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解放军文职 > 解放军文职专业 > 汉语言文学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 外国文学讲义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5-21 17:42:38

 

目录

第一讲  古希腊文学 2

一、古希腊文化的渊源 2

二、希腊文学概述 2

三、《荷马史诗》 2

四、古希腊戏剧 2

五、古罗马的文学概况 3

第二讲  中世纪文学 4

一、历史背景最黑暗的世纪 4

二、思想特征: 4

三、 中世纪欧洲文学概述 4

四、 但丁及其《神曲》 4

第三讲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5

第一节    概述 5

一、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5

二、文艺复兴在各国的特征 5

第二节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5

一、生平和创作 5

二、作品分析 5

第三节    莎士比亚 6

一、生平 6

(1564.4.23—1616.4.23 6

二、时代背景 6

三、文学基础 6

四、创作分期 6

第四讲  十七世纪文学 8

一、历史背景 8

二、社会思潮 8

三、古典主义文学 8

四、 莫里哀 8

第五讲  十八世纪的欧洲文学 9

一、 启蒙运动 9

二、 代表作家与作品 10

三、歌德与《浮士德》 10

第六讲  十九世纪初期文学 11

一、浪漫主义的产生 11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1

三、浪漫主义文学概况 11

第七讲 十九世纪中期文学(1830-1871) 13

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 13

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13

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况 13

四、司汤达《红与黑》 13

第八讲  十九世纪后期文学 14

一、 历史背景 14

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4

三、自然主义文学 15

四、唯美主义 15

 

 

 

 

五、象征主义 15

六、托尔斯泰(1828—1910 15

第九讲  二十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 16

一、历史背景 16

二、各国基本情况 17

(一)英国 17

(二)法国 17

(三)德国 17

(四)美国 17

(五)俄苏文学 18

(六)欧洲其他作家 20

第十讲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上) 20

一、特征: 21

二、 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21

第十一讲 现代主义文学(下) 21

一、后期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21

二、后期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21

 

 


第一讲  古希腊文学

一、古希腊文化的渊源

    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史上最古老的文学,它是欧洲文学的源头。

古希腊文化的渊源是公元前2600年━━前1100的克里特━━迈锡尼文化。合称爱琴文化。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学都是在爱琴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希腊文学概述

    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开端,它从公元前12—2世纪,是古希腊奴隶社会的产物,分为三个阶段:

1、氏族公社向奴隶制过渡时期(前12—9

    主要文学成就是神话史诗,称为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

2、奴隶制的形成和繁盛时期(前8—4      

     前期主要文学成就是抒情诗寓言

     后期称为古典时期,文学艺术在雅典得到空前发展,主要是戏剧文艺理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悲剧与喜剧。

3希腊化时期(前4世纪末2世纪)

     希腊被马其顿王国征服,奴隶制衰落,文学凋敝了。

    唯有新喜剧有一定的成就,代表作家米南德《恨世者》。

三、《荷马史诗》 

1 史诗的形成

     史诗产生于公元前12—8世纪,同这一时期发生的特洛亚战争有关。战后的小亚细亚一带流传着歌唱战争双方英雄的歌谣,这是《荷马史诗》的基础。

     由民间艺人口头传唱,代代相传。后经盲诗人荷马加工整理,形成具有完整情节和统一风格的诗史。前6世纪才形成文字,前2世纪才最后编定。

2《荷马史诗》内容简介

《伊利亚特》  

    又名《伊利昂纪》,大约出现于公元前9世纪,但史诗中的故事则发生在公元前12世纪(相当于我国的商朝)。       

     当时希腊联军和特洛伊发生了持续10年的战争,诗主要叙述战争中传奇式的情节,着重描绘了希腊英雄阿喀琉斯的伟大形象。重点放在最后的51天,特别是后4天。

      全诗24卷,15963行。 

《奥德修斯》

    又名《奥德修纪》,叙写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返乡的故事。他在海上屡遭大难,花了十年时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故乡。其妻在家不断遭到求婚者的纠缠欺凌,苦苦等待他归来。夫妻、父子最终团圆,奥德修斯重新做了伊达卡的国王。

3 人类童年时代的杰作

1)反映了古希腊广阔的社会生活

2)表现了古希腊人英雄主义、集体主   义的崇高理想

3)透露了以人为本、进取乐观的思想

4)高超的艺术表现力(艺术的最高峰)

       a  巧妙而完整的结构

       b  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c  生动形象的语言

四、古希腊戏剧

是盛行于古希腊奴隶制全盛和衰落时期的悲剧(tragedy)和喜剧(comedy)

(一)悲剧:

     、起源于酒神颂歌,原意是山羊之歌”(tragoidia)。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定义是:悲剧是对于一种严肃的、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为的模仿。看古希腊悲剧使人感到振奋,有一种强大的震撼力。希腊语称之为卡帕西斯,含有净化、陶冶、宣泄的意思。观看悲剧使人会产生同情,联系自身从而起到陶冶与净化的作用。 

    酒神——狄奥倪索斯Dionysus,是象征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增殖之神,据说他是宙斯与人间美女塞墨勒的后代,由于他教希腊人学会了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所以又被称作酒神。

三大悲剧家:

     “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Aeschylus)——“有强烈倾向的诗人。为表演增设了第二个演员,他一生写过70个剧本,流传下来的只有7部,共获得17次头奖。代表作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us Bound)。它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权、敢于反抗专制统治的英雄形象。该剧思想崇高、风格庄严,是一部英雄悲剧 “让电火的分叉卷须射到我身上吧,让雷霆和狂风的震动扰乱天空吧;让飓风吹得大地根基动摇,吹得海上的波浪向上猛冲,紊乱了天上星辰的轨道吧,让宙斯用严厉的定数的旋风把我的身体吹起来,使我落进幽暗的塔耳塔洛斯吧;总之,他弄不死我。”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俄狄浦斯王》:十全十美的悲剧

    米蒂亚,又译美狄亚。在希腊神话中,她是科奇斯岛会施法术的公主,也是太阳神赫利俄斯的后裔。她与来到岛上寻找金羊毛伊阿宋王子一见钟情。 

    为了帮助伊阿宋取得金羊毛,美狄亚用自己的法术帮助伊阿宋完成了自己父亲定下的不可能任务,条件是伊阿宋要和她结婚。取得金羊毛后,美狄亚和伊阿宋一起踏上返回希腊的旅程。美狄亚的父亲听到她逃走的消息,派她的弟弟前往追回她。美狄亚杀死了自己的弟弟,并将弟弟的尸体切开,分割成碎段,抛在山上各处,让父亲和追赶的差役忙于收尸,以此拖延时间和伊阿宋一行人离开。 

    伊阿宋回国后,美狄亚用计杀死了篡夺王位的伊阿宋的叔叔,伊阿宋取回王位但也开始忌惮美狄亚的法术和残酷。后来伊阿宋移情别恋,美狄亚由爱生恨,将自己亲生的两名稚子杀害,同时也用下了毒的衣服杀死了伊阿宋的新欢,逃离伊阿宋的身边,伊阿宋也抑郁而亡。 

美狄亚形象

特点:她敢爱敢恨、聪明坚强,尽管疯狂复仇的连串举动令人惊愕,但由于剧作家细致地刻画了美狄亚走投无路的绝望心理的发展过程,让观众在觉得可信的同时仍然对她感到同情。

典型性:是在夫权、神权、政权三重压迫下的妇女形象。

3  基本特色

1  一种综合艺术

2  重要的歌队

3  取材于神话的英雄悲剧

4 严肃与卡塔西斯净化宣泄陶冶

5  既重视命运,又重视人的力量

(二)喜剧

   1、起源于酒神祭典之中穿插的即兴逗乐的歌舞表演和民间滑稽戏。

   2、喜剧之父—— 阿里斯托芬

       代表作——《阿卡奈人》,表现了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主题。

        《鸟》是欧洲文学中最早描写理想社会的作品。

五、古罗马的文学概况

(一)古罗马与古希腊

    古罗马是希腊文化传播到欧洲各地的中介和桥梁。罗马人崇尚武力,建立了庞大的帝国,文学基础相对薄弱。但罗马人又很善于吸收外来的文化,他们在军事和政治上征服了希腊,却在文化上被希腊人所征服,古罗马成了古希腊文化的直接继承者。古罗马文学是在古希腊文学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出自己的特色的。

(二)文学的发展分期

古罗马文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罗马文学(公元前3世纪¡ª前2世纪)

中期罗马文学(公元前1世纪¡ª公元1世纪初)

晚期罗马文学(公元1世纪¡ª5世纪中叶)

早期罗马文学

时代背景早期罗马文学是在罗马共和时代(前240¡ª前30年)的大部分时期里创作的。

主要成就戏剧

    罗马原有阿特拉笑剧和拟剧两种民间戏剧,在受到希腊化时期希腊新喜剧的影响后,发展起了自己的戏剧。

代表作家

    普劳图斯和泰伦提乌斯。这两位剧作家都以创作喜剧见长,也均受到希腊新喜剧的影响。他们的作品大多都是改编自希腊新喜剧,题材也是希腊的,但所反映的却是罗马的社会生活。 

普劳图斯(约前254184年)

出身:出身下层平民。

思想:作品讽刺性强,常常揭露罗马上层阶级的骄奢淫逸,塑造聪明智慧的奴隶,同情妇女低下的社会地位,具有民主倾向。

代表作:《吹牛的军人》、《孪生兄弟》、《一罐黄金》等是他的名剧,后两者曾分别被文艺复兴时代的莎士比亚和古典主义时期的莫里哀所借鉴,创作出了《错误的喜剧》和《悭吝人》。 

泰伦提乌斯(约前190¡ª159年)

身份:是个受过贵族教育的获释奴隶。

风格:作品风格文雅、结构严谨。

思想: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宽容和谅解,更受贵族文人的青睐。

代表作:《婆母》和《两兄弟》是他的代表作。

中期罗马文学

时代背景共和时代末期和奥古斯都(屋大维)时期(前31¡ª14)。

文学成就:主要是诗歌和散文。

重要作家:散文家、演说家西塞罗、哲理诗人卢克莱修、抒情诗人卡图卢斯。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是该时期最重要的三位诗人。

