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解放军文职 > 解放军文职专业 > 新闻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北京印刷学院2009年编辑出版方向研究生课程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5-16 15:57:01
 北京印刷学院2009年编辑出版方向研究生课程
课程设置: 
传播学概论、编辑学概论、新闻出版史专题、媒介经济学、传播学研究方法、书刊编辑理论与实践、数字传播研究、出版产业研究、广告传播研究、管理学前沿、出版法规与版权贸易研究(  出版发行基础、中国编辑出版史、读者学、大众传播学、编辑学概论、出版学概论、出版物市场营销、出版法规、期刊策划、印刷工艺学本科课程、)
传播学
一、考试目的
 (一)考查传播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原理;
 (二)考查应用传播学知识解释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题型
  本门课程考试题型包括术语解释、简答、论述三种。
三、传播学课程的考试范围
 (一)人类传播史与传播学研究史
  1、人类传播的发展阶段;2、信息社会的特点;3、传播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学科背景;4、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与施拉姆;5、传播学史上的重要学派。     
 (二)传播与符号
  1、传播;2、信息;3、符号;4、意义交流;5、象征性社会互动。
 (三)传播媒介
  1、传播媒介; 2、媒介类型及进化;3、印刷媒介;4、网络媒介; 5、媒介研究的几种重要理论。    
 (四)传播类型与传播模式
  1、人内传播;2、人际传播;3、群体传播; 4、组织传播;5、大众传播;6、经典传播模式。
 (五)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
  1、传播者;2、传播机构与传播制度;3、传播受众;4、受众行为理论。
 (六)传播效果
  1、传播效果的层面与类型;2、微观传播效果; 3、宏观传播效果;4、传播效果研究简史。
 (七)网络传播
  1、网络媒介的优势与劣势;2、网络传播的特性;3、公共空间与话语权;4、网络媒体策划及运作;5、网络文明与传播秩序。
四、参考书目和相关网站
1、《传播学教程》,21世纪传播学丛书, 郭庆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2、《传播学简史》 [法]阿芒?马特拉 米歇尔?马特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3、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JR): http://cjr.zjol.com.cn/

出版学
一、考试要点与相关能力要求
  1. 考查编辑、出版理论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础知识。
  2. 考查应用编辑学、出版学基本理论分析出版现象的能力。
  3.  考查出版工作要求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及相应的文字表达能力。
二、考试题型
  简要问答、案例分析、论述、写作
三、考试大纲
  1. 现代出版学基础理论:出版的概念性质、功能,现代出版学的形成,出版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2. 出版工作的基本方针与原则:出版工作的基本方针、基本原则和基本任务,出版队伍的建设,出版工作者的基本修养与基本素质。
  3. 编辑与出版:编辑的概念与性质,编辑的主要类型,编辑角色与编辑模式,编辑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影响编辑工作开展的因素。
  4. 出版物及其构成:出版物的概念、载体演变、标识、基本结构、类型、形态变化,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变革,书籍的构成、类型和计量单位。
  5. 出版管理制度与出版形式:出版管理制度及思想理论基础,出版行政管理, 出版机构的设立,出版事业与出版产业,出版发行体制改革、《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
  6. 编者和读者:读者的概念、结构,编者和读者的关系,读者需要和读者心理,编辑部的读者工作。
  7. 选题策划及组稿:选题与选题策划,选题的原则与选题计划,选题策划的依据、内容和方式,组稿工作,约稿方式与程序。
  8. 审稿及编辑加工:审稿的概念、作用、方式和步骤,三审制及存在问题,审稿的具体内容和影响因素,编辑加工的概念、方法、步骤及技巧,辅文和图稿加工。
  9. 出版的相关业务:与出版有的关著作权法律知识,出版合同的签订,出版侵权与版权管理,发稿及出版物校对,重印与再版,出版物质量管理,出版物质量保障体系。
  10. 出版物装帧设计:装帧设计的内容、指导思想、原则与特点,出版物结构和装订样式设计,出版物的材料设计、美术设计、开本设计和版式设计。
  11. 出版物成本及定价:出版物成本的概念、构成及控制,出版物成本核算中的重要概念,出版企业纳税管理,影响出版物定价的因素,出版物定价模式与基本策略。
  12. 出版物市场营销:出版物市场营销的概念,出版物市场营销组合,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出版物市场划分及特征,出版物分销渠道及购销方式,出版物宣传促销,出版物市场管理,出版物市场的作用与竞争。
  13. 中国近现代出版史: 近代出版活动的分期及其依据,各阶段的特点;近现代出版业对近现代社会的作用。近现代时期重要出版机构、重要出版人物、出版经营活动、出版法律与出版管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出版事业。
四、参考书目
1. 《现代出版学》,师曾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书籍编辑学概论》,阙道隆等著,辽海出版社2006年版。
3.龚书铎主编:《中国近代文化概论》(第一、二、四、十四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4.吴永贵主编:《中国出版史》(下册)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如有其他问题也可加HI聊。
编辑出版应用写作
第一节编辑应用文概述
编辑应用文是编辑人员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写作的,是编辑工作的内容之一。
一、编辑应用文的概念
编辑应用文是应用文的一类。所谓应用文,一般是指为处理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有关实际事务而写作的文字,大多有比较固定的格式,如行政公文、法律文书、书信、契约、单据等。编辑应用文则是编辑人员为处理编辑工作过程中的各种事务而写作的应用文。譬如,为完成选题策划、实现选题方案、做好稿件审读与加工整理等编辑工作而撰写的选题报告、编辑计划、审稿意见、送审报告等;为进行各种业务往来和加强同作者、读者的联系而写作的编辑工作书信;为完善书刊内容,对正文作必要补充而写作的辅助性文字;为推广出版物而写作的宣传文字等,都属于编辑应用文。
二、编辑应用文的特点
编辑应用文具有行业性、规范性和职务性的特点。
(一)编辑应用文的行业性
编辑人员隶属于不同的出版单位,服务于不同的专业学科,面向不同的读者群体,所编稿件的内容和形式也会有所不同,但编辑的“组织、选择、完善稿件”功能和“为读者服务”的职责又是相同的。编辑应用文的行业性表现在它围绕“组织、选择、完善稿件”而进行,而展开,又为之提供帮助。
编辑应用文写作的行业性还表现在,它贯穿于从采集信息、策划选题、组织稿件、审读稿件、加工整理、发稿到处理校样、检查样品、宣传推广、收集反馈信息等的编辑工作全过程,其中每个环节都可能需要动笔写作,都有文章可做。
写作编辑应用文,既要运用普通写作学的原理、知识和技巧,又要符合一般应用文的格式和要求,为编辑工作服务,体现编辑意图,以切实履行编辑职责。
(二)编辑应用文的实用性
编辑应用文有显而易见的实用价值。它们有的是用于出版单位内部上下级的沟通与交流,不同部门之间的传递和反馈;有的用于与出版单位之外的作者、读者、发行商和其他单位联系;有的作为辅文刊载在出版物上;有的用于出版物的宣传、推广,发表于其他媒体;有的用于编辑业务;有的用于调查研究。总之,编辑应用文是为完成某个出版项目或履行其中的某个步骤、为解决编辑工作中的某个问题而写作的,有明确的实用目的。
(三)编辑应用文的规范性
编辑应用文有很强的规范性要求。
1.文字的规范
编辑对稿件要做文字规范化工作,自己的写作当然也要规范,这是编辑应用文写作的起码要求。
2.格式的规范
格式是表达思想内容、实现写作目的的必要表现形式。写的是书信,就得讲究书信的格式;写的是请示或报告,就得按请示或报告的格式来写。撰写编辑应用文不能脱离目的和内容,形式主义地追求格式化,也不能摒弃行之有效的格式。
3.内容的规范
编辑应用文内容的规范性,首先要求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不能违反有关的方针、政策;其次要求在各种编辑应用文的写作中,写哪几方面的内容,在每个方面的内容中,重点是什么,应当突出什么,以及写作的分寸和语气,都要遵循一定之规。
(四)编辑应用文的职务性
编辑应用文的撰写是编辑人员履行工作职责的写作,它不是私人化写作,也不是表现个性的文学创作。许多种类的编辑应用文是以出版单位名义撰写的,即使在出版物上刊登和在媒体上发表,一般也不署具体写作者的姓名;但编辑作为执笔者,又是直接责任人,要对文稿负责任。编辑应用文要接受实践的检验,还得经受历史的考验。
三、撰写编辑应用文的基本要求
撰写编辑应用文,除了要遵循一般应用文写作的要求外,还应特别注意下列基本要求。
(一)目的明确,观点鲜明
编辑应用文的撰写以解决编辑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宗旨。编辑每写一篇应用文都首先必须明确目的,动手写作之前先要确定打算解决哪些问题、如何解决。只有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使应用文发挥应有的作用。目的明确之后,编辑就可针对这些问题,鲜明地表达观点,提出处理意见。撰写编辑应用文,在语言表述上绝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否则容易造成误解。例如,一位编辑明明想给投稿的作者写封退稿信,但信中表述得不够明确,结果使作者误以为是退修信。于是,作者将稿件修改后又重新寄回,使出版单位陷于被动。
(二)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编辑应用文无论长短,也不管采用什么表达方式,都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做到中心突出、层次清楚,合乎逻辑,通达事理。所用的材料要能说明观点,材料的安排顺序和相互之间的衔接要合理。唯有这样,才能使阅读者充分了解写作的目的、意图及所阐述的内容。
(三)文字简练,态度平和
文字简练是指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完整的内容,如古人所说的“文简而理周”。简练的文字既可节省篇幅,又便于记忆,增强表达力。在提倡文字简练的同时,也应注意不要苟简,因为将不该省的词语硬性省去,会使文句的意思不完整或不清楚。文字的简练,须以意思表达得严密完整、清晰明确为前提。
在力求文字简练的同时,还要做到态度平和。编辑人员不能因为代表出版单位而在与人交往中怀有优越感;即使在必须代表出版单位坚持一定的意见时,也要以理服人,切忌以势压人,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这一点在撰写编辑工作书信时尤应注意。
(四)签署完整,归档备查
编辑应用文作为编辑工作过程中陆续产生的业务文件,是开展后续工作的依据,也是总结经验的基础,在一项工作完成或出版物面世之后,都应该归档保存,以备日后需要时查阅。因此,在撰写编辑应用文时,应该从有利于归档保存的角度,将姓名和时间写上。姓名要写完整,不能只写姓或者名字中的一个字,否则今后查阅时就会难以判断执笔者究竟是谁。时间也要按规范写全年、月、日,不能只写月、日或只写日,以免今后无法断定文件的确切写作时间。
利用计算机撰写编辑应用文,要将电子文本打印出来并核对无误后,用手书签署写作者姓名和写作时间。这样的文本才具有正式文件性质,可以作为依据。
 

北京印刷学院《出版学》课程笔记
《出版学》第一章 出版与出版学
第一节  出版概述
一、“出版” 的概念
1906年,清朝政府颁布《大清印刷物专律》。第一次在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把出版物称作记载物件。
出版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
出版活动的前提是作品。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并非所有的作品都能成为出版的前提,要是可以转化为出版物的作品。
二、出版活动 的构成要素
出版活动由编辑、复制、发行三个要素构成。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关于要素一:编辑
出版是对作品进行设计、选择、优化,使其具有符合社会发展及文化传播的要求,适合读者消费的出版物内容的活动。
关于要素二:复制
出版是对经过编辑加工的作品进行复制,使作品具有能供读者消费的某种载体形式的活动
关于要素三:发行
通过各种方式将经过编辑加工整理并复制的作品广泛向读者传播。
三、出版活动的特征
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
2.不同劳动的有机组合。出版过程三个阶段的劳动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编辑劳动是精神生产劳动。 复制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 发行劳动则是商业劳动。
编辑劳动对象:精神产品 工作内容:让已有的精神内容优化和增值。
复制劳动工作内容:物化精神内容,生产出版物的物质载体。
发行劳动:通过商品流通实现出版物价值 。
3.具有政治性和思想性           4.具有经济性和产业性
第二节  出版业
一、我国出版业的性质和特点
我国出版业的性质:是从事社会主义出版活动的社会行业。
我国出版业的特点(略)
二、我国出版业的构成
1.出版单位 2.制作单位 3.印刷复制单位 4.发行单位 5.出版专业教育、科研单位
(一)出版单位
指从事出版活动包括出版物的出版、印刷或复制、进口、发行的机构。
包括图书出版社、期刊社(及从属于法人的期刊编辑部)、音像出版社、电子出版物出版社和互联网出版单位。
报社也是出版单位,但归属于新闻业。
我国各种出版单位的设立,都要经过新闻出版总署的审批。
我国的出版社实行社长、总编辑分工负责制。职能机构按规模大小,采用社、部处、科室三级建制或者是社、处室与社、科室两级建制。
(二)制作单位
对作品进行技术加工处理,制成能够据以批量复制的母版的单位。是印刷、复制厂和出版社技术编辑部门部分工作社会化、专业化的产物。
(三)印刷复制单位
从事出版物物质生产过程的部门,包括书刊印刷厂、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复制工厂等。在书刊印刷厂内部,一般设有排版、制版、印刷、装订(印后处理)等部门(车间),还设有机修、仓库、管理等部门。有些印刷厂的装订业务由其他小印刷厂承担。
复录厂是音像出版物和电子出版物的复制加工单位。它根据出版社提供的母盘或母带进行批量复制,并将其加工包装成供销售用的磁带、录像带,及各类封装型电子出版物。
(四)发行单位
是用商品流通方式向社会传播、销售出版物的单位,包括总发行单位、批发单位和零售单位。
(五)出版专业教育、科研单位
1.培养出版专门人才的教育机构                      2.出版科学研究单位
工作者协会、编辑学会等社会团体
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出版关系   
为了把握出版规律,研究出版活动和出版业的各种关系。
1.研究出版物、研究出版业、研究出版过程和出版工作,对出版过程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理论与实务的研究。这是出版学基本内容北京印刷学院《出版学》课程笔记的主干部分。
2.研究作者、读者       
作者是出版业的重要支柱。出版物中包含的知识信息,只有通过读者的接受才能转化成物质力量。
3.研究出版人才和出版队伍        
研究出版人才特殊的素质要求、成长特点以及出版工作在人才培养上的特殊有利条件和特殊优势;研究出版队伍在人才结构和智能更新上的特殊要求;研究出版人才培养和管理的机制以及制度的改革、创新。
4.研究出版法规和出版职业道德
5.研究出版管理
6.研究复制技术和复制方式的发展变化
7.研究出版市场和出版营销
8.研究出版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趋势
四、出版学的学科体系、出版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出版学的学科体系    
包含出版理论、出版实务、出版史等,是关系出版学整体和全局的主干学科。
出版学的分支学科: 出版编辑学、发行学、读者学、出版印刷学、图书装帧学、校对学等。
(二)出版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文献学、传播学、新闻学、文化学等。   
他们相互独立并不彼此取代,相互联系并不彼此隶属,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程度不同。
五、出版学的研究方法
出版学方法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从出版学的学科特定要求及出版学研究过程的需要出发,该体系由哲学方法和一般方法组成。
(一)哲学方法    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构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一般方法如观察法、分析法、归纳法、比较法等。
《出版学》第二章 出版与社会
第一节 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有决定性影响。    二是出版活动具有能动作用。
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作用(略)
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略)
第二节 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二、我国出版工作的方针原则
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必要条件
3.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社会效益是指有益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出版效果。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出版经营获得的经济收益。二者之间主要是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4.坚持质量第一
选题对路,内容正确充实,有尽可能高的思想性、科学性或艺术性,对出版物的编校质量、装帧设计质量、物质生产质量严格要求精益求精。
5.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符合出版规律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促进出版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三、我国出版工作的主要任务
我国出版工作的根本任务:促进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要任务(略)
《出版学》第三章 出版物
第一节 出版物概说
   中国古代没有出版物的概念。只有书、图书、图策、典册、典籍、简策、帛书等概念。
一、出版物的产生和发展
口耳相传→刻画阶段→抄写阶段
口耳相传:契刻、结绳记事、实物 、语言、图画
刻画阶段、抄写阶段:造纸→缣帛→竹木简牍→石刻文字→青铜器铭文→甲骨文
印刷阶段、多种复制阶段
中国:书籍的雏型:文字与载体的最初结合。约4000~6000年前,文字逐渐定型。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由表意图画简化为约定俗成的象形文字,是汉字产生过程中的重要质变。
中国出版物的发展:
     简册、版牍、帛书、纸张书写本、纸张印刷本、其他介质的出版物。
简册:单独的竹片叫简;用绳编连起来叫策或册。开始,简专指竹简,木简称札,后来简包括竹简、木简。始于殷商时代,至东晋末年,历时1000多年。
简牍的形制,影响了后世的纸本书籍制度,如从上至下与从右至左书写。
版牍:与简册同时,用薄木板做出版物的载体,未写字的叫版,写了字的叫牍。1尺见方的牍叫方。不到百字的短文写在版牍上,超百字长文写在简策上。
帛书:丝织品称帛。(帛—缣—浅黄色细绢、素—白色细绢.)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帛书与简策并用,到三国以后,纸书盛行,南北朝时,不再用帛书,前后使用1300多年。
纸张书写本:105年汉和帝推广用纸,至东晋末年,桓玄403年下令以纸代简前后约300年。有学者说缣帛用到南北朝589年止。纸张写本书盛行于魏晋隋唐。
纸张印刷本:雕版印刷始于隋唐,推广于唐末,盛行于五代之后。之后又先后发明泥活字(北宋•毕昇)、木活字(元•王祯)、铜(锡)活字(明•天锡华)等印刷术。
印刷术的发明,使出版物由手写改为印刷,这是中国出版史上又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外国出版物的发展:
泥版书、纸草书、蜡版书、羊皮书、贝叶书、纸张书写本、纸张印刷本、非纸介质出版物。
二、出版物的构成要素
1.具有经过编辑加工的精神文化内容
2.具有物质载体
3.具有一定量的复本,可以向公众传播
三、现代出版物的分类标准
出版物的类型因采用的分类标准不同而有众多的分类形式。
1.按照综合标准可分为六类: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电子出版物和网络出版物。
2.按照知识层次及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学术研究类、知识普及类、大众生活类、娱乐类等。
3.按照内容表现形式可分为:文字类、图画类、图文类、音像类、多媒体类等出版物。
4.按照信息接受方式可分为:视觉、听觉、
触觉、味觉出版物。
5.按照复制方法可分为:手抄本、印刷本等。
按照出版物形态大小可分为:对开、4开、8开、
16开、32开、64开等。
同一开本因纸张幅面不同而大小不同。
6.根据出版物内容所属学科的分类: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按学科对出版物分类常用的,基本学科类别和二级学科类别及其代码。
第二节   出版物的媒体特点
一、报纸出版物
报纸是指以刊载新闻和评论为主的定期公开连续出版的散页出版物。
(一)报纸的运作
     报纸生产、报纸经营。
报纸生产:产品设计、信息采集、编辑、制版印刷。
报纸经营:向读者赠送、出售;向广告商出售广告版面。
(二)报纸的媒体特点
1.按较短周期连续性出版;                     
2.一般不装订成册,数版内容都按版面顺序编排
3.内容主要是对新近发生的,人们关注的事件进行报道。
4.所载文章可以有不同的文体。
(三)报纸类型    
按出版周期、办报方针、内容范围、读者对象及分布区域等各种标准划分为多种类型。
(四)报纸的构成
报纸由报头和版面组成。由若干栏目构成
二、期刊出版物
1665年1月5日,法国戴•萨罗在巴黎创办了《学者杂志》,这是世界上的第一种杂志。
1964年11月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会议上通过决议指出:“凡是同一标题连续不断(无限期)定期或不定期出版,每年至少出一期(次)以上,每期均有期次编号或注明日期的称为期刊。”
(一)期刊的含义
指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以印刷方式复制的,以纸介质为载体的,成册的连续出版物。
(二)期刊的媒体特点
1.有稳定的刊名。 2.出版具有连续性、周期性。3.内容的时效性较强。4.在特定领域对目标受众产生持续影响。    5.由众多作者的作品编辑成册。6.印刷方式复制,纸介质为载体,成册的出版物。7.一般不再版及修订。
(三)期刊的类别
1.根据行政管理区域,可以分为中央级和地方级 。
2.根据发行范围,可分为公开发行期刊和内部期刊。
3.按照《中国国家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为三个基本大类,即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综合类期刊。
4.按照刊期,可以分为周刊、双周刊、半月刊、旬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半年刊等。
5.依照期刊的权威性,分为核心期刊和一般期刊。
(四)期刊的构成
期刊包括封面和刊心(包括目次页和正文)。
三、图书出版物
(一) 图书的含义
主要以印刷方式复制的,以纸介质为载体的,可以重印的非连续出版物。
(二)图书的媒体特点
1.每本书有单独的名称 2.主题集中   3.内容比较系统,论述比较深入 4.编辑出版的周期比较长     5.可以较长期流传
(三) 图书的类型  
按内容、功能、市场运作、外在形态、语言、文字形式等不同标准划分。
(四)图书的构成
图书由封面、正文和辅文构成。
正文的辅助文字,包括书名页文字、前言、序言、目录页、注释、索引、附录、后记等部分。
图书由封面、书名页和书心构成。
图书与小册子:196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除封面以外至少5页,至多48页的非定期出版物为“小册子”,超过48页的为“图书”。    
凡由出版社(商)出版的不包括封面和封底在内49页以上的印刷品,具有特定的书名和著者名,编有国际标准书号,有定价并取得版权保护的出版物称为图书。
四、音像制品出版物
1877年7月18日,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录下并重放了他自己朗诵的歌词和他的笑声。这就是唱片的起源。也是音像制品的起源。
(一)音像制品的含义
用数字或模拟信号,将图、文、声、像记录下来,经编辑加工后,复制在电、光、磁介质的载体上,通过视听设备播放使用的出版物。
一般分为录音制品和录像制品两类。包括录像带和激光视盘 包括录音带、唱片、激光唱盘记录声音,具有再现音乐作品、语言等功能记录动作、画面、表情和场景,具有类似电影、电视剧的功能。
(二)音像制品的媒体特点 在内容方面:         
1.几乎可承载所有的文化艺术形式      
2.更适合文化的积累、传承、开发和普及      
3.更具感染力
在生产方面: 1.前期生产资金投入大,后期复制成本低 2.前期生产成果可以多次利用
在流通方面: 1.物质载体轻、薄、小,便于流通 。
在消费方面: 1.重复率高(个人反复使用) 2.品种多 3.具有趋同性特点(容易流行,形成热点)
五、电子出版物
(一)电子出版物的含义    
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编辑加工后,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者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读取使用的出版物。
(二)电子出版物的类型   
主要类型有多媒体出版物、电子图书、电子连续出版物、电子版书目数据和部分计算机软件等。
(三)电子出版物的主要介质软磁盘
