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一、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材料……
问题: 1. 用认识论有关原理来分析马克思主义和实践的关系。
2. 用辩证法的原理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实世界的关系。
3. 选择恰当的原理简述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品质的原因。
要点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理论和实践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实践是理论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另一方面,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2.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一方面,世界是普遍联系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与现实世界存在密切的联系,要随现实世界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世界是发展变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要随世界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3. (1)唯物论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辩证法原理:世界是发展变化的原理……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3)认识论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二、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材料
第一题、材料:“自从地球上出现了最美丽的花朵 ——‘思维着的精神’以来,我们周围世界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至山河土地,小至生产和生活用具,到处都有劳动的双手加工制作的东西。地球的各个角落,遍布人类的足迹。今天,人类活动的范围已经开始冲出地球,飞向遥远的天体,在日益广阔的宇宙空间显示出自己的威力。(比如;神舟7号的成功)所有这一切,都凝结着‘思维着的精神’的功绩。”
“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我们对自然界的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它一切动物能够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问题:1、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上述观点。
2、方法论意义何在?
答案:1、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2、在实际工作中,要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有要有革命热情,勇于实践,大胆创新。……
第二题、材料:
从前,三个皮匠结伴而行,途中遇雨,便走进一破庙。碰巧小庙有三个和尚,他们看到这三个皮匠气不打一处来,质问道:“凭什么说‘三个臭皮匠就顶个诸葛亮?’?凭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喝’?需要把谬传千古的偏见颠倒过来。”尽管皮匠谦让有加,但和尚非要“讨回公道”不可。官司一直打到上帝那里。上帝一言不发,把他们分别锁到两间房子里,房间里宽阔舒适,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内有一只装满食物的大锅,每人发一只长柄的勺子……
三天后,上帝把三个和尚放出来,只见他们饿得面黄肌瘦,皮包骨头,有气无力。上帝奇怪地问道:“大锅里面什么都有,你们为什么不吃呐?”和尚哭丧着脸说:“你给我们每人手里的勺子柄太长,吃不着”。上帝嗟叹,又把三个皮匠放出来。只见他们精神焕发,红光满面,乐呵呵对上帝说:“感谢上帝,让我们尝到了人间最美的佳肴。”和尚不解,问之:“你们是怎么吃到东西的呢?”皮匠答:“我们互相喂着吃”
问题:(1)运用价值观有关知识分别评价和尚和皮匠的做法?
(2)这则故事给我的启示是什么?
答:(1)正确处理个人和他人的关系。在社会生活中,人总是要和他人发生这样和那样的关系,否则就无法生存和发展。和尚是狭隘自私、个人主义;而皮匠是团结协作、集体主义。
(2)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虽然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但又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创造了空间。不顾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错误的;而片面强调客观规律对人的制约,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也是错误的。
三、材料:
甲乙二人同去打猎,见一只大雁飞来,很想把它射下,弄一顿美餐。甲说:“雁射下后,一定煮着吃。”乙说:“煮着吃不如烹着吃。”甲说:“煮着吃味道鲜。”乙说:“烹着吃味道美,而且还省柴。”二人争得面红耳赤,口干舌燥。最后总算达成协议:雁射下后,一半煮着吃,一半烹着吃。可是,当他们拉弓射雁时却发现,雁早已飞的无影无踪了。
请回答:
(1)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物质运动的原理以及物质存在形式的原理对材料予以分析
(2)根据这些原理,如何理解邓小平同志所说“发展是硬道理”以及不能陷入无休止的“姓资”、“姓社”的争论
要点:(1)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运动的物质离不开时间、空间,同时,时间、空间也离不开运动的物质。当大雁飞来是,时机出现了,但时机不会抽象存在,而是与物质相联系。二人错过了时机……
(2)社会主义的建设要把握时机,避免抽象争论……………………。
四、材料题
