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搞好顶层设计和战略筹划
【吴国华代表】火箭军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我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从这三句话可以看出,火箭军的建设发展必须融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盘子”。当前,我们要结合火箭军的特殊地位作用,找准军民融合的目标、路径、重点和突破口,研究制定科技兴军“路线图”“施工图”。军地通用的项目,可共同集中精力研究攻关,避免重复立项,少走弯路,节约时间成本,在提升战略遏制能力上、提高备战实战化水平上、加强战略运用上实现新突破。
【白建军代表】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意义深远,要求我们站在国家层面谋划和推动军队科技创新事业,搞好顶层设计和战略筹划,有机融入科技兴国征程。
筹划科技创新,要树立“军地一盘棋”思想,坚定不移地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在与军队建设相关的国家科技创新重要方向领域,加强军地沟通对接、搞好设计规划,为科技创新领域军民深度融合打下坚实基础。要畅通军地交流渠道,明确军地的融合内容、方式和权责,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从制度层面上规范科技创新领域军民融合活动,从法理层面上将科技兴军上升为国家意志。
【王方代表】科技创新是为战斗力服务的,是为练兵备战服务的,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因此,任何一个发明创造、任何一项创新成果,任何一个课题立项,都要着眼打赢需求,坚持实战牵引,注重体系论证。
科技创新部门要坚持战斗力标准,坚持系统集成,把科技创新的内容、计划、保障、成果转化等一并考虑、一体设计、一同推进。同时,要用好实战检验这个手段,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军事斗争准备一线,置于多样化复杂战场环境,进行加钢淬火,完成改进升级,使科技创新更直接、更彻底、更有效地服务部队战斗力建设。
【王朝田代表】当前,大国之间的竞争和角力,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为战略智慧的博弈和比拼。习主席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目光敏锐,专门提到要重视发挥专家智库体系对提高战略谋划水平的重要作用,这让长期躬耕在科技战线的领军人物、骨干力量欢欣鼓舞,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正在深入推进,迫切需要专家智库开展前瞻性研究、未来问题研究,预判世界军事发展方向,把握战争形态演变趋势,为科技兴军提供理论先导,确保科技创新的方向不偏、内容全面、计划可行。要进一步激发专家智库的活力,倡导严谨务实、开放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通过做好服务保障、严格奖惩措施等办法,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要切实尊重专家智库的意见建议,尊重他们的劳动创造,尊重他们研究成果,容许试错,给予政策扶持,打造人才辈出、成果层出不穷的军事专家智库力量体系。
推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军民融合
【周兴铭代表】学习领会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武器装备是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是国际战略博弈的重要砝码。
当前,国防和军队改革正持续向纵深推进,我军领导指挥体制、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都有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实话实说,我军武器装备建设与能打胜仗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如何补齐这方面的短板?我觉得首先是把武器装备建设放在国际战略格局和国家安全形势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来认识和筹划,放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来认识和筹划,放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紧紧抓住。
2013年,习主席在视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时强调,加快建设具有我军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努力把国防科大办成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高地、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持。回顾过去、审视当下、展望未来,我们一定要牢记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继续走好军民融合发展之路,充分发挥国防科大与科技学术界、国防科技制造业、全军各军种部队和科研院所联系广泛密切的特有优势,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为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发展抢占更多科技制胜制高点。
【戎贵卿代表】习主席在讲话中强调,要强化军事需求牵引,最大限度实现民为军用。我感到,对于西部战区来说,贯彻落实习主席关于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必须以深化改革为主线、以战区作战需求牵引为主导,加快推进西部战区方向武器装备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一是在作战需求牵引上“统好局”。西部战区部队担负着作战、边防管控、非战争军事行动等多样化军事任务,武器装备面临着高原高寒、沙漠戈壁等特殊环境的考验。战区要着眼提高装备广泛适应性和作战针对性,统筹建设需求,确保融合发展为战服务。二是在装备体系效能上“把好关”。积极探索武器装备实战化运用规律,结合一体化训练抓好试验鉴定,提高通用化标准化水平,当好融合发展的“质检员”。三是在健全融合机制上“搭好桥”。以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为契机,精准掌握西部地区军民融合潜力,构建军地需求共商、资源共享、项目共建、人才共育机制,不断拓展军民融合发展范围。
【黄献中代表】习主席在讲话中,对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体系进行了深刻论述。我感到,军事需求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逻辑起点和源头。当前我国军民融合正处于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迫切需要把军事需求上升到主导地位,强化军民融合的需求牵引,加强国家层面统筹协调,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领域进一步完善科学权威的军事需求生成提报机制、军地需求对接机制和军事需求全程管理机制,努力实现需求与研制、供给的无缝链接。
【西西玛代表】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讲话,要紧密结合武警部队的实际,发挥自身的优势。据我了解,近年来,武警部队紧紧扭住军民融合发展实现能力建设的“换挡升级”,为部队推进现代化建设和更好地履行使命,起到了重要驱动作用。
我感到,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必须紧紧瞄准能力瓶颈和建设短板延伸拓展融合领域,探索建立需求对接机制、效果评估机制,用政策制度固化融合成果。要推动先进民用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加强国防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引导国防科技成果加速向民用领域转化应用。要常态化发布“军转民”和“民参军”目录,放宽市场准入,扩大开放竞争,引导地方优势资源参与国防科研生产。要推进军民通用标准建设,进一步破除壁垒,切实提高军民双向转化效益。
【谢虹代表】习主席在讲话中强调,要主动发现、培育、运用可服务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前沿尖端技术,捕捉军事能力发展的潜在增长点。我感到,新兴领域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是夺取未来战争主动权的重要支撑,是强化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的关键,必须抓紧推进。
近年来,海洋、网络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领域军民融合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但也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高层次人才短缺、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迫切需要我们更新发展理念、加强顶层设计、优化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支持,扭住理论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人才集聚和实践创新持续用力,使新兴领域军民深度融合实现一个大的跨越。
责编:杨丽梅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