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解放军文职 > 解放军文职专业 > 汉语言文学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 小说创作杂谈——新人需要懂的基础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5-22 17:55:29
 小说创作杂谈——新人需要懂的基础
作者:督军

在开始之前,我想先来谈谈为什么我要写这篇东西。
从在轻之殿第一次写评文算起来,已经过去近一年了。如果从头一次帮作者看文算其,时间就更久了。新人们拿来的文章往往问题百出,被人喷成筛子。当他们求助于评论者的时候,读者们只能给出阅读效果上的评价——好看或者不好看,而敏锐的评论者们也仅仅能够针对文章本身给出评价——人物有问题,剧情有问题,文笔不好等等。
新人们泪流满面地求解“到底怎么才能写好”。
有人回答说,你们基础不行。一切都要从基础开始。你看看,这文章里病句一大堆,分段不对,标点也用错了,还有错别字。显然就是基础的毛病。回家把中学语文学好再来写小说吧!
一些新人点头称是。
另一些则愤愤然道,某某作家就是这么写句子的,某某网文大神文中一堆错别字语病点击一样高。
接下来的发展也可以预料了——
“你们是大神么?你们是作家么?”
“哈,大神那么写是对的,作家那么写是对的,我这么写就错了。真是可笑!”
“切,写文写得这么烂,还把自己当个人物,啧啧!”
“马克吐温都说了,世上最贱的人就是评论家。你们这帮评论的人自己不会写,就别在那里唧唧歪歪。”
“鸡蛋不好吃,难道我要自己下一个才有资格讲?什么狗屁逻辑!”
……
……
诸如此类毫无意义对话每天都在各个小说论坛,贴吧不断地发生。
新人们写得不好,有人说是基础的问题。然而,到底什么是基础?
是遣词造句,语法结构?许多人遣词造句没有问题,语句流畅甚至堪称优美,但他们的文照样没人看。于是这些人声称自己的才华被埋没了,这是运气问题。甚至有人说,某些写手人气高是和编辑关系好,帮着他们暗箱操作,其实文章好不好,都看作者的关系硬不硬云云。
在更早的时候,出于纯粹的兴趣,我曾经在几个著名的小说论坛潜水翻看别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我曾怀着“取经”的念头加过很多个写作QQ群,想从有经验的作者那里得到些启示;我还求助于文学专业、影视剧本创作的一些书籍。也是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到底怎么写小说?怎么写才能把小说写好?
我得到的回答同样是,想写小说,先要把基础搞明白。不过,所谓的基础并非是遣词造句,语法结构。这些是语文的基础,而非小说创作的基础。
下面我想要讲的就是小说创作的基础。
我以为,这些东西,对于新人写好小说是有帮助的。
不管你写的是修真争霸还是天降软妹;不管你写的都市超能力乱斗还是校园恋爱轻喜剧;不管你写的清宫穿越还是魔幻史诗,不管你写的是热血爽文还是文青虐主,不论题材主题类型,这些基础东西都是有用的。
我深信,如果新人作者们事先了解这些基础的方法技巧原理,而不是脑子一热就开始码字,文章中大部分的问题都是可以规避的。想要写好文章,改好文章,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提高对于小说本身的理解。
当然了,我不保证自己说的都是正确的,我也不保证我说的一定比别人说的好,我更不保证按我说的做,你就一定能写出好小说来。
我只能保证,这一万多字里有很多东西新人们以前不知道,或者仅仅知道却不了解,或者了解但不够了解得不全面。而在个人我看来,这些东西对新人作者们有用。仅此而已。

一、小说与讲故事的意识
每个人创作小说时的目的都不尽相同。有人只是想自爽,有人想靠卖文赚钱,有人想和读者分享自己心中的幻想世界,有人想写出受欢迎的作品接受别人吹捧。总而言之,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即使在SF论坛灌水的朋友们,彼此的创作目的也不尽相同。
但是,手段是一样的——讲述故事。
小说的核心,就是讲故事。请各位新人务必记住这一点。
嗯,重复一遍,小说的核心是讲故事。
故事是唯一的手段,也是最直接的目的。
反过来,评判一个作者的最核心指标也是——他是否会讲故事,讲的怎样。对作者的基础要求是,首先要有讲故事的意识,第二要有讲故事的能力和技法。
也许你会问了,写小说当然是讲故事了,哪会有人不懂?遗憾的是,很多人确实不懂。
有人写了大篇幅的华丽描写来“求鉴赏”;有人花大篇幅去介绍解说设定,搞得文章像说明文;有人喜欢“教育读者”,在小说里借人物之口来向读者兜售自己的看法见解;还有作者说,本文没有情节,我的小说也不需要这个。
这些人显然是搞错了自己的目的。
读者渴求的是故事,作者的职责就是满足他们对故事的渴望。
至于思想,首先是故事的思想。人物,毫无疑问,自然是故事里的人物。文笔(注意不是文采),本身就指代“讲故事能力和技法”。
一篇小说,特别是如今的商业小说,能否成功,就看作者讲故事的功力。
只要故事上完备了,就算细节上做的不好,也无关紧要——近年来,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小学生文笔的《魔法禁书目录》能大红大紫,网文界最流行的是三少番茄土豆的白文爽文——我不是想对此评论什么,只想提醒各位作者们,他们成功正是因为满足了读者对于故事的渴望。
曾经有人批评西尾维新的《少女不十分》废话太多,讲个故事断断续续让人不爽。且不说他说的是否有理,从他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读者的典型心态——他想要的渴求的不是别的,就是故事。
失败的文章,特别是新人们的失败作,是在故事上出了问题。
故事是小说的核心,很多时候甚至是全部。
我所谓的小说的创作基础,包括这两方面:
1、讲故事的意识
2、讲故事的能力和技巧
能力可以培养,技巧可以学习,而在此之前,意识要明确,创作过程中要时刻清晰。
讲故事的意识应当伴随小说创作的始终。当你在键盘上敲出第一个字的时候,你就要提醒自己,你是要用文字给读者们描画一个故事。当你辛苦地一个个一行行一段段码字更新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你是在向读者呈现故事。不要因为生活中的挫折心情不好而强行扭曲故事逻辑,也不要因为某一天碰到个“有趣的段子“,就贸然用在故事里。
你写下的任何一个段落,都是这个故事的一部分。对景物的描写是为了渲染故事气氛,对社会生活的描写是为了表现故事人物的生活环境,对人物动作的描写是为了体现故事中人物的性格,一切都是为了故事,故事,故事。
作为写手,切忌忘掉这点。
关于意识,就说这些。下面几篇都是谈技巧。
 

二、故事的基本形式
小说的核心是讲故事,那么故事又是什么?

某天你在开开心心打着DOTA,忽然舍友推门进来说“嘿,别打了,听我说。” 
出于对舍友的尊重,以及想要知道事情到底是什么,你极不情愿地放下鼠标,扭头过来看着他,等着他开口。
接着他说:“我刚才去了一趟邮局交电费。”

发展1
“然后呢?”
“没然后了啊。就这事。”
这时候电脑音箱中响起了“holyshit……rampage”,你回头一看,因为你的走神,对方DPS五杀超神,你方被团灭,队友大骂你是卧底第六人。
于是你冲着舍友大吼道:“XX你大爷的,害的老子输了这盘。这点破事以后别拿出来讲!”
发展2
“我去了邮局,排了老长队,等轮到自己却发现没带钱包。于是又回来取一次钱包。再次排队轮到我,又发现钱包里没钱。结果来来回回跑了六趟。”
你耸耸肩,向你的朋友表示同情。又或者友好地嘲笑他的粗枝大叶。接着,你重新把注意力转移回DOTA上,想办法力挽狂澜,五分钟之后你就完全忘了你舍友刚讲的事情。
发展3
“我去了邮局,排了老长队,等轮到自己却发现没带钱包。我当时那个气恼啊,本来想就这么算了,改天再说。但是转念一想,我要是不把咱们宿舍的电费交了,之后几天都得摸黑过日子。于是我又跑回来拿钱包。”
“哎,这事辛苦你了。回头我请你吃饭吧!”
于是你一边表示对舍友的同情,心中暗暗也感激他。更有甚者,你对他这个人热心的性格也有了深一层的了解。
至于你们被团灭,嗨,反正DOTA打完一局还有一局,总是没完。输了一把又算什么?

