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解放军文职 > 解放军文职专业 > 汉语言文学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语文卷2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6-19 16:51:19

 [2014·安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③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
④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譬如众多文艺晚会和其他娱乐节目。大额资金慷慨赞助,大牌演员频频现身,大众传媒提供各种空间……形形色色的文艺晚会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怀疑:这个社会真的需要那么多奢华呈现吗?除了晚会还是晚会,如此贫乏的文化想象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这种贫乏多半与技术制造的华丽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的技术业已游离了艺术的初衷,众多的娱乐节目——而不是艺术——充当了技术的受惠者。
⑤技术是一个中性的东西,是一种工具,关键在于怎么使用。对于技术的盲目崇拜无异于对于工具的盲目崇拜,这种崇拜的实质,是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如果任由其泛滥,容易遮蔽掉技术背后真正关键的东西——使用技术的人的作用与良知。前一段诸多社会事件引起舆论大哗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将这些社会事件与技术联系起来。从瘦肉精饲料、三聚氰胺奶粉、毒胶囊的制作到利用电话、互联网精心设计的钱财欺诈,舆论同声谴责的是无良企业、利欲熏心的商家、心狠手辣的骗子以及失职的监管机构,而技术研发者的责任似乎被轻轻放过,人们没有看到参与这些社会事件的技术人员出面道歉,这个环节成为盲点因而遭到遗忘——文化领域的事情也似乎常常如此。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需要让技术与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之中,如此我们方可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陷阱与误区。
(选自《新华文摘》2013年第23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技术崇拜”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从现象看,技术崇拜就是大型文艺晚会中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和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等诸多技术手段的过度应用。
B.从原因看,技术崇拜过分强调日新月异的现代技术对艺术创作和传播的作用,许多时候源于艺术生产中的技术消费。
C.从结果看,技术崇拜所形成的华丽风格,弥补了娱乐节目艺术主题的不足,从而让娱乐节目成为技术使用的受惠者。
D.从实质看,技术崇拜无异于工具崇拜,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忽视了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在艺术生产中的作用。
1.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A. 缩小范围,技术崇拜不只是指“大型文艺晚会”,原文为“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B. 错在用“艺术生产中的技术消费”随意替换原文的“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原文说“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嫁接后导致意思与原文不相符。C. “技术崇拜所形成的华丽风格,弥补了娱乐节目艺术主题的不足”与原文第④段意思相反;“从而让娱乐节目成为技术使用的受惠者”表述过于绝对,原文只是说“众多的娱乐节目——而不是艺术——充当了技术的受惠者”。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①段针对当前许多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技术应用贪大求奢的现象,对技术的作用进行了反思和追问,明确指出艺术领域中技术崇拜正在形成,自然引出本文话题。
B.②段先明确艺术和技术的关系,接着分析文学作品成为经典的原因,指出在现代社会艺术和技术本末倒置;③段联系中国艺术传统,进一步阐述艺术和技术的关系。
C.④段与②③两段形成递进关系,先指出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接着通过一些娱乐现象表明由技术主打的娱乐节目主题贫乏,技术游离了艺术的初衷。
D.⑤段首先指出技术的工具性,然后联系社会现象,揭示技术使用人员的作用和良知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从而得出重新审视技术和道德关系的结论,与①段相照应。
2.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C.“④段与②③两段形成递进关系”分析错误,从第③段最后一句话“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和第④段开头第一句话“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可以看出,第④段是承接上文;再从第②段中的“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一句,第③段的“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等句,可以知道,它们和第④段一样,都是议论艺术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所以段落之间应该是并列关系。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艺术生产从来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如果艺术作品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那么炫目的技术就只能是虚有其表的形式。
B.古代思想家反对“文胜质”的倾向,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炫技”势必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关注。
C.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因而从事文化生产应该审慎地考虑技术使用的意义。
D.如果让技术和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就能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误区,就能实现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
3.A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B.“反对‘文胜质’”不是原文的观点,原文是“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C.“艺术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表述不准确,原文是“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根据作者在文中的表述,不能得出后面“从事文化生产应该审慎地考虑技术使用的意义”的结论。D. 过于绝对,句意间“如果……就能……”关系不当,选项中“让技术和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与“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误区”“实现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是假设关系。
 [2014·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阅历与读书
赵迎辉
①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阅历的缘故。有无阅历、阅历多少不仅影响着读书的倾向,某些时候甚至关系到读书的效果。
②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正如歌德所说的:“阅历丰富的人读书时,常常是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则留心看纸的背面。”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经历的人和事越来越多,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也越来越多,对一些事物的看法逐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时我们的阅历就会日趋丰富。不过这并不是绝对的。有的人年龄虽然不大,但却走过许多地方,经过诸多历练,体验过各种身份和角色,经历过复杂岗位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砺,这种经历同样可以让他拥有丰富的阅历。人既然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那么要想增加自己的阅历,就要努力拓宽生命的宽度。培根认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只有亲身体验,躬行践履,才能准确把握社会现实,不断提高理解能力,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从而更加深入地领悟书中蕴含的寓意和韵味。
④然而阅历不等于经历。并不是说只要经历过的,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的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或走过,或听过,或看过,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是感性的。而阅历则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事件的经历及理解程度,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
⑤读书增长阅历,阅历助益读书,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和阅历可以互相代替。人类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也是提高能力的必经之路,二者不可偏废。只有将读书和阅历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既潜心书本,又深入生活,并用阅读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阅读,才能做到读书和阅历相长、理论与实践结合,并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摘编自《学习时报》2013年10月28日)
10.下列对文章中“阅历”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它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人和事增多,阅历自然而然地就会丰富。
B.随着经历增多,经验和教训也增多,对事物的见解逐渐深入,阅历就会越来越丰富。
C.阅历不等于经历,经历是一种经过,所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它只是阅历的基础。
D.在感性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理性思考,这才形成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阅历。
10.A [解析] 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对关键词的理解能力。四个选项都可以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的信息,阅读时应该细心寻找,仔细比较。A项,原文对应的信息在第③段“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经历的人和事越来越多,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也越来越多,对一些事物的看法逐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时我们的阅历就会日趋丰富” 。这似乎与选项表达的意思相同。但由第四段 “然而阅历不等于经历。并不是说只要经历过的,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的阅历”一句可知,A项的表述是绝对化了的表述。
11.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述阅历与读书的关系。(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答案] 阅历和读书相辅相成。阅历可以丰富知识,提高读书能力;读书可以获取新知识,拓展阅历,提高能力。(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综合能力以及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题干中明确要求“简述阅历与读书的关系”,这是一个关系型的题目,因此,答题时既要答阅历对读书的影响,也要答读书对阅历的作用。据此,我们可以从文本中搜寻相关信息。文本最后一段中“读书增长阅历,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也是提高能力的必经之路,二者不可偏废”“用阅读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阅读” “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在搜集到这些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整合即可得出合理的答案。
12.请简述文章②~④段的论述思路。(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答案] 先分析阅历影响读书的原因,继而论述丰富阅历的途径及意义,然后阐明阅历与经历的区别。(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综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一般应对文章结构有比较准确的分析,对各部分的大意进行必要的概括,在此基础上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而概括段落大意要关注文章中提供的暗示性语言(一般以过渡句的形式出现,位置在段首或段尾,有时则放在段落中间),这样就化难为易了。
[2014·湖北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艺术与中国社会
