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解放军文职 > 解放军文职专业 > 政治学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5-14 11:22:59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
一 马克思主义立场教育
马克思主义立场教育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是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者。这种鲜明的党性和阶级性使得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丝毫不能丢弃这个武器,在纷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要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阵地,把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任务落到实处。要坚持不懈地对干部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旗帜鲜明地同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无神论与有神论的斗争、科学与伪科学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是很激烈的。我们党同“法轮功”组织的斗争就是明证。在思想理论领域,对事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的问题,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分清是非、对于反马克思主义、唯心主义、有神论、伪科学等错误的东西,决不能听之任之,绝不允许这些错误的东西与我们争夺群众、争夺思想阵地。我们要密切关注社会政治方向,分析各种错误思潮形成、传播、蔓延的现象,不断提高我们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坚决同各种错误思潮和封建迷信、伪科学等社会丑恶现象作斗争。要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绝不让其自由泛滥。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我们还要把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作为一个紧迫、重大的问题加以解决。首先,应当对社会主义已经取得的历史成就有充分的认识。社会主义在人类社会兴起的时间虽然不到100年,但它对世界面貌的改变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却创造了非凡的业绩。社会主义开辟了人类进步的新道路,推动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瓦解了世界殖民主义体系,战胜了法西斯主义,在当代世界两大阵营的较量中,迫使资本主义进行改革。其次,应当全面认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社会主义的胜利前进之间的关系。中华民族选择了社会主义作为它唯一的振兴之路,而社会主义从低潮走向高潮的希望又寄托在中华民族的振兴上。作为中华民族来说,民族的命运与社会主义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只有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才有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人民才能走上致富之路。再次,应当看到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光辉前景。苏东巨变后,西方一些资产阶级政治家鼓吹“社会主义终结论”,这种叫嚣是短视的,浮浅的。社会主义是人类发展的大趋势,它深深地根殖与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当代社会中的一切重大问题如环境问题、战争问题、危机问题等是资本主义所无法解决的,人类的眼光必然转向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创造了崭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对世界具有导向作用、示范作用。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是无比广阔的。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是十分必要的。
二  马克思主义观点与方法教育
(一)教育人们辨证地看待传统观念
不能把传统观念与旧观念直接等同起来。传统观念中包含着旧观念,但并非都是旧观念,而是存在着极其复杂的情况:既有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又有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既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优良传统,又有在“左”或右的思想影响下形成的错误认识;既有已经过时的内容,又有仍然产生积极影响和作用的成分。对于哪些腐朽的、错误的、过时的旧观念我们必须适时地抛弃,而对于具有合理成分和借鉴意义的观念我们应当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古为今用。而对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优良传统,我们更要倍加珍惜,并与时俱进、发扬光大。
(二)教育人们辨证地看待新出现的观念
新出现的观念并不就是新观念。虽然,新出现的观念中有许多是符合新情况和历史发展的新要求的,但也有一些并不符合时代特点和发展要求。这是因为,客观事物是复杂的,新时期,社会上既存在新事物,又存在旧事物,这种情况反映到人脑中,势必形成新旧观念的相互影响和交叉。另外,各种各样的人们都是依靠自己不同的人生阅历、思想基础,站在不同的立场和利益角度来反映客观现实的。即使是同一种社会现象,不同的人也会得出不同的看法,一些新出现的观念并不能客观地反映现实,而是对现实作了歪曲的反映。还有一些新出现的口号、提法是新瓶子装旧酒。还有一些新出现的观念虽然具有一定的真理性和积极意义,但尚未经过科学的提炼和概括,使用是要慎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帮助人们分析、鉴别各种新出现的、时髦的观念,不能简单地唯“新”是从。
(三)教育人们辨证地看待外来观念
在对外开放和信息传播手段日益现代化的条件下,思想文化领域八面来风,世界上五花八门的观念纷纷传播进来。对于外来观念,不加分析地一概斥之为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是不对的,但如果把自己觉得新鲜的一切外来观念都当成新观念,也是错误和有害的。必须看到,外来观念也有新旧之分、良莠之别,它们大体上可分成几种情况:
1、有普遍意义、对我国也适用的新观念。对于这些观念,要积极引进和吸收但不能简单照搬,而应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因地制宜。
2、在一些国家有积极意义但不适合我国国情。对此,不能直接引进但应注意学习借鉴其中对我们有启发作用的东西。
3、一些只是某学派一家之言的理论观点。对此,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分析鉴别,做出自己的独立判断。
4、一些从根本性质上看属于旧观念,但其中包含着某些对于我们创立新观念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对此,要摒弃其旧的精神实质,吸取那些对我们有用的东西。
5、有百害而无一益的资产阶级腐朽思想。这是我们必须坚决加以抵制的。绝不能允许它们毒害人民的思想,涣散中华民族的精神。
(四)教育人们辨证地否定旧观念、肯定新观念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无论是对旧观念的否定还是对新观念的肯定,都切忌绝对化。应当看到,新观念与旧观念虽有质的区别,但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旧观念中包含着对新观念形成有积极意义的东西;新观念也有可能转化为旧观念。因此,应当运用辨证思维方法,科学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实现观念的创新。