存储容量小,易损坏,易被复制,使用方便灵活;
只读光盘——分普通只读光盘(CD-ROM)、超高密度只读光盘(DVD-ROM),信息容量大,成本低,易损坏,易被盗版复制,需配置驱动器。
CD-ROM只读光盘是当前电子出版物的最常见的载体,可大批量生产。
可刻录光盘——分普通可刻录光盘(CD-R)、高密度可刻录光盘(DVD-R),可存放大容量数据,可用于复制批量较小的电子出版物,成本低,易损坏,需配置驱动器; DVD-R适合制作信息量超大且音频和视频播放质量要求高的多媒体电子出版物。
集成电路卡
其他载体 磁介质光盘(习称“MO”,为英文magneto-optical disc的减词缩略形式)硬磁盘、数据磁带
(四)电子出版物的媒体特点
内在特点
1.储存信息量大2.检索便捷 3.具备多媒体表现形式4.交互式结构可实现读者的参与 5.超链接设置拓展读者视野 6.可实现按需印刷
外在特点
1.体积小 2 .可长久保存 3.版本更新灵活、方便、快捷 4.复制成本低廉
六、互联网出版物
(一)互联网出版物的含义   
指具有合法出版资格的出版机构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登载在互联网上或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或者下载的作品。
(二)互联网出版物的类别
•从内容来源看
互联网出版物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已出版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出版物的内容或者其他媒体公开发表的作品;另一类是经过编辑加工的原创性作品。
•从来源形式看    
互联网出版物的主要形式有电子报纸、电子期刊、电子书、互联网音像节目等。
•从复制形式看    
包括通过网络下载并运用快速印刷设备制成的纸介质读物。
(三)互联网出版物的特点
•产品数字化 •复制后置化 •流通网络化 •交易电子化 •出版周期短 •出版成本低 •发行快捷化 •信息交互化
七、出版物的计量单位
一般通行的计量单位有种、部、卷、册、 篇、编、辑、集、本、期、号等。
1.种:指品种而不是种类,包括各种介质的出版物。    是一个独立的整体。有大小层次之分。
2.部:指篇幅较大或成套的书。相当于“种”或“套”。也是用于计算图书的实体单元,相当于“册” 。另指图书的门类。
3.卷:书刊的计量单位。常作一部书的分辑名称或一定期限内出版的期刊各期的集合。
4.册:是装订成册的书籍的计量单位,通常用来计算印数、销售数等。   一部书分成若干本出版,一本也可以称一个分册。
5.编:指成本的书。也用作书名。一部书分成若干部分,大于章的结构单位常称“编”。
6.集:指把作品或资料汇集起来编成的书。
7.辑:是成套的书籍或资料按内容或时间顺序编排并据此划分的各个部分。 期刊的特辑、专辑。
第三节   出版物的性质和功能
一、 出版物的性质精神产品属性和物质产品属性。(或称商品属性)
1.精神产品属性(决定因素:内容构成、作用、读者需求 、对读者的影响)
2.物质产品属性
3.出版物具有一定的物质形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物的物质产品属性表现为商品属性。通过商品交换实现价值
两者的关系:出版物的精神产品属性与物质产品属性是相互依存、不可或缺的关系。出版物的精神产品属性是其本质属性。
4.出版物的特殊性:
1.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                    2.使用价值与社会效用关系上的特殊性
3.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关系上的特殊性            4.出版物生产数量与成本、利润关系上的特殊性
二、出版物的功能
记录、传播、积累人类的知识和信息,以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一)政治功能
指出版物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的功用。通过政治舆论发挥此功能
(二)文化功能
指出版物具有文化传播和文化积累功能。出版物是对精神产品的物质化,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条件。通过出版物为旧文化的保存和新文化的增长创造条件
(三)社会功能 信息交流的功能 社会教育功能广义的社会教育指人类社会化进程中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社会教育指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
(四)审美娱乐功能
各种出版物,通过艺术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审美欣赏活动,唤起读者美感和情感上的共鸣。
第四节 出版物的标准化
一、出版物标准化的意义
1.为出版物提供可在国际上流通的专用标识符。
2.为客户了解出版物信息提供了便利。
3. 进行出版物发行,准确、快捷、经济。
4.便于出版物的分类统计。
二、中国标准书号
(一)中国标准书号的结构中国标准书号由标识符“ISBN” 和13位数字组成。
13位数字分五个部分:
(例:ISBN 978-7-5000-7682-7)
↓               ↓
大写,后半字空      均为半字线
EAN•UCC前缀、组区号、出版者号、出版序号、校验码
(二)中国标准书号的分配
1.中国ISBN管理机构按照分配原则,根据出版者的出版计划,分配出版者号。出版者号的最小长度是2位,最大长度是7位,由出版者预期出版量决定。
2.一个中国标准书号在任何情况下均不能改变、替换或重复使用。
3.各出版者出版发行的每一出版物或其单行本均应使用不同的中国标准书号。 内容相同而语种不同的出版物也应使用不同的中国标准书号。
4.同一出版物的不同产品形式(例如精装本、平装本、盲文本、录音带、视频、在线电子出版物等)均应使用不同的中国标准书号。电子出版物的不同格式均应使用不同的中国标准书号。
5.出版物的任何部分有较大改动,形成新的版本时,应分配新的中国标准书号;出版物内容相同题名更改的,应分配新的中国标准书号。
(三)中国标准书号在出版物上的位置和显示方式
1.印刷形式出版物 中国标准书号必须出现在:
(1)版本记录页中。字号不小于5号。
(2)在封底(或护封)上,中国标准书号应以下列示例的条码格式印刷在封底(或护封)的右下角。
2.电子出版物  
中国标准书号必须出现在题名或版权说明的初始页面或屏幕上。  
中国标准书号应印刷在唱片、盒式录音带或磁盘实物的外装帧面和载体标识面上,并在题名或版权说明的页面或屏幕上显示。
(四)中国标准书号的适用范围
1.印刷的图书和小册子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
小册子指:不计算封皮在内,页数至少5页、最多48页的不定期出版的出版物。
2.盲文出版物。 3.出版者无计划定期更新或无限期延续的出版物。 4.教育或教学用影片、录像制品和幻灯片。 5.磁带和CD或DVD形式的有声读物。
6.电子出版物的实物载体形式(机读磁带、光盘、CD-ROMs)或是在互联网上出版的电子出版物。
7.印刷出版物的电子版。 8.缩微出版物。 缩制在感光材料上的图书、文献资料等,通过缩微阅读器阅读
9.教育教学软件。 10.混合媒体出版物(内容以文字材料为主的)。 11.地图及教学制图、图示类出版物。
三、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连续出版物包括期刊、报纸、年度出版物等。
(一)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构成    
由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组成。
            例如:ISSN 1000 - 0097 (不反映语种、国别、出版者)(最后一位是校验码)           
            CN 11-1340/G2 (11为地区号;1340为地区连续出版物序号;G2为分类号。)
(二)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印刷位置    
应印在出版物封面右上角、版权页(块)或目次页和封四下方。两部分可合在一起印刷,也可分开印刷。
(三)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分配原则
1.一种连续出版物一号;          2.改名改号;
3.不同载体不同连续出版物号;    4.题名不变,出版地变更,重新分配 连续出版物号。
四、电子出版物与互联网出版物的异同
相同点:
出版物的性质、功能相同 产生的历史较短 作品都有交互式结构 产品数字化,均可加密 都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使用.
差 异:
互联网出版物主体还有信息服务商                  互联网出版物开放性更强、互动性更强
互联网出版物内容来源更广,信息容量不受限制      互联网出版物复制环节后置
互联网出版物一般不用外包装                      互联网出版物流通网络化——无物流、网络交易
互联网出版物成本更低
《出版学》第四章   出版物的生产
第一节   出版物的生产概述
一、出版物生产的含义   
指出版生产者按照一定的方针以及社会、市场需求,利用一定的出版资源,生产出版物产品的过程。
二、出版物生产的构成  
一项完整的出版物生产活动,由以下要素构成。
1.出版生产者    
指出版生产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包括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出版社、报社、印刷厂、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制作单位等机构和人员。
2.社会、市场需求
社会需求是指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
市场需求指读者(或使用者)需要阅读、使用或购买出版物的愿望。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是出版物生产的动力和目的。
一般情况下,社会和市场需求信息,通过编辑工作环节的选题策划以及出版流通环节的销售商向生产者的进货、资金的流动情况等方面反映出来。
3.出版资源
指能够形成出版物内容及产品形态的各种精神与物质资源。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出版生产者对出版资源的占有、开发与利用。
出版资源:出版人力资源(著译者;出版人)、出版信息资源、社会文化资源、出版资本资源、出版技术资源。
4.生产过程
    指出版物的生产者利用出版资源创造出版物产品的具体过程。出版物生产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
第一阶段是精神产品生产阶段
   出版物生产者根据社会及市场需要设计项目,对作者提供的书稿进行选择、编辑加工,制作成符合规范的母本(发排稿)的阶段。
规范:社会规范、出版规范、复制要求
第二阶段是物质产品生产阶段,
生产者采用一定方法将母本(发排稿)复制成具有一定物质形态的出版产品的阶段。 与前一阶段的主体不同
三、出版物生产的特征
   出版物生产不同于一般物质生产,是精神产品生产与物质产品生产相结合的活动。
第二节 出版物的编辑工作
一、编辑工作的含义
指按照一定的方针,设计、组织、选择和加工稿件,为复制、发行作准备的工作
信息采集是编辑过程的开端。
选题策划是编辑过程主要(关键)环节之一。从出版项目的市场定位、目标读者、效益预期,到出版项目的名称设计,内容的组织,物质形态、宣传方式选择等等,逐一设计。
对选题策划的成败,对出版社的品牌塑造、经营运作有重要影响。
组稿是对选题策划的落实。根据选题设计方案,组织落实稿件。
审稿是编辑过程另一个关键环节。通过对稿件进行审读、评价,决定稿件取舍。与决定采纳的书稿作者签订出版合同。
加工整理是保证出版物质量的重要环节。对已经决定采用的稿件作修改、润饰和规范化处理。
整体设计对出版物载体的艺术性、工艺性设计。包括出版物的形态设计、美术设计和装帧制作工艺设计。出版物的版式设计包括文字的选择、版心的确定、文字的排式及图文在版面上的编排等。
审定发稿是编辑加工的最后一个环节,书稿经过整理、检查,达到“齐、清、定”,发送制作部门。
校样处理是将作品转化为物质产品的一个重要步骤。把经过加工的稿件做成可以复制的母本的一个环节。
样品检查是正式出版前最后一次质量把关。
出版物宣传是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选题策划部分内容的实施,影响编辑工作的效果。编辑写作相关文案,参与部分宣传活动。
反馈信息收集关系着在制项目的完善和新项目的设计、制作。
三、音像制品的编辑过程
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组织创作、录制拍摄)——审稿——加工整理(素材合成)——审查原版母带(或母盘)——发稿——反馈信息收集
注重声像优化 音像编辑需要考虑媒体的选择、声音的配置、画面的安排、解说词的撰写。
四、电子出版物的编辑流程
(一)原创性电子出版物的编辑制作流程
信息采集——选题策划——准备素材——设计界面——编辑集成 ——检测质量 ——审核发稿——反馈信息收集
选题策划考虑市场需求、制作成本、销售方式、表现形式
(二)引进出版电子出版物的编辑
     选题的选择、内容审核、汉化及其质量管理
五、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出版物精神生产的关键在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1.把握社会发展进程,创造新的出版物选题。
2.对已有出版物信息进行重组,实现资源的扩大与增值。
分散的信息——集中化 单一的信息——具有综合性 具有个体效应的信息——发挥整体效应。
3.将社会各种精神文化新成果与已有出版物相结合。
4.打造品牌,扩大品牌影响 。
5.通过出版交流、著作权贸易,实现出版资源跨国开发。 出版企业的跨国经营; 国际间的版权贸易; 出版企业间的跨国、跨地区合作出版。
6.增强多媒体综合经营能力,提高出版资源使用效益(出版资源的多次利用)。
7.提高产业组织的集中配置程度,以降低出版资源配置成本。通过成立出版集团,整合出版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第三节   出版物复制工作
一、复制的含义
指以各种方式根据作品内容制成一份或多份与其内容信息相同的物件的工作。
二、最常用的复制方式
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光盘压制、集成电路卡制作、计算机下载等。
三、书刊印制
   指根据定稿制作印版(或相应的电子文件),用印刷复制技术制作,并把印刷的产物加工制成图书、期刊的整个过程。
(一)书刊印制过程
1.印前制作阶段 (包括原稿检核、图文输入、图文编辑、图文输出、印版制作、打样等环节。)
2.印刷阶段:将印版上的图文复制到纸张上。
3.印后加工阶段(装订阶段):将已经印有图文的书页加工成册,制成书刊成品。
(二)印刷的要素
定稿、印版、承印物、印刷油墨、印刷机械。
定稿:文字稿、线条稿、数字化稿、实物稿
承印物:能接受印刷油墨或吸附色料并呈现图文的各种物质,包括纸张、纤维织物、塑料、木材、陶瓷、金属、玻璃等。
(三)书刊印制常用专业用语
书刊印制特有的计量单位,有印张、令、方、色令、定量、令重等。
印张:计算纸介质出版物篇幅的单位。
1.印张
全张纸幅面的一半(即一张对开纸)两面印刷后为一个印张。一个印张折合的书页面数等于书页的开数,而书页页数为开数的1/2。至于一页书页等于多少印张,不同开数的书页有不同的折算系数。
折算系数的计算:
    如32开本,16页(即32面)可折合1印张,所以1页就等于1/16印张,折算系数便为0.062 5(即2/32);那么,2页为0.125印张(即0.062 5×2=0.125)
              4页为0.25印张(即0.062 5×4=0.25)
如16开本,1印张只有8页书页,所以1页书页等于1/8印张,折算系数便为0.125(即2/16);
那么,2页书页为0.25印张(即0.125×2=0.25),
4页书页为0.5印张(即0.125×4=0.5)
2.令与方
在计算印刷用纸量和结算印刷厂存纸量时,对没有印刷过的纸张常常用“令”和“方”为单位。    
全张纸500张为1令,不足1令的尾数按“方”计算,1张纸为2方,1张对开纸为1方。即:
      1令=500张全张纸=1 000张对开纸=1 000方
3.色令
色令是平版印刷的基本计量单位,1令纸(全张500张)单面印1次便为1色令,印2次便为2色令,如此类推 。
4.定量
俗称“克重”,是单位面积纸张的质量,以“克/米2”表示。
    印刷纸的定量,最低为25克/米2,如印字典用的字典纸;最高达250克/米2。
    定量超过250克/米2的,称为“纸板”。
5.令重
   是1令全张纸的质量,以“千克”表示(市场上纸张的销售是以“吨”为计量单位的)。 幅面规格不同或定量不同的纸张,其令重是各不相同的。
四、音像制品的复制
     用母带(或母盘)翻制出若干个内容与母带一模一样的子带(或子盘),并将其妥善包装。
1.录音、录像带的复制一般由音像出版单位自设的复制车间完成
2.光盘的复制通常由出版单位委托专门的光盘复制单位完成
录音、录像带复制加工工序:
1.工作母带制作 2。子带复录 3。切割灌装 4。产品包装
五、光盘的复制
包括玻璃原版盘制作、压模盘制作、商品盘复制、表面印刷、外包装等工序。
《出版学》第六章 出版物的消费
消费是指消费主体出于延续和发展自身的目的,有意识地消耗物质资料和非物质资料的能动行为。
第一节 出版物消费概述
一、 出版物消费
指消费者购买或使用出版物,以满足某种精神需要的过程。
二、 出版物消费的意义
(一)出版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1.出版物生产与流通的最终目的是出版物消费。    2.出版物消费能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
(二)是读者选择接受知识信息的重要过程
(三)是出版物商品再生产过程的重要阶段
三、出版物消费的构成要素
消费主体、消费对象、消费目的、消费过程
(一)消费主体:读者、受众(报纸的消费主体)。读者是指有一定阅读需要和阅读能力的社会群体。
读者的特点:
   1.广泛性与复杂性   2.间接性与不确定性 3.自主性与选择性
   4.消费行为的实现方式是通过购买或借阅消费。
   5.消费主体的范围和结构是不断变化的。
   6.消费主体的范围由单一至复杂多样。
   7.消费者主体的类别可以按性别、年龄、职业、地域等不同标准划分。
   8.对于某一类出版物,在同一时空范围,消费者的反应不同。
即时消费 → 未来消费 →永不消费
   ↓            ↓          ↓
    现实消费者   潜在消费者    永不消费者
核心读者(基本读者)与边缘读者。
从消费行为本身看出版物消费:个体消费、家庭消费、集团消费。
从消费的动机或影响看,出版物消费可以分主智消费、主情消费。
   一是满足认识上的需要,追求延迟性报偿。        一是满足情感上的需要,追求即时报偿。
(二)消费对象
出版物消费的客体=出版物+服务
使按照普遍消费需要生产的出版物能够适应消费者的个别需要,使消费者能够方便地享用消费品,并获得愉快的消费经历。
(三)消费目的 通过出版物的阅读与使用满足消费者精神需要。
(四)消费过程 消费者通过享用出版物满足某种需要的程序。包括:了解出版物信息、完成市场交换 消费出版物内容。
三、 出版物消费的目的与类型
消费心理:
1.按产生的原因:自然需要、社会需要。
2.按内容的不同: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3.按层次不同: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
4.按对象不同:公众需要、个人需要。按实现程度:现实需要、潜在需要
出版物消费的四种类型: 阅读需要、自尊需要、收藏需要、交往需要。
(一)阅读消费
阅读消费是消费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阅读需要具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学习型   为提高个人素质,为获得成功学习相关的知识。
2.实用型   出于功利目的,为解决具体问题而产生的阅读需要。
3.娱乐型   为休息与消遣及满足精神享受而产生的阅读需求。
(二)自尊消费:以满足自尊需要为主要目的的出版物消费。
(三)收藏需要:以满足收藏需要为主要目的的出版物消费。
(四)交往消费:以满足人际交往需要为主要目的的出版物消费。
第二节 影响出版物消费的因素
一、出版物消费的现状
1.出版物消费量不足
2.出版物消费结构失衡     出版物消费结构性失衡,城乡差距过大、教材消费比例过大。
3.出版物消费方式不合理   出版物公共消费比例低。
二、影响出版物消费的因素
(一)影响出版物消费的主要因素
影响出版物消费的普遍性和决定性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化教育状况。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出版物消费的影响
(1)宏观社会经济环境与消费心理的关系
   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出版物的供应数量和供应质量  
表现在消费者求新、求奇心理的强弱对比;经济发展速度与消费者心理扩展速度有密切关系。
   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形成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生活环境影响消费心理和行为。
(2)社会生产关系决定消费者的社会地位及由此产生的总体消费行为规范 分配性质、经济体制类型、消费观念的变化影响消费心理。
(3)自身经济状况对消费者心理、行为的影响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消费者心理与行为产生直接、显现的影响。
2.文化环境对出版物消费的影响
社会文化的共性:共有性、差异性、变化性、适应性。
共有性:文化是由社会成员在生产和生活中共同创造的,为全体成员所共有,并对全体成员产生深刻影响,使其心理倾向和行为方式表现出某些共同特征。
表现为消费者之间互相认同、模仿、感染、追随、从众等方式,形成共有的生活方式、消费习俗、消费观念、态度倾向、偏好禁忌。
差异性:每个国家、地区、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伦理道德、价值标准、宗教信仰等,这些不同构成了不同社会文化的差异。
变化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文化也不断演化更迭。
适应性:是多种社会及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文化教育状况
出版物消费要求消费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有一定的阅读能力。
一般情况下,文化素质越高的消费者,接受知识与信息的能力就越强,阅读消费出版物的愿望就越迫切。文化教育的发展,能促进全社会良好读书风气的形成。
直接刺激教材、课本及教学辅导读物等类型出版物的消费。
4.出版业状况
出版业状况决定着出版物市场上可供商品的内容、种类、数量及供应时间与方式等,是形成出版物市场消费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出版业状况决定读者消费需求的满足程度。
出版业状况良好的表现:
1.市场上有品种丰富、数量充足的出版物;        2.读者的现实需求能得到充分满足;
3.市场文化氛围及市场秩序良好(可诱发读者潜在需求,不断刺激消费量的增长 )。
5.人口状况
①人口数量决定出版物市场的总体消费量:一定的出版物市场规模,是建立在一定规模的人口总量基础上的。
②人口结构决定消费结构:比如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知识结构等
③人口素质决定消费层次
(二)其他社会因素
除基本因素与重要因素之外,还有消费习俗、社会风尚与形势、道德观念、法制政策、语言特点、地理环境等因素。
消费流行的规律: 地区传播规律、人员结构规律、商品运行规律。
美国出版业的教育培训
键词:出版理科硕士学位教育、暑期学院、强化课程班、继续教育课程
在美国,出版专业教育通常始于研究生教育阶段。有志于走上出版事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有三种选择:一是在美国为数不多的几所有出版硕士学位的大学里继续深造;二是参加依托大学举办的暑期学院;三是直接到出版社申请一份初级的工作,边工作边学习必要的出版知识。同时,从事出版业多年的从业人员也需要继续教育,在这个层面上的大多数培训机会是由美国书籍出版商协会和美国杂志出版商协会提供的;只有少数几所大学,包括斯坦福大学,提供为从业多年的出版人设计的全面系统的职业培训。
下面就美国各种出版教育培训做一简要介绍:
首先是出版理科硕士学位教育。在美国只有为数不多的大学授予出版专业的研究生学位。这其中最重要的机构是纽约大学的出版中心,该中心的学位课程对于全日制学生来说可以两年完成,对于在职的学生,可以在3到4年内完成。这些课程以管理学科的课程为主,着重于出版业的运作。教师是来自出版业的从业人员,而课程计划则是由出版业中资深的执行官们组成的顾问委员会帮助制定的。
能够授予此种学位的还有位于纽约市的佩斯大学和位于波士顿的爱默生大学。西北大学的梅迪尔新闻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院提供偏重于出版方向的新闻理科硕士学位。
其次是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开设的暑期学院。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丹佛大学都有很好的暑期学院,前两者的课程涵盖了书籍、杂志和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后者只提供书籍出版的课程。这些课程一般为4到6周,由业界的从业人员教授要完成自己在工作岗位上的职责所需要的技能。
第三种是为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员开设的大学水平课程。斯坦福大学每年6月都会开办为期9天的强化课程班(另为国外的学员开设三天的前期课程),该课程汇聚了一批国内外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来讨论出版业运作的最佳方式。教师是从出版业界最高层选拔的。系列课程中也加进了有关新媒体影响这样的课程,通常也包括去高科技公司实地参观考察的项目。另外,学员会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写成摘要,带到课程班中讨论。
西北大学最近刚与美国媒体协会共同举办、由该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和梅迪尔新闻学院协办了为期4天的强化培训班,课程重点放在开发为满足商业对商业出版业的独特需求而设计的管理技巧。
此外,还有一种继续教育课程,这是业界的行业协会在贸易展会期间向从业多年的专业人士提供的培训课程。美国书展(BEA)一般会在每年6月份举办的书展前和书展期间提供为期3天的继续教育课程。杂志出版界专业杂志《对开》,在每年11月份举办贸易展会期间也同时提供培训课程。美国杂志出版商协会也提供全年不间断的培训课程,并在每年10月份举办美国杂志年会期间提供高层次的教育培训机会。年会期间也专门辟出一天时间来讨论国际出版问题。
以上提到的大学中多数也为出版业界的从业人员提供系列课程。这样的课程通常是在为期8周或一个学期内每周一天或一个晚上上课,着重深入讨论一个议题。提供这类课程的有伯克利的加州大学、芝加哥大学哥莱汉姆普通研究学院以及纽约大学的出版中心。
金融危机席卷美国,波及全球,美国出版人现在过得如何?本期,我们编译一则美国出版业生存调查的稿件,虽然统计样本不大(共收到问卷550人),但依然值得我们参考。最近,美国的出版趋势(Publishing Trends)网站对美国出版相关从业人员进行了一次年度问卷调查,样本中其他行业知识分子占26.8%,出版社编辑占40.6%,接下来是版权和销售经理占12%。年龄构成为10%(22–27),25%(28–35),27%(36–45),24%(46–55),14%(56–65)。
我爱你,出版业!
