子》一书的思想体系是围绕着关于道的理论而展开的。道是老子考察宇宙万物本源时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本质特征是自然无为。
道先于天地而生,它浑然而成,恍惚无形,却又独立存在,永不消失,循环运行,永无止息。道这一概念的出现,打破了神创造和支配万物的传统说法以及天道有知的迷信思想,是思想史上的重大进步,同时它也反映了先秦时期人们抽象思辨能力的极大提高。
2、老子把自然无为的思想运用到政治方面老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保留着古代风俗的小农经济的社会:
老子在提倡自然无为的同时也否定文明的进步,他反对统治者的贪欲,也要求百姓无知无欲。尽管这种主张的出现有其社会根源,但它毕竟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趋势,是落后的,也是不切实际的。
3、关于事物发展规律的观点
他提出了很多带有辩证因素的观点。EG“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运用这些朴素的辩证观点,老子提出了一系列的策略思想.“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他主张经常使自己处于柔弱、谦下的地位,利用矛盾转化的规律,由柔弱战胜刚强,由“不争”达到“天下莫能与之争”。
五、《老子》的写作特点
从诸子散文发展的进程来看,《老子》仍属于广义的语录体。它经过了较为严格的加工润饰,完全是对思想主旨的直接阐发。全书八十一章,每章围绕一个中心,加以简略的论述。
1、它的突出特点是精警凝练,言简意赅。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富于形象性.
作者常常从习见的事物中引申出哲理,更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善于运用比喻来说明深奥的哲理。把许多比喻排列在一起,用以形容和描写某种复杂现象。
3.文多用韵,句多排比对偶
三 孟子的生平和思想
一、孟子的生平和《孟子》的编纂
孟子名轲,是战国中期的邹国人。他的学术渊源与孔门一脉相承。
二、孟子的思想主张
1、他提出了自己的仁政主张。仁政的实质是“保民而王”。
2、孟子大大发展了春秋以来的民本思想。
他不仅要求统治者“保民”、“与民同乐”,而且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在君臣关系方面,他也主张君主对臣下应当尊重:“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他又提出国君之位也可以变置。
他甚至认为,对残害人民的暴君可以进行诛伐。
3、孟子另一个重要思想是他的性善论
4、孟子重视道德修养。
他还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所谓“浩然之气,”通过“义”的积累而养成,它“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表现为宙高的无所畏惧的精神境界和心理状态。
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自觉地实行仁义之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当个人求生的欲望与仁义的道德准则发生冲突时,孟子提倡舍生取义。他把道德操守置于生命的价值之上。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孟子还提出了一些可贵的文学见解,其中最重要的是“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
在阅读作品时,孟子要求正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三 《孟子》的散文艺术
从形式上看,《孟子》的文章是由《论语》的语录体发展起来的,但其中多数章节已形成篇幅较长的对话。其说理之畅达,章法之巧妙,都大大超过了《论语》;加上其充沛的气势与生动的文采,形成了浓郁的艺术感染力。在先秦散文中,《孟子》的艺术成就仅次于《庄子》。
A浓厚的论辩色彩高超的论辩艺术
《孟子》中更多的还是那些论辩性的对话,它们更能表现孟子的论辩技巧。孟子还常常采用迂回战术
B充沛的感情强劲的气势
他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坚信不移每当述及理想,总是激昂慷慨,深情无限。
例如“鱼我所欲也”、“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两章,或悲壮,或庄严,或热情洋溢,都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这此些作品不仅有陵轹一切的理论力量,而且使读者受到感染。
C精彩的比喻和寓言
孟子又以善用譬喻见长。在运用譬喻的时候,往往信手拈来,左右逢源。书中还有些较为复杂的譬喻,或整段为喻,或整章为喻,或正意喻意并列,或喻言正言互叠,手法丰富多彩。书中的寓言大都篇幅不长,其中很少刻意渲染,但又寓意鲜明,涉笔成趣。如“日攘邻人之鸡”、“揠苗助长”、“弈秋”等,都颇为生动传神。最为精彩的是《离娄下》.
五、《孟子》的语言
1,《孟子》的语言浅显自然而又明快畅达,文章语汇丰富,富于表现力,往往情态逼真,宛然如见。
“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赵歧
2,文中大量运用语气词和排比、感叹、反问等句式,既保留了口语的特点,又带有强烈的感情和气势。
四 庄子的生平和思想
一、庄子的生平
庄子的生平事迹主要见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和《庄子》一书。
二、庄子的著述
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一书在汉代有五十二篇,但现在仅存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
三、庄子的思想
庄子直接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他把道的理论引申到人生方面,多方面地思考了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在庄子生活的时代,残暴的统治者使人民大量地受刑和死亡。他思考如何在苦难的现实中安顿这短促的人生,寻觅着一条通向精神解脱之路。
1、提倡率情任性的自然人生,所谓自然,是指天然而成,自在自为,不受外来干预的状态。
《庄子·秋水》中说:“何谓人?何谓天?”答曰:“牛马四足,是谓天,穿牛鼻,落(络)马首是谓人。”
他认为人类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就是符合自然的状态.,仁义礼乐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束缚和戕害。他主张,人应当超越于社会规范之外,率情任性地去生活,“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庄子·渔父》)。
2、奉行全性保真的贵生主义
珍惜个体生命,避免伤生害性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他主张采取“以无用为用”的生活态度他只求在世上占据一个仅能容身的位置,没有更多的贪欲,也不想奉献于人。
3、采取安命与齐物的人生态度
A、庄子把现实中无法解释而又无法解脱的痛苦看作“命”。“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庄子·达生》)
面对人生的穷达祸福,庄子主张采取“安命”的态度:“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人间世》)
