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解放军文职 > 解放军文职专业 > 历史学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近代史重点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5-12 13:52:19

 

历史复习

重点

1)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两大任务的关系:两者的主题、内容不一样,不能互相替代;但又紧密联系,息息相关,不能分离。

1第六章的第三节和第四节和第五节是重点,一定要看。

2新文化运动的性质,答案在97页

3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答案,九个字,新纲领,新动作,新方面。详细在115页

4终述第二节,西方列强入强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是重点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60

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53、54 55

7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社会制度的腐败

        1840年以后,中国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克扣军饷。为了自身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他们尤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以后可能危及自身的统治。所以,他们不仅不敢放手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而且常常压制与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21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

多数清兵使用刀、矛、盾等,而西方使用先进的步抢、大炮

     2指挥艺术缺乏  

8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民族危机的加深,社会矛盾的激化。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加大

2清末新政的破产。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和骨干力量的成大。

9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教训是什么?

        新中国建立之后50多年,对洋务运动评价,同对太平天国的评价相比,经历了相反的变化过程。以往,因为洋务派首领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是地主阶级的当权人物,所以,洋务运动被完全否定。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逐渐有学者把洋务运动放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过程下审视,认为不能简单否定洋务运动。对洋务运动的看法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洋务运动虽然其目的是为了镇压国内人民起义,抵御西方侵略,巩固封建统治,开展的结果也没能使中国“民富国强”,但它是近代中国第一次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近代化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1)洋务运动直接促成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尽管中国自明朝中叶以来就有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直至鸦片战争前,封建自然经济结构仍十分牢固。战后,西方廉价商品的涌入逐渐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离资本主义的产生仍有段距离,是洋务运动缩短了这段距离,促成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产生。洋务派办起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其民用工业是中国早期的资本主义企业,虽然企业内部带有不少封建色彩,但它们是作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对立物而存在的。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动摇了封建统治,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这是洋务运动最大的客观后果。

      2)洋务运动导致中国社会结构的新变化。随着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创办和发展,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也因之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中国的资产阶级和壮大了中国的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新兴的社会力量,代表着新的社会生产力,它们的诞生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

      3洋务运动冲击了传统的封建观念,新式学堂的设立,留学生的派遣和西方书籍的翻译,外国先进生产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的介绍和传播,冲击了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夷夏之防观念和封建教育体制,使中国人得以更多地了解、认识外部世界,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其后的社会改革打下了思想基础。

       当然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也不能过高,其破产表明:只有求得国家的独立,才能从容地建设现代化;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改革开放必须有制度和政权的有力保证;没有成功的经济改革,政治改革就很难进行。反之,单纯的军事、经济改革而没有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改革的配合,也不可能实现国富兵强;人的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的先决条件。

10、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有哪些?

    答:五四运动是在新的时代和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

    (2)五四运动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一方面,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充分领略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从而促使他们在行动上探索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工人阶级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实际斗争中经受了锻炼,并自觉进行了自身的改造,逐步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中国革命逐渐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11中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中国之所以只能够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主要是由以下三方面的因素决定的:第一,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内部没有起码的民主,外部没有民族的独立,中国革命只能以武装的革命对付武装的反革命,第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经济政治发展极端的不平衡。由于强大的敌人总是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广大乡村是敌人反革命统治的薄弱环节。广大的农村可以脱离城市而相对独立地存在。这就为农村根据地的建立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使农村包围城市成为可能。第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因此,共产党必须深入农村,发动、组织和武装农民,进行土地革命。

12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

第一,从实力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弱国对强国的战争。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综合实力都很落后,是弱国。而日本是世界上一等强国,军事、经济实力和政治组织力量都很强大。

第二,从战略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大国对小国的战争。我国地大物博,能坚持长期抗战。  

第三,从战争性质上看,抗战是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是得道的;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侵略战争,是失道的。  

第四,从战争结果上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中国人民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使中华民族避免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1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有何地位?