第二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一  世界观教育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加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随着认识的增加、知识的积累,就会形成对世界总的看法,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世界观形成以后,又支配着人们的认识和行动。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往往是零乱、不系统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且世界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世界观可以指导人们进行正确的实践,从而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世界观则会指导人们进行错误的实践,从而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以科学。系统的世界观武装人们的头脑,使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科学、系统的世界观。它是迄今为止总结人类已有的思想成果、反映世界的本来面目和发展规律,指导人们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并被实践所反复证明的。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我国公民,是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包括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就是要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而物质世界按照其本身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发展;这种规律可以被人们所认识、所利用。辩证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通过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使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能从客观实际出发,采取科学求实的态度,不浮夸、不作假、不盲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锐利武器。
      当前,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必须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际。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发展以及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二 人生观教育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基本问题的根本观点,它以人生为对象,是人们对人生意义、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的理解和看法。人作为有理性的社会动物,在社会生活中都会有自己对人生的体验和理解,都会对自身境遇和命运进行思考,并在这些体验和思考的基础上形成对生活的根本看法和总的观点。人们在生活实践中自发形成的人生观也往往是零乱、不系统、缺乏科学论证的。此外,由于人生观是人们所处的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反映,因而不同的社会生活实践会使人们产生不同的现实人生观。这些现实的人生观有的积极进取,有的消极颓废;有的科学成熟,有的荒谬幼稚。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人生观教育,帮助人们在形形色色的人生观中分辨真伪,引导人们走上正确的人生之路。
     现阶段,进行人生观教育,应着重帮助人们厘清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为人生的基本关系揭示了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矛盾特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首先且根本地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其次表现为个人与社会制度的关系;再者表现为个人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关系;最后表现为个人与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有几个人生常遇的矛盾是需要清醒认识的。这就是:个人生命的有限性与人类社会的无限性的矛盾;个人需要的多样性与社会实现的条件性的矛盾;个人活动的随意性与社会生活规范性的矛盾;个人活动的选择性与社会发展规律性的矛盾。
(二)贡献与索取的关系
所谓贡献,是个人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谓索取,是个人从社会取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们二者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一方面,索取是人们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因为生命要得以维持和延续,就要进行自我更新的新陈代谢,解决衣食住行及其精神生活的需要,维持生命的正常运动。这种生命活动的内在要求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个人向社会的索取。另一方面,贡献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作为社会的一员,只有和他人、社会结成一定的关系,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个人除了向社会索取,是社会财富的消费者外,更主要的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个人必须对社会做出一定贡献,只有这样才能以自身的活动创造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三)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理想与现实是在人生道路上展示的一对矛盾。一方面,现实是理想的基础和摇篮,理想作为人们对实践活动的选择和对美好未来的想象和追求其实质是对现实的反映。离开了现实,理想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是客观现实的升华。理想对现实的反映,不只是停留在事物的现存状态,而是反映了现实事物的发展趋势,反映了它的未来。这种来源于现实、在现实中形成的理想,对改变现实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三  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实际存在和可能存在的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主体的价值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性质和意义在头脑中的反映,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比较确定的心理和行为取向或心理和行为定势。它是人们在一定环境中所产生的动机、目的、需要和情感意志的综合体现。价值观一旦形成,又会反过来指导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人们的一切社会行为和活动方式,都受到各自的价值观的规范和调节,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的指导下,追求一定的价值实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利益主体,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多元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并施以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当前,进行价值观教育着重要抓好几个方面:
(一)义利观教育
1、必须对现阶段的“义”与“利”的具体内容作新的界定。
2、必须正确把握义与利的关系。作为个体,社会的每一成员追求应得的物质利益的自利行为是正常的、合理的、合乎道德的。然而社会道义、伦理规范对人们物质利益的丰富和满足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这就是:人们在争取和获得物质利益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手段、方式和途径必然会受到社会群体规范的制约而不可能完全按照利己原则为所欲为,既要满足自己需要又不能损害社会和公众的共同利益。只有在物质利益与道德规范紧密结合的前提下,利才能成为有义之利,使之成为促进人生不断发展的真正驱动力。
(二)荣辱观教育