49.3%的受访者认为对自己知识和智力的挑战是出版业最令他们满意的部分。28.2%受访者称能为文化事业有所建树是工作中最吸引人的部分。13.9%的受访者称可以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共事是他们看中这个行业的最重要原因。其他一些回答包括:“工作的丰富多彩”、“创造性和创业的冲动”、“看好未来数字化前景”,其中还有些受访者直截了当地回答:“书让我着迷,谈书、读书、做书令我兴奋,工作了一天,拿着自己的书对自己说‘这是我做的!’那种快乐无与伦比。”
关于出版工作的好处,自由成了关键词。自由的工作时间是绝大多数受访者看中的优势。很多受访者提到自由的出差旅行,比如有人在问卷中写道“那确实是工作,但是你要在伦敦、法兰克福、北京完成”。还有人提到宽松的办公环境,比如可以带宠物上班,尽情享受免费美味的咖啡而不用再去快餐式的星巴克。还有受访者认为能自由读书也是另一大好处。“爱书,所以做书,可是尽管我每年都看很多书但是却没有时间真正读过一本书。”这也许道出了许多书业中人的职业尴尬。
困局中的出版业
最近,美国纽约的一份著名杂志用《终结》作大字标题,并预言“书业将永远告别幸福时光,江河日下,日暮途穷”。
无论这个预言是否正确,在回答“你最不喜欢书业的什么部分”这个问题时,一位编辑的回答很有代表性:“整个行业都弥漫着不安的情绪。”另一位书商则回答:“我觉得书已经成了过时的日用品,我们只能期盼有更多人来读书。”而一位图书宣传编辑则希望媒体在对待图书时不要再像对待后娘养的孩子那样了。
财务危机更让人不安,81.5%的人认为出版业的安全感已大不如前。而33.5%的人则认为自己的工作岗位就很不安全。15.3%的人在过去的一年中看到3-5名同事被解雇,而6.7%的人则看到了10个以上的同事丢掉工作。而28.2%的人认为自己将被迫离开这个行业。
23.7%的受访者所在的公司已经冻结了招聘计划,13.2%的受访者称今年的奖金将减少,一位做市场的经理人说:“每年最高2%的收入涨幅确实很难激发销售人员的工作热情。”其他减少开支的方法包括,以前外包的服务,现在更多地由内部员工完成、改变员工保险计划、减少带薪休假天数。
有关不满意的内容还有认为出版业进入和参与网络和新技术的速度太慢,17.9%的人觉得这是行业面临的最大威胁。一位受访者尖锐地指出:“出版业对于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反应迟钝,本来是出版业创造的机遇白白让别的行业从中取利,而自己只有旁观失意。”
一位业内评论家在问卷中指出:“我们无法向目前出版业这个功能紊乱的商业模式说不,我们必须满足那些投资者对利润增长近乎荒唐的欲望,出版业已经被那些指望出版社像药厂那样可以给自己带来滚滚财源的人所控制和经营。可那是根本行不通的。”试图用密集营销创造畅销书但常常没有效果、过时的配送系统、高昂的畅销书作者稿酬以及堆积如山的平庸图书,这些都是受访者指出的行业问题。一位资深的销售经理说:“商业目标和出版战略之间的分歧一直并将继续困扰出版行业。”
技术的未来
尽管有13.8%的受访者认为出版业最大的威胁是网络竞争者,但还有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网络是获得业界新闻的最主要途径,尤其是像“Publisher Lunch”这样的网站。而很多人认为美国著名的行业媒体“出版商周刊(Publisher Weekly)”几乎没有什么价值。而经常通过网络读书和写博客的人数比例也从去年调查的31.7%窜升至今年的54.3%。但到目前为止,这种技术的普及离电子书还有距离,因为有高达70.7%的受访者称从来都不读电子书。而阅读电子书的主要使用索尼公司的Reader和亚马逊公司的Kindle。也许到了明年,会有更多的人同意一位受访的经理人的话:“我现在几乎只读电子书!”
《新闻出版法规》讲义
第一章 出版法规概论
第一节 出版法的概念和内容
一、出版法的概念
     出版法是规定出版制度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又指单行的出版法规。
     出版法通常涉及出版物的出版程序,限制范围,出版者、印刷者、发行者或者作者的资格和责任,以及政府进行管理的权限、方法、程序等内容。
     出版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二、出版管理制度的分类
(一)追惩制
1.追惩制的概念
     它作为一种事后管理制度,是指出版物在出版之前,不受政府部门任何干涉,自由印刷出版,仅在发行之后如果发现有违法事项,才由司法部门依照法律予以追究。
     特色:以司法权为主,行政权为辅,防止滥用职权,干涉出版自由。
     国家: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丹麦。
2.追惩制的特点
(1)首先确定出版物内容的法定限制范围
     A.不得损害其他个人的权利,如诽谤等;B.不得危害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如淫秽等;C.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如泄露国家机密,煽动叛国、颠覆政府等。
(2)其次追究违法者的责任由司法部门按法定程序进行,对违法出版物的扣押、查封或没收、禁止发行的处理权一般属于司法权的范围,警察部门根据法院的决定或判决采取相应措施。
(二)预防制
    它是一种事先管理制度,目的在于预防违法出版物的出版发行,避免造成有害的结果。这种制度是指出版物在出版之前,受政府主管部门的检查批准、登记或者履行其他发行手续,否则即以违法论处,并且不排除事后追惩。
    四种形式:检查制、批准制(特许制)、保证金制、报告制(登记制)。
其中,检查制最严厉,报告制则是最轻微的预防手段。
1.检查制:
    即任何出版物在出版之前,必须先经政府检查官对出版物的内容加以审查、删改和核准,方能出版发行。
2.批准制:
    又称特许制,指出版物虽不受检查,但创办出版机构必须经政府特别主管部门批准,取得出版者资格后方可出版发行出版物。
3.保证金制:
    是一种经济限制手段,出版物在出版前出版机构必须先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方准出版发行。
4.报告制:
    又称登记制,指出版物的出版既不要求事先检查,也不必获批准,只要求在出版前向政府主管部门呈报登记,或者呈送出版物样本备案即可。
三、出版法是出版自由存在的法律形式
    出版自由,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有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的自由,并有权从事著述、出版、印刷、发行等活动。
    不同社会、不同的统治阶级对出版自由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因而就有不同类型的出版法。
    出版法的原则、内容以及各项具体规定,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态度围绕出版自由来展开的。    
四、有关出版的法律法规
(一)宪法与法律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和最大的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
(1)公民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权利、政治上享有表达个人意见和愿望的自由;
(2)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2.刑法是规范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出版活动中的刑事犯罪主要有:
(1)危害国家安全罪
(2)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3)侵犯知识产权罪
(4)扰乱市场秩序罪
(5)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6)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
3.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著作权法是专门调整作品创作、传播、使用过程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全国范围内通用。
6.广告法制定的目的在于规范广告活动,促进广告业的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发挥广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比如禁止利用报纸、期刊发布烟草广告等。
(二)行政法规
1.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出版、印制或复制和发行管理制度的行政法规,是出版工作的基本规范。
2.音像制品管理条例,是专门针对音像制品制定的管理条例。
3.印刷业管理条例,适用于出版物、包装装潢印刷品和其他印刷品的印刷经营活动。
4.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主要涉及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的著作权保护。
(三)部门规章
1.图书质量
(1)图书质量保障体系                       (2)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附录:《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的计算办法》
2.重大选题的备案与出版
    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重大选题备案办法等。
3.专项出版物的管理
   (1)期刊管理规定                          (2)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
   (3)电子出版物管理规定                    (4)音像制品出版管理办法
   (5)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
4.保密
    新闻出版保密规定、科学技术保密规定
5.出版物市场管理与“扫黄”、“打非”
(1)国家关于严厉打击非法出版活动的通知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取缔非法出版活动的通知
(3)关于认定淫秽及色情出版物的暂行规定
(4)关于整顿、清理书报刊和音像市场,严厉打击犯罪活动的通知
(5)关于部分应取缔出版物认定标准的暂行规定
(6)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
6.报酬与合同
(1)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
(2)图书出版合同(标准样式)
7.岗位培训与资格考试
(1)关于在出版行业开展岗位培训实施持证上岗制度的规定
(2)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暂行规定
(3)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暂行规定
8.技术规范
(1)中国标准书号                               (2)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3)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                       (4)中国标准书号条码
(5)中国标准刊号条码                           (6)音像制品条码
(7)校对符号及其用法
五、我国出版法律制度的变化
   1.图书热点:言情(琼瑶)、武侠(梁羽生、古龙)、推理(英国、日本)、伟人及亲友(“太子党”)、揭秘(边境战争等)、艳情、人体画册、挂历、教辅、名人自传与他传、伪书、易中天和于丹及经典轻阅读。
   2.出版自由及法规
   3.程序违法和内容违法。
案例: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脑筋急转弯》
1992年下半年,四川美术出版社先后以“协作出版”方式(严格说来是买卖书号或变相买卖书号)安排出版了四种人体摄影画册,被有关方面鉴定为夹杂淫秽色情内容。新闻出版署将画册取缔,明令出版社停业整顿,并罚款60余万元。不料,就在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对该社进行停业整顿的时候,雪上加霜,又发生了更为严重的事情。这就是该社从台湾引进版权,出版了名为《脑筋急转弯》的少儿连环画。其第10册第43-44页的图画和文字,违反了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严重伤害了穆斯林群众的感情。穆斯林群众要求在全国第七届体育运动会在成都举行的这一天举行抗议游行。出版社所在的出版大楼还受到了要被火烧的威胁。当时,十二层的出版大楼集中了省局直属的多家出版单位,于是,一批武警日夜守候在大楼周围以防不测。对导致此书出版的当事人,有人要求将其枪毙,有人写信提出按古兰经将其处死,有人认为他们“比拉什迪还拉什迪”。事态还在其他一些省(市区)的更大范围蔓延。青海、宁夏等地的一些穆斯林群众要求游行抗议。一批几千人的抗议队伍到达河北试图进入北京,直到做了很多说服工作,事态才平息。
鉴于事态严重,从一开始,四川省委省政府就成立了由省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工作小组,全力调查此事。原来此书是由该社一个副社长与社外几个人合伙搞非法出版活动的结果。书稿由北京一家出版社的一个副社长提供,印刷发行由北京另一家出版社的一个人操作,书号则由这个副社长在四川美术出版社负责购买。
当时,该副社长找到总编室主任说:“这个选题已经审完了,你开个书号吧。”总编室主任就照办了。他又找到一个编辑,说:“你当这本书的责编吧,在上面签个字。”编辑连书都没有看就签了姓名。总编室主任和责任编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被公安机关宣布逮捕,听候审判。副社长则长期潜逃,下落不明。该社领导班子被“连锅端”,社长、总编辑被免职,两位副总编辑被撤职。
四川也是违规出版的重灾区;四川文艺出版社、四川美术出版社、成都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等都受到过查处,有的还被吊销了社号。
第二节   加强出版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这是实现党和国家对出版工作领导的需要。        二、这是改善出版行政管理机关管理机制的需要。
三、这是实现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利的需要。
第二章    出版行政管理法规
第一节 出版行政管理概述
一、出版行政管理的概念
   1.概念:是指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对出版活动进行管理的行为,包括:
   (1)实施管理的出版行政部门;
   (2)出版行政管理对象。
   2.根本任务:保障公民享有出版自由的权利,保障和规范合法的出版活动,培育和规范出版物市场,惩处违法出版行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业的健康繁荣和发展。
二、出版行政部门
(一)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
    新闻出版总署。
   1.主要职责:全国出版活动的监督、管理。  
   2.其他行政部门:公安部门、文化部门、工商管理部门、教育部门、科技部门等。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出版行政部门
    本行政区域内,出版活动的监督管理。
   1.省级出版行政部门
     省(区、市)新闻出版局。
    起草法规、规章,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审核出版单位设立申请,监督管理出版单位、出版物质量、出版物市场。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各自职责范围内。
三、依法实施出版行政管理
(一)出版行政管理的法律依据
   1.宪法    2.各种普通法律(“一法”等)
(二)出版行政管理的重要法规
    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五条例”、“六条例”。
(三)出版行政管理的重要规章
1.部门规章:即“国务院部门规章”,是由国务院各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适用于全国范围。
2.地方政府规章:是由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仅适用于本行政区域。
    特点:规范的问题更具体、涉及面更广,数量较多。
第二节 对出版单位的管理
一、对设立出版单位的管理
(一)对设立出版单位的审批制:设立出版单位必须经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审批许可。
(二)设立出版单位的条件
1.有出版单位的名称、章程;
2.有符合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认定的主办单位及其主管机关;
      主办单位:出版单位的上级领导部门。       主管机关:主办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
3.有确定的业务范围;
    与主办单位的业务范围相一致。
4.有30万元以上的注册资本和固定的工作场所;
5.有适应业务范围需要的组织机构和符合国家所规定资格条件的编辑出版专业人员;
6.其他条件。 (显性标准和隐性门槛)     
(三)审批设立出版单位的原则
    符合国家关于出版单位总量、结构、布局的规划,这是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必要措施。(中央社和地方社、大学社)
(四)设立出版单位的申办程序
    1.设立出版单位,由其主办单位向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提出申请;后者审核同意后,报新闻出版总署审批。
   2.设立出版单位的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出版单位的名称、地址;
(2)主办单位及其主管机关的名称、地址;
(3)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住址、资格证明文件;
(4)出版单位的资金来源及数额。
   另外,报刊需载明:报刊名称、刊期、开版或者开本、印刷场所。
   3.新闻出版总署应当自收到设立出版单位的申请之日起90日内作出决定,并由省级新闻出版局书面通知主办单位。
   4.主办单位自收到批准决定之日起60日内,向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登记,领取出版许可证。经批准设立的互联网出版机构,还应持出版许可证到省级电信管理机构办理互联网接入服务等相关手续。
   5.出版单位经登记后,持出版许可证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依法领取营业执照。
二、出版单位的变更、注销
(一)出版单位的变更
    出版单位变更名称、主办单位及其主管机关、业务范围,合并或者分立,出版新的报纸、期刊,或者报纸、期刊变更名称,均应依照新设立出版单位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互联网出版机构若有这类变更事项,还应持有总署的批准文件到省级电信管理机构办理相应手续。                     
报纸、期刊变更刊期,自2004年1月起,可由省级新闻出版局代行审批并报新闻出版总署备案;但广播电视类报纸、期刊变更刊期为一周以上(含一周)的,仍须报新闻出版总署审批。
    出版单位如有其他变更,应当经主办单位及其主管机关审查同意,向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申请变更登记,并报新闻出版总署备案后,到原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
(二)出版单位的注销
    出版单位主动(或被迫)停业或者因有违法行为而被吊销出版许可证,都应当向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办理注销登记,并报新闻出版总署备案后,到原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登记手续。互联网出版机构还应到省级电信管理机构办理相应手续。
    出版单位登记后未从事出版活动的(180天内)、未出版报刊的,由原登记的省级新闻出版局注销登记。
三、出版单位的法人制度与年检登记制度
(一)出版单位法人制度
   出版单位应具备法人条件,经核准登记后,取得法人资格,以其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出版单位包括:
   (1)法人附设报刊编辑部;
   (2)法人出版单位附设的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社或互联网出版机构;
   (3)法人出版集团属下的各家出版社。
   其民事责任由具有法人资格的主办单位承担。(06)
(二)出版单位年检登记制度
    出版行政部门对出版单位实行年检登记制,以加强对出版活动的日常监督管理。譬如图书出版社:
   (1)每年写出工作总结报告;
   (2)每逢单数年,自查年检、登记换证;
   (3)每逢双数年,自行检查总结。
    不符合条件的出版单位应予缓期登记,并给予从批评到全社停业整顿等处理。如6个月内仍达不到条件,将被取消登记资格。
四、领导岗位持证上岗制度
    各单位领导都要在当年内或任职后半年内参加岗位培训班,学完规定课程,并经考试、考核合格,方可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该证书由指定培训机构颁发,在全国新闻出版行业有效,有效期为5年。
    单位领导持证上岗率应列入出版单位年检内容,达不到要求的,年检主管机关给予警告或暂缓登记。
    中层领导干部也有持证上岗的要求。
五、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制度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是国家对出版从业人员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编辑、出版、校对)所必备的素质和能力的认定。
(一)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制度的要求
    1.凡新进入出版单位担任社长、总编或主编(均含副职)职务的人员,应当具备中级及以上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否则要在到任后的两年内通过该级别考试。
    2.凡在出版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有中级及以上出版专业职业资格,才可担任责任编辑(校对、技术编辑)。
    3.凡新参加工作并进入出版单位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的大学专科和本科学历毕业生,应当在下一年度内通过该考试(初级)。
    4.新调入出版单位的在职非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要在下一年度内通过该考试(规定级别)。
    5.2002年6月之前已在出版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应在五年内通过该考试。
(二)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取得
   该资格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级别。
   中初级资格的取得,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
   考试每年举行一次,由国家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大纲、统一标准、统一证书。
   考试分“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和“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两个科目。
   高级资格的取得,实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制度。             
(三)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报考条件
   1.报考初级资格
   (1)取得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2)在2001年8月之前按国家统一规定已受聘担任出版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职务。
   2.报考中级资格
大专 大本、研究生班 硕士 博士 出版初级 非出版中级
   5    4      2       1    0      4         1
   3.不得申请参加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1)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违犯出版法规受到严厉惩处;
   (3)有刑事犯罪记录。
(四)对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获得者的管理
   1.按工作需要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择优聘用
   (1)初级资格——助理编辑(助理技术编辑或二级校对);
   (2)中级资格——编辑(技术编辑或一级校对)。
   2.已获资格应聘在职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应不少于12天(或72小时)。
   3.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定期登记制度。持证人每三年到指定机构办理登记手续。
   (1)缓登一年的情形
     ①脱离出版专业技术岗位一年;
     ②有一次年度考核不合格;
     ③不能按要求提供参加继续教育的有关证明。
(2)取消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情形
     ①脱离出版专业技术岗位两年以上;
     ②有两次年度考核不合格。
   4.吊销出版专业职业资格、收回资格证书,且两年内不准参加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的情形:
(1)伪造学历和出版专业工作资历证明;
(2)考试期间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
(3)其他情形。
   5.获得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人员。若因违反有关出版工作的规定而受到严重警告以上行政处分,取消其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并收回资格证书。该类人员五年之内不得从事出版工作。
   6.获得出版专业资格的人员,若因违法而受到刑事处罚,取消其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并收回资格证书。该类人员永远不得从事出版工作。
第三节 对出版单位业务活动的管
一、图书质量管理制度
     其范围包括选题、内容、加工整理、校对、整体设计、印刷装订等方面。(略)
二、年度出版计划备案制度
    即年度选题计划,是出版社准备在某一年度安排出版的产品计划。
    要求:应经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审核后报新闻出版总署备案。
三、重大选题备案制度
   重大选题,是指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等方面的内容,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会产生较大影响的选题。
   除填写备案登记表外,还应提交下列材料:
(1)备案申请报告
(2)选题、书稿、文章、图片或样片、样带
(3)出版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或所在地党委宣传部门的审核意见
(一)答复日期:决定受理备案之日起30日内。
(二)处罚
1.责成其上级主管部门对出版单位的主要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2.停止出版、发行该出版物
3.责令该出版单位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申报备案手续
(三)重大选题的具体内容
(1)有关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文献选题;
(2)有关党和国家曾任和现任主要领导人的著作、文章以及其生活和工作情况的选题;
(3)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选题;
(4)集中介绍政府机构设置和党政领导干部情况的选题;
(5)涉及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选题;
(6)涉及我国国防建设及我军各个历史时期的战役、战斗、工作、生活和重要人物的选题;
(7)涉及“文化大革命”的选题;
(8)涉及中共党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选题;
(9)涉及国民党上层人物和其他上层统战对象的选题;(07)
(10)涉及前苏联、东欧以及其他兄弟党和国家重大事件和主要领导人的选题;
(11)涉及中国国界的各类地图选题;
(12)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台湾地区图书的选题;
(13)大型古籍白话今译的选题(指500万字以及500万字以上的项目);
(14)引进版动画读物的选题;
(15)以单位名称、通讯地址等为内容的各类“名录”的选题。以及:
(1)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工作和生活情况;(2)中国共产党党史;(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4)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5)外交;(6)宗教。
四、特殊选题专项报批
      指某些选题除列入年度出版计划备案外,还须向省级新闻出版局单独报批,获准后才能出版。
   1.人体美术图书:关于严格控制人体美术图书出版的通知(1989)
   2.法规汇编: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法规汇编编辑出版管理的规定》的通知(1991)
   3.引进版图书:出版合同还需报版权行政部门审核登记4.其他
本人今年刚刚考了该校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初试总分389。其中专业课一(传播学理论):129,专业课二(出版与写作基础):141。对于这个专业课成绩,我本人是比较满意的。我想我从中取得的复习经验和心得体会,也许对于你们来年的有志于报考该校该专业的考生有所帮助吧。
首先,我就开门见山的说说我的复习安排和考试经验吧。
先说说两门专业课,专业课总共是5本书加一个网站。其中《现代出版学》和网站是08年暑假7月份专业课大纲改动后新加的。我是从暑假开始正式看专业课的。首先,专业课一中,《传播学概论》(郭庆光著)这本书,是很多学校传播学考研的指定参考书,对于本科水平阶段的学生来说,这本书的编撰体例应该是最适合看的,也是很经典的一本传播学教材。我大2时(我本科学的是新闻),这门课(用的就是这本书)作为我们的主干专业课程开设的,上课时授课老师也讲得很好。考研复习时,这本书业占到了专业课一(传播理论)90%以上的考试内容。所以,可以说是5本书里最重要的一本。尤其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此本书是重中之重!有的考生可能看过这本书了,要么觉得不难(其实是根本没看懂)。要么就是觉得很难懂,不知所云(这种感觉才正常),我们当时上课的老师讲的很好,对于书中阐述的经典的传播理论,都用了很多的现实实例来加以阐释说明,就这样我们其实也只达到是一知半解的程度。此外从我对历年专业课一的真题试卷分析来看,《传播学概论》占到了整份试卷的90%以上,而且,其中最重要的特点是:在出题时,重点内容(如施拉姆、拉扎斯菲尔德、麦克卢汉、拉斯维尔、霍福兰、诺依曼、米德、布鲁默、卡兹等美国学者的学说理论)和非重点(主要是日本、欧洲学者的理论如鲁曼、克劳斯、马来兹克、林雄二郎、中野牧等人的学说理论)内容都有所考察。所以,要想考的好,就要全面仔细的复习这本书的边边角角,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比如,今年考的“新文化帝国主义”(名词解释)就是我押到的一道非重点题,类似的每年都有几道。此外从考试题型来看,变化多端,每年题型都有变化,基本是以下几种:选择(含多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内容这要就是来自于《传播学概论》。此外,市面上还有一本《传播学教程 辅导与习题集》(由夏晓鸣 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比原书教材略小一点,封面装帧和原书风格也极为近似),这本书不错,推荐学弟学妹们买来仔细研究。
至于《传播理论》(斯蒂芬小约翰著),很难懂的!确实。这本书是美国大学新闻传播学的本科理论专业教材。此本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翻译的凑合。主要由于书中多是从语义语用学、行为心理学、文化学角度来阐释传播学理论,理论本身比较艰深,而且中西方作者行文思维的逻辑差异很大,所以很看被理解。从我手头上的真题资料来看,这本书基本没出过题。所以考生只要稍微准备一下,简单翻翻,对于书中重点理论内容留个大致印象就行(胆大的、偷懒的同学、时间不够的同学可以完全作赌放弃此书)!但是看看,是绝对后好处的!在后面的复试时,就会有所帮助。后面讲到复试时再相信说这个问题。
那个浙江在线的网站也是09年才刚被指定的,该网站中,传播部分和出版部分并没有被明确的划分为两个板块,需要考生们仔细筛选其中内容复习,比较麻烦。我当时复习时,嫌麻烦,并作赌不会出题很多,(因为毕竟是第一年考这个网站)所以我就放弃了,结果我的猜测是正确的,但是对于来年的你们来说,还是要保险复习为好,但我确定不是考试重点,没事的时候你们经常浏览一下就差不多了。精力还是要放到《传播学概论》上去!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再说说专业课二(出版与写作基础),考察内容包括《现代出版学》、《书刊编辑学》、《中国新闻事业史》以及那个网站的出版部分。从历年考题来看,出版是重点。《现代出版学》(师曾志著)也是09年才被指定的。但是来自于此书的考试内容占到了整份试卷的70%左右。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准备此书。我知道你们之间有很多跨专业考生,对这个出版不熟,其实我本人之前也从没接触过出版,但是我的考生成绩还是可以的,所以大家不要担心。对于此本书的复习,我是认真的自己做了一本笔记,用多种颜色的笔勾画重点、次重点、非重点。书看了5遍。也是很仔细的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毕竟北印的传播以出版为特色。《书刊编辑学》和《中国新闻事业史》占到30%左右的考试内容,多分布在改错题、填空题、选择题。《书刊编辑学》考得不多,多是一些理论内容,我也是自学做笔记的方法学习的。《中国新闻事业史》这本书比较厚,内容比较多,但看起来就像看历史故事一样。建议学弟学妹们去网上找这本书的笔记下载,是精华的考试内容。复习好这个笔记即可。专业课二的最后一大题每年都是写一篇由给定材料(都是关于编辑出版的内容)的话题文章,多是议论文。分值很大。这篇文章想写的好,没有平时的知识积累是不行的(我专二141,主要就是最后文章扣了几分,我用到了我平时搜集的关于图书出版的一些知识)。所以我还建议看一下书刊:《南方周末》《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人物周刊》《凤凰周刊》等时事生活类新闻周刊,遇到有关图书市场、畅销书介绍等出版方面的资料要注意收集。有时间的同学还可以去找找关于书刊编辑以及图书出版发行等方面的近期的学术论文,最好能找到北印老师所写的,这些资料不好找。可以去cnki上试试。这些资料对于写好这最后一题帮助很大!