B、所谓齐物,就是否定和抹煞事物之间以及物我之间的差别,反对人为的价值判断。
庄子首先从事物的相对性来否定它们的差别。庄子还用万物的同一性来否定它们之间的差别。
他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在这种观点包含着对生命现象和万物变化的理性认识,带来了对生死寿夭的达观态度。
4追求超脱与自由的精神境界
庄子把这种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称之为“游”。
“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齐物论》)
“乘物以游心”(《人间世》),
“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遯而皆存”,
“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大宗师》),
“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广垠之野”(《应帝王》)。
庄子主张通过“坐忘”、“心斋”等方式,在内心保持虚静的基础上逐渐忘礼乐、忘仁义、忘天下、忘万物,直至堕肢体,黜聪明,忘怀自身的存在,最终达到一种与大道冥合,与宇宙同在的境界。
这种境界实际上只是庄子所追求的一种精神自由,它缥缈虚无,却又奇幻多彩。
5.庄子的人生态度中有强烈的愤世嫉俗的成份,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深刻的批判意义,他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思想也极大地影响了后代的文人。
但庄子为了保全个人的生命和自由,主张完全放弃社会责任,放弃一切人为的努力,对一切都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这又是非常消极的。
四 《庄子》的艺术成就
一、哲理与诗意的交融
《庄子》是一种诗化的哲学,或者简直可以称之为哲理的诗。
1、《庄子》一书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浓郁的抒情性。表现了庄子做为一个精神探索者的心灵世界。
《知北游》中说:“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乐未毕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
2、《庄子》哲理与诗意的交融还表现在对理想境界的描写与歌颂。
《逍遥游》中写大鹏展翅高飞,翱翔于天地之间,展示了一幅宏伟壮阔的图景,文中所写的“神人”,其描写使人的心胸豁然开朗,有遗世独立之感。
庄子常常以艺术的态度去去观察和品味人生,善于从中发现诗意。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这种物我合一的感受,庄子称之为“物化”。这是庄子追求的最高的人生境界,是他那种“与物为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睨于万物”的生活态度的体现。
二、意出尘外的想象
1、《庄子》一书向来以奇幻而丰富的想象著称。清代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说庄子善于“寓真于诞,寓实于玄”,其作品具有“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特点。
2、庄子大量借鉴了古代的神话传说。借鉴神话的浪漫精神,展开奇异的幻想和想象。某些抽象事物也被庄子加以拟人化。
3、庄子的奇特想象又与他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有关。
庄子主张齐物,他经常启发人们突破僵化的思维模式的束缚,克服“成见”、“成心”,达到精神境界的绝对自由。庄子同样用这种宏观目光去观照现实
庄子还主张用多种尺度对同一事物作多侧面、多角度的透视,而不要拘执于一成不变的眼光。这离奇的想象恰恰反映了庄子的思维逻辑。为了打破思维定势,庄子常常打破由已知推论未知,以自己揣度他人的常规性思维方式,怀疑常识常理的普遍性,揭示主观经验之片面。
庄子又善于运用逆反思维。例如《田子方》中的故事
《庄子·天下》篇称庄子“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
正是庄子奇诡玄奥的哲学思想和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有力地激活了他那葱茏的想象力,构成了全书恣肆闳丽的艺术特征。
三、异采纷呈的寓言故事
寓言在庄子的作品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们成为庄子表达哲学思想和人生体验的主要手段,是庄子构建其理论大厦的基本材料。如果抽掉庄子作品中的寓言,那就如同从一幅图画中抽去线条和色彩,作品本身将不复存在。
庄子寓言也象他所谈论的大道那样,往往具有浑沌、恍惚的特点,意蕴丰富,难于确指。他在运用寓言时往往不把寓意点明,而是让读者去“得意忘言”。这样,人们就可能在原有的寓意之外,领悟到更为丰富的内涵。
例如“庖丁解牛”的寓言,庄子用来说明养生之理。有人认为这是庄子在传授如何避开矛盾保全自己的处世之方。还有人从中总结出办事必须掌握规律和熟能生巧的道理。读者之所以见仁见智,就在于庄子这种无心之言的丰富内蕴。
《庄子》的寓言独以叙事精彩见长。其中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有细致逼真的描绘,能以生动的形象和意趣去感染人、征服人。作者非常讲究叙事技巧,努力造成绘声绘色的艺术效果。
四、洸洋自恣的文章形式
《庄子》散文的章法自由灵活,变化多端。有些作品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篇章结构,还有的作品仍保留了对话体的特点,篇中通过一些相对独立的段落,从不同角度表达相对集中的观点。庄子不屑于按固定的程式去组织文章,而喜欢信笔挥洒,不拘一格。
他常常连缀多则寓言与对话,而故意将行文线索隐蔽起来;文章跌宕开阖,曲折有致,段与段之间似断实连。不仅一篇之内起伏变化,篇与篇之间也变化多端,各不相同。
庄子对文学语言的运用纯熟自如,精采传神。例如《齐物论》中描写“地籁”的那段文字,对自然界中各种孔窍的形状及其在风力吹动下发出的不同声音,作了体物入微的描写,真可谓绘形绘声,其词汇之丰富,变化之奇妙,向来为人所称道。
庄子特别爱用新颖奇特的词汇,如“嗒焉”、“苶然”、“听荧”、“时夜”,还有一些虚构的稀奇古怪的人名、地名等等,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庄子所用的句法也灵活多变,独具风韵。例如《齐物论》
《庄子》作品选讲
本文描述了庄子所追求的理想境界——逍遥游。这是一种摆脱一切束缚的绝对精神自由的境界,是庄子所提倡的体悟大道的境界。
1、有待和无待。
待是对客观条件的依赖。有待就有局限,就不是真正的自由。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是“无所待而游于远穷”的。实际上这就是在精神上超越于现实,去体悟大道的存在。逍遥游只是精神的自由,不是行动的自由。
2、无功、无名、无己
这是一种忘怀一切的境界,是一种无所追求的人生态度。庄子认为,一个人有所追求就会被所追求的东西束缚,会为此而付出代价,从而失去自由甚至生命。为了自由,庄子主张超然物外,忘怀现实,甚至忘记自身。
3、大智和小智
大智和小智的不同就在于生活范围的不同引起的精神境界、思维视野的区别。更可悲的是,这种小智使人自以为是,沾沾自喜,甚至拒绝真理。庄子认为它妨碍了对大道的把握,限制了人的自由。要获取精神的自由,就必须先从小智的束缚之下解放出来。
4、有用和无用
有用和无用表面上是在讲人生态度,其实是讲思维方式。如何看待事物的用,关键是采取什么标准,站在什么角度。走出僵化的思维模式,在人们的眼前就是一个无限广阔和天地。另一方面,事物的价值又总是相对的,没的一成不变的东西。