《物性论》:卢克莱修的长篇哲理诗,不仅在文学史也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奥古斯都时期是罗马进入帝国时代的开始,国内政局稳定,经济兴盛,文化繁荣,成就了罗马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

代表诗人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是该时期最重要的三位诗人。

维吉尔(公元前70—前19年)

早期作品:早期的主要作品是《牧歌》十章。第二部重要作品是发表于公元前29年的《农事诗》四卷,与希腊诗人赫西俄德的《工作与时日》有异曲同工之妙。

代表作:令维吉尔彪炳文学史册的是他不朽的史诗作品《埃涅阿斯纪》。

《埃涅阿斯纪》故事梗概

    特洛伊城邦被希腊人攻破后,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带领残存的百姓经过七年的海上漂流,在母亲维纳斯女神的引领下,来到了迦太基。

    美丽多情又善良的迦太基女王狄多不仅收留了亡国的特洛伊人,还将自己的爱情献给了埃涅阿斯。但是,埃涅阿斯身负建立一个新国家的神圣使命,最终责任和义务战胜了个人的感情,挥泪离去。狄多绝望自刎。

          埃涅阿斯最终率众来到了拉丁姆地区,在战胜了敌对的竞争者后,成为这里的主人,在泰伯河畔建起了一个新的城邦。

《埃涅阿斯纪》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埃涅阿斯纪》创作完成于屋大维帝制时代

思想内涵是赞颂奥古斯都屋大维和罗马帝国、讴歌民族精神的杰作,充分体现了古罗马文学的理性意识和集体精神。 

晚期罗马文学

时代背景是罗马帝国由盛而衰时期的文学。罗马曾经历了两百年的和平发展,此后即因国内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陷入不断加深的危机之中,奴隶制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痼疾。公元5世纪后半叶,腐朽的西罗马帝国终于在内部奴隶起义和外部蛮族的双重打击下灭亡了。

文学成就文学在这一时期里发展缓慢,只有塞内加的悲剧、马尔提阿利斯和尤维纳利斯的讽刺诗、琉善的讽刺散文对话、佩特罗尼乌斯的小说《萨蒂利孔》、阿普列尤斯的小说《变形记》(又名《金驴记》)比较著名。

第二讲  中世纪文学

一、历史背景最黑暗的世纪

    日尔曼民族在476年灭亡了西罗马帝国,欧洲从此进入了封建社会。476年到17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是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

    中世纪的意识形态是宗教和神学,基督教是封建社会的支柱。教会掌握了土地,控制了文化,乃至控制了世俗政权。一切文化和学术都染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古代文明和日尔曼先前的文化遭到排斥和摧残。

二、思想特征:

1)基督教思想制约着中世纪文化。

2)在各种文化的交融中,中世纪文学突出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3)中世纪作为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形态,出现了特定阶层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 

三、 中世纪欧洲文学概述

(一)主要文学类型

    1、教会文学:

    文学为宗教服务,主要内容是以《圣经》为指导,讲述宗教故事,歌颂上帝、赞美基督、崇尚苦行,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

2、骑士文学:

    骑士制度的产物,反映骑士的生活理想,主要包括忠君、护教、行侠三个方面的内容和宗教、爱情、冒险三种主题以及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体裁。例如《破晓歌》、亚瑟王传奇

3、英雄史诗和民谣:

    包括蛮族史诗和封建史诗。后者主要有法国的《罗兰之歌》(4002)、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和古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4、城市文学:

   代表作是法国的讽刺叙事诗《列那狐的故事》、长篇故事诗《玫瑰传奇》

四、 但丁及其《神曲》

1 新旧交替时期的诗人(1265—1321年)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伟大先驱,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丁标志着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始。

    1307年开始创作《神曲》,1321年完成。13219月病逝。

2 新旧交替时期的巨著 《神曲》

    原名《喜剧》,后来薄伽丘为它加上神圣一词,汉语译为《神曲》。包括三篇,每篇33章,加上序诗共100篇、14233行。

1)写作动因:

      爱情的升华;人生与社会因素

2  结构与内容

      全诗由《地狱》、《净界》和《天堂》三篇组成,共一万四千二百三十三行。

      采用梦幻的形式,描写诗人先后在维吉尔和贝亚德引导下在地狱、净界和天堂神游的故事。

1、《地狱》:九层

第一层:候判所   异教徒  荷马  贺拉斯  奥维德

第二层:色欲罪   海伦 

第三层:饕餮罪 

第四层:贪婪  挥霍者

第五层:愤怒者

第六层:邪教徒

第七层:暴君、惯用暴力者、自杀者、蔑视上帝者

第八层:欺诈、谄媚、贪污者        罗马教皇

第九层:叛徒、背信弃义者      犹大

3)思想内容及主题

    思想内容: 对封建社会的罪恶进行了广泛的批判;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 

    主题: 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人类应该依靠理性和信仰的引导,认识罪恶,改正错误,经受苦难和考验,到达真理和至善的境界。 

4)艺术特色

 a)结构别具匠心

 b)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c)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d 开创了以本民族语言写作的先例

第三讲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1  文艺复兴

  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场以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反封建、反教会神权的思想解放运动。

最初兴起于意大利,逐渐扩大到法、德、英、荷、西班牙等其它欧洲国家。 

2、人文主义(Humanism)

    又称人本主义、人道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资产阶级世界观,是与神学世界观相对立的世俗世界观。其基本内容是: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现世的积极享乐,反对为来世的苦修行,认为幸福在人间;提倡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等级制度;提倡科学研究,崇尚理性,反对蒙昧主义,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这一切贯穿着一个总精神,即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人道,反对神道。思想的核心是个性解放,个性自由。

    人文主义文学是这一时期文学的主流。

二、文艺复兴在各国的特征

意大利:诗歌、音乐、绘画、雕刻有突出成就,产生了诗人但丁、作家薄伽丘、画家达芬奇、拉斐尔、雕塑家米开朗琪罗、音乐家拉索等;

A、彼特拉克:抒情诗人,第一个人文主义者。代表作是抒情诗集《歌集》,献给恋人劳拉的诗。袒露内心真挚的情感,大胆而直率。

B、薄迦丘:惊世骇俗之作——短篇小说集《十日谈》 ,被誉为人曲

英国:诗歌、戏剧达到空前繁荣,有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托马斯·莫尔《乌托邦》、斯宾塞《仙后》 大学才子派的剧作、莎士比亚的创作。

西班牙:流浪汉小说《小癞子》、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维伽《羊泉村》

法国:表现为自由思想和怀疑思想的流行,有 “七星诗社、蒙田的《随笔集》、弗朗索瓦·拉伯雷《巨人传》成就较高。

 

第二节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一、生平和创作

    塞万提斯(1547——1616)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坎坷,饱受痛苦。曾经参加西土战争并因伤致残失去左手,还在土耳其人的监狱中度过了五年牢狱生活。回国后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几次遭人诬陷而入狱,在狱中开始构思《堂吉诃德》。1605年出版了《堂吉诃德》第一部,为他赢得了声誉,但是没有带来财富,而且还招致封建贵族和教会的攻击。1614年出现了伪造的《堂吉诃德》第二部,对人物形象进行了歪曲。塞万提斯抱病完成了《堂吉诃德》第二部,并于1615年出版。1616423 日因患水肿病去世。

    其他作品:《伽拉苔亚》、《训诫小说集》等

二、作品分析

    1、主题思想:用模拟骑士小说的讽刺笔调,通过描写堂吉诃德与桑丘的行侠故事以及堂吉诃德从执迷不悟到幡然醒悟的过程,否定了荒诞的骑士小说,无情嘲笑了过时的骑士精神和骑士制度,被马克思称为衰落的骑士制度的史诗。同时,它还暴露了统治阶层的黑暗、邪恶势力的残暴,赞美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同情他们的苦难遭遇,表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

2、人物形象分析

A、堂吉诃德:作者称其为精神高尚的疯子,不识时务的英雄。

    “堂吉诃德是最正直、最崇高的,同时却是最可笑的(高尔基)

    “堂吉诃德是个老实的书呆子(鲁迅)

    “在一切欧洲文学作品中,《堂吉诃德》是把严肃和滑稽、悲剧和喜剧、生活中的庸俗糟粕和伟大美丽的东西交融在一起的典范(别林斯基)

3、艺术特征:

   1)它是欧洲近代长篇小说形成的标志。它一方面拆了旧小说的台,彻底扫荡了风行一时的骑士小说,另一方面为近代小说塑造典型人物树立了榜样。

   2)采用节外生枝、线上打结的结构方式,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面。

   3)大量使用经过提炼的民间语言,例如220多条谚语,具有朴实生动、质朴流畅、幽默风趣的特点。

         “女人和母鸡一样,出门就迷失方向。

         “被子有多长,脚就伸多远。

         “出去剪羊毛,自己却被剃成秃瓢。

         “不论贫富贵贱,睡着了都一样。

第三节    莎士比亚

一、生平

(1564.4.23—1616.4.23

11564.4.23出生在英国中部的斯特拉福镇

21571年就读于初级文法学校。

31577年父亲破产,辍学谋生。 

4158218岁时结婚,妻子比他大8岁。

51585-1587年间离开故乡去到伦敦。初在剧院作杂役,后成为雇佣演员。

61588年前后开始为剧团改编旧剧本和修改他人的剧本。

71590年开始戏剧创作。

81594年起,他所属的剧团受到王宫大臣的庇护,称为宫内大臣剧团。 

91599年参加了新建成的环球剧院,并成为股东兼演员。 

101610年从伦敦回到家乡。

111616423日,52岁生日那天,与世长辞。

121623年《莎士比亚戏剧集》出版,本·琼生题词时代的灵魂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二、时代背景

1、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繁荣;

2、封建王权统治达到高潮;

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高度繁荣;

4、国内矛盾重重,是一个敏感的时代。

三、文学基础

    十六世纪后期,英国文艺复兴运动达到高潮,人文主义文学空前发达,诗歌、小说、戏剧等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戏剧

1、英国民族戏剧产生,以民间戏剧为基础,学习了古希腊罗马戏剧。

2、正式剧院的建立,演技的提高,80年代英国戏剧进入繁荣时期。

3、具有古典文化修养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剧作家出现了(大学才子派)

