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解放军文职 > 解放军文职专业 > 护理学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护士与美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6-06 16:45:54
 护士与美
第一节普通美学基础
人都有爱美的天性,凡是热爱生活的人,总要表现出对美的渴望与追求,总是希望自己能以最完美的外在表现展示在世人面前。人在一生中总是在追求着美,创造着美,因而也就诞生了美学来研究美的有关概念和理论。美学作为研究人与现实之间审美关系的科学,它的产生离不开美,离不开人们审美实践的积累,离不开相关学科的发展。护理专业学生应掌握一些美学只是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使自己成为适应护理学科发展和人们健康需求变化的护理人才。
一、美的起源与构成
美是一种非自然现象,审美是人类的一种特权。鲁迅曾说:美为人而存在。也就是说,美总是与人类、人类社会有密切关系。要探究美的产生,也只能从它与人类、人类社会的关系中去寻找答案。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审美客体,即审美对象;二是审美主体,即审美者。二者构成审美活动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一)人类的社会实践创造了审美客体
1.劳动实践创造了具有形式美的工具  人类主要的社会实践是劳动,劳动工具的使用是人与猿相区别的标志。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只是一些天然的石块和树棍。随着劳动活动的深入,人们产生了改进工具的愿望,而每一次改进工具的活动,客观上都在进行着工具美的创造。在“北京人”时期,人们使用的石器还十分原始,往往只是将砾石稍加敲击修制,使其呈现薄刃或呈尖状器。因此,这时的劳动工具并为定型,也无具体用法的分工。而到了“河套人”和“周口店”时代,部分石器中已经出现了各种刮削器,并开始有健康的分类和比较固定的形状。到了“山顶洞人”时期,由于磨制和钻孔技术的应用,时期就更趋复杂化、多样化,也更整齐、规则和定型了。到了“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了异常规整均匀、晶莹、可爱的玉铲,那已经是象征权力的“权杖”了。事实证明,随着劳动工具的改进而带来的劳动效益的提高,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了普遍的概念:凡是形状规则、结构匀称、外表光华锋利的工具,不仅使用起来顺手,看起来也顺延,预示原始的物质产品——劳动工具的美就逐渐形成了。
2.劳动实践使生产动作、过程艺术化  劳动实践使整个生产过程、劳动动作由过去单纯的功利目的演变为同时具有审美目的。如爱斯基摩人为了捕捉海报,就假装海豹的样子,模仿海豹的动作,昂起头悄悄地向海豹爬去,待接近时再发起攻击,这样的狩猎方式捕获率较高。狩猎者模拟的这些动作,再现狩猎过程,创作了一种原始舞蹈。通过学习、操练、回忆、模拟物质生产活动,误导即能向其他成员传授狩猎技术,又可娱乐部落成员,协调、组织、集中原始人类的群体生活。北美洲的原始人甚至认为,一场野牛舞,哪怕只是在帐篷里进行的,也同样可以强迫野牛跑到猎人的狩猎圈中。这些原始艺术在当时本身就是作为劳动过程的一部分来进行的。
3.劳动实践使劳动产品审美化  原始居民在长期劳动实践中创造的各类产品,如房屋、陶器等,最初纯粹是为了实用。人们为了挡风避雨,最早是栖身洞穴,后来用石块、树皮、木头、茅草搭盖窝棚,逐步发展成了如鸟翼般的飞檐式宫殿,审美的程度得到加强。各类陶器本是为盛放各种物品而制作的,后来在上面竟增添了不少出于美观考虑的图案花纹,精美的彩陶就出现了。在河南仰韶文化和西安的半坡文化遗址中,陶器的造型、纹饰、图案异常丰富,有动植物花纹、几何图形,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美的魅力。正是长期的劳动实践促成了劳动产品由单纯的实用性到适用于审美相结合的转变。
(二)人类社会实践创造了审美主体
1.劳动实践改造了人自身的自然素质  在争取生存的漫长实践中,人的手越来越灵活自由,能不断地获得新的技巧以制造石器、骨器的工具。与此同时,人们在共同生活中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工具——语言,也因劳动需要而产生了。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的大脑就变成了人的大脑。据有关资料记载:类人猿的脑容量为350~650毫升,正在形成中的人(如我国的北京猿人)的脑容量平均为1075毫升,而完全形成的人(包括现代人)脑容量已经达到1400毫升。人脑与猿脑不仅有量的区别,更有质的不同:猿脑没有思维推理能力,而人脑是思维的器官,能产生意识,具有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的功能。
2.劳动实践养成了人的美感能力  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不仅培养了原始人在头脑中预先构成某种图形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基本的形式感。如原始人在对石器的加工钻孔中,发展了对圆的感觉;在磨制石器中发展了对光滑、匀称的感觉;彩陶的制作,发展了对色彩的感觉;石器与铁器的使用、制作,发展了原址人的质地感、整体感、节奏感。各种基本的形式感正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经代代相传、文化积淀,形式感已经内化为人的一种特定的心理结构与功能。马克思说:“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人类正是凭借着这种感受美和评价美的能力,才开始步入什么殿堂的。
综上所述,无论是审美客体,还是审美主体,都源于人的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
二、美的本质与特征
对美的本质与特性的理解,直接制约着人们的审美活动。因此,弄清美的本质与特性,不仅关系到美学理论的发展,关系到美的欣赏与创造,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与人生的进一步美化。
(一)美的本质
德国美学家歌德曾说:美和自然一样丰富多彩。从风景名胜到衣着打扮,从鸟语花香到乐于助人,生活中处处可见美的踪影。在各种美的事物背后,有没有一种决定其美与不美的内在特质?美的本质,即“美是什么”的问题,是千百年来无数学者探究的课题,是美学理论研究中最根本的问题,也是解决其它美学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但是探讨美的本质却有着许多的困难,首先从美的客体上看,美的现象的多样性掩盖了其本质的共同性。美的现象是无限丰富、无限复杂、无限多样的;日月星辰、高山流水、花草树木、走兽飞禽、诗文戏曲、琴棋书画,乃至人的行为、表情、语言、动作……美无处不在,而其形态、用途和发展规律又千差万别,要概括出所有美的事物的共同本质,就十分困难了。其次,从审美主体上看,对美的主观感受的差异性,掩盖着美的本质的共同性。对于科学认识来说,主观条件不起什么作用,它所反映的是自然物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固有属性。美感认识则不同,它在反映外界的过程中,主观条件起了很大的作用。不同时代、民族、社会形态、阶级、以及不同文化修养的人,由于各人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趣味的不同,对客观的事物,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感受。这种差异使得对美的本质的探讨成为理论难题。
1.历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  “美是什么?”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提出来了。关于美的本质有多种观点,这些观点对美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暴露了明显的弱点和缺陷。柏拉图认为具体事物的美,如美的姑娘、美的竖琴、美的汤罐、美的母马等,应与“美”本身区分开来。他在逐一否定了当时流行的一系列说法如“美在恰当”、“美是有用”、“美是有益”、“美是视觉的快感”等之后,感到要给“美”下一个定义实属不易,而不得不叹息:“美是难的。”古代的美学观点主要有柏拉图和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休谟和康德等人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费尔巴哈、狄德罗、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旧唯物主义观点等。综合起来,可以分为客观美论、主观美论、主客观统一论。
(1)客观美论:主张美是不依赖于人的客观现象。客观美论认为美在于事物本身,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美是事物的一种什么样的属性呢?有人认为是形式的“比例和谐”;有人认为是形体的感性特征:“小”、“光滑”、“色彩”、“鲜明”。我国美学界的代表人物蔡仪就认为“美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美的事物之所以美,是在这事物本身,不在于我们的意识作用。”客观论坚持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美在自然和社会本身,有其合理之处。但他们在解释客观对象何以成为美的问题上,却遇到了难题。因为“比例和谐”不都是美的,如苍蝇、蚊子并不能带给人美感。这种观点的致命弱点是离开了审美主体的社会实践来谈美,孤立地去考察审美客体自身的某种审美属性,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机械论和形而上学的偏见,很难科学地解决美的本质问题。
(2)主观美论:主张美不在物,在心、在精神。主观美论认为美是审美者将自己的爱憎加到审美客体上去的结果。在我国主张主观美论的人不多,代表人物吕荧认为:“客观的美,并不存在……美只要感受到它,它就存在,不被人感受到,它就不存在。”在西方,却有很多美学家持这种观点。英国哲学家休谟明确地说过:“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19世纪末意大利美学家克罗奇干脆主张:美是心灵的创造。这种理论重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重视人的感情、区委在审美中的作用,这是客观美论的不足之处。“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一例。但主观美论的哲学基础是主观唯心的,它割裂主观与客观的内在联系,否认美的客观性,片面夸大主观意识的作用,用美感代替美,用审美意识代替美的事物及其属性。事实上我们不可能离开对象的性质来作出美丑的判断。
(3)主客观统一论:主张美在主客观的关系。主客观统一论认为美既不在心,也不在物,而在心物之间,即主客观的统一。法国18世纪美学家狄德罗为美在主客观同一论提供了理论线索。他认为美产生于主观和客观之间的关系。德国美学家歌德与席勒都认为美是感性与理性、客观与主观、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他们认为,判断一个事物美不美,不但取决于事物本身的属性,而且也包含着人们的主观评价与感受。美产生于主客观的相互作用。我国的代表人物朱光潜先生曾举了一首苏东坡的小诗来说明,“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琴声的美既不在主观(人的手指),也不在客观(琴),而是人作用于琴的结果。这一学说为探讨美的本质,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角度。它对审美主体、审美对象及其关系的探讨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正是在对这派理论的批判上形成的,也吸取了其中许多有益的成分。但美在主客观统一说虽然表面上不偏不倚,实质上仍终归与客观精神或主观精神,最终滑向唯心主义。
2.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观点  马克思在一个半世纪以前写成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探讨美的本质开辟了最有希望的途径。在手稿中他提出了两个著名的观点。
(1)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由于美离不开人,因而美的本质也离不开人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决定了美的本质。人总是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在客观现实中显现出来,使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来说也就成为它自身的对象化。
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其本质力量包括:①自然的本质力量。人的自然力和生命力,是他的自然禀赋和能力,是他的情欲和需要。这是人的自然基础。如人有灵巧的双手、发达的大脑、能表达的语言器官,就有了生产劳动、社会交际的基础。②精神的本质力量。人之所以为人,还在于他能不断地超越自然、动物乃至于超越自己,从自然的动物生活上升到人的社会生活,即而上升到理想自由生活。这是因为人有心灵和意识,具有思维力量、意志力量和情感力量。这些精神力量既是自觉的,能让人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什么以及在干什么,有是有目的的,使人能按照客观规律有计划地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也是富有创造性的,能使人在改造客观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出自然所没有的东西。人的知识修养、文化素质、人格力量,以及爱好、趣味和审美能力都属于精神的本质力量。
我们这样来理解“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就比较容易:人都有爱美的本能,要选择和确定爱的对象,并把自己爱的感情倾注到对象中去,这就产生了爱情。同样,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也在自然中选择对象、发现对象,把自己的全部本质力量灌注进去,使对象活起来,得以自我实现和自我创造,这就叫“对象化”。这些对象就像一面镜子“对着我们光辉灿烂地放射出我们的本质”(马克思),见物如睹己。好比我们穿衣服,不仅为保暖遮身,同时还在表现自我的气质;我们布置房间,不仅是安排桌、椅、橱柜,而且也表现了自我的修养和情趣;我们赏花,不仅为色香姿韵,更为因花联想、借花寓意、用花明志、以花言情,当主体的本质力量与客体的审美属性之间能实行对象化的时候,美就产生了。
美是对象的自然属性和主体的心理条件的有机统一,连接主体与客体的桥梁就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客观存在的美,如果没有人去欣赏与判断,它们本身无所谓美,也无所谓丑,只有有了人类的鉴别,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造美,将客观的事物和主观的感受紧密联系在一起,才有了美。一方面主体的主观目的、计划方案在对象中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客体被改造,符合人的主观目的。
(2)美的规律:列宁说:“规律是本质的现象”,分析规律是对美的本质的揭示。马克思作了这样的阐述:“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建造”。这里所说的“任何物种的尺度”就是指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律,也就是事物的“真”,这种规律,人们只能认识和掌握,不能任意摆布。这里的“内在的尺度”就是指人的主观目的性。人的生产劳动总有一定的目的,总是为了使对象产生对自身有利、有益的变化,这就是广泛意义的“善”。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必须准确地把握这种目的性,并千方百计地把它体现在自己实践对象中,从而使自己的“善”不断在劳动中得到实现,成为对象化了的“善”。让庄稼茁壮成长,是为了获得丰收;让房屋平地而起,是为了安居乐业……这种真与善的统一,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基本内容”。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如能把自己掌握真与实现善的本质力量,通过具体而又光辉的形象在对象中显示出来,那就产生了美。通过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符合规律的活动,以对象的宜人的形式和特征而表现的状貌,外观。也就是说,美的规律的实质,是客观世界的必然性与人的自由创造才能在实践中的统一。是把自己掌握的“真”与实现“善”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观对象,使其反映人的智慧、才能和灵巧,并在情感上得到愉悦。
总之,美的本质是社会属性于自然属性的有机统一,同样是一种与真、善相联系的、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并通过宜人的感性形式显现出来的客观特征与状貌。
(二)美的特征
    美是人们创造生活,改造世界的能动活动及其在现实中的实现或对象化,是一个真与善相统一的,能够激起人们感情愉悦的感性形象。
1.美的客观社会性  美的客观社会性是指审美对象具有不以主体意志为转移的美的属性,包括美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1)美的自然属性:美的自然是形式美的物质载体和形式因素,主要指美的事物的物理属性及外部特征,如线、形、体、色、光、声、质地等及其构成关系。美是客观物质性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它总是独立存在的。例如一幅画,一处风景。美不论存在于哪个领域,都不能脱离自然物质属性,如音乐的美离不开声调,绘画的美离不开色彩,文学的美离不开语言。在自然美的领域, 山水总是有声有色、有形有体的客观存在,雄秀西南的峨眉山和娇秀浙江的西湖,由于其自然够精的客观要不同而造成了不同的审美特征。在社会美的领域里,从人类制造和使用的第一把石器的原始劳动到今天利用电脑网络进行的现代劳动,其中形态各异的石器、弓箭、陶器、青铜器、铁器、漆器、瓷器,以及现代的各种精密器具,他们都是客观的物质存在,都在以感性的光辉展示着美。在艺术美的领域里,艺术家的各种创造都确定在一定物质材料的形式之中,如《清明上河图》,《红楼梦》等,已经创造就已经舞台化到画纸、铅字等材料上。一件事物的美,它的客观物质属性是不可缺少的条件,离不开可观的物质性。