材料1:概念以及理念,诚然和它们自身是同一的,但他们之间之所以同一,是由于它们同时包含有差别在自身内……在对立中,有差别之物并不是一般的它物,而是与之正相反的它物。这就是说,每一方只有在它与另一方的联系中才能获得它自己的本质规定,此一方只有反映另一方才能反映自己。另一方也是如此。所以,每一方都有它自己的对方的对方。
——————摘自黑格尔《小逻辑》
材料2、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公寓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对立面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
———— ——摘自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
材料3 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
————-——摘自1974年《人民日报》
材料4、在抗日统一战线中,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这一真理已逐渐为党内同志们所了解。
——————摘自《毛泽东选集》
问题:(1)根据所学的哲学原理对材料1的观点进行分析。
(2)分析材料2,为什么“对立面的统一是相对的”,而“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
(3)根据所学的哲学和毛泽东思想的知识对材料3和4中的观点进行分析。
要点:(1)辩证法认为矛盾的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观点认为每一个概念自身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互相依存,每一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为条件,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存在。,这属于辩证法的观点。
(2)在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中,同一性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矛盾双方同一性的存在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而矛盾的斗争性则无需要任何条件。因而,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3)材料3的观点是错误的,它夸大了矛盾的斗争性,否认了矛盾的同一性。材料4看到了在统一战线这个统一体中,共产党和国民党既有统一性又有斗争性,因而,中国共产党在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对国民党应该采取既联合有斗争的策略。
五、关于中国崛起的材料……
第一题:问题: 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中国崛起的必然性及其影响。
要点:(1)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
中国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联系中得到发展的,中国的崛起只有在不断学习国外的优秀成果中才能实现,只有在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不断交往中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同时,中国的崛起也会对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重大的促进作用,会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其它国家的发展。
(2)发展观……
当今的世界处于不断发展中,中国的崛起时当今世界发展中的重大事件,一方面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就,体现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的迅速提高。中国的发展不仅是自身的发展也会直接影响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
第二题 材料
从前,有一家人,有一天,他家的房子着火了,由于房子很高,没有梯子上房灭火,就叫儿子到邻居家借梯子。儿子自幼饱读诗书,对礼仪之道烂熟于胸,在任何场合都十分讲究礼仪。此时,儿子穿上衣服,戴上帽子,打打扮扮,不慌不忙走到邻居家。邻居迎了出来,他连作三个揖,缓步走到客厅,从容不迫、落落大方。主人命仆人端上茶水,盛情款待,双方礼仪十分完备。许久,主人说:“先生驾临寒舍,令蓬荜生辉,有事尽管吩咐。”儿子不慌不忙:“家门不幸,天降大火,欲灭火,惜家舍太高,故欲借梯一用,晚生不胜感激。”邻家大惊:“何以如此迂腐也。如山中野餐,虎来袭之,应速吐出口中之物逃之;临渊洗漱,逢鳄鱼来袭,应弃履而逃之;汝家失火,此事万分紧迫,何以讲究如此繁琐之礼仪也。”遂狂奔救火,晚也,其房已成一片焦土。
问题:1、请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分析。
2、邻家之语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要点: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
六、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材料1:智者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诗人、哲学家、植物学家同去游春,看到田野的景物大不相同:诗人看到的是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美;哲学家看到的是枯木逢春,大自然在永恒运动中保持和谐的秩序;植物学家看到的是河边栽的什么树,路边长的什么草……智者由此得出结论说,世界的本来面目取决于我们对它的主观感受程度,是 因人而异的。
材料2 语文试卷给了一篇“猫和老鼠”的寓言:老鼠病了,猫化装成医生想去吃老鼠,可是口罩做小了,把胡子给露了出来,老鼠一下认出了它是猫,坚决不开门,猫只好扫兴而归。试卷要求归纳中心思想。老师的内定答案是:要提高警惕,善于识破敌人的伪装 。可是,一学生写的是:要想获得成功,就应该把事情做得更仔细。
问题: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有关原理,说明材料1中诗人、哲学家和 植物学家的看法为什么不同?说明材料2中老师的答案和学生的答案为什么不同?
