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解放军文职 > 解放军文职专业 > 临床医学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一、疾病与危险因素的调查及处理能力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6-06 16:42:10
 一、疾病与危险因素的调查及处理能力
(一)调查方案的制订:包括调查目的、调查方法、调查内容、调查表设计。
1.调查目的:证实疫情诊断,判断是否爆发、流行;描述疾病的分布、特征,查明病因或病原、病因的来源、传播方式、传播途径;查明暴露的易感人群;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扑灭疫情。
2.调查方法:现况,病例对照,队列
3.调查内容:
(1)  核实诊断(临床、化验、流行病学)
(2)  对疫情作全面考察:发病数量、疾病分布(时间、地区、人群)、流行特征、罹患率、证实爆发或流行。
(3)  提出初步假设,并验证假设
(4)  提出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
4.个案调查表
(1)一般项目: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婚姻状况、民族、职业、地址等
(2)临床特征:临床表现、化验检查
(3)流行病学资料:接触史,可能受感染日期、地点、方式,传播途径,预防接种史,接触者及接触程度
(4)防治措施
(5)结论:传染源、传播途径、可能传播范围
(6)调查者、调查日期
(二)调查活动的实施;包括调查准备、调查活动的组织、调查资料的收集、标本的采集与储运。
1.调查准备:人、财、物
①组织有临床、流行病学、检验及卫生学医师参加的调查小组,并进行培训,统一调查方案,制定调查计划。
②经费预算:人员费用、交通费用、器材及试剂、药品费用等。
③物资准备:调查表格、采样的物品、检验用品、药物、疫苗、交通、后勤等。
2.调查活动的组织:卫生行政部门、卫生防疫部门、当地政府
3.调查资料的收集:人口学资料,自然因素,社会经济情况,疾病资料,流行病学资料(接触史、传播途径、预防接种史、饮食、饮水等)。
4.标本的采集与储运:
(1) 血标本:无菌操作、采集时间(如伤寒病程的第1-2周)、采血量、是否抗凝、保存条件
(2) 粪便标本:①留便:采集部位(如脓血部分),采血量(5g±)、送检时间、保存条件;②肛拭采便: AFP粪便样本:病人麻痹后14天内采集双份粪便,两次间隔24-48小时,每份标本量5-8g。放在无菌干燥的容器内,4℃以下冷藏保存和带冰运送,1周内送到指定实验室。
(3) 咽拭:无菌操作,采集时间(流感1-3天)。采集方法:将灭菌的棉拭子稍沾标本收集反复擦拭患者咽部数次,然后将此棉拭装有上述收集液的试管中,塞上棉塞,冷藏(4℃以下)保存送检。
(三)调查资料的处理:
计算各种罹患率,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证实爆发/流行,推算暴露时间(应用潜伏期推算),流行因素分析,暴露与非暴露发病率及联系程度比较
(四)控制与预防措施的选择
1.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疫源地处理:病家/疫点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预防性服药、预防接种
3.食品卫生、饮水卫生管理
4.卫生宣教、个人卫生
5.疫情监测
(五)撰写调查报告
1.行政性总结
(1)背景材料
(2)疫情流行强度、分布
(3)爆发的诊断及原因
(4)措施及效果评价
(5)经验、教训和建议
(6)结论
2.业务性总结
(1)前言:目的、时间、地点等
(2)调查内容及方法
(3)结果卫人论坛
(4)讨论
(5)结语
(六)常见疾病与危险因素调查举例
1.食物中毒
判定食物中毒的主要依据:
(1)发病与进食有关(共同饮食史);
(2)进食发病时间(潜伏期)较短,发病时间较集中;
(3)病人的症状基本相同;