以上三个虚拟的场景都根据我的真实经历改编,人物——“舍友”都在试图向“我”讲述一件事。然而,激起的反应却有非常大的区别。
第一个发展中,“舍友”向“我”讲述的仅仅是一个事实,有人物(舍友),有动作(去邮局交电费),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在生活中,就算闲得蛋疼,我们也不愿意花时间听这类东西。
“我”的那句“然后呢?”就表明了一切。
第二个发展中,“舍友”在讲述之中加入了“转折”——他没带钱包去,发现之后又回来——又去,发现钱包里没钱——再次回来取钱。他两次都浪费了大量时间,付出了代价。这件事情本身是有着一定意义的,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信息——他这种行为很蠢,我们不要学他;他这人就这样,以后不要托他办事,等等诸如此类。
但也仅此而已。
动作存在转折和冲突,然而对于人物(舍友)的思想和心理影响仅仅停留在“不爽”的程度。
第三个发展中,“舍友”在“冲突”中加入了“意志”——他为了不让舍友们几天内都过的憋屈,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这种想法灌注到了行动中去,驱动着他“回来拿钱包”摆在他面前的障碍是“心中的不爽”和“惰性”,他以自己的“意志”超越这两者,选择了对朋友们有利却消耗自己体能和精力的行动。
到第三个发展,故事的要素和形式都齐备了。这才是故事的完全状态。
整理一下,作为一个故事——
首先我们需要有,主要人物,动作。
第二,人物的动作动作本身应该有着转折和冲突
第三,人物动作中应该有着“意志”,在冲突转折中更要凸显“意志”
考量一下SF上的全体小说,第一条基本所有的作品都能够符合。如果没有主要人物和动作,故事根本都无法成立,小说的一切也将无从依附。
第二条呢?一部分小说做不到。小说70%的部分都是新角色出场,卖萌。主角到这里,见XX,到那里见XX,其间插上几个移花接木来的桥段。当然了,目前这里讨论的还只是“有无”问题,对于“优劣”的探讨之后有时间再继续。
第三条,只有小部分小说能够做到。
故事中人物的动作冲突,实质上是人物的心理冲突。他的动作中灌注了意志,当他与现实发生冲突时,就会对他的心理产生反作用,然后要求他灌注更多的意志力,打破困境。
故事理当如此。或者说,值得写为小说的故事理当如此。
即便是那种最烂俗最废萌的“天降妹子强行同居”的故事中,也一定会有“男主不想要妹子来”和“妹子蛮不讲理非要来”的冲突。前者是主角的意志,而后者是与之冲突的现实。
结论:
普遍的故事形式应当具备主要人物,主要动作;主要人物的动作应该会引发“冲突”;人物的行动中要灌注“意志”,而“冲突”将凸显“意志”。任何一个故事,倘若不能满足三重标准,都无法成为一个值得讲述,值得用笔写下,值得读者花时间花钱来读的故事。

举例1:《零之使魔》第一卷拆解
《零之使魔》这部轻小说可以称得上“商业轻小说写作范本”,行文浅近易懂,小说中使用的手法也较为简单。又因为其出版年代较早,受众广泛,用来当例子十分合适。
现在,我们就来把它拆开,看看这本书到底是怎么讲故事的。
第一章:
1、缺乏魔法天赋却有着极高自尊心的路易斯参加了使魔召唤仪式。
2、所有人都嘲笑她,可她不为所动,依然释放了召唤魔法。
3、施法过后,一阵爆炸烟雾中,走出了一个平民——居然不是魔兽而是个人类。
4、原本是个宅男的平贺才人发现面前出现了一个传送门,进去之后却发现到了异世界。
5、平贺才人不知所措,一个陌生的美少女却过来和他接吻。
6、接吻过后,他被告知自己成了使魔。
7、才人想要回家,可是路易斯声称他不能离开,要为自己干仆人的工作。
好了,第一章到此结束。
注意到了么?上面的每一句话里,都包含了一个动作上事实上的转折冲突。其中第1、2、7句还明显地体现了人物的“意志”和现实的冲突。
这就是故事的普遍形式。
没有转折冲突则不成故事,没有人物“意志”和现实的碰撞则没有故事。任何一个故事都遵循相这个原理。
下面把视角拉远一些,我们从整体上分析第一卷。
路易斯:
1、向来心高气傲却受到鄙视的贵族少女想证明自己的实力,却召唤出了一个异世界少年作为使魔。
2、她和这个使魔相处的过程磕磕绊绊,她开始很鄙视他,命令他做这做那,可是这个使魔却根本不听话,活干得不好,嘲笑主人,还和主人的对头眉来眼去。这让她十分恼火。
3、爱惹麻烦的使魔招惹了基修,和他决斗。虽然侥幸赢了,却受伤倒地。一直抱怨责难使魔的路易斯这时小心地照顾他。
4、学校宝物被盗时,路易斯为了证明自己,挺身而出去追踪盗贼,可是反而落入了陷阱。
5、在最急的关头,路易斯放出了魔法,可是魔法一如既往地失败了。她大哭了起来,意识接近崩溃。当她即将被敌人的大傀儡踩死时,一直表现得窝囊的使魔才人救走了她。
6、才人打倒了傀儡,一直扮成好人的盗贼却露出了真面目。
7、盗贼虽然获得了“火箭筒”,也知道了使用方法,却不晓得“火箭筒”是单发的。因而露出破绽被才人打倒。
8、一直将才人当做仆人使唤的路易斯很感激使魔救了自己,邀请他一起跳舞。
平贺才人:
1、只想找女友,受女孩欢迎的普通中学生才人(注意这里,才人的这个意志是整个零使系列的基本命题)被召唤到了异世界,被女孩强吻。
2、才人被告知自己成了使魔,他想回家,可是路易斯却不让他回,还让他做着做那,让他干仆人的工作。
3、不满意的才人试图反抗,然而路易斯却像看待狗一样看待他。
4、回不了家,同时又饱受欺压的才人在面对基修时,内心的不满驱使他和对方决斗。当他被打得遍体鳞伤时,基修扔给他一柄剑,悲愤的他无视了路易斯的好心劝阻,拾起了剑。神奇的力量充盈他全身,他几剑打倒了对手,却脱力倒下。
5、打败了贵族的才人被邱而可拉拢,却被愤怒的路易斯拉回来,并且被告知不能与邱尔可牵扯在一起
6、路易斯去追踪盗宝者,才人跟了过去,邱尔可也和他们同行,还在一路上用金闪闪的宝剑诱惑才人。但才人不得不看着路易斯的脸色行事。
7、才人等人落入陷阱中,原来敌人就是一直伪装成老师在他们身边。在危机时刻,才人救下了路易斯,让她安全脱离。敌人虽然获得了终极武器——火箭炮,可是却不知道这是单发的,反而被才人抓住机会打倒。
8、学校举办舞会,一直对才人颐指气使的路易斯害羞地邀请才人与之共舞。
上面是从路易斯,平贺才人两个角度去整理故事。可以看到,每一个故事进展都满足上面所说的三重要求——事件有转折,转折中凸显人物“意志”。
在接连不断,互相联系的事件转折中,人物的性格不断凸显,表现出的“意志”不断增强,直至事件彻底解决——A敌人被抓住。B路易斯和才人的关系出现决定性变化。
另外还可以看到,路易斯视角的进展5和才人视角的进展4是故事的两个高潮。
才人视角的进展4:基修给了才人一把剑,这里他一旦选择了拔剑,就将面临死亡的危险。才人的意志(遭受欺压,又回家无望,生发出的悲愤之情)在巨大的压力下漂亮地凸显出来。
路易斯视角的进展4:巨像兵向着路易斯踩来,再不跑就要死去。在千钧一发的危机时刻,路易斯的性格(爱逞强,心高气傲,自尊心强,不愿意被人鄙视嘲笑)凸显出来。