(2)美的社会属性:主要之美的事物在特定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中的地位及其作用,它体现了美的事物与人们生活实践的内在联系。美作为客观物质存在,根源于人类社会实践,每一个客观的物质在没有同人的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的时候,就不能表现出它的美,所以又是社会存在,因而必然具有社会属性。从原始歌舞到今天的芭蕾、交响乐,从原始先民的插挂鸟羽兽骨到今天的佩戴金银首饰,美的变化无不依赖于人类社会,它所经历的变化,都深深打上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印记。
词章华美,、气度雍容、风格典雅的大赋在汉代曾盛极一时,但到南北朝却走向了衰微,律诗绝句起源于当代,即被年内成为文学载体的主宰,而到了宋代却又被称作“长短句”的词所替代,接替宋词成为我国文学高峰的十元代的散曲和杂剧,但到了明清却有让位于更能反映社会生活的白话小说。
    自然的美也有社会属性。自然美的社会属性是人类社会实践赋予的,也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物。人在远古,自然美与它的直接功利性质连在一起,原始人只对狩猎的动物和采集的植物感兴趣,原始艺术多以此为题材,山花野草尚不是欣赏对象。后来随着人类实践的深入,人们发现自然除了物质功利之外,还可以作为休息、娱乐、游戏的对象,这是怡情山水才成了时尚,山水诗、山水画才开始兴盛。
随着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丰富,美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美是人自由的、能动的创造活动的结果。用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丰富人们的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启迪人们的思想,具有强烈的社会功利性和普遍的社会性。美是客观的社会存在,而不是客观的自然存在。
2.具体形象性  美是能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具体事物,没有了感性的形象,也就没有了审美。形象是多层次的立体结构,不仅有形式,而且有内容,内容通过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美的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在自然领域、在社会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的美,都表现为一定的具体形象。离开了形象,美也就无所依傍了。美的事物和现象总是形象的、具体的,总是凭着欣赏者的感官可以直接管受到的,如泰山的美在于它的高峻雄伟,熊猫的美在于它的憨态可掬。但是,单纯的形式,并不能把握美的基本特征,如红色,孤立起来看,无所谓美与不美,但是赋予其内容之后,就有了美的含义。如红色的国旗,红色的玫瑰花。人们欣赏美,总是首先被对象的线条、色彩、节奏、韵律等实施因素所打动,并体验到其中的情感意蕴,激起种种审美感受。雷锋的美在于他的助人品格。
形象性是构成美的前提,所以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说:“美的生命在于显现”,“它只能在形象中显出”。但有了形象并不等于就有了美,只有那些赏心悦目的、引人向上的具体形象才是美的。
3.感染愉悦性  美的感染性是指美的事物所具有的吸引人、激励人、愉悦人的特性,是指美的事物能够引起审美主体的感情波动获思绪变迁的特性。美的感染性是美本身固有的特点,它不单纯表现在内容上,也不单纯表现在形式上,而是从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中体现出来。任何一个审美对象,都能激发人的感情,有一种能感染人、愉悦人、令人喜爱的特征。美既然是具体的形象的,它就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在情感上产生某种激动获得某种精神上的满足,而不是作用于人的理智。美的感染性的基本表现为主体情感与美的事物的合二为一,具体表现形态有三种:①移情:是审美主体将自己的感受、情思、心虚、意志等融会到美的事物在头脑中形成的表象之中,是审美对象也仿佛染上了主观色彩。如杭州玉泉山鱼乐园的楹联:“鱼乐人亦乐,泉清人共清。”②共鸣: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之间形成了协调关系,审美主体因为有和生活艺术人物或作者类似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在审美中情感体验达到高涨状态,达到了感情相通、心心相印的程度。《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听到戏文里的杜丽娘抒发心声,由于同为封建闺阁之女,遭际类似、心境抑郁而不禁慨叹泪注。③升华:是指在审美欣赏中,审美主体借助联想将自己对审美对象感知的表象进行扩充和增补,形成更为丰富而深刻的审美感受,从而使感官上的快感升华为精神上的愉悦。在抗日战争时,一首的岳飞的“满江红”感动了无数有良知的中国人,他们从词中铿锵的音韵、奔放有力的诗句中感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召唤,为此,义无反顾地走上战场,慷慨赴死,为国捐躯。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移情、共鸣、升华三种方式并非截然分明,而是相辅相成。美的感染性正是三种方式的结合中表现出来,在具体的欣赏活动中有各有侧重。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用爱情来比喻过美的感染性和美的愉悦性。他说:“美的事物在人们心中所唤起的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我们无私地爱美,我们欣赏它、喜欢它,如同我们喜爱的人一样。由此可见,美包含着一种可爱的、为我们的心所宝贵的东西。”
4.美的社会功利性  美的社会功利性是指美的事物具有某种对人类有益的实用价值的特征,是愚昧的社会内容相联系的内在属性,从表面上看,美是超功利的,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面对一个美的事物,往往不做自觉地功利考虑,蔡元培先生说:“马牛,人之所利用者;而戴嵩所画之牛,韩干所画之马,决无对之而作服乘之想者。狮虎,人之所畏也,而卢沟桥之石狮、神虎桥之石虎,决无对之而生搏噬之恐者。”实际上,美的功利性是隐藏于美的形象之后,为审美者所难以直接察觉的。美的社会功利性包括:①物质功利:即实用功利。美最初就产生于实用功利。如先民们磨制薄而光滑的石器就是因为锋利实用,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山洞里的原始壁画,如受伤的野牛、奔驰的野猪,原始人认为画了以后,就是对动物施巫术,以后就能有相应的收获。②精神功利: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美逐渐摆脱了实用观念的束缚,更多的是能使人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如人们欣赏达·芬奇的壁画《最后的晚餐》并不是为了填饱肚子;欣赏列宾的《伏尔加河纤夫》也不是为了学当纤夫;欣赏徐悲鸿的奔马更不是为了学骑马。
著名美学史家普列汉诺夫说:“使用价值是先于审美价值的,但是一定的东西在原始人的眼中一旦获得了某种价值后,他就力求仅仅为了这一价值去获得这些东西,而忘掉这些东西的价值来源,甚至连想都不想一下。”就如糖溶于水,虽看不见糖,但水之所以甜,正是由于里面融化了糖。墨西哥人有一种奇特的习俗,以骷髅为美,艺术作品和小孩玩具中有许多骷髅形象。对大多数人来说难以从骷髅中得到美的感受,事实上这种观念的形成离不开墨西哥特定的社会历史。1521年以来,当地人民深受殖民主义、封建军阀、教会和资产阶级的剥削压迫,战乱频繁,苦难深重,人民对正义、公道失去了信心。他们认为,只有死神才能公正地对待一切人,所以骷髅就负载着墨西哥人对光明公正的向往着一深刻的功利内容,而进入了人们的审美视野。
三、美的基本形态
客观世界的丰富性,决定了美具有千差万别的形态。从美的存在领域出发,美可以分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和科学美。
(一)自然美
1.定义  自然美是指客观世界中的自然物与自然想象的美。或指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自然界中自然事物的美。如日月星辰、云雾雷电、山川田野、江河湖海、花鸟虫鱼等都构成了审美对象的自然物,这些自然物的美不能脱离人、或人类社会、或人的生产实践活动而孤立存在。
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最初的人受自然的支配,仰仗自然的恩赐,到逐步认识和把握自然的某些规律,自觉地改变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对自然的支配和改造,使自然人化、社会化。客观自然界变成了“为我”的对象,自然打上了人的本质力量的烙印,自然物才成为显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即审美对象,自然物才有了形象、色彩、声音的美。
2.自然美的特征  自然美是自然物所显示出来的美。在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世界中,美的事物层出不穷、千姿百态,构成了大自然特有的审美现象,它与美的其他形式相比,具有自身的独具的审美特征。
(1)自然美的自然性:自然物、自然界是按照自身的规律发生发展变化的,它是不依赖任何人类社会而存在的自在之物。自然美直接依赖自然,自然物自身的特征是自然美形成的必要条件,如形状、线条、色彩、光泽、质料等,都是构成自然美的物质基础。因而,它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一定的自然物质属性,也就是说,没有自然物的自然性,就没有自然美。大自然以其神奇的雕塑艺术,使自然物呈现出了独有的美。正是由于自然物各自的与众不同的自然特性,才组成了丰富多彩、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观,并展示出各自的美。如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等。
(2)侧重于形式:人们在观赏自然景物时,往往专注于评价它的外在形式的美与不美,色彩、形态、声响、气味等形式因素,是人们首先感受到的。如:自然的色彩:青山绿水、碧海蓝天、彩霞红日、紫岩白石;自然的形状:参天的大树、入云的山峰、蜿蜒的河流、飞挂的瀑布、荡漾的碧波、飞溅的浪花;自然的声响:泉水叮咚、小溪淙淙、山风飒飒、鸟鸣啾啾;自然的气味:“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相对而言,较少涉及它的内容。如蝴蝶的幼虫对农作物有很大的危害,但它那翩翩起舞的姿态、五彩斑斓的翅翼,却博得了人们的喜爱,并且还作为美的象征入诗入画,甚至成为浪漫爱情的化身。而蟾蜍虽然是益虫,却因相貌丑陋而让人生厌,被冠以“癞蛤蟆”之称,当作丑的典型,没有人欣赏它。
(3)多样性:首先表现在自然物的属性是多方面的,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美也是多方面的。自然美的形态本身具有多样性,高山的险峻是美,平原的辽阔是美;挺拔是美,缠绕也是美。夏季的树木葱茏、草丛茂密是美,秋日的硕果累累、层林尽染也是美。另外,同一事物,由于人们欣赏的角度不同、季节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如牡丹为花中君子,却有人说牡丹花虽美却不如香气四溢的桂花,对老虎或认为威猛、雄健,或认为凶猛、残暴;对山的欣赏,也有诗句表明其不同的美丽“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是一轮太阳,或骄阳似火,或艳阳高照,或温暖如春。同是一轮明月,或寄予思乡的离愁,或寄予爱慕的深情。桃花既可以象征美丽的姑娘:“人面桃花相映红”,也可以象征轻浮和无情:“东风吹树无休日,自是桃花太轻薄”。审美主体的文化背景、自身修养的不同,对自然美的欣赏角度和深度不同,使得自然美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如荷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而被中华民族作为洁身自爱、品格高贵的象征予以赞美,而日本民族却以荷花为忌。不同国家与地区、不同的传统与风格、不同的宗教和信仰、不同的知识层次、修养水平、道德标准都会对自然美的欣赏产生影响,从而获得不同的审美享受。
(4)寓意和象征性:自然界的美是使我们联想到人(或预示人格)的事物。自然界的事物,只有作为人的一种暗示才有美的意义,如梅、兰、竹、菊被历代文人所称颂,誉为“四君子”,是人们对高尚道德和出众才华的赞美。梅花斗雪吐艳,凌寒留香,铁骨冰心,高风亮节的形象,鼓励着人们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地去迎接春的到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兰花,在中华文化中,成了真、善、美的代名词。唐宋以来,吟颂兰花的诗、词、赋、曲、书、画等各种作品,不可胜数,成了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李白诗:“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幽兰香飘远,松寒不改容”。”北宋文学家黄庭坚“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戎马一生的朱德委员长,南征北战之余,爱兰、养兰数十年似一日,他赞美兰花道:“幽兰叶秀乔林下,仍自盘根从草旁。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含芳”。道出了一位革命先辈一生无私奉献的商尚情操。竹子是“未见破土先有节”,称赞其高贵有气节,“升到凌云总虚心”称赞其坦直忠诚、虚怀若谷。清代杰出艺术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特别喜爱和擅长画竹,他题于竹画的诗也数以百计,丰富多彩,独领风骚。他在《竹石》图的画眉上题诗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难还坚挺,任尔东南西北风”,高度赞扬竹子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秉性。菊花清雅高洁,花形优美,色彩绚丽,自古以来被视为高风亮节、清雅洁身的象征。“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以原上之草的旺盛的生命力,象征人们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用以象征端庄洁净、不入俗流、洁身自好的气节;梅花的迎风傲雪,海燕的搏击长空等等。这些自然的属性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人生的某种经历、情感的某些体验有相似之处,能够契合人的某些心境,引起灵魂的共鸣,使人从中体验、感受、领悟到某些生活意味,直观到某种情感、品格、理想、愿望,从而获得特殊的审美价值。
 
3.自然美的作用  大自然最为审美客体对人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人在自然当中所获得的感受、教益、精神的愉快和美的享受,是任何别的地方所不能赋予的。
(1)自然美可以激发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自然界蕴含着丰富的宝藏,是人的直接生活资料,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人在实践中建立起与自然界的关系,将自然界打上人的精神和物质印记,将起变为“人化自然”。自然的美可以激发人的热爱情结。自然美在人类追求文明的过程中可起到激发、培养和丰富人的作用,可以说,热爱自然与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紧密相关的。
(2)自然美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寄托自己的美好理想:自然美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性格,引导人对美的追求。马克斯曾说:“人的五官感觉,包括能欣赏音乐的耳朵,能够感受美的眼睛,都是人类长期实践的产物,是美的环境熏陶的结果。”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赞美与自然特点相吻合的人的精神。如看到大海,会想到人宽阔的胸怀;看到青松、腊梅,会想到人坚贞不屈的性格;在与自然的紧密结合中,陶冶性情,净化灵魂,美化人格。人置身于大自然中,观赏优美的自然风光,则会在田径、舒畅、自由、和谐的自然环境之消除疲劳,缓解身心压力,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促进人们对美的不断追求。自然的美对人的性格的形成与发展也有一定的关系,如南柔北刚。
(3)自然美可以丰富人的文化生活:大自然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它如同知识的白裤,向人们展示着无穷的魅力,激发着人类探求知识的欲望。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沈括的《梦溪笔谈》等,都是人类走向自然、探索奥秘的成果。描写山水田园风光的诗、画也代代辈出,描写自然、歌颂自然的诗更是举不胜举,在我国唐代,就出现了以山水田园风光为内容的诗歌流派。对大自然的不断开发,拓宽了人类的知识视野,不但丰富着人类的文化生活。
4.类型  自然美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未经过人类加工改造过的自然美,即自然美的自然属性。如蓝天白云、皓月当空、高山落霞等自然景观。另一类是经过人类加工改造过的自然景观,即自然美的社会属性。如园林景观、假山石径、插花艺术,田园景色,校园内的亭台、小路等。
