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热点背景】
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同志透露了这样一组数据:最近三年,每年入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增量都在一亿左右,今年春节假期期间博物馆人气爆棚,7天假期4.15亿旅游人次,其中有40%以上走进了博物馆。还有记者在两会首场“委员通道”采访时提到,故宫举办的“紫禁城里过大年”活动非常火爆,一票难求……这些都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穿越时空的恒久魅力,也让人们为传统文化焕发新姿而感到振奋。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在当下,如何“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试想,如果传统文化失去了与时代的连接、缺少了与现代人的情感沟通和心灵默契,“仅止于几个人在书房中互相叹赏”,那和一堆零散的符号、呆板的素材又有什么区别?只有从“沉睡”中再出发,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才能涵养出更具时代特色的、富有创新力的文化自信。(源自《人民网》)
模拟试题:
2019年初,故宫举办的“紫禁城里过大年”活动非常火爆,让游客认识了真正的故宫,互联网+刺绣的文创产品十分独特,深受年轻人喜爱,“非遗”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中国民乐走向海外,让世界了解中国特色。当前,我国各地纷纷探索新方法,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表明主要态度:
作为一名中国人,看到我国的传统文化“活”了起来,不仅吸引了国人的高度关注还能够走出国门,展示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自信,让我觉得非常骄傲和自豪。
2.结合题干信息分析论证意义:
(1)传统文化“活”起来,是一种创新的体现。当前,不少地方通过越来越多的形式融通古今,突破创新,正是一次次的与当下实际的结合,才能让传统文化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让传统文化自身更加具有“时代感”更容易被年轻人所接受;
(2)符合当前人们内心深处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认同,随着国家的强大,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富足,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现在各个地方的创新举措,恰恰是满足了当前人们的精神需要;
(3)是传统文化走出去的一种体现,有利于延续中华文脉,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有利于让世界了解和认识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形成文化交流的正向循环。
3.提出对策:
(1)正确对待外来优秀文化,要做到既不简单拿来,也不盲目排外,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也就是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2)传统文化的发展,要真正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建立起联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只有更贴近现实、更贴近群众,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走进人们心中;
(3)积极开拓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充分激发传统文化发展的活力,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参与其中,做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4)政府鼓励并且支持传统文化创业创新项目,进行政策的扶持和倾斜,媒体进行积极广泛宣传,形成全民热爱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
(5)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扩充教师队伍,优化课程设计,使城乡新增劳动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
责编:刘曦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