对于整个考研成绩的算法,北印是这样的安排的(各个学校不一样)。初试(即年前的全国研究生统考)成绩占录取总成绩的70%,复试成绩占30%。北印不公布初试名次,只公布最后总名次。
复试前,北印又在网站上公布了各个研究方向的复试指定参考书。一般都是一本,我也认真看了几遍,做了笔记。在复试当天时,上午进行了英语的听力,半个小时吧。试卷和六级差不多吧。建议大家在寒假里练练六级的听力(听力占复试比例的12%);口语问得很简单,每个人只问了4、5分钟。如果你上来就背那些范文,那老师就会打断你,由他们问你随机的问题(口语占复试比例的8%)。专业课笔试也是两门,基本还是以初试加复试指定数目为主:传播学还是要看《传播学概论》;各研究方向就看各个方向指定的参考书(专业课笔试占了复试比例的30%)。北印传播学的专业课面试占到了复试50%的成绩比例,先是抽2道专业问题(一个是理论;一个是业务)问你(真的比较难,特别是那个理论题,基本都是李频出的,用的都是古文或者白话文的材料,很多名词没听说过,比较考你的课外书的深度,但是你难别人也难,大家基本都回答不来,所以不用太担心,基本对总成绩的影响不大)。之后再问你发表的作品、毕业论文、课外书、本科所学课程等一些问题。复试在一天内就搞定了。
第一讲    传播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  传播和传播学
一、从典型传播实例看传播外延
1、人内传播:达摩洞“壁观”、武林高手、冥思苦想、内省式,儒家“吾日三省吾身”,自我传播。
2、人际传播 (FTF):大仲马故事、宝玉挨打。以语言为媒介,日常交流的重要组成。个人之间、一对一。
3、组织传播(群体传播):林肯成功演讲、方鸿渐汗颜传播;有组织性和目的性,一对多。
4、大众传播(广播、报刊、影视、网络)
   电视实录(奥运会、美国9.11和俄罗斯人质事件)、电影传播(艺术片和娱乐片)、网络(集救世主和恶魔功能于一身)
   传播学研究的主体和核心。
   专业媒介机构、传播对象是mass,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内容公开、有反馈机制。
二、传播的本质(内涵)
1、传播过程至少四要素:传播者(信源)、传播内容(信息)、传播方式或渠道(信道)、传播接受者(信宿)
2、传播的定义:
   传播就是信息流通过程。(李彬)
   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郭庆光)
3、理解传播定义需注意的几个方面:
(1)双向互动,有来有往。
(2)信息共享 communication,源于拉丁语communes(共享某种东西)。
(3)植根于社会关系。 比如传播行为与人的社会角色有关。
(4)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人为主体),一种过程(动态),一种系统(综合性)。
三、信息
   信息是传播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传播的核心。
   没有无信息的传播,也没有无传播的信息。
   信息是一切事物状态和特征的反映。它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们的认识和思维的过程中。人类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              --冯健主编《中国新闻实用大词典》
信息可从以下角度理解:
1、信息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深化。世界=物质+能量+信息
a 、物质阶段:日月星辰、花草虫鱼、山川河流。
b、能量阶段:世界万物都有能量,能量守恒。
c、信息阶段: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是信息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和“圆”是信息。      
2、社会信息是传播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信息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社会信息:语言、文字、图片、影像等。物质性+精神性(意义)
3、信息具有功用性。
   减少和消除“不确定性”的内容。   
4、信息是社会发展的恒动力。
社会前进与社会的信息量成正比。
四、传播学
一、定义
顾名思义,研究传播的科学。
传播学就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传播学研究涉及三个层面:
1、自然科学-研究传播媒介的技术性支持。比如关于网络出版的技术探讨。
2、社会科学-揭示社会信息和传播的规律。例如研究电视收视率和报纸发行规律。
3、人文科学-思考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价值性问题。比如对于大众传媒娱乐性趋向的批判。
二、传播学的学科历史
(1)孕育20世纪上半叶,形成于20世纪下半叶。新兴学科,生于美国,长于美国。
(2)我国20世纪80年代后才开始引进传播学研究,传播学大师施拉姆在1982年来中国做传播学报告时,人们对于“传播”术语比较陌生,有人误以为是“船舶”专业。
(3)学科研究重点是大众传播。
三、学习传播学的现实意义
(1)大处来讲:政治方面、社会安定方面、经济方面、文化方面
(2)小处来看:
1、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培养分析传媒现象的能力;
3、打好理论基础,进一步学术研究的需要;     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
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历史发展
一、传播媒介历史(A•哈特)
1、示现的媒介系统:口语和表情、动作、眼神等非语言符号。人体感官本身,不依赖任何机器。
2、再现的媒介系统:绘画、文字、摄影、印刷等,信息生产和传播需要物质工具或机器,信息接受者不需要。部分依赖机器。
3、机器媒介系统:电话、唱片、电影、电视、广播、计算机通信系统。传播者和接受者都需要使用机器。完全依赖机器。
有先后顺序,依次积累。人体信息系统向体外化媒介系统发展。
二、人类传播发展四个阶段
(1)口语传播时代
口语传播的媒介——语言的产生
语言起源种种猜测
1、“汪汪”说 2、“感叹”说 3、“唱歌”说 4、“吭吆”说   5、劳动说
关于口语&口语传播
(1)口语的出现与社会同步,口语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口语最早使用是为周围事物命名,由此诞生了一个于物质世界相对的“语义”世界。
(3)口语传播时代的局限: 时空限制。
(2)文字传播时代
文字前身是结绳符号和原始图画。
1、文字出现时间:
世界:大概公元前3000年左右。
中国:仰韶文化晚期陶器上的几何图形,距今5000年;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形态完备。
2、文字传播的意识形态性
与语言相比,文字更容易成为“统治工具” 秦朝, 秦始皇,“车同轨,书同文”;焚书坑儒;
汉朝,一种文体-汉大赋,铺张扬丽,喜歌功颂德,为统治阶级意志和审美趣味服务;
明代,科举开始“八股文”,遏制自由的思想;
清代,文字狱;
五四时期,白话文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帜。
男权对于女性压制从文字开始,“女子无才便是德”。
3、文字传播的意义
(1)书写是有关远方的重大特征,所谓远方不仅指扩张距离,而首先是指持续、未来和追求永恒的意志。说话和听话只发生在近处和现在,但通过文字则一个人可以向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人,甚至还没有生出来的人说话;一个人的声音在他死后数世纪还可以被人听到。——(德国)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2)空间传之广远; 时间传之久远。
(3)李杜诗篇万古传
(3)印刷传播时代:
1、印前的手抄阶段:耗时、耗资、效低。书的制作成本昂贵。当时,文字阅读是权力和金钱的象征。
2、纸的发明和普及
(1)造纸术发明之前的中国:石壁、石器、陶器、青铜器、甲骨文、竹简、木简、帛等。
(2)造纸术传入之前的欧洲:泥板、木板、纸莎草、羊皮纸。
(3)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发明加工纸草制纸技术。
Paper—papyrus(纸草)
(1)阿拉伯人发明羊皮纸取代纸草。
(2)我国唐代,东汉蔡伦发明的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3、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
(1)北宋:中国的毕升发明-泥活字印刷
(2)15世纪中叶:德国的古登堡推广-金属活字印刷,人类进入印刷传播时代,半个世纪书籍总量激增1000倍。古登堡以印圣经和大百科全书闻名当时。
4、印刷与文明
(1)印刷媒介催发现代文明。
(2)现代文明为印刷产业提供空间。
   (4)电子传播时代:
1、电子媒介
广义:一切依靠电流传播信息的媒介。电话、电报、手机、mp3、广播、电视、网络。
狭义:传播学研究的对象,仅集中在公共性的广播、电视、电影、网络。
2、电子传播的威力
A、信息传递时空、速度发生巨大变化。千里眼、顺风耳、天涯若比邻(视频,音频);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刘勰《文心雕龙》)成为现实。
B、形成了体外化的声音信息体统和影像信息系统。摄影、录音、录像技术。资料片的文化传承性。
C、催生了“电脑”-执行人脑的部分功能
3、电子传播的现在和未来
现在:电子传播的三次飞跃:
一是20世纪初的广播,延伸了人的听觉;
二是20世纪中叶的电视,延伸了人的视觉;
三是20世纪末的网络,实现人感知的全面延伸;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网络命名为“第四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网络。
未来:
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著名教授,也是两位未来学家推出了两本震撼世界的书。
未来的电子传播时代中,“数字化生存”、在“软城市”(电子化空间)中生存。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城市的概念受到了挑战,而且最终必须重新定义。计算机网络像街道系统一样成为都市生活的根本。内容和屏幕空间成为宝贵的、受欢迎的房地产。大多数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活动转移到了电脑化空间。我们必须重新系统阐释我们所熟悉的城市设计问题。”
人类传播史表盘:
第二讲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第一节    人类传播的符号
一、符号(sign)
1、定义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传达和传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因素。
符号的形态多种多样,携带信息和表达特定意义的皆属于符号。
2、分类
信号(signal)和象征符(symbol)两者区别:“信号具有物理性质,象征符具有人类语义性质。”——(德)E•卡西尔
信号的特点:
1、 与对象事物之间有自然的因果性。比如自然符号等。
2、 信号与表示事物之间通常是一对一的固定对应关系。比如交通信号和电报讯号。
象征符的特点:
(1)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创造物。一切自然符号不是象征符。
(2)象征符既能表示具体事物,也能表示抽象事物。
(3)象征符不具有遗传性,后天习得的结果。
(4)象征符是自由创造的,和其指代事物之间关系随意。象征符具有多重性和时代性。
语言是典型的象征符体系。
二、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人类传播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语言是人类传播最基本符号体系。
1、语言符号的特性
超越历史时空的表述特性。表达具体与抽象的灵活性。发音的经济性。巨大的能动性&创造性
2、语言与现实的悖论
(1)语言是静态的,现实是动态的。万物皆流,沧海桑田,瞬息万变。语言是相对静止和固定的。高度概括的语言忽视了现实的差异变化。
(2)语言是有限的,现实是无限的。日常口语常用词不过两三千,现实世界却是极为丰富。“言有尽而意无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文学创作中讲求“表达的极限”。
(3)语言是抽象的,现实是具体的。抽象性是语言重要和实用的特征。早川一荣的语言“抽象阶梯”(名叫“贝茜”的奶牛为例)
语言的抽象阶梯:
第一级——科学上知道的微观奶牛和亚微观奶牛
第二级——我们所看到的奶牛
第三级——贝茜这头特定的奶牛
第四级——奶牛,这个符号代表包括贝茜在内的所有奶牛
第五级——牲畜,较为抽象的符号,代表奶牛、黄牛、猪、马等共有特点
第六级——农场财产,这个符号代表牲畜和其他农场中东西
第七级——财富,它包括农场财产和其他方面的所有资产
阶梯升高,奶牛由具体特征向抽象概括发展。
3、几种语言使用不当现象
由于语言符号本身的特性,在人类传播过程中,存在着诸多语言陷阱。引发语言使用不当现象
(1)死线抽象
人们在语言的“抽象阶梯”的某一级上使用语言,语言运用被固定在某一抽象水平线上。理想的传播应该有上有下。
(2)忽视差异和多义
在使用语言时表达个人看法时,只顾整体一致,忽视个体差异。语言符号具有语境意义。
(3)非此即彼
二元对立思维的结果。忽视中间地带表述和事物的多元性。
(4)自我投射
运用语言时,不由自主把个人主观认识投射到客观事物上,名为言他,实为谈己。“基本上,我们说的话,从来都是在讲自己。”
2、非语言符号
   (1)体语:动作、姿势、面部表情
   (2)副语言——语言的伴生符:声音的高低、文字的大小、笔迹的情况、类语言(没有发出固定意义的声音,比如哭、笑、叹息、应答、习惯性声音等)
   (3)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符号:十字架、新月、五星红旗、纳粹标志、红十字、药品和有毒品的包装标志、国歌、汽笛等
三、符号的功能
三种基本功能:
1、表述&理解功能:人类传播就是符号化和符号解读过程。
2、传达功能:实现精神内容的传播和再传播。
3、思考功能——引发思维活动。思考的本质——一系列符号的链接。人类传播主要依靠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的功能:
报告(reports)-可以验证的表述。推论(inferences)-由已知推测未知的表述。判断(judgements)-对客观事实的主观评价
非语言符号的功能:
(1)传播态度和情绪:一切深刻的体验都羞于表白,一切高贵的思想都拙于言辞。(周国平)
(2)辅助语言传播
(3)代替语言
第二节    象征性社会互动和认知机制
一、关于象征
1、象征:用具体表示抽象(抽象的概念或者思想感情)。
2、文学创作中的“象征手法” 例如:抽象的“愁绪”的象征表达。
3、象征能力:人类独具的能力。借助于象征,人类进入一个自由的传播境界。
4、象征行为得以实现的基础。可被解读的符号+可以共享的意义
二、象征性社会互动
   1、涵义: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影响的过程。
   2、本质:意义交换。意义成功交换的前提:互动双方有共通的意义空间(比如象征符具有可理解性);要有大致一致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3、象征性互动理论
出现时间:20世纪之后在象征和人类传播关系研究领域。
创始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H•米德。
理论核心:考察以象征符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观点:人的“自我”意识是伴随着意义的传播活动形成的;人的“自我”是“主我”(I)“客我”(Me)统一。自我=主我(I)+客我(Me)主我是个人主体意识,客我是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
三、象征性文化传播和现代社会
象征性符号成为一种文化传播符号和消费符号。
符号化消费:由物质的消费变为符号(意义)的消费
M、 K、品牌消费、经典图书装饰、学历符号效应等。
在符号化消费大行其道的今天,现代社会变成了一个象征符不断被创造和淘汰的社会。
第三节   人类的认知机制
人类传播中,一方面要利用象征性社会互动,利用象征符扩大人类传播疆域,提升传播境界,同时,在进行传播活动时,还要充分考虑人本身的认知机制,以使意义交换顺畅,传播科学有效。
人类认知分为两种:感知;理解。
一、从完形心理学看影响人类感知的因素
完形心理学认为,人在感知事物时受“结构因素”支配。结构因素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类似与相似:往往把趋向于相似的东西视为一类。惊弓之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2、完形趋向:对事物认知趋于整齐规范、统一完好,力避残缺、凌乱、混杂、破损。比如热恋中男女,情人眼里出西施。
3、残缺闭合:残缺闭合把接近完好的图形无意识中完善起来,残缺部分修补闭合,九全九美成为十全十美。
4、共同命运:把类似的东西当成一个共同体感知。
二、制约理解的因素
1、心理预设。 美国学者艾姆斯的后墙实验。
2、文化背景。 巴格比的双镜图片实验。
3、动机 。 动机和理解关系最为密切,麦克莱兰等的饥饿视图实验。
4、情绪 。 春风得意和黯然神伤时理解事物会不一样,1945年勒巴等人三状态实验。
5、态度。 态度是指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传播者应“因人而异”设计传播方案,实施有效的传播行为。
三、选择性定律
面对无处不在的信息,受众的三道防护圈:选择性接触(也称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
1、选择性接触:是指人尽量接触与自己观点吻合的信息,避免接触与个人意见不合的传播信息现象。例如: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选择性接触包括对某类信息接触,也包括对某类信息不接触。它是传播信息要到达受众领域需突破的第一道防卫圈。
2、选择性理解:是指受众根据自己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对接触到的信息做独特的个人解释,使之同自己固有的认识相互协调而不是相互冲突。来者不拒,化为己用。例如一些烟民对于“吸烟致癌”这一传播信息的个人化理解。
3、选择性记忆:人们根据各自需求,在已经被接受和理解的信息中挑选对自己有用、有利、有价值的信息,然后存储大脑之中。它往往是在无意识中完成。
总结:
   (1)选择性定律体现了受众在传播接受中的主动性和重要性。如果一个人预料信息中有混杂成份,他就会选择性注意那些被他认同的部分;如果不可能这样做,他就会运用选择性理解来解释消息的符码,如果这也有困难,则他会运用选择性记忆,简单忘掉和自己观点不同信息。
   (2)选择性定律表明了人类传播行为是复杂的,传播者的预设目的往往因为传播受众的诸多能动性被改变。所以,传播的有效性必须经过科学的传播研究方法的检验。
第九讲    劝服理论
劝服理论:即说服理论,是传播效果研究中的重要成果。这节课结合本理论来看一下传播效果产生的一些方法、技巧。
1、耶鲁研究
A.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所进行的传播研究称为耶鲁研究。
B.耶鲁研究的宗旨:“提出科学的见解,以辨别哪些条件可使这类或那类劝服性传播效果有所增加或减弱。”(霍夫兰)
三特点:
(1)以态度问题为主攻方向,主要致力于基础研究和理论探讨。
(2)从心理学或相关学科引申出理论上的创见。
(3)主要从传播来源、传播技巧和传播对象三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强调通过控制性实验测试一些命题。
2、态度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大范畴。一般而言,态度是指个人或团体对某事、某物或某种观念的心理倾向。传播学中的态度研究包含三个部分:
认知:形成态度的基础。   情感:关键支配作用。   行为:情动于中发于外的自然结果。
   总体来看,耶鲁研究是态度改变研究中最杰出的表率,耶鲁学派主要从传播来源、传播技巧(方式)和传播对象三个方面进行传播效果研究。
一、从传播来源看传播效果
1、传播来源的可信度。1951年的霍夫兰和韦斯的实验。
实验结果:
(1)提出“可信性效果”概念:高可信度信源比低可信度信源更能说服人,传播效果大。
(2)“休眠效果”的发现。
2、传播来源的知名度
(1)知名度与威信相连:名人效应。
(2)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人的个人特点可以永远被看做是他所拥有的最有效的劝导手段。
社会学家E•阿伦森参与的两项实验:
     1、女生评诗实验。2、小学生听演讲实验。
实验结果:在相同的劝服对象面前,威望高的人比威望低的人更能左右人们的认知。
3、传播来源的动机
(1)阿伦森的虚拟罪犯辩解实验。
(2)实验结果:当传播者动机与本人利益相反时,劝服力量最大。
二、从传播技巧看传播效果
    耶鲁研究的四个命题:1、一面提示还是两面提示;2、明示结论还是寓观点于材料;3、诉诸理性还是诉诸感情;4、诉诸何种程度恐惧传播效果佳。
(一)“一面提示”和“两面提示”
(1)霍夫兰针对二战后期战争现实的实验。
(2)一面和两面提示的消息主题相同:即战败德国后,对日作战至少要持续两年以上。
(3)实验结果:
1、无论一面提示还是两面提示,都取得良好效果,控制组态度没有变化。
2、受众既有态度影响了传播效果。如果受众一开始倾向于反对传播者观点,两面提示效果大;反之,一面提示效果大。
3、对教育程度高的受众,两面提示效果好;对文化程度低的受众,最好只说一面。
   (4)两面提示的后续研究:
1、贾尼斯的“反宣传”实验(1953年)
A.结果显示:对未受反宣传影响的人而言,一面提示和两面提示都有效,但在接受反宣传的人那里,原先接受一面提示的人几乎都受到相反观点的影响,而原先接受两面提示的人态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B.贾尼斯认为,两面提示包含相反的观点,像接种牛痘疫苗一样,遇到对立观点有较强抵抗力。
2、预防接种理论
    借助于医学比喻,麦奎尔提出:未受过挑战的信念有脆弱一面,经过“低菌环境锻炼”,才能更好维护。人获得抵抗力的两个途经,滋养与预防接种。就产生抵抗力效果而言,接种比滋养更有效。
3、“两面提示”谁在先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二)“明示结论”还是“寓观点于材料”
(1)霍夫兰1952年实验。以“美国是否应该实行货币贬值政策”为题,实验者分为两组。
(2)实验结果:就纯说服效果而言,前者大于后者。
(3)不能因此就证明:“明示结论”通常比“寓观点于材料”说服效果大。罗斯福被属下劝服。
(4)总结:论题比较复杂,说服对象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较低情况下,应“明示结论”。
(三)诉诸理性还是诉诸感情
(1)实验:1936年,精神分析学家H•H•哈德曼等人的实验。设计两种号召选民支持社会党的小册子,在三个选区分发。
(2)实验结果:诉诸感情比诉诸理性效果好。
(3)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四)诉诸恐惧程度(恐惧诉求)
(1)恐惧诉求:指在劝服信息中夹杂有威胁性成份,使受众产生惧怕心理,借以达到预期劝服目的。
(2)两种意见:最轻微恐惧能产生最大效果;只有强烈恐惧才能触动受众。
(3)实验1:贾尼斯等设计的实验。(牙病恐惧)。实验结果:宣传一种主张时,轻微恐惧效果优于过渡恐惧,后者容易引发心理抑制反应。
(4)实验2:社会心理学家霍华德•利文撒尔的实验。(接种破伤风疫苗重要性)。实验结果:接受高度恐惧信息对象对破伤风看法改变最大。
    (5)结论:恐惧程度视传播内容而定。
三、从传播对象看传播效果
(1)传播效果受传播者“既有倾向”影响。
(2)人口统计学属性(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
(3)社会属性(人际网络、群体归属、个人经验经历等)
(4)心理属性(个人性情、兴趣、人格等)
(一)听从性 (persuasibility)
(1)可说服性,与自我评价和个人心理特征密切相关。
(2)自我评价高低、自我感觉状况、内心是否谦卑与“可说服性”的关系。
(3)个人心理状态:自信心强弱(社会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情绪状态等)。
决定听从性大小的个人特征:
1、心怀敌意的人/心怀善意的人;               2、想像力贫乏者/想像力丰富者;
3、内向性的人/外向性的人;                   4、具有保守倾向的人/具有社会进步倾向的人。
(二)意见领袖对于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
(三)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的影响。
总结:
(1)传播效果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受传播来源、传播方式、传播对象等因素制约,但这不意味着大众传播的效果“有限”或“无力”。
(2)传播效果研究不能仅仅集中在态度和行为研究上,应从传播作用于人的更早的认知阶段考虑问题,并把大众传播效果作为宏观、综合的效果来把握。
大众传播宏观效果研究--------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和沉默的螺旋理论
议程设置(agenda-setting)理论:
    (1)议程设置,是英语agenda-setting的对译。  
    (2)议程设置功能:是指大众传媒的一项表现显著、作用突出的功能。对被大众传媒包围的受众而言,大众媒介为受众安排了“议事日程表”,引领了他们议论话题的范围,影响了他们对于“当前大事”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和判断,决定了人们谈什么和想什么。
(3)媒介拍一,受众拍一;媒介拍二,受众拍二;……
(4)议程设置理论是大众传播宏观效果论的代表理论之一。
某种意义上,报纸是设置地方性议题的原动力。 ---诺顿•朗
在多数时间,报界在告诉人们该怎样想时可能并不成功;但它在告诉它的读者想些什么时,却是惊人的成功。---伯纳德•科恩
大众媒介促使公众将注意力转向某些特定的话题。媒介帮助政界人士树立公众形象,媒介还不断披露某些人与事,暗示公众应当去想它,了解它,感受它。--库尔特•兰和恩格尔•兰
一、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提出
(一)查普尔希尔研究
1968年,研究者为麦库姆斯和肖。研究该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大众传媒报道内容和报道倾向对选民的影响。
(二)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示意图 。P215. (麦奎尔和温达尔提出)
二、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特点
1、“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着眼点在传播效果的最初阶段--认知层面,针对“想什么”而不是“怎么想”。
2、该理论考察对象不是媒介的个案报道和短期传播效果,而是整体的大众传播经过较长期系列报道所产生的长期、综合和宏观的社会效果。注重其日常性和连锁性。
3、该理论暗示了“媒介建构环境”的媒介观。传媒对于现实不是“镜子式”再现,而是有目的的取舍。拟态环境。
三、媒介议程和真实世界
(一)芬克豪泽关于媒介报道内容、公众关注程度和真实生活之间的关系研究:
A.以美国社会异常活跃的20世纪60年代为研究时间范畴。通过统计10年间每一年在三家周刊《时代》《新闻周刊》《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上出现的各种事件次数获得媒介内容;
B.以盖洛普民意测验(gallup polls)方式询问公众“美国面临最重大问题”;
C.根据《美国统计摘要》和其它信息来源,可以得出一个事件在实际生活中重要程度。
D.研究结果:
1、公众重要事件排序和与媒介报道频率有明显对应关系。
2、这十年媒介的报道并不能与事件的真实很好吻合。比如对于校园骚乱、城市暴乱等事件,媒介报道高峰比事件真实高潮早一至两年。
四、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研究
议程理论认为,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而是新闻媒介的议程-是对世界上发生的事件的有选择地报道。提出议程理论的人试图描述和解释:消息是怎样选择、编辑和提供的-即所谓的“把关”过程;产生议程;这一议程对公众的影响。                            ——德弗勒
五、议程设置理论研究新趋向
谁来为媒介设置议程?谁来改变媒介的议程?媒介社会学研究。(总统,媒介?)