四、创作分期

  1、早期(1590—1600),又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

    这一时期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和艺术风格渐渐形成。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王权稳固统一,经济繁荣。莎士比亚对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人文主义理想充满信心,作品洋溢着乐观明朗的色彩。 

主要作品:

  历史剧9部:《亨利四世》上、下 

             《亨利五世》

  喜剧10部:《仲夏夜之梦》 

《威尼斯商人》   

《第十二夜》

  悲剧3部:《罗密欧与朱丽叶》

《威尼斯商人》主要情节

 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好友巴萨尼奥成婚,向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克借了三千金币。夏洛克因为安东尼奥借给别人钱不要利息,影响了他的生意,又侮辱过他,所以借机报复,在借约上戏言三个月期满还不上钱,就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抵债。安东尼奥因船失事,不能如期还钱,夏洛克就提起公诉,要安东尼奥履行借约。

夏洛克:高利贷资本的代表,是一毛不拔的守财奴。但爱财如命的夏洛克在这场戏的开头却一反常态,不要比借款多几倍的还款,而要一块无用的人肉,可见其心胸狭窄,复仇心极重,一遇机会便要疯狂报复对他不利的人,非要置对手于死地不可,可见其冷酷无情。夏洛克对别人的谩骂反唇相讥,冷静和自信的态度活灵活现。败诉以后他又想要三倍的还款,贪吝的本性又复原了,守财奴的本相暴露无遗。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恶魔。 同时,他也是一个在基督教社会里受欺侮的犹太人。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报复有合理而又复杂的动机。人们对夏洛克,既鄙夷他的贪婪,憎恨他的残酷,又多少同情他所受的种族压迫和屈辱。在很多人的眼里夏洛克是一个贪得无厌、一毛不拔、吸血鬼的形象,又是一个守财奴让一个靠不住的奴才看守着门户,有点放心不下,夏洛克不能说是这部喜剧中的悲剧人物,仆人饿跑了投奔了自己嫉恨的人,而女儿更是抱着自己的财产和情人私奔了,最后甚至是输掉了自己的剩余的一部分财产,他可真是陪了夫人又折兵。更是一个记恶如仇的人,为了报复安东尼奥的辱骂之仇可以不收利息让他一步一步地钻入圈套里,为了就是要得到他的一块肉,可是他得到肉又能怎样?他却说拿来钓鱼也好。其实安东尼奥也是挡住他财路的一个拦路虎,为了自己的财路必须要把这个拦路虎除掉。   

鲍西娅:这是作者极力歌颂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她是一个富豪贵族的孤女。她是个有学问,有修养的新时代的女性,她的谈吐文雅,又机智勇敢,她为了援助丈夫的朋友,女扮男装,作为出庭的法律顾问,判决夏洛克的案件,有胆有识,既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又置恶人于死地,大快人心。可以说,鲍西亚是一个新时代女性形象,是活泼、开朗、大方、幽默的人,她在选偶的时候为了自己心爱的人,不惜作手脚,而当他面对咄咄逼人的夏洛克的时候,是从容不迫,一步步让对手落入自己的圈套中。在许多人看来是一件奇案一筹莫展时,却让这位妙龄少女快刀斩乱麻地解决了,在她的身上闪耀着女性觉醒时代的曙光。 

安东尼奥:他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商人,作者对他是有所美化的。作者写他珍重友情,为了朋友而向高利贷者借钱并为此死而无怨;他宽宏大量,面对夏洛克的无耻阴谋,竟逆来顺受;面对死的威胁,他具有古罗马英雄那样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气概。总之,他身上有正派,重情,温文尔雅等人文主义者为之沤歌的品质。 

葛莱西安诺:他嫉恶如仇,易于激动,嬉笑怒骂,敢于斗争,和安东尼奥形成鲜明对比。

巴萨尼奥:见义勇为,重情重义,但不懂得斗争策略,表现得较软弱。

 :稳重慈祥 

2中期(1601—1607),又称悲剧时期

    十七世纪初,伊丽莎白女王与詹姆士一世政权交替,英国社会矛盾激化,社会丑恶日益暴露。这一时期,莎士比亚的思想和艺术走向成熟,人文主义理想同社会现实发生激烈碰撞。他痛感理想难以实现,创作由早期的赞美人文主义理想转变为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批判。

主要作品:

悲剧7部:(四大悲剧)《哈姆雷特》 《奥赛罗》

              《李尔王》   《麦克白》

喜剧4部:《一报还一报》 《终成眷属》

《哈姆雷特》(1601)

  故事简介 :取材于十三世纪古老的丹麦传奇。在德国威登堡大学上学的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因父王猝然病故,赶回国内。夜间,父亲的鬼魂出现,声称自己系遭谋杀身亡,而凶手是弑兄娶嫂、篡夺王位的克劳狄斯。哈姆莱特决心先查明真相,再复仇。为了免遭毒手,他不得不装疯,并用戏中戏证实了叔叔克劳狄斯的罪行。在与母亲谈话时,哈姆莱特将躲在帷幕后偷听的大臣波洛涅斯错当成克劳狄斯杀死。他的情人奥菲丽娅因父亲被杀、恋人发疯而精神失常,落水身亡。哈姆莱特最终在决斗中杀死克劳狄斯,自己也中毒身亡。
内容分析

  1、悲剧反映的时代现实

    丹麦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反映了封建王朝崩溃之时的现实。旧的道德秩序破裂了,新的道德还未形成。封建残余与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者纠集在一起,造成黑暗的现实。它是欧洲现实的缩影。    

2、悲剧冲突的双方

哈姆雷特人文主义者

克劳狄斯封建君主与资本主义冒险家的结合体

3、悲剧冲突的实质

    人文主义者与封建阶级的斗争,是那个时代的矛盾冲突,是 “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冲突。是一代人文主义者的悲剧,时代的悲剧。

    悲剧在崇高悲壮的气氛中,深刻揭示了社会矛盾,歌颂了人文主义者及其理想,鼓舞人们反封建的斗争。

哈姆雷特的形象

    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先进的人文主义者的代表。

    思想先进,品德高尚,多才多艺。

艺术特色

 1、独特的现实主义

    1)推陈出新,化腐朽为神奇。

    2)现实主义中加入浪漫主义因素。

2、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

    1)多线索的戏剧结构

    2)广泛深刻地反映现实社会

    3)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

3、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1)主导性格显示人物的个性特征

2)在内外冲突中塑造人物

3)在对照中突出人物性格

4、丰富形象的语言

1)个性化

2)形象化

3)高度书面化、凝练而富于哲理、华丽夸饰 

4)多种体裁结合(诗歌、散文、歌谣)

主要作品:

  传奇剧4部:《暴风雨》 《辛白林》

  历史剧1部:《亨利八世》

第四讲  十七世纪文学

一、历史背景

    十七世纪的欧洲大陆处在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继续斗争并取得相对平衡的阶段。但是,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却遇到了挫折。英法两国异军突起。英国在1649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法国建立了欧洲最强大的君主专制国家。文艺复兴时期的动荡纷争过去了,代之以相对统一安定的生活,人心思定,遵循理性与秩序的思想占了上风。

二、社会思潮

     法国思想界推崇理性主义,尊重理智,皈依理性,注重系统,推崇法则。

     理性主义源于古希腊,推崇理性是古希腊哲学的基本精神之一。 

三、古典主义文学

1、古典主义的含义

    古典主义是十七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它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崇拜古希腊罗马文化,把古希腊罗马的艺术看作是艺术创作的理想模式,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

2、古典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

1)拥护中央王权,歌颂贤明君主 

2)崇尚理性原则,遵守公民义务

3)尖锐地抨击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也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

(4)古典主义悲剧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事为题材,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

3、古典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1)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

(2)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戏剧创作要遵守三一律

3)语言准确、精练、华丽、典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

4)人物塑造类型化。

4、古典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法国(P69-71

高乃依(1606—1684)是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其代表作是《熙德》。

拉辛(1639—1699)其代表作是《安德洛玛克》和《费德尔》。 

拉封丹(1621—1695)的《寓言诗》。

布瓦洛(1636—1711)是古典主义的理论家,代表作是《诗的艺术》。

四、 莫里哀 

一、生平创作

莫里哀(1622-1673)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时期剧作家,法国现实主义喜剧的首创者。 

出生富商家庭,10岁丧母。外祖父常常带他看戏。莫里哀酷爱戏剧,自愿放弃继承权,21岁参加了剧团,取艺名莫里哀。从当喜剧演员到做剧团领导人,自己动手创作剧本。1673217日,抱病演出《没病找病》,卸装后咯血而死。终年51岁。 

莫里哀从事喜剧创作和演出30年,创作喜剧近30部。

1、风俗喜剧(1659-1663

    这是莫里哀率领他领导的光耀剧团从外省回到巴黎的时期,是他的古典主义喜剧的开创期。主要写作风俗喜剧,嘲笑社会浮夸风气,抨击封建道德和夫权思想。喜剧8部,代表作是《可笑的女才子》、《妇人学堂》。 

2、讽刺喜剧(1664-1669

    莫里哀喜剧创作的成熟时期,主要写作讽刺喜剧,讽刺宗教伪善和拜金主义。 喜剧12部,代表作是《伪君子》、《悭吝人》。 

3、幽默喜剧(1670-1673

    这一时期莫里哀的喜剧由愤怒的讽刺转为轻松的揶揄,主要写作幽默喜剧和芭蕾喜剧,嘲笑贵族资产阶级恶习,赞美下层人民的智慧。喜剧7部,代表作是《贵人迷》、《无病呻吟》、《史嘉本的诡计》。

二、《伪君子》

   《伪君子》(1664—1669)莫里哀的代表作,欧洲古典喜剧中成就最高的作品。这部剧本最初是为16645月路易十四在凡尔赛举行的仙岛狂欢盛大游园会而写的。由于封建顽固势力和天主教会的阻挠,莫里哀经过了将近五年的斗争,三易其稿,三上陈情表,到16692月,才取得公演的权利。当1664年,剧本的初稿(三幕)第一次在游园会上演出后,教会和封建顽固势力即刻四出活动,反对剧本公演。巴黎大主教和顽固派的后台王太后,都出面向路易十四施加压力。教会还指使人发表小册子,攻击莫里哀是装成人形的魔鬼,应该活活炸死。路易十四下令不准公演,反动势力一时得逞。但是,莫里哀并没有罢休,他为了争取社会同情,曾在各种场合朗读它,在私人宅第里演出它,甚至在教皇特使而前宣读。

