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首先,假言命题“P→Q”等价于“非Q→非P”。
比如:“如果某人是天津人,那么一定是中国人”,可翻译为“天津人→中国人”,即P→Q。若已知“某人不是中国人”,则一定可推出“某人不是天津人”,可翻译为“不是中国人→不是天津人”,即“非Q→非P”。可见,“P→Q”与“非Q→非P”是等价命题,同真同假。很多小伙伴会把这个推理规则称为“肯前推肯后,否后推否前”,在题目中会如何体现呢,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
例:一本书要成为畅销书,必须有可读性或经过精心的包装。
如果上述判定成立,则下列哪项为真?
A.大多数人喜欢有可读性的畅销书。
B.没有经过精心包装的书一定不是畅销书。
C.有可读性的书一定是畅销书。
D.没有可读性又没有精心包装的书一定不是畅销书。
答案:D。
解析:题干逻辑关系为:畅销书→有可读性或者经过精心包装。D项逻辑关系为:没有可读性且没有精心包装→不是畅销书,是题干的逆否命题“非Q→非P”,所以正确。
另外,假言命题“P→Q”等价于“非P或Q”。
这个等价cp是怎么被捆绑的呢?首先,我们先回顾一下假言命题的矛盾,“P→Q”与“P且非Q”互为矛盾,“P且非Q”的矛盾又是谁呢?——非P或Q。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矛盾的矛盾就是等价,所以“P→Q”和“非P或Q”是等价命题,同真同假。这个等价cp虽然不是考试中的常客,但我们依然可以提前掌握,做到未雨绸缪,接下来我们看一看题目中是如何体现的~
例: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以下哪几句话与题干中的句子等价:
(1)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
(2)除非经历风雨,否则不能见到彩虹
(3)经历了风雨,或者不能见到彩虹
A.(1)
B.(1)(2)
C.(2)(3)
D.(1)(2)(3)
答案:D。
解析:题干逻辑关系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可翻译为“不经历风雨→不能见到彩虹”;(1)出现关联词“只有…才…”,后推前,可翻译为“见到彩虹→经历风雨”,即“非Q→非P”,与题干等价;(2) 出现关联词“除非…否则不…”,后推前,可翻译为“不经历风雨→不能见到彩虹”,即“P→Q”,与题干等价;(3) 可翻译为“经历风雨或不能见到彩虹”,即“非P或Q”,与题干等价。因此与题干等价的是(1)(2)(3),选D。
责编:刘曦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