2、材料1中智者的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要点1、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具有选择性,这是认识能动性的表现:认识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时候,客体提供的消息是多种多样的,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进行选择。……。材料2中老师和学生认识的客体不同,故答案不同。
2、主观唯心主义……
七、材料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有一次,苏东坡去拜访宰相王安石,恰逢王安石不在,苏东坡看到书桌上有一纸咏菊的诗稿,只写了两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才高气傲的苏学士心想,这老夫子大概糊涂了,菊花最能耐寒傲霜,如何秋风一吹便落呢?于是提笔顺口续道:“秋花不比春华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不久,苏东坡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心情不快,到了当年九月重阳,一夜秋风刚过,苏东坡邀友赏菊。走进花园一看,只见花瓣纷落,铺金满地。这时,他才猛然醒悟,原来真有“吹落黄花满地金”之事。
问题:1、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
2、 启示。
要点: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
2、坚持实践观。
八、材料
从前,张三和李四骑着骆驼在沙漠里结伴而行,不小心,张三和李四失散了。张三四处找寻,还是找不到。到了傍晚,张三遇到王五,向他打听李四的下落。王五说:“你的同伴是个胖子吧?”张三忙说:“对呀!”王五说:“那他还是个跛子吧?”张三:“是啊!”王五说“他手里还拿了根棍子吧?” 张三“对呀!”王五说:“他骑的骆驼只有一只眼睛吧,而且驮的是枣吧?”张三大喜:“对对对,这正是我的同伴,他朝哪个方向走了?”王五说:“对不起,我没有见到这个人。”张三大怒:“你没有见到,你是怎么知道这一切的?难道你再欺骗我?”王五不慌不忙说:“我确实没有见到过你的同伴,我是从脚印里推断出来的。你来看,这里的脚印:左脚印比有脚印深——说明这个人的个跛子;沙漠里有棍子的印子——说明他拄着棍;他的脚印比我的脚印深得多——说明他很胖;骆驼都吃得右边的草——说明骆驼只有一只眼睛;地上的蚂蚁在吸枣汁——说明骆驼驮的是枣。”
张三大惊,对王五佩服地五体投地。
问题:1、王五的推断反映了什么哲学原理?
2、我们在工作中这样才能这样认识问题?
要点:1、体现了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1)勇于实践,深入调查,占有丰富的感性材料。
(2)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获得正确的认识。
八、材料
1、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党的先进性和当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
2、分析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哲学依据。
要点1、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党只有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方式,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保证党的执政地位。
2、“不动摇”:指的是对改革开放的事业要充满信心。否定之否定规律……
“不懈怠”指的是对改革开放的事业要积极肯干,不消极懈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客观事物有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改革开放规律,不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3、“不折腾”指的是不乱作为、瞎作为。按客观规律办事。
九、认识和实践
第一题:
材料1、观念有三类:天赋的、外来的、虚构的。这是按照不同来源而作出的区分。虚构的观念是思想自己创造出来的,天赋和外来的观念都是由思想以外的原因所造成的。因而,上述观念可合并为两种:思想创造出来的和由外部原因造成的。思想造出来的观念不是真实的,而外来原因造成的观念有的是真实的,有的不是真实的。前者指上帝造成的观念,后者指可感事物造成的观念。
————摘自《西方哲学史》
材料2 心灵是一块白板,上面没有记号,只是通过经验的途径才有了观念。因此,经验是观念的唯一来源。经验分为感觉和反省两类:感觉是观念的内在来源,它是通过外部刺激而产生观念的过程;反省是观念的内在来源,心灵不单是消极接受外物的刺激,它本身就是内部感官有对刺激进行反作用的主动性。心灵通过感觉而对取得的观念进行反思,从而得到新观念;它还对自身的活动进行反思得到另一些观念,这些观念多与感情有关。感觉和反省不是相互独立的活动,它们可以共同起作用。因此,有些观念同时有两个来源。
————摘自《西方哲学史》
材料3 “人的思维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纯是自然界本身”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材料4 恩格斯说:“资产阶级为了发展它的工业生产,需要有探索自然物体的物理特征和自然力的活动方式的哦科学”。“近代工业不仅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而且自身也提供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实验手段并使新的工具制造成为可能”。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问题:(1)材料1认为观念是从哪里来的?如何理解“有些观念同时又两个来源”?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有什么区别?