二、《逍遥游》的艺术特点
1、本文浪漫气息浓厚,突出体现了《庄子》富于想像力,诗意与哲理交融的特点。首先,本文所提出的逍遥游的理想就带有浪漫的特质。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展开了奇思遐想,运用高度夸张的手法,创造了绚丽斑斓的艺术境界。
2、文中巧妙灵活地运用了比喻和寓言,形象生动,寓意丰富而深刻。其中有比喻,有寓言,也有妙趣横生的人物对话,这种对话也包含着寓意,具有寓言的性质。作者对比喻、寓言的运用也极为自由灵活。
3、本文行文跌宕纵恣,大开大阖,挥洒自如,具有章法结构的变化之美。文章紧紧围绕绝对自由这一中心,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笔触自由驰骋。各段落之间跳跃起落,似断实连。
五《荀子》内容与写作特点
一、荀子的生平和《荀子》的编定
荀况字卿,又称孙卿,是战国末期赵国人。他十五岁时,到齐国稷下游学,齐襄王时,成为稷下先生中最有声望的人物。他曾到过秦、赵两国,但其主张都未被采纳;后来去楚,楚相秦申君任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他也被废弃,从此一直家居兰陵,以著述终其一生。
荀子是孟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荀子》一书共有三十二篇,是汉代刘向编定的,原称为《孙卿书》、或《孙卿子》。一般认为,书中前二十六篇为荀卿自著,《大略》以下的六篇是门人纂辑的荀子语录。
二、荀子的思想
他站在儒家学派的立场上,其思想有一些新的特点。
在政治上,荀子既尊崇礼义,又提倡法制。
荀子与孟子的真正分歧在于他的性恶论。他特别强调通过学习,接受礼义教化,以成为“积善成德”的君子和圣人。在这一点上,他又与孟子殊途同归。
荀子最可贵的思想是他的唯物主义的天道观。他在《天论》中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认为天道有其规律性,不以人的意志和道德而改变,同时,天也不能干预人事,治乱祸福的原因全在于人的自身行为。他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并且提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
荀子还有一些重要的文艺见解,强调一切言论都应以礼义为准,以圣王来师,强调学习儒家经典,为后代“明道”、“宗经”、“征圣”的文学观开了先声。他肯定了音乐的巨大感染力量,同时他又大力提倡雅声,其观点对儒家文艺理论体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三、《荀子》的写作特点
《荀子》的散文已发展为完整而详密的鸿篇巨制。每篇有一个揭示全篇主旨的标题,篇中围绕中心观点,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证。构思缜密、结构严整、论证周详,条理明晰。
例如《劝学》篇,一开始便提出“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接着又分段论述学习的正确态度、学习的具体内容、步骤、方法以及学习中的注意事项;最后归结到学习应持久专一,以达到全而粹的最高境界。每一段内部又围绕一个分论点条理分明地展开论述。
荀子还发展了驳论文体。他常常在文中先列举一个反面论点,然后旁征博引,反复辩驳,最后标明自己的正面观点。像这样严谨周密的驳论文章,在荀子之前还没有出现过。
《荀子》的另一个特点是淳厚渊雅,文采斐然,带有浓厚的学者气。其文风平易朴实,亲切自然。荀子也善于运用比喻阐明道理,他喜欢对同一样象反复譬喻。荀子重视修辞,其作品辞藻繁富,句式整齐而多变。
例如《劝学》中这段话: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弩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巧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总之,荀子的文章也有了长足的进展,从而标志着我国古代论说文走向了成熟。
四、《成相》和《赋》篇
《荀子》书中还有两篇韵文——《成相》和《赋》篇,它们更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纯文学作品。《成相》共有五十六节,每节采用三、三、七、四、七的句式,除第四句外,每句都押韵。
《赋》篇据《汉书·艺文志》所载共有十篇作品,现在仅存《礼》、《知》、《云》、《蚕》、《箴》五篇,后面还附《佹诗》两篇、《小歌》一篇。
这几篇赋用隐语的方式,假托君臣问答,铺陈描写了不同的事物,文句以四言为主,间节杂散体。
六《韩非子》和李斯的散文
一、韩非的生平与《韩非子》
韩非,韩国人,出身于韩国宗室,曾和李斯一起就学于荀卿门下,力主修明政治,变法图强,著《孤愤》、《五蠹》等十余万言。书传至秦国,秦王嬴政大为赞赏,急发兵攻韩,迫使韩王送韩非入秦。但韩非入秦后,因李斯等人作梗,并未受到秦王信用。后来又由于李斯、姚贾的谗毁而下狱,被李斯用毒药害死在狱中。死时大约六十多岁。
《韩非子》一书现存五十五篇,可以看作韩非个人的作品集。但书中除了《说难》、《五蠹》等篇外,多有后人窜入的文字,如《初见秦》等。
二、韩非的思想
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全面继承了前期法家的思想,吸收了道家黄老学派的学说,建立了一个适应新兴地主阶级需要的思想体系。韩非站在现实中统治者的立场上替他们说话。韩非认为,自利是人的本性,人与人之间都是赤裸裸的利害关系。
在政治上,韩非提出法、术、势三者并用的主张。
韩非坚决反对仁义礼乐和各种纵横游说,主张对儒家、游侠、纵横家等予以严厉打击。站在极端功利主义的立场上,他把言辞辩说和文采雕饰都看成华而不实、虚而无用的东西。
韩非的历史观和法制思想在当时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其整个思想体系在本质上是极端的封建专制理论。
三、《韩非子》的写作特点
1.《韩非子》突出特点是犀利峻峭。韩非严刻寡恩、敢于直言著称。他总是以冷峻严酷的目光去剖析现实,大胆暴露各种人物的思想行为;敢于毫不掩饰地发表真实见解,有一种激切凌厉之气。
在《八奸》中,韩非逐条列举了内奸篡夺权力的种种手段;在《说难》中,他细致地解剖了人主的种种隐秘心理。这些地方,都表现了韩非烛幽洞微的观察力和直言竭论的风格。
2.韩非子的另一个特点是论证严密,无论是内在的逻辑关系,还是外在的结构形式,都严谨周密,具有令人折服的力量和气势。
3,韩非也善于先提出问题,再展开细致分析,然后加以总结。韩非尤为擅长驳论,他常常在文中先标举对方的观点,然后指出其逻辑上的荒谬,严加驳斥。
4,《韩非子》中有大量的寓言和故事,大都平易朴实,短小凝练。作者以此作为论证手段,总是在故事之外点明寓意,具有幽默冷隽的特点。这些寓言犀利峭刻,善于鞭挞世态人情。
5,《韩非子》的文体丰富多样。有正面论述的长篇大作;有自由灵活的驳难之体;有抒情性较强,类似杂感的短文;有近于后世解经之作的《解老》;有如同笔记的《说林》;还有韵文。
四、李斯的散文
李斯是楚国上蔡(今属河南)人,后入秦,向秦王献统一六国之策,拜为长史、客卿。在文学方面,他也是秦代唯一有成就的作家。他在秦王政十年写的《谏逐客书》,是先秦散文的名篇。
秦朝建立之后,李斯官至廷尉、丞相,为秦朝写了不少述颂功德的碑文.秦二世时,赵高专权,李斯感到地位不稳,于是写了《论督责》。他还有一篇《狱中上书》是受赵高陷害而下狱时的自明冤屈之作。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一. 楚辞屈原和《离骚》
一、屈原的生平和思想
(一)生平:名平,字原;楚王同姓贵族;
曾任楚怀王左徒 ,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后任三闾大夫 掌管王族屈、景、昭三姓事物,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教育,遭顷襄王放逐江南,历经长江、洞庭湖等处,终投江汨罗。