    剧情:《伪君子》描写一个笃信天主教的巴黎富商奥尔恭收留了一个伪装圣洁教会骗子答尔丢夫在家,把他奉为良心导师。答尔丢夫在奥尔恭家里为所欲为,图谋勾引其妻子并夺取其家财,几乎弄得这个家庭家破人亡,倾家荡产,最后真相败露,锒镗入狱。剧作深刻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丑恶,答尔丢夫也成为伪君子的代名词。

答尔丢夫形象:

    《伪君子》是莫里哀最杰出的性格喜剧,莫里哀在剧中全力塑造了一个伪善者的典型形象答尔丢夫。贪财好色却伪装圣洁,灵魂丑恶却道貌岸然,假话说尽,坏事做绝。他把自己打扮成一个苦行僧,其实是一个贪图享乐的酒肉之徒,能吃能睡;表面上是一个抛弃人间一切情欲的圣人,实际上是一个灵魂肮脏的淫棍 ,既贪财又好色。当奥尔恭知道了真相之后,他就暴露出穷凶极恶的真面目,想置奥尔恭全家于死地。这是一个骗子加恶棍的形象。

    答尔丢夫个性最突出的标志是欺骗和伪装,这是他的主导性格。

奥尔恭:愚蠢而专横,被达尔丢夫所蒙蔽,最后才被事实从梦中惊醒,迷途知返。

桃丽娜(女仆):聪明、机智、勇敢,心明眼亮,最早识破答尔丢夫的伪善外衣和他贪图金钱、女色的本性。

《伪君子》艺术特色

    这是一部典型的古典主义喜剧作品,符合“三一律”(注)的要求。艺术特色表现如下:

    1、结构完整而严谨。

    第一二幕,主人公出场前的准备;第三四幕,达尔丢夫的丑恶表演;第五幕,答尔丢夫的结局。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围绕揭露答尔丢夫的伪善展开情节。正如莫里哀所说,“从头到尾没有一句话,没有一件事不是在为观众刻画一个恶人的性格。”

2、精彩的人物出场安排

    首先是奥尔恭的母亲柏奈尔夫人出场,通过她与家人的争吵,揭示家庭矛盾。歌德赞曰“是现存的最伟大和最好的开场。”奥尔恭一出场,通过他与桃丽娜的问答,表现其对达尔丢夫的关心以及对亲人的冷淡。答尔丢夫在第三幕第二场上台,作家用几句话和一个抛手帕的动作,就暴露此人的伪善面目。

三、莫里哀的喜剧艺术特色

     1、创作的民主倾向 

     2、改革喜剧艺术

     3、单一性格的艺术形象

     4、灵活运用三一律

第五讲  十八世纪的欧洲文学

 一、 启蒙运动

  1、定义

    启蒙运动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广大人民反封建斗争高涨的历史条件下,在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影响下产生的,它是欧洲继文艺复兴之后的第二次思想革命运动。主要内容 :一是反对宗教蒙昧主义,宣扬理性与科学;二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宣扬民主与法制。 

    它提倡用近代文化启迪人们的理性和智慧,照亮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破除封建迷信,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本主义社会。

2、启蒙主义文学的特征

1)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强烈的哲理性和社会分析性

2)塑造新人物,以资产阶级和平民为作品的主人公

3)创造新体裁,文学形式多样化

    哲理小说(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游记体小说、家庭世态小说、正剧等,都是启蒙文学的新创造。

二、 代表作家与作品

  1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成就最高

   1)丹尼尔·笛福: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鼻祖。代表作是《鲁滨逊漂流记》,1719年,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塑造了一个真正的资产者鲁滨逊的形象。笛福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他的中心思想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特别是贸易;他主张扩充殖民地,反对专制政体、等级制度,为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

    2)江奈生·斯威夫特:杰出的讽刺作家。代表作是《格列佛游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慧马国等故事是通过格列佛的游历串联起来的,这是继承了流浪汉小说的结构方法。这部作品的语言朴实清晰,准确有力。

    3)亨利·菲尔丁:十八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散文中的荷马代表作是《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 ,是一部喜剧性的散文史诗,对十九世纪的英国小说影响很大。小说通过弃儿汤姆·琼斯和乡绅女儿苏菲亚·魏斯顿的恋爱故事,描绘了十八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真实的图画。全书由三部分组成,分别叙述主人公在乡村、在逃往伦敦的路上和在伦敦的活动。

2法国:主要艺术形式是哲理小说

    哲理小说是启蒙文学的主要艺术形式,属于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新品种。作者并不刻意追求动人的故事情节、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完整的艺术结构,而是将其对哲学、宗教、政治、社会等问题的见解,通过有明显寓意的故事或形象表现出来,深刻、巧妙地揭示生活哲理。

    伏尔泰《老实人》等26部哲理小说(法国启蒙运动的首倡者和领袖)

    狄德罗《拉摩的侄儿》

    卢梭《新爱洛伊丝》、《爱弥儿》、《忏悔录》

   1)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   书信体小说

   2)伏尔泰:《查第格》、《老实人》、《天真汉》

   3)狄德罗:《百科全书》 、《修女》、《拉摩的侄儿》(辨证法的杰作)、《定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

4)卢梭:《新爱洛绮丝》、《爱弥儿》、《忏悔录》

5)勒萨日:《吉尔·布拉斯》

6)戏剧家博马舍:《费加罗的婚姻》  正剧(又称严肃喜剧市民剧,打破了传统的悲剧和喜剧之间的界限,将平民百姓当作戏剧主人公,用日常语言表现平民的日常生活。)

3德国:狂飙突进运动(P87

1)莱辛:美学著作《拉奥孔》、《汉堡剧评》Hamburg Dramaturgy 

2)席勒:《强盗》) 、《阴谋与爱情》Intrigue and Love (1783)、《威廉·退尔》William Tell(1804).

3)歌德 《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

狂飙突进运动

    18世纪70年代中期,德国出现了狂飙突进运动,它是德国资产阶级发动的第一次全德性质的文学运动。这个运动的主要精神是反对封建割据,提倡个性解放和创作自由,歌颂自然,强调天才和民族风格。它对促进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起了积极作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这个运动的名称来源于运动的参加者克令格尔的同名剧本。他在剧本中宣扬反抗思想,洋溢着狂风暴雨般的热情。     

    这一运动的纲领制订者是文艺理论家赫尔德尔,代表作家是青年歌德和青年席勒。

三、歌德与《浮士德》

(一)生平

    歌德(1749—1832)德国大诗人。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期德国文学的主要代表。 出生富裕市民家庭,父亲是市参议员。16岁上大学学法律。22岁毕业,取得法学博士学位。1775—1786年在魏玛公国做了10年官。以后专事文学和科学工作。1791年任魏玛宫廷剧院经理,领导剧院27年。1832年去世,终年83岁。

    歌德一生的恋爱生活丰富而曲折,充满浪漫主义色彩。1775年,他在法兰克福与16岁的莉莉·斯温曼订婚,使他度过一段一生中最激动、最幸福的时光,但终因家长反对,两人未能结成连理。 1786年与23岁的克里丝蒂娜同居,180610月,结婚,10年后妻子先他去世。歌德在晚年又经历了一次传奇式的爱情—74岁时爱上了19岁的莱维佐夫。社会舆论的反对,使他的最后一次爱情遭到失败。

    歌德为人类文明留下了丰富的遗产,除了不朽的文学作品外,他在美学、哲学、历史以及地理学、生物学、物理学和天文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研究成果或发现。他发现了人的颚间骨,对解剖学做出过贡献;他的《颜色学》向牛顿的机械观提出了挑战;他提出的生物进化学说比达尔文早了近百年。

    歌德作品传入中国大概是在戊戌变法前后。1922年,郭沫若全译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正式出版,其后他又陆续译出《浮士德》。

(二)主要创作

      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1774 

      抒情诗和叙事谣曲《迷娘》、《流浪人的夜歌》 

      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1795—1829 

       诗剧《浮士德》(1749—1832

(三)《浮士德》

    《浮士德》是歌德六十年呕心沥血完成的一部杰作,它是歌德的代表作,也是当时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

    它与荷马史诗、《神曲》齐名,被认为是史诗性的巨著,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1  题材来源

     取材于德国十六世纪的民间传说。 浮士德原名约翰·乔治·浮士德(1480—1540?),是一个跑江湖的魔法师,懂得炼金术、星相术、占卜等。死后,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传说。

    《浮士德》源于一个叙述浮士德与魔鬼订约,漫游世界,满足各种欲望,享受人间的欢乐,最后惨死魔鬼之手的故事。

2  形式:

     《浮士德》以诗剧的形式写成,分为两部,共12111行。

      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以主人公浮士德的思想发展为线索,写他探索真理的一生。

3  内容简介

1)魔鬼靡非斯特与天帝打赌

2)学者生活(魔鬼靡非斯特与浮士德打赌)

3)爱情生活(德国玛甘泪)

4)政治生活(神圣罗马帝国的宫廷)

5)艺术(追求古典美)生活(希腊海伦)

6)事业(改造大自法)生活(你真美啊,请停留一下!