    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不仅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伟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1)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战场大量牵制了日军。(2)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不仅遏制了日本的“北进”计划,迟滞了日本的“南进”步伐,而且大大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为同盟国军队完成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转折和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3)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中国军队出国作战,不仅打击了日军,还对盟军给予了实际支援。

14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是: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抗战胜利的力量源泉;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大团结,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抗战。始终坚持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以中国共产党为中流砥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实现和维护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保证。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没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这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的思想保证。抗日战争大大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以其精诚团结、坚持抗战、献身民族的实际行动,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代表者,充分发挥出民族先锋队和阶级先锋队的作用,赢得了全中国人民的拥戴。第三,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是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

15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1)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

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官僚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现时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2)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第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第二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他们是要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是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第三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他们主张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上述建国方案摆在中国人民的面前,由他们在自己的政治实践中做出选择,但是,从根本上说,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两个: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3)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之所以行不通,是由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内阶级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第一,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他们不能容忍的。第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软弱。他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总之,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唾弃,他们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得到中国广大群众的拥护,连提出这种方案的多数人最终也承认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的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一起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群众的共同选择。

16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中国革命的胜利,首先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2)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它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因此,中国共产党能够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指明正确的方向。

(3)中国共产党人以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吴九占划的重点

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反侵略战争失败原因

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近代化中所起的作用

维新变法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在五四运动以前的行为(三方面)

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条件

五四精神内容“民主科学爱国进步”

中国没有被帝国主义瓜分的根本原因

辛亥革命(1)怎样理解“既成功又失败”

        2)为什么是传统资产阶级革命

     9、共产党革命共产党成立历史条件

10、遵义会议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启示?(社会性质,形势)

11、怎么理解遵义会议

12、抗日战争如何评价(1)正面战场        (2)敌后战场

13、国民党为什么迅速崩溃

14、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指导》的相关问题摘要

一辨析题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破产的根本原因是它们之间存在矛盾和相互制约。

错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破产有它们之间存在的矛盾和相互制约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美梦。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就在于自己的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落后。

错误。经济技术与作战能力落后是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社会制度的腐朽才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错误,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虽然在此之前的洋务派就要不要向西方学习与顽固派论战,但他们提出“中体西用”,向西方学习本质上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正确,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组织革命团体和政党领导革命;制定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指导革命;坚持运用暴力革命手段推翻封建清王朝的统治,在辛亥革命成功后,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南京临时政府。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因此,农民是中国革命的天然领导者。

错误,中国绝大多数人口是农民,解决他们的问题可以团结更多的力量,但是由于中国农民身上的缺点,农民领导的革命是不会成功的(比如太平天国起义)。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必须是有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的工人阶级,他们革命性强,又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且大多都聚集在通商口岸、初步工业化的大城市。

二简答题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主要表现在:1军事侵略,以武力发动对中国的一系列侵略战争,夺取中国权益,割占中国领土,屠杀中国人民,甚至企图瓜分整个中国;2政治控制,通过控制中国政府机构、操纵中国内政外交和扶植代理主要方式对中国实施统治;3经济掠夺,强迫中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4文化渗透,借用宗教名义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同时制造舆论丑化中国、美化自己。

2、1840至1919年间,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中国内部而言主要是:1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腐败;2经济技术的落后是重要原因;此外,还有统治阶级错误的政策,以及压制人民群众斗争等因素。

3、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原因:首先,具有封建性,其次,对外国具有依赖性,再次,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封建衙门的腐朽性。教训: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啊的历史重任。

维新运动的进步意义有哪些?

