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
1. 药物剂型:
不同给药途径药物的吸收速度不同,一般规律是静脉注射>(快于)吸入>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经肛>贴皮。
2. 联合用药与药物相互作用:
1)配伍禁忌药物在体外配伍直接发生物理性的或化学性的相互作用而影响药物疗效或毒性反应称为配伍禁忌。在静脉滴注时尤应注意配伍禁忌。
2)影响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1)吸收:空腹服药吸收较快,饭后服药吸收较平稳。
(2)血浆蛋白结合
(3)肝脏生物转化
(4)肾排泄
3)影响药效学的相互作用
(1)生理性拮抗或协同
(2)受体水平的协同与拮抗
(3)干扰神经递质的转运
(二) 机体方面的因素
1.年龄:小儿对药物较敏感;发育阶段,易受药物影响;小儿的药物代谢清除率较高;老年的器官功能降低,对药物敏感性增高。
2.性别:药物反应和药物代谢酶活性有性别差异。酒精在女性代谢较性慢(女性更易发生中毒反应);女性对特非那定(抗组胺药)的心脏毒性更敏感;激素作用:雌、孕激素抑制药物代谢?女性对药物的清除能力多比男性弱,如女性利眠宁T1/2为男性的2倍。
3.体重和肥胖:影响分布容积;影响清除率。
4.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
5.安慰剂效应:源于医患关系、治疗手段和医生对病人的心理影响;有效达30%以上,疼痛、咳嗽、焦虑、紧张、感冒等。心绞痛和心衰的控制有效;不良反应30%,嗜睡、头晕、乏力、注意力分散、恶心、口干,腹痛、腹泻、白细胞等。
6.药物反应变异:致敏反应:药物性变态反应;耐受性:机体对药物反应性;耐药性: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
7.遗传因素:遗传是药物反应的决定因素。
责编:刘曦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