(二)思想人格:爱国忠君,洁身自好,正直不阿,坚持理想信念
造成屈原悲剧的两大原因
(一)外在政治原因:与最高统治集团政见不合,又遭小人谗害。
(二)内在性格原因:诗人气质与环境矛盾造成的悲剧。
二、 屈原的创作特点
⑴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
⑵具有情节变化的抒情过程
⑶比兴手法的拓展《离骚》创造了复杂而巧妙的象征系统。
⑷形式和语言的创新
●句式长短不拘、韵句散语相间●大量采用语助词“兮”以及楚地方言入诗
二、楚辞的产生
1.关于“楚辞”的名称
楚辞是战国后期产生于楚国的一种新诗体。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之所以称之为楚辞,是由于这类作品产生于楚地,它的创始人屈原以及后来的宋玉、唐勒、景差等人,均为楚人。楚辞,就是楚地之辞的意思。
后来汉代人竞相仿作这类作品,也都称为楚辞,于是楚辞便成为特定诗体的名称。西汉成帝时,刘向在前人纂辑的基础上,集录屈、宋诸作及后人模拟之作为一书,名为《楚辞》,东汉王逸以此为基础编写《楚辞章句》,于是《楚辞》又成为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
2楚辞的特点
作为一种新兴诗体,是它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楚辞和《诗经》的区别还在于它是不歌而诵的。因此,它在汉代又被称作赋。楚辞为个人创作但诗经为集体歌唱,诗经注重写实精神而楚辞注重浪漫主义精神。
3.楚辞产生的文化背景: 社会历史发展变迁的需要;与楚国的历史文化有关同时又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如屈原爱国忠君的思想);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浓厚的巫文化传统—信巫鬼,重淫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民歌与音乐别具风格;地处南方,温暖湿润,山川秀美,物产丰饶;语言,方言与北方有较大区别。)
三、屈原的作品
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屈原有作品二十五篇;目前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离骚》、《天问》、《九章》、《九歌》和《招魂》二十三篇,是屈原所作,《远游》、《卜居》、《渔父》等,是后人之作。
四、《离骚》
1、《离骚》的篇名和创作背景
约作于怀王末年屈原被放逐之后。《离骚》是屈原抒写悲愤的作品。
司马迁和班固都认为,“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
王逸则把“离骚”解释为“离别的忧愁”。
今人游国恩认为“离骚”就是楚国的乐曲《牢商》,其今义则是“牢骚”。
2、《离骚》的内容
前一部分诗人自序身世、现实以及因参与政治革新而受谗被疏的过程,抨击了楚国的黑暗现实。
后一部分以幻想的方式表现诗人被疏之后的不懈求索和最终选择
《离骚》的内容有下列三个主要方面:
一是表现了屈原的进步理想。
二是表现屈原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不懈努力,以及因此而遭受的打击,暴露了楚国的黑暗现实。
三是表现屈原坚贞洁白的品质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
3、《离骚》的艺术成就
(1)《离骚》是诗歌史上的浪漫主义杰作。
诗人驰骋丰富的想象和幻想,采用象征、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驱使各种神话形象、历史人物、禽鸟花草,纷至沓来,构成了瑰丽奇伟的艺术境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异常芳洁高大,从精神世界到外表服饰都带有理想化的特点,远远高出于世俗之上。
(2)《离骚》中广泛运用了比兴手法。
屈原使比不再局限于以物比物,兴也不仅仅用于作品的发端。他用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比喻人的品质和志行,诗中的比兴带有普遍的的象征意义,例如他用香草上比喻忠臣之士,用“滋兰”、“树蕙”比喻培育人才,又用“兰芷变而不芳”,“荃蕙化而为茅”比喻人才变节;他用驾车来上比喻治国,用“来吾导夫先路”比喻自己愿做政治革新的先驱,用“路幽昧以险隘”比喻国家形势危殆,用“恐皇舆之败绩”比喻为国家前途担忧。
(3)《离骚》中的感情非常强烈。
《离骚》中自始至终奔涌着火山爆发般的激情。诗中表现了主人公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的及在斗争过程中作出的巨大牺牲,表现了主人公与环境的尖锐冲突以及他内凡的剧烈冲突。全诗带有浓厚的悲剧性,具有崇高的美学风格。
(4)《离骚》篇幅宏伟,内容丰富,在抒情中带有叙事的成分,诗中出现了个性鲜明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如同诗人的自序传。诗的句式长短相间,参差错落,比《诗》中的四言诗更富于表现力。诗中运用了大量语气词,造成了蝉联不绝,一唱三叹的韵味,这种别具一格的新诗体,是屈原对中国诗歌的重要贡献。
4.离骚的结构与语言特点
我国古代抒情诗最长的一首,内容丰富,结构散漫;核心—理想+爱国+忠君+忧愤;前后一实一虚,回环往复,后多重奇幻境界的描述,使诗歌结构跌宕起伏,意境层层出新,情感尽情挥洒;民歌形式与散文笔法结合,叙事长短不拘,韵句散语相间,开创长篇巨作,利于丰富内容,抒发激情;诗歌后半部分采用主客问答,虚构人物或神灵来讨论他面临的问题;语言丰富多彩,双生叠韵,方言入诗,灵活多变的句式和委婉清灵的楚生结合,增强了楚辞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
PS 屈原的其它作品
一、《九章》
《九章》是《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九篇作品的总称。比《离骚》现实性更强。
《桔颂》最早。此诗用拟人手法,以桔自喻,托物抒怀。其它八篇作品作于屈原的不同生活阶段。诗人采用纪实与直抒胸臆相结合的写法,倾诉了炽热的爱国激情,造成了跌宕起伏,悲慨淋漓的情韵。
在《哀郢》中,他描写了郢都被秦军攻战后百姓流离失所的惨景: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指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在《怀沙》中,他悲愤地揭露楚国的腐败局面,批判丑恶腐朽的“党人”:
“凤凰在笯兮,鸡鹜翔舞;同揉玉石兮,一概而相量。”
在《抽思》中,他抒发了被流放的苦闷和对郢都的怀念:
“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岁!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
在《涉江》中他表达了坚持理想,至死不变的坚定信念:
接舆髡首兮,桑扈裸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二、《九歌》
1、《九歌》本是远古的乐曲名。屈原的《九歌》是在楚地祀神歌舞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
它包括《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国殇》、《礼魂》11篇作品。
《礼魂》是通用送神曲,《国殇》祭奠为国捐躯的将士,其余9篇,各祭1位天神地祗。
2、带有浓厚的宗教情调,普遍采用有男女巫觋扮作神祗和迎神者,互相唱和的形式,如同生动的歌舞舞剧。其中有隆重热烈迎神场面,有对神的礼赞和歌颂,更多的是写男女神祗之间的爱慕和思念,实际是笼罩着宗教面纱的人间恋歌。