宗白华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三句话挺简括地说出孔子的文化理想、社会政策和教育程序。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拿诗书礼乐做根基。教育的主要工具、门径和方法是艺术文学。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潜移默化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于不知不觉之中,深刻而普遍。尤以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性灵人格。而“礼”却在群体生活的和谐与节律中,养成文质彬彬的动作、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中国人由天地的动静、四时的节律、昼夜的来复、生长老死的绵延,感到宇宙是生生而具条理的。这“生生而条理”就是天地运行的大道。这种最高度的把握生命和最深度的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具体地贯注到社会实际生活里,使生活端庄流丽,成就了诗书礼乐的文化。
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然而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礼记》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
人生里面的礼乐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启示着深一层的意义和美。礼乐使生活上最实用的、最物质的衣食住行及日用品,升华进端庄流丽的艺术领域。三代【注】的各种玉器,是从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磬等,升华到圭璧等等的礼器乐器。三代的铜器,也是从铜器时代的烹调器及饮器等,升华到国家的至宝。而它们艺术上的形体之美、式样之美、花纹之美、色泽之美、铭文之美,集合了画家书家雕塑家的设计与模型,由冶铸家的技巧,而终于在圆满的器形上,表出民族的宇宙意识(天地境界)、生命情调,以至于政治的权威、社会的亲和力。在中国文化里,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地境界,是一片混然无间、灵肉不二的大和谐、大节奏。
因为中国人由农业进于文化,对于大自然是“不隔”的,是父子亲和的关系,没有奴役自然的态度。中国人对他的用具(石器铜器),不只是用来控制自然,以图生存,他更希望能在每件用品里面,表出对自然的敬爱,把大自然里启示着的和谐、秩序,它内部的音乐、诗,表显在具体而微的器皿中。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
中国人的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以及日用器皿,都希望能在美的形式中,作为形而上的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的表征。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也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根据。
孔子是替中国社会奠定了“礼”的生活的。然而,孔子更进一步求“礼之本”。礼之本在仁,在于音乐的精神。理想的人格,应该是一个“音乐的灵魂”。
社会生活的真精神在于亲爱精诚的团结,最能发扬和激励团结精神的是音乐!音乐使我们步调整齐,意志集中,团结的行动有力而美。中国人感到宇宙全体是大生命的流行,其本就是节奏与和谐。人类社会生活里的礼和乐,是反射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
但西洋文艺自希腊以来所富有的“悲剧精神”,在中国艺术里,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且往往被拒绝和闪躲。人性由剧烈的内心矛盾才能掘发出的深度,往往被浓挚的和谐愿望所淹没。固然,中国人心灵里并不缺乏雍穆和平的大海似的幽深,然而,由心灵的冒险,不怕悲剧,以窥探宇宙人生的危岩雪岭,发而为莎士比亚的悲剧、贝多芬的乐曲,这却是西洋人生波澜壮阔的造诣!(本文有删改)
【注】 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
6.关于诗书礼乐与中国社会的关系,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诗书礼乐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与教育的根基,因此,从根本上讲,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内容就是艺术文学,教育的目的是以情动人。
B.诗书礼乐涵盖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全部内容。“礼”作用于群体,造就群体生活的和谐;诗与乐则作用于个体,陶冶个体的性灵。
C.诗书礼乐的文化能够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对中国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礼乐可以在群体生活中养成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
D.正是由于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所以二者成为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成为“兴于诗”得以实现的基础。
6.C  [解析] A.“诗书礼乐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与教育的根基”不能得出“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内容就是艺术文学”的结论。原文说“艺术文学”是“教育的主要工具、门径和方法”,不是“教育内容”。原文还说“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所以“教育的目的是以情动人”表述错误。B.“诗书礼乐涵盖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全部内容”说法过于武断,原文只是说“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拿诗书礼乐做根基”,诗书礼乐只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再者,“‘礼’作用于群体”“诗与乐则作用于个体”也曲解了原文意思,原文是“‘礼’却在群体生活的和谐与节律中”产生作用,“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性灵人格”。D.强加因果,“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并不是“二者成为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成为‘兴于诗’得以实现的基础”的原因。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石斧石磬升华到圭璧等礼器乐器,烹调器及饮器升华为国家至宝,礼乐使生活中的日用器具超越了实用层面,进入艺术领域。
B.中国人对自然的态度是亲和、“不隔”的,对用具器皿的制作不单是为了控制自然,满足生存所需,还希望以此表现对自然的敬爱,反映自然所给予的启示。
C.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这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意识:在制作具体器皿时希望以富有美感的形式表现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
D.礼乐在社会生活中担负具体功能,调节社会关系,只有在个人的生活中才展现形而上的启示意义,使个体人生具有更深的意义和美。
7.D [解析]  从“尤以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性灵人格。而‘礼’却在群体生活的和谐与节律中,养成文质彬彬的动作、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以及“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等语句中可知,礼和乐承担的不是“具体功能”,而是广泛的、普遍的、抽象的功能。“只有在个人的生活中才展现形而上的启示意义,使个体人生具有更深的意义和美”理解错误,原文中说“人生里面的礼乐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启示着深-层的意义和美”,这里的“人生”泛指一般人的生命历程,不是指具体的个人;原文中是使“现实的人生”而非“个体人生”具有“更深的意义和美”。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地的节奏与和谐在中国社会的礼乐中得到反映与体现,物质器皿、礼乐生活与天地境界并非彼此孤立,而是三者融通和谐。
B.人类社会里的礼和乐体现着天地运行的大道,而礼之本在仁,在于音乐的精神,所以乐是一切人类艺术的最髙境界和最终追求。
C.中国的礼乐文化讲求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与天地大道、宇宙秩序、自然节律的交融,由此导致中国文化精神中没有“悲剧精神”。
D.西洋艺术直面人生中的冲突与悲剧,展现波澜壮阔的人生气象,与表现和平静穆的中国艺术相比更能打动人,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8.A [解析] B.“所以乐是一切人类艺术的最髙境界和最终追求”属无中生有。C. “中国文化精神中没有‘悲剧精神’”不对,原文只是说“悲剧精神”“在中国艺术里,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它“往往被浓挚的和谐愿望所淹没”,并不是完全没有。D.“西洋艺术……更能打动人,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于文无据。
[2014·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常识教育牵涉以下重大命题:培养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传承人类社会的基本核心价值观,塑造基本社会共识;传承人类优秀思想文化学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和促进社会进步。
换言之,常识教育的命意和专业化教育不一样,后者主要措意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职业个体,乃至于螺丝钉式的现代“部件人”(工具主义个体),或为学术而学术,为科技而科技,专意在促进专业学术发展和科技进步(有时甚至可能忽略对科学技术的价值判断和伦理反思)。常识教育则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培育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判断的自由个体,以及随之而来的普遍的人文精神氛围和社会公共生活,抵御知识的异化、人的异化、制度的异化与社会的异化,促进社会的共同福祉。
另外,专业化教育往往着眼于知识的精深,常识教育则着眼于知识的基本、根本与全面,一为专家之学,一为通人之学。但这里的通人之学又不同于中国古代所谓的“通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通人也”的通儒硕学,或所谓的“大通人”(仍是相对而言),这显然只能要求极少一部分人。此处所谓的通人并非意味着博闻广识,无所不通,事实上以人类有限的时间精力和智力水平而言,不可能做到“天上地下,无所不知”的地步,而在于对涉及人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世界之间关系的基本常识的了解,尤其是涉及个体心灵生活和现代公共生活的最基本相关知识的掌握。换言之,常识教育或通识教育永远是与人类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相对而言的,是对最核心、最重要的基本常识的教育与掌握。
就此而言,常识教育或通人教育就是人的教育,旨在立人,培养基本的人,或所谓的“小通人”。专家亦必须具备“小通人”的相关常识,即先成为基本自由个体,然后才是专家和成就专家之学。“大通人”则不敢苛求所有个体,而且“大通人”亦可或亦须有一二专家之学,而有专家之成就业绩。专家之学不必苛求所有个体,“小通人”之学却须人人具备,这便只能通过教育,亦即普及的常识教育来实现。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教育素质和水平,便决定了一个国家和社会的人及其生活的整体品质和水平。常识教育水平高,则人民安居乐业,自由幸福指数高,社会稳定,国家繁荣昌盛。
12.本文以__________________比照,主要从________和知识两个方面对常识教育加以辨析阐释。(4分)
12.[答案] 专业化教育 命意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结构,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对常识教育加以辨析阐释” 在第二、三段,根据两段首句可知:与常识教育对照的是“专业化教育”,与“知识”方面对应的是“命意”方面。
13.下列关于“常识教育”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常识教育是培养自由个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共同进步的通人教育。
B.常识教育关涉到文化传承创新、个体心灵生活和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等问题。
C.常识教育要求掌握人类最核心和最重要的知识,是抵御知识的异化的教育。
D.常识教育是伴随人类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普及性教育。
13.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C项偷换概念,错在“最核心和最重要的知识”,原文为“最核心、最重要的基本常识”,命题者故意混淆了“基本常识”和“知识”的概念,“基本常识”只是“知识”中的最基础的部分。
1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专业教育虽注重知识精深、学术发展和科技进步,但有忽略对科技的价值判断和伦理反思的可能性。
B.通识教育把“小通人”作为培养目标,其水平与人的素质、自由幸福指数和社会文明程度息息相关。
C.专家之学以通人之学为基础,是成为“大通人”的重要途径,不过只适合特定的人群,不具备普遍意义。
D.通人之学既不同于“大通人”之学,又不同于“小通人”之学,也不同于中国古代所谓的通儒硕学。
14.D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和“评价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D项,原文说“常识教育或通人教育就是人的教育,旨在立人,培养基本的人,或所谓的‘小通人’”,又说“‘小通人’之学却须人人具备,这便只能通过教育,亦即普及的常识教育来实现”。可见,作者认为通人之学和“小通人”之学是相同的。
[2014·江苏卷]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乾坤草亭
朱良志
明代王世贞家有弇山园,园中有一小亭,小亭坐落在丛树之中,四面花草扑地,绿荫参差,匾额上书“乾坤一草亭”。八大山人也曾画有《乾坤一草亭图》。一个小草亭,为何扯上广袤无垠、神秘无比的乾坤? 又如元代画家吴镇,喜欢独泛小舟于湖中,自称是“浩荡乾坤一浮鸥”。一只小鸟,为什么说是浩荡乾坤中的一只小鸟?而唐代船子和尚诗云:“世知我懒一何嗔,宇宙船中不管身。”小舟居然也成了宇宙中的一只船。
宇宙、乾坤,说其大;小亭、小舟,言其小。在小亭中有囊括乾坤的期望,在小舟中有包裹江海的运思。小,是外在的物;大,是内在的心。从物上言之,何人不小! 但从心上言之,心可超越,可飞腾,可在小亭而妙观天下,可泛小舟而浮沉乾坤。王维不是有“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诗句吗?水虽穷,路虽尽,但云起了,风来了,我是一片云,我是一缕风,在这样的心灵中,哪里还会有穷尽时!