(4)病人之间没有传染性。
应采集哪些样品(标本):
(1)可疑剩余食品;
(2)工用具:刀、墩、案板、盆、桶等;
(3)患者呕吐物、大便;
(4)血
采集标本应注意事项:
(1)采样应做详细记录,填写采样单;
(2)样品应在4小时内送实验室,夏、秋季送样应冷藏;
(3)细菌性食物中毒应无菌采样。
撰写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1)食物中毒发生的经过
(2)检验样品(标本)结果)
(3)中毒原因分析
(4)处理措施和建议
2.经食物/经水传播肠道传染病
掌握疫情的方法:
(1)确定一个判断病例的标准;
(2)确定收集病例的时间范围;
(3)掌握可疑病例
初步分析:
(1)计算各种罹患率,描述三间分析;
(2)暴露可疑食物、饮水史的罹患率比较;
(3)确认暴发疫情
预防控制措施:
(1)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加强饮食卫生,尤其是集体食堂的卫生,调查食堂从业人员患病和可疑食品供应情况;
(3)加强饮水卫生(含单位自备供水、二次供水),制水人员健康状况,明确原因后采取针对性措施;
(4)接触人群的医学观察;
(5)疫情、疫区的消毒;
(6)卫生宣教(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重点是切断传播途径)。
3.呼吸道传染病
预防控制措施:
(1)病儿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
(2)同村及附近未患病儿童实施应急接种;
(3)医学观察及早发现病人,进行巡视;
(4)卫生宣教,开窗通风。
控制措施的效果评价:
观察应急接种后疫情是否得到控制,最长潜伏期内没有新病例发生,区别自然下降还是采取针对性措施的下降。
4.苯中毒
判定苯中毒的主要依据:
(1)接触苯作业的职业史
(2)主要症状:
急性中毒:起初有轻度的粘膜刺激症状,如流泪、咽痛、咳嗽,渐出现头昏、头晕、头痛等酒醉样感觉,严重时发生昏迷、抽搐、呼吸衰竭等。
慢性中毒:主要为神经衰弱症候群和造血系统受损表现。
(3)检测喷漆车间的苯浓度
(4)周围血象检查控制措施的效果评价:
控制措施的效果评价:
观察应急接种后疫情是否得到控制,最长潜伏期内没有新病例发生,区别自然下降还是采取针对性措施的下降。
5.碘缺乏病
调查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按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或分层随机或整群抽样。
调查内容:甲状腺大小、尿碘水平、碘盐含量、水碘检测。指标:甲肿率、尿碘中位数、碘盐合格率。
病区性质:
(1)非病区:甲肿率≤5.0%,尿碘≥100ug/L;
(2)轻病区:甲肿率5.0-19.9%,尿碘50.0-99.9ug/L
(3)重病区:甲肿率≥30.0%,尿碘<2.5ug/L。
预防措施:
(1)树立大卫生观念,政府领导,部分协作,制定防治规划、计划;
(2)开展宣传,让群众掌握防治知识并变为行动;
(3)补碘:
非病区:推行食盐加碘预防;
轻病区:全民食盐加碘;
预防措施:
重病区:在食盐加碘的基础上,对特需人群(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0~2岁婴幼儿)强化补碘。
(4)做好病情监测和碘盐的监督、监测等。
碘盐:碘化物与食盐比例为1:2000~5000为宜。储运和食用碘盐过程中要注意密闭、防晒,避免受热和久存,以免碘的逸失。
6.肠道蠕虫症
防治措施
(1)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防止食入感染性虫卵;
(2)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3)改善环境卫生,减轻外环境中蛔虫卵的污染;
(4)集体驱虫:宜在冬季(感染季节后)。并在次年3月对虫卵阳性者再进行驱虫。
常用药物:
(1)驱蛔灵(枸橼酸哌吡嗪):成人3g/日,分2-3次服用,连服3日;小儿0.15g/kg,2次/日,连服1-2日。肾功能减退者减量使用。)
