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权威论述]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习近平
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习近平
[中医文化的重要意义]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创新文化的潜质。中医学是中国传统科学中沿用至今的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医学,它具有系统的理论体系,独特的诊疗方法和显著的临床疗效等特征,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担负着促进健康的重要角色,是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着主要的作用。
中医文化促进健康事业发展。中医的整体观明确提出,天人合一,人是一个整体,人与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也是一个整体,只有人体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协调,才能达到平衡状态。因此,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对科学地认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弘扬中医学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事业发展中的作用,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相协调,相统一,促进中医学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人类的健康事业和构建世界新医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问题]
传统中医学形成于战国到两汉时期,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为数不少的成功病例让中医拥有了不少拥护者。与此同时,中医多年的发展在形成了另一支力量——民间中医,但是问题也是很明显的。
民间中医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社会人士甚至打着中医的旗号非法行医,近年来因为迷信中医而导致延误治疗的新闻不绝于耳。这些消息细碎却极具杀伤力,它们可能瓦解中医数千年来艰难获取的信任,不加节制的无序应用将让中医的发展背离其科学现代化路径。
与西医不同,中医至今没有形成自己的规范化治疗流程。中医曾经有着许多奇迹般治愈大病的案例,然而这些病例往往不可复制——同样的治疗方法和中药用在类似病症的患者身上,并不同取得相同的疗效。而这一切源于中医在诊疗方法上的无序性,缺乏总结和延伸能力,这使得中医至今难以规模化应用。
[对策措施]
加强中医药文化资源保护传承。推动中医古籍整理研究和中医药出土医学文献文物研究中心建设。分阶段实施中医百部经典工程,建立古籍文献数据库,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和濒危中医药文化抢救项目库,推进濒危药材资源的保护,编纂出版药材志。
全面加强中医药文化研究阐发。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精神内核和价值理念,推动中医药文化学术出版。统筹运用各级各类社科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学术团体、行业学会协会等资源,推动中医药文化。实施中医药继承性人才培养工程,建设西部中医药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培育一批学识渊博、造诣精深、权威主流的研究团队,聘任和引进一批中医药文化高端研究人才,加强中医药文化研究阐发力量。
全面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建设一批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积极培育一批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引导群众走进、认识、了解中医药,提供正确、安全、科学的中医药知识。创作一批中医药文化科普作品,满足人民群众中医药知识需求。打造集中医药文化宣讲、服务体验、药膳食疗、养生保健和特色流派展示于一体的主题公园。
全面加强中医药文化交流合作。建设“一带一路”西部中医药交流中心,组织开展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等交流活动,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交流。
【重要切入点】
1. 健康中国
“第二次卫生革命”面临挑战,慢性病成为难解方程式。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古老的中医药历久弥新,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只有坚定中医药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不断探索求真,勇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不畏挫折、敢于试错,才能勇攀医学高峰,助力健康中国。
2. 文化自信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中重要的标识特征之一,对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的塑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依托"一带一路"战略,中医药文化更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舞台的特色"名片"。需要注重加深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加强中医药文化自觉意识培养和文化自信教育。
责编:刘曦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