乾坤中的一草亭,江海中的一浮鸥,宇宙中的一只船,反映出人的生命困境以及从此困境中突围的可能路径。这是一种深层的生命自信。我们每个人都是渺渺宇宙的一个点,八大山人也有此认知,他早年号雪个、个山,自称“个山人”,这个“个”就是乾坤中之一“个”,一点。个,也可解释为竹,雪个,即皑皑白雪中的一枝竹,白色天地中的一点青绿。在《个山小像》中,八大山人录其友人赞语:“个,个,无多,独大,美事抛,名理唾……大莫载兮小莫破。”八大山人想要告诉人们的是:我山人是天地之中的一个点,虽然只是一点,当我抛弃欲望的追求,唾弃名理的缠绕,获得自身的独立的时候,我就可以齐同世界,拥有世界,我就是大全。八大山人笔下的一朵小花,一枝菡萏,一羽孤鸟,都是一“个”,一点,一个充满圆足的生命。八大的自尊缘此而出。
清初诗人张潮将人的境界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牖中窥月,这是一般的境界,没有改变山里人只知道山里事的看世界的方式;第二个层次是庭中望月,看到的世界不再是洞中之天,而是较为广阔的天地;第三个层次是台上玩月,则有“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的悠然,有包裹八极、囊括乾坤的境界,它站在世界的高台之上。这不是自高自大,而是心灵的悠游回环。中国画中通透的小亭,八面无一物的小亭,就是这样的心灵高台,无边的世界就在高台玩月的灵境中荡漾。那小舟也是如此,它在小河中荡漾,在开阔的湖面荡漾,在茫茫的大海中荡漾,在无形的宇宙中荡漾,说它是“宇宙船”又有何不可? 中国画家不是看一只鸟就画这只鸟、有一朵花就画这朵花的人,中国画的主流不是将画作为写实的工具,而是当作表达内在生命体验的工具。画的是这个亭子,但所要表达的生命体验却不在这亭子中,所谓不离亭子,不在亭子。高明的画家其实都想到那高台上去玩月。
(有删改)
16.请简要说明第三段中“个”的含义。(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答案] “个”从具体物象到抽象观念,形成了三个层面:竹,点,圆满具足的生命。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概念的含义。按照第三段的论述脉络,先从对“个”的解释起,“个,也可解释为竹……”先释为“竹”;再到“我山人是天地之中的一个点”,再释为“点”;最后到“充满圆足的生命”,释为“圆足的生命”,是从具体到抽象。其实从该段的最后两句话“八大山人笔下的一朵小花,一枝菡萏,一羽孤鸟,都是一‘个’,一点,一个充满圆足的生命。八大的自尊缘此而出”亦可得出答案。
17.请简要分析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答案] 首先,提出人的境界分三个层次;其次,阐述了中国画中的小亭或小舟所体现的“台上玩月”这一境界的心灵特点;最后,指出中国画家都想达到“高台玩月”的境界。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此段的思路很清晰,先通过清初诗人张潮提出的人的三个层次的境界,引出最高境界“台上玩月”,而后再从“画小亭和小舟”来论述这个“台上玩月”的最高境界,最后指出高明的画家都想达到“高台玩月”的境界。
18.请结合对文末“不离亭子,不在亭子”的理解,阐释“乾坤草亭”的内涵。(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答案] “不离亭子”,表达了一个小“点”的生命自信;“不在亭子”,表现了生命在无限宇宙中的悠游。草亭与乾坤的关系,写出了“小”的个体面对无限“大”的宇宙可采取的态度,反映了生命困境以及从此困境突围的可能路径。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句子的内涵,文中定有其踪影。“不离亭子”的踪影在第二段中是“外在的物”,在第三段中是“个”是“点”;“不在亭子”的踪影在第二段中是“内在的心”,在第三段中是“圆足的生命”,是“反映出人的生命困境以及从此困境中突围的可能路径”。
24.[2014·江苏卷]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三国演义》中,徐庶之母大骂徐庶不识刘备之伪,“玷辱祖宗,空生于天地间”,骂完自缢而死,其行动具有鲜明的拥曹反刘的倾向。
B.茅盾《子夜》主要描写光怪陆离、大开大阖的都市生活场景,仅第四章写到双桥镇的农民暴动,所以此章游离了整部小说。
C.《边城》由今年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写起,回溯之前的两个端午节,因而整部小说都洋溢着赛龙舟、捉鸭子的狂欢气氛。
D.《哈姆莱特》采用多线索布局,哈姆莱特、雷欧提斯和福丁布拉斯三条线索安排得繁简得当、缓急有序,全剧气势跌宕起伏。
E.泰戈尔《飞鸟集》歌颂了自然、生命与爱情,诗句如格言般短小精致,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和隽永的哲理性,语言清新,意象美妙。
24.A C [解析] 《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写徐庶入相府拜见曹操后,“拜谢而出。急往见其母,泣拜于堂下”“徐母勃然大怒,拍案骂曰:‘……岂不识曹操欺君罔上之贼?刘玄德仁义布于四海,况又汉室之胄,汝既事之,得其主矣。今凭一纸伪书,更不详察,遂弃明投暗,自取恶名,真愚夫也!吾有何面目与汝相见!汝玷辱祖宗,空生于天地间耳!’”,故A项错。C项,《边城》中的故事并不是全发生在端午节,“整部小说都洋溢着赛龙舟、捉鸭子的狂欢气氛”错,小说中描写的天保、傩送与翠翠之间的爱情故事哀婉而凄美。
25.[2014·江苏卷] 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不同的版本中,凹晶馆联诗一回,黛玉的名句,一为“冷月葬花魂”,一为“冷月葬诗魂”。请从小说情节和主题两个方面,分别说明“葬花魂”与“葬诗魂”的依据。(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迅《故乡》的结尾处,“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因为希望不过是“自己手制的偶像”。接着,“我”又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两个想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反映了作家什么样的心态?(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答案] “葬花魂”的依据:小说中有黛玉葬花的重要情节;表达女性精神在一个时代的毁灭。“葬诗魂”的依据:小说中多有黛玉吟诗的情节;表达对诗意消亡的哀悼。
[解析] 题目涉及的内容是《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贾府女眷在男子离开后接着赏月,因宝钗、李纨、凤姐、邢夫人、尤氏、蓉妻等女眷都不在,贾母叹人少冷清,吃酒闻笛,笛音悲怨,贾母落泪继而有些困了,就散了。黛玉因为中秋家家团圆,因而触景感怀,史湘云见状过来陪她劝她,二人到凹晶馆联诗。黛玉作“冷月葬花魂”,湘云说她“诗固新奇,只是太颓丧了些”,不该作此“过于清奇诡谲之语”。这一章中秋联句紧接在抄检大观园之后,是加剧贾府这个外强中干的大家族没落的第一强音。结合这一回内容,联系黛玉经常在大观园聚会写诗及有葬花之事,可以解答本题。
(2)[答案] 关系:后者否定前者。心态:自己感到虚无、迷茫、寂寞,但不愿将它们传递给读者。
[解析] 《故乡》写于1921年1月,反映了中国农村日甚一日的破产景象,通过写回到阔别七八年的故乡后见到的闰土、杨二嫂等人,反映出在现实因素和历史因素的双重摧残下,人们不仅面临着肉体的死亡,也面临着灵魂的毁灭。把握全文内容之后,结合“自己手制的偶像”就容易理解第一个想法反映的是作者心中的虚无、迷茫、寂寞。在这一想法之后,文章最后一段转而写“我在蒙眬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作者硬要实现心态的转变,否定前一想法,不仅为自己,也为读者,这在鲁迅小说中经常出现。
[2014·江西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母系氏族社会大概相对说来比较和平安定,其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其图象化的符号形象也如此。
仰韶型和马家窑型的彩陶纹样,其特征恰好是这相对和平安定的社会氛围的反照。你看那各种形态的鱼,那奔驰的狗,那爬行的蜥蜴,那拙钝的鸟和蛙,特别是那陶盆里的人面含鱼的形象,它们虽明显具有巫术礼仪的图腾性质,具体含义已不可知,但从这些形象本身所直接传达出来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识,却可以清晰地使人感到:这里还没有沉重、恐怖、神秘和紧张,而是生动、活泼、纯朴和天真,是一派生气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
仰韶彩陶的特点,是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多,其中尤以鱼纹最普遍,有十余种。据闻一多《说鱼》,鱼在中国语言中具有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但闻一多最早也只说到《诗经》《周易》。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它进一步追溯到这些仰韶彩陶呢?像仰韶期彩陶屡见的多种鱼纹和含鱼人面,它们的巫术礼仪含义是否就在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长久不绝的祝福?