具体议题和抽象议题哪个更容易产生议程设置效果?
议程的时滞问题。
议程设置如何起作用?
议程设置还是议程建构?
媒介不是镜子,媒介更像探照灯。——李普曼
六、议程理论的意义和局限
意义:
1、反拨了大众传媒的有限效果或无力效果论,从考察大众传媒影响人们认知出发,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巨大影响力,对传播效果研究摆脱既有框架有突破意义。
2、将大众传媒背后的控制问题讨论再次推向前台。把关问题。媒介起作用的“力学问题”-政治、经济、文化综合作用的结果。
局限:
1、只强调传媒巨大的“设置”社会议题一面,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一面,媒介的议程设置的最终效果,从长期来看,不能忽视时代、文化背景和受众等方面的的因素。
沉默的螺旋理论(the spiral of silence):
(1)伊利莎白•诺尔•诺依曼,德国女社会学家。于1965年在德国议会选举过程中注意到“沉默的螺旋”现象。
(2)该理论最早阐释在诺依曼1974年的一篇论文。
(3)诺依曼着眼于舆论和大众传播的关系研究。对于“意见气候”和“多数意见”对个人压力进行多次实证研究,提出该理论,强调大众传媒对于公众意见形成有巨大的效果。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要点
基本观点:在舆论形成过程中,人们总是在对民意判断的基础上“发言”,人们总是先考察自己的意见是否与大多数人一致,然后判断民意是否会朝赞同他们意见的方向改变。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站在少数人一边,他们倾向于对该议题保持沉默。如果他们觉得舆论与他们的意见逐渐远去,他们也会倾向于对该议题保持沉默。他们越是沉默,则其他人越觉得某种特定看法不具有代表性,直至这种沉默彻底变为无看法的“寂静”。
二、“沉默的螺旋”中的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以三种方式影响“沉默的螺旋”中的公众态度:
A、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
B、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形成印象;
C、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受孤立形成印象。
北京印刷学院《编辑学》课程笔记(1)
第一章 编辑与编辑工作
第一节   编辑概论
一、编辑的概念
    指按照一定的方针,设计、组织、选择和加工稿件,为复制、发行做准备的工作。
二、编辑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编辑活动的产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条件。
1.文字的产生和文字资料的积累
2.文化传播的社会化
3.传播媒介的出现
三、编辑工作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
    出版工作由编辑、复制、发行三大环节组成,其中编辑工作处于中心地位,是出版工作的基础与前提。
四、编辑工作的性质
    作为一项社会文化工作,编辑工作具有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创造性的特点。
编辑工作对政治性、思想性的要求:
    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对科学性的要求:出版物内容合乎科学, 编辑操作符合规范, 出版物的文字、技术上达到科学标准, 出版物在表现形式上实现审美要求与科学规范的统一。
    编辑创造性与其他精神文化创造的不同:
    编辑创造既包含编辑人员独自的创新,又存在一定的依附特点。
    作为社会职业: 前瞻性、选择性、加工性、中介性
    编辑工作的前瞻性,主要表现在对社会信息(尤其是文化信息)把握上的主动性和对社会发展趋势的预见性。
编辑工作的选择性与著作活动不同。
    选择作者作品, 满足读者需要, 促进社会进步。
    选择作品题材、体裁,选择信息
    加工性指编辑对已有作品追加创造性劳动。
    编辑工作是联系文化产品的精神生产过程和物质生产过程的中介;是联系作者和读者的中介。
    选择性、加工性是古今编辑工作都具有的共同特征,中介性是现代出版业形成后编辑活动具有的新的特征。
五、编辑工作的基本功能
在出版物形成过程中具有设计功能、组织功能、优化功能、协调功能。
在出版物影响社会的过程中 具有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导向功能、娱乐功能。
第二节   编辑工作的一般过程
一、编辑过程概述
编辑过程是编辑活动展开的具体步骤,也是编辑工作的基本流程。
它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有序递进的工作环节构成的整体系统。
编辑工作一般由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签订出版合同)、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发稿、校对、样书检查、出版物宣传、信息反馈等基本环节组成。
信息采集是编辑过程的起点。 选题策划是编辑工作从酝酿到正式启动的标志。 审稿是编辑加工工作的前提。
二、编辑过程各环节的相互关系
(一)编辑工作各环节的整体性
编辑过程各阶段的具体环节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它们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制约,共同对编辑活动整体功能发挥各自的作用。
(二)编辑过程的主要环节
编辑过程的主要环节是选题策划和审稿。
选题策划和审稿是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是互相对立、相互排斥的关系。
第三节    编辑人员与作者、读者的关系
一、编辑与作者、读者的相互关系
编辑人员是联系作者与读者的纽带,处于中介地位。
编辑人员与作者的关系: 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
编辑人员和读者的关系 :
1.读者的需求是编辑人员的工作目的和动力。
2.读者的评价是对编辑工作的检验和促进。
3.编辑人员的工作能直接满足与引导读者需求。
处理编辑与读者关系的基本原则: 在满足读者的正当需求的前提下,适应、满足读者,引导、提高读者。
二、作者心理和编辑部的作者工作
(一)作者队伍的构成及其基本类型
1.按著作方式划分的作者类型
著者,也称著作作者、撰述者。写作具有独创性的作品的人 。
编著者 :编著者一般是介绍、普及已有的文化成果,根据已有的观点、知识、资料写成书籍。
普及读物、教科书和工具书的作者一般属于编著者。
编纂者 :“纂”有著作的含义,一般指较多的利用已有的文化成果和文献资料,按照一定的方针、要求和体裁,编成比较大型的书籍,如丛书、类书、百科全书等。
选编者 :指文献、选集、资料书等类编辑作品的作者。
主编 :指某一种书籍的编著活动的主持人和负责人。期刊的主编不是作者。
译者 :指将某种语言的作品翻译成为另一种语言的作品的人。
编译者 :指兼具译者与编著者性质的作者。
注释者 :指对古籍的背景、内容、词汇、人物、事件、引文等进行解释、说明、评论的作者。
校订者:古籍中的校正者和校勘者。译著中的校订者。校正原稿内容者。
2.按与出版社的关系划分的作者类型
(1)古代作者、近现代作者和当代作者。(2)基本作者和一般作者。
(二)作者创作动机与投稿心理
(三)编辑部的作者工作:由发现作者、选择作者、加强作者队伍的建设三部分组成。
三、读者需求和编辑部的读者工作
(一)读者的特点与类型:读者是文化传播的接受者,通过各种传播媒介获取信息与知识。
出版物的读者特点:
一是广泛性与复杂性。
     出版物的读者分布在世界各地,书籍的读者还可以跨越时间的界限。读者的广泛性带来读者的复杂性、多样性。
二是间接性、不确定性。
     出版是通过出版媒介进行的文化传播,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不见面的间接传播。
三是自主性、选择性。
    通过出版媒介进行的文化传播不具有强制性,读者可以自主选择出版物。
    出版物的读者类型:核心读者与边缘读者,基本读者与随机读者。 现实读者与潜在读者,市场读者与预期读者。 出版物的读者定位主要是明确出版物的核心读者、基本读者。
(二)读者需求动机
从消费动机上分析,读者需求主要由阅读需求、收藏需求、交往需求、自尊需求四种类型构成。
阅读需求是主要需求。
(三)编辑部的读者工作
读者工作是编辑部的一项基础工作。
主要内容有读者调查、读者服务和处理读者来信三个方面。
第四节  编辑学概述
编辑学是研究出版工作中编辑活动的性质、任务、作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1949年,李次民在广州出版《编辑学》。
1990年8月,美国《克利夫兰旗帜日报》报道中国编辑界创造了“redact logy”(编辑学) 术语。
一、编辑学的学科性质 :编辑学是一门应用科学。
二、编辑学的研究对象 :编辑活动的性质、任务、作用及其发展规律。
三、从编辑活动的各个方面研究编辑学
1.研究编辑活动与其他活动的关系
2.研究编辑过程及其基本环节
3.研究作者、读者以及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
4.研究编辑活动的创造性及其特点
5.研究编辑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6.研究编辑历史
北京印刷学院《传播学》课程笔记(5)
第 四 讲
第一节   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
传播的五种类型:
一、人内传播(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
1、基本过程和要素
基本过程:以某人看见着火报警为例。
眼睛-神经脉搏冲动-大脑-肢体紧张感觉-大脑按照惯用方式把感觉变成字句-声波-“着火了,救火呀”
2、理论上,人内传播由以下要素构成:
A、感觉:视、听、触、味、嗅。人内传播出发点。
B、知觉:感觉的集合,对事物整体印象综合把握的过程。
C、表象:记忆中保存的感知在头脑中的再现。事物特性的记忆。(形象符号)
D、概念:对于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属性的认识。进行思维的工具。(语言符号)
E、判断:对事物之间关系和联系进行定性的思维活动。人类决策的基础。
F、推理:从已知推出未知,在判断基础上进行,在人类思维中体现出来。
水果减肥法
3、人内传播的特点
(1)人内传播不是个人孤立活动,而是体现与外部环境的时刻联系;
(2)人内传播既与人的生理机制相关,又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3)人内传播是对外部世界创造性、积极能动的反映;
(4)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任何其他传播类型,都必然伴随人内传播。
4、人内传播的有关理论
(1)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有意义的象征符:主我(I)、客我(me)
主要观点: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有重要的影响,而自我意识的形成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
自我=主我(I)+客我(me)
主我:意愿和行为的主体;由行为表现
客我: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的形象;体现社会关系的潜在影响。
个人自我意识完成主要依靠人内传播来完成。例如社会女性“自我”角色的确立过程。
(2)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自我互动——self interaction;人与自身进行互动。
1969年,在《象征互动论》一书中提出。
理论观点: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身作为认识的对象。通过与自己进行沟通与传播,创造性地理解他人对自己的“角色期待”,从而认识自己、调整自己、塑造自己。
(3)内省式思考:人内传播一种形式:儒家理论
二、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联系组成的新的传播系统。一般是指两个人之间面对面亲身传授,所以有时又称面对面传播,人对人传播。另外两个人或多个人之间借助于物质媒介(信件、电话、电报)进行的一对一传播也是人际传播。
施拉姆认为:“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由于一些他们共同感兴趣的信息符号聚集在一起”就叫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与人际传播的关系。
1、人际传播的动机
A、获取信息以备生存和发展需要
B、建立与他人的合作关系
C、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了解他人和让他人了解自己。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提出时间: 1909年《社会组织》
   观点: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认识,这种自我认识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因此,他人对自我的评价、态度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他人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所以,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联系表现为三个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像;
(2)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像;
(3)自己对于他人这些认识和评价的情感。
镜中我=社会我,人际传播是其形成的主要机制。
D、满足人的社会性精神和心理需求。消除孤独,共享喜悦,分担忧愁。
2、人际传播的特点和功能
A、传播和接收信息渠道多,方式灵活。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并用。
B、人际传播信息意义更为丰富复杂。传播语境会有特殊信息意义形成。
C、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
D、人际传播是非制度化传播,建立在自愿和合意基础上。
E、人际传播活动中,各方经验范围直接影响传播效果。
3、人际传播与两级传播理论
两级传播理论,传播学的经典理论之一。提出者是拉扎斯菲尔德。1940年,拉氏和其领导的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学研究所的同事们,对194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进行研究,两级传播论是研究成果之一。也被称为两级流动传播(two-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
理论观点:在大众传播时代,信息总是先由大众媒介传播给社会成员中的少数意见领袖,然后再由意见领袖扩散给全体公众。这一信息的流通过程分为两级,所以称为两级传播。
两级传播理论模式:
大众媒介-à意见领袖-à社会公众
                         (一级传播)              (二级传播)
两级传播强调的是第二级,即人际传播的重要意义。
比喻:工厂生产的产品--零售商--大众
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s):
1、定义: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经常会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通俗理解:传播活动中,一小部分人,对某方面事态比较了解和关心,能向公众提供这方面信息并加以主观解释和判断。
2、意见领袖的特征
A、与被影响者之间平等而非上下级关系。
B、分布社会任何群体和阶层,但只是某方面“专家”。
C、上通媒介、下连公众。
有研究者归纳了意见领袖不同于追随者的因素:
A、价值观的人格化体现(其人为谁)
B、能力(其人的知识)
C、可利用的社会位置(其人所知的人)
两级传播论的缺憾:
   (1)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大量信息直接由大众媒介流向社会公众,中间不经过意见领袖。美国传播学家格林伯格从研究肯尼迪总统遇刺得出结论:只有最重要的和最不重要信息依靠人际关系发散,常规化信息依靠大众传播。
   (2)将大众传播中的受众截然分为意见领袖和追随者两类人,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意见领袖地位不稳定,作用不宜扩大。
   (3)在两级传播模式中隐含着一层意思:大众媒介是意见领袖的唯一信息渠道,这和实际传播现实不符合。
   (4)两级传播模式将传播分为两级,但实际传播可能是n级。意见领袖只是多级信息流动中的中转站。
    两级传播论有缺憾之处。但为大众传播研究开启了新思路--对于大众传播等级和层次的关注。
4、创新扩散论与人际传播
创新扩散(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传播研究是在两级传播理论启发下展开的。这项研究的代表是罗杰斯和休梅克。
所谓创新扩散,是指一种新事物,比如新观念、新发明、新时尚在社会中推广和扩散的过程。它与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密不可分。罗杰斯说,创新就是“一种被个人或其它采纳单位视为新颖的观念、实践或事物。”
1971年,两人在合著的《创新的传播》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创新扩散模式。
   罗杰斯的创新扩散模式包括三部分:前提(前奏)过程和结果(后果)。
罗杰斯-休梅克的创新扩散模式
(一)前提                      
(1)接受者变数
1、个人特征         2、社会特征
3、意识到创新需要 4、其他
(2)社会系统变数
1、社会系统规范
2、对偏离的容忍度
3、播完整度                 4、其他
(二)过程包括四个步骤(有先后),在传播信源(新闻、报道、宣传栏、小册子、演讲、报告、书刊杂志宣传广告等)的影响下进行。
1、了解。 大众传媒起主要作用。
2、劝服。 对事物了解之后进行评估,人际传播作用大。在创新扩散中这个环节最为重要。(意识到的创新特征-- 相对优越性、相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可观察性)
3、决策。直接导致创新扩散的结局。
结局有两种可能:
采纳(两种):一直乐此不疲;先采纳后半途而废
拒绝(两种):暂时不采纳,后会接受;固守成规,始终不采纳。
4、证实 。 在做出决策后,还要设法寻求信息资料以证明自己决策正确。
第二节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一、群体传播
(一)群体的概念内涵
1、岩原勉:群体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现实群体多种多样。
坦卡德认为群体的三种形式:
(1)基本群体(primary group):两个或两个人以上组成的长期、严密、面对面联系的一种群体。如家庭、工作群体、军队单位等
(2)参考群体(reference group):提供了参考标准的群体,该群体归参考使用,无须归属。
(3)偶然群体(casual group):临时组成的被聚在一起。
勒庞关于群体的心理学理解:
从平常含义上说,“群体”一词是指聚集在一起的个人,无论他们属于什么民族、职业或性别,也不管是什么事情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群体”一词却有着完全不同的重要含义。在某些既定的条件下,并且只有在这些条件下,一群人会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它非常不同于组成这一群体的个人所具有的特点。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一种集体心理。群体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存在,受群体精神统一律的支配。
             ——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2、群体的社会功能和存在意义:
(1)满足个人需求。 (2)为个人提供信息和安全感。 (3)表现自我和展示自我的场所
(二)群体传播及内部机制
1、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
(1)群体传播: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岩原勉)
(2)群体意识:群体成员所共有的意识。
(3)群体意识在群体传播中形成,一旦形成,会对群体传播产生重要影响。
2、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
(1)群体规范:群体成员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它在协调、目标达成、保证合作和维持群体同一性和为群体成员提供安全决策方面有重要作用。
(2)谢里夫的群体规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不确定环境中,人们依靠别人的指导。同时群体影响能够超越群体存在,出现在没有群体的环境中。
3、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
(1)群体压力: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产生的压力。面临压力,个人或少数意见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
(2)少数服从多数,不是基于理性判断。
(3)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奥许(solomon asch)的线段实验。实验结果:123个被验人中,76%的人在多数意见影响下至少作了一次错误选择,而全部答案错误率为 36.8%。
(4)原因:
一是信息压力。一般认为多数人提供信息正确大于少数人。
二是趋同心理,遵从性,避免孤立。
(三)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
集合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群体骚乱,自发游行、集会、抢购风潮等。
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是一种非常态的传播。
A、三个条件:
1、结构性压力。自然灾害,经济萧条等。
2、导火线。触发性事件。
3、正常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变弱。
   B、集合行为中群体特点和信息传播机制
案例:海军上尉朱利安•费利克斯在《海流》中提到的事件。 事件启示:群体传播中群体幻觉现象。
产生机制:在期待中的群体;值勤者发现海上有遇难船只的信号这一暗示。
1、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
(1)群体漫游于无意识的领地,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
(2)在群体中,傻瓜、低能儿和心怀嫉妒的人,摆脱了自己卑鄙无能的感觉,会感觉到一种残忍、短暂但又巨大的力量。在某种暗示情况下,采取极端行动。在群体中,每种情绪和动作都有传染性。
2、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1)群体是一个无名氏,在群体中的个人不担责任。
(2)长时间融入群体中的人,个人会处于一种非自我的状态,变成不再受自己支配的玩偶。
3、集合行为群体传播“信息流”
(1)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的流言公式:R=i*a
(2)流言的流通量=问题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
(3)在集合行为中,流言有以下几个特点:1、快速增值;2、奇异回流;3、伴随谣言。谣言和流言的区别。
二、组织传播
    同学们看书,需要明确的问题:1、群体和组织之间的关系。2、什么是pos系统?3、现代组织的宣传活动可分为哪三个类型?CIS活动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北京印刷学院《传播学》课程笔记(6)
第八讲    传播效果研究
一、传播效果的概念涵义
(一)定义(双重涵义)
第一、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侧重于微观过程分析。
第二、指传播活动尤其是大众传媒(报刊、广播、电视)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效果的总体。侧重于宏观效果研究,是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主要考察对象。