所谓荣辱观是人们对于荣誉和耻辱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观点和看法。人在社会中生活,其自身有无价值或价值量有多大,需要社会加以评判;或者个人依据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判。荣誉和耻辱作为对人们行为的道德价值的肯定和否定的评判,对于社会生活中的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荣辱观是具体的、历史的。在我国现阶段,评判人们荣辱的尺度不是金钱的多少、职务的高低、地位的尊卑、事业的成败,而是看他能否或多大程度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付出自己诚实、辛勤、合法的劳动。在市场经济浪潮中,一些人以不正当手段骗取荣誉;还有人极力追求个人荣誉却百般推卸社会义务;更有人荣辱不分、是非不辨,错把耻辱当荣誉。所有这些在荣辱观上的错误与混乱都是我们要反对的。当今,我们要?{扬社会主义荣誉观念,批判和鞭鞑社会上各种耻辱和丑恶现象,以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三)苦乐观教育
所谓苦乐观是人们对苦与乐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观点和看法。苦与乐,作为一种主体感受,表达的是人们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是否得以满足而产生的心理体验。然而,何为苦?何为乐?不同的人依据自己的利益需要有着不同的理想和追求因而也有不同的理解。纵观历史,有人片面强调快乐只是精神的满足,主张禁欲主义;有人将快乐仅仅等同于物质享受,主张享乐主义;有人以别人的痛苦换取自己的快乐。中华优秀民族精神中洋溢的为民族大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苦为乐、乐于吃苦的精神仍然是我们当今需要进一步倡导和弘扬的价值观。当前,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资源匮乏、底子薄弱,这就需要我们长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厉行节约。要特别教育我们的党员干部和青年,树立远大理想,提高精神境界,在为理想奋斗的过程中体验和分享一份快乐。
(四)生死观教育
所谓生死观,是人们对生与死的基本态度和看法。人类作为生物体,总是遵循着由生到死这一自然规律运动的。然而不同的人有着自己的生死观乃至对人生有不同的态度。自古以来,有的人苟且偷生、虽生犹死;有的人视死如归、虽死犹生。彻底的唯物主义认为,生与死是对立统一的。当人们能够明白人生的真正价值时,也就能够正确地对待死亡。当前,进行生死观教育,首先要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人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人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东西。生命的特性是一惟性,不可逆转、不可复制,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因而,珍爱生命,反对轻生是我们每个人基本的人生责任。其次,要进行生命意义的教育。唯物史观认为,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的享受,而且在于通过劳动对生活的创造。由于人的社会性本质,个体生命活动与社会生活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一个人如果只是为自己、为家庭而活着,其生命的意义是十分有限的。只有为国家、民族、社会的利益而付出自己的劳动,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有真正的意义,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
第三节            道德观与法制观教育
一  道德观教育
道德观是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关于道德问题的基本认识和观点。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作为人们共同生活准则和规范总和的道德一旦形成,便会对社会生活发生重大的影响,对于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们倡导的是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社会主义道德观。用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干部和群众,是当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进行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对于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防御和抵制剥削阶级道德思想的侵蚀,建立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对于唤起亿万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热情,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进行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应着重抓如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的道德教育活动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式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人们之间存在的某种共同的利益关系为社会的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每个人都从社会或他人中获取自身存在、发展的生活资料,而同时,又以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和他人提供生活资料。因此,必须在全体人民中提倡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提倡关心人、尊重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把国家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二)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发展的新型人际关系
社会公德又称为公共生活规则,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最起码、最基本的道德准则。社会公德是在人类公共生活的实践中产生,由人们世代相传并得到不断补充和发展的,它的任务在于保证每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防止危害公共生活的不良道德现象的产生和泛滥。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中或劳动中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通过调整职业内部及职业与服务对象的相互关系来树立自己的职业形象,维护本职业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定地位。当前,我们应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家庭美德,是指家庭成员中应当遵循的关于相互关系的良好道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组织,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的道德关系,是建立整个社会良好道德关系的基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应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良好家庭道德风尚,与歧视妇女、女童、虐待老人等不道德现象作斗争。
(三)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增强作为社会普通公民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感