经常看见读者抱怨小说平淡。
一般而言,平淡都是因为故事转折冲突不够,看的“没意思”。有事件无转折,或者有转折却体现不出人物的“意志”,或者人物的“意志”体现得不够强,不够有力,不够漂亮。
从点开你小说的一刻起,读者心中就有对于事实和人物的期待,对于转折的期待,对于人物意志在转折中突显的期待。
创造出读者的期待,然后满足的期待,这是小说作者的任务。
 
三、主要人物的构建方法
如何写好一个人?相比上面说的故事的基本形式,这是更加频繁地被探讨的问题。在教科书中,人物被认为是小说三要素的核心,而情节和背景不过是用来承载表现人物的工具。常见的说法是,把人物写活,故事就成功了。
对于如何塑造人物,很多作者都有自己的心得技巧。这里我不提具体行文时的细节技巧,仅仅从人物构架的整体角度来谈。
故事的主角,一个虚构的人物,如何能让读者们觉得他是个真实人物呢?

首先,人都有欲望,有理想,有梦想,有执念,总而言之有“想要”的念头。正是“我想”驱动着我的一切行为。
虚构的人物也如此。
上面谈到,故事就是人的意志和现实的碰撞,主角有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而他一边和各种障碍对抗,奔向自己目的的过程,即是故事。
因此,在构思我们的主角的时候,我们先要明确他的愿望是什么。他的愿望和故事的发展方向息息相关,决定着他对故事中其余事物的反应,是人物和故事的核心、根本。
例子1《零之使魔》此部十余卷的轻小说人物最初识的动机可以在第一卷中找到。
平贺才人的愿望——变得受女孩子欢迎,交个女朋友
其后的十余卷小说都是围绕着这个动机展开,平贺才人和女孩子们的关系互动,以及他与“可能的女友”路易斯之间的关系转变。
例子2《龙族》,主角路明非核心的愿望是,想要朋友,想要女朋友,想要认同和重视。为此,他离开了苦逼坑爹的现实生活,前往混血种的学校,开启了另一种生活。而他抵达卡塞尔学校后,这一愿望又反复地与现实发生冲突,迫使他反应。
例子3《反叛的鲁鲁修》,开门见山地给出了鲁鲁修的第一个愿望——“我要将布列塔尼亚摧毁!”之后又给出了第二个愿望——给妹妹娜娜莉创造一个可以生存下去的世界。在之后的情节发展中,鲁鲁修不断地实践着自己的复仇行动,在一开始,这两个愿望是一致的,可是随后却慢慢出现了分歧,进而演化出了尖锐的内心矛盾冲突。
例子4《全金属狂潮》,小说主角的愿望是不断变化的。
这是一个经典的boy meet girl的故事,一开始相良宗介仅仅是出于任务去保护千鸟要,他的愿望是完成任务,之后则在无数的波折纷争中爱上了她。在上级命令他结束任务离开千鸟要时,他表现出了明显的抗拒,声明他想要和她呆在一起。再之后,部队覆灭,千鸟被劫走,相良宗介的最高愿望变成了救出千鸟要。结局,一个曾经的战斗专家、杀手、游击队员,在和平生活中用各种武器危险品将校园搞得鸡犬不宁的军事狂怪人,最终达成了自己的愿望。于是他说:“我也会成为一个不需要武器的男人”“只要有你在,武器什么的不需要了。”
出于任务要保护千鸟(服从命令)——爱上她(为了恋人违抗命令)——为了救她舍生忘死地战斗(命令消失了,以自己的意志保护恋人)
总的来说,主角的愿望,他“想要干什么”支持起整个故事,同时也支持起这个人物。
所谓的“代入感”,即读者看到人物想做什么,认同他的这个愿望,希望他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
至于配角,设计的时候也需要一个“目的”去支持,尽管这目的很简单,或者较为模糊,或者被略去但读者也能大致推测出来。
SF上的很多小说中,主角没有什么明确的愿望和目的,表现得无所事事,茫然而不自知。
还有的小说中,情节的发展和主角的愿望缺少联系,小说中情节发展既不会让主角实现自己的愿望,也不会阻碍摧毁他的愿望。
这些都会让主角和整个故事流于疲软。
当然,这并不是说主角的愿望就掌控着一切,不能由外在原因,例如突发事故,战争来驱动情节。只是,当这些外在原因驱动情节发展后,必须对主角实现自己愿望的过程产生正面或者负面作用。

第二,虚构的人物的外在表观上也应该像个真实的人物。
我们的主角应该有身高,外貌,脾气,爱好,口头禅。在故事中,他的每一个动作,语言细节都应该体现他的这些方面。这点很多作者都已经注意到了,不再详谈。
好了,到这里,有了驱动人物行动的欲望,有性格、能力、气质,还有了身高、发型、发色、肤色、面部容貌、口音、音色,一个人物已经可以在故事中使用了。
 