(1)没有经过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加工改造过的自然物的美:这类自然美包括自然界中的许多自然现象,如山水、生物、天象、气象等,这一类自然美具有明显的自在的特点,多以色彩、声音、线条等外在形式和整体一律、对称均衡、和谐多样、变化统一等组合规律取悦于人。名山大川的景色,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览黄山之后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日月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雷电,构成了大自然壮丽景色。
(2)经过人类生产劳动直接改造的自然物的美:这类自然的美是通过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直接地、不同程度地改变了自然原有的外貌,如亭台楼阁、水坝桥堤等,与自然融为一体,对自然之景起着烘托、点缀的作用。如承德的避暑山庄以一处于圆明园齐名的大型皇家园林,是北京颐和园的两倍。依山顺水而建。既有江南韵味,也有北国风光。
  
5.自然美的欣赏  大自然以其千姿万态、绚丽多彩的美呈现在我们面前,面对如此丰富的自然景物,并不是谁都能成为欣赏美的主体。有时身临美景而不知其美,而且由于每个人的性情、阅历、境遇、年龄及需求不同,对自然美的感受也不同。因此,在欣赏活动中,作为审美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条件,掌握鉴赏的方法,才能进行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审美主体在欣赏自然美时,应具备的条件是:①要有欣赏形式美的眼睛和感受声音美的耳朵;②要有诗意的审美心境,忘却物欲、功利、烦恼、忧愁,进入物我同一、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③要有较高的审美修养和正确的审美观;④要掌握一定的审美方法。
在欣赏美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时间、适宜的角度、并保持一定的距离。
(1)选择恰当的时间:欣赏自然美的时间主要是指季节、招募、晴雨等。大自然的景色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莫测,而且对人的影响也很大。如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写道:“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东山昏霾翳塞,人寂寂”。可见人的心情常常随自然的变化而不同。因此,选择恰当的时间欣赏自然界的美,就容易达到主体与客体相合、情与景相容的最佳境界。如钱塘江观潮,一般要选在农历的8月18前后。哈尔滨的冬天最美丽。
 
(2)选择适宜的角度:主要指审美主体在欣赏客体时所处的空间方位。角度的选择,在审美活动中非常重要,因为自然美是多面性的。主体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观赏自然物,自然物则呈现不同的形态特征。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任何景物远眺、近观,平视、仰望、俯瞰、侧观,都会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
(3)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需要保持时间、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空间距离对审美效果有直接影响。韩愈描绘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观赏全貌,如瀑布,就需要保持远距离,才能观赏到银练飞悬倒洒、玉花飞溅的景象。时间距离主体虽然不能选择,但是在审美活动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毛泽东到北戴河看到白浪滔天的大海和碣石山,写下了“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的怀古诗篇。审美主体在观赏自然景物时,还要抛开功利的需要,如建筑学家进入森林,如果以选择建筑材料的目的观看树木,则难以发现树木的美,只有抛开了这种使用目的,才会有心观赏森林的美景。
(二)社会美
1.定义  社会美就是社会生活中的美,普遍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直接联系在一起,经常表现为对人在社会实践中的品德、智慧、性格、才能等的积极肯定。包括人类创造物的美和人类精神行为的美,与自然美一同属于现实美(生活美)。它包括人的内心世界美和外在行为美以及人类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生活环境的美。基本的要素包括:人物、事件、场景、产品。
2.基本内容  社会美的内容包括人的美、环境的美和社会产品的美。
(1)人的美: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人的美是指人的内在品质,通过外在形式表现出来的内外结合,给人以美感的整体形象,它包括人的内在美(心灵美)和外在美两方面,使人的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统一。
外在美是通过人的相貌、体态、语言、行为、仪表、风度等表现出来的美。如形体美,五官端正,身体结构匀称,比例协调,体魄健康,充满生机。达·芬奇提出人体美的标准比例是:头长是身高的八分之一,肩宽是身高的四分之一,两臂平举的宽度等于身高,卧倒时剩下九分之一的身高,两眼间的距离等于一只眼的长度,耳朵和鼻子的长度相等,等等。姿态美是人体动态的美,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适的动作之美又高于相貌的美……美的精华在于文雅的动作。”一举一动,一笑一颦反映着人们的内心世界、思想境界、文化素养,甚至社会经历。习武之人,讲究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行为美,主要是指与道德意义的“善”相联系,行为要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语言美指一个人的用词和谈吐方式,要求准确、鲜明、生动、和气、文雅、谦逊,这些是语言美的尺度和标志。诚恳和尊重是语言美的前提。
内在美指人的精神世界美,包括品格、情操、意志、智慧、才能等。内在美支配着外在美,是外在行为的基础。道德情操的美是心灵美的核心,情操高尚者,有美好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表现出百折不挠的精神风貌,情操高尚者,表现出正直、诚实、勤劳、友爱的道德品质,心灵美还指智慧、才能的美和性情的美。
人的美包括以下特点:①人的美与理想有密切的关系;②人的美重在内容。花美在外表,人美在心灵。
(2)环境美:环境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环境指一个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狭义的环境指个人、家庭、集体生活的环境。环境的美包括物理环境的美和人际环境的美。物理环境主要包括环境的温度、湿度、采光、布局、装饰等,渗透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人际环境的美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高尚情操,它是社会美的一种,是具体的审美对象之一,如良好的风尚、和谐的环境等。人际关系美通过两个层次表现出来,第一是一般层次,即指家人、友人、同事之间的关系,第二是高级层次,可以促进人类进步,推进历史发展,如伟人的交往,国家间的外交关系等。
人是环境的创造者,同时,环境又可以影响人的行为。如在医院环境里,人们会自觉摒弃随地吐痰、吸烟等不良行为方式。
(3)社会产品的美:社会产品的美是实用与美相结合。这是劳动者创造力和智慧的表现,主要包括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如瓷器,既有使用功能,又有很好的观赏价值。许多产品在实用的基础上,展现一个时代的审美趣味,给人们的精神带来较大的影响和享受。如服饰,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风格。劳动产品也包括改变了的自然环境。如都江堰的设计和建造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杰作。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弥补了我国东部没有南北水路的缺憾。
 
3.社会美的特征  社会美育人的社会实践密不可分,是人类一直目的、社会亮相的直接物化形态,明确地体现着人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功利目的。其特征表现为:
(1)社会性:社会美的社会性是指社会美与社会的直接联系。社会美是生活本身所固有的,在社会生活中,人类认识了许多物种的规律,同时对人类社会本身产生发展的规律性也有了科学的理解,并越来越自觉地把自身的长远目的和当前的具体目的结合起来,根据现实状况形成美好的理想,勾画出创造新生活的蓝图,充满对未来生活的想象。并经过社会实践,将理想转化为客观的生活形象,创造出社会生活的美。
(2)侧重于内容:社会美重在内容,主要表现在生活中的事物在内容上体现出来的美和劳动主体内心世界的美。例如古代壁画很少见到鲜花,而多是狩猎、耕种的场景。在社会生活中,有些事物外观上并不美,但因蕴含着人的美好品德和精神而具有了审美价值,成为美的事物被收藏、展出,甚至世代相传。如雷锋的千层底袜子,因为是雷锋生前生活的写照,而成为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人的美也是更注重人的内在美。美好的品质、心灵要比美丽的外表更吸引人、更长久地影响人。社会美具有明显的社会功利性,只有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有积极的意义,这样的形象或产品或行为会被认为是美的行为,是以善为前提和基础的。
(3)时代性:社会美是历史的、时代的产物,与一定的时代的政治理想、道德观念直接联系,并随之发展变化,因而必然地要烙上时代的烙印,带有鲜明的时代性。历史上曾有“燕瘦环肥”,汉代的赵飞燕的秀骨清相被视为美女的典型,而唐代的肥硕丰满为美,“温泉水暖洗凝脂”的杨玉环成为了美女的代表。
(4)民族性:社会美与各民族的生活休戚相关。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生存、繁衍、发展的历史,而且,不同的地域、自然条件和不同的社会环境又使各民族具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各民族独有的审美心理、审美习惯、审美理想、审美标准,从而,使社会美表现出了很强的民族性。无论是社会制度、风土人情,还是服饰饮食,都带有明显的民族性。
   
(5)阶级性:社会美是人的社会存在的对象化,因此,在阶级社会中,同一时代、同一民族,可因阶级的政治目的、经济地位、社会利益、思想感情的不同,导致审美态度、审美情趣、审美意识不同,审美主体对美的评价标准不同。劳动者以健壮为美,王孙贵族以纤手细足为美。由于阶级的对立,在欣赏社会美时,不免要把本阶级的立场、观点、伦理态度渗透其中,来判别事物的美丑。
4.社会美的作用
(1)社会美可以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社会美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直接体现,人们在劳动实践中,不但可以获得满足使用需要的产品,而且还可以在精神上产生愉悦感,在心理上得到一种创造的满足感,在情绪上出现激动、欢呼、雀跃的现象。如优异的学习成绩,试验成功、作品发表等。这些都是社会美对人的精神产生的巨大影响,给人带来的精神享受。劳动是人类获得物质资源的手段,当人们获得可预期的劳动成果时,便会获得一种内心的满足和精神上的愉快,体会到生活的乐趣。
(2)社会美能提高人的文明层次:人类的生产劳动是社会美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创造出了无比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而且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获得运用,是人类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迈向文明,工具的制造生产,为人类生活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领域,原始农业、畜牧业的发展,为人类生活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生活资料。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范围的扩大,人类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出了无限丰富多样的物质财富,人们也从一般的衣食住行的物质需求,转向精神文化需求。人们摒弃了那些低级趣味的娱乐,不断开辟新的、更加有意义的精神生活空间,人们开始欣赏高的音乐,开展健康的运动,已掌握科学知识为荣,并身体力行地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因此,人类的劳动实践活动创造出的生活资料,既满足着人类对物质财富的需求,也为建设、加强精神文明提供了充分的前提条件。
(3)社会美可丰富人的社会实践:人类的生产劳动,丰富了社会美的外延,这些新的劳动产品不断个人以自信、经验,并强烈地激发着人类的创造欲望,鼓舞、激励人们去创造更好、更新、更美的产品,去探求、开发更新、更尖端的领域。如人类社会经历了从石器、铁器、蒸汽机、石油、电子时代,每一种新型产品的出现,既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又是对人类才智的启迪,从而不断推出新的、更加实用、美观的产品。科学界的发展也是如此,人类走出蒙昧的状态后,创造了文学、哲学、逻辑学、化学、物力、地质学等,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又开辟出了基因科学、生物科学等等,构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体系,对美的创造无穷无尽。
(4)社会美能美化人的社会生活:人是社会美的主体,人类在生产实践中,不仅创造出了无限丰富的劳动产品,而且还在不断地寻找美、追求美、发现美、创造美,使自身日益走向健康、完美。人类的进化史足以说明这一事实。人类在征服自然和改造社会的生产活动中,在创造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产品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造着自身,从人类起源开始,人类对自身体格的改变由被动逐渐地变为主动,使得体质日益健美,如今,人们为了追求形体美,便通过舞蹈、健美、游泳等各种活动来弥补自身体格上的某些缺陷,如使身体的各部分比例趋于合理,以增强形体美,这无疑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无限的风采。同时,美好的生活启迪了人们的思维,赋予了人们丰富的联想,还促使人们不断寻找、追求美好事物,崇尚美好的理想,设计创造美好生活,并为之不懈努力。
(三)艺术美
1.定义  是各种艺术作品中所显现出来的美,是艺术家按照美的法则,运用先进的审美观点,审美理想,借用一定的物质媒介创造出来的蕴含着社会本质规律,人们理想愿望,并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的艺术形象。分为语言艺术(诗歌、小说、散文等),听觉艺术(音乐等),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建筑、摄影、书法等),综合艺术(舞蹈、戏剧、电影等)。艺术是人未满足心灵的审美渴求而专门产生的一种高级审美形态,它必须是“美”的。艺术美具有无穷的魅力,动人心弦、令人陶醉、脍炙人口、流传不朽。艺术美是艺术家能动创造的结果(主观性),艺术美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客观性)。
2.艺术美的特征 
(1)情感性:艺术是以情动人,艺术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它渗透着情感色彩。艺术美必须靠动人以情才能发挥它的美育作用,不含情感因素就不能打动人心。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不具有情感,也就是去了艺术的魅力。所以情感是艺术美的基本特征。艺术家在创造艺术作品的时候,总是融入个人的强烈情感,而使得作品充满了感情。断臂维纳斯自1820年从希腊弥罗岛上的一座庙堂里发掘出来后,他的美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情感,令多少人陶醉。那安详自信的眼睛和稍露微笑的嘴唇,给人以矜持而富有智慧的美感。那丰腴饱满的身躯和端正大方的容貌体现着青春、健美和充沛的生命力。这个稀世珍品不仅以其线条显示出女性的美,而且还蕴涵着某种人生理想。人们欣赏它,是接受美的洗礼。
(2)形象性:艺术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对世界的人是和改造,到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具体的感性形象。形象本意是指具体可感的人和物的形体相貌。艺术形象是指艺术家根据现实生活,经过加工、提炼、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真实的生活。如语言艺术是以写人为主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的形象,反映了当时一个时代青年的思想和精神风貌。鲁迅在《祝福》中塑造的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深刻反映了旧中国政权、神权、夫权、族权对妇女的压迫。音乐艺术是以声音形象来激发人的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音乐家通过声音形象来反映生活,欣赏者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审美经验,只要听到音乐,就会产生视觉联想。音乐家往往巧妙地运用音响的交织,展现给人们生活的画卷。音乐对具体事物的描绘,不像其他艺术那样确切、具体,它只是以感情的音乐概略地描绘形象,音乐形象的实现还要通过欣赏者的想象和联想。