(2)如何理解材料3的观点。
(3)根据材料3和4说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要点:(1)材料1认为观念是天赋的、外来的、虚构的,否认观念是物质世界在人头脑的反映,是唯心主义观点。材料2认为观念来源于经验,但认为经验有两种,就是说观念的来源有客观事物引起的,但也有心灵自己的活动引起的。材料1和处理2的区别在于,材料1是唯心主义观点,材料2是认识论上的二元论。
(2)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第二题:
材料1 你要知道梨子的味道,你就亲口尝尝
材料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去改造世界
材料3 认识或理论是否正确,不是依主观感觉而定,而是依客观上或社会实践的结果而定
材料4 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和符合实际,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得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
材料5 要完全反映这个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就必须经过思考,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形成概念和理论系统。
问题:(1)分析材料1、2、3,作者认为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是怎样的?
(2)分析材料4、5,作者认为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要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2)第一:占有丰富的感性材料
第二:对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行思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形成概念和理论系统。
十、人和自然的关系材料
第一题
材料1、“我们不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有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当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树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不毛之地。”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材料2、十七大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材料(略)
问题:(1)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2)根据材料说明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人类对待 自然界的两种态度。
(3)如何理解恩格斯“巨大的历史灾难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4)我们应当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要点:(1)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原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统一的。
(阐述:人类和自然不可分的,大自然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在改造自然中不断认识自然,合理开发自然,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
(2)人类和自然界是相互联系的:人类社会离不开自然界,不能违背自然界的规律,自然界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环境。对待自然界的两种态度:一是在自然规律目前无能为力;二是人类只强调改造自然而不注意保护自然。
(3)自然灾难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磨难,但同时促使人类更加自觉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制自然灾难的能力,从而推动人类的进步。
(4)把人与自然看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探索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就一定能够做到让人类顺应自然,让自然更好为人类服务。
第二题
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遨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强调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⑴ 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变化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
答:从自然是神,到自然是人征服的对象,再到自然是人的朋友,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了人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从自然是神,到自然是人征服的对象,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每一个阶段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都基于当时改造自然的实践水平,并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深化,体现了认识发展的原理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原理。
⑵ 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答: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主要表现为地理环境问题。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并作为劳动对象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地理环境是由各种自然条件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保持适当平衡时,才能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当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时,就会造成危害,人类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因此,“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⑶ 你认为人和自然应该如何“和谐相处”?
