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如何学习英译汉
经常有人问起:我该怎么学习翻译呢?学翻译的重点是什么呢?怎么才能学好翻译呢?怎么译才叫到位呢?翻译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等等问题,不一而足,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往往喏喏连声,视情况应付一二。不是笔者不愿或者不能,实在是因为这类问题难以说清。只讲几句话显然容易流于抽象概括,没有什么操作性;详细解释可又时间或者场合不允许。
更为重要的是,这类问题应当因人而异,应当区别英译汉和汉译英,应当区别口译和笔译,应当区别应试和就业,应当区别翻译的文本内容——是一句话还是一个词,是报纸文章还是散文小品,是消费品广告还是合同条款,等等。这里借用CATTI免费网页一角,就下列“如何学习翻译”这个带共性的问题,提出笔者的一孔之见,仅供参考。
这方面已有许多专家教授多次谈到,笔者推荐以下的流程,供你试用,试用期至少六个月,且不退货。
首先自己确定你的计划和定位,包括上面提到的几点定位因素:英译汉还是汉译英,口译还是笔译,打算应试还是应聘,每天真正能够抽出多少时间真正用于真正的学习翻译,等等。下面以学习英译汉为例。
一.选购教科书
到书店选购一本讲授英译汉的教科书。
请到大书店购买,那里同类的书比较多,便于选择。
仔细挑选,主要看其论述的详略程度,例句与论述的比例,例句整体的难易程度,叙述是否活泼,例句内容所涉及的行业,等等。总之,拣你喜欢的、与你的现有英语程度相适应的买。
别多买;一本,最多两本;如果是两本,请以其中一本为主。
如果是应试,最好购买你所报考的考试关联最大的套装书。
如果你已经系统地学过翻译,自然可以从简或者省略。
本文笔者常玉田不能向各位推荐具体的教科书;你得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决定;而且劝你不要问 别人,而是要到书店里一本一本地仔细比较尔后再定。
二.从头至尾阅读该书
边读边联想,联想的内容应当包括:关键词语的用法,句型结构的特征,学过的类似句子,汉语的对应说法及其变体,课后的练习以及你的译法。
看不太懂的叙述或例句就先跳过去。
但是没有跳过或者不打算跳过的部分,就一定要看明白再往下看。
如果感觉书中的叙述部分不太好懂,那就先看叙述之下的例句,看过例句及其解释之后再看概括性的理论叙述部分就好懂多了。
三.必须做作业
认真完成相关的作业。
只在完成作业之后才看书后的参考答案。
同时在英语期刊中找一些相关的材料做做练习。先自己译,译完之后再看期刊中别人的译法,两相比较,必有感悟。
做书中作业或者其他练习的同时,应该回顾理论概述部分,这么做是为了日后脱离了具体章节之后,在实际翻译之中能够举一反三,及时识别文本中的相关语言现象和应对技巧。
翻译是门技巧性极强的艺术,只能通过大量实践才能逐渐提高。盲目的实践难免劳而少功,所以应有理论指导;另一方面,离开实际的理论又是空洞无益的;因此两者必须紧密结合,互相促进。
方法也好,技巧也好,都是为忠实、通顺地再现原作这个目的服务的,其功效自不待言,但并非万应灵药。任何方法在应用中都有其限度,过犹不及。如果一味死搬教条,只会落得个邯郸学步的结果。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大都是凭着自己理解和经验,下意识地使用了这种或那种技巧。实践中经常数法并用,因人因文而异,并无一定之规,主要靠译者自己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和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才能最终达到得心应手、曲尽其妙的境界。
四.补习语文
许多人的汉语比较差,错别字连篇;相当比例的试卷上语病太多,文字看不懂;手书太差,字迹潦草,字型难辨;涂改过度,相当比例的试卷看不清;崎岖不平,行距不整。涂改过度尤其抢眼,其实只要把写错的划掉重写就可以了。
这些方面是眼下年轻人的通病,须待中国物质文化进一步丰富之后才有可能扭转(日本、韩国都经历过),而且必须得由全社会自觉自愿实现回归传统文化之后才有效果,几家食品厂使劲叫卖月饼改变不了什么,几个老先生在那里嚷嚷也没人听……。
