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媒介素养内涵分析
媒介素养的内涵应该包括认识大众传媒、使用大众传媒、对大众传媒的批判三个部分。
一、对媒介性质、功能的认识
在信息社会里,认识媒介将会成为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青少年作为将来社会文化精英的受众群体之一,能否较正确地认识大众媒介,能否完整和较客观地评价媒介的性质、功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如果想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首先要在对媒介认识的基础上,发现信息对自己或对社会的意义。
二、媒介接触使用情况
传播学认为,文化水平的高低在选择何种媒介类型上有比较明显的作用,文化程度高的会较多选择印刷媒介。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在媒介选择上体现出一般的文化水准。在城乡青少年经常接触的媒介中,网络在青少年人群中正日益普及,手机短信的接触率超过了广播和录音带、影像(碟),“拇指族”在青少年中规模庞大。在媒体接触上青少年表现出自由、开放心态,他们对新兴媒体接受能力快但又并不抵制传统媒体,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立体式、多渠道地获取信息。
三、媒介批判能力
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大众传媒中经常存在着负面信息,即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的信息,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是衡量媒介素养的重要指标。
传播学认为,媒介信息是建构出来的“真实”。媒体所承载的内容并不全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而是经过刻意选择,常是许多因素相互融汇、碰撞的结果。人们根据各种媒介所提供的信息建构了关于这个世界的图像。我们对世界的观察与经验往往是以媒介为“媒介”,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媒介塑造了我们对世界的态度与看法。向公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帮助他们获得分析媒介内容的能力,并认识到媒介产品的商业功能和意识形态倾向,是使公众摆脱媒介腐蚀、正确使用和利用媒介的有效方法。
责编:郝悦皓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