(3)理想性:艺术家在创造艺术美的过程中,必然将自己鲜明的爱憎感情和审美理想融于艺术形象之中,化为作品的灵魂,使之表现出的意蕴比现实生活本身更加理想化。如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出色的肖像画之一。这幅肖像画最重要的特征是蒙娜丽莎的微笑。人物表现出来的端庄、宁静、高雅、快乐的微笑,蕴藏着艺术家的创作理想。艺术是艺术家主观感受与客观生活的和谐统一,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理想化的现实。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绝唱,是人们对爱情的审美理想,因为现实中有太多的人不唯爱情为先;包公是人们渴求公正、清廉的政治理想。艺术作品的理想性,不仅使艺术作品居于深刻的意蕴,而且使艺术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从而使欣赏者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4)整体性:艺术美的整体性效应,要求整体形象的丰富和完整,如花瓣与花。人物与戏剧。是将多种艺术形式集于一身,以舞蹈,音乐、灯光、色彩等表现人物的美。
3.艺术美的欣赏  艺术美的欣赏是指欣赏者进入艺术作品的天地,理解作品的故事情节或意境,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从中受到感染,激起情感反应,与艺术作品的人物或作者发生思想感情上的交流,并有自己相应的道德判断和审美判断,在欣赏过程中获得审美享受。不同的艺术作品有与其相适应的欣赏方法,在这里只介绍艺术美欣赏的一般方法。
(1)艺术欣赏需要心灵感应:当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无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讲的是爱情上的心灵感应,欣赏艺术同样有欣赏者与艺术本身的心灵感应问题。托尔斯泰曾说:“艺术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手段”。艺术欣赏实际上是欣赏者与艺术创造着之间的感情、思想交流。这种交流过程中的心灵上的呼应,就是我们所说的心灵感应。
欣赏是一种心理活动,需要发挥欣赏者的主观能动性。欣赏是一种创造,因为欣赏者对艺术地感受、联想总会以自己对生活的体验为基础。艺术形象只有和欣赏者的生活体验一致时,才能更深地打动欣赏者,引起共鸣,产生情感交流,从而获得审美享受。
《警世通言》里有一则“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俞伯雅氏春秋战国时晋国的上大夫,奉晋王之命来楚国修聘,行至汉阳江口,时值中秋之夜,却偶遇狂风浪涌,大雨如注,只得泊舟于山崖之下。俞伯牙抚琴消遣,一曲未终,琴弦断了一根。俞伯牙大惊,知有人偷听,名人上崖查看,只见一个樵夫立于崖上听琴。他就是钟子期。俞伯牙邀他至船共谈琴理,并将断弦重整,沉思半晌,然后抚琴,樵夫赞道:“美哉养羊湖,大人之意在高山也。”伯牙不答,又凝神一会儿,将琴再鼓。樵夫又赞道:“美在荡荡乎,志在流水!”两句都道明了伯牙的心事,从此两人结为好友。次年伯牙重访子期,可惜子期已离人世,伯牙悲痛不已,往坟前一拜,放声大哭,惊动了四周百姓,回绕坟前,争先观看。伯牙置琴于祭石上,挥泪两行,抚琴一操。那些看者,闻琴韵铿锵,鼓掌大笑而散。伯牙好生不解,自己悲不能已,众人为何而笑?子期的父亲解释说:“乡野之人,不知音律。闻琴声以为取乐之具,故此长笑。”伯牙于是摔琴,十分感叹地说:“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故事告诉我们,艺术美只有引起欣赏者的共鸣,使其有了心灵感应,才能确证自身的存在和艺术的价值。
(2)艺术并不要求把它的作品当作现实:费尔巴哈说的这句话,对人们解决艺术美欣赏的认识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艺术不等于现实,它是艺术家受到现实的启发创造出来的精神产品,人们在欣赏时应当从艺术的角度而不能从生活本身的事实角度去确认艺术的真实性。美国著名演员威廉·巴友在莎士比亚的喜剧《奥赛罗》中扮演埃古这个角色。埃古是奥赛罗的旗官,因奥赛罗将副将的职务给了卡西奥,埃古怀恨在心,诬陷卡西奥与奥赛罗的妻子苔丝狄蒙娜有私情,引起奥赛罗的愤怒把妻子扼杀。当台上演到奥赛罗把妻子掐死时,台下的一名军官怒不可遏,竟开枪打死了扮演埃古的威廉·巴友,当军官明白这是演戏时,后悔莫及而开枪自杀。纽约市民将这两位戏剧艺术的殉难者合葬在一起,并立了“最优秀的演员和最优秀的观众”的碑文。从欣赏艺术的角度,这位军官是不能得到“最优秀的观众”称号的。因为艺术不等于生活,人们在欣赏艺术的时候,不要把观念形态的东西当成现实的东西。即使有的作品以真人真事为基础进行创作,但由于它是精神创作的结果,就是某种精神符号,而不再是真实的人和事,故应将其作为艺术品欣赏。
(3)艺术美的欣赏不能从科学的或常理的角度理解作品:艺术作品饱含着艺术家的丰富情感,艺术家要借助外物(人、事、景、物)抒发感情,“外物”一旦成为情感的载体、符号以后,人们在欣赏艺术家的情感物态化的艺术作品时,传达的是艺术家对现实的感情和感悟,妙在含蓄无垠,其意境常常超越生活常理之外,就不能用科学的眼光,从常理的角度来理解作品。唐朝诗人杜牧的诗《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山村水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诗并不深奥,是描绘无处不春,春浓似酒的江南春景图。诗中的“千里”并非实写,只是常用的夸张之词;“四百八十寺”也不是实数,只是表明寺庙之多。如果挑剔“千里莺啼绿映红”谁能听得见?看得见?就失去了诗的浪漫。如果从科学和常理的角度,是无论如何也解释不了梁山伯和祝英台为了爱情而化蝶的浪漫和哀婉。
(4)艺术美欣赏要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心理距离是感情投入和理性参与的问题。如果距离太远,没有一点感情投入,态度冷漠,无动于衷,心不在焉,与艺术作品的形象不能产生共鸣,就无法获得美感。有的欣赏者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常常是看到高兴处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把自己的感情移入佳境。但欣赏角色不能成为角色,更不能丧失理智。如看了《蜘蛛人》,不能想到让蜘蛛要上一口,就能变成蜘蛛人。
(5)艺术欣赏需要联想和想象:任何艺术作品的欣赏都需要联想和想象,欣赏的过程是自始至终不脱离对形象的联想与想象的思维过程。例如,人在欣赏舞蹈时,观众所见到的是演员的形体和肢体语言。观众需要调动自己的想象,将舞台的意境现实化。如演员的骑马狂奔,观众并不会见到马,但会在演员的动作中“看见”马。没有想象,艺术品永远都是单纯的形式,欣赏者就无法与之交流。
(6)艺术美的欣赏需要注意作品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的思想倾向:艺术反映的社会生活十分广阔。大千世界、宇宙万物,从一瞬间到漫长的历史阶段,一切精神的、物质的都能通过艺术品表现出来。因此在进行艺术欣赏时就需要了解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吸收精华,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四)科学美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不仅使人类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也越来越具有审美的性质,对人的审美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学美客观地存在于人类创造性的科学发明和发现之中,它是人类在探索、发现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成果形式。
1.定义  科学美是美的一种高级形式,是科学研究活动及其成果显示的一种美,是审美者的科学素养、审美水平达到较高层次,理论思维与审美意识交融、渗透之时才能表现出的一种美。科学美是现实中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反映。只有人类审美心理、审美意识达到较高的发展阶段,理论思维与审美意识相互交融、渗透的情况下,才得以产生。
2.科学美的构成要素
(1)新奇:是科学实验活动及其成果的新颖、奇特。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看,科学美感的最初体验就是好奇心的满足和科学悬念的解决,是如人们观赏戏剧时的感受那样,既在情理之中,有出乎意料之外。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美在于独特而令人惊异”。如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曾根据有限的事实,即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海岸形状的对称和互补,地质构造上的雷同,想象出大陆的历史上有过水平漂移,提出了著名的大陆漂移学说。这种构想成为当时石破天惊的奇思妙想,被人讥讽为“大诗人的梦”。但到了20世纪50年代,古地磁方面的新发现为地学思想革命提供了新的证据,是大陆水平运动的假说得到了公认。
 
(2)和谐:自然是有序与和谐的,因而反映自然规律的科学也应该是和谐的。科学美的和谐包含均衡、秩序、湿度、匀称、比例、节奏、多样统一等形式美的概念在内。如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把元素特性的变化规律和节奏奇妙地展现出来。
(3)简明:科学研究能从纷繁乱杂的自然现象中概括出简单明了的规律,用极其简单的形式表达复杂的现象,这是一种闪烁着人类智慧之光的美。
(4)统一:科学美的统一是要把各个独立的因素在特定的组合关系中统一起来,通过重复和规律,形成一个整体,给人以审美愉悦。如电磁理论中,将电学和磁场统一起来。这种从多样中寻求统一,从统一中演绎多样,更充分体现了科学的美。
3.科学美的基本特征
(1)真理性:科学美比其他形态的美更以真为基础,一切科学理论、公式都必须与客观事实相符合,失去了真就失去了美。因为科学研究的中心任务就是探求客观真理,达到对自然界正确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有效地指导人们的实践,并通过实践去验证真理,从而进一步发现和发展真理。因此,只有有了真理性,才有了科学美。海森堡认为科学美之可贵,就在于它反映了“真”,并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
(2)社会性:科学美依赖于人,依赖于科学家的实践,依赖于人类社会的科学活动。科学实践一方面改造了客体自然,使自然人化,在某些方面能符合人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创造着审美主体,使人对象化(具有一定的科学修养、审美水平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美的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都是社会实践的结果,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自然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例如地平说到地圆说,地心说到日心说,科学家们凭借着不同的科技水平体察到的科学美是不同的。
(3)创造性:科学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其生命在于创新,有真知灼见,有前人所没有的贡献,这样科技水平才能不断提高。简单重复、机械模仿则毫无科学美而言。创造显示了人的本质力量,象征着人类社会前进的脚步。四大发明的美,圆周率计算的精确之美,都显示了人的创造力量。
(4)光辉性:科学美不是真理赤裸裸的揭示,而是有其形式上的光辉性,体现在陈述、表达得巧妙生动。这种光辉来自自然物所拥有的秩序、结构、质地、线条、色彩、音响、节奏、韵律等外在的表现,是客体对象性质和特征的直观、生动的表现。如DNA螺旋形象具有辉耀华彩的形式。
4.类型
(1)实践美:从随机中确定成果,从偶然中找必然,从模糊中发现确定,是实践美的体现。
(2)公式美:能深刻地反映事物内在规律的合乎标准化、规范化、简单化的逻辑表述是公式美的表现。
(3)理论美:人类认识世界的每一次新发现和发明、突破和创造,在实践中形成理性形式,则是理论美的体现。
科学美主要来自人们心智对研究对象内在美的领悟,而捕捉重任的肉眼对研究对象外在美的观察,艺术美是“美中见真”,科学美是“真中见美”。
5.科学美的作用  科学美透露了科学内部深处的重要信息,成为科学家探索前进的路标;科学美以人类智慧结晶的形式促成了科学家和规律性的实践活动的成功,发挥着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杠杆作用;科学美还以特殊的美感效应,对人们的思想、情感产生重要影响。
四、美的形式规律
美总有一种表现形式,或是外在的形式,或是内在的内容、语言或逻辑。事物的美的形式是和美的内容紧密相连的,任何具体的美的事物,既有特定的美的内容,又有特定的美的形式,是美的内容和美的形式的统一体。
(一)形式美的定义
形势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的组织结构及外观表现。形式美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外在自然属性(色彩、形体、声音)及其组合法则(整齐、比例、均衡、和谐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
(二)形式美的构成要素
任何形式的美都要由特定的物质材料构成,由于物质材料的质地不同,即使表现同一造型的形式美,其效果也会有所不同。不过,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千差万别,难以对它们的审美特性作出全面地概括。到目前为止,美学家们在这方面的工作,还仅限于描绘构成形式美的物质材料的若干要素,主要包括了:
1.色彩  色彩是视觉感官所能感知的空间性的美,是构成形式美感性材料的最重要的要素之一。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在美的感受中,色彩几乎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如火红的太阳,蔚蓝的天空,碧绿的原野,金黄的稻田等,如果大千世界没有了色彩,或者只有一种色彩,很难想象一旦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的大千世界失去色彩将会是什么样子。
色彩是辨认客观事物的重要依据,人们根据不同的色彩可将各种事物区别开来,人的感官可以分辨700万种色彩。由此可见,色彩是构成事物外部感性形式的重要因素之一。红黄蓝是三种基本色,由此可以调和出多种色彩,从图中可见,红加黄为橙色,红加蓝成紫色,,黄加蓝为绿色。红与绿、蓝和橙、黄与紫互为对比色。
                     
                                          

色彩既有审美特性的原因之一在于它能给人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在人的生理、心理上产生影响。这种感受来自联想、感觉和通感。色彩的兴奋与沉静、活泼与忧郁、华丽与朴素等,通常同有关色彩的联想分不开。不同的人对相同的色彩产生的联想不同,产生的情绪变化不同,但也有一些明显的共同性。如在日常生活中,红色经常和太阳联系着,绿色经常和植物联系着,蓝色经常和大海联系着……这方面的经验在人们的头脑中反复出现,就会形成相对稳定的联想关系。并且在文化心理积淀中产生出象征意义,如我国古代黄色是皇权的威严和高贵的象征,红色,常使人联想到火和血,所以常用它象征革命、象征斗争、象征热情;但有时也用它象征恐怖和危险。绿色,常使人联想到春天、青山碧水,所以常用它象征和平、清纯、繁荣;黑色象征悲哀,蓝色象征深沉,白色象征纯洁、象征投降,则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流行。当然这种联想和象征具有文化的差异性,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以及不同的社会团体和个人的特殊的实践对不同色彩的象征意义不同,例如紫色在日本象征高贵典雅,而在罗马的天主教会那里却象征着苦恼与忧愁。
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以冷暖、轻重、宽窄、大小、厚薄、远近、动静等感受。通常浅颜色使人感到远、虚、薄、轻,深颜色使人感到近、实、厚、重。如法国国旗的颜色红白蓝三色的比例为37:33:30,看起来三色的宽窄一样,当三者的比例为1:1:1时,会感觉看色太宽,红色太窄。
               
    30:33:37                                                1:1:1
由于人的感官有内在的联系,具有“通感”,即色彩对听觉、味觉等产生影响。如“红杏枝头春意闹”,“闹”本是用于听觉的词汇,“红杏”是视觉的对象,两者的结合表现了杏花怒放,春意盎然。色彩对味觉产生的刺激,黄色、橙色、粉红色能促进食欲。
除此而外,色彩的美源于人的视觉系统接收和处理色彩信息所引起的愉快,不应一概归于联想和象征。换言之,应当肯定色彩具有联想和象征之外的“独立的”“纯粹的”审美价值。例如,绿野中的鲜花和粉蝶之所以为人们所喜爱,在于它能满足人们视野上的快感,给神经系统带来活力,满足其本能得到实现的要求。
色彩既具有“独立的”“纯粹的”审美价值,又有依附于生活的联想和象征的审美意义。事实上,这两种意义常常是相互渗透、共同发生作用的,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难以把它们剥离开来。
2.形状  形状,指事物存在的具体可感的空间外在形式。形状也是视觉感官所能感知的空间性的美。构成美的事物外在形态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体,这些元素各有不同的审美特征。人们对客观事物形式美的感知,离不开对点、线、面、体这些形体元素的认识。这些元素的不同组合构成事物的形态、形体。不同的形体表达不同的“感情”,对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
(1)点:是形体要素中最基本的元素。几何学中的点是一个没有长、宽、厚和大小的抽象概念,而在可视的图形中,点实际上是一个面,它具有大小、厚薄、规则与不规则等不同的类别,人们只有凭具体的视觉效果把它同圆和面大致地区分开来。在可视图形中,一个点有收敛集中的效果,成为画面的焦点,像万绿丛中一点红似的,将视线全部吸引过来。点的散聚可以产生闪光的效果。图案中的雪花点可以给人以轻柔、温和的感觉。在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中,都强调中心人物和画龙点睛之处,应放在聚光点上,使之成为观众视觉的中心。