顺便提一句:我们大多数中国人读写的语言名叫“汉语”,不是“中文”。我们可以注意到,词典、学术著作、其他有关我们的语言的工具书,均以“汉语”为名称,而不是“中文”。说“古汉语”,而不是“古中文”。我们讲“软件汉化”,而不是“软件中化”。面向外国人开办的中国语文教学称为“汉语”课程和考试,不是“中文”课程和考试。王选先生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第三世界科学院的三院院士,以“汉字激光照排”享誉于世,而不是“中文”激光照排系统。小学生学的课程之一是“语文”,不是“中文”。……对,本文提议部分考生应当稍稍补习一下的正是……语文。
就本文主题而言,指出考生的汉语不够好,这可不是笔者多事:英汉翻译涉及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体现在阅读理解原文和使用汉语恰当表达这两个步骤上,其中的汉语表达决定着译文的最终质量。
五.时间管理
每天学习多长时间好呢?笔者不知道。你自己知道。
但是不管多长时间,一定要讲究质量。与其晕头胀脑地挺,不如换个事儿做,待会儿再来看。
但是整体时间必须保证,就是一定要保证时间总量,即不管你是打算拿出三个月也好还是两年也好,投入到某一级别某一科目的实际复习时间的总的小时数不能少。
时间方面,笔者还要建议:应当匀称而持续地投入。
那么,整体学习时间该几个月呢?笔者不知道。你自己也不知道。
六.配套工程
学习翻译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同时进行一些“配套工程”。就“英译汉”而言,这些“工程”应当包括相关材料的学习和翻译练习。
经常仔细阅读(不仅仅是查阅)词典。
翻译考试分数比较低的同学,极有可能没有认真看一看翻译书籍,平时很少做练习,或者很少留意如何提高翻译技巧,或者兼而有之。
建议访问各大门户网站的相关栏目,参考其有关英译汉的问答、讨论、练习等等。
经常阅读所订的英语刊物。阅读英语报刊是为了熟悉活的语言,相比之下,英语书籍的时代滞后比较明显,例如我们多数人的精读课学得挺不错,可是老外的报纸看不懂,便是这种时间差在作怪。而且从功利目的来看,英语报刊类媒体也是考试内容取材比较多的资源所在。
经常阅读手边的汉语书籍。阅读汉语书籍是为了翻译中的表达阶段,写出的汉语能够回归祖国文字的正宗本色,尽可能适应最大目标读者人群的心理预期。相比之下,汉语报刊杂志由于是与你同时代长大的人为主写的,文字本身欧化严重,会对你的汉语表达形成污染(这与汉语文字的正常发展是两回事),译文洋腔洋调而不自知。打个比方说,学习英译汉就像学习太极拳,而流行刊物好比踢踏舞,打太极拳的间隙老跳踢踏舞,那……就不说了吧。
七.需要准备的东西
一个清醒的头脑。
一种前期谦虚后期敢于批评的阅读态度。
一本比较新而厚的英汉词典。
一份国内可以订到的(因而相对便宜的)英文报纸。
几本可以随时可以翻阅的杂志,例如《英语世界》、《中国翻译》以及《北京青年报》的“英语绿地版”。
中国人用汉字写的文学作品,无数本。
以上系根据笔者的经验,如实报告,作为一种沟通,作为一种善意的提醒,供部分读者参考。
常玉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教授)
2005年1月25日于北京
如何学好做好汉译英
从中国人进行翻译的定位上看,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根本问题都在译者的英语水平或者造诣上。在英译汉方面,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原文,在于译文中如何摆脱原文的拘束,避免洋腔洋调。这时候是使用汉语重写,所以对汉语的要求大一些。而在汉译英方面,关键在于如何综合运用所学的英文知识,将我们原本理解得相当明白的汉语文字,以准确的英语通顺地表达出来。这时候汉语对于我们是阅读的工具,应当说大部分人还是够用的,因而汉译英的时候难在英语的表达上。
以下希望就五个方面的问题谈谈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1.关键仍在英语能力