道德不是高悬于空中的抽象说教而是社会生活中的每个公民所必须,党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正是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高度把提高公民素质、培养公民应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感摆到议事日程。当前,我们要在全社会中提倡和贯彻“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弘扬振兴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4、引导人们努力攀登道德的更高阶梯,用共产主义道德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共产主义道德吸收了历史上人民群众的优良道德传统,反映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历史上最进步最高尚的道德。共产主义道德要求人们具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彻底的革命精神、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质。共产主义道德是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上人们应普遍遵循的道德规范,也是现阶段对社会先进分子的道德要求。当前,应首先在党员、干部中大力宣传共产主义道德、广泛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使他们通过自身的榜样带领人们努力攀登道德新的阶梯。
二  法制观教育
法制观是指人们对统治阶级所制定的各种法律制度的基本认识和看法。法制,是一定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意志,通过政权机关而建立起来的,它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法制一旦建立,就具有权威性、强制性,要求所有公民服从与遵守。因此,进行法制观念的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按照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其基本内容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健全法制,不仅要完善立法、严格执行法律,而且要求人们自觉遵守法律,要在全体公民中间反复进行法制的宣传教育,努力使每个公民知法守法,树立科学的法制观,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一切漠视法律尊严、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现象作斗争。
进行法制观教育,首先要使人们弄清什么是法?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要使人们明白,法律不仅仅是约束自己的力量,而且是保护自己的力量。因此,普及法律常识,扫除法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是当前十分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进行法制观教育,还需要人们弄清民主与法制的关系。所谓民主,指的是人民有参与国事或对国事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广大人民享有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领导权和管理权。民主与法制,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扩大社会主义民主,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确任和保障,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能够更好地保障人们行使民主权利。总之,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进行法制观教育,当务之急,是要在全体人民中进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教育,普及法律常识,增强民主法制观念,使人们懂得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懂得与自己工作和生活相关的法律,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必须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在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方面我国有了长足的进步。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近些年,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相继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然而,有法不知、有法不依、知法犯法、执法犯法的现象仍在一些地区、部门和相当一部分人中存在。这些都侵害了法律的尊严、有损于法律的权威。是我们坚决要反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只有健全法制,充分发挥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长足发展。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教育
一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进程及其意义
    发展问题是人类共同瞩目的问题。自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西方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高举理性主义大旗向封建神学宣战,以求社会从落后的生产力和宗教桎梏中解放出来,使社会经济和人共同发展。自那时起,科学理性高歌猛进。人们对科学理性的崇拜,一方面带来了科学辉煌的成果,大大增强了人类与自然的抗争能力;另一方面也唤起了人类改善自己生存条件的无止境的欲望,并由此带来了新的危机:人们相信依靠科学和理性人类可以成为自然的主宰,却不知自然界的报复正悄悄地来临、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们相信依靠科学和理性可以保护国家,却不知空前的战争灾难降临于人类;人们相信依靠科学和理性可以获取更多利润,生活得更好,却不知加剧了贫富差距、缺失了人文关怀使人成为单向度的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自启蒙运动以来人们对科学理性的盲目乐观和自信,正如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的名言:“我们不再相信理性的能力高于生命,反之,我们觉得生命统治着理性。”20世纪60年代,西方人道主义思潮迭起。罗马俱乐部的学者们对经济发展模式的质疑和对环境恶化、人的发展状况的担忧日益加深: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颠倒――人确立了自己对自然的主体地位,而自然则被降低为被认识、被改造、被征服甚至被掠夺的对象。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又进一步对西方现代化弊端进行了猛烈抨击,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主义”、“消费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等倾向都驱使人无限度地和不顾后果地向自然界进行索取和开发,人从人对自然的依赖走向了人对自然的任意宰割,破坏了自然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自然生态,违背了自然本性。这些,都使发展问题成为尖锐的问题。在这样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中,发展观由“经济增长发展观”转为“经济增长+社会变革发展观”,又转为“可持续发展观”。
    我国自近代以来,发展问题也日益突显。从“师夷长技以治夷”到“中体西用”到全面学习西方、提倡进化渐进的发展模式,无不表明近代学者尊崇科学理性精神,主张引入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维方式,在器物、文化等方面求发展的心态。然而,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近代学者的发展主张未能实现。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空前高涨,国民生产总值迅速攀升,发展成果令世界刮目相看。但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一些人物欲膨胀,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不顾后果地开发和掠夺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还出现了社会的不协调现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之间等差距逐步凸现,就业问题、“三农”问题、医疗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男女平等问题等此起彼伏。凡此种种都说明,发展不应是单向度的,而应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保证发展的有序、稳定、高效。我党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具有明确的价值性与科学性。这一发展观,集中体现了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现代追求,并把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提到了一个更全面、协调的高度,体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和广大人民的发展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发展性。