社会在发展,陶器造型和纹样也在继续变化。和全世界各民族完全一致,占居新石器时代陶器的纹饰走廊的,并非动物纹样,而是抽象的几何纹,即各式各样的曲线、直线、水纹、旋涡纹、三角形、锯齿纹种种。
其实,仰韶、马家窑的某些几何纹样已比较清晰地表明,它们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的。由再现(模拟)到表现(抽象化),由写实到符号化,这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也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即是说,在后世看来似乎只是“美观”“装饰”而并无具体含义和内容的抽象几何纹样,其实在当年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内容和含义,即具有非常重要的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的。似乎是“纯”形式的几何纹样,原始人们的感受却远不只是均衡对称的形式快感,而具有复杂的观念、想象的意义在内。巫术礼仪的图腾形象逐渐简化和抽象化成为纯形式的几何图案(符号),它的原始图腾含义不但没有消失,并且由于几何纹饰经常比动物形象更多地布满器身,这种含义反而更加强了。可见,抽象几何纹饰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这正是美和审美在对象和主体两方面的共同特点。这个共同特点便是积淀:内容积淀为形式,想象、观念积淀为感受。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7.下列关于“有意味的形式”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有意味的形式”是一个经由再现到表现,再到写实,最后到符号化的积淀过程。
B.“有意味的形式”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以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居多,尤以鱼纹最为普遍。
C.“有意味的形式”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
D.在“有意味的形式”中,原始的图腾含义逐渐消失,抽象的几何纹饰则逐渐增多。
7.C [解析] 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项,“再到写实,最后到符号化”错误,原文第五段第三行中说的是“由写实到符号化”。“由再现到表现”和“由写实到符号化”是对同一个过程的不同角度的表达。B项,对应的原文是第三段第一句话,此句说的是“仰韶彩陶的特点”,而不是“有意味的形式”。D项,对应的原文在第五段,原文说“它的原始图腾含义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加强了”。
8.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母系氏族社会氛围反照了仰韶彩陶纹样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识。
B.仰韶彩陶中的鱼纹明显包含了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
C.闻一多先生把鱼的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追溯到《诗经》《周易》。
D.仰韶陶器器身上的某些几何纹饰比动物形象更多,其原始图腾含义得到加强。
8.A [解析] 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A项,主客颠倒,由第二段的第一句话可知,应是仰韶型的彩陶纹样是社会氛围的反照。
9.从全文来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母系氏族社会的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其图象化符号形象是相对和平安定的。
B.仰韶彩陶中的鱼纹多达十余种,鱼纹意味着先民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的祝福。
C.由图腾形象抽象化而来的几何纹饰,一般包含着形式、想象等观念内容。
D.新石器时期的仰韶彩陶上的动物形象呈现出生气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
9.D [解析] A项,文章开头说的是,“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母系氏族社会”选项表述的是“母系氏族社会”,范围扩大了。B项,对应的原文在第三段,鱼意味着“瓜瓞绵绵”的祝福,闻一多先生最早只说到《诗经》《周易》,是否可以把它进一步追溯到这些仰韶彩陶,在文中并无定论。C项,“由图腾形象抽象化而来的几何纹饰”本身就是一种形式,不能说它“包含着形式”。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马身人首》(罗丹)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入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1.B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原文第三段中说“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第四段中说“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而B项是现实中的真实事件,没有上升到文学艺术层面,所以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即悲剧主体,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
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
C.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
D.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所以说悲剧在表现伟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
2.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归纳内容要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C项,“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让人们“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错误,原文认为在欣赏悲剧时,“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并“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
B.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也表现抗争与拼搏,因此双方力量越是悬殊,主体的抗争越是艰难,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
C.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的事件,说明人们的实际道德评价是不可能把现实的悲剧作为审美对象的。
D.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
3.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的能力。“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根据原文信息,这应该是“现实中的悲剧”引起的;“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不当,原文是 “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做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加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湿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牟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炜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余的肉食。 
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D.《唐律》规定,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而致人生病者,要判处徒刑一年。 
1.C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C项,信息筛选有误。从第二段“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可知,“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错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宋代政府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B.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
C.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要职责。
D.与《唐律》一脉相承,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凡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死亡者,要予以严惩。 
2.B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B项,信息筛选有误。“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错误。“行会”不是政府机构。从第三段中“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可知,行会是民间机构。此题的干扰项是C项,有考生认为“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于文无据,但是在第三段中有“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的论述,“科索”意为官吏向民间非法索取财物,因此C项是正确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唐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的处罚,可见唐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 
B.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C.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经过汉、唐的发展,到宋代形成了法制相对健全、政府与行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D.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唐宋法律对今人的启示。 
3.B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B项,信息分析错误。“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扩大了外延。原文是“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
[2014·辽宁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一派叫作“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另一派叫作“完善主义”。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在中国哲学里,我感觉,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儒家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的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
也有哲学家认为,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典型的就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他说人是受欲望支配的,欲望就意味着匮乏,你缺什么往往就对什么有欲望,而匮乏意味着痛苦。所以,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但是欲望满足以后,人是不是就快乐了呢?非也。欲望满足以后是无聊。叔本华说,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幸福是不可能的。
如果我们仅仅从满足身体的、物质的欲望层面来理解的话,幸福确实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们超越欲望层面来看幸福,这个观点就不成立了。比如你非常爱读书,你渴望去读那些好书,你知道一些好书在等着你读,那个时候你会痛苦吗?你不会。读完了以后你会无聊吗?不会。你感到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你会因此快乐。这就进一步说明,我们谈幸福问题,一定要超越纯粹欲望的层面,要从价值观角度去谈。
(摘编自周国平《幸福的哲学》)
1.下列有关“幸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有人说,幸福好像是很主观的个人感觉。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尽相同,对幸福的认识也就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B.按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幸福是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各种事情其实都是获得幸福的手段。
C.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一派认为幸福是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烦恼,而黑格尔等人乃至马克思的主张则与之相反。
D.西方“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人们在满足自身灵魂、精神的需求后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1.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或概念含义的能力。由原文第三、四段可知,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黑格尔、马克思等人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二者的主张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可见二者的主张并不是“相反”。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近代以来,英国哲学家休谟等人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你若只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最终你得到的也许是更大的痛苦。
B.伊壁鸠鲁认为,物质欲望的满足不能使人快乐,只有满足了生命本身需要的那种快乐才会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C.叔本华认为人生充满着痛苦和无聊,人受欲望支配,欲望没满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而满足以后则无聊,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
D.在幸福这个问题上之所以众说纷纭,是因为每个人看重的不同。我们若仅从满足身体和物质欲望的层面理解,就不会有幸福感。
2.B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属于定向筛选。由原文第四段可知,是约翰·穆勒认为“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并非伊壁鸠鲁认为“只有满足了生命本身需要的那种快乐才会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选项属于张冠李戴。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快乐主义”认为,身体健康、灵魂安宁让人们感到很快乐、很幸福,人们应该从长远的角度看待快乐,并理智地去寻求快乐和幸福。
B.中国哲学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也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属于“快乐主义”,庄子认为与天地精神往来快乐无限。
C.中国的儒家思想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这种思想和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康德等人强调的精神满足比较接近。
D.人们渴望得到幸福,但是想获得真正的幸福,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脱纯粹物质欲望的支配,丰富精神的世界,寻求心灵的满足。