如果说英译汉要与中国接轨才能既信且雅,那么汉译英就应当与世界接轨,即英语文字要尽量自然、流畅一些。固然我们作为外国人不可能做到像英语作为母语的人那么自如,但这不是大量存在的死译乱译的理由。这一点至关重要。翻译是一种综合能力的测试,翻译中的种种现象与难点体现在一字一句的具体之中,但归根结底都会反映出这一点来:英语基础,或曰基本的英语水平,是做好翻译的根本。从学生的作业和考生的试卷中可以看出,汉译英最能暴露学生的表达缺陷。汉译英考试题材广泛,对英语基本功的应用比较全面。“译”是交际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学习汉译英,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在此基础上掌握基本的翻译技巧和英语运用能力,顺利通过社会上的、今后将面临的求职、资格、职称评定、研究生入学等各种测试和考试,并能胜任就业之后的多种业务翻译需求。如果说作文题目的制定可能会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而容易雷同和上靠的话,那么汉译英练习和考试中具体的句子却不容易事先准备,实际翻译中,问题往往不会分门别类地出现,而是各种情况都有,学生不容易事先背写框架式的套语而致使评分难分轩桎。做好汉译英关键在翻译之外,具体技巧只有在充分熟悉汉英两种语言基础上,并且积极主动地应用于学习和工作之中才能逐渐掌握,不可能指望通过两三个月的突击,围绕某些“秘诀”而真正掌握汉译英这个工具。
2.遵循常用方法多做练习
翻译是按照原文的句型、精神、意义、情绪再现原稿整体效果的艺术性再创作。实际上它比写作还要费时费神费力。因为写作中作家占有主动,可以自由发挥,而在翻译中则受原文局限,不能避此就彼,随意发挥。提高翻译技巧不能仅靠阅读翻译理论和技巧的书籍。正如茅盾先生所说,如对两端语文功底不够,那些条条你用不上;但若功底深厚,那些条条便成了不足取的桎框。
各种翻译技巧只是工具,用好用不好要看你掌握得熟练不熟练。从学生的翻译作业中,从笔者校译过的一些出版物中,经常注意到英译汉时洋腔洋调,“翻译体”表现严重,而在汉译英时又是浓郁的汉语化英语。许多情况下,单独看英语译文都看不出什么来,但是一经对照便会发现,译文在遣词造句上明显地是在按照中文的思路、使用英文单词进行字面上的简单堆砌,并未真正地把原文所指翻译出来,客户的宣传效果大打折扣。
英语和汉语在不同程度上都属于分析性的语言,不仅在理论探讨,在翻译实践中也有必要做一点涉及结构、词序、语境、词汇等等方面的分析;同时从学习翻译技巧这一角度来讲,要结合对英语的掌握来应用,不宜深钻死抠。联系上面所说,还是要强调扎扎实实地学习英语,有时候由深厚的语言积累而自然获得的“语感”更为重要,比如注重汉英两种语言在词类的分工使用上、对时间顺序、结构关系的不同侧重上等等。毕竟都是成年人学外语,讲求一些技巧可以事半功倍。但是技巧是在透彻理解汉英异同之后的归纳和抽象,学习中假如未能仔细揣摩教科书中的道理,假如做练习时抢着看参考答案,那么到头来这些技巧还是外在的。
总之,仅仅了解翻译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技巧并无多大的实际意义,译者像任何其他专业的从业人员一样,要经过不懈的训练,熟能生巧。从历次笔试来看,大多数人在学以致用方面还有些欠缺,就是常说的综合运用能力差。翻译是门技巧性极强的艺术,只能通过大量实践才能逐渐提高。可是盲目的实践难免劳而少功,所以应有理论指导;另一方面,离开实际的理论又是空洞无益的;因此两者必须紧密结合,互相促进。
3. 目标读者与服务意识
汉译英的读者对象是国外广泛的各阶层人士,为了适应国外一般读者的揍受能力,翻译在工作中目标读者,力求给他们提供内容充实、通俗、易懂、并为他们乐于接受的译文。笔者认为你在做汉译英的时候不妨可以这么假设:将目标读者降低一个年级程度来对待。
这里希望强调一个观点:翻译固然是门学问、是个特讲水平的行当,但在市场经济中,它首先是一种服务。在面向客户和读者的界面上,翻译需要同时伺候好两个客人:一是原文的作者,二是译文的读者。不管你学问有多深或者多浅,翻译时要尽量做到眼里有作者、心中有读者。看原文时仔细点;译文的遣词行文,尽量适应目标读者。最好能够抱着“提供一流服务”的态度对待每一句原文、每一句译文。在修改学生翻译练习、校译企业宣展材料过程中发现,如能做到上述一点,纵使忘记了一大半儿有关翻译标准的论述,译文中许许多多的表达问题都可望消灭在付印之前。