二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实质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集经济、社会、自然为一体的复合系统。它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追求的是经济繁荣、生态安全、社会公平。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旨在于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首先关注经济繁荣。它要求以经济增长为前提,为国家富强和满足民众基本需求提供永续的经济支持。未来十几年我国经济必须保持7%的年增长速度,才能实现2020年人均GDP3000美元的目标,而这意味着我们要加快工业化进程,摆脱农业经济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落后状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劳动密集型为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保持制造业增加值和就业人口比重持续上升的态势。而在这一伟大的工程中,人力资本的数量与质量则是其中关键所在。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理论,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投资形成的并体现在劳动者身上,以其数量和质量形式表示的资本。人力资本主要反映人的能力水平和素质高低,是已经开放了的人力资源。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人口总量大、素质低,人力资本存量偏低。若分性别进行分析,女性的人力资本含量则更为不足。这些已经或正在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它不仅无法推动经济繁荣而且还再生着贫困和低效率,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包袱。科学发展观关注经济繁荣,就必须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科学发展观密切关注生态安全。它要求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人口增长必须与经济水平、资源能力和环境条件相适应,保证生态安全。一是维护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对此有两个方面的问题要解决:一方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是自然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度,人多地少水少油少,许多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我国的人口数量巨大(即使今后十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十以内,每年仍将净增人口1000万左右)、人口素质不高。这就使得我国在资源的占有和利用方面困难重重。只有继续有效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才能遏制人口与资源之间的反差状态。另一方面,加强环境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防止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和对资源的浪费掠夺。二是维护人口性别之间的生态平衡。性别之间的生态平衡关系到我国人口的正常繁衍发展延续。近些年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控制和传统性别文化观念的影响,我国出生人口中出现了性别比例失调的状况,非法鉴定胎儿性别、非法堕女胎、残害女婴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是对女性生命权、健康权的践踏和侵犯,而且潜在地威胁了未来中华民族的正常延续,干扰了人口生态安全。无论是人与自然的生态安全还是人口性别之间的生态安全都是科学发展观极其关注的。
  科学发展观极其关注社会公平。它要求社会资源的分配、使用应当遵循公平的原则,让全社会的人们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而不仅仅只是一部分人。坚持社会公平是科学发展观最为深刻的目的,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审视当今社会,贫富差别、城乡差别、地域差别、工农差别、男女差别等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甚至十分严重。在我国当前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改革开放成果日益丰硕的条件下,我们必须让整个社会的成员平等地参与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活动,并平等地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而目前,却还有相当一部分较低社会阶层的人们呈现出对社会生活的低度参与和对社会发展成果的低份额分享的状态。这种状态若得不到有效遏制,势必出现“马太效应”,将进一步扩大和强化社会不公平状态。那么,“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将成为空中楼阁。科学发展观关注社会公平,就必须下气力解决当前社会弱势群体的问题,关心他们的切身利益。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是指从人的生活条件来分析和解决与人相关的一切问题,其核心内容就是尊重人、尊重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把人作为手段与目的的统一。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自身,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唯物史观。坚持“以人为本”,就关注人的自觉发展、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
  所谓人的自觉发展,是指人们正确认识并掌握一定客观规律后自主地寻求发展的观念和状态。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人的发展的两种状态即自发与自觉。自发性是人的主体性的低级状态,自觉性才是人的主体性的本质表现。停留在自发性状态的人们其发展往往只顾个人的、眼前的、物质化的因素而意识不到全局的、长远的、精神和道德的发展因素。因此,只有不断地实现由自发性向自觉性的转化,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发展。
  所谓人的持续发展,是指人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立足长远发展并坚持对自身不断超越的发展思想。社会发展是为了人,人本身发展又构成社会发展的主体内容。从表面上看,科学发展观解决的主要是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问题,但从深层次上看,它要解决的是人本身的持续发展问题。人既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又是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自然、社会的不平衡、不协调归根结底是人的不全面、不协调发展的反映和表现。人的持续发展表现为人们身心和谐、富有个性、潜能存量丰富、精神境界高尚。这样的人才能谈得上生活的高质量。
  所谓人的协调发展,是指人的发展过程中与所处环境、条件的和谐,而不是分裂与对抗。协调的对立面就是失调。人的失调发展的表现不仅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而且表现为人与人关系的失调(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的关系紊乱、失衡)以及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调(如人的发展中重物质轻精神;一些不健康、不科学的思想观念对物质生产、物质生活的误导和损害)。只有人的协调发展,才能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全面发展的人。