第三,虚构的主角身上有真实的矛盾。
在现有的漫画、小说、影视作品中,我们见到了很多反差极大的人。“反差萌”“洗白”这种定性词汇的出现就说明了这些桥段早已被读者和观众们熟知。平时一本正经,碰到小熊玩具就会变得孩子气的美女副官,表面上道貌岸然实则猥琐淫荡的大叔,一直伪装成好人的大反派,忍辱负重打入敌人内部的卧底,因为挚爱、亲人死去执念深重意图报复社会的反派大BOSS,等等。
“反差萌”一般而言是主角的外在表观之间的矛盾。
“洗白”一般是对角色内心矛盾,动机的发掘。
而常见的,坏人露出马脚,奸笑着向主角们披露计划,这可以算外在表观与内心动机互相作用的“揭示真相”
这三种手法往往组合使用,以增加人物的复杂度。
对这三种手法的具体应用,我们后面再谈。现在来说说这三种手法的实质——关于“复杂的人物”
“复杂的人物”“矛盾的人物”,读者们津津乐道,而作者们也时常声称,写出这样的人物是自己的目标。可惜的是,成功者寥寥,许多作者在这方面的尝试以失败告终,读者觉得人物“性格混乱”“变化无常”,继而弃书。
我首先想指出,人物是靠故事来表现的,这也就意味着,倘若你想写一个复杂的人物,就要为其设计分量相当的剧情。显然,这是需要在故事构思的时候就加以考虑,不是光靠随意添加的支线桥段就能成功。反过来,写这样一个人物是否对你讲故事有帮助,你的故事是否需要一个复杂的人物,这也是写之前就要思考的。
简单地说,复杂的人物不好写,写出来也未必能管用。
然后才是,到底怎么写这样的人物。
和不复杂的人物一样,复杂的人物身上也有矛盾,而且更多,更尖锐。
需要注意的是,矛盾这个政治课本里总是使用的词,并不只表述针锋相对,极端反差。
矛盾是对立统一。
我的意思是,所谓的矛盾可以这样但并不是非要这样——
“眼睛娘一摘眼睛就变成了大美女”
“坏蛋其实是个大好人”
“那人装着聪明实际上是个傻X,纯的”
“他表面上是个正经的好学生,实际上私藏了一大箱的重口味H漫,尤其喜欢凌辱黑暗系。”
人物可以既善良,又无情。
一个大毒枭,对母亲非常孝顺,对他人却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
人物可以既睿智又愚蠢。
一个星象大师,算出了天地间森罗万象,却因为算出自己和恋人没有缘分而自杀。
人物可以既怯懦,又坚强。
一个普通的少女,遇到事情总喜欢哭鼻子,却能够在落魄艰难的处境中乐观地生活。
真实的人身上都会表现出如此的矛盾性,用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话说……嗯,那句话很长,大家都知道,我就不打原文了。
但如此依然是不够的。一个矛盾也许够尖锐,但没有足够多的矛盾还是称不上复杂的人物
例如上面的第一个例子,孝顺母亲的阴狠毒枭,我想给他添上另外的矛盾,应该怎么做?
场景:
基友说:你这个人物太老套了,了无新意,同样的人物被写手们写过不知道多少。那些畅销书小说作家更是完爆你。看你写的这东西劳资还不如去打WOW。
我思考半天,大笔一挥,在人物设定里里添上这样的段子:他喜欢吃巧克力,而且只喜欢吃XX街XX店里进的XX牌巧克力。
基友看了新改的版本,皱着眉头说:这算啥?年过四十胡子拉碴的黑道老大吃巧克力,真是滑稽。
我不满地说:这不是够新颖了么?正是不寻常所以才有矛盾!
他说:新颖了可不合理!黑道老大哪有吃巧克力的?
我急了,说:黑道老大咋就不能吃巧克力了?这世界上混黑道的人多了,我就不信其中没有一个喜欢吃巧克力的!
我索性无视了他的全部意见开始动笔写,人设就照原样来,没有吃巧克力的设定,就是一个又孝顺又狠戾的黑道毒枭。等我写到二十万字,快到结局的时候,我又请另外一个基友来看文提意见。
他看了好一会,忽然说:咦,你这人物是不是从XXX的小说里抄来的?
我一翻那XXX的文章,果然,他也写了一个“又孝顺又狠戾的黑道头子”唯一的不同是他在另一个地点贩毒。我顿时生发出一种删掉全部二十万字,再砸掉显示器,把键盘掰烂扔垃圾桶里的冲动。
又过了几天,冷静下来的我重新找到了之前的人设——“他喜欢吃巧克力,而且只喜欢吃XX街XX店里进的XX牌巧克力。”
我想了想,在后面添上了这样的一段:
XX街XX店靠近警察局,当他还是一个默默无名的小警员时,经常和一个同样爱吃巧克力同事下班时候去店里买巧克力。他无所谓牌子,可是对方很喜欢XX牌巧克力。他后来觉得穿着警服进去买巧克力,有点丢脸,于是每次都由那个的同事代劳。后来,那个同事在缉毒行动中殉职了。再后来,他成了掌管整个城市地下贩毒行业的老大。
基友看过之后,说,这个还不错。 
不过,虽然我没有砸显示器,掰键盘,却真的删掉了二十万字的草稿,因此改起来就变得有些费劲。我嫌麻烦就没去再写它。
嘛,废话说的多了点。我说这件事是想指出,一个人物身上的矛盾是互相作用,互相联系的,这样让读者觉得他是个真实的人物。
如果黑道毒枭没有什么明显的道理就喜欢吃巧克力,读者只会觉得怪异、滑稽。而如果这种貌似怪异的现象能够和其余的矛盾,例如人物的过去经历,内在动机互相联系,就会让人物显得复杂而真实。
人物的所有矛盾都能归纳一致,联系到一起,才能让读者觉得,他就是这么一个人。

很多细心的读者发现,小说主角或者重要人物身上的怪癖总会有解释。解释其实就是一种联系,是作者为了保证人物一致性的一种技巧。
《灼眼的夏娜》里,夏娜喜欢吃菠萝面包,其中的缘由就在天道宫外传中揭晓。
还有“爱上仇人儿子/女儿”这种被写烂的剧情,主角又恨仇人,又爱仇人的女儿,这两者不但联系,而且互相矛盾。
当读者看到主角举着刀对仇人犹豫不决的时候,他们知道,这是因为他还爱着另一个人,他还是上一章中抱着女主热情拥吻的那个人,还是上上章中背着受伤的女主在敌阵中浴血拼杀的那个人,还是开头对女主一见钟情的那个人,而不是半途从什么犄角旮旯里乱入重生在主角身上的穿越者。
简单地说,读者认可这个人物的一致性。
作者可以写出无数的矛盾,但必须让所有矛盾都互相联系。
人都是矛盾的。这句话我们体会最深的恐怕是在自己身上。我们时而觉得自己自私冷漠,时而又觉得自己同情心泛滥,时而觉得自己耐心极好,时而觉得自己脾气暴躁。有些人评价自己性格时,经常出现矛盾的表述,甚至干脆说,自己是个具有两面性的人。
尽管我们某些时候会发出“我怎么表现得完全不像自己”的疑问,我们也从来不怀疑自己是否是个真实的人。因为我们的感官,意识从未表现得不一致。
可是某些小说,戏剧中的人物比起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更加复杂,矛盾更多,更尖锐,我们能够认可这个人物的原因何在?
一致性是根本。
作者们精心设计的剧情让主角身上的各种矛盾互相作用,令读者每时每刻都同时观察到角色的多个棱面,从不间断地重申着一致性,于是读者们认可,这确实是颗钻石。
四、故事的架构设计
之前在故事的基本形式中说到过,一个故事必然要符合“有事件、有转折、转折中体现人物意志”的三重要求。
然而,仅仅符合这些要求,还不能让它成为一个值得用笔去记述,值得读者花钱去阅读的故事。
故事情节过于简单,这是问题所在。
文学上推崇“举重若轻”“以小见大”,推崇“简单的情节设计反映深远的内涵”,
但我目测SF大部分写手的写作都更接近于网络小说和畅销书,因而“情节精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要求,甚至可以说是核心要求。
我们构思故事的时候,往往会有先有一个主要情节构想:也许是一个画面,也许是一首诗,不过最终,我们需要把它故事化,情节化,填上人物角色和动作,构成转折,使其满足故事基本形式。
1、故事的复合
例:

前一阵子,我忽然想写一个成长,战胜自我的故事。
我首先想到的是,一直默默无闻,不自信的主角最终战胜心中的怯懦,在公众面前成功演出获得满堂喝彩的场景。
接着,由这个场景展开来想,我设计出了主角——一个身材瘦小,自闭,不被老师和同学们看好的音乐少年。人设连同人物的初始状态都随之确定。
我有了主要人物、主要情节,连高潮情景都有了。人物的几个要素——主角的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外貌特点,核心欲望(证明自己,获得承认)也基本定下来。

可是似乎还缺些什么。
有以下两个问题没有解决:
1、主角为什么故事开始之前没有向着欲望前进,而非要等到现在?
2、主角具体是怎么一步步转变的?
于是我现在引入故事B,另一条故事线,另一个角色的故事。它应该帮我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即开启主角的转变过程,并且一路促进他“从胆怯自闭到自信成熟”的转变。