4. 本文目标读者的常见问题
本文的目标读者,应当已经学过大部分经贸类基础课程,部分读者已为公司翻译过各类文章甚至合同。但是翻译资格考试涉及的具体专业内容可能会比较广泛。
部分读者的英语造诣可能有待提高,许多人反映在翻译时,对英语句子或段落大意基本了解,看后能领会其意思,却不能用确切得体的英语表达出来。有的人明白自己火候未到却罔知所从,而更多的人尚不能客观评估自己的译作。
在试卷和翻译作业中,许多情况下表现为英译汉时出现浓厚的“翻译体”,而在汉译英时又是严重的汉语化。引起翻译错误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主要原因是没能深入透彻地理解课文,对两种文化的差异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训练因而翻译能力差。正如前面所说,根本问题还是英语积累不够、表达能力差。
这么说太笼统;从操作层面上讲,依笔者讲授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的体会,学生在汉译英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书写马虎:大小写、拼写等错误及定冠词滥用。对此笔者无法帮忙,只能提醒一下:细致、认真。词不达意:用词不当,对多义词和掌握不够。汉译英中发现大量错误的原因之一,是译者掌握的英语词汇量有限,体现在译文表达力不强、句型变化不够灵活,对多义词和常见词的相关性掌握较差。很多学生已经通过了国家四、六、八级英语考试,但实际翻译中的译文水平远远不能满足一般期刊文章的汉译英要求。望文生义:对号入座,也就是机械地进行词对词的“翻译”。例如说到“减肥饮料”,脱口而出的便是weight reducing beverage,其实diet drinks更达意。文化差异:体现在语言上,隐身于几乎每个句子中。专业特色不足:对此笔者爱莫能助,只能寄希望于“复合教育”和“素质教育”了。
5. 如何做好汉译英
翻译不是边缘科学,但是涉及的学科超过了任何一门专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无所不包;天文地理,三教九流,风土人情,文化娱乐,吃穿住行,无所不涉;散文报道,传说掌故,诗词歌赋,应有尽有,真可谓地地道道的“杂”学。多种知识、多种体裁往往在同一资料中同时出现。虚心学习,多思勤问,多查各种资料,必要时还要到现场考察,对原文读懂弄通,表达时符合有关行话,具备用简明、流畅、准确的语言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能力。
在学完一本汉译英教科书之后,在参加二级考试,或者在工作中接到汉译英任务或定单后,着手翻译时还有一些注意事项,这些可以归入词汇、知识、表达三个方面,为了增强操作性,下面站在读者的角度举例说明。以下举例似乎有关经贸类的多一些,仅供参考。
5.1. 不能全指望工具书
现有工具书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普遍的情况是英译汉多、大、全,而汉译英的工具书则数量少且收词重复率高,尤其是技术性的词语,英语译文很不到家。现在市面上能够见到的专业性汉英词典林林总总,但是具体到一种设备一个产品,确有许多客观问题并未解决。一是相互雷同甚至一字不差,行业特征不明显,即使是“金山词霸”也令人失望。二是真正反映中国特色事物的词汇少,例如中国人说了几十年的“大件”一直未见收录,再如“超生”一词,“超生游击队”的小品在中央电视台都演多少年了,可一本大型汉英词典只有这么两个解释:1. be reincarnated; 2. spare sb.’s life; be merciful,而这两个词义在如今很少用到,或者说用得着的人不需要使用英语来表达。三是新词少,汉语媒体中的许多新的说法没有体现,绝大多数的汉英辞典和经济、贸易、其它商务方面的工具书都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而这些词汇往往是经济活动中最为活跃的成分。这既有社会、技术进展快、词典出版周期长这些客观因素,也有图省事、没有认真积累等原因。译者经常感觉到:出版物中汉译英方面的差错率一般要比英译汉的高得多。