(2)线:是点的运动轨迹,在构成物体形式美的诸要素中,线的要素占有特殊的地位。线的功能主要是用来表现物体的轮廓及外在的装饰。它的流动、起伏、波折、停顿、平行、垂直等,往往决定物体的基本结构和风貌。线有各种各样的形态,如粗细、长短、曲直、虚实、断续、光洁与粗糙等,它们能给人的心理产生相应的情感反应。线一般可以分为直线、曲线、折线三类,这三类不同形态的线条具有各自的表现力,也具有各自的审美特征。直线具有刚劲、挺拔、正直、稳定、有生气、有力量等特性,给人一种力的感受。其中粗直线有厚重、强壮之感,细直线有明快、敏锐之感。水平线给人平静、安稳、庄重,垂直线给人以正值、倔强、上升,斜线给人以紧张、兴奋、动势;曲线具有优美、柔和、轻盈、优雅、活泼、流畅等特性,给人一种运动感;折线表示转折、突然、断续,其形成的角度给人以上升、下降、前进、倾斜等方向感。利用线条造型和传情,是我国绘画、书法艺术的优良传统,其线条中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3)面:是由线的移动而形成的。面的功能主要是用来表现物体的形状。人们感知某一物体的形状,除根据其周围的轮廓线之外,主要是依据我们所能直接观察到的面。一般来说,圆形或由圆形演化而来的图形,给人的感觉是柔软、温和、充实、富有弹性,因而是一种柔性美。方形或由方形演化而来的图形,一般给人以方正、平实、刚强、安稳的感觉,因而是一种刚性美。三角形有各种形态,对人的心理往往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立三角形具有稳定感,倒三角形具有危机感,斜三角形则造成运动感或方向感等。在人类的视觉艺术中,利用面的各自不同的审美属性是极为广泛的。
 

(4)体:是点、线、面的一种有机组合,它同面的关系极为密切。面的移动、堆积、旋转就成为体,人们观察一个物体,直接作用于视觉的是面,但是,凭借以往的经验,却可以感知或确定整个物体的形状。因此,体所给予人的视觉效果和心理反应大致同面相似,只是体积与人的感觉比面更强烈、更具体、更确定。
 
 
3.声音  声音又称音响,是由听觉器官所能感知的时间性的美。不过声音并非天然地具有美的意蕴,就物理本质而言,声音是一定频率的振动的物体通过弹性媒介(主要是空气)传播的一种机械波,频率在20-2000赫兹的声波转入人的耳朵时,便可以刺激听神经引起声感。实验证明,声音对人的神经系统、血液循环、呼吸等生理活动都有一定的影响。声音要作为审美要素出现,还必须符合主体与客体两个方面的条件。从客体方面看,声音的高度、强度、纯度、长度、节奏等,要符合人的听觉系统生理功能的要求,过高的或过强的声音尖锐刺耳,过低或过弱的声音又缺乏必要的刺激量。过短的音节来不及分辨感受,长时间持续同一声音又令人感到单调、沉闷,甚至会降低感觉器官的感应力;音质芜杂、节奏混乱更令人烦躁心悸,厌倦难耐。从主体方面来看,声音美不是物理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象。健全的听觉虽然有助于接收到各种音响,辨识节奏、旋律等,但如果没有对生活的感受,没有丰富的想象力,没有高尚的社会道德情感,接收到的声音也只能停留在物理现象的领域。由于声音是在时间中存在和运动的,所以,节奏和旋律就成了声音这一形式美的主要构成因素。
节奏,是指交互起来的音的长短、强弱的合乎规律的合成形式。例如,短音和短音的结合,给人以兴奋、热烈的听觉效果;长音与短音的结合,个人以平和、愉快的听觉效果;长音与长音的结合,给人以威严、肃穆的听觉效果。
旋律,又称曲调,是指高低不同的一群音的有组织的连续,组成音的线条。音乐的体裁、风格、民族特征等,都是从旋律中表现出来的,因此旋律被视为音乐的灵魂。
声音的美学特征在于它的表现力,它不可能再现客观世界的真实图画,而能够生动地表现主体内在的感情因素。即可引起审美主体的联想、想象,产生意象,激发感情。声音的表情性特征,来自它和人的生理、心理机制之间的一定的对应关系。振动的频率、振幅和波长的变化组合,可以引起昂扬、低沉、热烈、轻松、悲伤、欢乐、恐惧、愉悦、宁静等情绪反应。正是由于这样,它才有可能被人类用来作为表达某种感情的工具,并由此形成以音响为自然媒介的音乐艺术。
除此而外,味道、气味、温度、触觉等,也是构成美的基本要素。
(三)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色彩、形体、声音等形式美的感性材料,它们本身虽然具有一定的审美特性,但要构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形式美,则有赖于某种合乎规律的组合。因此,人类在创造美的活动中,不仅要熟悉和掌握各种形式因素的特性,还要对各种形式因素之间的联系加以研究。这种对形式美的研究,不能离开对这种规律的探讨。
1.整齐  这是最简单的形式美,包括单一、秩序、节奏三个方面。
  (1)单一:指事物的单纯一致。可以是颜色的单纯一致,可以是形状的单纯一致,也可以是声音的单纯一致。如皑皑白雪,整齐的队列,行军的步伐等。
  (2)秩序:指事物之间的井然有序。自然界中生态平衡是一种秩序,宇宙星系的运动也是一种秩序。家庭的和睦、世界和平都蕴含着秩序。
  (3)节奏:是事物有规律的运动所造成的变化之规律性重复,是事物运动的一种形式。一切事物都处于不停顿的运动之中,运动的周期性变化就构成了节奏。自然界中,寒来暑往、日月交替、潮起潮落、花木的生长,脚步的交错,脉搏的跳动等,无不呈现一种周而复始的形态,使人感受到这样或那样的节奏的律动。节奏是形式美的普遍法则,是一种有规律的反复。当外界节奏适应人的生理、心理动能,二者构成和谐关系时,人们就会从中获得愉悦的体验,美的享受。例如,常见的劳动号子,号子的拍子总是十分精确地适应于该种劳动所特有的生产动作的节奏。普列汉诺夫认为,对节奏的敏感,是人类的心理和生理的本能之一。人的呼吸、脉搏、动作等生理活动具有一定的生物节奏。人类的整个生活过程,如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劳逸、动静、张弛、徐疾、进退等,都是一种有节奏的生命过程。在一切“时间艺术”——音乐、小说、戏剧、电影、舞蹈的——之中,对节奏的正确把握和运用,是创作中必不可少的。小说节奏就有快慢、疏密之分,体现在其叙述节奏中。电影、戏剧的起承转合,层次展开,也有个节奏问题。至于舞蹈,本来就是伴随音乐节奏进行的。不仅时间艺术,构图线条的交错穿插、疏密配置,色块的重复交叠,冷暖色调的排列,都会使人产生一种流动感、节奏感。生活中的节奏也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每个人、每个群体都会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节奏,可能是紧张、可能是松散,反映着人的精神和心理风貌。
2.变化  人的各种感官都需要不断变化的适度的刺激,才能引起兴奋。
(1)整齐中求变化:这种变化要求在特定的形式组合关系中突出不同要素的差异,使形式错落有致,富于变化和活力,保持个性。其方式有:①对比变化:既有线型的曲直、粗细、长短、虚实方向的对比,又有形状大小、色彩明暗、色相、纯度、色性的对比,还有材质及造型元素的疏密、简繁、虚实的对比;②节奏变化:各造型元素按渐变韵律、交错韵律、起伏韵律等,使统一的整体中出现不同的变化。如图中美丽的鸟,整个身体的各部分互相融合在一起,整个身体没有一个突然的凸出部,却是在不断变化的。

(2)变化与整齐相配合:变化的运用应与整齐配合起来,因为变化可以克服整齐的呆板性,而显得灵活生动。过于整齐就显得科班,太多的变化会成为混乱。
3.比例  比例是指事物本身各部分、或与其他事物在度量上的比较关系。达·芬奇说:“美感建立在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一件能给人以美感的事物,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与局部之间都需要有合乎于常规的比例关系。在审美和艺术活动中,符合比例的形式,是指形式内部的数理关系符合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与之相适应的愉快而舒适的心理经验。比例关系是否和谐,与艺术造型的美丑有很大的关系。例如描绘人体,如果上下身、四肢及五官的位置与人们所熟悉的比例关系不相吻合,感觉上就会失真,其美感也会大打折扣。现实生活中,影响最为广泛的比例关系是被称为“神奇比例”的“黄金分割”。即将一个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a)与较小部分(b)的比例关系为a:b=(a+b):a,相当于5:3或8:5,比值约为1:1.618。画画时,人体如以脐水平线为界,上下身之比恰好是黄金分割。黄金分割律在生产、生活和艺术创造的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当然,符合形式美规律的比例关系不仅仅是这一种,在美学领域中,任何一种比例关系都不是绝对的,包括黄金分割在内。人们在确定事物的比例关系时,都要受到人的实用目的、所表现的内容和人的心理经验的制约。黄金分割的比例具有安定感,但也有选择地运用。中国古代画论中讲究的“立七、坐五、盘三半”,站立人像为头像的五倍,盘坐像为头像的三个半。山水画中所谓“丈山、尺树、寸马、分人”。另外,年龄不同,结构也可能会变化。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合乎美的规律的比例关系被提出来。
4.均衡  是指两个以上的物体,环绕一个轴心组合在一起,两边平衡,称为均衡。均衡给人以安定、愉快地感觉,也给人以美感。均衡有两种形式:天平式均衡和杆秤式均衡。
(1)天平式均衡:是规则的均衡,也称对称。这种均衡其轴心两边的重量、引力和距离都完全相同。对称使人们最早总结出来的形式美的规律之一。它本来是生物体结构的一种规律性的表现方式,被人们普遍运用在包括艺术创造在内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北京故宫、埃及的金字塔、我国对仗工整的诗词、对联乃至农作物的栽培等,几乎都包含着对称的法则。对称的特点是绝对均衡,缺少差异,能使人产生沉静、庄重、威严之感。人的身体结构是对称的,对称的身体体现着生命的正常发育。
(2)杆秤式均衡:也称不规则均衡。均衡本意是指衡器两端承受的重量相等,还可引申为一个整体的各个部分,在质量或程度上均等或大致均等。如果一个事物的左右、上下、前后双方在布局上等量不等形,从而使人感到双方虽然外形大小不同,但份量是相平衡的,它就符合均衡的规律。均衡所体现的力学规律,通常给人一种稳重、安全的感觉。在生活中,色彩或形体通过视觉感受可在心理上产生重量感,因此,艺术家总是注意一幅画的重心必须与画框的重心大体重合,如果画面一端分量过重,另一端就采用相应措施,如用较深色彩的图压住,已达到恢复视觉平衡的效果。除了这种重力均衡外,还有一种运动均衡,即均衡关系不断被打破又不断重新形成。例如,跑步的人体造型,大多选在其重心向前倾斜成不平衡状态而又即将恢复平衡的瞬间。
均衡和对称的特点是缺少差异,能使人产生沉静、庄重、宏伟、朴素之感。不过,均衡和对称给人的沉静感是相对的,它和运动不可分,或者说,均衡和对称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暂时的静止状态。如果追求绝对的均衡和对称,容易流于刻板和单调。因此,艺术作品常常可以表现均衡或对称关系被打破而又即将恢复平衡的“动态平衡”。
5.和谐  指事物与事物本身或事物本身各方面之间配合协调完美,包括调和和对比。
(1)调和:是指没有显著差异的形式因素之间的协调统一。它只有量的区别,是一种渐变的协调,不构成强烈的对比。例如颜色、音乐旋律、形状等的渐变与和谐。色调不一、形状各异的材料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和谐的整体,寓变化于整齐,由差别构造统一,是在差异中趋向于“同”。例如色彩的和谐,红与橙、黄与绿、青与紫都是相似色。这些相似或相近的颜色互相搭配,在变化中保持大体一致,就会给人一种柔和、宁静的感觉。如北京天坛深蓝色的琉璃瓦和蔚蓝色的天空以及周围的绿树配合在一起,其色调就显得非常调和。古色古香的家具配上古瓶古画。另外,形与线的和谐,都是线条,也能看出明暗、虚实的变化;质地的和谐,俗话说,扫帚配簸萁,砧板配厨刀,粗茶配淡饭,锦囊出妙计,白金镶钻戒。体积和大小的和谐,如作画时的比例“丈山尺树,寸马分人”。
(2)对比:对比是指各种具有显著差异的形式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把明显对立的色、形、声放在一起,受到相辅相成的效果。如音乐中的刚柔、清浊、短长、徐疾等,绘画中的红与绿,黄与紫,黑与白。诗歌中,对比的运用更为普遍。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把两个明显对立的因素放在一起,使人感到鲜明、醒目、振奋、活泼。
无论是对比,还是调和,都要有变化,在变化中显出多样统一美。只有各独立的差异面在特定的组合关系中显出一种内在的联系,并构成统一整体,才能给人审美愉悦。
以上概述了几种主要的形式美的法则,需要强调的是,任何形式美的组合法则都有相对性、条件性,或者说,任何一种形式美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并且并非固定不变。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发展,随着美的事物不断被发现、创造,特别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美的创造活动有了史无前例的生机,在形式美的基本规律的理解运用上,更将有新的建树。
第二节美学与美育
一、美学的概念
关于美学的概念,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纵观国内外美学界的争论,主要归纳为三种观点:
1.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美学是关于美的规律的学问,这是一种流行的说法,也是一种古老的说法。在我国,至今仍有人持这一观点,他们认为,美学既然称为美学,就应当研究美和美的规律,虽然这一派主张既研究现实美,有研究艺术美。但是研究的重点是现实美。他们认为,只有艺术学研究的重点才是艺术美,如果美学将艺术作为研究的唯一对象,就会将现实中的各种美的现象排斥在美学研究范围之外,这不仅会割断美学与现实的联系,也不利于美学本身的发展。
2.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美学就是艺术哲学。在我国持有此观点的人不乏其人。他们认为, 只有了解了高级的艺术美,才有助于了解低级的生活美,至于自然美,那就更需要具有艺术的眼光,才能鉴赏它的美学价值。
3.美学是以美感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科学。(李泽厚)随着认识的发展, 认为“所谓美学,大部分一直是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的某种形式结合。”
    根据当代美学研究成果,可以概括地说:美学是研究现实美、人对现实美感、和艺术美的创造等相关规律的人文学科。美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美的哲学、审美心理(美感)、艺术社会学、审美教育。其中以美的哲学为基础,以审美心理学为中介,以艺术社会学为扩展,以审美教育为归宿。美的哲学,主要分析和论述美的根源、本质和特征,美与真善、美与丑的关系,美的形成和形式美,美的形态和范畴等问题。这是美的本体论,是美学的基础部分;审美心理学重在心理学的探讨,人对美的心理感受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的探讨。主要揭示和描述美感的形成、本质、特征及其表现形态,美感与快感的区别,美感的心理结构和排列组合方式,以及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审美标准等问题,这是美的主题论,是美的核心部分;艺术社会学重在社会学的考察,主要探讨和阐述美的欣赏、鉴赏的主客观条件,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对不同的美的形态欣赏的内容和方法,美的创造的地位、作用和不同形态的美的创造的一般规律,这是美的实践论,是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教育重在教育学的研究,主要阐述美育的性质、特点、任务、意义和实施途径,总结美育的实践经验,探索美育的一般规律。这是美的功能论,是美学的落脚点和归宿点。我们研究美学的目的,不仅要按照美的规律美化世界,而且要按照美的规律美化人类自身,使审美主体成为身心健康、精神生活丰富、人格高尚、个性完善的全面与和谐发展的人。所以,重视美育,反映了美学未来发展的趋势。
    由此可见,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是以美为基础,以美感为主体,以美的欣赏和创造为具体实践,以美育为归宿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密切结合的学科。这四个部分处于互为因果的有机的辩证关系中,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从而构成了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完整、严密、系统的理论体系框架。——王益锵《护理美学》
二、美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远古美学的考察
人类美学的产生和人类起源一样古老,它的渊源一直可以上溯到邈远的原始社会,在人类的童年期,人们还不可能有自觉的理论形态的美学思想,但这并不意味着原始人没有审美意识,没有对美的渴望和追求,可以这样说,自从原始人类通过劳动最终摆脱了动物的状态,开始懂得装饰自己,娱乐自己,出现了最早的原始艺术活动时起,人类审美观念和最初的美学思想便开始形成了。如,人类在石器时代之初,作为武器的石块是没有加工过的,后来为了使用的便利,便把石块进行加工。经过加工了的石块使人获得了一定的形式感,一方面是人们在物质生产中对劳动工具的必然要求——便于使用,另一方面也是人类最初产生的审美意识的必然结果,生产工具的对称、平衡、完整的形式,反映了人类早期包蕴在直接使用观念中的审美意识。随着社会的推进,不但石器已经很均匀、整齐、灵巧、完整,而且还有各种石、骨的装饰品。
另外从考古发现和对残存的原始部落的考察来看,原始人在音乐、舞蹈、诗歌、绘画等艺术活动中,已经明显表露出了对自然界和创造性劳动的赞美。至少在两万五千年以前,原始人已能用二、三种色彩活灵活现地描绘出马、鹿、公牛、狮子等动物形象。中石器时代已能画出战争、狩猎等场面,且突出表现动作。这些无疑是人类社会审美意识的胚胎。
到了原始社会后期,原始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彩饰、彩绘以极为普遍,例如,属于仰韶文化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其造型、色泽和图案无不令人赞叹。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出土的一批彩陶,雕画着各种纹饰,如几何图案、人面纹、鱼纹、鸟纹、蛙纹、鹿纹、花叶纹等等,线条简练,形态别致,显示出了那个时代对美的追求和审美意识都达到了一定水平。
但是,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思维没有抽象的概念,说一个人很勇敢,就说它像一头狮子,说一个人目光敏锐,就说它像一只鹰,说什么东西很硬,就说像石头,说东西元,就说像月亮。理论形态的美学思想是到了奴隶社会才产生出来的。