(2)驱钩蛔(左旋咪唑):成人及2岁以上儿童一次服用100mg;2岁以下儿童不宜服用,孕妇忌服。
(3)速效肠虫清(复方甲苯哒唑):成人及4岁以上儿童2片顿服,孕妇忌服。
二、体格检查、急救技术操作与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一)体格检查
测试项目19项
一般检查:
1、血压;
2、眼:眼球运动、调节反射、对光反射(直接、间接);
3、颈部(甲状腺、气管);
4、胸部视诊:
(1)胸部的体表标志:包括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陷窝、肺和胸膜的界限;
(2)胸壁、胸廓与乳房;
(3)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
5、胸部触诊: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
6、胸部叩诊:叩诊方法、肺界叩诊、肺底移动度;
7、胸部听诊: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
8、心脏视诊:心前区隆起及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
9、心脏触诊: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
10、心脏叩诊:心界叩诊、及锁骨中线测量;
11、心脏听诊:包括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听诊内容(心率、心律、心音、心音改变);
12、外周血管检查:
(1)脉搏:脉率、脉律;
(2)毛细血管搏动征。
腹部
13、腹部视诊:
(1)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2)腹部外形;
(3)呼吸运动;
(4)腹壁静脉;
(5)胃肠型和蠕动波。
14、腹部触诊:
(1)腹部紧张度;
(2)压痛及反跳痛;
(3)肝脾触诊及测量方法;
(4)腹部包块;
(5)液波震颤;
(6)振水音。
15、腹部叩诊:
(1)腹部叩诊音;
(2)肝浊音界;
(3)移动性浊音;
(4)脊肋角叩击痛;
(5)膀胱叩诊。
16、腹部听诊:
(1)肠鸣音;
(2)血管杂音。
神经
17、深反射(跟腱、肱二头肌、膝反射)、浅反射(腹壁反射);
18、脑膜刺激征:颈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
19、锥体束病理反射(Babinski征、Oppenheim征、Gordon征、Chaddock征)。
(二)急救技术
测试项目
1、吸氧术;
2、人工呼吸;
3、胸外心脏按压。
(三)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1、心电图:测试项目7项
(1)正常心电图;
(2)窦性心动过速;
(3)窦性心动过缓;
(4)房性期前收缩;
(5)室性期前收缩;
(6)典型心肌缺血;
(7)急性心肌梗死。
 
2、X线片

3、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血红蛋白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红细胞      男(4.0-5.5)×1012/L   女(3.5-5.0)×1012/L
白细胞计数  4.0-10.0×109/L
 分类      中性粒细胞50-75%
 嗜酸性粒细胞0.5-5%
 嗜碱性粒细胞0%-1%
淋巴细胞20%-40-%
单核细胞3%-8%
(2)尿常规
外观:透明、淡黄色
酸碱反应:弱酸性  PH6.5
比重:1.015-1.025
蛋白质定性:阴性
白细胞<5个/HP
红细胞<3个/HP
(3)大便常规
颜色与性状:黄褐色、软泥样
白细胞:    无或偶见
红细胞:    无
隐血试验:  阴性
寄生虫
肠道致病菌
(4)血液生化
a. 血清钾      4.1-5.6 mmol/L