介于故事发生在学院中,主角也是个音乐少年,自然而然地,我想到了给主角加上一个恋爱情节。

一个元气自信的转学生少女,这是我决定的B故事角色。
一次偶然的邂逅,她遇到了音乐少年,听到他的演奏而对他的才华大加赞赏,同时也对他产生了朦胧的好感。而只是默默演奏,从未指望过别人肯定的少年听到少女的赞赏,十分惊喜。这是他们第一次相遇的场景。
之后少年演奏,而少女就成了他唯一的听众。在相处的过程中,少女喜欢上了少年的演奏,对他的好感也越发强烈,自然而然地,两人擦出了情感的火花。
或许我还会给他们设计一些小事件,让他们加深情感。总而言之,他们恋爱了,少年也似乎有了些许改变,试着改变自己,多与同学接触,有了些朋友。他发现一切也许并没有他以为的那么糟糕。
最后他改变了自己,鼓起勇气,面对生活。恢复自信的他在舞台上展示了自己的全部实力,赢得所有的评委和观众雷鸣般的掌声,少女也在观众之中对他投以喝彩。
到这里,B故事和A故事复合完毕。整体构架完成。
可以看到B故事虽然是后加的恋爱情节,但和A故事中的“演奏”“勇气”直接相关,B故事的进展——恋爱,更是直接作用于A故事的主要情节,成为少年改变自己的诱因和动力。
这种构造故事的方法,我个人把它称为“故事的复合”。

简单的故事一步步复合,成为一个复杂又环环相扣的故事。B故事不仅使得整体结构更丰满,提供了进一步塑造主角形象的机会,还加强了A故事的意义,使得“战胜自我”这个主题呈现的更有力度。
主要情节是唯一的,后复合上去的恋爱情节不过是故事本身的一部分。主角的核心欲望是证明自己,而恋爱(得到少女肯定)加强了前者,后者成了主角为前者而奋力行动的诱因、动力,并最终成为前者的一部分。
“复合“保证了故事的复杂程度。我上面提到的是一个标准的BOY MEET GIRL的故事模式。两个角色AB互相影响(事实上主要是少女影响了少年),最终都改变了自己。

事实上,复合是极其常用的构造故事的方法。很多故事设计中都有明显的复合痕迹。
《反叛的鲁鲁修》中,黑皇子鲁鲁修脱胎于《哈姆雷特》,性格却与后者设定的截然相反。他的对手兼朋友枢木朱雀的原型则似乎出自朝鲜被日本侵占时的朝鲜皇族。这两个人的故事既互相影响,又有着一定的独立性,从两个全然不同的方向为观众揭示世界,构成故事。

更为常见的例子是那些一卷一故事的轻小说。
例如《文学少女》,作者像穿糖葫芦一般把一个个关系不大的故事连接到一起,看似和前几卷故事本体关系不大的几个主角的关系也受到影响,渐渐改变,直到这种改变大到不可逆,衍生出决定性的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复合在故事A上的故事B应该对其产生影响。如果不影响主要情节和人物,就果断改写或者砍掉——我想大家不愿意看《火影忍者》《死神》的原创剧情,原因也就在于,原创剧情不会对原作剧情产生什么影响。《名侦探柯南》无穷无尽的杀人案绑架案同理。既然对主线无关紧要,对读者也是无关紧要。

由此可以有以下推论——
1)不要为了凑字数,凑内容去写什么“支线”,“副本”。
这种情况常见于某些升级流网文。“支线”“副本”本身可以支持主角变强,因而它们在故事中有一定的价值。但”支线””副本”类的剧情作为故事B往往只能简单促成主角力量的强大,而对于故事A中的主要目的促进作用不够强烈。如果作者将过多笔墨用在此处,会让故事显得零散。

即使习惯了休闲娱乐文完全不动脑子的读者看到太多旁枝的故事,也会觉得“不爽”,认为作者在“注水”。
你之所以把文字打在屏幕上,仅仅因为它是你故事的一部分,是必要的一部分。你的故事内容绝不会因为注水字数多而变得充实,反而会因此走形变味。
2)如果没有相应的故事线,不要随便添加人物。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我完全是为了推动完成主情节,才添加了角色B,元气转学生少女。
而某些作者在没有大纲的情况下前5000字能出场四个“美少女”,这些人物脸上贴着“傲娇”“三无”“班长”“弱气”等花花绿绿的标签,给了读者期待,实际上却没有任何存在意义——我确信,这些期待中绝大部分都无法兑现。
出现在故事中的人物不能对故事产生应有的影响,则纯属多余;反过来,没有故事支持的人物也很难让人萌起来,撸起来。
3)故事可以复合进更多的内容,但应该统一在一个主题下。

我在例子中复合了B故事,实际上我还可以复合进更多的东西,也需要这样做。比如主角的家庭,他的父亲,他的哥哥,他的老师,这些人物对应着C故事,D故事,或者一个小小的情节,一句话的解说。但所有的复合内容,都是为了解决
“主角为什么会变成故事开始时的挫样?”
“主角为什么之前不改变,非要现在开始改变?”
“主角到底是怎么一步步改变的?”
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应该注意主次。并非每一个复合上去的故事都要把起因经过结果明明白白地讲出来,也许只要略微提及,或者通过已有信息暗示给读者。
讲述的多寡也是根据他们对主要情节的影响而定——影响大的多讲,影响少的少讲,没影响的砍掉;直接影响的多讲,间接影响的少讲。关于这个,我们后面会更详细地谈。
 
2、故事的高潮
 
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故事的基本结构决定了小说必然要有起伏和波折。
还是上面那个例子,写完第一遍之后,问题依然很多。其中最大的自然是矛盾不够。转折不够多,不够强,不够有意义,以至于文章显得平淡无奇,令读者失望。朋友看过之后觉得“不给力”。

说到底,我没有满足读者的故事性期待,效果差强人意。
这主要是转折上出了问题。

在第二篇中提到过,能否写出强有力又合乎情理的转折是衡量一个写手的最重要标准之一。

没有转折就没有故事,没有足够强,足够凸显人物意志,揭示他们性格的转折,故事就没有价值。
于是我做了修改:

音乐节大赛快到了——这是我设计的他们相遇后的最大转折事件。
少女希望能够在音乐节上听到少年的演奏,而一向缺乏自信的少年则害怕地退缩。他害怕失败,害怕别人的嘲笑,害怕站在舞台的聚光灯之下当众出丑,即使少女的鼓励也无法让他坚定地迈出这一步。
长久形成的自卑的心理习惯让他本能地想推脱。更重要的是,他虽然很想向少女表白,却怎么也说不出口。少年痛恨自己的不争气。
少女殷切的眼神和憧憬的话语让他不忍心拒绝她的要求。而少女更是告诉他,等演奏会结束后,自己就要再度转学,以后也很难与他再见了。
于是少年决意将自己的演出作为给少女的礼物。
他鼓起勇气,逼自己放弃杂念,以决绝的姿态开始准备音乐节的表演——他承受着丢脸的风险,克制自己的抗拒,去请教那些曾经嘲笑过欺负过他的老师和同学,废寝忘食日以继夜地练习。他强迫自己扔掉怯懦,去接近人群,去补足自己因为不敢去学校上课而落下的音乐课程。
众人很惊讶少年的改变。他自己也意外地发现,原来跟人接触并不是那么难的事。
时间一天天过去,他在拼命地练习着。有时候甚至没时间去和她见面,让她听他拉琴。
我要让她看到最好的演出,他想。
终于,到了上台表演的那一天,快轮到他出场了。
他在幕布后一再地给自己打气,想象着她就在台下,等待着他的登场。主持人报出了他的名字和节目。他深吸一口气,走上舞台。他强迫自己不去想那几千双炽热刺人的目光,只把注意力集中在琴上。
可是他托起琴,准备开始演奏时,却猛然发现不对劲。乐器,被几个平时就喜欢欺负他的家伙做了手脚——其中一根弦被故意弄断,而他未能及时察觉。
观众和评委们翘首以待,他却沉默地站在舞台的聚光灯,不知所措。众人都不清楚到底出了什么事,互相询问着而躁动不安。几个欺负少年的始作俑者则挤眉弄眼,等着看他出丑,闹笑话。
在这时候,少年忽然想起了自己悄悄谱写的曲子,为少女专门做的曲子,他一直羞怯于告诉少女,默默地练习。而那首曲子正好不需要少的那根弦。

