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我国传统养生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从历史记载,养生学的始萌至少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在甲骨文中可以发现有关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文字记录。
《吕氏春秋》中对人的认识,提出了“贵生”“重生”的思想。《吕氏春秋》云:“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贵生”,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养生”。《吕氏春秋》云:“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病无由至矣。”这里的“本”,就是“精神”。“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
老子、庄子:以为欲望太过能致疾损寿,主张清静养神。
孔子:则认为饮食起居与寿命有直接关系,他说:“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已取之也,夫寝处不适,饮食不节,劳逸过度者,疾共杀之。”
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首次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认识到人之生死寿夭非“天命”注定,这对养生学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秦汉至隋唐:这个时期,传统养生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充实。
魏晋至唐统一中国三百余年间:在意识修养方面,主张清虚无为,顺应自然;在具体方面,重视导引吐纳,甚而服食。
宋元时期:涌现的养生学家主要是金元四大家和陈直、邹铉、邱处机、王圭等,撰著了《养老奉亲书》《保生要录》《摄生消息论》《泰定养生主论》等大批养生专著,并继承发展了《黄帝内经》的养生思路,使传统养生学日臻完美。
明清养生学家:所推崇保养精、气、神为首务,寿夭与先天、后天有关等观点,并且涌现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养生读物。在养生学术理论方面,则首推张景岳,其次是李梃。
明朝李时珍:药学专著《本草纲目》对丰富发展饮食调养的论述,也有着无法估量的作用。
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年历史中,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帝国主义的入侵,使得养生学也濒于夭折,这一时期养生著作寥寥无几,其中主要的养生熟记是任廷芬的《延寿新书》、胡宣明的《摄生论》以及一些气功著作等。
责编:郝悦皓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