3.B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及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原文第五段的表述是“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而并非B项中表述的“道家思想属于‘快乐主义’”。
[2014·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大家来到此地,都抱有求学研究之志,但我要告诉大家说:单是求知识,没有用处,除非赶紧注意自己的缺欠,调理自己的心理才行。要回头看自己,从自己的心思心情上求其健全,这才算是真学问;若能如此,才算是真进步。
人类之所以超过其他生物,皆因人类有一种优越的力量,能改变外界,创造东西。要有此改变外界的能力,必须本身不是机械的。人类优长之处,即在其生命比其他物类少机械性。这从何处见出呢?就是在于他能自觉;而更进步的,是在回头看自己时,能调理自己。我们对外面的东西,都知道调理他,譬如我们种植花草,或养一个小猫小狗,更如教养小孩,如果我们爱惜他,就必须调理他。又如自己的寝室,须使其清洁整齐,这也是一种调理。对外界我们尚需调理,对自己则忘记调理,是不应该的。
不过调理自己与调理东西不甚一样,调理自己要注意心思与心情两方面。心思方面最要紧的是要条理清楚。凡说一句话,或作一篇文章,总要使其清楚明白。如缺乏条理,徒增多知识是无用的,因为知识是要用条理来驾驭的。而心思之清楚有条理,是与心情有关系的。在心情不平时,心思不会清楚,所以调理心情是最根本的。
对心情应注意的有两点:一是懈,一是乱。懈是一种顶不好的毛病,偶然懈一下,这事便做不好;常常散懈,则这人一毫用处也没有。在写文章时的苟且潦草敷衍对付,都是从懈而来。文章写得短不要紧,最不好是存苟且心理。一有这心理,便字不成字,话不成话,文不成文。苟且随便从散懈心理来,干什么事都不会成样儿。乱是心情不平,常是像有点激动,内部失掉均衡和平,容易自己与自己冲突,容易与旁人冲突,使自己与环境总得不到一个合适的关系。乱或暴乱,与散懈相反;散懈无力,暴乱初看似乎有力,其实一样的不行。因其都是一种机械性,都无能力对付外面的变化,改造环境。然则如何可不陷于机械而变成一个有能力的人?这就要能自觉,不散懈,亦不暴乱,要调理自己,使心情平和有力,这是改变气质的根本功夫。
调理自己需要精神,如果精力不够时,可以休息。在我们寻常言动时,绝不可有苟且随便的心情;而在做事的时候,尤须集中精力。除非不说不做,一说一做,就必须集中精力,心平气稳地去说去做。譬如写一篇文章,初上来心很乱,或初上来心气尚好,这时最好平心静气去想,不要苟且从事,如果一随便,就很难有成就。所以我们的东西不拿出则已,拿出来就要使他有力量。诸同学中有的却肯用心思,但在写文章时,条理上还是不够,有随便苟且之意,字句让人不易看清楚。有的同学还更差些。
这不是小事体,这是一个很紧要的根本所在。
(选自梁漱溟《朝话》,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会心理的调整,这才是真正的学问,才是真正的进步。
B.人类之所以超过其他生物,是因为比其他物类少机械性。
C.说话和写文章时,要想表达清楚明白,心思必须先有条理。
D.调理自己的心情,使之平和有力,是改变气质的根本功夫。
6.A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这篇文章共有六段,第一段提出问题:要调理自己的心理。第二段写为什么要调理自己的心理。第三、四段写调理自己要注意心思和心情两个方面。第五段写调理自己需要精神。第六段强调调理是大事。可见,文章是围绕“心理的调理”展开分析论述的。B项只是阐述人超过其他动物的原因是人能调理自己;C项只阐述了调理自己的一个方面——调理心思;D项只是阐述了调理自己的另一个方面——调理心情。
7.根据文意,下列做法不属于“调理心情”的一项是(  )
A.备考要拟订周密的学习计划,拟订计划前要保持内心的平和安定。
B.教室黑板上方的墙壁上,张贴着“净”“静”“敬”“竞”四个大字。
C.写文章不急于下笔,先上网专心浏览,摘取相关精彩段落再加以组合。
D.学习遇到困难时,冷静思考,多方请教,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7.C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写文章不急于下笔,先上网专心浏览”是属于“调理心思”, 写文章要“摘取相关精彩段落再加以组合”说法有误。原文强调的是写文章时应“最好平心静气去想,不要苟且从事,如果一随便,就很难有成就”,而选项中“摘取相关精彩段落再加以组合”恰恰是作者所谓的“苟且从事”。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学会回头看自己,健全自己的心思心情,是求学的一个重要目的,这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B.心思与心情是密切相关的,但两者有主次之分,要想调理心思,就得先调理自己的心情。
C.心情的暴乱与散懈,两者看似不同,但都能使我们陷于一种机械性,从而导致行事不顺。
D.调整心理,集中精力,心平气和,努力写出有力量的文章,这是一个很紧要的根本所在。
8.D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原文最后一段“这不是小事体,这是一个很紧要的根本所在”,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寻常言动时,绝不可有苟且随便的心情;而在做事的时候,尤须集中精力”,而写文章仅仅是作者举的一个例子而已。
[2014·四川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工业化时代,学校教育映射了工业化集中物流的经济批量模式:铃声、班级、标准化的课堂、统一的教材、按照时间编排的流水线场景。这种教育为工业时代标准化地“制造”了可用的人才。而大数据教育将呈现另外的特征:弹性学制、个性化辅导、社区和家庭学习、每个人的成功。世界也许会因此安静许多,而数据将火热地穿梭其中,人与人(师生、生生)的关系将通过人与技术的关系来实现,正如现在过春节拜年,不通过短信、电话、视频、微信,还能像20年前那样骑自行车挨家挨户拜年吗?大数据时代,无论你是否认同技术丰富了人类的情感,技术的出现,都让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一个学生考试得了78分,这只是一个“数字”;如果把背后的因素——家庭背景、努力程度、学习态度、智力水平等与78分联系在一起,就成了“数据”。大数据与传统的数据相比,有非结构化、数据量巨大、数据分析由专家层变化为用户层、大量采用可视化展现方法等特点,这些特点正好适应了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学习变化。目前教育变革的讨论,过多集中于在线教育(远程、平板、电子、数字),这正像任何一种科技让人们最先想到的都是偷懒的哲学,自动化时代最先想到的是卓别林电影中的自动吃饭机,多媒体时代最先想到的是游戏。在线教育本身很难改变学习,在这场教育革命的浪潮中,由在线教育引发的教育从数字支撑到数据支撑的变化,却是很多人没有在意的巨大金矿。
教育环境的设计、教育实验场景的布置、教育时空的变化、学习场景的变革、教育管理数据的采集和运用,这些过去靠“拍脑袋”或者理念灵感加经验的事情,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变成一种数据支撑的行为科学。教育将成为继经济学之后,一门不再靠理念和经验传承的社会科学,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将变成一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
目前的经济社会,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的大数据时代,人与机器的主流社会关系逐渐转向人与数据之间的关系,若干年后社会的竞争将以服务和创新为核心,然而我们今天的教育还受制于减少犯错和标准化的“魔咒”。大数据教育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标准化的教育将转向网络完成,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将主要由学校承担:越来越小的班级、越来越近的学校、越来越聚焦的教育支持、越来越个性化的培养方式。这将使教育摆脱工业化时代的模式。
5.下列关于大数据教育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工业化时代的教育标准化地培养人才,导致人才的个性和创新性不足,这样的弊端直接催生了大数据教育。
B.大数据教育的特点是非结构化、数据量巨大、数据分析由专家层变化为用户层、大量采用可视化展现方法等。 
C.以数据支撑为标志的大数据教育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社会效益,但不少人没有对它给予应有的关注。
D.大数据教育将不再是靠理念和经验传承的社会科学,而会成为继经济学之后的第二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
5.C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注意锁定答题区域,逐一筛选。A项,由原文第一段最后一句话可知,技术的出现不可逆转地影响着大数据教育。传统教育的弊端与大数据教育的产生之间没有因果关系。B项,张冠李戴,由原文第一段中的“大数据教育将呈现另外的特征:弹性学制、个性化辅导、社区和家庭学习、每个人的成功”与第二段中的“大数据与传统的数据相比,有非结构化、数据量巨大、数据分析由专家层变化为用户层、大量采用可视化展现方法等特点”等语句可知,选项说的是大数据的特点,而非大数据教育的特点。D项,偷换概念,原文说的是“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将变成一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而非“第二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用排除法可得出答案。
6.下列不属于大数据将给教育带来的变化的一项是(  )
A.教育环境的设计、教育实验场景的布置、学习场景的变革、教育管理数据的采集和运用等由数据支撑。
B.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甚至他们与家长、社区交流的大量信息得以处理为数据,可以丰富教育资源。
C.将优质课堂教学资源传送到教育发展滞后的学校,学生们在校即时同步学习,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
D.累积足够的学生个体信息并据此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从而最大可能地实现每个人的进步与成功。
6.C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C项,答非所问,本句所述内容是那种靠“拍脑袋”或者理念灵感加经验的在线教育,不是大数据将给教育带来的变化。答案区域在第三段。A、B、D三项分别在文中第三段第一句、第一段倒数第二句、第一段第三句中有所提及。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数据教育”中的“数据”不是孤立的“数字”,而是对数字及其相关资料、信息进行处理所形成的“数据”。
B.大数据教育时代,随着教育时空的变化、学习场景的变革,情感交流和思想教育将会出现新的情况。
C.工业化时代的教育培养的少犯错和标准化的人才,难以适应后工业化大数据时代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D.大数据教育由网络完成标准化教育,而学校主要承担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工作,教师需求量将大为减少。
7.D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等能力。D项,“大数据教育由网络完成标准化教育”错误,原文是“……标准化的教育将转向网络完成”;“教师需求量将大为减少”于文中无据。答题区域在最后一段。
 [2014·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也称为未明言知识。所谓显性知识,即能够用各种明言符号加以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传的知识。波兰尼认为,我们知道的要比我们所能言传的多,表明了隐性知识的存在。
波兰尼提醒我们不要把隐性知识理解为神秘经验,隐性知识只是难以用语言来充分地表述,而不是说对这类知识绝对地不能言说。波兰尼绝不只限于承认隐性知识的存在,他更主张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在波兰尼看来,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即领会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
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体中的、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知识,隐性知识以个体内在携带的“意会模型”为中心,这些意会模型是概念、形象、信仰、观点、价值体系以及帮助人们定义自己的世界的指导原则。隐性知识也包含一些技术因素,包括具体的技能和专门技术以及来源于实践的经验。
野中郁次郎也认为有两种不同的知识,即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因此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隐性知识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内容有十分特殊的含义。隐性知识包括信仰、隐喻、直觉、思维模式和所谓的“诀窍”(如手工匠掌握的特殊技艺)。
隐性知识的概念最早是由波兰尼提出的,野中郁次郎借用了这一概念,但与波兰尼有所不同。野中郁次郎使用隐性知识一词代表的是难于表达的特殊知识,而波兰尼所指的隐性知识是指以理解一切行动为背景的知识,也即一切知识根植于隐性知识。关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关系,野中郁次郎与波兰尼的观点也有差异。有学者说,在野中郁次郎看来,二者的关系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而在波兰尼看来,则是“同一硬币的两面”。
6.下列对波兰尼关于隐性知识的表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隐性知识是指那些难以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表述的知识,例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
B.隐性知识并不是什么神秘经验,但要想充分地言说它,也是很不容易的。
C.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掌握它的目的在于领会与重组经验。 
D.隐性知识包含个体内在携带的概念、形象、价值体系等,以及帮助个体定义自己的世界的指导原则。
6.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含义。C项,原文为“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即领会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只是解释了这种“理解力”的内涵,并没有说明其目的,而C项中却转述为“掌握它的目的”,属于偷换概念。
7.下列对野中郁次郎关于隐性知识的表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野中郁次郎借用了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概念,但没有形成他自己独立的学说。
B.隐性知识的内容具有十分特殊的含义,在极少数情况下可以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
C.隐性知识主要是长期积累的主观知识,因而“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D.个人的信仰、特殊的技艺和隐喻、直觉及思维模式,都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
7.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含义。A项,野中郁次郎“没有形成他自己独立的学说”错,属于无中生有;B项,原文中说“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此处表述为“在极少数情况下可以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范围扩大;C项,原文说的是“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因此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选项中的表述属于强加因果。
8.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波兰尼认为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显性知识根植于隐性知识。
B.波兰尼强调隐性知识是以理解一切行动为背景的知识,而野中郁次郎则强调隐性知识高度个人化和难于表达的一面。
C.波兰尼和野中郁次郎都认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依据本文内容提取三个关键词,应为“波兰尼”“野中郁次郎”“隐性知识”。
8.C [解析] 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原文为“在野中郁次郎看来,二者的关系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而在波兰尼看来,则是‘同一硬币的两面’”。
[2014·浙江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视觉文化在现代引起了很多学科领域的学者的重视,艺术家、社会学家、美学家、哲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尝试理解这一文化现象。
从事某一艺术领域创作与研究的艺术家和学者,较早地关注视觉文化。虽然他们从事艺术创作与研究的领域不一,但是他们都认为视觉观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英国著名的美术理论家、艺术家贡布里希认为,看就是图式的透射,一个艺术家决不会用“纯真之眼”去观察世界,否则他的眼睛不是被物象所刺伤,就是无法理解世界。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上海同济大学从事艺术设计的一位教授,看到世贸大楼被袭击而倒下的画面,他感觉:“双子大楼象征着男人,它的倒塌就像一个男人被摧毁了,这将是美国永远的痛。”这是多么独特敏锐的视觉感受!