批判大众传媒负面效果的案例:1996年美国大选前夕,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多尔对于大众传媒的指控:“用破坏性的消息对我们的儿童进行轰炸”,大众传媒塑造了儿童“对真实世界的看法”,“麻木不仁地接触暴力和不道德的图像,淘汰了天真,窒息了我们对暴行的本能反抗。”
(二)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从传播效果的微观过程看:
1、认知层面;2、心理和态度层面;3、行为层面。
从大众传播宏观传播效果看:
1、环境认知;视觉制约效果。2、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舆论导向。3、社会行为示范效果;地位赋予功能。
二、传播效果研究课题
对于影响传播效果诸要素与传播效果之间的研究课题。
1、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2、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3、讯息载体与传播效果。4、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5、受众与传播效果。
三、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大众传播的效果研究始于20世纪初,分三阶段:
(一) “魔弹论”或“皮下注射论”阶段
时间: 20世纪初至30年代
核心观点:传媒力量强大无比,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射中躯体或药剂注入皮肤,可以引起受众直接的速效反应;它们能够左右受众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大众传媒效果:效果强大。表现为准确率高、速度快,立竿见影。
   二战之前此说兴盛原因:
1、大众传媒发展势头强劲,扑面而来,渗透普遍,人们对传媒的威力有敬畏心理。
2、大众传媒使用范围广泛,在国家、政党和社会统治阶层和战争中被大量利用。
3、与当时西方盛行的社会思潮和社会理论有关:
本能心理学:人的行为受刺激-反应机制指导;
大众社会理论:受众“原子观”,被动控制。
(二)“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论”阶段
时间:20世纪40-60年代
研究角度:建立在实证和对于魔弹论反拨基础上,对于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与机制进行实证考察。
研究成果:A、“传播流”研究;B、劝服效果研究;C、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
A、“传播流”研究:指大众传媒发出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的研究。
代表性成果:拉氏的《人民的选择》(1944);卡兹等人的《个人影响》(1955);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1962);克拉帕的《大众传播效果》(1960)。
《人民的选择》:这是拉氏1940年针对美国大选,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一份实证调查(伊里调查)报告。得出了与当时理论和大众臆想完全相反的结论。
研究成果:
1、政治既有倾向假说。(IPP指数分析)
2、选择性接触假说。IPP指数进一步分析的结果。
3、“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
4、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揭示传播效果产生过程存在众多制约因素。
《个人影响》
《个人影响》1955年成书,是《人民的选择》的后续性研究,比如卡兹和拉扎斯菲尔德对于流行、时事等领域的研究,认为在《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提出的各种假说在政治领域之外广泛存在。
本书的一大贡献是提出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四种“中介因素”:
选择性接触机制;媒介本身特性;讯息内容(传播技巧、方法等);受众本身性质。
《创新与普及》
时间:1962年,罗杰斯提出的研究报告。
意义:对于拉氏两级传播理论的扩展和修正。
观点:大众传播过程(以新事物的普及为例)两个方面:
信息流:可能是一级的。
影响流:N级。见图P198。
总结:“传播流”研究经过三部曲,揭示了大众传播效果产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过程,其间存在诸多环节和制约因素,单一的大众传播不能左右人们的态度。
《大众传播效果》与“有限效果论”
J•T•克拉帕的《大众传播效果》(1960年)针对大众传播效果提出5项一般原理:
1、大众传播非其效果产生的必要、充分和唯一原因,只是中介因素之一,综合发挥作用;
2、大众传播不能改变受众态度,只能是强化受众态度的一个因素。
3、大众传播对于人们态度改变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其他中介不再起作用;二是其他中介必须起作用。
4、传播效果产生受到某些心理和生理因素制约。
5、传播效果产生受媒介条件环境制约影响。有限效果观点有时也被称为“最小后果定律”。
说服理论与传播效果研究:
四、70年代以来的宏观效果论
(一)产生背景:60年代以来,传播有限效果论的效果观和整体理论框架受到批评
(1)只注重态度和行为的传播效果研究,忽视了认知传播阶段;
(2)过于注重微观、短期效果,忽略宏观长期效果研究。
(二)宏观效果研究的主要成果
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培养理论、知沟理论
(三)宏观效果研究的特点
不同程度强调大众传媒的强力一面;集中探讨大众传媒长期、宏观的社会效果;与当下的媒介环境紧密结合。
五、效果研究的新趋向
1、第三者效果理论
(1)戴维森提出。
(2)理论假设:人们倾向于夸大大众传媒讯息对于其他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3)基本思想:特定的讯息“对你我这样的人没有什么效果,但是一般人很可能受到很大影响”。
2、电视暴力效果研究
(1)背景:有统计数字表明,年龄在12岁的孩子,平均每人在电视上看过10.1万次暴力镜头,包括1.34万次死亡情节。影视暴力镜头“频繁登场”。
(2)“电视暴力”传播效果假说
(1)净化作用假说(catharsis hypothesis):暴力场景会替代性表达受众的暴力倾向,人们通过看暴力镜头,可以降低受众采取暴力的冲动。
(2)模仿假说(imitation or modeling hypothesis):
(3)免除抑制假说(disinhibition hypothesis):电视中的暴力降低了人们对侵犯行为的抑制,可能教导人们以暴力形式进行交往。
(3)实践证明:
1,后两者假说是存在的。
2,1982年,美国全国精神健康研究所发布一份研究报告,得出这样结论:
    3,电视暴力与侵犯行为之间存在积极联系。
3、对“真实”的构建
(1)总体观点:大众传播的效果之一就是改变人们对真实的理解。更广远来看,是改变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这是一个与态度的改变和行为的改变、知识的改变不同的传播效果。
(2)“社会真实”构建的三模式
A、客观真实:B、符号真实:C、主观真实:(个人在“符号真实”和“客观真实”基础上建构的“真实”)
后两者是传媒“构建”的真实。
构建:对于媒介而言,就是采取集中组织思路,通过选择、强调、排除和精心处理对新闻内容提供背景、并提出中心议题的做法。
北京印刷学院《传播学》课程笔记(7)
第九讲(下)传播学的研究历史———三大来源和四大先驱
一、三大来源
1、传播学兴起与繁盛的诸多因素:
(1)社会因素:大众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
(2)学科自身因素:诸多学科交叉互渗;
(3)外在环境因素:德国纳粹上台之后,大批欧洲学者“流亡“美国,推动了美国社会科学发展。
2、传播学大河的理论源头
由三条支流交汇:
其一,以科学主义和实证精神为基础的行为科学;
其二,以“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为主的信息科学;
其三,以新闻传播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新闻学。
行为科学:
A.兴起于心理学领域,也称行为主义科学。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行为科学一直占据上风。
B.基本思想:把人的外在行为而不是内在思想作为研究的客观依据。以人的最后行为作为选择作为根本研究依据。
C.行为主义:只看怎么做,不管怎么想,怎么说。
D.对传播学的贡献:实证主义,崇尚实证精神。
以“三论”为主的信息科学:
1、信息论
(1)创始人:美国贝尔实验室第一位电信工程师香农。1848年,他在《贝尔系统技术学刊》发表两篇论文,较全面提出了信息论。
(2)香农信息论为传播学研究开辟了广阔的视野。
A、提供了具有传播史意义的“信息”概念。(香农信息概念:所谓信息,就是“在人们需要进行决策之际,影响他们可能的行为选择之概率的物质-能量的型式。”
B、较早地提出了一个传播过程的基本模式:香农-韦弗数学模式。虽有缺憾,但有极大贡献。(最早以图解方式建构传播模式;提出过去传播研究中未被关注的新课题,像噪音和冗余信息问题,对于传播效果研究有启示。)
2、控制论
创始人-维纳
科学天才,10岁入哈佛,18岁在该校取得博士学位,后取得剑桥大学博士后。1919年入麻省理工学院执教,1948年,出版《控制论》。后被誉为控制论之父。
A.主要主张:任何系统按一定秩序运行,偶然随意因素影响,系统有从有序向无序,从确定向不确定变化倾向,因此需要控制才能良好运行。
B.控制论实质:系统调节。有效调节需要信息反馈。
C.对于传播学研究的贡献:“反馈”的概念引入。反馈成为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传播媒介制度、传播效果研究领域都渗透反馈概念。
3、系统论
A.系统论思想形成于19世纪的黑格尔理论:世界是一个过程,为对立面的矛盾所控制。
B.系统是相互关联并组成一个整体的一组事物和其关系的统称。家庭、班级等。
系统主要特性:
(1)整体性和互相依存性。系统各事物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2)等级制。系统往往是一个个相嵌入的,一个系统是另一个系统的组成部分。家庭,社会系统组成部分,每个家庭又有子系统。
C.主要思想:整体大于各个孤立部分之和。1+1+1>3;一个人是条虫,三个人是条龙。
   D.系统论对于传播学研究影响:体现在认识观和方法论上:将传播看作整体、有机、联系的过程。
4、新闻学
A.传播学融合多学科:
横向:有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符号学等;纵向:报学-新闻学-传播学。
B.近代新闻事业源自16世纪中叶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开始新闻业只局限于报刊,新闻学研究的是报学(press)。
C.19世纪后,现代科技发展,报业演化为新闻业,报学演化为新闻学(journalism)。
D.20世纪以来,新闻事业进一步转化为报刊、广播、电视、广告、出版等大众传媒业,原先局限于报学的新闻学开始面向诸多领域:电视、广播、广告、公关等。
E.新闻业->大众传播业;新闻学->大众传播学。
二、传播学四大先驱
1、拉斯韦尔
(1)政治学家,著述颇丰,在传播学领域影响很大。
两篇重要论文:
(1)博士论文《世界大战的宣传技巧》,1927年出版,探究了一战中的宣传效果和策略,刺激了两战之间的宣传研究。宣传的定义:就广义而言,宣传就是通过操纵表述以期影响人类行为的技巧。这些表述可以采用语言、文字、图画或音乐的型式进行。
(2)论文《社会传播的结构和功能》(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society),又译《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1948年发表。
(3)在这篇论文中,提出了传播学史上著名的“五w”模式和对应的五种研究;第一次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种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在大众传播的基本模式中详细讲解)
2、卢因与“把关人”理论
(1)卢因(勒温),犹太人,社会心理学教授。在麻省理工学院创办团体动力学研究中心,担任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group dynamics,译为团体动力学或群体力学。
(2)对传播学研究贡献:
其一,团体动力学主张对于人际传播研究的启示。
团体动力学研究个人在团体中的行为表现,用公式表示:B=f (PE)。B=behavior   P=person E=environment f=function核心观念: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不仅要考虑个人因素,更要考虑其所属团体因素。
其二,“把关人”理论(gatekeeper)
这个理论关注传播过程的内在控制。媒介把关人的典型-报纸编辑、电视台编导制片、意识形态领域。大众传播过程是层层把关之后的结果。
3、拉扎斯菲尔德与“两级传播”理论
(1)奥地利籍犹太人,德国法西斯上台后逃亡美国,在洛克菲勒财团赞助的广播研究所担任负责人,从事听众研究。1939年,该研究所迁往哥伦比亚大学,他开始更广泛传播研究。
(2)在四大奠基人中,拉氏对后来传播学发展影响最大。影响有二:
其一,“两级传播”理论:大众传播效果有限,“意见领袖”对于受众作用强大。
其二,传播学研究方法方面的贡献。工具制造者(toolmaker)。拉氏是应用数学博士,追求传播学研究方法科学性。注重抽样调查、量化分析,把传播学引向经验性研究。
4、霍夫兰和说服(劝服)理论
(1)耶鲁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耶鲁研究学派的领军人物。24岁博士毕业,年轻出名但英年早逝。二战期间担任美国陆军部心理实验室主任,任务是研究军队内部教育电影对提高士兵士气所起作用。
(2)霍夫兰和耶鲁学派对传播学贡献体现为两本书:
A.《大众传播实验》(1949年出版),把心理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领域;揭示了传播效果研究的复杂性。
B.《传播与说服》,这本书中两个主题是来源可信度和诉诸恐惧传播研究,直接影响了传播学后来的态度与行为研究。
总结:四大先驱涉及了政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他们的理论对于大众传播学的研究领域、研究范式、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都有很大贡献,是大众传播学史上的重要理论。
传播学的研究历史(下)————两大学派和施拉姆
施拉姆(1907-1988)
(1)传播学的集大成者,传播学之父,使“传播科学从梦想变成现实”。施拉姆具有很好的艺术天分,自小喜爱音乐,热爱文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创作小说,曾获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学术著作很有文采。
(2)40年代之后,施拉姆从文学的创作与教授转到新闻传播。
(3)1949年,施拉姆的《大众传播学》的出版,汇集前人研究成果,第一次提出大众传播学的框架,标志大众传播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4)1984年,他的这本书在大陆翻译出版,在大陆掀起了传播热潮。
施拉姆对于传播学科的贡献:
1、建立了最早的一批专门致力于传播学研究和教学的基地,传播学发展成为独立学科.
2、培养了一大批传播学研究的后起之秀.
3、出版了流传甚广的传播学著作,其中三部影响最大。
传播学的两大学派:
经验学派(empirical school)&批判学派(critical school)
经验学派(empirical school):
A.经验学派以美国传播学研究为代表,像四大先驱和施拉姆开启的传播学研究,属于经验学派,又称为传统学派。
B.20世纪60年代之前,经验学派一枝独秀于天下,后来,欧洲兴起了批判学派,传播学研究进入两家抗衡时期。
C.两家学派在立意旨趣、理论学说、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上都有明显差异。
D.经验学派:顾名思义,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经验性方法研究传播。以美国学者为首。
E.经验学派的三大特点:
    1、经验性方法:用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对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进行实证考察的方法。反对先验和主观论断,主张运用切实可靠的经验材料和客观数据。
方法优点:强调实证主义和科学的精神。方法缺陷:简单化、缺乏宏观、纯客观很难做到。
    2、实用主义研究目的:崇尚“真理就是效用”,大众传播学是社会科学,应立足社会现实,解决实际问题。
    3、多元主义社会观:传播学研究主要任务不是变革现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通过改进传播机制实现社会管理。管理,改良,不是批判和变革。
批判学派(critical school):
   A.影响源头:法兰克福学派,这个学派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研究,代表人物H•马尔库塞、霍克海默、阿多诺等。
   B.以欧洲学者为首的批判学派由几个主要小学派组成:政治经济学派、文化研究学派、意识形态霸权理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
   C.批判学派的三个特点:
1、对资本主义制度持否定和批判态度。
2、注重宏观研究,把传播理论和社会理论相结合。
3、以思辨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但不排除社会调查和量化研究。
两学派差异:
1、研究内容上。经:如何传播和如何有效传播。传播效果;批:为何传播和为谁传播。传播意义。
2、研究方法上。经:从经验和事实出发,量化和统计,步步求证;批:关注价值判断,思辨和宏观,总体把握。
3、研究立场和研究趋向上。经:肯定现状,只为改良,只立不破;批:否定现状,根本批判,只破不立。
辩证看待两个学派:
经验学派面对现实,逻辑谨严,沉郁顿挫,灵气不足;
批判学派立足历史,超越现实,空灵飘逸,实证不足。
各自缺憾:
经验学派不追问资本主义制度是否合理,只探求传播运行规律,无法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问题;
批判学派对传播现象有历史性考察,但忽视实际传播实践,有先验批判和大而不当之嫌。
第十讲   大众传播宏观效果研究———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和沉默的螺旋理论
议程设置(agenda-setting)理论
议程设置,是英语agenda-setting的对译。  
议程设置功能
是指大众传媒的一项表现显著、作用突出的功能。对被大众传媒包围的受众而言,大众媒介为受众安排了“议事日程表”,引领了他们议论话题的范围,影响了他们对于“当前大事”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和判断,决定了人们谈什么和想什么。
媒介拍一,受众拍一;媒介拍二,受众拍二;……
议程设置理论是大众传播宏观效果论的代表理论之一。
某种意义上,报纸是设置地方性议题的原动力。 ---诺顿•朗
在多数时间,报界在告诉人们该怎样想时可能并不成功;但它在告诉它的读者想些什么时,却是惊人的成功。---伯纳德•科恩
大众媒介促使公众将注意力转向某些特定的话题。媒介帮助政界人士树立公众形象,媒介还不断披露某些人与事,暗示公众应当去想它,了解它,感受它。--库尔特•兰和恩格尔•兰
一、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提出
(一)查普尔希尔研究
1968年,研究者为麦库姆斯和肖。研究该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大众传媒报道内容和报道倾向对选民的影响。
研究结果
    1、选民对当前重要问题判断与大众传媒反复报道和强调问题之间有高度对应关系;传媒强调和受众重视程度成正比。
    2、大众传媒有为公众设置议题的功能,以显著性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3、1972年,在《舆论季刊》发表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提出了“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假说。
(二)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示意图 :P215. (麦奎尔和温达尔提出)
二、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特点
1、“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着眼点在传播效果的最初阶段--认知层面,针对“想什么”而不是“怎么想”。
2、该理论考察对象不是媒介的个案报道和短期传播效果,而是整体的大众传播经过较长期系列报道所产生的长期、综合和宏观的社会效果。注重其日常性和连锁性。
3、该理论暗示了“媒介建构环境”的媒介观。传媒对于现实不是“镜子式”再现,而是有目的的取舍。拟态环境。
三、媒介议程和真实世界
(一)芬克豪泽关于媒介报道内容、公众关注程度和真实生活之间的关系研究:
以美国社会异常活跃的20世纪60年代为研究时间范畴。通过统计10年间每一年在三家周刊《时代》《新闻周刊》《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上出现的各种事件次数获得媒介内容;
以盖洛普民意测验(gallup polls)方式询问公众“美国面临最重大问题”;
根据《美国统计摘要》和其它信息来源,可以得出一个事件在实际生活中重要程度。
研究结果
    1、公众重要事件排序和与媒介报道频率有明显对应关系。
    2、这十年媒介的报道并不能与事件的真实很好吻合。比如对于校园骚乱、城市暴乱等事件,媒介报道高峰比事件真实高潮早一至两年。
四、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研究
议程理论认为,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而是新闻媒介的议程-是对世界上发生的事件的有选择地报道。提出议程理论的人试图描述和解释:消息是怎样选择、编辑和提供的-即所谓的“把关”过程;产生议程;这一议程对公众的影响。 ——德弗勒
五、议程设置理论研究新趋向
谁来为媒介设置议程?谁来改变媒介的议程?媒介社会学研究。(总统,媒介?)
具体议题和抽象议题哪个更容易产生议程设置效果?
议程的时滞问题。
议程设置如何起作用?
议程设置还是议程建构?
媒介不是镜子,媒介更像探照灯。——李普曼
六、议程理论的意义和局限
意义:
1、反拨了大众传媒的有限效果或无力效果论,从考察大众传媒影响人们认知出发,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巨大影响力,对传播效果研究摆脱既有框架有突破意义。
2、将大众传媒背后的控制问题讨论再次推向前台。把关问题。媒介起作用的“力学问题”-政治、经济、文化综合作用的结果。
局限:
只强调传媒巨大的“设置”社会议题一面,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一面,媒介的议程设置的最终效果,从长期来看,不能忽视时代、文化背景和受众等方面的的因素。
“沉默的螺旋”理论
《战国策》中寓言故事:曾参杀人
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母曰:“曾参杀人!”其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子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上述例子揭示了从众心理。这种心理使人屈服于大多数人的意见(舆论)甚至暗示而态度改变。
下面我们讲述的这个理论就是从揭示大众传播、社会舆论形成与人的态度改变之间关系入手,考察了大众传播的宏观效果。
伊利莎白•诺尔•诺依曼,德国女社会学家。于1965年在德国议会选举过程中注意到“沉默的螺旋”现象。
该理论最早阐释在诺依曼1974年的一篇论文。
诺依曼着眼于舆论和大众传播的关系研究。对于“意见气候”和“多数意见”对个人压力进行多次实证研究,提出该理论,强调大众传媒对于公众意见形成有巨大的效果。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要点
基本观点:在舆论形成过程中,人们总是在对民意判断的基础上“发言”,人们总是先考察自己的意见是否与大多数人一致,然后判断民意是否会朝赞同他们意见的方向改变。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站在少数人一边,他们倾向于对该议题保持沉默。如果他们觉得舆论与他们的意见逐渐远去,他们也会倾向于对该议题保持沉默。他们越是沉默,则其他人越觉得某种特定看法不具有代表性,直至这种沉默彻底变为无看法的“寂静”。图p220.