第一,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第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第三,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第四,维新运动不但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气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辛亥革命是一场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府。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的变化。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1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启蒙运动,批判了封建主义思想文化体系,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2它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导致了中国思想界革命性的转折○3它是近代中国更深层次的现代化运动,是中国思想文化现代化的转折点○4它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历史必然性是什么?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论证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道路的必要性。

毛泽东从分析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地方性的农业经济与帝国主义的分裂和战争;经过国民革命影响的地方,群众基础较好;全国革命形势正向前发展;有相当数量的正式红军存在;共产党政策的正确性这五个条件来论证走这条道路的可能性。

中国革命走红军农村包围城市新道路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的结果

中国革命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掌握了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基本武器,党的建设是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保证,是“三大法宝”的中心环节。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

9怎样认识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制定和实施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方针;2)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3)开辟了敌后战场,坚持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4)加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5)推动了国统区民主革命运动和进步文化6)不断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

三名词解释

新文化运动

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开始的思想启蒙运动。五四以前主要是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五四以后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发展为反对封建制度、争取社会解放的斗争。这个运动开启了思想解放的大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存在历史局限性。

四论述题

为什么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其基本经验是什么?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1从实力对比看,抗日战争是弱国对强国的战争2从战争性质看,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而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3从战争的结果看,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 

弱国战胜强国的基本经验:1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力量源泉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3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以利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4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绝不惧怕战争5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五材料分析题

P2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如下:(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2)直到阶级斗争结束为止,承认无产阶级政权专政;(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4)联合第三国际。              ——《“一大”前后》(一),人民出版社1980版,第6页。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

消除外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第二次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6页

材料三: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我们须努力狂打国民党的组织于全中国,使全中国革命分子集中于国民党,以应目前中国国民革命之需要。

——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第二次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9~60页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共在革命对象的认识上差异何在?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一、二在革命动力上的看法怎样?两则材料哪一个更具科学性?为什么?

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共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不得摘抄原句),本则材料反映出中共对国民党的认识存在怎样的问题?

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反映出中共认识问题的趋向是什么?

答案:

材料一认为革命对象是资产阶级,材料二认为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原因是:随着革命的发展,我党对中国革命实际的了解不断深入,对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

材料一只强调了工人阶级的革命推动型,没有认识到同盟者的重要性;材料二提出要联合贫农和小资产阶级,说明关于革命动力问题的认识在不断发展和进步,显然材料二的看法更具科学性。

材料三基于对国民党革命性和组织力量的分析,认为中共要与国民党合作。本则材料反映出共产党对国民党的革命性作了过高的估计,“大本营”的说法和认识容易导致放弃争夺领导权等右倾错误的发生。

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反映出中共认识问题的趋向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P28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们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致他的最后的死命。

——摘自李立三1930年6月《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

        (有人)以为中国像西欧各国个一样,大城市的经济力量可以通知全国,所以大城市暴动成功以后可以影响小城市及乡村;而在中国,则找不到一个大城市的经济力量能统治全国的。

——摘自中共六届二中全会1929年6月《政治报告》

中国豪绅资产阶级因为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不能成为一个整个阶级势力,他们内部分裂冲突,而没有组织全国中央集权政府的能力。因此,革命不能有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发展形势。

——摘自瞿秋白1927年12月《武装暴动的问题》

材料二

  不要城市就是否认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就是否认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结果共产党只有变成小资产阶级农民党。(你们)在斗争的布置上有用乡村包围城市的企图,这种倾向是极危险的。

                                       ——摘自中共中央1929年2月致湖北省委信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摘自毛泽东1930年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现在就全国看来,历史运动的发展比较城市的工人运动要快得多,在这一种情势之下,若我们依然是将大部分的力量都用在城市中,实不如用在农村中的为好。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农村之后,可以结合起来包围城市、封锁城市,用广大的农村革命势力向城市进攻,必然取得胜利。

                           ——摘自中共中央机关刊物1930年5月《红旗》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作为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

                         ——摘自中共中央机关刊物1930年5月24日《红旗》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说明近代中国社会城乡关系的特点及其原因。

2阅读材料二,分析材料中的不同观点及其分歧的实质。

答案:

1在材料一中,近代中国社会城乡关系的特点是:城市没有力量统治广大的农村,农村可以脱离城市而相对独立地存在。

原因: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发展极其不平衡,自然经济占据显著的优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很微弱;统治阶级内部四分五裂,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的状态。

2在材料二中,第一、第四条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第二、第三条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分歧的实质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还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

责编:刘卓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