4  思想意义(主题)

    浮士德探索人生的真理,而且永不满足,不断追求,代表了人类的命运和前途,其追求概括了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初欧洲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探索历程。

5  艺术特点

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

2)丰富多样的诗歌艺术

3)善用矛盾对比的方法配置人物、安排场面

第六讲  十九世纪初期文学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欧洲,不但在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转变时期,而且也是文学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流行了二百多年的古典主义已处于弥留阶段,浪漫主义的文艺思潮兴起,并很快席卷欧洲。

    十九世纪头三十年,浪漫主义文学得到了辉煌的发展。

一、浪漫主义的产生

 1、历史背景

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后的动荡现实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

2)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3)十八世纪英国伤感主义文学的影响。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偏爱表现主观感情

  2、推崇想象力 ,追求自由

  3、热爱大自然

  4、重视中世纪的民间文学

  5、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6、常用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体裁(诗歌)

三、浪漫主义文学概况

1、英国文学:

   1湖畔诗人:他们憎恶英国的资本主义城市文明,长期隐居在英格兰西北部昆布兰湖区,被称为湖畔派

   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 、《丁登寺》 

   柯勒律治《老水手之歌》

   骚塞 《审判的幻影》

  2)恶魔派诗人:

     恶魔派的代表是拜伦和雪莱。由于拜伦对湖畔派诗人的保守立场作过批评,称 “桂冠诗人骚塞是叛徒。为此骚塞称拜伦、雪莱是 “恶魔派。这个称号在英国文学史上被沿用,它象征积极反现实的斗争。 

恶魔派和湖畔派不同,他们坚持民主自由理想,始终同情法国大革命,反对专制暴政,支持受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他们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和教育意义,写出充满革命激情的诗篇,完成了由湖畔派开始的诗歌改革,丰富了诗歌的形式和韵律。

    拜伦 《唐璜》

    雪莱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

 3)唯美诗人:

   济慈 《夜莺颂》、《希腊古瓷颂》

4)历史小说家:

   司各特 《艾凡赫》(小说)

 2、德国浪漫主义的发源地。

  格林兄弟  童话

  海涅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3、俄国文学:

     普希金 《叶夫盖尼·奥涅金》、《上尉的女儿》

     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浪漫主义的创始人,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在十二月党人的影响下,他写了许多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诗篇,著名的《自由颂》、《高加索的俘虏》,讴歌自由与个性解放,谴责上流社会,否定沙皇专制,为此遭到流放。30年代,走上现实主义诗人道路。死于决斗。

    《叶甫盖尼·奥涅金》

    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23—1830)奠定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奥涅金。 

    奥涅金是一个清高的贵族青年,愤世嫉俗,无所事事。他不能做好任何事情,扮不好自己的角色。在乡下度假的时候,他和女地主的长女达吉雅娜恋爱,又无情地拒绝了她,转而追求达吉雅娜的妹妹。他伤害了朋友的感情,并在决斗中杀死了朋友。自己去国外漫游。两年后奥涅金再次见到达吉雅娜,她已是将军夫人。奥涅金重燃爱火,但遭到达吉雅娜拒绝。

4、法国文学:

   夏多布里昂 《阿达拉》

   斯达尔夫人 《黛尔芬》、《柯丽娜》

   雨果 《欧那尼》、《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雨果(1802—1885

一、生平

11815—1825 初登文坛

21826—1840 浪漫主义文学领袖

31840—1848 沉默时期

41848—1885 辉煌时期  

浪漫主义的杰作----《巴黎圣母院》

1、内容简介

    被父母遗弃的驼背卡西莫多,偶然被副主教克洛德·孚罗洛收养为义子,长大后成为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他虽长相丑陋且有多种残疾,却有一颗高尚,纯洁的心。 
    吉普赛姑娘艾斯梅拉达能歌善舞,美丽善良。她的歌舞点燃了克洛德心中的欲望之火。他千方百计要把她据为己有。同时,生性风流的卫队长菲比斯意图染指艾斯梅拉达,艾斯梅拉达也爱上了他,这使克洛德非常嫉恨,他趁着两人幽会时,刺伤了菲比斯嫁祸艾斯梅拉达。卡西莫多也爱慕着艾斯梅拉达,但因为自惭形秽而把这份爱深埋在心。眼看姑娘要被绞死,卡西莫多救出了她,让她在圣母院里避难。吉普赛人攻打圣母院,解救艾斯梅拉尔达。菲比斯率领卫队击溃了吉普赛人。卡西莫多以为菲比斯是来解救姑娘的,让克洛德把她交给了菲比斯。没想到菲比斯宣布将艾斯梅拉达处死。悲愤中的卡西莫多无意中发现自己的义父恩人望着高挂在绞刑架上的姑娘发出恶魔般的狞笑,他将克洛德从钟塔上推下。他抱着艾斯梅拉达的遗体,在巴黎公墓的地窖里与她一起化为了生死相依的尘土。 
2、主题:

    通过描写一个善良、美丽、热情的吉普赛女郎艾斯美拉达在封建专制社会中遭受迫害和摧残的悲剧,揭露了教会的虚伪、狠毒,封建君主的专横、残暴,司法制度的腐朽、残酷,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色彩。

3、思想意义:

(1)封建宗教对人的迫害

(2)封建专制的黑暗统治

(3)封建法律的荒谬

(4)对劳苦大众悲惨命运的同情

4 人物

 艾斯梅拉达真善美的化身,民间生长的一朵纯洁无暇的鲜花。在襁褓中就被吉普赛人偷走,长大后与流民为伍,卖艺为生,饱尝苦难与辛酸。她富有同情心,救诗人甘果瓦,给卡西莫多喂水,将卖艺的钱分给穷孩子;她感情真挚,将少女纯洁的爱情献给法比,虽然后来得知此人是一个玩弄感情、逢场作戏、见死不救的花花公子,但依然钟情于他,显示了少女的纯情与专一;她厌恶表里不一的副主教克罗德,宁死不屈。她在黑暗的中世纪引起强烈的爱憎——下层人民喜爱她,奋不顾身抢救她;上流社会不容她,栽赃、诬陷、扼杀她。

   卡西莫多:善的代表,貌丑心美的敲钟人。在爱斯美拉达以德报怨给他喂水之前,他的心中只有恨和对克罗德的愚忠。在少女美与善的人格感化之下,他的人性苏醒了。劫法场、与乞丐战斗、杀克罗德、与少女的尸体一起化为灰烬。

    克罗得:宗教势力的代表(受害者),在宗教桎梏下性格畸形发展的人物,禁欲主义的牺牲品。外表道貌岸然、仪表堂堂,内心阴暗、自私、虚伪、残忍。他对爱斯美拉达的渴望不是出于爱情,而是基于一种强烈的占有欲,你或者死去,或者属于我!得不到则毁灭之,将美少女送上了绞架。他也曾经是一个善良的年轻人,抚育弟弟,收养孤儿,他的人性经历了由善到恶的畸变

5 艺术特征--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1)浓烈的中世纪色彩

2)紧张的戏剧性情节

3)强烈的美丑对照

第七讲 十九世纪中期文学(1830-1871)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十九世纪中期欧洲文学的主流,它造就了欧洲文学的第三次高峰。

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

  1、历史背景 

    产生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巩固时期。资本主义社会罪恶全面暴露,社会矛盾空前尖锐,是批判现实主义产生的社会基础。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 要矛盾。各阶层的人们,都对大资产阶级统治不满,这一时期,文学作为社会情绪的载体,必然带有强烈的批判色彩。高尔基最早提出这个概念,他说批判现实主 义是19世纪最壮阔最有益的文学流派,具有锋利的唯理主义和批判精神。 

 2、哲学基础

    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是它的哲学基础,引导人们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资本主义社会。同时,19世纪三大发现,生物进化、细胞学说,功能转化, 还有最新的科学成果都开拓了人的眼界, 指导人们用机械唯物主义去分析现实。思维方式的开拓,大大扩展了作家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三大发现引起科学精神的高涨,促使作家用唯物的整体的观点去观察社会,追求文学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的学说则要求作家用批判的眼光看待现实。

3、文学传统

   现实主义文学是对历史的继承与发展

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1、真实客观精确地反映现实生活

  2、深刻的暴露性和强烈的批判性

 3、注意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4、高扬人道主义的旗帜

  5、以叙事文学为主,长篇小说空前繁荣成熟

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况

   1、法国:(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前期(1830—1870年):3040年代是法国文学的黄金时代 ,三个代表是司汤达的《红与黑》标志着现实主义的形成;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代表了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峰。   

    后期(1870—1899年) :批判现实主义走向衰落。代表作家有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 、莫泊桑(《羊脂球》)、小仲马 《茶花女》、 都德《小东西》、《最后一课》、《柏林之围》

   2、英国:19世纪30年代批判现实主义成为主流

     狄更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匹克威克外传》、《艰难时事》、《双城计》

     萨克雷的《名利场》

     勃朗特姐妹《简爱》、《呼啸山庄》

3俄国:30年代—80年代)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 1823—1830

莱蒙托夫《诗人之死》(诗)、《当代英雄》(小说) 

果戈理 《死魂灵》

冈察洛夫 《奥勃洛摩夫》

屠格涅夫 《前夜》、《父与子》、《猎人笔记》、《阿霞》、《罗亭》、《初恋》

车尔尼雪夫斯基 《怎么办》 文艺理论论文

奥斯特洛夫斯基(俄罗斯民族戏剧之父):《大雷雨》(戏剧)

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白痴》、《群魔》

4美国:

斯托夫人 《汤姆叔叔的小屋》

四、司汤达《红与黑》

(一)生平

    司丹达尔,另译司汤达(17831842)原名亨利·贝尔。

    司汤达的家乡是法国东南部的格勒诺布尔,隔阿尔卑斯山和意大利相邻。他的母亲祖籍是意大利人,能从原文读但丁和阿利奥斯托的作品,思想开明,深得儿子敬爱。由于母亲的关系,司汤达一生都热爱意大利,在他为自己题的碑文上自称米兰人 

()创作

1  追随、崇拜拿破仑的文学家

1)早期创作(1814—1830

 《意大利绘画史》、《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游记)

《拉辛与莎士比亚》(批判现实主义的美学宣言)

《论爱情》(激情爱欣赏爱肉体爱虚荣爱

《阿尔芒斯》(第一部小说)

《红与黑》1830

2 后期创作(1831—1842

《回忆拿破仑》、《一个游行者的见闻录》

《巴马修道院》

《法尼娜·法尼尼》

《红与白》(又名《吕西安·娄凡》,未完成,1901年出版。)

《红与黑》

1、副标题一八三0年纪事

司汤达对此的解释是:作者所要描写的,是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的政府带给法国的社会风气。(《法国文学史》中册)