第五节 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经验教育
一               党的基本理论教育
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们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探求真理、指引中国人民从旧制度下解放出来并获得新生的思想武器。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集中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实践证明:邓小平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在国际舞台风云变幻,社会主义事业在世界范围内遭受严重挫折的形势下,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坚守社会主义阵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中国走上了希望之路、振兴之路、富强之路。没有邓小平理论,就不可能有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是我们时刻不能动摇的。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按客观规律办事。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一致的。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解放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党科学地判断当前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围绕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行的一番思考,反映了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现实需要。
进入新世纪,我们党自身的状况发生了许多变化,党的建设遇到了许多新的课题。比如,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何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设好党的组织;如何适应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做好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等,都需要我们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立足于我们党的实际情况,着眼于解决党的建设遇到的新课题而提出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整体,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党的十六大的历史贡献,是我党指导思想上的又一个历史性飞跃。
二  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是一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合乎国情。深得民意的正确路线。这条基本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总纲。
基本路线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具有总揽全局的指导性,二是具有一定历史时期的稳定性。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决定了我们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多民族国家。人均资源短缺、生产力不发达和发展不平衡,人口素质低下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虽然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中,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增强,但是与世界上的许多国家相比,我们仍然是一个穷国。与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比,我们仍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低下的社会生产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才能使我国的物质财富充分涌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坚持改革开放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实行改革开放,都具体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三  党的基本经验教育
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励精图治、与时俱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党的十六大把这些基本经验加以高度的总结:
1、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2、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3、          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5、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6、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7、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8、          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9、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10、       坚持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以上10条经验,是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艰辛探索所得出来的结论。是我们党一笔宝贵的政治财富。今天,我们进行党的基本经验教育,就是要使人们充分认识理解这些基本经验的深刻内涵;充分认识理解这些基本经验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意义;充分珍惜这些宝贵的政治财富。以便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征途中,更加理性、更加自觉地去开拓、去探索,尽力避免或少走弯路,为我国的现代化事业争取时间,只争朝夕。我们相信,只要牢牢记住这些宝贵的经验并认真实践,一百年不动摇,我们就能在治党、治军、治国中稳操胜券,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六节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
一  中国革命史的教育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封建势力和西方列强相互勾结,把中国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史,也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史。1840年的鸦片战争,帝国主义打开了中国大门,从此中国人民内忧外患,陷入了苦难的深渊。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中国人民有组织的抗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斗争,参加者数以百万计,征战18省,历时14年。但是,由于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性、保守性和领导集团内部的分裂,最后,在中外反动派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1898年,以康有为、粱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的民治维新中受到启发,立志变法改制。他们幻想在不使用暴力、不根本改变清王朝统治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推行新政,最后以失败告终。