b. 血清钠      135-145 mmol/L
c. 血清氯      98-106 mmol/L(570-620mg/dl)
d.血清钙      2.25-2.75 mmol/L(570-620mg/dl)
e.血清无机磷  0.97-1.61 mmol/L(570-620mg/dl)
f.血清铁      14.3-26.9 umol/L(570-620mg/dl)
g.血清总铁结合力 男 44.6-69.3 umol/L(570-620mg/dl)
              女35.5-76.8 umol/L(570-620mg/dl)
h.血清总胆固醇   2.86-5.98 mmol/L(110-230mg/dl)
i.血清甘油三酯   0.22-1.21 mmol/L(20-110mg/dl)
j.α-脂蛋白  男 517±106mg/L(51.7±10.6mg/dl)
女 547±125mg/L(54.7±12.5mg/dl) 
k.血糖(空腹)  4.4-6.7 mmol/L(80-100mg/dl)
l.二氧化碳结合力(血浆)  22-31mmol/L(50-79vol%)
(5)肝功能
①转氨酶:谷氨酸丙酮酸转移酶(GPT、ALT)
连续监测法:<35u/L 
Karmen法:8-40u
谷氨酸草酰乙酸转移酶(GOT,AST)<35u/L
Karmen法:8-40u
[临床意义]  
急性病毒性肝炎(可在500u以上);
慢性肝炎和脂肪肝(100-200u);
肝硬化、肝癌(轻度上升或正常)
②碱性磷酸酶(ALP)  连续监测法  <270u/L  
磷酸苯二钠法:30-130kingu/L
[临床意义] 与转氨酶同时测定,有助于黄疸鉴别。阻塞性黄疸,ACP增高,转氨酶轻度增高;肝细胞性黄疸,转氨酶很高,ALP正常或稍高。
③γ-谷氨酰转移酶(γ-GT)
连续监测法:男 11-50u/L   女7-30 u/L
固定时间法:男3-17 u/L    女2-13 u/L
[临床意义]  慢性肝、肝癌、酒精性肝损害、胆汁淤滞时γ-GT增高
④血清总胆红素(STB):1.7-17.1 umol/L
血清结合胆红素:     0.6-6.8 umol/L
血清非结合胆红素:   1.7-10.2 umol/L
[临床意义]  比值>35%为阻塞性黄疸或肝细胞性黄疸;比值<20%为溶血性黄疸
⑤乙肝病毒免疫标志物
HBsAg 正在或曾经感染HBV
抗-HBs    曾感染HBV,HBV的中和抗体 
HBeAg    血中HBV多,感染性强;肝炎患者持续复制HBV
抗-Hbe    血中HBV减少,感染性弱
抗-HBc   反映肝细胞受HBV侵害
“小三阳”( HBsAg 、抗-Hbe、 抗-HBc)  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大三阳”( HBsAg 、HbeAg、  抗-HBc) 急性或慢性乙肝,传染性强
(6)尿铅:
正常值:0.08mg/L
驱铅试验:>0.3mg/日   铅吸收
>1.0mg/日   铅中毒6 M4
(7)尿汞
正常值:0.05mg/L(双硫腙法
0.01mg/L(蛋白沉淀法)
三、流行病学资料处理
(一)常用流行病学统计指标:
1.死亡率正常值:
(1)粗死亡率,简称死亡率
(2)年龄别死亡率
(3)性别死亡率
2.发病率
观察的时间单位可以是一天、一周、一月或一年。
3.罹病率
在使用中发病率灵活,一般用于小范围或短期间的流行。观察期通常以周或月为单位。
4.现患率(患病率)
5.续发率(家庭二代发病率)
需掌握的资料:
(1)原发病例的发病日期
(2)家庭内接触者中的易感者数
(3)观察期间内发生的二代病例数
6.病死率
(二)常用医用统计图表
统计表与统计图是对统计资料进行描述的重要工具。经过对资料分析并计算出各项指标后,常用统计表与统计图来表达分析结果以代替冗长的文字叙述,便于计算、分析和对比。因此统计图表制作合理与否,对统计分析的质量有重要影响。
1、统计表
统计表(statistical table)是以表格的形式列出统计分析的事物及其指标。
(1)统计表的结构及列表的基本要求