于是少年向主持人请示更换曲子。经同意后,他长舒一口气,终于开始了演奏。
他想着自己喜欢的那个女孩,她曾是他唯一的听众,正是她的鼓励和支持,原本怯懦自卑的他才勇敢地来到这里,才能站在几千人和众多德高望重的评委面前,演奏自己的心声。

这首曲子也是为她而作。
他开始拉琴,随着心绪奏起了只有自己熟悉的旋律,心中的想法自然地化作音符流淌着,回荡在宏大的音乐厅中。评委们渐渐坐直了身子,有些躁动的听众也安静下来。安静的场中,唯有悠扬的琴声。

他就这样演奏着,很快便忘记了几千的观众,忘记了评委,甚至连自己都忘记了,只有女孩。
一曲完毕,余韵未消。

一阵寂静之后,场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许多人争相打听着少年的消息,而评委们则扭头低声交换着意见。
他忽然觉得自己有必要说些什么。于是一向羞于言语,在人前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清楚的少年向主持人要过了话筒……
——到此为止,我把重新改过的高潮场景讲给朋友听,他们表示,比之前那样子强多了,有看头,转折让人有期待有惊喜——虽然这是个老套的成长故事,是个标准的模版式的故事,但却也是个成形的能让听众兴奋的故事。

我改写这个高潮后,还得回过头去,把之前所有作为铺垫的内容全部改写。
为了突出少年的勇敢和不易,我得进一步渲染他之前的懦弱自闭。
为了突出少年奏出曲子时的全情投入,我得回去渲染他对转学生少女的强烈情感和无法表达情感之间的矛盾。而且还要在前面加上他有作曲天赋的段子。
为了铺垫那几个暗中使坏的家伙,我前面也需要给他们设计情节,让他们出场,暴露自己的嘴脸。
最后,我还得去请教懂乐器的朋友,跟他探讨一下相关的专业知识——其实我完全没碰过小提琴,对于音乐学院的制度以及音乐比赛的流程也所知甚少,相关的术语也不清楚,为了防止闹出笑话写出硬伤,我还有很多需要反复修改的地方。

但不管怎么说,我写出高潮来了,这个剧烈的转折提升了故事的价值。
小说中有很多转折,剧情上的转折,叙事上的转折,语言上的转折。而那些能够体现出人物意志,能够揭示他们性格的转折则是有价值,值得多费笔墨去描写的转折。在所有这些值得书写的转折里,高潮总是最剧烈,最意味深长。

故事应该有高潮。某种意义上,故事的整体正是为了高潮而存在。
例子1:
《魔法少女小圆》的高潮在哪?

学姐的死告诉小圆,魔法少女随时可能死亡;沙也加的死亡告诉小圆,魔法少女不仅可能死亡,还可能化作可悲的魔女,而且根本无法逃脱这个宿命;黑长直亲口告诉她,她一旦选择成为魔法少女就是诅咒,必将万劫不复,走向毁灭;QB更向她坦白,成为魔法少女只是成为它们的食量和蓄能器而已,就像成为家畜,用死亡为它们提供能量。

沉重的可怕的幻灭的事实压在她心头,连同着朋友死去的悲伤。
这个爱哭鼻子,喜欢抱着毛绒玩具滚床,总是笨拙地善良地劝说别人的少女除了哭泣,别无他法。

可是魔女之夜还是来了。黑长直自己一个人终究无力打倒敌人。小圆熟知的喜爱的一切面临毁灭的结局。
当小圆站在屋顶,出神地看着愈发昏暗暴虐的天空,看着欺近城市的暴风雨,观众们的心神也不知不觉紧蹙。他们或许不自觉,却隐约意识到了将有不得了的事情发生,整个剧情十几集都为了这件事情在做铺垫。

她会怎么选择?她真的要做出选择了?这个可爱天真的女孩面对这沉重的一切,将会迈出怎样的脚步?
例子2:
《零之使魔》单挑七万人的一卷里,前面为反复写才人和路易斯对战争,对荣誉,对生命的争论和冲突。女仆谢斯塔给了主角一份迷药,说,如果路易斯逼你去做危险的事,那就用这个对付她。
终于危机来了。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大军一夜溃败。众人狼狈撤离。
路易斯则被当做弃子留下断后。

才人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不想死,表明生命的意义高于所有一切。他否定路易斯对荣誉的渴求,对胜利的渴求,更数次劝说路易斯逃跑。
可是路易斯,这个坚定的有原则的,为了捍卫自己的荣誉不惜一切的贵族少女却坚持己见。她真的想要按照命令,舍命阻拦敌人。
——所谓的“人物真相”在这个生死关头时刻暴露出来,两人的选择让读者们窥见了这两个人物的内心真实一面。
然而还没完——
这个心高气傲少女却选择了,让才人,自己的使魔、恋人逃走,就牺牲自己一个人。

“我也不喜欢死得一文不值啊。不过要是为了让大家活命的话那就没有办法了。这件事……是真正意义上的名誉。我说,才人,你一直说所谓的名誉很无聊,一直不当一回事,可是,实际上还有这种‘名誉’的啊。为大家而死。这是至高无上的名誉,不是吗?”
才人被她这一番话说得不知道该怎么反驳才好,可是他还是拼命地继续尝试说服她:
“那么我也要死吗?我也得跟你一起吗?为了救这些人,你要牺牲我吗?”
才人以为她会说—你是我的使魔,那是理所当然的啊—可是露易丝没有这样说。
她用悲伤的眼神看着才人……然后摇了摇头。
“你还是快逃走吧,没有必要陪我。”
“你说什么?!”
“你的飞行机械应该还在维先达尔好上吧?你可以用那个和你的女仆小姐一起前往东边的世界。”
 

接下来,一直口嫌体正直的贵族少女提出了要和才人举行婚礼。

为什么我会想要举行婚礼的呢?
是不是我想要一个形式?
因为我和才人之间,可以说是什么也没有……
结果我没能好好回应才人的表白,也没有可以让我回应的时间恶劣。
既然都到了最后了,就让我的心意变得坦率一点吧。
可能就是因为有这种想法,我才会提出举行婚礼的吧……
 

前面八卷以来一直傲娇的少女,在面临生死之别,最后的婚礼上,却终于要坦然地说出自己的心情。剧情在另一个角度冲到顶点。
可是这还是不算完——
突然被才人说“喜欢你”,露易丝不禁脸红得像热透了的西红柿,喜悦之情顿时涌向全身。
“我不是在说谎。我觉得跟你相遇,真是太好了。”
露易丝轻轻地低下头。要说的话,就只有现在了。
“我、我也……”
就在她想要继续说下去的时候……一阵睡意袭了上来。
“咦……咦?我……”
那突如其来的睡意很强,眼前慢慢变得一片漆黑。
“你、在酒里……”
之后,她就再也说不下去了。露易丝的身体渐渐失去了力气,意识也渐渐远去。