二、“沉默的螺旋”中的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以三种方式影响“沉默的螺旋”中的公众态度:
A、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
B、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形成印象;
C、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受孤立形成印象。
三、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假设命题
三个命题
1、个人意见的发表(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寻求支持,避免孤立。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社会传播过程。优势得之于沉默一方的支持:“舆论一边倒”或“关键时刻雪崩”现象出现。
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舆论形成有时不是“理性探讨”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
人们判断“意见环境”的依据:所处社会群体;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的三个特质是类似性、普遍性及共鸣性,三者综合在一起,便会形成“意见气候”或“意见环境”,影响人们的环境认知,对民意产生巨大传播效果。
四、沉默的螺旋的效果观
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提示了“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
1、舆论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受众对“意见环境”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2、大众传媒的特性决定了其报道的内容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认知。
3、受众由于大众传媒营造的“意见气候”的压力,会引起人际传播中螺旋式扩展过程,并最终导致占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产生。
五、“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研究评价
集中在对于该理论前提的质疑。该假设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惧产生的对“多数”或“优势”意见的趋同行为。
“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不应是绝对的常量,而是受条件制约的变量。拉索莎的1991年的调查实验显示:当人们面对舆论时,并不像诺尔曼所言的那样无助,而是存在一些条件可以打破“沉 默的螺旋”。
“多数意见”产生压力以及对它抵制力依具体问题类型和性质而定。社会公德和技术性问题区别。舆论意见有时因少数“中坚分子”而改变。
部分名词解释:
廉价报纸(penny paper)
 1833年,美国人本杰明•戴在纽约创办《太阳报》,是世界上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
 1855年,英国大众报纸兴起,《每日电讯报》每份1便士。
 1863年,法国《小新闻报》是当时最成功的廉价报纸。
休眠效果(sleeper effect)
 又叫睡眠者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出现衰减,而低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有上升趋势。
 原因分析:人脑对信息的记忆量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少,忘却却从信息次要属性开始。信息内容较之传播信源,是主要属性。
 说明道理:信源可信度对信息短期效果影响明显,但决定长期效果的仍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多媒体
 所谓多媒体,指的是使用数字压缩和网络技术将广播、电视、电话、传真、电子出版、计算机通信等各种信息媒介联成一体,对音声、影像、文字、数据等进行一元化高速处理并提供给用户的双向信息系统。
传媒接近权
 1967年,美国学者巴隆在《哈佛大学学报》发表文章首次提出“媒介接近权”概念。
 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这项权利也赋予媒介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
 传媒接近权的核心内容:媒介必须向受众开放。
(2)过于狭隘集中于个人和心理研究,忽视了社会结构和媒介环境。
(3)该理论指出受众的某种能动性,但能动性有限,随心所欲的“使用与满足”在现实中无法实现。
北京印刷学院《编辑学》课程笔记(4)
第二章   选题与组稿工作
第一节 选题工作概述
一、选题、选题计划与选题工作
(一)选题
1.选题的含义:指出版人为准备出版的作品所选定的题目;为确定选题所进行的工作。
(1)选题的类型
    丛书选题、单本选题;重点选题、一般选题; 计划内选题、计划外选题。
(2)选题的构成要素
    稿件的名称;稿件内容;出版意图;出版物形式;读者对象;作者;写作要求;估定价;出版时间;市场与效益分析;营销、宣传策划。
2. 选题计划
(1)选题计划及其特点
    选题计划是相互联系的选题按照一定的编辑思想的有机组合。
    特点:整体性、指导性、稳定性、灵活性
2. 选题计划的主要类型
从提出计划的主体看,有三种类型:
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制订的;
由数家出版单位联合制订的;
由一家出版单位制订的。
选题计划的结构: 选题的知识结构、层次结构、功能结构、读者结构和效益结构。
从时间跨度看可分为中长期选题计划和年度选题计划。
根据计划包括的选题范围可分为综合性选题计划和专项选题计划。
二、选题策划的依据: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法律依据;市场依据 ;出版社方向
第二节 选题策划
指策划者根据一定的方针原则和主客观条件,开发出版资源,形成出版物选题的创造性活动。
1,在饱和的市场中寻找新卖点。
2,“立足学术,着眼大众”。
3,突破了单一的叙事模式,有细节、多方位、全面地展示中国历史。
尊重读者的消费习惯,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创造了一种“从任何一页都可以开始阅读”的全新形式。
借鉴其他媒体特点,扩大信息量,使用便利。
一、选题策划的原则:导向性、创新性、预见性、 可行性、效益最大化。
二、选题设计的要求
(一)设计书名——让书名体现亮点和卖点
书名欣赏:
一语道破:《学会选择 懂得放弃》、《没有任何借口》、《把创新当成习惯》;
穷尽简洁:《执行》、《差距》、《赢》;
历史借名:《水煮三国》、《麻辣三国》、《商战诸葛》;
语带锋机:《做人不要太老实》、《这种事,不必向老板交待》、《这样的老板靠不住》;
经典案例:《国美攻略》、《“天线宝宝”传奇》、《微软的选秀秘密》;
重量冠名:《李嘉诚最有价值的商道》、《现代经理人不可不知的语汇》、《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设问启发:《如何赢得顾客的心》、《什么是管理》、《谁来管制管制者》;
数字艺术:《46位大经济学家和36本名著》、《高效能老板的32个用人习惯》、《中国富豪挖取第一桶金的八种方式》;
生动活泼:《六顶思考帽》、《24只胡萝卜的管理》、《谁说大象不能跳舞》、《喷嚏营销》;
(1) 符合规范          (2) 个性化强         (3) 概括性强         (4) 有新鲜感
    (5) 有时代感          (6) 艺术性强
(二)准确的市场定位是策划成功的关键
    选择目标市场需要考虑的因素:细分市场的规模; 细分市场的发展潜力;细分市场吸引力;市场占有率; 出版单位自身的发展目标和资源。
(三)编辑意图
    设计要求:(1)编辑意图正确,符合出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
              (2)编辑意图明确,是设计其他要素的基础。
(四)稿件基本内容
    即书籍中准备传播的知识的门类、范围、层次和写作角度等,如果是文学作品的选题,则要说明作品的题材、主题、主要人物、基本情节等内容。
    设计要求:
    (1)体现书稿的思想性、科学性和创新性。
    (2)内容的定位与选择符合文化传播的需要和读者的心理需求。
《打造奇才》:鬼才——鬼斧神工、英才——英明睿智、慧才——慧根早种、天才——天赐奇才。
(五)作者
设计要求:
(1)作者应准确理解选题意图,对内容与形式的要求,读者定位等。
(2)应有能力、条件(个人修养、知识结构、时间精力、身体状况等)实践选题策划的要求。
(3)知名作者≠合适的作者
(六)写作要求
设计要求:
(1)根据读者定位明确对内容与表现形式的要求。
对内容方面的要求,如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或实用性、通俗性、可读性等;对表现形式方面的要求,如体裁、体例、结构、叙述风格等。
(2)篇幅字数、装帧方式、装帧档次、完稿时间等问题,也要在设计和取舍选题时一并考虑。
(七)选题形式(即物质形态)
准确表现内容的精髓和选题定位,考虑复制技术实现的可能及其成本控制,考虑发行的便利。
(八)定价
出版物定价目标:销售目标、品牌目标、利润目标。
出版物定价方法: 1.成本定价法 、2.印张定价法 、3.其他定价方法
(理解价值定价法、需求差别定价法、随行就市定价法)
(九)宣传与营销策划
设计要求:
1.有针对性(内容与目标读者)。 2.方案切实可行。 3.有创新性。
在《身体使用手册》里,你看到的是:
你身体里的自动修复功能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发烧是不是因为你的内置冷却系统出了问题?
自己体内的项级传感设施是否运转正常?
你身体的尾气排放和垃圾处理是否达到了环保标准?
流脓对你的身体有什么好处?
鼻涕有什么妙用?
第三节   选题工作的程序
一、选题策划
两个步骤:信息准备、选题设计。
(一)信息准备
信息采集的内容:社会发展信息、科学文化信息、出版物市场信息、作者信息、读者信息。
信息采集的原则:真实性、针对性、综合性、预见性。
信息采集的渠道:文献检索、电子信息检索、现场信息检索、个人信息检索。
信息处理的方法:筛选、存储和利用。
美国图书馆协会(ACRL)制定的“高等教育信息素质标准”:
(1)具备明确信息需求的内容与范围的能力。
(2)具备高效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比如通过合适的调查方法或信息检索系统快速获取信息。
(3)能客观审慎地评估信息和信息源,并将其纳入信息库和评价系统。
(4)具备有效地利用信息以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5)获取和使用信息要符合法律与道德规范。
(二)选题设计、论证
对选题各要素进行设计。
1.选题论证的一般程序
    编辑提出选题方案编辑室酝酿总编辑审批
2.选题决策的程序
    决定出版排制版按印张定价征订确定印数
科学决策的程序
    市场调查估计销售潜力获取成本估计数计算最佳印数确定定价决定出版信息反馈
(三)选题的修订与优化
1.根据出版物市场的变化调整选题的内容、角度和实施的进度。
2.广泛听取意见,提高选题的价值,增强选题的针对性。
二、选题报告
为提出选题设想而撰写的书面报告。
(一)编辑出版应用文的基本要求
目的明确、观点鲜明; 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文字简练、签署完整。
(二)选题报告的内容
①选题名称; ②选题的依据; ③选题的内容及形式构想; ④读者对象; ⑤拟请作者;⑥时间安排;⑦同类书及市场情况; ⑧成本效益方面的考虑; ⑨营销方案; ⑩落款正确。
选题报告应有创意,符合规范,表述流畅准确。
同类书市场调查:(包括本社和外社)
书名、出版者名、初版时间及印数、定价、印次、累计印数、最后一次印刷时间、对该书作出简单的评价。
(三)选题报告的形式
文本式和表格式。
第四节   组稿工作
组稿,又称作集稿,是编辑人员选择、组织著译者完成书稿的活动。
一、稿件的来源
(一)自投
作者按照对出版社的了解和判断,将稿件投寄给有关出版单位。
表明:希望作品公开发表;愿将该作品的出版权授予该出版单位。
(二)推荐:由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出面推荐的书稿。
(三)引进:通过著作权贸易或者出版交流获得的稿件。
(四)组织:出版社根据自己制订的选题,物色、联系作者而获得稿件。
二、组稿方式
(一)个别约稿:出版单位根据自己制订的选题计划,主动物色、联系作者而获得的书稿。
(二)社会征稿:出版单位通过一定的媒体或其他传播手段,向社会公开征集稿件。
采用社会征稿的原因:组稿对象人数众多,分布广泛,一时无法确定作者人选;把组稿作为宣传手段。
(三)群体集稿:出版社通过有效的组织工作,约请一批有写作实力的作者,采用聚会或者活动的形式组稿,多见于丛书、大型专业书、工具书及期刊专题的组稿。
三、组稿程序
(一)组稿的准备:明确选题意图、制订组稿方案、选定作者
(二)组稿落实
1.明确写作要求,确定编写提纲。
由编辑提供书稿的写作要求。作者根据写作要求完成写作提纲。编辑根据写作提纲考察作者的学术水平、逻辑思维和写作水平。
    2.试写样稿
    目的:了解作者的学术及写作水平; 使作者了解出版社的要求; 避免写作的盲目性; 减少审读及编辑加工的工作量。
3.确定约稿关系:出版社与试写样稿合格的作者签订约稿合同,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4.收稿前的工作:为作者提供必要的信息、著译知识和出版规范;及时了解作者的写作情况,掌握作者的写作进度。
(三)收稿
    按照约稿合同的要求收稿,一般要求齐、清、定。 编辑过程转入审稿阶段。
北京印刷学院《编辑学》课程笔记(3)
第四章    编辑加工
第一节   编辑加工概述
一、编辑加工的概念
    指对已决定采用的稿件作修改润饰和规范化处理的活动。
几乎所有的稿件都需要编辑加工;审稿与编辑加工不宜同时进行
二、编辑加工的方式
1.直接编辑加工:由编辑按与作者商订的原则单独进行,编辑加工后请作者过目。
    在三种情况下进行: 原稿质量好;作者没有时间和精力修改;作者的理解力和文字能力有限,无法修改。
2.委托加工 :编辑委托第三者按自己的要求加工,编辑复核。
三、编辑加工的原则
1.尊重作者,忌强加于人。
   尊重作者的著作权,作者有“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完整性”指作品的主题、学术观点、风格及有序结构。
2.改必有据,忌无知妄改,滥施刀斧。
3.遵守国家有关标准:使出版物科学规范,并具国际通用性。
第二节   编辑加工的内容
    消灭差错,润饰提高,规范统一。
    稿件的加工可分为实质性的加工和技术性的加工。
    实质性的加工:重要观点的变更、修改、补充,对最基本的、影响重要观点的客观事实材料的订正。
    技术性的加工:即非实质性的加工,包括语言文字的规范、修饰,标点符号、书写体例、格式等的规范统一。
一、消灭差错:
    通过核对引文、查对事实材料、校订译文等工作消灭书稿存在的各种差错。
    引文:引自其他著作和文件的语句
    事实材料:包括人物、地点、组织机构、历史事件、书刊报纸名称、时间、数字、计量单位、公式、图表、照片等。
    保证事实材料准确可靠的方法:查来源、找矛盾、明确概念(使模糊的材料具体化)。
二、润饰提高
    通过修饰文字、压缩内容、改写、推敲标题等提高书稿质量。
(一)修饰
     在保持作者的观点、思路、论据和写作风格的前提下,对原稿的文字作修改润色。
图书绝大部分是装订成册的书籍,也有散装的图片。它至今在出版物市场上仍占主体地位。
     图书是可以重印的非连续出版物,绝大部分是装订成册的书籍,也有散装的图片,可以重印的非连续出版物(删)。它至今在出版物市场上仍占主体地位。
     期刊也称杂志,是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
     期刊也称“杂志”,是成册的连续出版物,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成册的连续出版物(删)一般不重印。
     编辑加工前应了解作者的语言风格,遣词造句的爱好及典型错误。
     避免编辑加工的主观性。尊重作者的语言风格并使之规范化。
     除了发现和修改语法、修辞、逻辑和标点符号等方面的错误之外,通过炼词、炼句,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效果。
1.符合客观实际
    1938年版《雷雨》描写鲁贵:
    她的父亲——鲁贵——约摸四十多岁的样子,神气萎缩,最令人注目的是粗而乱的眉毛同肿眼皮。他的嘴唇松弛地垂下来……
    1978年版改为:
    她的父亲——鲁贵——约摸四十多岁的样子,神气萎缩,肿眼皮,嘴角松弛地垂下来……
2.词义确切明白
    鲁迅的《藤野先生》原稿中:从此就看见许多新的先生,听到许多新的讲义。
    定稿改为: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
3.用词准确妥帖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另一位先生听得不耐烦,把嘴里的香烟屁股掷到街心,睁大了眼睛说……
4.搭配得当,前后呼应
    鲁迅的《坟•题记》原稿:
    我的可恶有时自己也觉得,即如我的戒酒,吃鱼肝油,以望延长我的生命,倒不是为了我的爱人,大大半是为了我的敌人……
    我的可恶有时自己也觉得,即如我的戒酒,吃鱼肝油,以望延长我的生命,倒不尽是为了我的爱人,大大半乃是为了我的敌人……
5.词语色彩鲜明
    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 :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曹禺的《雷雨》四凤说:
    妈是个本分人,念过书的,讲脸,舍不得把自己的女儿叫人家使唤。
修饰时除了注意文字的准确,还要注意声音的锤炼,力求音节匀称,声调平仄相谐,韵脚和谐,叠音自然。句式选择恰当,句意表达连贯,句序得当。
(二)压缩
    为了版面的需要或突出中心思想删节稿件。
# 字数超过篇幅限制;
# 内容重复;
# 内容结构比例失当;
# 根据版面要求缩格、缩行。
    图书、期刊这二种出版物,虽然在连续、非连续出版方式上,内容的系统性、程序性、稳定性和装订的样式有所区别,但在印刷过程的工艺流程(印前、印刷、装订)和印刷的主要设备基本略同,因此一般统称为书刊印刷。
    图书、期刊这两种出版物,虽然在出版方式、内容和装订样式上有所区别,但印刷过程基本相同。
(三)改写:用另一种文字形式表达书稿内容。
(四)推敲标题:标题是文章的题目,是标明作品性质和内容的简短语句。
1.标题的作用
(1)组织引导阅读:提示下文;使文章中断,给读者一个停顿,使对所读内容有一个清晰的印象,并给一思考的空间。
(2)深化对著作的理解:揭示著作的结构,表明内容的内在联系 。
(3)帮助读者找到需要的材料
2.加工标题应注意的问题
(1)题文是否相符;        (2)标题是否准确、规范;        (3)层次是否清晰、规范;
    ①相邻两级层次(如篇章、章节等)标题不应重复。
    ②不同层次内容有上下联系的,标题也应有上下联系;
    ③同一层次的标题应表达同一层次内容, 且词语结构相近;
3.标题的表现形式应规范
(1)题序的表示方法
(2)标题与其文段的接排:图书的一至三级标题一般不与正文接排。小标题与正文接排时,标题多换字体或空两格。
(3)标题转行
    保持词语的完整,虚词置行末。总标题居中,转行时一般呈倒梯形。
(4)标题中尽量不用或少用点号
(5)忌背题:指标题不得排在页末而无接文。
三、规范统一
    规范是指按照国家的规定或权威的、约定俗成的做法处理书稿。
    如量和单位的使用,科技名词的选择,数字用法、汉语拼音拼写方法,标点符号用法,简化字、繁体字、异体字的使用,外文字母的大小写等方面,都有规范要求。
统一是要求同一部书稿中的相关材料(如人名、地名、书名、事物名等)和数据以及体例、格式等前后一致。
(一)书稿的结构应符合出版规范
    书稿的总体结构:正文、辅文
    主体内容(正文)的结构:正文指图书的主体文字以及随附的图表等,辅文是图书正文的辅助文字,包括目录、序、跋、凡例、注释、附录、索引等。
1.正文的结构与要求
    正文的结构最基本的层次划分是章节。大于章的层次有部(部分)、卷、辑、集、编或篇等,小于章节的层次有条、款、项等。要求总体结构完整,层次分明。由各部分组成的结构应顺畅贯通,符合思维逻辑。
2.辅文的类别与编辑加工
(1)辅文的作用
    * 使出版物规范、完整(了解作者的情况、创作意图、写作背景、撰稿过程、编撰体例、资料来源、基本内容、主要特点、存在的问题、读者对象、出版目的等)
    * 方便检索
    * 利于导购、导读
(2)辅文的类别
    识别性辅文、说明和参考性辅文、检索性辅文。
    不少辅文兼有上述两种甚至三种功能。
识别性辅文:
    出版者提供给读者和购买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封面文字、书名页文字、内容提要、作者简介、目录、献词、题词。
    封面文字包括两类,一是识别性的,如书名、作者名、出版社名等;
    一是兼具说明性的,如标题广告、推荐及宣传文字。
说明和参考性辅文:
    出版者为读者和购买者提供的说明和参考性文字,包括编辑说明、出版前言、出版后记、凡例、前言、序、跋、后记、注释、附录、参考文献、勘误表等。
    前言、序统称序言,是正文前的独立文章。
    序也称“叙”,前言也称“引言”“前记”“绪言”“写在前面”。
    一般序用于学术作品,前言用于教材和演绎作品。
    序可以分为自序、他序、代序、原序、译序、修订版序、第X版序等。
    如新序与旧序同时存在,旧序应标明版别(如初版序)。
    新序应在旧序前,表示介绍的是包括旧序在内的作品整体及新变化。
    跋和后记是书末的说明性文字。跋是相对于序而言的,后记、附记是相对前言、引言、前记、绪言等而言的。
    跋应在出版后记之前。
    注释是对图书内容或文字加以解释的总称。
    按位置可分为文中注(夹注)、页末注(脚注)、文旁注(边注)、文末注(段后注、章后注、篇后注、文后注、尾注)。
    按撰写者的不同可分为自注、原注、译注、编者注。
    根据注释内容的不同还有呼应注。
检索性辅文:
    出版者或作者提供的供读者检索的文字,包括目录、索引、书眉、检标等。
编辑加工辅文是指选择辅文设置,选择辅文的作者,审读、加工、写作辅文。         
好的辅文应立意健康正确,评价准确实际,资料准确无误,方法科学简便,行文简明精当。
(二)书稿内容与形式的规范、统一
1.辅文中的说明性文字与正文统一
    主要指内容提要、序言、前言、后记等与正文所述内容、观点统一。
2.目录与正文统一
    指目录充分体现其检索与说明功能,规范、完整且与正文一致。
3.注释规范、统一
    (1)注文与注码对应,避免答非所问。      (2)注码编号应连贯,避免漏号、重号、错号。
    (3)注释的体例应一致。                 (4)脚注的注文与注码应处于同一页面上。
    (5)注码的位置应标注准确、清楚。
4.书眉的统一规范
    书眉指为了便于检索而在书刊各页、面正文版心以外刊印的文字。
一般在单页码面上排篇章题(小题),双数页码面上排书名(大题)。
一面上如含有两个以上的标题内容,书眉应排印该页面最后一个标题。
5.插图的规范统一
首先,精选插图,其次使插图表现形式规范。
(1)社科和科技类图书的图序和图题缺一不可。
    图序码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全文只有一幅图也应使用图序码(图1)和图题。
    全书可以不分章节统编插图序码(图1-图n),也可以按章节编码,如“图3-1”(中间是半字线或齐线圆点),表明是第三章的图1,注意全书统一。
(2)图面大小及线型应适度
(3)图与文正确的顺序是是先文后图, 忌“如下图所示”“见左图”等说法,正确的表述是“如图X所示”或“见图X”。
6.表格的规范统一
    首先,精选表格,其次使表格表现形式规范。
    全文只有一个表也应使用“表1 ”和表题。
    表序码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注意表序的全书统一。
    表序与表题应在表上居中排,两者间为一字空。
    表序与表题的字体与正文有区别。
    表格栏目取名合理;
    量和单位的表示规范;
所有的栏目都有单位时,把单位提出置右上角。数值以小数点或范围号为准上下对齐。
第三节 编辑加工的程序
一、编前准备
    检查正文与辅文是否齐全,看书稿档案了解情况,学习相关知识。
二、 粗读摸底:检查宏观结构,制定加工方案。
三、 精读加工:改正错误、润饰提高、规范统一。选用色笔,书写端正。电子原稿,需留痕迹。
四、复查、补漏、整理:书稿加工后进行复查,目的是检查编辑加工的效果。
    查红:联系上下文看改动处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单项检查:集中检查某个项目(如标题、注释、目录等 ),看是否规范统一。
    通读(全部或局部)。
    誊抄、编序。
五、作者复核
六、发稿:编辑加工的最后一个环节。
    书稿经过整理、检查,达到了“齐、清、定”的要求,才算真正完成了编辑加工任务。
     “齐”指齐全。书稿的正文和辅文、编辑流程记录齐全。
     “清”指清晰。指文字、图表、符号清楚可辨。文图配合关系清楚;稿件各组成部分次序分明;稿面清晰;版式批注清晰。
     “定”指定型。书稿从内容到形式都已确定,无遗留问题。发稿后一般不做大的改动。
    发稿时填写系列工作单:发稿单、装帧设计单、征订单、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申报单。
北京印刷学院《编辑学》课程笔记(2)
第一节  审稿的标准和方法
审稿是对稿件进行审读、评价,决定取舍,并对需要修改的稿件提出修改要求和建议的活动。
* 实施选题方案的具体步骤
* 稿件加工整理的前提条件
一、审稿的作用
决定稿件的取舍,为文化传播把关;帮助作者提高稿件质量;发现人才。
二、审稿的基本要求
(一)对稿件质量的要求
1.政治性要求
指书稿中所反映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倾向,包括涉及阶级、政党、国家、外交、民族、宗教等关系的现实政治问题。
政治标准:
(1)是否违反国家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
(2)是否违反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对外政策等
2.思想性要求
思想性指书稿中反映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基本要求: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