统计表的结构要简洁,一张表一般只包括一个中心内容,使人一目了然;表的标目的安排及分组要层次清楚,符合专业逻辑。表的基本构成包括标题及编号、标目、线条及数字等。基本要求是:
①标题及编号  概括地说明表的内容,必要时要注明资料的时间和地点;编号用表加阿拉伯数字表示,如表2.1;当文中仅有一张表时,可写成“附表”。标题及编号应写在表的上端中央。常见的缺点是:过于简单,甚至不写标题;过于繁琐以及标题不确切。
②标目  是表格内的项目,文字应简明。标目有横标目与纵标目。横标目说明表中被研究事物的主要标志及其分组的各项内容,是表的主语,如表2.l的横标目为死因及其死因的七种分组,列在表的左侧;纵标目说明横标目的各项统计指标是表的谓语,列在表的上端;主语和谓语连贯起来能读成一句完整而通顺的话。
如表2.1可读成某医院1979~1988年住院死亡病人中因恶性肿瘤死亡174人,占死因构成的26.9%。有单位的标目要注明单位,如某病死亡率后注明(1/10万),表示每10万人口的死亡人数。必要时在横标目或纵标目之上还冠以总标目。常见的缺点是标目过多,层次不清。
③线条  不宜过多,除上面的顶线,下面的底线,以及纵标目下面与合计上面的分隔线外,其余线条一般均省去。表的左上角不直有斜线。如一张表中标目的内容较多时或有分层时可适当留有空行。
④数字  表内数字一律用阿拉伯字表示,同一指标的小数位数应一致,位次对齐。表内不宜留空格。暂缺或未记录可用“…”表示,无数字用“-”表示,数字若是“0”,则填明“0”。
⑤备注  一般不列入表内,必要时可用“*”号标出,写在表的下面。
(2)统计表的种类
分为简单表和组合表。
简单表(simple table)只按单一变量分组,如表 2.1,按死因不同分为七组
组合表(combinative table)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结合起来分组,如表2.2将学生的年级与性别两个变量结合起来分组,可以分析不同年级、性别者的吸烟率。
(3)统计表的修改
实际工作中,有的统计表由于未遵循制表原则和要求,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举例说明如下:
例2.1指出表2.3的缺陷,并作修改。
表2.3的主要目的在于表达益胃片治疗溃疡病的疗效。缺点是:标题不明确,主谓语安排不当,标目重复,数据未能对应,不便于比较,表的线条过多,可修改成如表2.4
表2.5主要目的在于表达各年龄别HBSAg的阳性率。缺点是:主谓语倒置,同一指标的小数位数不一致,线条过多,修改如表2.6
2、统计图
统计图(statistical graph)是用点的位置、线条的长短或面积的大小等形式表达统计资料,它可直观地反映出事物间的数量关系。但由于统计图对数量的表达较粗略,不便于作深入细致的分析,需要时可附相应的统计表。医学统计学中常用的有条图、百分条图、圆图、线图、半对数线图、直方图、散点图和统计地嫉取
(1)制图通则
①根据资料性质、分析目的选择适合的图形。
②要有确切的标题和编号,标题要扼要说明资料的内容,必要时注明时间、地点;编号一般用图加阿拉伯数字表示,如图2.l,当文中仅有一张图可写成“附图”。标题及编号写在图的下方。
③图如有纵轴和横轴,横轴尺度自左而有,纵轴尺度自下而上,数值一律由小到大,等距或有一定的规律性地标明。条图与直方图纵坐标从0开始,要标明0点。纵横轴应有标目,注明单位。纵横坐标长度的比例一般约为5:7。
④在同一图形内比较几种不同事物时,须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表示,并附图例说明。
(2)常用统计图及绘制方法
 ①条图(bar graph)条图是用等宽直条的长短来表示相互独立的各指标的数值大小。常用的有单式(如图2.2)和复式(如图2.l)两种。作图时,纵轴尺度必须从0开始,如图2.2。
甲乙两直条的高度本为2:1,但若纵轴尺度从2开始,将给人4:1的错误印象。各直条(或各组直条)间应有相等的间隙,其宽度一般与直条的宽度相等或为直条宽度的一半。为了便于对比,一般将比较的指标按大小顺序排列。复式直条图的制图要求与单式相同,但每组的直条最好不要过多,同组直条间不留空隙,组内各直条的排列次序要前后一致,如将表2.7资料绘成的图2.1。