答: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同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一。
第二题
历史上,外来物种引入某一地区及由此引起严重后果是伴随着欧洲殖民地扩张的历史而被人们所知晓的。从公元1500年起,随着欧洲海外扩张的进程,欧洲人把猪、牛、羊、马等牲畜带到了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当这些动物逃跑变野后,它们在各种各样的居住地内很快地散布开来。不可否认,这样的物种迁移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但是,历史告诉我们,非本地物种的引入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和控制,就会严重危害到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危害生态环境。1859年,当澳大利亚的一个农夫为了打猎而从外国弄来几只兔子后,一场可怕的生态灾难爆发了。兔子是出了名的快速繁殖者,在澳大利亚它没有天敌,由于数量不断翻番,它很快就开始毁坏庄稼。到1880年,它们到达新南威尔士,开始影响南澳地区的牧羊业。人们组织了大规模的灭兔行动,但收效甚微。到了19世纪90年代,当兔群抵达西澳时,人们修了一条长达1000英里的栅栏,试图将其拦住。但是,这个栅栏很快被冲破了。1950年,澳大利亚的兔子的数量从最初的五只增加到了五亿只,这个国家绝大部分地区的庄稼或草地都遭到了极大损失,一些小岛甚至发生了水土流失。绝望之中,人们从巴西引入了多发粘液瘤病,以对付迅速繁殖的兔子。但是针对兔子的细菌战被证明只是使不断恶化的状况得到暂时缓解,一小部分兔子对这种病毒具有天然的免疫能力,它们在侥幸逃生之后又快速繁殖起来。整个20世纪中期,澳大利亚的灭兔行动从未停止过。
⑴ 澳大利亚兔子入侵事件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答:按客观规律办事;我们在引进外来物种时,要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既要看到物种迁移带来的好处,更要看到其任意发展带来的恶劣影响,不能只注意经济效益,忽视其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⑵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答: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不仅要认识自然规律,也应当不断加深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并加深对社会发展与自然发展的综合作用认识。
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因此,我们对自然进行开发利用不仅要看到改造自然中的有利后果,也应看到可能的不利后果,不仅要看到短期后果,也应看到长期后果,不仅要看到局部后果,也应看到整体或更大范围的影响。材料中的澳大利亚兔子“入侵”事件正是因为没有看到兔子快速繁殖的“长期后果”,导致了一系列“恶果”。
十一、全球问题材料:
1、在当代,科学技术如同“双刃剑”,科学技术的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2、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3、爱因斯坦指出:“我们时代为其在人的理智发展中所取得的进步而自豪。……当然,我们一定要注意,切不可把理智奉为我们的上帝;它固然有强有力的身躯,但却没有人性。……理智对于方法和根据具有敏锐的眼光,但对于目的和价值却是盲目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的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于成为祸害。”
问题:(1)马克思所说的历史事实蕴涵了哪些原理?对我们有和启示?
(2)爱因斯坦对科技作用分析的观点是什么?对我们今天发展科学技术有和启示?
要点:(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原理。我们今天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建设创新型国家。
(2)爱因斯坦的分析说的是科学技术是否造福于人类的问题,在哲学上就是真理和价值的关系问题。真理是……。价值是……。
科学技术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科技属于真理范畴,科技能否为人服务,是福还是害属于价值问题。我们应当坚持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使科技造福于人类。在当代,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挥科学技术对人类的作用,造福于人类,同时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体制、控制人们的不合理行为,避免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危害。
十二、有关自然灾害材料
1、有人认为,人在自然灾害面前已无能为力了。请用哲学原理分析。
2、抗震救灾精神是什么?请用哲学原理分析为什么要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要点:1、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决定意识,但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自然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至今无法准确预见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但并不能说明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及其发展规律。一方面人类通过对自然规律的认识,预见自然灾害的发生,防范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破坏作用;另一方面,人可以通过改变和创造条件来 限制自然灾害对人类破坏作用的范围。
2、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饶;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必将进一步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必将鼓励灾区人民排除万难,重建家园,必将鼓舞全国人民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补充题材料题
第一题:1153年,金迁都燕京。据史书记载,在迁都前后,朝臣有激烈争论。反对迁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上都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居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畿,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仪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规划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颜亮言:“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寝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
⑴ 材料中两种建都观点的哲学依据何在?结合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关原理简单评析之。
答:体现了在考虑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也十分重要的道理。
⑵ 支持迁都一方的主张体现了哪些哲学思想?
答:体现了从实际出发,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倾向。
体现了随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的辩证发展的见识。
体现了普遍联系的观点。
第二题
材料1 “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的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制造会有这样精美吗?”
材料2 “是则是,否则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材料3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因此,制造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发展。”
⑴ 材料1的观点揭示了什么样的哲学原理?
答:哲学原理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⑵ 材料2是一种什么样的观点,其错误实质是什么?