3、语言优美隽永,风格清丽绵邈,深婉曲折。诗中善于表现主人公深邃复杂,缠绵细腻的感情。如《山鬼》中写女主人公精心妆扮,伫立于山颠,等候恋人,时而自信,时而怨恼,时而猜测,时而狐疑,时而感伤。诗中把她那种起伏不定,疏忽变化的思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充满了哀怨忧伤的情调。
4.常常用环境景物描写来烘托感情,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例如如《湘夫人》中湘君等候湘夫人的情景:
三、《天问》和《招魂》
《天问》作于屈原被放逐之后,援笔发问,以抒忧泄愤。诗中共提出170多个问题,表现了屈原的怀疑批判精神和深沉的忧国情绪。
有人说是宋玉之作,但多数人认为,是屈原在楚怀王客死秦国后,为他招魂而作。诗中用巫阳的口吻,述说四方上下如何可怖,楚地如何美好,呼唤魂兮归来,表现了诗人对楚国的热爱。
诗的首尾用骚体,中间主要采用四字句,隔句用语气词“些”结尾,层层展开铺陈描写。
四 屈原的影响
一、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屈原崇高的品质、伟大的人格极大地影响了后代的作家。
2、屈原是楚辞的伟大奠基者,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创者。
3、屈原作品的的艺术成就和技巧,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
五、宋玉和《九辩》
屈原之后,成就最高并有作品流传至今的是宋玉。
《九辩》是模仿《离骚》的自序性长篇叙事诗。
它原来也是古乐曲名,宋玉以之名篇。全诗共255句,借悲秋抒发了“贫士失职”的不平,饱含着抑郁悲愤之气。诗人抨击当权者贤愚不分,揭露溷浊黑暗的现实,同时表示要以节操自守:《九辩》在艺术上有新的开拓。
诗人采用借景抒情的方式,把人生失意的悲凉同萧瑟惨淡的秋景融合在一起,造成了凄怨感伤的艺术氛围。哀飒的秋容、寂寥的秋天、凄清的秋水以及秋虫秋鸟的各种活动,无一不牵动着人们的愁肠,引发出主人公飘泊羁旅,老大无成的悲慨。
《九辩》的悲秋主题和借景抒情手法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一种传统。
三、宋玉的赋
宋玉又是文学史上最早的赋家,
《风赋》、《登徒子好色赋》、《高唐赋》、《神女赋》和《对楚王问》内容上和艺术上颇具特色,对后人的作品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它们在赋体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风赋》在体制上采取了设为主客问答,以引出赋的正文的形式。
《对楚王问》写有人在楚王面前诋毁宋玉,宋玉借音乐和鲲、凤为喻,替自己辩解,说明才智之士“曲高和寡”的道理。文中的对话全用散体,很像一篇战国游士的说辞。由此不难看出赋这种文体与战国散文的密切关系。
《登徒子好色赋》以描写女性而著称,如赋中写“东家之子”的容貌:
臣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高唐赋》与《神女赋》也是描写女性的名篇。它们实为相互衔接的上下篇。上篇写宋玉与楚襄王游于云梦之台,向他讲述高唐神女的传说;下篇写楚襄王梦遇高唐神女。这两篇作品都采用了多层主客问答的方式,构思布局,破巨匠心。赋中韵散间出,句法富于变化,极尽声音辞采之美、铺陈刻画之工。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第一章 秦及西汉散文
一、秦代文学的概况
秦汉文学主要是两汉文学。秦朝历时短暂,实行严酷的文化专制,导致文学枯萎,没有多少创作成就可言。
吕不韦招集门客所著的《吕氏春秋》,议论开阔,文采斐然,思想和文化有融百家于一炉的特点,但成书于秦灭六国之前,仍属战国散文的范畴。
终秦之世,值得一提的作家,只有李斯一人。李斯在秦朝统一之前写的《谏逐客书》列举大量事实,说明广泛招揽人才的重要性。
《论督责》和《狱中上书》,前者为使自己免祸而极力取悦秦二世,怂恿他实行严刑峻法,表现了李斯的卑劣人格和法家的峭刻文风。
二、汉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1,两汉历时四百余年,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坚实的基础。
2,汉代文学有鲜明的大一统时代的特点。这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以及雄骏豪迈的气概在汉代文学中表现为富于气势和激情、浑厚朴拙、奇肆雄健的审美特征。
3,汉代经济发展造成城市繁荣和追求娱乐、喜爱歌舞的风气,导致通俗歌曲和汉赋的盛行。
4,造纸术的发明更是为书面作品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统治者大规模地进行文化建设,搜集和整理图书
5,封建专制统治加强,知识分子感到行动不自由,思想受限制,有志难伸,因而出现了一批感慨怀才不遇的作品。
三、两汉文学的渐趋独立
两汉在文学史上居于继往开来的地位。出现了“文章”和“文学”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
司马相如、司马迁、王褒、刘向等以散文或辞赋著名的作家被看作是文章之士,公孙宏、董仲舒、萧望之、梁丘贺等以儒术进身的人有明显的区别。通过总结辞赋的创作,人们开始认识到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
人们对文学的兴趣空前浓厚,喜爱歌舞和辞赋成为一时的风气,出现了一些以主要精力从事文学创作的人。
如辞赋家司马相如。《史记》和《汉书》都曾为西汉著名文人立传。《后汉书》则在《儒林传》外另《文苑传》,用以记载重要作家的事迹。
四、两汉文学创作的成就
散文创作继先秦之后又一次出现了繁荣局面,论说散文式样丰富、风格多样、名作如林;
以《史记》和《汉书》为代表的史传散文为后代树立了不朽的典范。
汉赋作为一代文学的代表,高度成熟和繁荣起来。
诗歌领域,汉乐府民歌继承并发展了《诗经》的写实传统,在诗体形式,表现技巧方面都作了重要开拓,尤其是大大发展了古代的叙事诗。
五言诗在汉代也逐渐形成。
五、两汉的文学思想
儒家的文艺思想在汉代占了主导地位。西汉末年的杨雄和东汉前期的班固是儒家文艺思想的两个代表人物。
司马相如、司马迁、王充,另辟蹊径,创意无限。
西汉前期和中期的论说散文
汉代散文可分为史传文和论说文两大类。
论说文包括奏议、政论、书信、专著、杂文等众多体裁。
一、西汉前期的论说散文
从西汉建立到武帝即位的半个世纪里,为了休养生息,统治者实行了清静无为的黄老政治,各家学说得以并存,言论较为自由。
战国之余响、大汉之新声---所谓战国之遗响,是说这些作品思想活跃。议论纵横,大都注重形象与文采,不同程度的带有战国散文的风格。所谓大汉新声,是说这些作品在思想上体现了兼收并蓄、熔百家于一炉的时代特点,反映了作者对统一的封建政权的拥护和为国效力的热情,感情充沛、气势强劲,体现了新兴的大汉王朝的蓬勃生气。
朝廷作家的文章以政论和奏疏为主。它们起于对亡秦教训的总结,进而发展成为批评时弊,探讨长治久安之策的文章。
较早的这类作品有陆贾的《新语》和贾山的《至言》。
1,贾谊是个关心现实,年轻有为的政治家。他的文章感情强烈,锋芒锐利,表现出高昂的政治热情和深广的忧患意识。其代表作《陈政事疏》表示为国家前途而忧,竟至痛哭流涕。贾谊有吸收了战国散文重气势、重文采的特点,常在文中极力铺陈排比,夸张渲染,使作品文辞生动,节奏铿锵,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他的《过秦论》是一篇总结秦朝灭亡原因的文章。
2,晁错也曾多次上疏朝廷,主张重农抑商,发展生产,削诸侯,抗匈奴。他的文章不大讲究文采,但思想深刻,说理透辟,带有法家的文风特点。《论贵粟疏》
3,藩国作家的代表是枚乘《谏吴王书》和邹阳
邹阳早年与枚乘同居于吴王刘濞门下,也写过《上书吴王》,劝其勿反。写了《狱中上梁孝王书》,陈诉冤屈。文中大量列举古代君臣遇合的事例,劝谏梁王真正信用贤才,“不牵于卑辞之语,不夺乎众多之口”,抒发了正直之士无辜受谤的悲愤。