②圆图(circle graph)  用以表示全体中各部分的比重。以圆面积为 100%,用圆的半径将圆面分割成多个大小不等的扇形来表达构成比。如将表2.1资料绘成图2.3,先将各类构成百分比分别乘以3.6度得圆心角度,按其自然顺序或按其大小顺序排列,“其它”排在最后。从0时开始,用量角器顺时针方向划分为一系列扇形。
③百分条图(Percent bar graph)  用途同圆图。将表2.1资料绘成图 2.4,以直条全长为100%,将整个长条按各类构成百分比分成若干份,在图上标出百分数,各段按自然顺序或大小顺序排列,“其它”排在最后。
④线图(line graph)  适用于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上升和下降来表示某事物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或某现象随另一现象变迁的情况。横轴常用以表示某事物的连续变量,纵轴多表示率、均数或频数。纵轴采用算术尺度,从0开始。如果图形的最低点与零差距很大,则可在纵轴基部作折断口,使线段降低,以求美观。横轴可以不从零开始,如果以组段为单位,则每组均以组段下限为起点,但绘制的坐标点则应以组段的中点为宜。
如将表2.9资料绘成图2.5,以横轴表示年份,以纵轴表示死亡率,相邻两点用直线连接,反映两种疾病不同年度差值的变化的趋势。纵横尺度的比例要恰当,避免给人以夸大或缩小的印象。同一图内不直有太多曲线,以免混淆不清。如有几条线作对比,则用不同的线形来区别,并用图例说明。
⑤半对数线图(semilogarithmic line graph)  通常用比值来反映变化速度,因此常用半对数线图来表示事物的相对水平即变化速度。在横轴为算术尺度,纵轴为对数尺度的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制线图,来反映数据变化的相对关系。
例如表2.8中的三组数据,由时间A到B数据变化分别绘在算术格纸和半对数格纸上,呈现两种不同的结果:图2.6三条直线的坡度相差悬殊,这是由于三组数据的绝对差相差悬殊,反映出三组数据下降趋势明显不同。图2.7三条直线平行,这是由于三组数据的相对比相等,反映出三组数据的下降速度是一样的。
半对数线图的纵坐标没有零点,起点根据资料的情况可为0.1,1,10???等。0.1~1,1~10,10~100等各单元距离相同,但同一单元内不等距,如图2.9,可根据需要标出相应的尺度。
如将表2.9资料绘制成半对数线图(图2.8),并与图2.5比较,可见图2.5显示结核病下降较快(这是对比死亡率前后的差值得到的印象),而图 2.8显示伤寒死亡率下降较快(这是对比死亡率前后的比值得到的印象),说明线图只可反映事物的变化趋势,半对数线图可用来反映事物的变化速度。
⑥直方图(histogram)  用于表达连续变量的频数或频率分布。横轴表示被观察现象即频数表的组段,尺度可不从零开始;纵轴表示频数,尺度从0开始;以各矩形(宽度为组距)的面积代表各组段的频数。作图时,组距应相等;组距不等时,应将各组段的频数换算成等组距。各直条间不留空隙,可用直线分隔,但也可不用直线分隔。
如将表2.6资料中各年龄组HBSAg阳性数绘直方图,因为年龄组不等距,20岁以前为每5岁一组,以后为10岁一组,所以作图时先应化为等组距,计算各年龄组每5岁阳性数,再绘图2.9。
⑦散点图(scatter diagram)  用点的密集程度和趋势表示两种现象间的相关关系。横轴与纵轴各代表一种事物,横轴表示自变量,纵轴表示因变量。纵轴与横轴尺度的起点,均不一定从0开始。
⑧统计地图(statistical map)  用于表示某现象的数量在地域上的分布。如将某些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或死亡率等以行政区如省或市等为单位,根据指标大小分级,采用不同密度的线条或不同的颜色绘在地图上,有助于分析疾病的地理分布特征。例如图2.10用不同密度的点显示了四川省部分县男性居民食管癌的死亡率(1万),图中可见该省食管癌死亡率有一个高发的分布中心,向四周逐渐减少。

责编:刘卓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