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理论与实务真题及答案

2020-06-29发布者:郝悦皓大小:151.50 KB 下载:0

2005 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理论与实务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4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书名页的书页是( )。 A.扉页 B.目次页 C.附书名页 D.版本记录页 2.下列书号中,正确的是( )。 A.ISBN 7—5326—15781—2 B.ISBN 7—5326—1578—2 C.ISBN 7—5326-1578—23 D.ISBN 7—5326—1578—10 3.下列关于出版工作经济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出版物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交换 B.出版物的物质生产过程是一个资本价值形态变化的过程 C.出版物流通过程中不存在价值增值现象 D.出版物生产中的物质产品制作过程,属于商品生产过程 4.下列关于出版活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以社会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 B.以经济效益为主,社会效益为辅 C.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出版社应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D.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5.1897 年由( )等四人合资创办了商务印书馆。 A.陆费逵 B.章锡琛 C.梁启超 D.夏瑞芳 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规定的是( )。 A.允许外商投资的分销业务包括批发和零售 B.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国投资者独资分销企业 C.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投资者适用此管理办法 D.外商投资书报刊总发行企业,自 2003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7.下列关于编辑活动含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编辑活动是生产精神产品的活动 B.编辑活动是为知识传播创造条件的活动 C.编辑活动是对已有作品进行风格、观点和文字修改加工的活动,具有创造性 D.编辑活动是按照一定的方针、原则以及规划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 8.关于编辑工作的创造性,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编辑工作的创造性表现在选题、组稿、审稿、加工整理等环节中 B.编辑工作的创造性与图书发行量成正比 C.编辑在确立选题时要对社会需要及文化学术领域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 础上进行优化和创新 D.在审稿和加工整理过程中融人编辑的知识和智慧 9.下列关于编辑过程各环节作用及相互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收集反馈信息是编辑过程中比较次要的环节,一般编辑过程中并不作要求 B.宣传评介是传播出版信息,引导读者阅读的工作 C.审稿是加工整理的前提,加工整理是审稿的继续 D.选题、组稿直接影响审稿工作 10.下列关于作者类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编着者也称为编纂者 B_选编者是指文献、选集、资料书等汇编作品的作者 C.主编是指某一种书籍的编着活动的主持人和负责人 D. 编译者是指兼具译者与编着者性质的作者 11.现代编辑工作者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包括( )。 A.文化产品的设计师 B.文化传播的把关人 C.知识产权的所有者 D.联系作者和读者的纽带与桥梁 12.编辑人员必备的职业意识不包括( )。 A.职业荣誉感 B.职业紧迫感 C.职业责任意识 D.职业敏感性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编辑人员必须具备的业务能力是( )。 A.出版产品的开发设计能力 B.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 C.稿件的鉴别和选择能力 D.写作和文字加工能力 14.以下列举的编辑人员的信息采集渠道,最为全面的是( )。 A.报刊文献资料、各类目录、互联网、书市及图书订货会 B.电子信息、书店、文献信息、国内外书展 C.文献信息检索、电子信息检索、现场信息检索、个人信息检索 D.文献信息、互联网、实物信息、图书订货会 15.选题计划的结构不包括( )。 A.质量结构 B.效益结构 C.知识结构 D.层次结构 16.下列关于外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外审不是三审制以外的另一审级,而是出版社内编辑力量不足以完成审稿任务时采取的 特殊措施 B.外审一般适用于专业性较强、社内编辑人员对专业内容不能完全把握的稿件 C.外审一般要请与作者学术观点对立的专家,这样出版社才能得到真实意见 D.经过外审的稿件仍需经过三审 17.历史学家“唐德刚”的汉语拼音拼写,正确的是( )。 A.Tánɡ Déɡānɡ B.Tánɡ DéGānɡ C.Tánɡ Dé?Gānɡ D.Tánɡ Dé Gānɡ 18.某图书初版重印过两次,共印了 50 000 册,第 2 版第 1 次印刷印了 8 000 册.该书版 本记录上的印次和印数应该标为( )。 A.第 2 版第 1 次印刷,印数 1—8 000 册 B.第 2 版第 1 次印刷,印数 50 001—58 000 册 C.第 2 版第 3 次印刷,印数 50 001 58 000 册 D.第 2 版第 4 次印刷,印数 50 001—58 000 册 19.校对工作的依据是指( )。 A.作者来稿 B.校样 C.编辑加工过的付排稿 D.参考书 20.出版物内容差错的主要成因,一般不包括( )。 A.原稿本身的差错 B.录排过程中的差错 C.校对遗留的差错 E. 胶片制版的差错 21.校对人员在通读校样时读到“元和元年(806 年)白居易由校书郎出任周至县县尉”,后又 读到“元和九年(851 年),白居易又被贬为江州司马”,校对人员发现,这两个年份之间有 明显矛盾,于是他通过翻阅大量工具书,最后提出:“‘元和九年 (851 年)’应为‘元和十年 (815 年)’。”该校对员所使用的校对方法为( )。 A.点校法 B.折校法 C.读校法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4 页,此文档共28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下载需知: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