藩国之文的另一部代表作是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作《淮南子》。
它又名《淮南鸿烈》,包括《原道训》《谿真训》、《天文训》、《地形训》等21篇,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政治、哲学、道德、风俗、法制、兵略等很多方面。
思想倾向以道家为主。其文章想象丰富,描写生动,辞采富丽,奇伟多姿。文中大量运用较为整齐的排比、对偶句式,间以韵语,造成滚滚而来的气势和铿锵悦耳的音乐美,同时又带有不少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富于浪漫气息。
二、西汉中期的论说散文
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达到了强盛的顶点,散文创作也空前繁荣。它们继续保持了前期散文充满政治激情,有文采,有气势的特点。在内容和文风方面,这一时期的论说文中又有三种倾向:
1,首先:直接为朝廷歌功颂德、为现实政治服务的作品。
代表作家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临终前作赋体--《封禅文》,目的就是为了歌颂“大汉之德”,文章写得典雅庄重,辞采缤纷,充满了对汉朝统治者德颂扬。他还有《谏猎疏》、《谕巴蜀檄》和《难蜀父老》三篇作品
2,其次:感慨士之不遇,抒写牢骚不平的作品。(这一时期朝廷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结束了百家并存和诸侯国养士的局面。文人实际地位下降,酷吏政治使他们动辄得咎。作家备受压抑,有志难伸,在作品中表达愤懑抑郁之情。)
代表作品①东方朔的《答客难》。这是一篇赋体杂文。②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文中叙述了他因李陵事件而受宫刑的过程,抒发了忠而见疑,无故受刑的悲愤,暴露了汉武帝专横残忍及当时的酷吏政治;最后,表达了自己发愤著书,创作《史记》的决心。
3,另外,典雅醇厚,坐而论道的儒者之文。(统治者大力提倡儒家思想)
代表作家:董仲舒《对策》
西汉中期散文创作的局面一直延续到昭帝和宣帝时期。桓宽的《盐铁论》是宣帝时期一部重要作品。书中用“两刃相割”、“二论相订”的方式,比较客观的记录了丞相、御史大夫之徒和贤良文学互相诘难。
西汉后期和东汉的论说散文
一、西汉后期的论说散文
西汉后期,儒家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政治日趋腐败黑暗。
由董仲舒开始的雍容典重,带有浓厚的经学和神学气的文风在此期大为盛行。
代表人物---刘向,刘向之子刘歆在今文经学盛行之际大力提倡古文经学,遭到今文博士的反对。他作了《移书让太常博士》一文,猛烈抨击今文博士的腐朽和自私。文章写得泼辣犀利,义辩辞刚,带有一股凌厉之气。
扬雄--他为文善于模仿,曾仿《周易》作《太玄》,仿《论语》作《法言》都写的典雅古奥。
他还模仿东方朔《答客难》作《解嘲》。文中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概述了汉代大一统条件下,天下之士“当途者入青云,失路者委沟渠,旦握权者为卿相,夕失势者为匹夫”的境遇。
二、东汉前期的论说散文
从东汉建立到汉章帝时期,政局比较稳定,统治者鼓励知识分子写歌功颂德之文。
代表人物--王充。他的《论衡》以“显实诚”,“疾虚妄”的战斗精神,批判当时的神学迷信,提出了很多可贵的思想见解。奇文章平易畅达,旁征博引,反复辩说,敢于分析百端,独抒己见,甚至“有所发啠,不避上圣”。
三、东汉后期的论说散文
东汉后期,政治腐败黑暗,广大文人中蓄积了越来越多的忧虑和不满。揭露和抨击时弊的作品多了起来。这一时期出现政论文专著。这时还有一些单篇的奏疏、书信和论文等,不同程度触及时弊,批评了当权的外戚、宦官。不少作品敢于直言竭论,带有骏发激切的特点。
如李庸等人在党锢之祸中下狱,陈蕃作《理李膺等疏》,上疏营救。
有些人以名士自居,蔑视权贵,敝履功名,愤世嫉俗。朱穆--《与刘伯宗绝交书》。
重视骈偶和辞藻的倾向十分突出,不少作品带有较多的对偶句,辞藻华美,音韵铿锵,初步具备了骈体文的特征,如仲长统的《乐志论》。
第二章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一、 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品——《子虚赋》,《上林赋》,《长门赋》
二、扬雄的四大赋——《甘泉赋》,《河东赋》,《长杨赋》,《羽猎赋》
汉赋是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汉代的赋大致可分为散体与骚体两大类。赋作为一种文体,出现于战国后期。
所谓赋诗,是一种不配乐歌唱的口头诵读。单从语言形式上看,《离骚》等作品和楚歌没有什么区别,但楚歌是唱的,所以称作歌;而《离骚》等作品是用来诵读的,因此称作辞或赋,而从不称作歌。
散体大赋更是不能歌唱的,所以也只能称作赋而不称为诗或歌。
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形成期:骚体赋
(1)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初年,约六七十年
(2)仿效《离骚》创作: 多用语助词“兮”;批判现实;情调凄恻哀婉。
(3)代表作家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
司马相如《长门赋》《大人赋》、
司马迁《悲士不遇赋》淮南小山《招隐士》
一、西汉前期的骚体赋
骚体赋直接起源于楚辞。屈原的作品在汉代就称作赋。汉代人模仿屈原的作品进行创作,在散体赋之外形成了一类以抒情言志为主的作品,由于它们在形式上接近《离骚》,因此称为骚体赋。
汉初最早的骚体赋是贾谊的《吊屈原赋》。完全采用骚体。赋中对屈原的遭遇深表同情,猛烈抨击不合理的现实,流露出对自己无辜遭贬的悲愤。赋的结尾表达了一些隐处自珍的思想,与道家有一定联系。
《鵩鸟赋》---鵩鸟被认为不祥之物,贾谊在失意中又遭逢此不祥之物进入他的屋子,陷于极大的悲忧困惑,此赋即用以消解内心矛盾而作。赋中用“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的观点作自我宽慰,这就完全是庄子的思想。作品的意蕴由忧戚怅惘的情感体验到死生一体、物我同化的理性思考,进而上升到遗落尘俗,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二、两汉之际的骚体赋
两汉之际,随着政局的动荡,一些文人他们用骚体赋表达人生的感受和志向,在其中融入较多的批判精神和理性色彩。
如西汉末年的刘歆作有《遂初赋》。两汉之际冯衍所作的《显志赋》,生动体现了冯衍的独立自由的人格特征。这篇赋把《庄子》与《离骚》的审美趣味结合在一趣,创造了一种自由超拔而又光怪陆离的艺术境界。
扬雄--《逐贫赋》,骚体抒情赋。作者的逐贫之辞生动再现了坎懔之士的偃蹇困穷,这是前两篇作品中所没有的。把表示生活状况的贫人格化,经过设为问答,表达生活感受和思想见解。作品颇似一篇妙趣横生的寓言。这种写法在汉代的说理赋中是一个创新。
扬雄还有《太玄赋》、《酒赋》等,也属于这类抒写人生感慨的作品。
兴盛期:汉大赋(散体大赋)
(1)从武帝初年到东汉中叶二百年间。(汉王朝空前统一强盛的现实极大的开阔了文人的胸襟和视野,为他们提供了创作素材;统治者非常喜爱辞赋,他们大力鼓励创作,招揽作家,赋的创作空前兴盛。)
(2)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正式形成。
(3)代表作家:司马相如、《子虚》、《上林》奠定了汉大赋的体制。
扬雄、以及东方朔《答客难》、王褒《洞箫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等
最早的散体赋可以追溯到宋玉和荀卿的作品。荀卿的赋采用隐语的形式,宋玉的赋很像战国散文,隐语和战国散文也就是散体赋的起源。另外,赋在形成过程中也受到了《诗经》和楚辞的影响。