答: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矛盾观,认为“是”和“否”是完全独立的,否认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肯定的。其错误实质是把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相混淆,完全否认了辩证矛盾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⑶ 材料3中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是错误的。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客观的联系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制造,也不能任意取消。人为制造的矛盾与事物自身所固有的矛盾是有区别的,人为制造的矛盾不仅不能推动事物发展,而且会适得其反。
第三题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许多人对此提出疑义。北宋科学家沈括曾在四月登庐山实地考察,亲眼见到白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于是在《梦溪笔谈》中指出:“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有四月花,此地是高下之不同也。”
现代科学表明,根据高山气温垂直分布的规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变降低0.6℃。白诗中的大林寺位于庐山香炉峰顶,海拔约1200米,比平地气温约低7℃左右,因此,在农历四月上旬,当庐山脚下的九江市已是“芳菲尽”的时候,山顶上的大林寺则是桃花盛开,一片春色。高山气温垂直分布规律的发现科学地揭示了造成这一景象的原因。
⑴ 指出材料中涉及的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并进行简要说明。
答: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沈括的实地考察和现代的科学研究实现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⑵ 这一事例对我们深化认识有何启示?并举例说明之。
答: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实践和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第四题
瘦西湖是扬州的风景区,其园林群景色怡人,融南秀北雄为一体,在清代康乾时期即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所谓“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其名园胜迹,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两岸,俨然一副次第展开的国画长卷。
它利用自然的地形,加以人工的整理,由很多小园形成一个整体,其中有分有合,有主有从,互相“因借”,虽范围不大,而景物无穷,尤其是模仿他处不落因裘,处处显出自己的面貌,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别具一格。由此可见造园家有法而无式,如果我们能掌握“因地制宜”与“借景”等原则,那么高岗低坡,花庭水榭,随意安排,皆有法度可循,而风花雪月自然光景常新了。
(1)依据所学知识说明瘦西湖“范围不大,而景物无穷”“处处显示出自己的面貌”的原因。
答: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在处理局部的风景时照顾到园林的整体风格,并注意系统中不同景点之间的互相呼应。
(2)造园艺术中的“借景”原则生动地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原理?
答: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3)瘦西湖的设计和建造原则对我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有何启示?
答:在认识和处理事务时,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第五题
有一天,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师父:“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欺负,太痛苦了,求您开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两个人一起问。 师父闭着眼睛,隔半天,吐出五个字:“不过一碗饭。”就挥挥手,示意年轻人退下了。
一回到公司,一个人就递上辞呈,回家种田,另一个人却没动。
转眼十年过去。回家种田的,以现代方式经营,加上品种改良,居然成了农业专家。另一个留在公司里的,也不差。他忍着气、努力学,渐渐受到器重,已经成为经理。
有一天两个人遇到了。“奇怪!师父给我们同样‘不过一碗饭’这五个字,我一听就懂了,不过一碗饭嘛!日子有什么难过?何必硬巴着公司?所以辞职。”农业专家问另一个人:“你当时为什么没有听师父的话呢?”“我听了啊!”那经理笑道:“师傅说‘不过一碗饭’,多受气、多受累,我只要想‘不过为了混碗饭吃’,老板说什么是什么,少赌气、少计较,就成了!师父不是这个意思吗?”
两个人又去拜望师父,师父已经很老了,仍然闭着眼睛,隔了半天,答了五个字:“不过一念间。”
⑴ 为什么两个年轻人对“不过一碗饭”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答: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和客观方面的原因。客观方面的原因根本的是指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制约。主观方面的制约主要包括主体的不同立场,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思维方式,不同的知识构成等。(认识具有主体性和相对性)
⑵ 两个年轻人的不同发展方向揭示了什么样的哲学原理?这一原理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答:揭示了内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师父的提示是外因,对“不过一碗饭”的不同理解才是真正决定两人不同发展方向的根据。
责编:刘卓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