才人在酒里加了迷药——原本女仆给他用来迷倒路易斯脱身的东西,却被用在了截然相反的用途上。剧情从一个高峰猛然翻转过来,走向另一个意义上的高峰。
继路易斯做出决定性意义的选择之后,才人也做出了选择,也是最后的最终极的选择。
“为什么你要去?恕我直言,你这样子过去就等于送死。你不是一直说为了名誉而战,这种话是愚蠢的吗?”
才人考虑了一下,开始不耐烦地皱起眉毛,摇了摇头。
“因为我说出那句话了啊。”
“什么话?”
“我说了我喜欢她。”
朱利奥大声笑了出来。
“啊哈哈哈哈!你真像我们罗马里亚的男人呢!”
然后才人沉着脸,环抱双手于胸前。
“其实,与其说是为了自己喜欢的女孩子,不如说是为了自己吧。”
“如果你不介意的话,能够告诉我那句话的意思吗?”
才人的视线笔直地注视着前方,说道:
“我觉得如果现在我不去的话,我说的那句喜欢就等于是一句谎言了,我实在无法容许自己说的话变成假话,更无法忍受自己的感情变成虚假的东西。”
朱利奥把手指按在额头上,作出了头疼的动作。
“我……是不是说了什么奇怪的话了?”
“虽然你不是贵族,我也不是贵族—”
“嗯。”
“可是我觉得你刚才说的那句话非常有贵族的味道。”

在这以前,作者反复表现,主角是一个批判贵族思想的穿越者,一个得过且过的平凡现代人,一个认为生命高于一切,绝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人。
可是,在这最后的时刻,他却做出了截然相反的决断,说出了贵族一般的言辞,以无匹的勇气走上了自我牺牲的道路。
颠覆性的却又合乎情理的剧烈转折带来了非凡的阅读效果。据我所知,很多读者在这里都忍不住流下眼泪。
这就是高潮。
按照某些戏剧理论,在高潮位置,人物的意志达到最强,也展现他们性格中最真实最本质的一部分。故事的价值在此凸显。
从上面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

1、高潮需要大量铺垫,或者说,整部书其它部分都在为高潮服务。
2、故事的意义,比如爱、勇气、责任,靠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冲突来表现。这种冲突越剧烈,故事意义也就越深入人心。
3、高潮处人物要做出决定性选择,发生决定性转化。

4、高潮往往具有仪式性。
上面三点很多写作理论都阐述过。我就不细说了。
最后这一点我多说几句。
不论是魔法少女鹿目圆香的究极变身,还是平贺才人迎向数以万计的敌军,其原因、经过、结果都隐含着宗教仪式性。
通过参与宗教仪式,让人的心灵得到哺育,灵魂得到洗涤,这是所有宗教仪式共有的特征。
而古今中外,最原始的最易于被理解的宗教仪式是“献祭”——将美好的生命、价值献祭掉,牺牲掉,让参与仪式的人获得祭品的生命力,从而变得更健康,强大。这在人类历史中被无数的宗教、神话传说和文艺作品实践过的“原型”,其感染力是惊人的。(之后会专门拿一篇来探讨“原型”)
在《魔法少女小圆》中,被摆上祭坛的是小圆自己。她是自愿献祭。
在《零之使魔》中,献祭仪式经过了一次转换。先是路易斯把自己的荣誉感、爱情、生命作为祭品,而才人是参与献祭的人。才人经历这场仪式后,他获得了无尽的勇气和力量,接着他主动把献祭仪式颠倒过来,将自己的生命、爱情、和勇气作为祭品。
实质上,祭品必须自愿,这个仪式才会更有意义。
也许有朋友要问了,《零之使魔》的献祭,一开始才人是接受献祭的人。可是《魔法少女小圆》和零使的后一次献祭,参与仪式,接受献祭的人又是谁呢?
这是个关键问题。

接受献祭,隐藏着参与仪式的人实际上是读者。
读者们全盘参与其中,却不自觉。他们目睹了故事人物将自我作为祭品牺牲掉的全过程,所以会获得一种崇高感,一种“宗教般的精神体验”。
除了“献祭”,还有“顿悟”,这也是很多宗教里常见的仪式,在小说中作为隐藏的“原型”出现。只是其文化痕迹更明显,感染力不如在原始社会就出现的“献祭”各位朋友可以仔细去回想一下,那些曾经深深打动你的作品,其中的高潮和人物最终转化是否包含了宗教仪式性。
总而言之,高潮是故事里的最强转折,是保证故事起伏的关键,能写好高潮的作者才称得上好作者。

用复合增加剧情的广度,用高潮增加剧情的深度,这样的故事才能够“值得一讲”,值得让读者掏钱。
 
五、叙事与文笔
 
很多人都愿意谈文笔谈叙事。毕竟比起所谓的故事设计、人物塑造,文笔看得见摸得着,谈起来更“实在”。
嗯,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个“实在”的东西。
看了两百篇文之后,我认为,大部分文看三千字左右就可以清晰地判明作者的水平。只要看这前三千字的叙事即可。叙事文笔直观反应作者的水平。一般而言,好的故事必然伴随着好的叙事,而叙事文笔出了问题,则这个作者构造故事的能力也令人怀疑。
就说开头的三千字,有这么几种典型的坑爹叙事。
1、废话半天不进入故事重点。

最明显的症状是写了好几章,主角没出现。这种文常见于战斗类,如修真、争霸、奇幻。一些作者想“营造出浩大/壮烈/玄奇”的气氛,于是从XX年甚至XXX年之前XXXXX和XXXXX大战起笔,一写就收不住,写出几千字来。这时候主角的爷爷可能还刚出生。而写这几千字不但没有达到营造气氛的目的,更让读者觉得困惑。
这是作者无法掌握故事的体现。故事是主角的故事,是他在实现自己目标过程中跌跌撞撞不断前行的过程。值得刻画,值得倾注笔墨是主角不断转折最终奔向终点的过程。不能对这个过程产生影响的事件人物,删去,影响较小的,略写。
作者知道主角的哪些事情能吸引读者,就不会犯这样的毛病。
2、神神道道,遮遮掩掩

见了太多这样的开头,一个XX神跟XX魔在在说话,讲话的时间是宇宙大爆炸之前或者世界毁灭之后,言语间还夹杂着诸多作者自己一知半解的伪科学神学哲学术语。继而主角登场了,一上来就是苦逼文艺范,言谈举止间似乎掩藏着诸多不可细说的秘密。文章这时候已经三五千字出去了,读者可能还连主角叫啥,在哪干嘛都不清楚。
这种作者一般都认为,自己的文章后期要揭露一个天大的阴谋,要写一场旷世难遇惊天地泣鬼神的天界魔界大战。所以一上来就竭尽全力花费笔墨地向读者们“暗示”这样的“高潮”“结局”,全然不顾自己的主角还是个裸奔的无面人。
3、开场就大篇幅解说介绍

有许多作者用大篇的说明开头,三千字里有两千字是说明。他们觉得让读者们了解一个要到二十多章才会抵达的国家的风土人情非常重要,而且非常迫切,比让读者知道主角是谁正在干嘛更为迫切。
4、开场就战,连战几千字。
作者觉得让读者看一个只有名字的主角和一大群连名字都没有的人互相喊招式名发波对轰“非常酷”。