    这个副标题和解释,形象地说明了小说的政治性、历史性和现实性,透露出作品的内涵,反映了七月革命前法国的政治斗争和社会风气。它是复辟时期的社会纪实,是一部社会政治小说,而不是爱情小说。

2、素材与情节梗概

   小说根据一则新闻报道改编。1827年,司汤达在《法院公报》上看到他的家乡发生的一件谋杀案。

    一个名叫贝尔德的青年家庭教师,成了这个家庭主妇的情人,事情败露后,由于怨恨和绝望,家庭教师杀死了那个主妇。司汤达根据这则报道,写成了长篇小说《红与黑》。 

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复辟时期。锯木厂主的儿子于连跟西朗神父学会了拉丁文,凭着他能够熟背拉丁文圣经的本领,他到维立叶尔市长德·瑞那先生家当家庭教师,不久与市长夫人发生了恋情。事情败露后,他由西朗神父介绍,进了贝尚松神学院学习。 

    在神学院,他隐瞒自己热爱拿破仑的观点,以虚伪取得成功,得到神学院院长彼拉神父的赏识。彼拉神父在神学院受到教会特务组织耶稣会的排挤,离开神学院时,把于连介绍给巴黎保皇党的重要人物,大贵族德··木尔侯爵当私人秘书。 

    于连在侯爵府办事勤勉,获得侯爵信任。他与侯爵的女儿玛特尔有了私情,玛特尔怀孕后,侯爵只得承认既成事实,准备给他一块地产使他成为贵族,并为他谋得骠骑兵中尉的军职。

    这时,德·瑞那夫人由于忏悔牧师的阴谋破坏,写了一封告发信给侯爵,说于连是专门靠引诱良家妇女,猎取财产和地位的骗子。于连的野心破灭了,在教堂入口处,他开枪打伤了德·瑞那夫人,被法院判处死刑。德·瑞那夫人在他死后三天也死去。 

3、于连个人奋斗的悲剧(1825—1830

1)维立叶尔市(唯利是图)

2)贝尚松神学院(人间地狱)

3)巴黎(阴谋与伪善的中心)

4)维立叶尔市(以死来抗议贵族社会)

5)于连的二重性:反抗妥协(英雄小人)

4、思想意义

1)深刻揭露了复辟的贵族阶级的飞扬跋扈和故态复萌

2)反映了当时正酝酿着一场反复辟的生死搏斗

3)表现了复辟时期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金钱势力的增长

5 艺术特色

 1)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2)杰出的心理分析和心理描写

第八讲  十九世纪后期文学

一、 历史背景

 1、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矛盾重重

 2、出现了多种社会哲学思潮

    德国尼采的超人哲学

法国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哲学

奥地利弗洛依德的心理学

法国泰纳的决定论(种族、环境、时代)

 3、欧美文学流派繁多,思想各异,相互影响,并存发展

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  法国:

莫泊桑(短篇小说之王):  

短篇(350多篇)《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

长篇(6部)《一生》、《漂亮朋友》(代表作)

 法朗士 :《克兰比尔》、《诸神渴了》

2  英国:

    哈代: 《德伯家的苔丝》、《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无名的裘德》

    伏尼契 :《牛虻》

 3  挪威:

   易卜生 :《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社会支柱》(共创作26部剧本)

 4  波兰:

  显克微支 :《火与剑》、《洪流》、《你往何处去》(1905年获诺贝尔奖)

5  俄国:

 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契诃夫(470多篇中、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第六病室》、《套中人》       

    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

6  美国:

  马克·吐温: 《竞选州长》、《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王子与贫儿》、《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

    ·亨利:《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最后一片藤叶》(300多个短篇小说)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野性的呼喊》、《马丁·伊登》(代表作)

三、自然主义文学

1  含义:

    19世纪60年代起在法国形成的文学思潮,以左拉、龚古尔兄弟为代表。其理论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主张文学创作中运用生理学、遗传学、病理学、解剖学等原理去分析和表现人的生物本能,注重对人的生理因素的分析。认为人只能消极地受环境的支配,人的社会行为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决定。

2、自然主义的思想特征:

   1)继承19世纪上半叶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的现实主义观点,将真实和客观性视为文学创作的首要条件。

   2)自然主义接受了巴尔扎克描写一段历史时期,反映整个社会的成功经验。

   3 机械地将自然科学的理论搬到文学创作中,从生理角度去表现人,特别是以遗传学的观点去理解促使人行动的原因。 

3  自然主义文学的特征

1)照相式地实录生活(艺术家只是一名记录员)

2)注重人物的气质特点,忽略典型的创造

3)淡化故事情节

4  代表作家

     左拉: 卢贡马卡尔家族20部小说)包括《小酒店》、《娜娜》、《萌芽》、《卢贡大人》

     龚古尔兄弟:《修女菲洛梅娜》、《热曼妮·拉瑟顿》

四、唯美主义

  1、含义:

     19世纪末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艺术的目的就是,与政治、道德、功利无关。艺术高于一切,超然于世,生活应模仿艺术。注重形式将美。

  2、王尔德:唯美主义代表作家

    王尔德(18541900)出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一个著名医生家庭,母亲是诗人。深受前拉斐尔画派(认为真正的艺术存在于拉斐尔以前)的影响,成为罗斯金(艺术批评家,支持拉斐尔学派)和佩特唯美主义美学思想的信徒。

         《道林·格雷的画像》(小说)

         《莎乐美》(诗剧)

         《快乐王子》(童话)

五、象征主义 

 1  含义:

    19世纪后期兴起于法国的文学(诗歌)流派。象征主义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而痛苦的,人们内心的另一世界才是真实的、美的,而这两个世界是互相感应契合的。诗歌的任务就是沟通两个世界,象征是沟通两个世界的媒介。主张采用象征、暗示、烘托、对比、联想等手法写作,因而作品往往半明半暗、扑朔迷离、充满神秘主义色彩。

2、象征派的思想艺术特点:

    1)大量描写城市中的丑恶现象,艺术创作化丑为美,丑中见美;

    2)注重挖掘人的精神世界,以具体意象反映抽象事物,并升华为哲理;

    3)常用通感和象征手法; 

    4)追求诗歌的音乐效果,主张诗画结合,在诗歌形式上追求精粹、工整、优雅;

    5)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认为诗歌是神秘的,本应晦涩难懂,读者要从表面形式中寻找本质的东西。

3  代表人物

法国:波德莱尔 《恶之花》(诗集)

     保尔·魏尔伦 “诗的音乐家诗的画家”   《泪水在我心里流》 

     马拉美 象征派领袖《牧神的午后》  

《海风》、《窗户》

兰波 《元音字母》、 《醉船》

比利时:梅特林克 《青鸟》(剧本,象征主义的代表作之一)

六、托尔斯泰(1828—1910

(一)生平和创作

 1、早年生活动物性与理性交织的双重生活

   贵族伯爵(地主),喜爱文学和大自然。从大学休学。

2、军旅生活—“平民化思想产生

   从军高加索,开始文学创作。

   自传三部曲《幼年 · 少年 · 青年》前两部

   《塞瓦斯托波尔的故事》 (短篇小说集)

   《一个地主的早晨》(中篇小说)

3、庄园生活

    1)宗法制农民的代言人

         改良庄园

         办农民子弟学校

         与贵族阶级决裂,过平民生活

        托尔斯泰主义

    2)创作高峰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顶峰之作)

         大量的政治、文学论文

         研究孔子、孟子、老子的著作

4、离家出走

          19101110日离家出走,20日病逝。

(二) 《安娜·卡列尼娜》

    1、故事梗概

    安娜·卡列尼娜是彼得堡上流社会一位美丽,纯洁而热情洋溢的贵妇人。她16岁时即由姑妈作主,下嫁给比自己年长许多岁的高官卡列宁。卡列宁只是一架官僚机器,除了投机钻营,别无所长。结婚十余年,安娜从未体会到爱情的滋味,她只能将自己的全部柔情都倾注在儿子谢辽莎身上。

    但是有一天她邂逅了青年军官渥伦斯基,被他的风采深深地吸引了。渥伦斯基也一见钟情,狂热地爱上了安娜。本来,偷情苟合在彼得堡上流社会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事情,但是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却遭到了上流社会的唾弃。其原因并不在于他们的行为是不道德的,恰恰相反,是因为他们的行为对彼得堡上流社会虚伪、不道德的生活构成了挑战,是因为他们违反了上流社会的游戏规则。彼得堡上流社会虽然是充满着一个男盗女娼,但是维持表面上的体面却是人人信守的法则。而安娜却在从马赛场回家的路上向丈夫坦白了自己与渥伦斯基的私情,并且要求离婚!

    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当然为上流社会所不容,更为卡列宁所不容。为了不影响自己仕途发达,也为了惩罚安娜,他坚不离婚,并且不让安娜得到自己心爱的儿子。更有甚者,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渥伦斯基也动摇了。他开始频繁出入贵族议会,并渐渐将安娜的爱情视为束缚。所以当安娜听说渥伦斯基的母亲正为他择亲的时候,她终于绝望了。儿子与情人,她生命的两大支柱,相继坍塌,她的生命也就到了尽头。

    说的另一条主线是围绕列文展开的。列文与安娜一样,也在生活中追寻真、善、美、所不同的是他最后不仅得到了爱情,也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可以说,他的结局是对安娜的探索作出的回答。

2、主题

    小说以史诗性的笔调描写了资本主义冲击下的俄国社会生活和人的内心世界的躁动不安,揭示了俄国社会变革时期所出现的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展现了一切都翻了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的时代特点。        

3、人物

    安娜:追求个性解放的的女性(我要爱情,我要生活!)