继之而起的是以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于1911年发动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孙中山又首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然而,这次革命又以袁世凯的复辟帝制而宣告失败。资产阶级尽管做出种种努力却始终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实践证明,农民阶级由于阶级的局限性,不能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中国资产阶级由于其本身的软弱性而导致革命的不彻底性,也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责任。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此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党的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指引下,骁勇作战、克敌制胜。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真正站起来、当家作主人了。中国的面貌从此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中国近现代史雄辩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经过比较、鉴别做出的正确选择。
二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的教育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它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征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极大地焕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改变了过去一穷二白的面貌,建立了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外交体系,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增强。然而,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也有过失误,经历过不少曲折。所遇到的犹豫与困惑,归根结底在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搞清楚。而这个问题的答案,既不能凭主观意想,也不能从书本中找到,更不能照搬照抄外国经验,只能从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邓小平同志经过不懈的探索、深刻的思考,科学地、精辟地、创造性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指引下,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这个新的历史征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这一历史性巨变的到来。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逐步出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最有活力的国家之一。原定的2000年比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已提前5年实现,国际舆论称之为“罕见的速度”。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我国主要的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钢、煤、水泥、化肥、谷物、肉类、棉花、花生等产量居世界首位;发电量、棉布、化纤、茶叶等产量居世界第二位。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上升。与此同时,在全国人口比重中,城镇人口逐年增多,乡村人口逐步下降,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西部开发取得明显进展。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我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我国已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构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当今,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党的十五大把这种格局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并提出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等决策,对激发全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起了重大作用。当今,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发挥。我国探索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总体思路、途径和方式取得了重大突破;市场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当今,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我国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促进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利用外资高速增长;2001年12月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党和政府坚持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属,保证全国人民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在当前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城乡居民的收入持续增长,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重大成绩,人民的消费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此外,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政治体制改革迈出新的步伐;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成就,香港、澳门相继顺利回归,台湾问题也有了历史性的进展。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为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七节 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教育
形势政策教育历来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形势教育包括国内形势教育、国际形势教育。通过形势教育,能使人们正确认识和分析形势,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完成党和国家的各项任务,增强对社会主义的事业的信心。政策是实现党的路线的行动准则,是党的一切实际工作的出发点。通过政策教育,能使人们在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做到更加理性、心中有数、自觉地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
一  当前基本国情和形势教育