查字典是个好习惯,但依赖字典翻不好译。即便手头的词典应有尽有,也不能唯它们的马首是瞻。具有决定性权威的是上下文。要透彻理解原文,了解两种文化差异,应当根据上下文、语境实际情况来译,而不能生搬硬套字典里的释义。
5.2. 一词多译与表达多样化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在自己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一定的风格和传统。英汉两种语言不仅用词造句的语法结构不同,而且表达思想的方法不同,所用的形象也有不同。我们在翻译时必须以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的原则进行变通。该变不变则太“死”,读者难以得到清楚的概念和流畅的译文;不该变而大变,则失之太“活”,违背原作。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在进行翻译时,有时不能拘泥于词语的字面意思,生搬硬套或单求英汉句型上的对等,需要做些变通。译文要忠实于原文,首先必须注意上述两种错误倾向:追随原文字面结构,是谓机械主义;置原文于不顾,只拣自个儿认识的只言片语翻译出来、堆积起来,是谓自由主义。两种情况都是走极端,都脱离了翻译的本意。
扩大知识面体现在具体之中,可以说要更多地注意一词多译(不是“一词多义”)现象。如果译者能对有关情况掌握得充分一些,翻译时就会自如一些,译文表达也可能活泼一些。例如同是会议,可以根据行业、级别、规模相应地译为conference、congress、forum、session、seminar、甚至receiving;同样一个“会见”,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是talking with, speaking at, 也可以是discussing with, speaking on,还可以是meeting with, at the ceremony of,甚至于可以是xxx with xxx或者xxx in (city, conference, country, etc.)。
表达多样化与一词多译不是一回事。就是说即便词汇具备了,在句子层面上仍旧需要译者灵活处理。这里仅从“如何学习汉译英”的角度提出来,希望各位在学习以下各课时头脑中总是保持这根弦。可以根据具体的文字内容灵活选择句型、用词及其时态、语态、单复数等。翻译方法可以灵活掌握,根据不同情况从多种角度入手,选择不同的句型结构,采用直译、意译、直译意译相结合等。
5.3.尽可能多地掌握背景材料
掌握大量的背景资料对做好翻译至关重要,应当广泛、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如果译者对待译文本中的相关内容都不理解,就很难准确地翻译出来让别人理解。翻译时应当尽可能多地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否则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对照汉语原文,英语译文本身无懈可击,可是对照事实,却发现文不对题。例如两张图片的说明文字各是“直刺蓝天” 和“拔地而起”,到底是指什么,只有要来照片看过才知道:前者是一座建筑物的屋顶,上面安装了几副卫星天线,后者是一座高层建筑即将封顶,“刺蓝天”比“拔地起”要低得多。这样就可以相对地贴近真实的语用环境把前者译为Telecom facilities in the sun,后者译为Another sky-scrapper,或 A new high-rise against the blue sky,也就是说,“直刺蓝天”其实是“晒太阳”,而“拔地起”反倒可以“刺蓝天”啦。