5、开场抒情,爱得死去活来,肝肠寸断
参考4
以上种种,都是新手们不了解小说叙事的表现。

打个比方,读者读小说就是沿着作者铺设的迷宫往里走。他们欣赏迷宫墙上华美繁复的花纹,他们期待着突然跳出来的怪物吓他们一跳,他们还希望能在迷宫的尽头发现宝物。
故事是一个探索过程。读者沿着作者的叙事,在主角内心和社会层面同时进行探索,不断递获取信息,了解故事全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探索到的突然转折,角色意志和现实的冲突以及其解决,是他们获得阅读乐趣的关键。
1、控制给读者的信息
迫切需要让他们知道的信息先给读者,比如主角是谁,在哪里做什么,让他们“看清脚下和身边”,之后再不断递向远处延伸。
重要的是过程。

先得给出主角的基本形象。(这点极其重要)

随着主角的视角推进,随着他遭遇困难和挑战,我们揭示他表面之下的真正性情,揭示他不为人知的过去。

或许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一步步揭示女主的性格,向读者展示她在命运十字路口的抉择。
同样,我们也由主角的历程不断递将视角扩大,从他身边,到外部社会,再到大陆,宇宙。了解的信息不断扩充,不断深入。我们认识了大陆各国的军政要员,见识了宇宙的各路强者邪神的超绝战斗技艺,还了解了从人类、精灵、矮人的种族风俗文化。

读者的探索同时在角色内心和外界两个层面上发展,从脚下开始,一点点向前走,景色一点点展现,直至他们探索完迷宫,走出迷宫,或许还带着财宝……
叙事的关键是控制读者得到的信息。要让读者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了解故事,让他们走出“探索”的过程。

例子:
最近热播的《another》小说原作就极好地控制读者信息获取。
主要的谜底——十几年前的往事由不同的人讲述,却往往讲到一半停了。而剩下的部分,也要等更多的不幸降临,更多的诡异萦绕着主角时,才一点一点揭开。四周的人和主角接触,却都瞒着主角些什么,而见崎鸣,显然的事件关键人物,又对主角半遮半掩,见面总和他谈些“实在”的话题,又不断地暗示着玄玄乎乎的事情。
正是主角随着危机加深不断探索事件,摸清迷雾后真相的过程构成了故事。

倘若出现这么一个人物,见主角就把十几年前的往事一股脑抖搂出来,这故事就没得可讲了。
像《ANOTHER》这样的侦探类小说常用“揭示”的手法,不止在故事事实上转折,还在读者信息的给与上“人为”地创造转折——侦探们接近真相的过程不断受阻,他们却也不断递获得了一块块信息拼图,直到最后拼出事件全貌。

因此信息的控制是关键。
前面举的五个反例中,全都是信息控制不当。

一是信息方向不对,二是深度信息开头给的量过多,迫切需要交代浅近信息却没给够,三的问题和二一样。四五则是同时犯了这两个错误。
信息控制得不当,也就意味着迷宫搭建得乱七八糟,读者探索时自然会对迷宫的作者怨声载道,或者干脆抽身离开。
2、迷宫的墙壁、怪物、财宝。

理想的故事讲述方式应该是什么样的?
首先迷宫墙壁最好画上漂亮的花纹。华丽丽的打斗描写,搞笑段子,卖萌桥段,床戏和擦边球,诗情画意,大多可以归在此类。

尽管大部分人其实是来走迷宫的而不是来欣赏壁画的,但漂亮的壁画会向读者暗示“这货能画出这么漂亮的画来,设计迷宫应该也会不错”。对于徘徊在迷宫入口处的人,迷人的壁画无疑是让他们下定决心走进迷宫的好理由。
当然,作者应该时刻意识到,自己是在搭建迷宫,是在讲故事,不要沉醉于创作壁画。不要沉溺于创造精细华美的语言——除非故事的转折高潮需要渲染。

其次,迷宫之中要有怪物。我并不是指主角遭遇的故事里怪兽BOSS,而是指故事里的转折(当然也包括前者)。
就像之前在“故事的基本形式”中提到的,故事必须有转折。这种转折包括事实上的转折,还有读者获知信息的转折。
例如,一对夫妻一直相敬如宾,在邻居同事看来还是模范夫妻。忽然有一天妻子把丈夫捅死了,而后向警察自首,说丈夫早有外遇,还图谋用离婚来诈取财产。

前面杀人、自首可以算事实上的转折,之后交代案情则同时有“揭示”和事实上的转折,妻子向警察(以及读者)交代她杀人的原因。
整个发展可能还进一步向我们揭示了夫妻两个人的性格——丈夫阴险狡诈,妻子则较为冲动,固执。
一些短篇小说实际情节简单,因而格外依靠叙事方式的转折,即“揭示”。

第三,财宝。
按照一些戏剧和银幕创作理论,每一个转折后面都潜藏着故事意义,每一次主角的选择都给他带来变化,直到高潮,这次转折是飞跃性的,而主要故事意义也自然地显露。

财宝可以做两方面解。
角色在巨大的转折,考验,应该会有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收获。(也有反过来的情况,即堕落而受惩罚)
对于读者来说,故事意义即是他探索迷宫获得的宝藏。
“要奋斗”“好人终有好报”“正义必胜”“珍惜身边的亲身朋友”“面对诱惑保持自我”这些都算。

当然,现在的作品也常有诸如“中二万岁”“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有权有势有力才是硬道理”一类的“故事意义”
一般而言,故事意义还是很重要的。连好莱坞商业大片都要标榜一番,何况小说?

转折后面本来就潜藏着故事意义,需要做的不过是把它挖出来,装点一番。只需要看看高潮时人物的选择和转变,故事意义就昭然若揭了。
比如某些起点网文,人物不择手段追逐力量,为了“修真”杀人,吃人,即使作者不明说意义,读者也能感受得到。

再比如《星球大战》,就是部很标准的英雄史诗,勇者与邪恶势力争斗,最终取得胜利。其意义也自不待言。
总之,一篇故事的叙事最好有光鲜的外表,强有力的多加铺垫的故事转折,在故事转折后渲染升华与之相契合的故事意义。这些,再加上精心控制给读者的信息,就是很不错的叙事。

关于文采语言,我个人认为,文采语言其实非常重要。
就比如高潮时刻需要作者行文节奏慢下来,进行铺陈和渲染,这时候语言就极大关乎读者的阅读感受。而以战斗为主打的作品,作者对于战斗过程的描写,也直接关系到读者对作品的感官。

故事叙事需要好的语言,该沉重有力的时候写不出力道,该虚写的时候又过于僵硬,必然会让整个故事的阅读效果大打折扣。
至于什么样的语言是好语言,我只能说,语言不是越华丽越好,至于什么深刻灵秀,那对大部分写手来说遥不可及。
由繁入简难度远比某些人想象的要大。

另外,随便去模仿诗人和大作家的语言,就如同东施效颦。不知其所以然,徒具其形的模仿实在伤读者的眼睛。
模仿郭敬明的(这货倒是算不得作家),还有模仿西尾维新的各位少年们,歇歇吧。先学会把事情写的清楚明白,然后是生动形象。

描写的顺序,详略,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是基础。遣词造句有多少货就倒多少货,别乱用成语——顺便说一句,如果不能精准地使用,成语的表达效果往往不好。其它形容词也是一样。几个矛盾怪异的形容词堆在一起会让读者感到困惑,从而毁掉你想要的效果。
还有错别字,病句,这些都是语文的基础,就不多说了。

责编:刘卓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