(二)古代中西方美学形成
自人类进入了阶级社会以后,社会出现了分工,使得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各行各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的认识逐渐深化,各种自然科学知识、天文、地理、力学、光学、数学等都不断向高新的高度发展,各种艺术都突飞猛进地发展。
1.中国的美学发展  中国的美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春秋战国时代,卓越的思想家老子、孔子、孟子、庄子、荀子和韩非子等从各自不同的哲学观点出发,触及到美学问题。老子的“大音稀声”的美学主张,孔子“尽善尽美”的美学观点,孟子“充实之谓美”的美学观点,庄子“天地有大美”的审美观,荀子“崇其美,扬其善”的美善统一观,都显示了远在先秦时代,一些思想家已经在探讨美的问题了。从战国后期开始,美学问题不仅得到了更为普遍的重视,而且深入到了文学、音乐、绘画、戏剧等各个艺术领域。文论方面有陆机的《文赋》,钟嵘的《诗品》,刘勰的《文心雕龙》,司空图的《诗品二十四则》,严羽的《沧浪诗话》,叶燮的《原诗》等;在乐论方面,有荀子的《乐论》,公孙尼子的《乐记》,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等;画论方面,有顾恺之的《论画》,谢赫的《古画品录》,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郭熙的《林泉高致》,石涛的《苦瓜和尚画语录》等;在剧论方面,有王骥得的《曲律》,李渔的《闲情偶记》等。这些著作体现了对美的规律的探求与把握,同审美经验与艺术鉴赏的有机结合,显示了我国古代美学思想的鲜明的民族特色。
2.西方的美学思想  西方美学思想源于古希腊,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提出了“美食和谐”的思想,根据“数的原则”来剖析美,认为美在于“对立因素的和谐的统一”,对后世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过,古希腊早期的美学思想,大都以富于自然科学,往往是在探求宇宙本原时涉及美的问题。柏拉图最早对“什么是美?”和“什么东西是美的?”梁和不同性质的命题进行辨析,在《伊安篇》、《理想国》、《会饮篇》等哲学著作中,对美的本质和艺术美的问题作了具体的阐述。亚历士多德批判地继承了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它的《诗学》是欧洲文艺美学的最早经典著作,他的《美的整一》学说,肯定了现实生活中的美的客观存在,并对艺术美的创造等问题做出了杰出的概括和总结。古罗马美学思想基本上是古希腊美学思想的延续,在漫长的中世纪,美学浸透着神学、宗教的色彩。
进入文艺复兴时期后,由于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的作用,以及艺术创造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美学思想也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人类的审美意识和对美的探求创造,早在遥远的古代就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了。不过那时的美学还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系统,并且,古代西方人对美的探讨,多局限在哲学、文艺学,甚至神学的范围内,我国古代对美学的思考,也多散见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教育学、文艺理论等著作中。也就是说,古代的美学思想并没有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那时的美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哲学、文艺学甚至神学的附庸。
(三)近代美学思想的发展
1735年,德国21岁的鲍姆嘉通出版了《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第一次提出了“美学”的概念。1750年,鲍姆嘉通又出版了《美学》专著第一卷,规定了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任务,首次正式将美学列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被誉为“美学之父”。他的美学与今天的美学有很大的不同,美与感性认识联系在一起,美即感性认识的完善。他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分为知、情、意三部分,研究“知”的方面有逻辑学,研究“意”的方面有伦理学,而研究“情”的方面建议用美学来表明其性质,从此,美学摆脱了长期以来完全附庸于其他科学的地位,成为一门同哲学、逻辑学、伦理学、艺术理论区别开来的独立的学科。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形成的德国古典美学,是西方美学发展史的高峰,也是世界美学思想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他的奠基人是著名哲学家康德。他的美学观点主要见于《判断力批评》一书,对美的本质、审美判断、审美活动中的心理功能,美的创造、典型等问题,都作了深入的考究,并开始建立起一整套唯心主义美学理论形态,其后,经过费希特、谢琳、歌德、席勒等人的不断补充、丰富和发展,到了黑格尔便把德国古典美学推向了高峰,成为以往美学派别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建立了西方美学史上从未有过的庞大完整的美学体系,在他的多卷本《美学》巨著中,把历史发展的辩证观点运用于美学研究,对于美的本质、自然美、艺术美、艺术发展的类型,白纸当时存在的几乎所有的艺术种类,都作了详尽的阐述,构成了规模宏大,空前严谨的美学理论体系,使美学的独立地位进一步巩固下来,当然,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以客观唯心主义为基础的,这使他的美学体系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德国古典主义美学形成了最为完整、最有影响的唯心主义体系,既总结了前西方美学的思想,又开启了现代西方美学的大门,但是,仍然摆脱不了哲学的“束缚”,在个别领域有进步和发展,但在美学整体的理论建树显得不足。
(四)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美学诞生于19世纪中叶,它的开创者和奠基人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在创立新的世界观的过程中,涉及到一系列重大美学问题,如美的起源、美的本质、审美和艺术活动的社会作用,艺术创作的规律等等,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这些问题作了深刻地阐述,建立了一个崭新的美学体系。么克斯主义美学第一次为美学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哲学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了美学研究的科学方法论原则,即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逻辑与历史相结合,论证了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物化了的人的本质、个性和生命。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的基本美学命题,并阐述了创造美的规律,即对象的规律性与人的目的性的统一,提出了艺术创作的原则和方法。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总体系,是以往的美学体系所无法相比的,它有着强大的生命勒和广阔的理论容量以及深远的发展前景。
三、学习美学的方法
(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研究美学的理论基础,它给美学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许多美学问题,如美的本质、美的产生和发展、美感的产生和发展、艺术的起源与发展等,都要依靠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指导才能解决。否则往往会陷入唯心主义的迷宫。在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劳动创造美”、“美的规律”、“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等重要观点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具体地、历史地研究美的现象,避免孤立地、静止地研究问题。
(二)要理论联系实际
现实生活中,美到处存在,艺术作品中,美则被凝固为稳定的形态。对这些实际存在着的美,必须从理论上去分析研究。反过来说,研究美学也不能脱离实际,不能从抽象的概念、定义出发,而应当从审美活动和艺术实践、美学思想斗争的实际出发,在大量事实的研究中归纳观点,找出规律。培养艺术感受力,至少要懂得一点儿艺术。
(三)要借鉴有关学科的成果
美学与许多学科都有密切的关系,如哲学、艺术学、伦理学、心理学等,要说清美学问题,往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美学是一门边缘性的科学,以学生应该学习一些与之有关的科学,尤其是心理学。如我们考察美的起源,就可以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考察“美”的含义,从民俗学、民族学角度考察审美意识起源,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考察审美风尚的演变,会使说明更充实有利,全面深刻。
(四)要将美学原理与美学史相结合
中外美学史的内容十分丰富,学习时可从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过去的美学由于受时代与阶级的局限,肯定存在着不少缺陷,但前人的探索对后来者总有借鉴作用,可以提供经验和教训。
第三节护理美学
护理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我国护理学术界,特别是护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它是将美学的基本理论与护理实践紧密结合,进一步探索护理美学的内涵及意义、形态及规律、以及各项规律对护理实践的指导意义,并且,挖掘护理实践中蕴含的美,引导人们去欣赏、去创造。
一、护理美学的概念
护理是美的产物,是一门充满艺术性的学科。南丁格尔曾说:“人是各种各样的,由于社会、职业、地位、民族、信仰、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的不同,所得疾病的病情轻重也不同,要使千差万别的人都能达到治疗和健康所需的身心最佳状态,本身就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艺术活动中充满无限的美感。所以,护理人员应是艺术家,护理工作中以境恬人、以情感人。
护理美学是站在护理学的角度,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护理领域中的美的现象和审美规律的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应用学科,其具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意义。广义的护理美学泛指护理领域中一切理性、感性美的总和。狭义的护理美学,是指护理理论体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化、规范化、层次化等理性美以及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感性美。是运用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解决护理实践中美的一门科学。
二、护理美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国传统护理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中医护理美学思想萌芽  在中医活动中,护理行为被认为应该是温柔慈祥的母爱方式,通过天然本能的方式抚育生灵,给予伤者体贴入微的照顾。
2.中医护理美学思想的初创  医学论著中提倡“阴阳消长”的平衡美,“五行生克”的协调美,主要论点是:人体应该与天地有相似的结构和功能,人保持健康就如同宇宙的和谐优美。
3.中医护理美学的发展期  从先秦时期到鸦片战争,中医的护理美学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东汉的张仲景所著《伤寒伤病论》,阐述了“辩证施治”的原则,充分体现了“多样统一”的美学要求。另外还讲究居室环境、食物、情志的协调配合;唐代的孙思邈在《备急千金方》中对医者的穿着、言谈有了详细地论述。另外还强调了医患关系协调的意义所在。
4.中医护理美学思想的延续  1840年鸦片战争后至今,护理美学思想受到了西方护理的影响,医院环境、护士着装、操作规程等,都逐步规范化,体现了美学要求。尤其是,护理理念中将真善美相统一。
(二)南丁格尔的创举——护理职业的形象美
1.南丁格尔的工作经历和精神
2.南丁格尔塑造的护理职业形象
在南丁格尔创立了护理学科之前,人们普遍认为只要具有女性的天赋和才能的个体,便可以出任护士职业。而南丁格尔倡导:从事护理工作,需要有高尚的品格、相当的专业知识、专门的操作技能。就护士的职业形象,南丁格尔指出:①护士应该是品格高尚的人。她要求忽视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恪尽职守,富于爱心,自觉遵守职业法规。“职业女性必须正直、诚实、庄重,没有这三条,就没有基础,就将一事无成。”②护士应该是满足病人健康需要的人。护士应具有高度的同情心,能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痛病人所痛。对病人一视同仁,体贴入微。③护士应属于专门学科的人才,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护理学是内外科和公共卫生学科的技术上的扶助,但决不是内外科和公共卫生官员的奴仆,是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职业。④护士是人类健康的使者,护理服务的对象是面向全社会人群,而不是只针对病人。⑤护士应该是具备心理学知识的人,护理工作应该着眼于病人,而不是疾病,要了解每一位病人的心理状况,注意心理的健康。
(三)护理美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护理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形成不仅是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历史的必然。
1.护理美学学科的形成  护理学科的发展历程为护理美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人类有抚育幼小、援助老弱、保护商患、照顾残疾、处理死亡等需要,促成了护理的产生。千百年来,护理一直受到人类同情心和宗教的影响,“博爱”“牺牲”“为人服务”成为护理精神之信条。该信条中就蕴含着美的价值。直到1860年南丁格尔创立护理学科起,护理事业进入了新的境界。她认为:爱心的照顾,是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遗患,力谋护理之改良与病人之舒适。积极为病人创造条件,使病人舒适,是明显的护理美感的反映。
美学研究领域的扩大为护理美学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各学科间的横向渗透,已经是当代美学的一大发展趋势。护理作为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要建立自己的美学理论体系,这不仅关系到促进和维护人类的健康问题,也关系到护理学科的发展和地位。另外,和美学分支学科的建立和有关自然学科、社会人文学科的现代成果,以为护理美学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
现代护理观念,想护理美学提出新的问题。人的整体观,新的健康观需要对人的本质重新认识,导致了社会对护理美的追求,护理目标也要随着而调整。
护理高等教育的发展,是美学成为一门不可缺少的专业理论课程。社会对高层次护理人才的需求迫使护理教育加强人文学科的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
2.护理美学学科的发展  护理美学思想是随着人类护理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而展开的,但是作为护理美学思想的观念以及护理美学观念的理论表述,则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从医学美学学科发展的三个阶段来考察护理美学学科的发展概况:
第一阶段:孕育阶段(1982——1986年),可见医学和美学的相关文章,尚未发现护理与美学的相关文章。
第二阶段:医学与美学联姻阶段(1986——1989年),建立了医学美学,并进行了医学美学骨干人员的培训。护理美学作为其一个分支得到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版护理美学专著。
第三阶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阶段(1989年——今)可见实用性较强的一些杂志文章在探讨美学理论对护理实践的指导意义。
三、学习和研究护理美学的现实意义
(一)是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
    护理学科的建设和理论体系的构成,要求以新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来适应护理学科。1986年,卫生部顾荣奇副部长在全国首届会工作会议上指出“护理工作除了配合医疗执行医嘱外,更多更主要的是对病人的全面照顾,促进身心健康……,护理学就是研究社会条件、环境变化、情绪影响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寻求正确的护理方式,消除各种不利的社会、家庭、环境、心理因素,以促进病人康复……。概括地说,现代护理学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是科学、艺术和人道主义的有机结合,应充分体现出护理工作的整体美、系统美、层次美、和谐美、有序美和节奏美,并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相互交融,形成自己独特的科学体系。护理服务范畴的扩大,对象的扩展,内容的增多,人们健康需求的变化,斗笠人员具备良好的美学素养,护理美学是护理学发展的必然条件。