    卡列宁:伪君子(冷酷无情、思想僵化、  只想升官)

    渥伦斯基 :花花公子

 列文:托尔斯泰思想的影子(反对贵族和资本主义,赞扬自给自足的经济制度;反对暴力革命,主张改良、博爱。)

4、结构

  小说主要由条线索构成。

  1)安娜和渥伦斯基、卡列宁之间爱情婚姻的纠葛,展现了彼得堡上流社会、沙皇政府官场的生活;揭露了上流社会的虚伪、冷酷和腐败。

  2)列文的精神探索以及他与吉提的家庭生活,展现了宗法制农村的生活图画和农奴制改革后尖锐的社会矛盾。

5、艺术特征:

  1)出色的心理描写

       注重描写人物心理运动、变化的过程(心灵辩证法);

        善于通过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来揭示其内心世界;

        善于通过侧面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等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善于运用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      

2)自然而严整的拱形结构

第九讲  二十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   

一、历史背景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政治形势动荡不安(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

    2、从40年代末期开始,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相互对峙的世界新格局(产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3、经济陷入困境;

    4、在意识形态领域,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广泛深入的传播,另一方面,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社会哲学思潮异常活跃。P258                  

二、各国基本情况

(一)英国

  1、肖伯纳

   著名戏剧家,主要作品有《鳏夫的房屋》、《华伦夫人的职业》、《人与超人》、《伤心之家》、《圣女贞德》、《巴巴拉少校》(代表作)(共创作51个剧本,获诺贝尔奖)。

   2、约翰·高尔斯华绥是传统色彩较浓的英国著名作家。他一生写作了大量的小说与戏剧,而以描写福赛特家族几代人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长篇小说比重最大,成就最高。它包括三部小说和两部插曲:《有产业的人》、《一个福尔赛人的暮秋》、《进退维谷》、《觉醒》和《出租》。

3劳伦斯: 

   《儿子与情人》(成名作)、《虹》(代表作)、《恋爱中的妇女》、《查特莱夫人的情人》(10部长篇、40多个中篇、近千首诗、4个剧本。)

《虹》

1、情节结构

  反映了现代人的困惑、苦闷、挣扎和憧憬,表达了人们打碎枷锁、实现新生的强烈愿望。

  三代人:汤姆·布兰文、丽迪亚——赞赏

  安娜、威尔——批判

  厄秀拉、斯克里本斯基——理想的化身

 2、艺术特点

    (1)由的转化

    (2)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的结合

    (3)景物描写

 4、毛姆:

   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毛姆早年的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对资本主义展开了批判。但作家又认为,生活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一个人只有摆脱欲望的驱使,放弃理想的追求,才能获得自由。这一思想在他的代表作《月亮和六便士》里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二)法国

 1、罗曼·罗兰: 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大师,他在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的政治腐败和文化堕落的过程中,表现了对自由、民主、正义的强烈追求和献身精神。代表作有:

    剧本:《群狼》、《丹东》、《罗伯斯庇尔》

      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甘地传》

      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获诺贝尔奖)《欣悦的灵魂》

《约翰·克里斯朵夫》:理性崇拜的崩溃

       ——理性的形成过程及其在西方世界的地位;

       ——最后的骑士的沮丧

 2、莫里亚克:

  他的小说大都以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为题材,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誉。

  主要作品有《献给麻风病人的吻》、《爱的荒漠》、《苔蕾丝·德斯盖鲁》和《蝮蛇结》

(三)德国

    1、亨利希·曼:

  他的小说以揭露批判德国垄断资本主义和法西斯主义而享有盛誉,他为此受到希特勒政权的迫害,长期流亡国外。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臣仆》、《穷人》、《首脑》,它们合称《帝国三部曲》,全面描写了帝国主义时代德国社会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

2、雷马克

  作者对帝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祸害有着惨痛的切身感受,他的作品大都描写德国人民在两次战争中所经历的厄运。

  代表作有《西线无战事》、《生死存亡的年代》、《凯旋门》、《里斯本之夜》。

(四)美国

    1德莱塞: 《嘉莉妹妹》、《珍妮姑娘》、《欲望三部曲》、《美国的悲剧》

    2、海明威: 《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乞力马扎罗山的雪》、《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

海明威:当代的西西弗斯

    欧内斯特·海明威( l8991961)美国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1954年度(第五十四届)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  

     传奇的一生:参加两次世界大战,十几次受伤;作品有《在我们的时代里》、《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二战后,海明威由反战的主题转向了日常生活,代表作有《过河入林》和《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中叶的古巴。一位叫圣地亚哥的风烛残年的老渔夫,他一连84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几乎快饿死了;但他仍然不肯认输,而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85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大鱼拖着船往大海走,但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而且左手又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但许多小鲨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一一地杀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做为武器。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竭地拖回一副鱼骨头。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实。 老渔夫,虽然老了,倒霉、失败;但他仍旧坚持努力,而能风度上赢得胜利。这部小说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胜利。也许结果是失败的,但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海明威的艺术特点:

  1、创作思想上,他以完全不同的态度对待战争;

  2、首倡迷惘的一代

  3、电报式文体;

  4、冰山原则

  5、象征的手法

《太阳照样升起》:生命死了,爱情还活着

故事情节:

    杰克·巴恩斯是一名美国记者,战争毁掉了他的性能力。他爱上了一名英国护士勃莱特·艾希利,后者也倾心于他,但他们无法结合。一个美国作家罗伯特·柯恩一个对生活颇多虚妄与浪漫幻想的人也爱上了勃莱特,但她并不喜欢他。这一群历经沧桑的青年,战后浪迹欧洲大陆,整日无所事事,聚饮、争吵或殴斗。战争夺取了他们的亲人,给他们留下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创伤,他们对战争极度厌恶,对公理、传统价值观产生了怀疑,对人生感到厌倦、迷惘和懊丧。

      1上帝没有了

     2)悲剧的原因表面上来自性

     3)实质上是社会的悲剧

    3斯坦培克:作品主要描写生活在资本主义重压下的工农大众的悲惨境遇和他们的反抗斗争。主要作品:《胜负未决的战争》、《人鼠之间》、《罐头街工厂》、《珍珠》,代表作是《愤怒的葡萄》

 “葡萄的象征意义

    “葡萄是小说中众多象征表现手法中最为新颖精妙的一个,它从多个层次上表现出其内含的象征意义。首先,在即将举家迁往加州谋生的俄州破产农民的心目中,葡萄显然象征着他们去加州谋生的希望和开拓新生活的梦想,也是他们千里迢迢、艰苦中跋涉的原动力。从另一个侧面来看,葡萄又象征着这些贫苦农民日益增强的反抗压迫的愤怒之情。随着他们逐步认识到加州残酷的现实,希望最终破灭,这也就是所谓美国梦的破灭。书名具有象征意义,深刻地表现出小说的主题和要旨:与代表少数剥削阶级的政府的冷酷、麻木,剥削者为谋私利而采取毫无人性的残酷行为相比,诸如觉悟、仁爱、公平对待等人类基本美德显得更加重要、美好。

    4、塞林格:父亲是一名犹太商人,15岁被送入一所军事学校学习,此期间开始写小说。1915年出版《麦田里的守望者》,名声大躁。

  塞林格的声誉与日俱增,但他本人的生活却越来越故作神秘,行为越来越怪僻。隐居、铁丝网、报警器。

  《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霍尔顿的荒诞的言行,生动而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中产阶级子弟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真实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的实质。

5、凯鲁亚克

   垮掉一词最先就由他使用。

  代表作《在路上》,只花了三个星期匆匆写成。作者用一卷白纸塞入打字机,不假思索地进行自发地创作,把他的流浪生活以及和同伙的谈话记录下来。

6、厄普代克

   “兔子三部曲:《兔子,跑吧》、《兔子回家》、《兔子富了》

    美国评论界认为这部小说反映了70年代的信仰危机。

(五)俄苏文学

    1白银时代文学

   1)何为白银时代

     白银时代这个术语最初是由俄国学者尼··奥楚普1933年在巴黎出版的俄文杂志《数目》上发表的题为《白银时代》的文章提出的,后被学界普遍接受。 

     白银时代是指俄罗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学,但不同学者的观点也略有不同,比较公认的时间段是1890—1921年。白银时代是相对于以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等为代表的俄罗斯19世纪文学而言的,1819世纪随着俄罗斯国力的强盛以及社会文化领域的觉醒,俄罗斯文学产生了空前绝后的繁荣景象,在世界文学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时期被学界称作黄金时代19世纪后期,随着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文学巨匠逝世,托尔斯泰、契诃夫创作衰落,以及实证主义、本土派、西欧派、民粹派等文学流派的纷繁芜杂,俄罗斯文坛呈现混乱与衰落的趋势。19世纪末,随着西欧现代主义的传入,俄国文坛尤其是诗坛重新兴盛,以有别于以往文学风格的姿态再次将俄国文学推向新的高潮。 

 2)主要作家

   象征主义:索洛维约夫、梅列日科夫斯基、吉皮乌斯、索洛古勃、勃留索夫、别雷、巴尔蒙特、勃洛克

     阿克梅派:古米廖夫、阿赫玛托娃、曼德施坦姆

     未来主义:谢维里亚宁、马雅可夫斯基

    意象派:叶赛宁 

2、苏联文学

1)第一时期(1917年至30年代初)反映苏联内战的三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富尔曼诺夫《恰巴耶夫》

             绥拉菲莫维奇(波波夫)《铁流》

             法捷耶夫《毁灭》、《青年近卫军》

2)第二时期(20世纪30年代初—50年代初):确定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审美原则。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托尔斯泰《苦难的历程》写出了知识分子同人民的结合过程。 

      法捷耶夫《青年近卫军》

      马克西姆 · 高尔基(18681936)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

创作:

Ø  前期创作(1892—1907)《母亲》

Ø  中期创作(1908—1917)《忏悔》、《童年》、《在人间》

Ø  晚期创作(1918—1936 《我的大学》、 《克里姆 · 萨姆金的一生》

 高尔基的艺术理论

Ø 关于艺术的本质,他认为是劳动创造了艺术,创造了美。

Ø 关于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他主张艺术形象必须既忠于现实,又高于现实。而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是典型化。

Ø 文学描写的对象是人和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提出了文学即人学的命题。

Ø 主张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过去时代的文化遗产,做一番分析和研究工作。

Ø 他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既要描写英雄的现代生活,又要揭露生活中的阴暗面。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又包含了浪漫主义因素。

高尔基的文学成就形成了文学史上无产阶级文学的新时代。

  米哈依尔·亚历山大·肖洛霍夫1905-1984),是二十世纪苏联文学的杰出代表,以描写顿河哥萨克的生活和命运而闻名于世,也是我国读者十分熟悉且至今仍给予特殊关注的作家。这不仅仅因为他给世界人民留下了《静静的顿河》  《被开垦的处女地》 、《一个人的遭遇》等珍贵的文学遗产,还因为他一生的创作和文学活动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始终存在着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并产生了一定影响。 