可以说,译者对相关的背景资料了解得越深入,翻译起来就越有把握。比如“高层建筑擦窗机”译为high building window cleaning machine,很难说译文不对或不好,但是看到机器本身才知道,敢情这机器擦不了窗户,擦窗户的是人,它只起一个吊篮或吊舱的作用,所以应当改译为window cleaning gondola for high-rise buildings,否则买主是要索赔的。
5.4. 学点专业知识
应当特别注意术语的行业特征和“行话”特色。在吊斗、传送带等运送散装物资的机械上,起清理、平整、刮除作用的“橡胶刷”可能是rubber cleaner,但在一家经营汽车零配件、轿车保养用具、装饰品等的公司之简介中,“橡胶刷”便不大可能是rubber brush,而是squeegee,即蘸水后擦洗风挡玻璃的简单用具。在车间里使用的“传输系统”不大可能是transportation (指市政交通或异地运输),也不应该是transmission system(指电力或电信传输),而应当是conveyor或者conveyance system。
行业不同,理应选择不同的词语。例如“接头”,是电力的、还是电子的?是管道上用的还是电缆上用的?是塑料的还是铸铁的?英语中相应的词汇多,选择哪个取决于原文词的具体含义,从原文前的公司名称中、周边产品外延上并不总是能够看得出来。写的人是自己专业的行家,但译者不可能事事精通。“接头”可以行业的不同而分别译为coupler、coupling、connector、joint、terminal、grapples, wire-rope buckets(钢丝扣,即钢丝绳的接头)、junction box、binding post等多种形式。又如“硬化”一词,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业分别译为vulcanise, cure, harden, solidify, cirrhosis, induration, ossify, rigidification, sclerosis等。
应当尽量通过翻译用户提供全面的相关信息。有些汉语词语概括性比较强,单看汉语不成问题,可在翻译时却会很费踌躇。例如“图文装订机”和“图书装订机”都译成bookbinding machine似无不可,但是到工厂看看才知道是两码事:前者简单的像个订书机(stapler)或者铁圈装订器(ring spiral winder),后者则是由电机提供动力、有一系列机械传动、电子控制的真正的“机器”。故而“图文装订机”还是译为booklet binder或brochure binding device好一些。
5.5. 译者的学习和积累
既然工具书赶不上时代、赶不上客户需求,即使赶上了你也不可能及时购买齐全,那么自己动手便是当然的补充手段。想做一个称职的译员就得“喜新厌旧”,应当留心收集新词、专业词汇、常用简称和缩略词,虚心向懂行的人求教,注意自己的知识更新、拓展。例如不要一听说“网络公司”就译成Internet companies,可以紧追潮流译为startups, dotcoms, Net operators, net players, ISPs等。再如“奥运场馆建设”,不一定要把“场”和“馆”的英语词都查一遍,venue一个就够了。
如今Internet应用日趋广泛,翻译工作也可从中受惠,可以利用Google, Yahoo, Infoseek, Lycos等搜索引擎查新词语。现学来不及,至少可以手勤快一些,临时查阅一下可以及时纠正不少错误。今后还要出现更多的新名词,业务上会有许多新的术语,译者应该经常阅读一些时代感强的报刊书籍,以扩大知识面,有意识地积累新词,密切关注、及时收集、学以致用,更道地、更好地使用英语表达。
5.6. 译文校对和润色
从笔者经历过的一些考试和实务看,许多译文需要大量修改润饰。所以,译完后对自己的译文应当认真校核,确保译文句法、句义、拼写等传达了原文内容,又符合译入语规范。为了提高译文质量,译者最好能养成严谨的差错校勘习惯,贯穿原文梳理、翻译、打字、审校、看清样等整个过程。严把翻译关,做到文字通顺整洁,内容完整准确,不能“想当然”;严把校对关,做到准确无误,在交稿之前通读一遍,往往会意外发现一些差错,如数字、时态、体例、打印错误等问题。常玉田对外经贸大学英语学院教授
责编:刘卓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