(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的需要
    人们的健康观发生了变化,以往最球没有疾病,而现在追求优良的生活质量,正如墨子所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人们已不满足于治好病,而对环境、服务都有要求,而且,保健业发展迅速,美容、胎教、音乐疗法、健美等,因此,健康美是卫生发展的未来趋势。
(三)护理人员完善自身素质的需要
护理人员审美修养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服务质量的高低。需求的变化,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审美修养,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湛的技艺和现代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和审美修养。美可以“引善”、“导真”和“健体”。引善指美的欣赏不禁令人赏心悦目,而且还能使人感情得到纯化,性情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升华,从而培养起人的高尚情操和完善人格。“导真”指在美的欣赏过程中,把理性寓于情感中,把概念寓于形象中,把艰苦的护理工作寓于美的自由创造中。“健体”是指在美的欣赏过程中达到身心愉悦。因此,护理人员应努力学习美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审美文化修养,塑造美好的护士形象。
(四)创造良好的医院人文环境需要美学
    现代化医院意味着一种理想的社会生活方式的构成部分,它不仅包括经济、物质、技术,更包括人文精神,要充分发挥审美文化的作用,使医护人员在美的创造和享受中,塑造完善的人格。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可以影响人的行为变化,人的行为变化可以为医院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同时,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护理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任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1.研究护理美  护理美是特定领域的美,是该领域中一切活动所显现出来的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护理学理论体系结构中所体现出来的系统化、规范化、层次化的理性美;二是由护理人员在创造性护理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护理手段和护理人员形象所体现出来的感性美。
2.研究护理人体美  人类的生存、延续,生活的幸福都需要护理美,但是,受科技和生产水平的制约,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制度和水平的制约。护理的目的是满足人的健康需要,保护人类健康,实现人体的健康之美,不论是形象上,还是功能上,达到内在的和谐统一和外在的均衡对称。
3.研究护理审美教育  护理美学研究的核心是护理审美教育。研究审美教育的特点、内容、刑事、方法、培养目标等,将经验系统化、理论化、通过审美教育是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行为,更好地指导护理实践。
4.研究护理审美意识  研究护理美感的来源、时代特性、民族性、实践性等,以使护理人员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基础上发现美、创造美。
5.研究护理审美实践  研究护理审美的理论与技术实施,护理人员的行为举止,环境布局等,对促进、维护、保持和改善人体的健康都是有益的。
(二)研究内容
1.护理美学基本理论  护理美学基本理论是有三个部分组成的。
(1)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美的定义、本质特征、基本形态、形式规律等。
(2)护理美学的界定:包括对象、内容、基本任务及方法。
(3)护理审美规律的研究:包括护理审美得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护理审美观,护理审美的生理心理机制,护理人体美,护理审美关系。
护理美学的这些理论研究,涉及的学科范围很广泛,处理主要依靠美学和护理学之外,还必须借助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体育学、艺术学、形象学帮助。由此说明,护理美学基本理论的研究,是一种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涉及广泛学科领域,这也反映出护理美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综合性、交叉性。
2.护理审美实践    护理审美实践是将护理美学理论具体应用与护理活动中,它包括基础护理美、临床护理美、康复护理美、社区护理美、护患关系美、护理管理美、护理审美环境美等。
3.护理审美教育和审美评价  护理审美要扩护理审美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审美评价两方面内容,护理审美教育使护理人员的护理美行为的一种规范性教育,其教育效果如何,要通过护理审美评价的实施来总结经验,不断拓展护理审美实践的技术和技巧等。
(三)护理美学的任务
1.理论构筑  以护理审美实践经验为基础,将护理理论与美学理论相互贯通,分析改造相应的理论流派,构成护理美学的知识体系。
2.实践应用  用理论指导实践。
(四)研究方法
1.一般的科研方法
2.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  分析历史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3.具体的科研方法  经验的搜集与描述(经验):观察、调查、实验;理论的分析与综合(理性):借助哲学、心理、社会、护理、医学等观点分析、综合、概括理论。
第四节审美心理与审美意识
    美是一种社会现象。现实生活中,许多美的事物往往能引起人们某种美的感受。或是愉悦,或是振奋,或是敬佩等等。审美心理是美学、美育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审美意识是社会意识中的一种特殊形态,正确认识审美心理和审美意识,有利于提高自身审美素质。
一、审美心理
审美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审美心理美感有两种不同的涵义:一是广义的美感,是指审美意识,它包括审美意识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美感的另一个涵义是狭义的美感,即专指审美感受,是人们在发现、欣赏和创造活动中显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是审美主体被审美对象引起的情感上愉悦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包括感觉、知觉、想象、理解、情感等心理活动在审美对象刺激下综合而成的心理状态。多体现为理智上的启迪,精神上的愉悦,心理上的满足,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
审美感受是审美意识的核心,也是审美意识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因此我们主要从狭义角度去探讨美感。
与美感相对应,护理美感也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护理美感包括护理审美趣味、护理审美能力、护理审美感受、护理审美理想等。狭义的护理美感专指护理审美感受。
二、美感产生的条件
美感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客体:即客观存在的美的事物。在护理过程中,护理美感的客体是病人、家属、护理人员等,态度行为技能等。
2.主体:即具备审美能力的人。审美主体应有与发现、识别审美对象相适应的审美感官、必要的审美修养、稳定的审美心境等。护理的主体是护理人员。可见,护理人员与病人互为主客体。
3.社会实践活动:即将主体和客体相互连接的桥梁。离开社会实践活动,客体的美就无法展开,主体就无法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因此说,社会实践是美的根源。人们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地改造自然、改善生活,创造了无限多样的审美对象,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了充分发挥。审美对象之所以能给人带来美感,是因为再现了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和魅力,再现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社会实践活动体现了人类创造美的天性,敦促人没去发现美,并给了人们鉴别美的本领。护理的美感通过护理实践活动展开。
三、美感的本质与特征
(一)美感的本质
    首先,美感是在发现、鉴赏美的活动中产生的一种认识,其形式是主观的,其内容是客观的。正因如此,大家才会根据个人的认识去选择不同的美的方式。其次美感是一种具备情感性的主观反映。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好恶去感受美。再次,作为特殊的认识活动具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特点。
(二)美感的特征
1.美感的直觉性  人美直接与审美对象接触,从而在直观上把握美,最初无需通过理智思考和逻辑思维就能感知美的特性。强调其直接、直观,无需推理证明。
2.美感的愉悦性  直观审美时,产生的一种赏心悦目的愉快心境,即动情。包括了生理心理的需要,也包含了特殊的精神满足和享受。人们追求美,是一种积极的精神需要,人们在欣赏美时,会在审美对象中重现自己、观察自己、肯定自己,看到自己的力量,因而产生一种创造性的喜悦。
3.美感的功利性  包括两种含义:一是社会功利性,即人们把对美感的体验化作动力,应用到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了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和行为,改造了社会的物质条件,也搞糟了社会的精神风貌。二是美感的个人功利性。即人们用对美的体验满足自身身心愉快的需要,陶冶情操,提高生活品位。这种功利性改善着个人的生活质量,在拥有和享受中让人体会生活的美好。
4.美感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美感的共同性是指对美的认识上的一致性,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人的审美观受大致相同,同一时代、统一民族成员审美认识大致相同。包括时代的共同美感、民族的共同美感、阶级的共同美感。美感的差异性是指审美的个性差异、心理差异、审美能力的差异。由于每个人经验、道德、理想、文化相连,表现为主题对客体在美的判断、选择、评价上的不一致。
四、美感的心理过程
美感是由多种心理因素积极参与的结果,使感觉、知觉、想象、理解、情感等心理因素相互推动、相互渗透,共同完成的审美过程。
(一)审美感觉
    审美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与人的感官,在人的头脑中产生的关于这个审美对象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人们审美心理活动的基础,表现为感官的舒适。
(二)审美知觉
    指对客观对象作用于感官所产生的关于诗妩媚的个别属性的整体性反应。即把分散的感性材料统合为一个完整形象的心理过程。具有选择性(有选择地将美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经验性(借助已有的经验来评判事物的美与不美)、整体性(把个别的想象整理为一个整体来把握)的特征。
(三)审美想象
根据已有的生活经历,通过思想的发展再创造一个新形象的过程。人们利用审美想象可以把得到的审美感知变得更深刻、更充实。它具有依托性(以已有的感知形象为前提)、创造性(借助想象而再造新形象并在生活中把这一形象改造完善,虽生活的变化而升华其内涵)、广阔性(可任意想象,不拘泥于现实的约束)的特点。
(四)审美理解
审美理解是审美者对审美对象精神的挖掘。它的特点是:①以感觉形象为依托。②具有深刻性。
(五)审美情感
    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主观意识倾向,有以下特点:①以主观的形式出现。②内容是可观的。
五、护理美感的基本形态
(一)护理感性美
护理感性美是护理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护理主体与护理客体的形象美的总和。
1.从护理主体看护理感性美  护理主体感性美包括主体人的感性美和护理活动、护理技术感性美。护理主体人的感性美包括护理职业的外在美,包括护理人员的行为、语言、仪表,使职业特点的外部美要求的基本体现。护理技术感性美是护理工作者在护理实践中施展技艺水平的美感表现。
2.从护理客体看护理感性美  当客体是人时,护患关系的感性美是其核心内容。
(二)护理理性美
护理理性的美分为护理理论抽象美和护理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和谐美。
(三)护理环境美
包括自然环境的布局美、安静美、整洁美、安全美;人际环境的和谐美。
(四)护理艺术美
主要体现在艺术疗法的护理美和护理修养的艺术美。
(五)护理创造美
护理工作是创造美的工作,其创造性在于以其对生命和健康的护理修缮,帮助人们创造着生命的奇迹。他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主体必须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良好的思维习惯、必备的审美知识结构、敢于创新的审美热情、善于发现的洞察力、熟练的工作技巧、热心向上的工作态度等。客体必须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客体的外部表现应是真实地、全面地、充分的。护理创造美的出发点必须符合社会的需要。
第五节 临床护理实践中的美
    护理人员在实施各种护理措施时,要充分体现护理人员及护理专业特有的美。
一、护理观察的敏锐之美
    敏锐,即感觉灵敏、目光尖锐。能对外界事物迅速做出反应。在护理观察中,敏锐产生美感,美感寓于敏锐之中。护理人员通过病情、心理状态观察,治疗技术效果观察,护理措施的实施与监护等临床观察活动,敏锐地观察病人的每一点细微变化。敏锐地观察,不仅是诊断学和护理评估的基础,也是美感必须具备的条件。只有仔细的观察,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才可能及时报告医生,做出诊断,提供治疗和有效的护理。这种美感体验是药物无法比拟的。
二、护理操作的精致之美
   护理是精细的艺术,护理技术的精益求精与护理的艺术性统一于护理实践中,护理技术的精美表现在严格、细致、熟练、轻柔。
三、手术配合的快捷之美
   手术配合中的美体现在注意力集中、动作迅速、快中有准、准中有美。
四、危重病人护理中的爱与美
对危重病人的护理充满艰辛,也充满了深沉的爱。危重病人的护理级别高,护理措施涉及到病人的生活护理、病情护理等方方面面,需要密切的监护,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呵护。护理是融技术、伦理、情感为一体的充分体现爱与美的艺术。
五、急救护理中的有序之美
急救使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任务,护理人员应以其镇定自若、沉着稳重、配合敏捷、技术娴熟、有条不紊的工作状态,显示出临危不乱的特有的职业风度美和护理到的美。
第六节 护理人员的形象美
一、形象的定义与分类
形象是客观具体的事物的主观映像,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结构,它的感性形态既包括客观事物的色彩、线条、形状、音响等外在的形式,也包括它的生命力、气韵、精神等内在的气质。形象分为自然体形象、社会体形象、艺术形象。护理人员的形象建设需要注重护理人员的自然体形象和社会体形象建设。
二、护理人员形象美的内涵
(一)外饰形象
    护士工作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的精神面貌、仪表、体态和语言是反映社会精神文明的窗口。
护士因为她们的救死扶伤的天职,被人们誉为“白衣天使”和“生命的守护神”。一名合格的护士除了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娴熟的技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外,还需要有良好的护士形象,这是通过她的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在医院里,病人和他们的亲属通过观察接触护士,从她们的衣着、体态和语言中感受到护士的思想品德。整洁的衣着、温和的神态、美好的语言、得体的举止,都能使病人获得安全感、亲切感和信任感,从而可以调动病人参与治疗的积极性,促进身心健康的恢复。相反,不整洁的衣着、过分的修饰、以及粗声粗气的训斥、粗俗的举止都会使病人对所在的医院失去信任感和安全感,而影响病人身心健康的恢复。护士从事各项技术操作和治疗都会受到病人的关注,因此,她应该是举止端庄、文雅大方、服务热情周到。护士的行走、站立等一举一动都要体现稳重、准确、轻柔和敏捷。护理人员的外在形象包括仪表美、语言美和行为美。
仪表是护理人员最先呈现在他人面前的外部形象,是给人的第一印象。主要包括人的姿态、服饰和气质风度等。
白色的工作服是护士的尊严和责任的标志,它体现了严格的纪律和风貌。因此,护士服的穿着是有严格规定的。首先保持洁白、干净、合体,这样既显得整洁利落,又显出一种质朴的美。工作服的衣扣要扣牢,衣带要系好。护士服要合体,这样显得大方得体。过于宽松会显出松懈拖沓之感,过于瘦紧又会使人感觉不舒服。衣带不整会给人懒散放肆之感,在无形中影响病人的情绪,甚至会叫人觉得这个医院都是松松散散的。穿在护士服里面的衣服的衣领、袖口、裙边都不应外露,否则,将破坏白色的和谐。白色的工作服露出了色彩艳丽的裙子下摆和深色的袜子,这样的色彩对比太大。白色的工作服应穿白色或与皮肤颜色相近的袜子。
