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一、体温
在研究体温时通常将人体分为核心与表层两个部分。核心部分的温度称为体核温度;表层部分的温度称为体表温度。生理学或临床医学中所说的体温通常是指机体核心部分的平均温度。
1.体表层最外侧的皮肤的温度称为皮肤温度;
2.临床上利用红外线热影像仪检测手的温度可辅助诊断外周血管疾病;
3.临床上通常用直肠、口腔和腋下等部位的温度来代表体核温度;
4.体温在分析机体的体温调节反应时需要考虑平均体温的变化,即机体各部位温度的平均值。
二、体温的生理性波动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的体温可因一些内在因素而发生波动,但这种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
1.昼夜节律:清晨2~6时体温最低,午后1~6时最高;
2.性别:成年女性的体温高于男性,且排卵日最低;
3.年龄:婴幼儿不稳定、儿童高于成人、成人高于老人;
4.肌肉活动: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体温升高。
三、机体的产热反应与散热反应
1.安静时主要由内脏产热,约占总产热量的56%;
2.运动时,骨骼肌则成为主要的产热器官;
3.褐色脂肪组织在寒冷环境下发挥重要的产热作用,特别是在新生儿尤为重要;
4.寒冷环境下主要依靠战栗产热和加强非战栗产热来增加产热量,以维持体热平衡,使体温保持稳定;
5.散热的方式主要有:辐射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蒸发散热。
责编:刘曦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