对国情和形势的看法必须有辨证的态度。既不能妄自尊大、盲目乐观,又不能悲观失望、缺乏信心。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国内和国际面临的形势总体上是好的。首先,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递增率连续多年保持7%以上的高速度,GDP从整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据世界银行2000年的世界发展报告的统计,2000年我国人均GDP是840美元,已经达到初步小康社会第一阶段800美元的目标。此外,我国的人均PPP(即平均购买力平价)已达到3940美元,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其次,我国的人口大国正在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中国目前正处于劳动力供给充足的时期。劳动力具有很强的竞争比较优势,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竞争力的空间很大,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人口机遇。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低生育率政策,人口的关键问题正逐步从总量问题转入人口素质问题和人口结构问题。人口素质提高的巨大弹性以及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使中国具有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知识产出能力的潜力,从而弥补了中国在发展中资本和技术的相对不足,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再次,经济体制转轨与社会结构的转型同时进行,使中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社会结构转型是一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立力量。中国改革之初,社会结构的弹性很大,其变动具有很大的空间。当改革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时,整个社会很快充满了活力。农村中技术对劳动的代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乡村人口向城市的大量集中,都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收益。社会结构变动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将继续产生着重要影响。第四,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已渗透我国的生产、流通、金融、能源以及各种服务业,越来越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力量。全球化使中国利用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迅速形成发展为世界一般制造业的中心。最后,对外开放,中国走向世界和超越意识形态的国际合作。对外开放20多年来,中国在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还采取“走向世界”的步骤,通过海外投资、兼并、合作、援助等参与世界范围的资源配置。特别是中国采取超越意识形态的国际合作战略(坚持互利合作的务实做法,不使历史文化、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成为合作的障碍),为中国赢得广泛的外交空间。
然而,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难题。主要有:一、“三农问题”仍是制约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农民的收入增长过于缓慢、总量过剩、结构不合理。农村中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缓慢,教育、医疗等各项社会事业较为落后。农民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二、收入差距迅速扩大,给人们社会心理的承受能力造成不利影响,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隔阂。三、就业问题依然严峻。高位就业市场的竞争与低位就业市场的竞争同样激烈,失业群体年轻化。四、环境、资源与快速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中国的快速发展一方面迫使我们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获得资源和能源的供给,另一方面为了保证经济安全又不得不主要地依靠国内的资源和能源。这样,环境资源与快速发展的矛盾就出现了。                                                                                                                                                                                                                              五、人口老龄化和社会保障压力加剧。中国已经跨入了老龄化社会的门槛。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的养老保险体制提出了挑战。
二  当前相关政策教育
根据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和形势,党和政府的对策是: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发展来解决人们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当前,许多困难和矛盾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具体缘由,但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说,仍然是由于发展不足和发展不平衡所致。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里,对于我们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人民群众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求是远远得不到满足的,只有通过发展,使我国解决这些问题的财政能力不断得到增强,才能从根本上应对各种困难和矛盾。
(二)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做到“五个统筹”。在改革发展中,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坚持让绝大多数人能够分享到改革发展的实惠,这是改革发展能够继续顺利进行的最重要的基础。当前,我们在发展中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的不平衡、不协调状况已经成为制约的障碍,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上述五个领域实现统筹发展,才能使发展保持强势的后劲。
(三)在发展中注意化解新的利益和价值冲突。我国在发展中所出现的新的社会矛盾总体上还都属于利益格局的调整问题,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一方面,我们要关心群众生活,克服官僚主义、高高在上的思想作风,关注这些矛盾并积极化解这些矛盾,尽力避免新的矛盾出现或导致矛盾的严重冲突,另一方面,要建立社会矛盾和社会公共危机的预警机制,创造社会稳定、祥和的政治局面。此外,我们还应当关注深层的价值冲突问题。目前,市场化的过程带来了价值观的碰撞和冲突,在不同的地域人群、不同的社会阶层和不同的年龄段人口中,对一些社会的重要价值认同方面都出现了较大的差异,这将成为未来社会矛盾的深层影响因素。因此,利益的协调和价值的整合是我们化解社会矛盾必须同时注意的两个方面。
(四)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做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新的历史背景下执政,这就面临着其自身建设等一系列新的课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如何有效消除党内腐败现象?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我们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切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坚决清除腐败,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这样,中国共产党才有生命力,才能永保其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思考题:
1、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其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世界观教育的着眼点是什么?为什么?
3、当前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有什么实践意义?
4、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现阶段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经验是什么?为什么?
6、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责编:刘卓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