护士的工作节奏是很快的,这就要求护士步履轻盈,因此,应穿白色软底鞋,切忌咯咯作响的硬底皮鞋和高跟鞋。生了病的人多半比较敏感焦虑,医院要为病人创造安静的环境。
护士的燕帽要戴在合适的部位,后边用白色的发卡适当地固定。它像一个白色的光环戴在护士的头上显得高雅圣洁。太靠后、太靠前都不好看。圆帽能把头发全部罩住,防止头皮屑脱落而造成污染,防止交叉感染,这是供在手术室、监护室和隔离病房工作的护士使用。注意戴这种帽子时,头发不要外露。
护士的发型要求整洁大方,护士既要保持头发的清洁,也要注意头发的自然梳理前额的刘海以不挡住眉眼为度,后面的头发不能披肩,如果蓄长发,应盘起来,或用黑色的发网罩住,留着长发的护士既不便于工作,又有造成污染的可能,对自己对病人都不利。护士在上班时不应戴任何发饰,因为这些与护士的形象和医院洁白宁静的环境不相称。
护士应保持面容清洁。蓬头垢面会使病人失去信任感,而浓妆艳抹也根本不适宜医院的环境。病人是痛苦的,他看到护士如此打扮,会产生反感,至少认为护士对病人缺乏同情心。
可以说,护士绝大多数的操作都是用手来进行的,所以护士的手的卫生也是很重要的。护士不能染红指甲,指甲油会造成污染不说,主要是红指甲会刺激病人的心理,引起病人的反感和不安。护士绝对不能蓄长指甲,这是因为指甲里存有细菌,如果戴橡皮手套,长指甲也会把手套弄破,造成污染。如果与病人接触,不小心还容易抓破病人的皮肤,护士应经常保持手的卫生,经常修剪指甲。护士在工作时不能戴手镯、戒指、耳环、较粗的项链等饰品,因为这些东西既不卫生,也妨碍操作。
(二)行为形象
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不同的体态显出不同的精神风貌。护士由于她的特定的工作性质,要求她的体态舒展大方、自然和美,因此,护士的站立、坐、行走、下蹲都应有一定的规范。
1.站姿:护士在站立时要自然平稳,下颌内收,双目平视。颈部、胸部、腰部和背部都要自然挺直,两臂自然下垂或自然交叉与腹前,双腿靠拢,两脚前后错步或平行稍稍分开。抖肢晃腿,扭腰侧胯,会使人觉得缺少教养,太随便、太悠闲,给人以懒散之感。
2.坐姿:护士有时需要坐着书写病例或与病人交谈,因此坐相的好坏,直接影响护士的形象。坐的时候,上身要端正挺直,两肩稍向后展,双手可以自然地放在腿上,双腿并拢后收,也可以采用小腿交叉后收的姿势。坐在椅子上,不能坐得太满,跷二郎腿或侧坐在椅子上,都显得太懒散,太随便。
3.行走:护士行走的姿态应是轻盈快速,显示护士工作的紧张不紊的节奏和饱满的情绪。正确的行走姿势应是两眼平视,两肩放松,两手自然前后摆动,挺胸收腹,两脚走直线,步履要轻捷。在医院狭窄的走廊或门前遇到行人应停步,请他们先行。当推着治疗车行走时,应双手固定车把,平稳推行。若双手端盘行走,应让双肘尽量靠近腰部,前臂与上臂呈90°角,以手掌和手指托起盘子。进出门时,用侧背开门,不能用脚踢门。若手持病历、书本行走时,应将病历或书本放在左前臂内侧,左手轻握边缘,下侧靠腰部,与身体呈锐角。不好的例子:用脚踢门来开、关门,拽着车摇晃着行走,两人走路时勾肩搭背等。如果病人看到嬉笑打闹,连走路都不稳的护士,就难以对这所医院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
下蹲操作或从地上拾拣物品时,也应注意体态的美观得体。不能大猫腰,不能两腿平行下蹲,应双脚前后错开,屈膝下蹲。
 4.影响护士形象的不良习惯
(1)打哈欠,是精神疲惫的表现,应闭嘴,用手绢捂住嘴,不可在病人面前发出声响;
(2)咳嗽、打喷嚏是呼吸道和鼻粘膜受到刺激后的一种保护性反射,不能面对病人和操作台,应用手绢捂住口鼻;
(3)值班时挖耳道;
(4)当着他人的面扣鼻子;
(5)用指甲剔牙;
(6)用手擤鼻涕;
(7)随地吐痰;
护士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病人都有直接的影响,美好的言行,可以使病人对护士甚至这所医院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有利于病人的身心健康的恢复。
(三)语言形象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平常与健康的人交谈时,要注意语言的美。在医院这样特定的场合,对医护人员的语言就有更高的要求。粗声粗气的训斥或用语不当,都会影响护士的形象,使护士显得缺乏同情心,对病人漠不关心,使病人失去对治疗的信心和对医院的信赖。亲切、安慰、鼓励的语言能使病人愉快、乐观、自信,因此,护士应加强语言的修养,讲究医疗工作的语言美。
一位病人初来医院,难免诸事不清,问题自然多些,护士应该热情关注。冰冷的语言和态度使病人病痛未除,又添新的烦恼。
在病房,护士应主动和病人交谈,了解他们的问题和需要,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如手术后的病人感觉疼痛,护士说:“忍着点儿吧,手术哪有不疼的,谁像你这样那么多事儿。这样会伤害病人的心理。病人因为不懂才忧虑重重,如果护士能主动向他解释清楚,消除他思想上的顾虑,应该这样说:“手术后疼是正常的,你最好忍一下,如果你实在忍不住的话,我通知大夫来看一下,你别着急!”有的病人怕大小便麻烦护士,就不吃不喝,护士应主动劝病人多进饮食,病人思想放松了,有利于治疗。
护士发药时,绝不能叫病人的床号,每个病人住院后都希望自己被认识,希望别人知道他的病情的严重性而尊重他、关心他。错误的例子:护士:5-1床,吃药了。病人:怎么多2片?护士:给你什么就吃什么呗,你有大夫知道的多吗?应该这样,护士:5-1床,胡园,吃药了。病人:怎么多2片呀?护士:你昨天不是说嗓子疼吗?医生给你加了2片抗菌素,吃了看效果怎么样,如果有什么反应,尽快通知我。
在儿科,小儿常常哭闹,护士如果只说:别哭了,打针一点儿也不疼,家长管管孩子,让他别哭了。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如果护士能耐心对孩子说:好孩子,不哭,来让阿姨看看哪不舒服了,打了针就不会难受了,而且打针会很快就好,阿姨小心地给你打针,真勇敢!
护士工作时,少不了要接听电话,护士要认真接听,礼貌用语,热情耐心解答问题,有电话不接,语言冰冷,训斥或随便议论人,都是不规范的做法。
(四)知识形象
指一个人的知识容量和水平,以及经验和阅历等。依赖于受教育的程度,有的则依赖于社会实践和个人经历。护理人员除了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和技术之外,还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并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发现、推动互利科学进步和发展,护理人员应博学多识。
(五)智能形象
智能指一个人的智力和能力,包括记忆力、判断力、操作力、语言力、协作力、体能力、分析力、鉴别力、创造力、思维力等。这些能力有天赋的成分,但大部分都是后天锻炼而成的。护理人员的智慧和才能是必不可少的,使构成护士美的要素,多才多艺,心灵手巧也能增进护理美的形象。现代护理,不仅注重护士辅助医疗和护理操作能力的培养,还重视护理人员的其他能力,如记忆与思维、观察与分析、知觉与判断、应变与处理问题、语言表达与交流、自学与自我完善等。这些能力的提高会显示出护理人员的聪慧能干、稳重审慎、灵透优雅的形象。
(六)心理形象
以一个人的心理素质为基础表现出来的行为形象,是在认识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所具备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人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它指的是意志力、忍耐力、承受力、毅力、韧力、理智力,每个人的心理形象往往通过间接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些“力”与先天有关,但主要靠后天培养。
好的心理品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温厚耐心,心胸开朗,真诚待人,善解人意,勤奋认真等性格品质;②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职业情感,以良好的情绪、情感来感染病人;③高度的自觉性和注意力集中,在无人监督下能做好每一份工作;④克制无益的情绪冲动,容忍他人的过激言行;⑤紧急情况下临危不乱,当机立断;⑥排除一切干扰热爱护理事业,坚定信念,不怕挫折。
(七)精神形象
    精神形象是指人的理想、品质、信仰、情操、追求等,它使人的最高级形象。它往往通过人所从事的事业、一生的功绩、对社会的态度来表现,而且可以延续。护理人员的精神形象主要表现在:
1.体现在护理人员对护理事业的忠诚,即注重培养和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如“慎独”是护理人员必备的职业道德,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坚定的内心信念和职业良心来约束自己,将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责任心和自觉性是一道无形的警示牌。
2.高尚的情操和情感是护理人员精神形象的最佳体现,主要表现在正直、谦虚、善良方面。善良是对生命和美好事物的爱心,人的一切智慧、才能、力量、技巧,只有和善良相结合,才会有美的光芒。正直、公正、坦率是做人的一种风格。正直的人总是胸怀坦荡,光明磊落,秉公办事,坦然自若,这股凛然正气增加了形象美。谦虚能使人虚怀若谷,不断完善自身,又能尊重别人。
3.表现出独特的人格美。人格也叫个性,是人的认知能力特征、行为能力特征、情绪反应特征、道德价值特征、人际关系协调的程度以及态度和信仰的体系等因素构成,是一个人在其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等特质。
护理人员的人格美是护理职业赋予护士角色的,在护理工作环境中护士的价值取向、认知行为、交往动机、协调方式、情绪态度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职业特质。
健康的人格是不断自我修炼的结果,护理人员的人格美往往体现在护理工作的细微处,如对病人心态、身体状况的悉心体察和照料,周到地考虑;又如对病人的豁达忍让和对自我情绪的控制,都能美化护理人员的形象,同时,感染病人,美化病人心境。
三、护理人员的形象塑造
    护理人员的形象塑造应当从学生时代起,培养圣洁、仁爱的心灵,造就坚强的意识和独立的精神,感受与体会护理职业的崇高,树立为护理事业奉献的精神。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强化塑造意识  充分认识到个人形象对社会的影响,对从事专业形象的影响,从思想上予以重视。还需意识到自己的形象能够召唤和影响其他人的形象;另外,个人的形象塑造有助于事业的成功,自我的成长。
2.升华人格魅力  通过后天的锻炼,优化个人的人格。
3.提高创造力  创造力反映一个人的活力、智力、思维能力等。学生要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不断发现、总结、创新,把自己塑造成推动护理事业发展的一代新人。
4.锻炼意志力  进行后天的个人努力要依靠意志力来支撑、实现和完成。而意志力的产生基于对事业的执著的追求,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信念坚定不移。
5.树立伟大的人生目标和理想  以个人有了伟大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就会表现出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就会保持不败的神情。如果护理人员的人生目标是维护人类的身心健康,就会热爱自己的工作。
6.树立终生教育观念  学校教育有一定的滞后性,也不会一劳永逸。走上工作岗位后,各种社会风气都会影响着护理人员的思想、行为,使个人的内心出现矛盾和素质的倒退,因此,要树立终生教育的观念,不断接受素质教育,使个人走上成熟的职业道路。
    总之,护理人员的形象建设以内在的形象为主,辅以外在的形象塑造,就能是护理人员成为一名能够给服务对象带来美感享受的护理人员。
第七节  护理人员的审美修养
  审美修养是护理人员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人员完善自身、造就理想人格、成为社会需要的护理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塑造护理人员理想人格和美好形象,提高护理水平有重要意义。
一、护理人员审美修养的涵义
“修”指完善或恢复完美,又指钻研学习。“养”指养成。审美修养的涵义是指一个人的审美意识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和逐渐养成的自觉追求美好事物的态度和行动。护理人员的审美修养指护理人员通过学习,应用审美理论,参加各种护理实践活动,进行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达到的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水平。护理审美修养既能养成护理人员的理想人格,又能是护理职业是应社会的需要。
二、注重护理人员审美修养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促进护理模式与现代医学模式相适应。
1.护理模式的变化为护理审美提出了整体性要求,护理追求的是身心的和谐健康之美;
2.护理工作内容发生转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护理人员的审美修养成了人们评价护理人员劳动以及护理人员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系统的美学知识,良好的审美心理状态,积极的审美情趣,以此为基础,修养自己的审美境界,才能完成复杂的护理任务。
3.艺术疗法的兴起要求护理人员具备必要的审美修养,选择应用恰当的方式,表解内涵,倾听交流,景物疗法、书画疗法、音乐疗法等都在蓬勃发展。
(二)有利于陶冶护理人员的情操,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1.美育是心灵的体操  审美修养规划着护士的行为标准,锻炼者护士的心志,使其在护理活动中自然地去发现、鉴赏、创造多姿多彩的美,达到净化护士的情感世界,愉悦人的精神,纯洁护士的心灵的目的,使护士的情商得到开放、巩固。
2.审美修养是美育对德育补充延伸的标志  美育是利用人们善于模仿、善于表达内心愉悦的特点来教给人们美的观念、美的一般标准等,为人们在实践中矫正言行提供了依据。美中始终贯穿着善良,弘扬着善良,完善着人的道德观,美育延伸了德育,延伸了人们素质的内涵。
3.审美修养是护理人员真善美的统一  道德行为源于内心一种积极的心态。一切道德规范只有变成护理人员的内心休养后,才能在护理实践中得到实现。而美的修养是使道德修养信念持久、稳定、坚固的手段,真善美的和谐一致是护理人员成才的本质体现。以审美修养来升华护理人员的体质、指挥能是护理人员更好地适应现在社会的成材需要,加重护理职业的服务性魅力,提高护理职业创造美的内在潜力,为挖掘人类健康美的资源积累更深厚的条件。
(三)有利于护患关系的改善
    在护理实践中,病人与护理人员之间在心理上是相互依托、相互合作的关系,护理人员的审美修养有利于护理人员在双方互动的过程中,尽心尽责地帮助病人,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护理人员的审美修养能够促使护理人员在每一次出现在病人面前时都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因而便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三、加强护理人员审美修养的条件
护理人员的审美修养与护理人员的知识储备、文化水准、生活阅历和道德因素有关。一般地说,知识越丰富,文化水准越高,生活经验越多,爱好越广泛,则审美修养会越高。护理人员每天面对的都是些不健康的生命,怎样发现美、创造美,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护理人员应首先具备必要的条件,把审美修养变成自己永恒的自觉行为。
1.护理人员的审美修养要以人的健康美、长寿美为目标  医学的根本任务是防病治病,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因此,护理审美首先要立足于这个目标,协助医学诊断和医疗方案的实施,共同完成这一根本任务。
2.护理人员的审美修养要以护理职业道德为前提  护理人员的审美修养是在护理活动表现出来的护理人员的美的意识和能力。审美修养的追求都要符合护理职业的特点要求,以遵循护理道德为前提,并使之加以延伸。
3.护理审美修养必须以护理人员的自身内在的美和外在的美相统一为条件  护理人员自身有美的要求,才可能在仪表、语言、行为、表情这些外在表现上展示美,否则,是虚假、空洞、不真实的美。如果只有内在的美,而没有外在的美,人们无法享受到美。只有二者相统一,才能为人们表现一种稳定的、持久的、形式多样的美。
四、加强护理人员审美修养的途径
    加强护理人员的审美修养,培养无数优秀的护理人才,就是在为社会造就无数的天使,装点美化人类的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广开审美修养途径,创造机会,为护理事业锻炼更多的天使。一般有以下途径:
1.学校教育  院校的审美教育可以系统介绍有关美学的知识,是护理人员加强修养,获得美学知识的途径,使形成护理美学理念的重要渠道,也是护理人员终身护理审美修养的基础。每一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愿望,学校可以利用这一愿望,加以引导。教育的方式可以有课堂教育,还可采用实践教育。
2.运用社会美的教育加强护理人员的审美修养  不论是临床见习还是实习,都能观察、体会护理人员的优美的仪表,娴熟的技术,文明的语言,舒适的就医环境等,同时,通过自身的参与,承袭着他人的优美品行,用自己的实践发现、体验、鉴别美感的形式和内容,凝积自己的审美能力,矫正自己的审美品性。在护患交往中体会人际关系的和谐美,到各种人际环境中,积累经验,内化为自己的审美品行。
3.通过自然环境美加强护理人员的审美修养  利用自然环境可以体会、练就发现自然美的本领,另一方面引导护生学会美化职业环境的本领。
4.通过艺术美的教育来加强护理人员的审美修养  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如表演、绘画、音乐、诗歌、雕塑等等来强化学生的审美修养。
5.护理人员的审美修养贵在持之以恒和自觉
不管采用什么样的途径,护理审美修养最终都依靠个人的自觉意识,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因此,有恒心和自觉是护理审美的两大法宝。
                                                              (护理学院  王艳梅)

责编:刘卓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