具体表现:
 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道德,宣传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反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封建主义遗毒;
 宣传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宣传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民族沙文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
 宣传适应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先进思想,反对落后保守思想;
 坚持积极健康的思想格调,反对低级庸俗的趣味;
 面向未成年人的读物,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内容, 不得含有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
3.科学性要求
科学性指稿件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出版词典》在书前刊有按正文排列的《分类词目表》,查阅方便。
   日本借用了古汉语中原有的词汇“经济”,赋予“财政经济”的意思。
   译林外文翻译公司承接英、俄、日、韩等世界十六个语系的翻译工作。
具体要求:
(1) 尊重事实,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准确表述各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
(3)书稿结构系统、有序
            体 系:内容的学科体系、知识体系。
            结 构:书稿框架,各部分总体布局。
                    并列:各部分平行而相对独立。
书稿的    层 次:
系统性            从属:上下内容具有树状逻辑结构。
            条 理:内容叙述过程的连贯性、有序性。
比如:不能随意设置章节。
    设置的思路,包括章节密度都应契合书稿的性质与内容。
    影响章节划分密度的因素:篇幅结构;出版物的种类 ;读者的知识水平 ;文字的阅读难度。
(4)引证真实正确的材料、图表和数据。
    选择材料要在全部中选择真实的,在真实中选择典型的。
4.知识性要求
    知识性指稿件所包含知识信息的容量与价值。 知识性是衡量各类读物质量的基本要求。
5.独创性要求
    独创性指稿件在内容或形式上的创新特点。
    独创性表现为稿件在学术观点、资料发掘、题材开拓、艺术风格或表现形式等方面有超越前人之处。
特别注意版权问题:有无抄袭、引用别人公开发表的作品是否注明出处(也是学术规范问题)。
6.稳定性要求
    指稿件所包含知识信息的长时效。
7.艺术性要求
    艺术性指稿件表现出的独特艺术特点。
    对画册、图文书、文艺书籍等的要求。
(二)对审稿者的要求
    1.坚持稿件取舍标准         2.评价要客观、科学         3.操作要规范化
    一般宜先用铅笔在有疑问的文字下面划线,或作出其他标记;
把意见或用铅笔写在稿面相应空白处,或用色笔写在浮签上临时性地固定在稿面的相应空白部位。
三、审稿的方法
(一)通 读:了解稿件全部内容唯一途径。一般情况下,至少通读两遍:一是略读,二是精读。
(二)比 较:与审读者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比较;与已出版的同类出版物比较。
(三)分 析:分析的内容: 把握书稿的本质和主流,看是否符合选题策划的要求;
    主旨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切题。
    立论是否正确,材料是否可靠。
    文字表述是否顺畅,体例是否统一。
(四)综 合:在阅读、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对书稿进行全面的综合判断。
包含三方面内容:
     (1)总览性的概括
     (2)定位 (是否符合本单位的出版要求和出版风格,是否可归入现有的品种板块中)
     (3)做出结论
第二节     审稿制度
    我国审稿制度有两种,一是国家进行出版行政管理时的审稿制度,一是出版社内部实行的三审责任制。
一、三审制的作用及基本要求
    以分级审读制度保证判断评价的客观性;
    避免偏差和失误。
    初审、复审、终审,循序递进。
    下个审级对上个审级负责。
        三个审次缺一不可,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不能同时由一人担任。
        三审通过的稿件才能进入编辑加工阶段。
二、各审级的任务
(一)初 审
    初审人任职条件:具有编辑职称;具有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人员。
    1.通读,全面审查、研究书稿;
    2.分析书稿优缺点,对书稿质量做出评价;
    3.写审稿意见。
(二)复 审
    复审人任职条件: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编辑室主任一级的人员。
    1.全面了解稿件;
    2.审核、判断初审意见,表明态度;
    3.提交复审意见。
(三)终 审
    终审人任职条件: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社长、总编辑或由他们指定的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人员。
    1.审查书稿政治导向、思想倾向;                 2.审查书稿是否违法违规;
    3.综合评估;                                   4.形成终审意见。
三、外审
    两种:送有关主管部门;送有关专家。
    外审的目的:准确评价稿件,避免错误,提高书稿质量。
    外审的主要任务:解决送审单位无法判断、解决的重大问题或专业问题;不是修改文字,解决枝节问题。
    外审不能替代三审中任何一个审级; 外审不能担任责任编辑; 外审意见仅供参考。
四、审稿意见
    初审意见、复审意见、终审意见。
    指在完成审读后就书稿的审读过程、审读概况以及审读者对书稿的价值、质量做出的判断或评估意见写成的书面报告。
初审意见的构成:
    稿件基本情况、审读情况、对书稿价值、质量的评估及处理意见。
    稿件基本情况:名称、来源、主要内容及篇幅、读者
    审读情况:来稿时间、审读过程等
写审读报告要注意四个问题:
    一忌不分大小、主次地进行罗列,应抓主要的、带全局性的问题;
    二忌空泛议论和概念性语言,举出实例说明存在的问题(要注明页码,以便复审、终审抽查);
    三是应条分缕析,简洁明白。 审稿笔记(即问题明细)可另行整理成件,作为审读报告的附件,供复审、终审参阅。
    四是应明确写出处理意见:或采用,或退稿,或退修。
五、签订出版合同
    对象:经过三审决定接受出版的稿件。 程 序:由责任编辑代表出版单位与作者协商起草;出版单位法人审核后签署。
合同内容:
    签约双方的名称,签约时间,作品名称;作者对合法享有该作品著作权的保证;
    作者转让的图书专有出版权所涉及的文种、期限、出版与发行地域;
    作者审读校样的责任;出版者向作者支付报酬的方式、数量和期限;
    图书出版权再转让所获利益的分配;作者是否转让翻译权及其他从属权利;
    重印、再版的条件与报酬;
    作者样书的赠送办法和作者的优惠购书条件,废约和违反合同的责任;
    对一旦发生纠纷时所采用解决方式的约定;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等等。
第三节   不同类别稿件的审读
一、不同类别图书的审读标准
(一)教材的审读
1.教材的稿源
    国家教委、各部委规划教材;出版社自组教材;教学科研人员自编教材(自投稿)
2.教材的审读标准
    是否与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吻合;
    教学水平(预测教材的教学效果)(精透性、渐进性、启发性,理论联系实际)
    编辑要特别留心每个概念的出现、每个知识点的引入,若发现前文未经交待而显得很突兀的内容,或重要概念的遗漏等问题,就要设法补救。    
   (学生学习的教材必须做到对知识点的铺垫充分,衔接紧密,不能出现较大的遗漏或跳跃)
    科学水平(准确性、先进性、实用性、系统性)
    比如,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知识点的呈现方面欠缺逻辑性和条理性,或遗漏了重要内容;栏目(板块)的设置过多过滥,等等。
(二)对审稿者的要求:思想水平、写作水平
(三)工具书的审读
    1. 工具书的特点:查检性、信息密集、易检性、可信性。
    2. 工具书的审读标准:全——内容齐全完备;准——资料翔实可靠;新——内容新颖、先进精——文字精练、精心编排;便——便于检索
    3. 工具书的审读方法:除前述方法外,采用多人按学科分工审读。
二、期刊的审读标准与方法
(一)期刊的审读内容
    除政治思想性、科学性之外,审查出版方针、系统性、时效性、艺术性及篇幅字数。
    系统性不是指单篇文稿内部结构的系统性、逻辑性,而是指该文稿是否可以纳入期刊的系统结构中,能否增强期刊的系统效应。
    系统性的判断方法:
   (1)把文稿与本栏目其他文稿作横向比较,了解相关性,判断是否适合采用。
   (2)从纵向比较,从文稿所属栏目前后各期文章的呼应、连续性角度,判断采用文稿后,内容是否会出现重复、跳跃,甚至脱轨等问题。
    艺术性包括文稿的逻辑性、语言表达的生动优美、说理透彻精辟,图表等形式表现完美。
(二)期刊的审读方法
按照栏目分类、分组。;按类、按组粗读、选择。;按类、按组精读、选择。
编辑出版应用写作
第一节 编辑应用文概述
编辑应用文是编辑人员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写作的,是编辑工作的内容之一。
一、编辑应用文的概念
编辑应用文是应用文的一类。所谓应用文,一般是指为处理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有关实际事务而写作的文字,大多有比较固定的格式,如行政公文、法律文书、书信、契约、单据等。编辑应用文则是编辑人员为处理编辑工作过程中的各种事务而写作的应用文。譬如,为完成选题策划、实现选题方案、做好稿件审读与加工整理等编辑工作而撰写的选题报告、编辑计划、审稿意见、送审报告等;为进行各种业务往来和加强同作者、读者的联系而写作的编辑工作书信;为完善书刊内容,对正文作必要补充而写作的辅助性文字;为推广出版物而写作的宣传文字等,都属于编辑应用文。
二、编辑应用文的特点
编辑应用文具有行业性、规范性和职务性的特点。
(一)编辑应用文的行业性
编辑人员隶属于不同的出版单位,服务于不同的专业学科,面向不同的读者群体,所编稿件的内容和形式也会有所不同,但编辑的“组织、选择、完善稿件”功能和“为读者服务”的职责又是相同的。编辑应用文的行业性表现在它围绕“组织、选择、完善稿件”而进行,而展开,又为之提供帮助。
编辑应用文写作的行业性还表现在,它贯穿于从采集信息、策划选题、组织稿件、审读稿件、加工整理、发稿到处理校样、检查样品、宣传推广、收集反馈信息等的编辑工作全过程,其中每个环节都可能需要动笔写作,都有文章可做。
写作编辑应用文,既要运用普通写作学的原理、知识和技巧,又要符合一般应用文的格式和要求,为编辑工作服务,体现编辑意图,以切实履行编辑职责。
(二)编辑应用文的实用性
编辑应用文有显而易见的实用价值。它们有的是用于出版单位内部上下级的沟通与交流,不同部门之间的传递和反馈;有的用于与出版单位之外的作者、读者、发行商和其他单位联系;有的作为辅文刊载在出版物上;有的用于出版物的宣传、推广,发表于其他媒体;有的用于编辑业务;有的用于调查研究。总之,编辑应用文是为完成某个出版项目或履行其中的某个步骤、为解决编辑工作中的某个问题而写作的,有明确的实用目的。
(三)编辑应用文的规范性
编辑应用文有很强的规范性要求。
1.文字的规范
编辑对稿件要做文字规范化工作,自己的写作当然也要规范,这是编辑应用文写作的起码要求。
2.格式的规范
格式是表达思想内容、实现写作目的的必要表现形式。写的是书信,就得讲究书信的格式;写的是请示或报告,就得按请示或报告的格式来写。撰写编辑应用文不能脱离目的和内容,形式主义地追求格式化,也不能摒弃行之有效的格式。
3.内容的规范
编辑应用文内容的规范性,首先要求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不能违反有关的方针、政策;其次要求在各种编辑应用文的写作中,写哪几方面的内容,在每个方面的内容中,重点是什么,应当突出什么,以及写作的分寸和语气,都要遵循一定之规。
(四)编辑应用文的职务性
编辑应用文的撰写是编辑人员履行工作职责的写作,它不是私人化写作,也不是表现个性的文学创作。许多种类的编辑应用文是以出版单位名义撰写的,即使在出版物上刊登和在媒体上发表,一般也不署具体写作者的姓名;但编辑作为执笔者,又是直接责任人,要对文稿负责任。编辑应用文要接受实践的检验,还得经受历史的考验。
三、撰写编辑应用文的基本要求
撰写编辑应用文,除了要遵循一般应用文写作的要求外,还应特别注意下列基本要求。
(一)目的明确,观点鲜明
编辑应用文的撰写以解决编辑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宗旨。编辑每写一篇应用文都首先必须明确目的,动手写作之前先要确定打算解决哪些问题、如何解决。只有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使应用文发挥应有的作用。目的明确之后,编辑就可针对这些问题,鲜明地表达观点,提出处理意见。撰写编辑应用文,在语言表述上绝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否则容易造成误解。例如,一位编辑明明想给投稿的作者写封退稿信,但信中表述得不够明确,结果使作者误以为是退修信。于是,作者将稿件修改后又重新寄回,使出版单位陷于被动。
(二)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编辑应用文无论长短,也不管采用什么表达方式,都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做到中心突出、层次清楚,合乎逻辑,通达事理。所用的材料要能说明观点,材料的安排顺序和相互之间的衔接要合理。唯有这样,才能使阅读者充分了解写作的目的、意图及所阐述的内容。
(三)文字简练,态度平和
文字简练是指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完整的内容,如古人所说的“文简而理周”。简练的文字既可节省篇幅,又便于记忆,增强表达力。在提倡文字简练的同时,也应注意不要苟简,因为将不该省的词语硬性省去,会使文句的意思不完整或不清楚。文字的简练,须以意思表达得严密完整、清晰明确为前提。
在力求文字简练的同时,还要做到态度平和。编辑人员不能因为代表出版单位而在与人交往中怀有优越感;即使在必须代表出版单位坚持一定的意见时,也要以理服人,切忌以势压人,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这一点在撰写编辑工作书信时尤应注意。
(四)签署完整,归档备查
编辑应用文作为编辑工作过程中陆续产生的业务文件,是开展后续工作的依据,也是总结经验的基础,在一项工作完成或出版物面世之后,都应该归档保存,以备日后需要时查阅。因此,在撰写编辑应用文时,应该从有利于归档保存的角度,将姓名和时间写上。姓名要写完整,不能只写姓或者名字中的一个字,否则今后查阅时就会难以判断执笔者究竟是谁。时间也要按规范写全年、月、日,不能只写月、日或只写日,以免今后无法断定文件的确切写作时间。
利用计算机撰写编辑应用文,要将电子文本打印出来并核对无误后,用手书签署写作者姓名和写作时间。这样的文本才具有正式文件性质,可以作为依据。
北京印刷学院《编辑学》课程笔记(2)
第三章    审稿工作
第一节  审稿的标准和方法
审稿是对稿件进行审读、评价,决定取舍,并对需要修改的稿件提出修改要求和建议的活动。
* 实施选题方案的具体步骤
* 稿件加工整理的前提条件
一、审稿的作用
决定稿件的取舍,为文化传播把关;帮助作者提高稿件质量;发现人才。
二、审稿的基本要求
(一)对稿件质量的要求
1.政治性要求
指书稿中所反映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倾向,包括涉及阶级、政党、国家、外交、民族、宗教等关系的现实政治问题。
政治标准:
(1)是否违反国家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
(2)是否违反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对外政策等
2.思想性要求
思想性指书稿中反映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基本要求: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
具体表现:
 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道德,宣传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反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封建主义遗毒;
 宣传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宣传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民族沙文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
 宣传适应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先进思想,反对落后保守思想;
 坚持积极健康的思想格调,反对低级庸俗的趣味;
 面向未成年人的读物,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内容, 不得含有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
3.科学性要求
科学性指稿件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出版词典》在书前刊有按正文排列的《分类词目表》,查阅方便。
   日本借用了古汉语中原有的词汇“经济”,赋予“财政经济”的意思。
   译林外文翻译公司承接英、俄、日、韩等世界十六个语系的翻译工作。
具体要求:
(1) 尊重事实,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准确表述各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
(3)书稿结构系统、有序
            体 系:内容的学科体系、知识体系。
            结 构:书稿框架,各部分总体布局。
                    并列:各部分平行而相对独立。
书稿的    层 次:
系统性            从属:上下内容具有树状逻辑结构。
            条 理:内容叙述过程的连贯性、有序性。
比如:不能随意设置章节。
    设置的思路,包括章节密度都应契合书稿的性质与内容。
    影响章节划分密度的因素:篇幅结构;出版物的种类 ;读者的知识水平 ;文字的阅读难度。
(4)引证真实正确的材料、图表和数据。
    选择材料要在全部中选择真实的,在真实中选择典型的。
4.知识性要求
    知识性指稿件所包含知识信息的容量与价值。 知识性是衡量各类读物质量的基本要求。
5.独创性要求
    独创性指稿件在内容或形式上的创新特点。
    独创性表现为稿件在学术观点、资料发掘、题材开拓、艺术风格或表现形式等方面有超越前人之处。
特别注意版权问题:有无抄袭、引用别人公开发表的作品是否注明出处(也是学术规范问题)。
6.稳定性要求
    指稿件所包含知识信息的长时效。
7.艺术性要求
    艺术性指稿件表现出的独特艺术特点。
    对画册、图文书、文艺书籍等的要求。
(二)对审稿者的要求
    1.坚持稿件取舍标准         2.评价要客观、科学         3.操作要规范化
    一般宜先用铅笔在有疑问的文字下面划线,或作出其他标记;
把意见或用铅笔写在稿面相应空白处,或用色笔写在浮签上临时性地固定在稿面的相应空白部位。
三、审稿的方法
(一)通 读:了解稿件全部内容唯一途径。一般情况下,至少通读两遍:一是略读,二是精读。
(二)比 较:与审读者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比较;与已出版的同类出版物比较。
(三)分 析:分析的内容: 把握书稿的本质和主流,看是否符合选题策划的要求;
    主旨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切题。
    立论是否正确,材料是否可靠。
    文字表述是否顺畅,体例是否统一。
(四)综 合:在阅读、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对书稿进行全面的综合判断。
包含三方面内容:
     (1)总览性的概括
     (2)定位 (是否符合本单位的出版要求和出版风格,是否可归入现有的品种板块中)
     (3)做出结论
第二节     审稿制度
    我国审稿制度有两种,一是国家进行出版行政管理时的审稿制度,一是出版社内部实行的三审责任制。
一、三审制的作用及基本要求
    以分级审读制度保证判断评价的客观性;
    避免偏差和失误。
    初审、复审、终审,循序递进。
    下个审级对上个审级负责。
        三个审次缺一不可,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不能同时由一人担任。
        三审通过的稿件才能进入编辑加工阶段。
二、各审级的任务
(一)初 审
    初审人任职条件:具有编辑职称;具有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人员。
    1.通读,全面审查、研究书稿;
    2.分析书稿优缺点,对书稿质量做出评价;
    3.写审稿意见。
(二)复 审
    复审人任职条件: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编辑室主任一级的人员。
    1.全面了解稿件;
    2.审核、判断初审意见,表明态度;
    3.提交复审意见。
(三)终 审
    终审人任职条件: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社长、总编辑或由他们指定的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人员。
    1.审查书稿政治导向、思想倾向;                 2.审查书稿是否违法违规;
    3.综合评估;                                   4.形成终审意见。
三、外审
    两种:送有关主管部门;送有关专家。
    外审的目的:准确评价稿件,避免错误,提高书稿质量。
    外审的主要任务:解决送审单位无法判断、解决的重大问题或专业问题;不是修改文字,解决枝节问题。
    外审不能替代三审中任何一个审级; 外审不能担任责任编辑; 外审意见仅供参考。
四、审稿意见
    初审意见、复审意见、终审意见。
    指在完成审读后就书稿的审读过程、审读概况以及审读者对书稿的价值、质量做出的判断或评估意见写成的书面报告。
初审意见的构成:
    稿件基本情况、审读情况、对书稿价值、质量的评估及处理意见。
    稿件基本情况:名称、来源、主要内容及篇幅、读者
    审读情况:来稿时间、审读过程等
写审读报告要注意四个问题:
    一忌不分大小、主次地进行罗列,应抓主要的、带全局性的问题;
    二忌空泛议论和概念性语言,举出实例说明存在的问题(要注明页码,以便复审、终审抽查);
    三是应条分缕析,简洁明白。 审稿笔记(即问题明细)可另行整理成件,作为审读报告的附件,供复审、终审参阅。
    四是应明确写出处理意见:或采用,或退稿,或退修。
五、签订出版合同
    对象:经过三审决定接受出版的稿件。 程 序:由责任编辑代表出版单位与作者协商起草;出版单位法人审核后签署。
合同内容:
    签约双方的名称,签约时间,作品名称;作者对合法享有该作品著作权的保证;
    作者转让的图书专有出版权所涉及的文种、期限、出版与发行地域;
    作者审读校样的责任;出版者向作者支付报酬的方式、数量和期限;
    图书出版权再转让所获利益的分配;作者是否转让翻译权及其他从属权利;
    重印、再版的条件与报酬;
    作者样书的赠送办法和作者的优惠购书条件,废约和违反合同的责任;
    对一旦发生纠纷时所采用解决方式的约定;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等等。
第三节   不同类别稿件的审读
一、不同类别图书的审读标准
(一)教材的审读
1.教材的稿源
    国家教委、各部委规划教材;出版社自组教材;教学科研人员自编教材(自投稿)
2.教材的审读标准
    是否与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吻合;
    教学水平(预测教材的教学效果)(精透性、渐进性、启发性,理论联系实际)
    编辑要特别留心每个概念的出现、每个知识点的引入,若发现前文未经交待而显得很突兀的内容,或重要概念的遗漏等问题,就要设法补救。    
   (学生学习的教材必须做到对知识点的铺垫充分,衔接紧密,不能出现较大的遗漏或跳跃)
    科学水平(准确性、先进性、实用性、系统性)
    比如,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知识点的呈现方面欠缺逻辑性和条理性,或遗漏了重要内容;栏目(板块)的设置过多过滥,等等。
(二)对审稿者的要求:思想水平、写作水平
(三)工具书的审读
    1. 工具书的特点:查检性、信息密集、易检性、可信性。
    2. 工具书的审读标准:全——内容齐全完备;准——资料翔实可靠;新——内容新颖、先进精——文字精练、精心编排;便——便于检索
    3. 工具书的审读方法:除前述方法外,采用多人按学科分工审读。
二、期刊的审读标准与方法
(一)期刊的审读内容
    除政治思想性、科学性之外,审查出版方针、系统性、时效性、艺术性及篇幅字数。
    系统性不是指单篇文稿内部结构的系统性、逻辑性,而是指该文稿是否可以纳入期刊的系统结构中,能否增强期刊的系统效应。
    系统性的判断方法:
   (1)把文稿与本栏目其他文稿作横向比较,了解相关性,判断是否适合采用。
   (2)从纵向比较,从文稿所属栏目前后各期文章的呼应、连续性角度,判断采用文稿后,内容是否会出现重复、跳跃,甚至脱轨等问题。
    艺术性包括文稿的逻辑性、语言表达的生动优美、说理透彻精辟,图表等形式表现完美。
(二)期刊的审读方法
按照栏目分类、分组。;按类、按组粗读、选择。;按类、按组精读、选择。
 

责编:刘卓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