内容上,极力歌颂朝廷的强盛和天子的尊严,具有“润色鸿业”的作用。同时,文中又对统治者提出了委婉的劝告,但讽谏意味非常微弱,人们形容这一特点是“劝百讽一”。
形式上,结构宏伟,韵散相间,辞采富丽;文中采用虚设人物设为问答的方式,进行穷形尽相的铺陈描写,通过夸张、排比、渲染、造成波澜壮阔的气势。
自汉武帝至宣帝时期,著名赋家还有吾丘寿王、东方朔、枚皋、王褒等。其中王褒的《洞箫赋》是较早的描写音乐的赋作,对以后此类作品有一定的影响。
五、西汉后期和东汉的散体赋
自从以后直至东汉中叶,散体大赋仍然是赋坛的主要样式,较有成就的作家有扬雄、班固和张衡。
扬雄的《蜀都赋》开了后世京都大赋的先河。他还有《甘泉》、《河东》、《羽猎》、《长杨》四赋。
张衡生活在政治日趋腐败的东汉中叶,他在《两都赋》中抨击了统治者的荒淫享乐,警告统治者不要“剿民以娱乐,忘民怨之为愁”,表现了进步的思想观念。
六、汉代散体赋的历史地位
汉大赋的缺点;对客观对象铺陈描写过多,很少表现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主观感受;一律采用主客问答和层层排比,呆板少变;赋中爱用奇词僻句,容易给人嚼蜡之感。
汉大赋在文学史上仍占有重要地位。汉大赋的讽谏意味尽管微弱,但仍表现了作者的进步倾向。非常讲究形式美,这对古代文学观念的形成,对于文学脱离学术走向独立,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衰微(转变)期:抒情小赋
(1)东汉和帝以后。汉中叶以后,社会危机日益加深,文人们已无心润色鸿业,散体大赋开始被冷落,抒情小赋逐渐成为创作的主流。
(2)现实促使作家从歌功颂德转为讥讽时世;铺张扬厉的长篇变为抒情咏物的短篇。
(3)张衡的《归田赋》首开抒情小赋的先河。赵壹《刺世疾邪赋》、祢衡《鹦鹉赋》张衡还有作品《思玄赋》、和《髑髅赋》。
《归田赋》写辞官归田时的感触。楚骚的影响已被老庄崇尚自然的旨趣所取代,首先是在作品表现的人生情调方面,楚骚式的悲愤与哀怨消失,代之以老庄式的纵心物外,忘怀荣辱的生活态度。其次是在作品的艺术表现方面,楚骚式的华美辞藻和超现实的描写被清新朴素的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所代替。
受《归田赋》影响而又有新特点的另一篇抒情小赋是蔡邕的《述行赋》。这是他在延熹二年被宦官强征赴都时所作,赋中对现实作了更直接的批判,感情也更为激愤。
赵壹的《刺世讥邪赋》。赋中对汉末现实作了更为尖锐的批判,猛烈抨击了“佞谄日炽,刚克消亡”,“邪夫显进,直士幽藏”的黑暗局面,赵壹把其原因归结为“实执政之匪贤”,揭露了他们“宁计生民之命,唯利己而自足”的本质。赋的结尾表示了不与邪恶势力共存的态度。此赋批判现实的深刻和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
一、司马迁的生平
司马迁,字子长,其卒年大约在武帝末年。司马氏世代为史官,其家族有着悠久的史官文化传统。司马迁少年时生活在故乡,十岁开始诵读古文经传;二十岁时,作过一次远游。二十七岁时,司马迁入仕为郎中。
司马迁出使西南夷归来时,司马谈在病榻前向司马迁交代了自己想写成一部历史著作的遗愿:两年后,三十八岁的司马迁继父职为太史令。他首先参与了《太初历》的修订,到了太初元年,他继承父志,发扬孔子作《春秋》的传统,开始写作《史记》。
天汉二年,李陵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兵败被俘。后来又投降了匈奴。司马迁当武帝问及对此事的看法时,触怒武帝而下狱,定为“诬上”之罪。最后被处以宫刑。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撰写《史记》。完成后不久,司马迁即与世长辞。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二、《史记》概况:
纪传体通史(纪传体指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始创于司马迁的《史记》。《史记》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史记》由五体组成:
(1)《本纪》十二篇 (本纪是全书的纲,它以王朝和帝王的更替为线索,按年代记载各个时期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记“王迹所兴”,即历代帝王或实际统治者事迹,如《项羽本纪》)
(2)《表》十篇 (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年表)
(3)《书》八篇 (有关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史)
(4)《世家》三十篇 (记载王侯外戚及个别有特殊贡献的人物事迹,如《孔子世家》)
(5)《列传》七十篇(历代上自将相,下至游侠,社会各阶层人物的传记,如《货殖列传》、《屈原贾生列传》)
一、《史记》的叙事艺术
[1]、独到的叙事结构
大结构上有五种体例相互补充,勾连天人,贯通古今。
小结构上依照传主的实际情况,以及由此确定的每一篇作品的主题来编排人物传记。基本原则为:政治地位、时间顺序、以类相从原则。
[2]、深层的原因探讨
重视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探究, 但有时陷入宿命论
[3]、合理的叙事时间
叙事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叙事速度:一是详写事件发展的主因,略写最终结果;二是将重要事件放大、放慢,详细叙述,而一般事件就一笔带过,或简单概括叙述
二、《史记》的写人艺术
[1]、数量众多,涉及范围广
帝王将相, 刺客游侠, 商人倡优
[2]、抓住个性,精心选材
[3]、运用互见法,多层面刻画人物
《史记》的思想内容
《史记》中绝不是单纯地记录史实,而是通过这些史实,表达自己对历史、社会与人生的看法,寄托自己的理想。
一、进步的历史观
1、司马迁在考察历史发展原因的时候,非常重视人的作用。
《楚元王世家》中深刻指出项羽的失败是由于他自身的过失造成的,认为成败在人不在天。
2、司马迁也非常重视经济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在《货殖列传》中,他指出,追求物质财富,满足生活欲望是人的本性:“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又指出,正是人们追求财富的欲望,刺激了人们的经济活动,产生了社会的生产和交换。在此基础上,司马迁在《平准书》中先讲汉初经济凋弊,国家财用匮乏,因此采用与民休息的政策。到了汉武帝时期,经济得到发展,国家财力雄厚,人民富裕,于是,汉初的无为政治结束了,朝廷开始大规模地对外用兵。
3、司马迁在《史记》中表现出浓厚的大一统思想,主张统一,反对分裂。极为拥护汉朝的统一。他热情赞扬那些维护国家统一的人物,在《晁错列传》中,他高度评价晁错的削藩建议,称赞他“敢犯颜以达主意,不顾其身,为国家树长画。”他颂扬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功绩,对汉武帝的一系列削藩措施,他也予以肯定。
司马迁的政治思想受儒家影响很深,特别是直接受到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春秋公羊学派的影响。他认为统一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能够给百姓带来实际利益。
二、《史记》的实录精神
《史记》是客观的真实的记载历史,还体现出一种无所畏惧的精神。敢于暴露和批判现实中各种丑恶、腐朽、黑暗的东西。同时还体现现出独立思考的精神。他不以统治者的是非标准为标准。
司马迁的实录精神更表现在他对汉武帝的批判。他在《史记》的《武帝本纪》中记载了很多的事情。专门记他是如何的迷信,如何的自私。不仅写这些东西,他还大胆的批评当时的政治。对当时的酷吏政治提出批判,实际上是表达对汉武帝政治的不满。
