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军队文职招聘必备口腔医学资料整理:三种基本颌位的关系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20-03-19 15:48:45
(一)颌位颌位指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或颅骨的位置关系。由于下颌骨位置的变化,可产生不同的颌位,其中有重复性、又有临床意义的有三种颌位(牙尖交错位、后退接触位、下颌姿势位)和正中关系。1.牙尖交错位:牙尖交错(牙合)时下颌骨的位置称牙尖交错位,也称牙位。当牙尖交错(牙合)位于正中时(可称为正中(牙合)时),此位也称为正中(牙合)位。上、下牙的牙尖交错位是不稳定的,它会因(牙合)面磨耗,牙齿位置的改变以及牙齿的缺失等,产生适应性的改变。该位置因牙尖交错(牙合)而存在,又称为“牙位”或者最大牙尖交错位。2.后退接触位:从牙尖交错位下颌可以向后移动约1mm,此时,前牙不接触,只有后牙牙尖斜面部分接触,髁突在下颌窝的位置是下颌的生理性最后位,不能再向后退,从此位置开始下颌可以作侧向运动和单纯铰链运动。下颌的这个位置称为后退接触位。后退接触位与正中关系(牙合)两者确定的方法不同,但后退接触位也是髁突在下颌窝中最上、最前(最中)位时发生上、下牙咬合接触的(牙合)关系,因此,一般认为与正中关系(牙合)是同一位。3.下颔姿势位:曾称为息止颌位。当头直立位,口腔在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的时候,下颌处于休息状态,上、下颌牙弓自然分开,从后向前保持着一个楔形间隙,称为息止(牙合)间隙,也称为自由间隙,约为1~3mm。此时下颌所处的位置,称为下颌姿势位。(二)三种基本颌位的关系1.牙尖交错位与后退接触位(正中关系(牙合))的关系(1)协调关系:有两种情况:①两者为同一位置,约有10%的人从牙尖交错位不能向后退,后退接触位与牙尖交错位为同一位。②由牙尖交错位保持牙接触向后下退达到后退接触位,或者确定正中关系(牙合)(后退接触位)后能自如地直向前滑动到牙尖交错位(如有偏斜不超过0.5mm),其滑动距离多在0.5~1.0mm,这一距离称为长正中。人群中两位者约占90%,协调关系属生理性关系。长正中使下颌在进入牙尖交错位时的冲击力得到一定的缓冲,有利于咀嚼系统组织结构健康。(2)非协调关系:即下颌不能自如地由后退接触位(正中关系(牙合))直向前滑动到牙尖交错位,往往在滑动中发生偏斜,这属功能障碍性关系。非协调关系常成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潜在因素。两个位置间的距离可随年龄的增加、牙齿的生理性磨耗而逐渐增加,并可能使两个位置由不协调变为协调关系。2.下颌姿势位与牙尖交错位的关系由下颌姿势位通过主动肌肉收缩上提下颌达到初始的(牙合)接触时,下颌的位置为肌接触位(肌位)。正常情况下,肌接触位是与牙尖交错位一致。如果在闭合过程中遇到干扰,不能直接到达牙尖交错位,则为肌位与牙位不调,(牙合)便是不稳定的。在从下颌姿势位向牙尖交错位的移动过程中,如果向上的距离小于1mm,或有向后、向前以及出现左右方向的移动,则表明存在某些异常因素,以咬合异常和肌功能异常最为多见。(三)三种基本颌位的关系总结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