关于视觉文化,对世界产生相当影响的美国学者阿尔温·托夫勒在他的成名作《第三次浪潮》中,用“三种文盲”的概念给予了最好的解释。他说,随着社会的演进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将产生“文字文化文盲、计算机文化文盲和影像文化文盲”。文字文化文盲是农业社会的产物,而计算机文化文盲、影像文化文盲则是工业社会,特别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
文艺美学家对视觉文化的论述更为系统。在这方面,英国的文艺美学家伊格尔顿大声疾呼,我们正面临着一个视觉文化时代,文化符号趋于图像霸权已是不争的事实。图像的生产深刻地涉及现代社会的政治、科技、商业、美学四大主题。
中央电视台某年度全年的广告收入近90亿元,而世界著名的传媒集团维亚康姆的MTV一个频道当年的广告收入就接近这个数字,这让许多人不解:为什么一个仅是播放MTV的频道会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这就是视觉文化社会带来的必然结果。它所反映的深层问题是,在视觉文化时代,人们需要一种视觉快感。MTV从时间转向空间,从深度转向平面,从整体转向碎片,这一切正好契合了视觉快感的要求。
哲学家们在这方面的论述就可以称得上有些振聋发聩了。当然,这种振聋发聩效应的获得绝非是学术“呐喊”所致,而是学术“深刻”所在。
海德格尔在上世纪30年代就曾说过: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世界图像时代……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
法国哲学家居伊·德波在《景象社会》一文中,大胆宣布了“景象社会”的到来。尔后,他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奠定了他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地位,他认为世界转化为形象,就是把人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在景象社会中,视觉具有优先性和至上性,它压倒了其他感觉,现代人完全成了观者。
(选自孟建《让眼睛学会思考》,有删改)
8.下列对同济大学那位教授的视觉感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种视觉感受是观看者以专业的敏锐视觉来感受世界的结果。
B.双子大楼被袭击而倒下的画面深深地刺伤了这位教授的双眼。
C.世贸大楼的标志意义是这位艺术设计教授理解美国疼痛的关键。
D.这种视觉感受现象可以看作是贡布里希所指的“图式的透射”。
8.B [解析] 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同济大学教授这个例子出现在文章第三段。第二段结尾说“一个艺术家决不会用‘纯真之眼’去观察世界,否则他的眼睛不是被物象所刺伤,就是无法理解世界”,而第三段开头强调了上海同济大学的这位教授是“从事艺术设计”的,所以,B项说“……画面深深地刺伤了这位教授的双眼”,与第二段结尾的阐述相悖了。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本文认为视觉文化时代的视觉观看,是一个需要系统研究、深刻反思的复杂文化现象。
B.本文引入多个学科的知识,从多维视角来考察视觉文化与现代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联系。
C.随着社会的演进和科技的发展,后工业社会必然产生只有“纯真之眼”的影像文化文盲。
D.为了商业利益,视觉文化时代的图像生产必须平面化、碎片化,才能契合视觉快感要求。
9.D [解析] 考查信息的筛选。根据第六段结尾提到“MTV从时间转向空间,从深度转向平面,从整体转向碎片,这一切正好契合了视觉快感的要求”,它不代表对所有图像生产的要求;而且选项D中遗漏了“空间化”这一要求。
10.文中既说视觉文化中的观看是“主动发现的过程”,又说“景象社会”把“人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答案] ①两种说法是从个体和社会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说的,所以不矛盾。
②“主动发现”是指个人可以通过学习,主动以图式透射来观察、理解世界。
③“被动的行为”是指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画面平面的、碎片化的特点,加上视觉的优先性和至上性,现代人完全成了观者。
[解析] 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整合、理解分析。解答这类题目的一般解题方式为,要先思考不同事物或现象之间的谈论角度,角度不同,是证明不同说法之间不存在矛盾的基本条件。之后要结合文章信息或者自身的理解对不同说法的角度进行具体说明。就“主动发现的过程”这一角度而言,相关解说可以在第二段中筛选;关于“被动的行为”的特性解说出现在第六段和最后一段。
[2014·重庆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瑞士数学家、物理学家欧拉善用简洁的函数表达真理,欧拉公式至今仍被认为是最具美感、最有魅力的公式之一。他还曾写下《音乐新理论的尝试》,将数学与艺术美结合在一起。 这位天才给后人有益的启示:探究真理的动力中饱含着对美的追求,科学之美可诱发出科学家无限的创造力。
尽管科学家们对科学美的阐述大多是零散的、即兴的,但不难看出他们对科学之美的肯定和重视。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中“读出音乐般的美妙”,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从达尔文《物种起源》中“见出生物世界无与伦比的统一之美”。科学家杨振宁则用高适在《答侯少府》中的诗句“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来描述狄拉克的反粒子理论带来的精神震撼。他还以虹与霓为例描述科学之美:小时候看虹和霓,被极美的表面现象所吸引,长大懂得测量后发现这种现象的物理原因,体会到了一种极深层的理论架构的美。
在这些大科学家眼里,科学美是自然和谐之美的映射,是人们发现自然之秘而产生的自我超越感,是从科学和谐统一的思想中产生的愉悦自由的心理体验,是促使他们勇攀科学高峰的重要原动力。
科学美还包括审美直觉和审美灵感,不少科学家在科学创造过程中最初的选择,往往是依靠审美直觉来完成。比如狄拉克的“单磁核”假说,就是从磁与电共有的对称美中获得启示, 后来被实验证实;物理学家卢瑟福探索原子结构时有种直觉,感到原子核是一颗“小太阳”;哥白尼在观察太阳系运动时这样描述:“太阳乘坐宝座率领着它周围的行星家族。”正是这些审美想象,启发了科学家的灵感,引导着他们前往成功的彼岸。
反观我们的现实,科学美却被有意无意地冷落甚至剥夺,近乎一件奢侈品。备受推崇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已异化为机械的题海战术,孩子们很难在大量做题中享受数学的韵律之美。 在科研领域,不少人急功近利,失去了探寻更高层次的科学美的机会。
正如但丁所说,美是真理的光辉。漠视科学的美感,就很难探寻到真理的内核。在教育中,如果先让孩子欣赏“虹与霓”的现象美,再引导他们去探究背后的科学原理,是否更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在科研中,少一些功利,多一份对美的追寻之心,把单调枯燥的实验变成美的探险,或许更容易到达真理的彼岸。在科普活动中,多一些日升月落、星辰闪耀、火箭腾空而起的美感体验,可能会让普通人更加崇尚自然、走近科学。
科学本来就是美的,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应是充满新奇体验的美的旅程。
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科学美”内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科学家探究科学真理对极深层理论架构的美的体会和感悟
B.自然和谐之美的映射和科学家发现自然之秘而产生的自我超越感
C.研究科学过程中受审美直觉和审美灵感启发产生的审美想象
D.促使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追求美、探索美的重要原动力
5.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A、B、C三项揭示的是“科学美”的内涵,而D项说的是“科学美”的作用。
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关于科学成果的表述符合原意的一项是(3分)(  )
A.欧拉的《音乐新理论的尝试》以数学美与艺术美的结合呈现了科学美
B.欧几里德的数学专著《几何原本》具有音乐般的美妙品格
C.狄拉克的反粒子理论具有唐诗“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般的境界
D.狄拉克的“单磁核”假说经实验证实出磁与电共有的对称之美
6.B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理解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重在根据选项内容比照原文中的有关句段进行理解。B项比照第二段第2句“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中‘读出音乐般的美妙’”,说明了“《几何原本》具有音乐般的美妙品格”,表述符合原意。A项比照第一段第2句“他还曾写下《音乐新理论的尝试》,将数学与艺术美结合在一起”,原文只表述了《音乐新理论的尝试》将数学与艺术美相结合,并没有说呈现了科学美,属于无中生有。C项比照第二段第3句“科学家杨振宁则用高适在《答侯少府》中的诗句‘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来描述狄拉克的反粒子理论带来的精神震撼”,原文说用高适的诗句来描述狄拉克的反粒子理论带来的精神震撼,并没有说反粒子理论具有这样的境界。D项比照第四段第2句“比如狄拉克的‘单磁核’假说,就是从磁与电共有的对称美中获得启示,后来被实验证实”,原文表述的是这一假说是从磁与电共有的对称之美中得到启示,而不是通过实验去证实它具有磁与电共有的对称之美。
7.作者说,学习数学时机械的题海战术很难让人享受到数学的韵律之美,你赞同吗?结合原文提供的信息说明理由。(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答案] (1)赞同。
(2)美是真理的光辉,学习数学会有韵律美的体验和感悟。
机械的题海战术是急功近利的表现,使孩子们失去了探寻科学美的机会。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的句子的理解,属于结合语境,筛选整合信息题。先回答赞同或不赞同,再说明理由。根据原文信息可以肯定学习数学会有音律美的体验。第五段的最后一句提出“在科研领域,不少人急功近利,失去了探寻更高层次的科学美的机会”,而机械的题海战术,同样是急功近利的表现,它也使孩子们失去了探寻科学美的机会。
 
(十七)2014·温州第一次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9分)
汉代诗歌中真正有价值的,要数乐府歌诗和文人古诗两大类。前者的多向探索,恰好为后者的定格定型创造了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乐府歌诗在两汉诗歌的整个转型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中介作用,而转型的结穴点则落到了文人古诗身上。