司马迁大胆的暴露社会现实的不公,对于统治者所宣扬的所谓“天道”提出怀疑和质问。如《史记》中的《伯夷叔齐列传》,《游侠列传》
他也颂扬那些符合他自己理想的人物,特别是颂扬那些品行高洁但是又遭遇不平的待遇的人物。如《屈原贾谊列传》。
司马迁用自己的标准来对这些人物的言行做是非的评价,不以统治者的标准为标准。《游侠列传》中他赞扬了很多不为统治者所接纳但是却为困境中的人物提供了很多帮助的游侠。(他认为游侠的行为虽然不合于国家的法律,不合于统治者的要求,但是他们“言必行,行必果”,不以帮助别人为骄傲,是有值得称道的地方,甚至与儒家人物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
《史记》文学成就和影响
《史记》既是优秀的历史著作,也是生动的文学作品。《史记》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它在人物塑造、情节和场面的安排以及语言的运用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风格雄肆奇伟,行文有感情,有气势,体现了西汉鼎盛时期的文风。
1、人物描写方面的成就。
作者在文中集中笔墨叙写一至数人的事迹,主人公的形象相当完整。书中出现了一系列性格鲜明,风姿各异的人物形象,通过他们的活动,构成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例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关蔺相如的事迹,司马迁重点描写了完璧归赵、渑池会和廉蔺交欢三件事,用以表现他为维护国家利益不顾个人安危和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崇高品质。这种处理方法,突出了人物的主要性格,使其形象异常丰满生动。
司马迁采用“互见法”,在一篇传记中集中笔墨交代与人物主要性格有关的事迹,而将与此关系不大的材料放到其他有关传记中。
司马迁继承了先秦历史散文随事写人的传统。他善于在情节发展过程中让各种人物作充分表演,通过他们自身的语言、行动展示其性格特征;善于在激烈紧张的矛盾冲突通过不同性格的相互碰撞,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例如《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一节,就是安排刘项双方的主要人物同时出场,通过他们的直接交锋,表现各自不同的思想性格。司马迁对樊哙这个人物没有作任何客观介绍和静止描写,完全通过其行动和语言使其形象血肉丰满,跃然纸上。
司马迁还善于运用一些生活细节和传闻轶事来刻划人物。司马迁又往往把这类细节和轶事放在一篇传记的开头,其效果如同人物的出场亮相,一开始便给人一个深刻印象,并为其一生的行事埋下伏笔。
如《李斯列传》的开头记载了这样一件小事:李斯年轻时做郡小吏,见到厕中鼠食不洁之物,被人犬惊恐;又见到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受惊扰,因而感叹道:“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于是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
2、《史记》的叙事十分精采生动。
其中很多作品,情节曲折,刻划细致,矛盾冲突紧张激烈,故事性很强。作者围绕情节的展开,运用铺垫、渲染、伏笔、照应等手法,大胆设置悬念,制造波澜,造成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如《魏公子列传》中写信陵君与侯生的交往。
第四章 两汉乐府诗
一、乐府
秦汉时朝廷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构。汉魏六朝,人们把合乐而歌的诗称为乐府。唐代指批判现实的讽刺诗,宋元以后,也称词、曲为乐府
二、乐府诗
两汉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不是传统古乐,而是以楚声为主的流行曲调。
三、两汉乐府诗的收集、保存情况
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是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总集。
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相和歌辞(最多)、郊庙歌辞、鼓吹曲辞、杂歌谣辞中 。
汉乐府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叙事艺术
(一)思想内容——
(1)反映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悬殊、苦乐不均(《战城南》,《十五从军征》)
(2)对两性爱恨的坦露和表白(《有所思》,《上邪》,《江南》)
(3)强烈的乐生恶死的愿望(《薤露》,《蒿里》,《长歌行》)
(二)叙事艺术——【标志着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
(1)在选择叙事对象时,善于发现富有诗意的镜头,及时摄入画面
(2)在选择叙事题材时,表现出明显的尚奇倾向 例:《天马》(汗血宝马)
(3)多具有比较完整的情节,而不限于撷取一二个生活片段,如前《孔雀东南飞》
(4)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前《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5)在叙事技巧上,详略得当、繁简有法
详于叙事,略于抒情
铺陈场面,详写中间过程而略写首尾始末
详写服饰仪仗而略写容貌形体
第六章 《汉书》及东汉散文
识记:《汉书》的体例及结构
体例——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起自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于更始帝二年(24年),共230年史事
结构——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100篇。80多万字
《汉书》的叙事艺术
(一)冷静叙事而不挟带感情,在平铺直叙中寓含褒贬
(二)强调与制度起源相关的“故事”、先例,往往用“自某某始”等语揭示
(三)材料安排位置的一致性,如篇末安排生活小故事的写法,以追叙、补叙总结人物一生
第七章 东汉文人诗
一、现存东汉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歌——班固:《咏史》,现存最早的完整五言诗
二、东汉文人五言诗歌成熟的标志——秦嘉:《赠妇诗》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
一、《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及艺术风格
思想内容——
游子思乡和羁旅情怀(《行行重行行》、《明月何皎皎》、《青青河畔草》、《迢迢牵牛星》)
揭示人生哲理,如:生命短促,及时行乐(《生年不满百》)
艺术风格——深入浅出的艺术构思,富于想象的比喻手法,情景相衬的描写技巧,如话家常的平淡语言,融合在一种直抒感兴、曲尽衷情而委婉动人的独特风格之中。
长于抒情,用浅貌表现深衷,用短语表现长情,巧妙的起兴发端。
情景交融,物我互化,体现出“美是生活”的精神,从意象与诗中呈现的情感氛围中透视出诗人的灵魂。
语言朴素、精炼,是情真意切的艺术,是文人抒情诗的典范。既有乐府歌谣的纯真,又有文人诗的文雅,质朴而自然,纯真而高妙,在追求思想表达的畅通无阻中,自然把自己的文化修养融入全部情感之中。
二、前人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钟嵘《诗品》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