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其它资料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十首_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赏析(2)

2020-01-17发布者:郝悦皓大小:46.38 KB 下载:0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赏析:峨眉山月歌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 畅。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 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 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 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 。 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 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 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 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 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 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 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 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 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 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 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 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 人陶醉。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 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 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 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 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 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 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 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 妙入化工。 (1) 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 (2) 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 景? 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赏析:春夜洛城闻笛 【赏析】此诗①②句描写美妙动听的音乐声,但不是为写音乐的美妙, 更不为赞美吹笛者的演技的高超,这与李贺诗《李凭箜篌引 》以及白居易 《琵琶行》不同。它是为下文诗人静听笛声,听到“折柳”勾起许多游子的思 乡之情伏笔铺垫。第二句,采用夸张手法,极力渲染笛声的悠扬、美妙动听。 ③④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直抒听到“折柳”曲后的思乡之情。 “飞”和“暗”用得好,说说它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答:①“飞”字写出出乎听众的意料,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②“暗”,写出 吹笛人吹笛是毫不经意地吹。 第二句和第四的艺术手法分别是什么?它们的表达效果又是什么? 答:①第二句的艺术手法是夸张。它的表达效果是:极力渲染夜的静谧、 笛声的悠扬动听。 ②第四句的艺术手法是反问。它的表达效果是:加强思乡 的感情,有一唱三叹的美学效果。 1.前人评价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 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①它的寓意是惜别怀远的象征。②我同意关键之说。只有理解折柳 的象征意义才能理解此诗的主题。“柳”在风力的吹动下有循环往复、依恋不 舍的姿态,这姿态就象依恋不舍的离人分别时的情态,所以在古典诗歌中, 柳,作为写作对象,常用来作为惜别怀远的象征。如《诗经》里有“惜我往矣, 扬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纷纷”。柳永《雨钤霖》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 柳岸晓风残月”因而,“折柳”曲有惜别怀远的寓意。 (或者我不同意关键之说,因为即便不知道“折柳”的寓意,但最后一句直 接表达诗人惜别怀远的思想感情很明确。) 2.此诗写得感人,说说它的感人之处。答:本诗没有详写笛声,而是写 由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结句“何人”一词,说明爱国思乡人人皆有,爱国思 乡之情是崇高的,因而千百年来这首诗感人肺腑。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赏析: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 安。"有同学在赏析这首诗歌时将第三句理解为"立刻就会相见了,用不着再 写信了"。 ①你觉得这种理解正确吗?为什么?(2 分) 答:不正确。这种理解,把"马上"本来的意思是"骑着马在路上"(或"骑在 马上")错误地理解为表示"立刻"的时间副词"马上"。把表示"没有"的"无"理解 为表示"用不着"的"毋"。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骑着马走在路上突然遇见了入 京使者,身边没有纸和笔可以写信,于是就托入京使者带话给自己在京城的 家人告诉他们诗人是平安的。 ②从诗歌赏析的角度看,那位同学的理解跟整首诗还有哪些方面不相符? (3 分) 答案: 答:①这样的理解改变了诗歌表现的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② 这样的理解不符合题意,"逢"的是入京使,而不是与家人相见。③这样的理 解与诗歌前两句描写的伤心情感不合,既然马上就要与家人见面了,还伤心 什么呢? 七年级语文课外路上行人欲断魂全诗 《清明》 作者:杜牧 原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1. 断魂:形容凄迷哀伤的心情。 2. 借问:请问。 3. 遥指:远远地指着。 诗意: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问一声牧 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小村。 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 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甚至 时有“疾风甚雨”。但这日的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这 也正是春雨的特色。这“雨纷纷”,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 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的;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 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 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那 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 魂”,是竭力形容那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 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 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 的。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平添了一层愁绪。因而诗人用了 “断魂”二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这样, 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 , 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 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 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情在景中、景即是情的一种绝 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接着写行人这时涌上心头的一个想法:往哪里找个 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 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 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路的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 “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 “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 ?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 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 !”是连答话带 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 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不, 不如说是包括了“音乐”。读者欣赏了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 到了答话的“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然而这里不可拘守此义。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 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 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 妙就妙在不远不近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 , 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杏花 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 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 路的客人的。 诗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 样的闻讯而喜,怎样的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的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 的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 管”了。他把这些都付与读者的想象,为读者开拓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 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 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 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 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 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 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 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 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 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地方吧!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此文档共4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下载需知: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返回顶部