乐府歌诗在古典诗歌意象艺术演变史上有其标志性的意义,主要一点便是传统“比德式”思维模式的解体。秦汉以后,新兴官僚政治以“外儒内法”为指导方针,礼教人伦的全面控制能力有所减弱。尤其民间社会里普遍关注的是各种民生现象,所谓“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恰当地显示了民间歌咏所产生的动力机制。正是在这一心理机制的广泛作用下,“因物兴感”的意象思维活动才得以突破“比德式”的框架顺畅地运行,人的活生生的情意体验亦能自由地转化并结晶为诗歌意象,这便是意象艺术开始发达于两汉乐府歌诗的原因。
不过,以乐府歌诗为代表的古典诗歌意象艺术,在形态上仍是不够完整的。最能体现乐府特色的叙事诗,通常以人物、故事、场面为表现重点,写作主要依靠“模仿”(叙述和描绘的艺术),而非“意象”。至于说理诗,其打动读者的方法往往凭借比喻、夸张、对比、排偶等修辞手段及采用格言警句来阐述道理,有一定的形象性,也称不上真正的意象。乐府歌诗里较能体现意象艺术的,主要是抒情类作品,而其情意内涵似乎还缺少生命意识的清醒反思。
现在来看文人古诗。文人创作群体的自觉即意味着诗的自觉时代的到来,而文学形态的诗造就了诗的文学体式,那就是五言诗体。就声律而言,五言诗以“二/二/一”的音响组成节拍,化板重为灵动,变平实为流走,加以奇字句的结末一拍有半个音阶的休止符,正好便于间歇顿宕。这种在整齐中寓有变化错落之致的声律,与汉语以单音节为基干的语言文字性能恰好相适应,故而五七言诗体终能发展壮大成为古典诗歌的主导形式。从语句表达功能着眼,“三字尾”作为意群的组合,天然地适应于单音节词与双音节词的自由搭配,进而将整个五言句明晰地划分为“二/三”两个意义段,于是一句诗便能顺畅地表述一个完整的语意单位。
文人古诗还促成了诗歌意象艺术的完形。意象艺术的完形,率先得益于先秦“比德式”思维的解体。与此同时,东汉中叶以后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更使敏感的下层士子产生了深刻的忧患意识,并普遍渗入到文人古诗之中。这些作品多表现游子思归的情愫,但不限于单纯思念亲人或感叹失意,常将个人命运提到“忧生”的层面上来思考,成为人的生命意识觉醒的重要标志。它让诗歌创作真正成了表达个体生命体验必不可少的艺术手段,而这正是诗歌意象艺术得以明确树立的前提。
(节选自陈伯海《唐前诗歌意象艺术的流变》,有删改)
【注】 “比德式”思维,由孔子开创,指的是自然物的性质特征与人的道德、品格、情操有相似之处,人对自然物的欣赏与赞美是因为自然物的某些特征能使人联想起某种美德。
1.下面不能说明乐府歌诗在两汉诗歌转型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的一项是(  )
A.乐府歌诗的多向探索,为文人古诗的定格定型奠定了基础。
B.乐府歌诗“因物兴感”的意象思维活动突破了“比德式”思维模式,并得以顺畅运行。
C.乐府歌诗的产生,缘于“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这一心理机制的广泛作用。
D.乐府歌诗里,人的情感体验结晶为诗歌意象,意象艺术开始发达。
2.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乐府歌诗中最有特色的叙事诗以叙述和描绘为主,并不能体现乐府歌诗在古典诗歌意象艺术演变史上的标志性意义。
B.与乐府歌诗作为民间歌咏没有自觉创作意识不同,文人古诗创作群体的自觉意味着诗的自觉时代的到来。
C.五七言诗终能成为古典诗歌的主导形式,其主要原因是奇字句特点带来的间歇顿宕使得诗歌声律整齐中寓有变化,错落有致。
D.五言诗能使一句诗顺畅地表述一个完整的语意单位,在于“三字尾”很适合作为意群的组合,与前面的双音节词一起形成“二/三”两个意义段。
3.根据文本,概括汉代诗歌在诗歌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七)1.C 【解析】 C项不是谈乐府歌诗的作用,而是谈乐府歌诗产生的动力机制。
2.D 【解析】 A 项,文中说“乐府歌诗在古典诗歌意象艺术演变史上有其标志性的意义,主要一点便是传统‘比德式’思维模式的解体”,而其表现之一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虽然乐府歌诗叙事诗主要采用“模仿”而非意象,但已经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B项,“乐府歌诗作为民间歌咏没有自觉创作意识”在文中没有依据。C项,“五七言诗终能成为古典诗歌的主导形式”的原因在于五七言诗“在整齐中寓有变化错落之致的声律,与汉语以单音节为基干的语言文字性能恰好相适应”。
3.【解析】 题干中的“汉代诗歌”其实就是指“乐府歌诗”。它的贡献主要集中在最后两段。第四段的“五七言诗体终能发展壮大成为古典诗歌的主导形式”。第五段的首句“文人古诗还促成了诗歌意象艺术的完形”,还有“成为人的生命意识觉醒的重要标志”或“真正成了表达个体生命体验必不可少的艺术手段”。把这些语句稍微整理一下,即可成为答案。
【答案】 ①促成诗歌意象艺术的完形(或“诗歌意象艺术明确树立”,或“突破‘比德式’思维模式”)。②使“五七言诗体”得以定格定型。③使诗歌创作真正成了表达个体生命体验的艺术手段(或“诗歌有了生命意识清醒反思的情意内涵”)。(共3 分,写出1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
 
(十八)2014·河南三市二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9分)
射箭,在古代是一种重要的生存手段,打仗、狩猎都少不了这一活动,因而古人将“射”列为“六艺”之一。《周礼·地官司徒第二·大司徒之职》中就有“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语句。操弓射箭,在今人看来充其量不过是一项专门技能,但古人却不是这样看的。从古籍记载可知,“射”在古代曾是选拔人才的标准,而这种标准的确立,主要是因为“射”不光是技艺,还是人的德行的体现。在儒家看来,“射”与“仁”“礼”是相关联的。故《礼记·射义》又云:“以立德行者,莫若射,故圣王务焉。”认为射法是人的德行所由生,又是人的德行所由见。
高超的射术,原本是勇气与技巧相结合的技艺。春秋时期,诸侯纷争,弓箭成为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兵器。正是在这样崇尚武力的时代,我们的古人有意将弓箭变成礼乐教化的工具,引导社会走向和平,射礼就此诞生。顾名思义,射礼是一种射箭的礼仪,它融合了比赛、礼乐和宴饮等内容,用于选拔、竞技、宴宾、致礼等活动。射礼作为周礼之一,也是古代的一种民间娱乐活动,讲究谦和、礼让,提倡“发而不中,反求诸己”,重视人的自省,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引导方式,也是华夏先民特有的寓教于射的娱乐方式。
古代的箭靶一般用兽皮制作,以较量射中并射穿为目的的比赛,称为“主皮之射”。孔子对这种光讲究力量的比赛很不以为然,认为它违背了“古之道”。《论语·八佾》说:“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意思是:比赛时射手能否射中、射穿靶子,主要取决于射手的体能,不值得看重;更应当注重的是射手的德行和修养。因而,儒家巧妙地抓住了射箭与礼乐的结合点,在保留比射的同时,赋予射箭新的灵魂。
射礼按规格分为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种。大射,是天子、诸侯举办盛大祭祀活动之前所行的射礼;宾射,是诸侯朝见天子或诸侯相会时举行的射礼;燕射,是天子、诸侯待客宴会时举行的射礼;乡射,是举行乡饮酒礼时所行的射礼,用以竞技、选贤等活动。
以乡射礼为例,它的比赛规则,完整地记录在《仪礼·乡射礼》中。这是一项非常正规而又礼貌的竞技活动,既有长度固定的射程,也有严格的比赛规则。乡射礼的比赛往往非常激烈,但是最后评价一名射手,不仅要看他能否射中靶心,还要看他形体动作是否合乎音乐节奏;此外,还要求礼让为先,即使输了也要保持良好的修养,尊重比赛规则并尊敬对手。在比赛后,负方喝罚酒,并向胜方射手行拱手礼,体现出君子之争的风度。《论语·八佾》中有“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的记载。其意思是: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要争,只有比箭了。开始射箭比赛时,参加竞赛的人先相互作揖,然后登堂比赛,比赛完后再走下堂来喝酒。看来,射箭也是古代士大夫经常开展的一项高雅的娱乐活动。
1. 下列关于“射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射礼融合了比赛、礼乐和宴饮等内容。在儒家看来,“射”与“仁”“礼”是相关联的,射法体现人的德行。
B.春秋时期崇尚武力,射礼的诞生使弓箭变成了礼乐教化的工具,引导崇尚武力纷争的混乱的社会走向了和平。
C.射礼是一种射箭的礼仪,也是华夏先民特有的寓教于射的娱乐方式,引导人们谦和、礼让、自省。
D.射礼不仅看重射手是否射中靶子,而且看重射手在此过程中所展示的德行和修养,赋予了射箭新的灵魂。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为“六艺”之一的“射”在古代不仅是一种重要生存手段,在打仗、狩猎中地位很重要,而且曾是选拔人才的标准。
B.“射”不仅是一项专门技能,而且是人德行的体现,古人用既有长度固定的射程又有严格的比赛规则的乡射来选贤。
C.乡射的比赛大都非常激烈,比赛时射手能否射中靶子主要取决于射手的体能,孔子对这种讲究力量的比赛很不以为然。
D.融合了比赛、礼乐和宴饮等内容的射礼按规格分为四种,其中大射、宾射、燕射都与诸侯举办的活动有关。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射礼用于选拔、竞技、宴宾、致礼等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的引导方式,它引导人们看重比赛过程中展现的良好修养。
B.乡射礼是一项非常正规而又礼貌的竞技活动,比赛往往非常激烈,但儒家看重射手的德行和修养,因此人们评价射手时不看比赛结果。
C.乡射礼要求礼让为先,射手即使输了也要保持良好的修养,向胜方行拱手礼并喝下罚酒,以此体现出君子之争的风度。
D. 射箭原是古代打仗、狩猎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的生存手段,射礼产生后,它又成为士大夫经常开展的一项高雅的娱乐活动。
(十八)1.B 【解析】 原文是“我们的古人有意将弓箭变成礼乐教化的工具,引导社会走向和平”,该项表述与原文不符。
2.C 【解析】 张冠李戴。原文是孔子对光以较量射中并射穿为目的的“主皮之射”很不以为然。
3.B 【解析】 曲解文意。原文是“乡射礼的比赛往往非常激烈,但是最后评价一名射手,不仅要看他能否射中靶心,还要看他形体动作是否合乎音乐节奏;此外,还要求礼让为先……”
 
(十九)2014·开封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9分)
书画装裱
书画装裱是伴随着书画创作产生和发展的一种特殊的工艺。
从现今保存的历史资料看,早在1500年前书画装裱就已经出现了,而且对于装裱浆糊的制作、防腐,装裱用纸的选择,以及古画的除污、修补、染黄等都有文字记载。在两晋时代,书画装裱进入初创时期,在选材、样式及技法上还并不完善。南北朝时,书画装裱有了初步发展,产生了卷轴这种装裱样式。唐代,以人物、山水、楼宇为题材的大幅绘画勃然兴起,书画装裱获得了很大发展,产生了挂轴和册页这两种新的装裱样式。五代历史非常短暂,但绘画艺术却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由于画绢幅面的扩大,大型绘画的创作就成为可能。一些作品成为屏风的装饰,而后人可能在屏风修理过程中,将其以单幅作品的形式进行装裱和收藏。