——《静静的顿河》1940 

故事情节

    散布在顿河沿岸的鞑靼部落里,有一位名叫葛利高里·麦列霍夫的年轻人,爱上了邻居的妻子阿克西妮娅,他俩的狂恋很快地传遍整个部落。其父为了遏止这种行为,便替他娶了一位富农之女娜塔莉亚为妻,而贤淑的娜塔莉亚,也受到全家人的喜爱。但是,葛利高里已完全沉迷于阿克西妮娅的热情,而重回到畸恋中。其父在盛怒中与儿子起了冲突,葛利高里便不顾一切偕阿克西妮娅私奔,暂时在李斯特尼斯基将军的府里工作。娜塔莉亚在失望之余企图自杀,但未成功。不久,葛利高里即被征召入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他在前线出生入死时,在后方的阿克西妮娅却在少主人的诱惑下,开始与他陷入缠绵的热恋之中。受伤返乡、得知此事的葛利高里,在愤怒之余便回到顿河岸的父亲家里。当他获得十字勋章, 又重回战场时, 娜塔莉亚已生下一对孪生姊妹。

后来,俄国发生大革命,哥萨克们都离开部队,回到自己的家乡,只有葛利高里加入红军,担任连长, 与白军作战, 再度受伤返回乡。内战风暴逐渐逼近顿河沿岸,哥萨克认为红军和革命动摇了自己的利益,于是在白匪的蛊惑下反叛,葛利高里加入叛军。顿河陷入持续展开的血腥战斗中,葛利高里的命运也象被顿河的强风吹拂般,无法安定下来。战后,他与阿克西妮娅重逢,两人再度走到一起。不久,他以叛军师长的身分,率军与红军对抗。此时已怀身孕的娜塔莉亚得知丈夫又变心,堕胎失败而亡。后来,红军的势力如排山倒海般很快地控制了整条顿河,身为叛军的葛利高里只好带着阿克西妮娅,混在逃难的人群里逃亡,但逃至海边的时候,他决定为自己以前的所做所为还债。当他由叛军退伍,回到鞑靼村的阿克西妮娅身边时,却因他以前曾有反革命行为,而传出要逮捕他的风声,他又不得不逃亡加入匪徒组织,再度与红军对抗,但此时的匪军军纪散漫,在无可忍受之余,他决定带阿克西妮娅离开,寻找属于两人的新天地。他俩想趁着暗夜骑马逃走,不料被红军发现,阿克西妮娅中弹身亡,葛利高里也丧失了活下去的希望,辗转流落各地,最终身心疲惫地回到顿河岸的家。父母、兄嫂、妻女,均已去世,他唯一拥有的只有年幼的儿子米夏洛而已。  

3)第三时期( 20世纪50年代初期—80年代中期)

      进入精神更新时期,文学界思想活跃。

      “解冻文学思潮

      “解冻文学: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

       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

       “全景文学:西蒙诺夫的军事题材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一个夏天》。

 帕斯捷尔纳克 (教材P348)

    A. 生平与创作:

     帕斯捷尔纳克(1890 - 1960),苏联作家、诗人。因发表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在195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童年时代他受到邻居、俄国著名作曲家斯克里亚宾的影响,在音乐学院教授指导下学习音乐理论和作曲。1909年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后转入历史哲学系,1912年夏赴德国马尔堡大学,在科恩教授指导下攻读德国哲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回国,因健康原因未服兵役,在乌拉尔一家工厂当办事员。十月革命后从乌拉尔返回莫斯科,任教育人民部图书馆职员。1913年开始同未来派诗人交往,在他们发行的杂志《抒情诗刊》上发表诗作,并结识了勒布洛夫和马雅可夫斯基,以后的创作受到未来派的影响。1914年第一部诗集《云雾中的双子星座》问世,1916年出版第二部诗集《在街垒之上》,步入诗坛。 

  B. 《日瓦戈医生》故事情节

    尤里·日瓦戈是西伯利亚富商的儿子,很小便被父亲遗弃,10岁丧母成了孤儿,舅父把他寄养在莫斯科格罗梅科教授家。教授一家待他很好,让他同女儿东尼娅一起受教育。 日瓦戈医科大学毕业后当了外科医生,并同东尼娅结了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应征入伍,在前线野战医院工作。十月革命胜利后回到莫斯科,他欢呼苏维埃政权的诞生,但这时的莫斯科供应极端困难,日瓦戈一家濒临饿死的边缘,本人又染上了伤寒症。这时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劝他们全家搬到乌拉尔去,在那儿至少不至于饿死。 

    19184月日瓦戈一家动身到东尼娅外祖父的领地瓦雷金诺村。这里虽然能维持生活,但他感到心情沉闷,既不能行医,也无法写作。经常到附近的图书馆去看书,遇见女友拉拉。拉拉随同丈夫巴沙·安季波夫到这儿的,她的丈夫是红军高级指挥员。日瓦戈躲避拉拉,不同她见面。

    不久日瓦戈被游击队劫去当医生,在游击队里呆了一年多之后逃回尤里亚金市。他岳父和妻子已返回莫斯科,从那儿又流亡到国外。随着红军的胜利,党外军事专家已成为镇压对象。首当其冲的便是拉拉的丈夫,他已逃跑,拉拉和日瓦戈随时有被捕的危险。他们躲到空无一人的瓦雷金诺去。坑害过他们两人的科马罗夫斯基律师来到瓦雷金诺,骗走了拉拉。拉拉的丈夫来寻找妻子不果,悲痛欲绝,开枪自杀。剩下日瓦戈一人,为了活命,徒步走回莫斯科。在莫斯科又遇见弟弟,把他安置在一家医院里当医生。日瓦戈上班的第一天心脏病发作,猝然死在人行道上。  

(六)欧洲其他作家

1、茨威格

   奥地利作家,以其独特的人物传记和中短篇小说在欧美各国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小说长于心理描写,精于灵魂开掘,人物性格极为鲜明生动。主要作品有《马来狂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看不见的珍藏》、《象棋的故事》。

  其中《一个女人的来信》通过书信的形式,倾诉一位多情女子对一名薄情男子如醉如痴的爱情。1948年深冬,一个男子在41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厚厚的信,这封信出自一个临死的女人,说的是一个缠绵的爱情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男主人公对此一无所知。故事始自18年前,她初遇男人的刹那,两人有短暂的结合,而后她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甚而流落风尘,但未曾改变对男人的爱,直至临死前才决定告白。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坚贞不渝、慷慨奉献以及内心的极端痛苦、绝望,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叹绝!        

2、昆德拉:精神世界的漂泊者

米兰·昆德拉,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1948年,到首都布拉格读大学。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主要作品有《小说的艺术》、代表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该书已被改编为影片《布拉格的春天》。

第十讲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上)

    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上半期欧美诸多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同时也涉及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艺术领域,是20世纪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艺思潮。 

一、特征:

1、内容上,注重反映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四种关系的全面异化。尤其注重表现孤独、失落、恐惧、绝望的情绪。

2、艺术上,注重主观世界的表现,特别是表现潜意识;打破时空界限;淡化情节。

3、语言文体上,尽量标新立异。

二、 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象征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出法国,在欧美广泛流行,继而在20世纪20—40年代形成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后期象征主义流派。 

表现主义    

    卡夫卡( 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奠基者之一。代表作《变形记》

未来主义

    20世纪初从意大利流行到欧洲各国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未来主义有明显的文化虚无主义倾向,但它的创新性试验却丰富了文学创作的艺术表现手法。

超现实主义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法国流行到欧美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超现实主义是从达达主义发展而来的,它试图将文艺创作从理性的樊篱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过程,以表现一种更高更真实的现实,即超现实

意识流小说

    20世纪2030年代流行于英、法、美等国的一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意识流小说不重视描摹客观世界,而着力于表现人的内心真实,特别是着力于表现人的意识流程,从而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和结构方法,用心理逻辑去组织故事。

    乔伊斯(英)《尤利西斯》

    普鲁斯特(法)《追忆似水年华》

     福克纳(美)《喧嚣与愤怒》

第十一讲 现代主义文学(下)


一、后期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后期现代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化倾向,它在7080年代达到了高潮。

二、后期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1、艺术特征: 

    后期现代主义文学从根本上否定旧的传统,摒弃现代主义的的规范,是一种无视任何既定规范的、极度自由的、破坏性文学,是某种意义上的反文学 

 后期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关于深度的神话,拒斥孤独感、焦灼感之类的深沉意识,将其消解或平面化;它怀疑乃至否定文学的价值论和本体论。

    写作消失了内容,转向中立性,即所谓零度写作,写作转向了它自身。 

后期现代主义则否定中心和结构的存在,带有强烈的不确定性

打破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的界线,出现了明显的向大众文学和亚文学靠拢的倾向,并试图模糊文学与非文学的界线。 

2、重要流派:

存在主义文学:

    萨特(法)《禁闭》(剧本)

让保尔·萨特(19051980),    法国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二战后西方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

       以他为代表的存在主义文学流派,滥觞于法国,流行于欧美,波及全世界,许多文学新流派都受它的引发和影响。

    加缪(法)《局外人》

荒诞派戏剧:

    贝克特(法) 《等待戈多》

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20世纪爱尔兰、法国作家,创作的领域包括戏剧、小说和诗歌,尤以戏剧成就最高。他是荒诞派戏剧的重要代表人物。1969年,他因以一种新的小说与戏剧的形式,以崇高的艺术表现人类的苦恼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垮掉的一代:

特洛瓦克(美) 《在路上》

黑色幽默:

约瑟夫·海勒(美)《第二十二条军规》

约瑟夫·海勒(1923)当代美国文坛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黑色幽默派的代表。用喜剧的形式来表达悲剧的实质。 他认为喜剧的形式或许是人类在对理性、对现实和幻想的失望之中唯一可以采取的姿态。

   我要人们笑出来,然后在回味时感到惊恐不已。 


 

责编:刘卓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