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心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标志物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检验的学习当中,我们所涉及到的与心脏相关的疾病就只有一个——急性心肌梗死。所以在考试中,所有与心脏疾病相关的酶,都是围绕着这个疾病进行考察的,接下来就对常见的心肌酶进行鉴别。
1.传统的心肌酶谱:包括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其中,AST在学术界已不主张其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志物,现主要应用于肝脏疾病的检测中。
LD:正常人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顺序应该是LD2>LD1>LD3>LD4>LD5,而在急性心肌梗死时为LD1>LD2>LD3>LD4>LD5。
CK:CK同工酶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均高于CK,故目前临床倾向于用CK-MB替代CK作为心肌损伤的常规检查项目。AMI时,CK-MB,4-6小时开始增高,9-24小时达峰,48-72小时恢复正常。故CK-MB可作为AMI早期标志物。
2.心肌肌钙蛋白:包括cTnI、cTnC和cTnT,其中与心肌损伤相关的主要为cTnI和cTnT。考试时常出现下列几种问法:
1)检测心梗的首选标志:cTn
2)能检测微小损伤的心肌标志:cTn
3)特异性和敏感性最高的心肌损伤标志:cTn
4)AMI的确诊标志物:cTn
5)AMI时增高幅度最大的为:cTnT(可达30-200倍)
6)AMI时升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是:cTnI和cTnT
3.肌红蛋白:在AMI后0.5-2小时开始升高,是AMI出现最早的标志物,在胸痛发作2-12小时内,Mb阴性可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同时,Mb也是半衰期最短的心肌标志物。
责编:刘曦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