宋代书画名家层出不穷,书画装裱飞跃发展。宋代帝王十分喜好书画,在宫廷内设立翰林图书院,以奉绘事;同时又设立装裱书画的作坊,制定装裱书画的格式。此时,书画装裱工艺进入成熟阶段,装裱样式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著名的“宣和装”手卷。随着丝织技术的发展,各种质地花纹的织物为书画装裱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被广泛用作装裱材料。不过,著名书画家米芾认为:绢比纸耐磨,书画展开和卷起过程中二者的相互摩擦容易导致书画磨损。因而,他主张以纸来托裱书画,他的这种观点对后世书画的保存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代是我国绘画发展的重要时期,书画装裱也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明朝皇帝把仁智殿作为御用画院,并设立了专门从事书画装裱的机构。此时,江南地区出现了一批通晓诗文书画的文人雅士,文人画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以苏州为发祥地的“苏裱”开始兴起并广受推崇,书画装裱出现了“普天之下独逊吴中”的景象。在书画装裱样式方面,原有的手卷、册页等装裱样式更加完备,挂轴已经基本定型并开始普及,万历年间在挂轴的基础上,产生了对联这种新的装裱样式。在装裱理论方面,明代周嘉胄所著的《装潢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书画装裱理论著作。
书画装裱因为所在的地区以及使用的工具、材料的不同,加上装裱格调、工艺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清代出现的“京裱”与“苏裱”一起成为中国书画装裱的两个主要流派。“京裱”古朴庄重,讲求防燥、防裂;“苏裱”工艺精湛,用料考究,讲求防霉、防蛀。直至今日,这两个流派仍然影响着中国的书画装裱。
书画装裱能够更好地表现书画的艺术魅力,使书画得以长期保存,在繁荣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五牛图》《清明上河图》等珍贵名画能够幸存至今,很大程度上是经过装裱与修复的缘故。经过装裱的书画,牢固、美观,便于收藏和观赏。
1.下列关于书画装裱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画装裱是一种特殊工艺,与书画创作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装裱浆糊的制作、防腐以及装裱用料的选择在我国很早就有文字记载。
B.两晋时代,书画装裱在选材、样式及技法上不够完善;到了唐代,大幅绘画勃然兴起,书画装裱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产生了新的装裱样式。
C.五代时期,虽然对大型绘画创作只能以单幅作品的形式进行装裱,但这一时期的书画装裱工艺对后世的影响还是很深远的。
D.书画装裱很好地表现了书画的艺术魅力,不仅对书画的观赏和保存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对传统文化的繁荣也有独特的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南北朝的卷轴到唐代的挂轴和册页,再到宋代的“宣和装”手卷、明代的对联,这说明书画装裱的样式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B.随着丝织技术的发展,各种质地花纹的织物为书画装裱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这种装裱材料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C.明代江南地区文人画的发展促使“苏裱”兴起并广受推崇,可见,书画创作的繁荣对于书画装裱的发展和兴盛至关重要。
D.周嘉胄的《装潢志》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的书画装裱理论著作,也是我国书画装裱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和明代都设立了专门装裱书画的机构,书画装裱得到了飞跃发展,可见,统治者的重视对书画装裱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B.书画装裱之所以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是因为地区不同,使用的工具、材料不同,各地区的装裱格调、工艺也有一定的差异。
C.清代出现的“京裱”和“苏裱”,一个以古朴庄重见长,一个以工艺精湛著称,两者对书画装裱工艺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D.米芾以纸来托裱书画可以减少磨损的观点对后世影响很大,《五牛图》《清明上河图》等名画都是采取这种装裱方式完好保存至今的。
(十九)1.C 【解析】 “只能以单幅作品的形式”“但这一时期的书画装裱工艺对后世的影响还是很深远的”表述有误。
2.B 【解析】 “这种装裱材料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理解有误。
3.D 【解析】 “《五牛图》《清明上河图》等名画都是采取这种装裱方式完好保存至今的”文中无据。
 
(二十)2014·商丘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9分)
我国中秋“赏月”、吃“月饼”的习俗,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中秋最早只是“祭月”节令,“赏月”大约是从东汉开始形成。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我国古代在每年庄稼收割的八月,人们都要举行祭月的仪式,以祈祷丰收。《礼记》言:“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即指当时帝王“秋天祭月”的一种特殊礼制。据史书记载,在秦汉之前,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至唐代,皇亲国戚和达官显贵们将祭月礼制进一步深化,把“祭月”与“赏月”逐渐融为一体,每年月到中秋,帝王“对酒当歌”,骚人“吟诗作画”。安史之乱以后,祭月和赏月之风迅速从官宦之家进入民间。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已经流行,到北宋初年,朝廷正式设立中秋节。《宋史·太宗记》中“以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和“中秋节食玩月羹”“民间争占酒楼玩月”等记载,已经描绘出中秋节的赏月情景。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对此记述颇详:“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也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赏月之余,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漂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宋朝《新编醉翁谈录》还记述了拜月之俗:“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愿: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目如皓月。”明清两朝赏月,“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拱而拜”。明朝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云:“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形象地写出了当时的盛况。
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馀》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明《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中秋月圆时,平民百姓都常用自己精制的圆形夹馅的甜饼来祭祀月神,借以表达对月亮神的尊敬;祭祀之后,全家老少分吃,如有家人未归也要留下一角,以示全家团圆。后来这种圆形的甜饼即演变为“月饼”。
关于“吃月饼”,历来说法不一。有一种说法是为纪念元代末期高邮人张士诚在圆饼中夹小纸条串联民众在中秋之夜起义抗元,才开始吃月饼。实际上唐代以来随着中国的统一和疆域的扩大,人们慢慢摆脱了以前的封闭状况,人口流动性增大,“居家团圆”已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享受到的。李白《静夜思》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表达了他远在异地的思乡之情。“团圆”对于人们来说日显珍贵。赏月、吃月饼也更多地融入了感情色彩。
1.下列关于“中秋赏月”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历史上看,中秋“祭月”早于“赏月”,秦汉之前就有“祭月”的礼制,而“赏月”大约从东汉才开始形成。
B.随着祭月礼制的进一步深化,魏、晋至唐代,皇亲国戚和达官显贵们将“祭月”与“赏月”逐渐融为一体。
C.文人士大夫在中秋赏月之余,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苏轼《水调歌头》、李白《静夜思》等。
D.唐代已经流行中秋赏月的风俗,北宋时朝廷正式设立中秋节,中秋赏月之风日盛;明清时赏月活动仍盛行不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礼记》中记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是指当时帝王祭日祭月的一种特殊礼制,既表达对日月的尊敬,也含有美好的期盼。
B.中秋“祭月”与“赏月”起初只是社会上层的事情,每年月到“中秋”,帝王“对酒当歌”,骚人“吟诗作画”。
C.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对当时人们中秋节的赏月情景做了详细描述,无论穷富,普天同庆,有的甚至通宵达旦。
D.明代开始把中秋节称作团圆节,并以月饼象征团圆,据《帝京景物略》的记载,这种团圆多指夫妻之间的团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祭月”发展到“赏月”,是皇亲国戚、达官显贵们将祭月礼制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也是从社会礼制走向民间习俗的过程。
B.通过史料记载可以看出,从宋至明清,在赏月的同时,人们还都有拜月的习俗,这使中秋节增加了文化的气息。
C.月饼起初是一种精制的圆形夹馅的甜饼,在中秋月圆的时候,平民百姓常用它来祭祀月神,借以表达大家对月亮神的尊敬。
D.唐代以来,随着中国的统一和疆域的扩大,人口流动性增大了,亲人之间分离的几率也增加了,“团圆”对人们来说就日显珍贵。
(二十)1.C 【解析】 李白《静夜思》并非中秋赏月之余的作品。
2.D 【解析】 并不是到明代才“以月饼象征团圆”,《帝京景物略》的记载并不能说明“这种团圆多指夫妻之间的团圆”。
3.B 【解析】 拜月的习俗与“使中秋节增加了文化的气息”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责编:刘卓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